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基础知识
全国计算机二级MS Office知识点
全国计算机二级MS Office知识点计算机二级考试中的 MS Office 是许多同学想要攻克的一个重要科目。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其中的关键知识点。
首先,Word 部分是重点之一。
字体和段落格式的设置是基础且常考的内容。
比如,能够熟练调整字体的字号、字体样式(宋体、楷体等)、颜色、加粗、倾斜等。
段落方面,要懂得设置行距(单倍行距、15 倍行距等)、段落缩进(首行缩进、悬挂缩进)、段落间距(段前、段后间距)等。
页面布局也不能忽视。
知道如何设置页面大小(A4、B5 等)、方向(纵向、横向),以及页边距的调整。
页眉页脚的设置也是考点,比如插入页码(页码格式、起始页码),编辑页眉页脚的内容等。
样式的应用很重要。
能够创建新的样式,并将其应用于文档中的不同段落,以保持格式的统一和规范。
表格的操作也经常出现。
包括创建表格、插入行和列、合并与拆分单元格、调整表格的大小和对齐方式,以及对表格内数据进行计算和排序等。
在Word 中,还有一个常考的点是图文混排。
能够插入图片、形状,并对其进行格式设置,如大小、环绕方式等。
同时,还要会在文档中插入图表(柱状图、折线图等),并对图表的数据进行编辑和格式调整。
接下来是 Excel 部分。
数据的输入和格式设置是基础。
要能正确输入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数值、文本、日期等,并设置相应的格式(数字格式、日期格式等)。
公式和函数的运用是重点也是难点。
常用的函数如SUM(求和)、AVERAGE(平均值)、COUNT(计数)、MAX(最大值)、MIN(最小值)等,要熟练掌握它们的用法和参数设置。
同时,还需要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运用函数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处理。
数据的排序和筛选也是常考内容。
能够按照指定的字段对数据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以及通过设置条件进行数据的筛选。
图表的创建和编辑同样重要。
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创建合适的图表类型(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并对图表的标题、坐标轴、数据标签等进行编辑和美化。
国家计算机二级ms office考试内容
国家计算机二级ms office考试内容国家计算机二级MS Office考试主要考察以下内容:
1.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与存储;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类与防治;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等。
2. Word的功能和使用:包括文档的创建与编辑,文本框和文档部件的使用,符号与数学公式的输入与编辑;文档的分栏、分页和分节操作,文档页眉、页脚的设置,文档内容引用操作等。
3. Excel的功能和使用:包括工作簿和工作表的管理,单元格的引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数据的查找和筛选,数据的分类汇总和条件格式的设置;分析数据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Excel文档中。
4. PowerPoint的功能和使用:包括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编辑,幻灯片的动画效果和切换方式的设计;幻灯片的放映设置和超链接操作等。
考生需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以上内容,并理解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以提高使用Office软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二级ms-office办公软件必过知识点.doc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1.1 计算机概述考点 1 计算机发展简史1946 年 2 月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
对于传统的大型机,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开发了 xx、xx、同方、 xx、联想等系列微型计算机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现代计算机算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处理速度快( 2)存储容量大。
( 3)计算精度高。
( 4)工作全自动。
( 5)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考点 3 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许多特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并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人了家庭。
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2)过程控制。
(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 4)信息处理。
( 5)现代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教室、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
( 6)家庭生活。
考点 4 计算机的分类: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
考点 9 计算机指令一条指令必须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
一台计算机可能有多种多样的指令这些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考点 10 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3 类(1)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够识别并直接执行的语言。
(2)汇编语言。
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它。
必须先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称目标程序),然后才能被执行。
(3)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要用翻译的方法把它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执行。
国二MSoffice计算机基础知识
v 信息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1.2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29
v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 处理之后产生的结果。信息有意义,而数据没有。
例如:数据2、4、8、16、32是一组数据,本身 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从中可以分析出是一组等比数列, 很清楚的得到后面的数字,便赋予了意义,这就是信 息。是有用的数据。
1) 模糊计算机:基于模糊理论,可以实现模糊的、不确 切的判断进展工程处理的计算机。
2) 生物计算机:以生物元件构建的计算机。 3) 光子计算机:一种用光信号进展数字运算、信息存储 和处理的计算机。
4) 超导计算机:用超导材料替代半导体材料制造的计算 机。超导计算机具有能耗小、运算速度快的特点。
5) 量子计算机:基于量子动力学规律进展高速数学和逻 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计算机。
1.1 概述
25
信息技术
一般说,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利用过 程中的每一种技术都是信息技术,这是一种狭义定义。
v 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 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面的技巧和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 、机的互相作用;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 物v 。信息技术不仅包括现代信息技术,还包括在现代文明之 前的原始时代和古代社会中与那个时代相对应的信息技 术。
信息技术 ≠ 现代信息技术
25
1.1 概述
26
2.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v 信息根底技术 v 新材料、新能源、新器件的开发和制造技术
v 信息系统技术
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和控 制技术
v 信息应用技术
v信息管理、信息控制、信息决策而开展起来的详细技 术群类
1.1 概述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记忆)
一、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1.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自动、高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
其特点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具有逻辑判断和自动控制能力。
2.第一台计算机:ENIAC,美国,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3.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要点是: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应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计算机中应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
4.计算机的发展过程5.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6.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科学计算:例如:气象预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导弹的监测数据/信息处理:例如:高考招生中考生录取与统计工作,铁路、飞机客票的预定系统,银行系统的业务管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例如:用CAI演示化学反应人工智能:例如:代替人类到危险的环境中去工作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例如:Internet发emailCBE:计算机辅助教育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MI:计算机管理教学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T:计算机辅助翻译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7.计算机的分类: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通用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3)、根据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类型: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与模拟计算机8.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人工智能:研究如何让计算机来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的工作.网格计算: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中间件技术:是介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网络存储及虚拟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或者说是它们的商业实现,。
二、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与存储。
1.数制二进制的优点:技术实现简单简化运算规则适合逻辑运算易于进行转换各种进制的后缀B:二进制 D:十进制 H:十六进制 O:八进制2.数据的存储1)数据:所有能够被计算机接受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都称为数据2)信息:有意义的数据的内容.指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价值的知识。
全国计算机二级office必考知识点
全国计算机二级office必考知识点一、Word处理软件1. 文字处理:包括字体、字号、字形、对齐方式等基本操作。
2. 段落设置:包括段落间距、首行缩进、行距等格式调整。
3. 页面设置:包括纸张大小、页边距、页眉页脚等页面布局设置。
4. 表格操作:包括插入表格、设置表格样式、表格合并拆分等表格操作。
5. 插图操作:包括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设置图片格式等图片操作。
6. 页面排版:包括分栏设置、文字环绕图片、插入分节符等页面排版操作。
7. 自动化功能:包括自动目录、自动编号、信函排版等自动化功能的应用。
二、Excel电子表格软件1. 单元格操作:包括输入数据、公式计算、单元格格式设置等基本操作。
2. 表格编辑:包括插入行列、合并拆分单元格、填充数据等表格编辑操作。
3. 函数公式:包括常用函数的应用、自定义函数的编写等函数公式操作。
4. 图表绘制:包括创建图表、调整图表样式、设置图表标题等图表绘制操作。
5. 数据透视表:包括创建数据透视表、设置数据透视表字段、透视表筛选等数据透视表的应用。
6. 数据分析:包括排序筛选数据、条件格式设置、数据验证等数据分析操作。
7. 工作表管理:包括工作表复制移动、隐藏显示工作表、单元格保护等工作表管理操作。
三、PowerPoint演示软件1. 幻灯片设计:包括选择主题、设置背景、调整布局等幻灯片设计操作。
2. 文字编辑:包括插入文字框、调整字体颜色、设置文字动画效果等文字编辑操作。
3. 图片插入:包括插入图片、调整图片位置大小、设置图片效果等图片插入操作。
4. 动画效果:包括添加文本动画、设置对象动画、幻灯片切换效果等动画效果的使用。
5. 幻灯片放映:包括设置幻灯片放映方式、演示放映、录制幻灯片演示等幻灯片放映操作。
6. 演示录制:包括录制演讲音频、加入幻灯片顺序、添加注释等演示录制操作。
7. 幻灯片导出:包括导出PPT文件、保存为视频、打印幻灯片等幻灯片导出操作。
计算机二级office考试知识点
计算机二级office考试知识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2.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3.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与存储。
4.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5.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类与防治。
6.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
7.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Word的功能和使用1. Microsoft Office应用界面使用和功能设置。
2. Word的基本功能,文档的创建、编辑、保存、打印和保护等基本操作。
3. 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应用文档样式和主题、调整页面布局等排版操作。
4. 文档中表格的制作与编辑。
5. 文档中图形、图像(片)对象的编辑和处理,文本框和文档部件的使用,符号与数学公式的输入与编辑。
6. 文档的分栏、分页和分节操作,文档页眉、页脚的设置,文档内容引用操作。
7. 文档审阅和修订。
8. 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和处理文档。
9. 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文档视图的使用。
10. 分析图文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Word文档中。
三、Excel 的功能和使用1. Excel 的基本功能,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工作视图的控制。
2. 工作表数据的输入、编辑和修改。
3. 单元格格式化操作、数据格式的设置。
4.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保护、共享及修订。
5. 单元格的引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6. 多个工作表的联动操作。
7. 迷你图和图表的创建、编辑与修饰。
8. 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分组显示和合并计算。
9.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使用。
10. 数据模拟分析和运算。
11. 宏功能的简单使用。
12. 获取外部数据并分析处理。
13. 分析数据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Excel 文档中。
四、PowerPoint的功能和使用1. PowerPoint 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演示文稿的视图模式和使用。
2. 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主题设置、背景设置、母版制作和使用。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是能按照人的要求接受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输出结果信息的机器系统。
计算机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自动、高速、精确地对信息进行存储、传达与加工处理的电子工具。
掌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是信息社会中必备的基本素质。
1.1概述1.1.1计算机的发展1943年,莫克利和埃克特开始研制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并于1946年研制成功。
ENIAC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现实意义上的计算机。
【习题2】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他的英文名字是(C)A.UNIVAC-1 B.EDVAC C.ENIAC D.MARK-II几乎与此同时,ENIAC项目组的一个研究成员冯·诺依曼(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来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并开始研制他自己的EDVAC(当时最快的计算机)。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归纳了EDVAC的原理要点。
(1)计算机的程序和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2)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即存储程序的概念。
计算机执行程序时,无需人工干预,能自动、连续地执行程序,并得到预期的结果。
【习题1】在冯·诺依曼型体系结构的计算机中引进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是(B)A.引入CPU和内存储器的概念B.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的概念C.机器语言和十六进制D.ASCII编码和指令系统1.1.2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计算机能够按照程序引导确定步骤,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存储或传送,以获得期望的输出信息,从而利用这些信息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生产率以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特点:1)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2)精确地逻辑判断能力3)强大的存储能力4)自动功能5)网络与通信功能应用:计算机问世之初,主要用于数值计算,“计算机”也因此得名。
【习题3】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D)A.辅助工程B.过程控制C.数据处理D.数值计算1)科学计算主要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学方法的实现和应用2)数据/信息处理也称为非数值计算。
全国计算机二级MS Office公共基础知识要点
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 程序设计基础
1.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 结构化程序设计。 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
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 软件工程基础
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 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4
1.2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的定义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15
1.2.1 数据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数据集中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线性
树
(2)数据的存储结构 (3)各种数据结构的运算
图
16
(1)数据元素(Data Element)
在计算机中,算法是指
A) 加工方法
B) 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C) 排序方法
D) 查询方法
13
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A) 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 找出算法中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C) 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可靠性 D) 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算法的工作量大小和实现算法所需的存储单元多少分别称为算法 的 【1】 。
2、 公共基础知识有10道选择题和5道填空题。
学习方法
理解基本概念 多做练习 适当记忆一些名词 与所学的VFP\c\Access程序设计知识
结合起来,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1. 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9
1.1 算法
算法的基本特征: (1)可行性 (2)确定性 (3)有穷性 (4)输入和输出(拥有足够的情报)
19
B.非线性结构
①树形结构 例:全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组织方式
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MS office第一章 office应用基础
以任务为导向的Office应用
如果希望启动时不出现开始屏幕而直接进入到程序操作窗口,则可进行下列设置: ① 在“开始屏幕”中单击左下角的“选项”,或者在进入程序窗口后选择“文件”→“选项”,打开相应的 选项对话框。 ② 在“轻松访问”下的“应用程序显示选项”组中,单击取消对“此应用程序启动时显示开始屏幕”复 选框的选择,如图1.10所示。 ③ 单击“确定”按钮。
以任务为导向的Office应用 1.3 实时预览
• 如果将鼠标指针移动到相关的选项,实时预览功能就会将指针所指的选项应用到当前 所编辑的文档中来。这种实时的、动态的功能可以提高布局设置、编辑和格式化操作 的执行效率,因此操作者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就能获得优异的工作成果。如图1.5所示
图1.5 实时预览表格样式
以任务为导向的Office应用
1.1 功能区与选项卡
• 传统的菜单和工具栏已被功能区所代替。
• 功能区是一种全新的设计,它以选项卡的方式对命令进行分组和显 示。同时,功能区上的选项卡在排列方式上与用户所要完成任务的 顺序相一致,并且选项卡中命令的组合方式更加直观,大大提升应 用程序的可操作性。
以任务为导向的Office应用
图1.10 设置启动时不显示开始屏幕
以任务为导向的Office应用 1.7 后台视图
如果说Microsoft Office 2016功能区中包含了用于在文档中工作的命令集,那么Microsoft Office 后台视图则是用于对文档或应用程序执行操作的命令集。 在Office 2016应用程序中单击“文件”选项卡,即可查看Office后台视图,如图1.11所示。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
二级office知识点总结
二级office知识点总结二级Office知识点总结。
一、Word部分。
(一)文档的基本操作。
1. 新建、打开、保存与另存为。
- 新建文档:可以通过启动Word软件自动新建空白文档,也可使用“文件”选项卡中的“新建”命令,选择模板来创建特定类型的文档。
- 打开文档:“文件” - “打开”,可选择本地磁盘或网络位置中的文档。
- 保存文档:“文件” - “保存”,对于新建文档首次保存会弹出保存对话框,选择保存位置、文件名和文件类型(一般为.docx格式)。
- 另存为:“文件” - “另存为”,用于将文档以不同的文件名、位置或文件类型保存。
2. 文档视图。
- 页面视图:最常用的视图,显示文档的打印外观,包括页面布局、页眉页脚、分栏等效果。
- 大纲视图:主要用于文档结构的编辑,可方便地折叠和展开文档各级标题,调整标题级别。
- 阅读视图:以全屏方式显示文档,适合阅读文档内容,简化了编辑功能。
- Web版式视图:显示文档在Web浏览器中的外观,适合创建网页类型的文档。
(二)文本编辑。
1. 输入与删除文本。
- 输入文本:在光标闪烁处直接输入文字,可使用输入法切换中英文、数字和标点符号。
- 删除文本:按Backspace键删除光标前的字符,按Delete键删除光标后的字符。
2. 文本的选定、移动、复制和粘贴。
- 选定文本:- 鼠标拖动:将鼠标指针移到要选定文本的起始位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结束位置。
- 选定一行:将鼠标指针移到该行左侧的选定栏(文档左侧空白处),单击鼠标左键。
- 选定多行:在选定栏中按住鼠标左键上下拖动。
- 选定整个文档:在选定栏中三击鼠标左键,或者使用“编辑” - “全选”命令。
- 移动文本:- 选定文本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目标位置;或者使用“剪切”(Ctrl + X)和“粘贴”(Ctrl+V)命令。
- 复制文本:- 选定文本后,按住Ctrl键同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目标位置;或者使用“复制”(Ctrl + C)和“粘贴”(Ctrl+V)命令。
二级MS_Office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
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1.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自动、高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
其特点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具有逻辑判断和自动控制能力。
2.第一台计算机:ENIAC,美国,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3.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要点是: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应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计算机中应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
4.计算机的发展过程5.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6.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科学计算:例如:气象预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导弹的监测数据处理:例如:高考招生中考生录取与统计工作,铁路、飞机客票的预定系统,银行系统的业务管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例如:用CAI演示化学反应人工智能:例如:代替人类到危险的环境中去工作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例如:Internet发emailCBE:计算机辅助教育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MI:计算机管理教学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T:计算机辅助翻译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7.计算机的分类: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微机、工作站、服务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3)、根据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类型: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与模拟计算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硬件系统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构成运算器:算术运算和逻辑运行的实际执行部件。
控制器:统一指挥和控制计算机各部件按时序协调操作的部件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内部存储器按其存储信息的方式可以分为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RAM:随机存储器能读能写,断电后信息丢失DRAM:动态RAM,相当于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CPU与内存之间速度不彼配的问题SRAM:静态RAMROM:只读存储器能读不能写,断电后信息不丢失第1页—基数Office高级应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输出设备:显示器、音箱、打印机、绘图仪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软件:由程序、数据和文档三部分内容组成。
计算机二级MS Office知识点
计算机二级MS Office常考知识点1.如果作业的逻辑地址空间大于计算机实际的物理内存空间,则应采用的存储管理技术是请求分页式管理。
2.指令的寻址方式是确定本条指令的数据地址与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
3.操作系统的四项主要功能是: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4.算法:是指一组有穷的指令集,是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于计算方法。
5.算法的基本特征:1)确定性,算法中每一- 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允许有多义性;2)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3)可行性,算法原则上能够精确地执行;4)拥有足够的情报。
5.算法的组成要素:一个算法由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以及其控制结构这两部分组成。
6.算法的基本运算和操作: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7.算法的基本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循环。
8.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半递推技术。
9.算法效率的度量一算法的复杂度: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0.算法时间复杂度: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通常,一个算法所用的时间包括编译时间和运行时间。
2)算法空间复杂度: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包括算法程序所占的空间,输入的初始数据所占的空间,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的额外空间。
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并不相关。
1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数据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程序识别和处理的符号的总称,如文档,声音,视频等。
数据元素: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数据对象: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结构:是指由某一数据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
12.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1、数据结构可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1)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描述,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面向问题的,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它包括数据对象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二级ms-office办公软件必过知识点(包括操作题)
计算机二级ms-office办公软件必过知识点(包括操作题)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1.1计算机概述考点1计算机发展简史1946年2月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
对于传统的大型机,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开发了长城、方正、同方、紫光、联想等系列微型计算机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等系列巨型机。
现代计算机算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处理速度快(2)存储容量大。
(3)计算精度高。
(4)工作全自动。
(5)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考点3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许多特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并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人了家庭。
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2)过程控制。
(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4)息处理。
(5)现代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教室、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
(6)家庭生活。
考点4计算机的分类: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小我计较机。
考点9计较机指令一条指令必须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
一台计算机可能有多种多样的指令这些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考点10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1)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是计较机唯一能够识别并直接履行的语言。
(2)汇编语言。
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它。
必须先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称目标程序),然后才能被执行。
(3)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要用翻译的方法把它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履行。
计算机二级ms office知识点
计算机二级ms office知识点计算机二级MS Office考试的知识点包括:
1. Microsoft Word:
- 界面介绍和操作
- 文本编辑和格式化
- 页面布局和分页
- 列表和大纲
- 图片和图表插入
- 表格和公式插入
- 标题样式和目录生成
- 插入页眉页脚和页码
- 打印设置和预览
2. Microsoft Excel:
- 界面介绍和操作
- 单元格和数据输入
-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 数据筛选和排序
- 数据格式化和条件格式
- 图表创建和编辑
- 数据表和数据透视表
- 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
- 打印设置和预览
3. Microsoft PowerPoint:
- 界面介绍和操作
- 幻灯片布局和设计
- 文本框和文字样式
- 图片和插图的添加
- 图表和图形的创建
- 幻灯片切换和动画
- 演示文稿的导航和放映
- 主题和模板的应用
- 打印设置和预览
4. Microsoft Access:
- 界面介绍和操作
- 数据表的创建和编辑
- 数据类型和字段属性
- 查询设计和数据过滤
- 表单和报表的设计
- 数据导入和导出
- 关系数据库和外键
-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 安全性和权限设置
此外,还有一些通用的知识点,包括文件管理和文件格式转换、使用快捷键、设置页面布局和打印选项等。
具体考察的知识点可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公共基础知识第1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算法1.算法的基本概念(1)概念:算法是指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
(2)4个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3)两种基本要素: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算法的控制结构(运算和操作时问的顺序)。
(4)设计的基本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法、递归法、减半递推技术和回溯法。
2.算法的复杂度(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2)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的内存空间。
1.2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即数据的组织形式。
其中逻辑结构反映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存储结构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有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4种方式。
数据结构按各元素之间前后件关系的复杂度可划分为:(1)线性结构:有且只有一个根节点,且每个节点最多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的非空数据结构。
(2)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的数据结构。
1.3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1.线性表的基本概念线性结构又称线性表,线性表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必须连续。
•元素在存储空间的位置是按逻辑顺序存放的。
3.线性表的插入运算在第i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的步骤如下:步骤一:把原来第n个节点至第i个节点依次往后移一个元素位置。
步骤二:把新节点放在第i个位置上。
步骤三:修正线性表的节点个数。
在最坏情况下,即插入元素在第一个位置,线性表中所有元素均需要移动。
4.线性表的删除运算删除第i个位置的元素的步骤如下:步骤一:把第i个元素之后不包括第i个元素的n-i个元素依次前移一个位置;步骤二:修正线性表的结点个数。
1.4栈和队列1.栈及其基本运算(1)基本概念: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插入运算与删除运算都只在线性表的一端进行,也被称为“先进后出”表或“后进先出”表。
•栈顶: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
•栈底:栈顶的另一端。
•空栈:栈中没有元素的栈。
(2)特点。
•栈顶元素是最后被插入和最早被删除的元素。
•栈底元素是最早被插入和最后被删除的元素。
•栈有记忆作用。
•在顺序存储结构下,栈的插入和删除运算不需移动表中其他数据元素。
•栈顶指针top动态反映了栈中元素的变化情况(3)顺序存储和运算:入栈运算、退栈运算和读栈顶运算。
2.队列及其基本运算(1)基本概念: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又称“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队尾:允许插入的一端,用尾指针指向队尾元素。
•排头:允许删除的一端,用头指针指向头元素的前一位置。
(2)循环队列及其运算。
所谓循环队列,就是将队列存储空间的最后一个位置绕到第一个位置,形成逻辑上的环状空间。
入队运算是指在循环队列的队尾加入一个新元素。
当循环队列非空(s=1)且队尾指针等于队头指针时,说明循环队列已满,不能进行人队运算,这种情况称为“上溢”。
退队运算是指在循环队列的队头位置退出一个元素并赋给指定的变量。
首先将队头指针进一,然后将排头指针指向的元素赋给指定的变量。
当循环队列为空(s=0)时,不能进行退队运算,这种情况称为“下溢”。
1.5线性链表在定义的链表中,若只含有一个指针域来存放下一个元素地址,称这样的链表为单链表或线性链表。
在链式存储方式中,要求每个结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于存放数据元素值,称为数据域;另一部分用于存放指针,称为指针域。
其中指针用于指向该结点的前一个或后一个结点(即前件或后件)。
1.6树和二叉树1.树的基本概念树是简单的非线性结构,树中有且仅有一个没有前驱的节点称为“根”,其余节点分成m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合T1,T2,…,T}mm,每个集合又是一棵树,称T1,T2,…,T}mm 为根结点的子树。
•父节点:每一个节点只有一个前件,无前件的节点只有一个,称为树的根结点(简称树的根)。
•子节点:每~个节点可以后多个后件,无后件的节点称为叶子节点。
•树的度:所有节点最大的度。
•树的深度:树的最大层次。
2.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1)二叉树的定义:二叉树是一种非线性结构,是有限的节点集合,该集合为空(空二叉树)或由一个根节点及两棵互不相交的左右二叉子树组成。
可分为满二叉树和完全二叉树,其中满二叉树一定是完全二叉树,但完全二叉树不一定是满二叉树。
二叉树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二叉树可为空,空的二叉树无节点,非空二叉树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每个节点最多可有两棵子树,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
(2)二叉树的基本性质。
性质1:在二叉树的第k层上至多有2k-1个结点(k≥1)。
性质2:深度为m的二叉树至多有2m-1个结点。
性质3:对任何一棵二叉树,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
性质4: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至少为[log2n]+1,其中[log2n]表示log2n的整数部分。
3.满二叉树与完全二叉树(1)满二叉树:满二叉树是指这样的一种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所有结点都有两个子结点。
满二叉树在其第i层上有2i-1个结点。
从上面满二叉树定义可知,二叉树的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必须都达到最大,否则就不是满二叉树。
深度为m的满二叉树有2m-1个结点。
(2)完全二叉树:完全二叉树是指这样的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如果—棵具有n个结点的深度为k的二叉树,它的每—个结点都与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为1~n的结点——对应。
3.二叉树的存储结构二叉树通常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存储节点由数据域和指针域(左指针域和右指针域)组成。
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也称二叉链表,对满二叉树和完全二叉树可按层次进行顺序存储。
4.二叉树的遍历二叉树的遍历是指不重复地访问二叉树中所有节点,主要指非空二叉树,对于空二叉树则结束返回。
二叉树的遍历包括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1)前序遍历。
前序遍历是指在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与遍历右子树这三者中,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
前序遍历描述为:若二叉树为空,则执行空操作;否则①访问根结点;②前序遍历左子树;③前序遍历右子树。
(2)中序遍历。
中序遍历是指在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与遍历右子树这三者中,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
中序遍历描述为:若二叉树为空,则执行空操作;否则①中序遍历左子树;②访问根结点;③中序遍历右子树。
(3)后序遍历。
后序遍历是指在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与遍历右子树这三者中,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
后序遍历描述为:若二叉树为空,则执行空操作;否则①后序遍历左子树;②后序遍历右子树;③访问根结点。
1.7查找技术(1)顺序查找:在线性表中查找指定的元素。
(2)最坏情况下,最后一个元素才是要找的元素,则需要与线性表中所有元素比较,比较次数为n。
(2)二分查找:二分查找也称折半查找,它是一种高效率的查找方法。
但二分查找有条件限制,它要求表必须用顺序存储结构,且表中元素必须按关键字有序(升序或降序均可)排列。
对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在最坏情况下,二分查找法只需比较log2n次。
1.8排序技术(1)交换类排序法。
•冒泡排序:通过对待排序序列从后向前或从前向后,依次比较相邻元素的排序码,若发现逆序则交换,使较大的元素逐渐从前部移向后部或较小的元素逐渐从后部移向前部,直到所有元素有序为止。
在最坏情况下,对长度为n的线性表排序,冒泡排序需要比较的次数为n(n-1)/2。
•快速排序:是迄今为止所有内排序算法中速度最快的一种。
它的基本思想是:任取待排序序列中的某个元素作为基准(一般取第一个元素),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元素分为左右两个子序列,左子序列元索的排序码均小于或等于基准元素的排序码,右子序列的排序码则大于基准元素的排序码,然后分别对两个子序列继续进行排序,直至整个序列有序。
最坏情况下,即每次划分,只得到一个序列,时间效率为O(n2)。
(2)插人类排序法。
•简单插入排序法:把n个待排序的元素看成为一个有序表和一个无序表,开始时有序表中只包含一个元素,无序表中包含有n-1个元素,排序过程中每次从无序表中取出第一个元素,把它的排序码依次与有序表元素的排序码进行比较,将它插入到有序表中的适当位置,使之成为新的有序表。
在最坏情况下,即初始排序序列是逆序的情况下,比较次数为n(n-1)/2,移动次数为n(n-1)/2。
•希尔排序法:先将整个待排元素序列分割成若干个子序列(由相隔某个“增量”的元素组成的)分别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待整个序列中的元素基本有序(增量足够小)时,再对全体元素进行一次直接插入排序。
(3)选择类排序法。
•简单选择排序法:扫描整个线性表。
从中选出最小的元素。
将它交换到表的最前面;然后对剩下的子表采用同样的方法,直到子表空为止。
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n(n-1)/2次。
•堆排序的方法:首先将一个无序序列建成堆;然后将堆顶元素(序列中的最大项)与堆中最后一个元素交换(最大项应该在序列的最后)。
不考虑已经换到最后的那个元素,只考虑前n-1个元素构成的子序列,将该子序列调整为堆。
反复做步骤②,直到剩下的子序列空为止。
在最坏情况下,堆排序法需要比较的次数为0(nlog2n)第2章程序设计基础2.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1)设计方法:指设计、编制、调试程序的方法和过程,主要有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软件工程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2)设计风格:良好的设计风格要注重源程序文档化、数据说明方法、语句的结构和输入输出。
2.2结构化程序设计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结构化程序设计强调程序设计风格和程序结构的规范化,提倡清晰的结构。
(1)自顶向下:即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节;先考虑全局目标,后考虑局部目标。
(2)逐步求精:对复杂问题,应设计一些子目标做过渡,逐步细化。
(3)模块化:把程序要解决的总目标分解为分目标,再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把每个小目标称为一个模块;(4)限制使用GOT0语句。
2.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顺序结构:自始至终严格按照程序中语句的先后顺序逐条执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结构形式。
(2)选择结构:又称为分支结构,包括简单选择和多分支选择结构。
(3)重复结构:又称为循环结构,根据给定的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复执行某一相同的或类似的程序段。
结构化程序设计中,应注意事项:(1)使用程序设计语言中的顺序、选择、循环等有限的控制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