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板

合集下载

偏光板的原理

偏光板的原理

偏光板的原理偏光板的原理就是让玻璃呈现出透明状态,而实现此功能的基本材料是由厚度约在0。

1— 5毫米范围内的无数微小平行六角形镜片组成的透镜阵列。

单晶体之间互为90度或更接近的晶面是一个二轴晶体结构(共轴晶系)。

这种结构常用于制造偏光太阳眼镜,尤其是在黄色光和紫外线方面。

偏光镜片分为两大类:圆偏光镜片、椭圆偏光镜片。

圆偏光镜片是一种球面镜片,它能使经过的光线垂直于主光轴(通常是光轴)入射。

椭圆偏光镜片也称非球面镜片,表面呈椭圆形,通常只能使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入射,但它可以使部分光线沿光轴方向入射,故又称平衡片。

它主要用于过滤光线,产生具有不同偏振化方向的分光偏光,也用于增加水中的散射光。

当来自物体方向的光线遇到这个结构时,偏振方向被反射。

偏光板对太阳光具有极好的透射能力,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镀膜。

当从非金属的抛光砖或抛光花岗岩切割或研磨后放在塑料镜片上时,它会将不可见的光转换成可见的光。

在一些特殊场合,像医院的室内隔离区,由于各种液体或液体分离器的影响,必须使用颜色较暗的镜片来减少透射光的干扰,从而保证视觉。

在自然环境中,一般不需要穿过人体的眼睛来看东西。

在某些场合下,例如游泳池,水下观察员或潜水员,则需要偏光镜片。

与渐变色镜片相比,它们不会产生任何重影。

最新款式的偏光太阳镜提供防强光功能,即使你在最强烈的阳光下活动,例如海边游泳,也能确保没有眩光、反射光或其他会造成刺眼的眩光。

如果该玻璃有二轴晶结构,那么它将呈现半球状。

如果是非常罕见的有一个方向的结构(双折射性质),它会表现出来。

二轴晶体的折射率介于90度和270度之间。

这个折射率可以在照片中观察到,并且由双折射率的正负决定。

在许多过滤器中,其折射率取决于相对的偏振化方向(水平或垂直)以及通过它的波长。

当光线经过二轴晶体时,它会被偏振化。

我们都知道,水晶的偏振状态是固定的,因为在结构的每一个层中都有90度晶面。

如果这种晶面是二维结构,就称为偏光二维体。

背光板与偏光板的种类材料与结构

背光板与偏光板的种类材料与结构

背光板与偏光板的种类材料与结构背光板的种类材料与结构背光板是一种用于显示器、液晶电视和车载显示器等设备中的关键组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背光照明,使显示图像能够在黑暗环境下清晰可见。

背光板主要由下述种类材料和结构组成。

1. 冷阴极荧光灯(CCFL)CCFL背光板是较早采用的背光板技术。

它通常由玻璃管、荧光粉、铝电极和汞气组成。

CCFL背光板的结构简单,价格相对较低。

然而,由于CCFL背光板存在寿命短、发热量大和环保等问题,逐渐被新型背光技术所替代。

2. LED背光LED背光板是目前主流的背光解决方案之一,也是替代CCFL背光板的主要选择。

LED背光板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发光源,具有节能、寿命长、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根据LED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可以分为直下式、边缘型和全阵列型三种。

•直下式LED背光板将LED安装在显示屏的底部,通过导光板辐射光源,可实现较为均匀的照明效果;•边缘型LED背光板将LED安装在显示屏的边缘,通过导光板或波导导光,可实现较薄的屏幕尺寸;•全阵列型LED背光板将LED均匀排列在整个屏幕背后,可实现最大的亮度和均匀性。

偏光板的种类材料与结构偏光板是显示器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控制光线传播的方向和强度。

根据使用目的和材料特性,偏光板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偏光膜(Polarizing Film)偏光膜是最常用的偏光板类型,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

它由由聚碳酸酯透明基片和染色聚碳酸酯制成,通过一种特殊的生产工艺将分子定向排列形成具有偏振特性的结构。

2. 偏光玻璃(Polarizing Glass)偏光玻璃是另一种常见的偏光板材料,它采用了普通玻璃与聚酯薄膜复合而成。

偏光玻璃通常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和偏振效果,适用于高要求的显示器和摄影设备等。

3. 波片(Wave Plate)波片,也被称为相位延迟板,是一种特殊的偏光材料,能将输入的线偏振光分解成两个不同偏振方向的光束,实现相位调制。

oled偏光板生产流程

oled偏光板生产流程

oled偏光板生产流程
一、偏光板基材制备
1. 准备原材料:包括光学级聚酯薄膜(PET)、光学级胶水、增光膜(Triplex)、遮光膜(Black Ox)等。

2. 涂布工艺:在PET膜表面涂布一层光学级胶水,胶水涂布厚度需严格控制,以获得最佳的光学性能。

3. 烘烤工艺:将涂布胶水的PET膜进行烘烤,使胶水固化,提高基材的稳定性。

4. 表面处理:对PET膜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其表面能,以便于后续的贴合工艺。

二、涂布工艺
1. 准备OLED发光材料和封装材料,并将其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制成浆料。

2. 将上述浆料均匀地涂布在上述偏光板基材上,并通过干燥设备干燥。

3.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达到所需的OLED层数。

4. 对涂布好的基材进行高温处理,以蒸发有机溶剂并使OLED发光材料和封装材料固化。

三、曝光工艺
1. 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将要刻画的线路路径转化成图形数据并存储起来。

2. 在OLED层上覆盖一层感光材料(PR),并利用激光刻印机将图形
数据照射到PR上,使得被照射部分的PR发生化学变化而形成图案。

3. 利用显影剂将未被照射部分的PR溶解掉,形成所需图案的线路。

4. 进行硬化处理,以增加线路的耐久性。

四、显影工艺
1. 将曝光后的偏光板放入显影液中,使未固化的胶水溶解掉。

2. 显影完成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烘干。

3. 对烘干后的偏光板进行贴合工艺。

4. 将贴合后的偏光板进行切割工艺。

5. 对切割后的偏光板进行检验和包装。

LCD制程之偏光板贴附

LCD制程之偏光板贴附

LCD制程之偏光板贴附LCD制程中,偏光板贴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因为偏光板相当于液晶显示器内部的“窗户”,它的正确贴附对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LCD制程之偏光板贴附的流程。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偏光板。

偏光板是液晶显示器的核心重要元件之一,它是一种只允许一种方向的偏振光通过的介质,它可以将透过它的光变成一个特定方向的偏振光。

LCD的显示原理就是利用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改变其取向来扭曲偏光光线,从而实现色彩的变化和图像的显示。

在LCD制程中,偏光板有两种:正偏光板和负偏光板。

正偏光板是一种只允许垂直方向的光线透过的介质,而负偏光板则只允许水平方向的光线透过。

在LCD显示屏中,正偏光板和负偏光板是分别贴在液晶面板的两侧的。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偏光板的贴附过程。

1. 涂布吸附剂在偏光板背面均匀地涂布一层吸附剂。

这层吸附剂跟涂抹复合胶的过程是类似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偏光板的贴附力度,并且消除涂布复合胶的气泡。

2. 光学调整作业光学调整作业是在加压板与偏光板贴附的过程中来解决偏光板的膨胀和缩小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加压板表面的温度与湿度稳定,确保工作环境的恒温恒湿。

3. 筛选偏光板偏光板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需要按照它的光学方向进行筛选和区分。

在LCD生产厂家的工厂中,通常会使用光线看板来筛选偏光板,以防止贴附错误。

4. 偏光板贴附当偏光板通过筛选之后,就需要将其粘附在液晶面板上。

偏光板的贴附需要使用复合胶水,而复合胶水需要加热后才能将偏光板粘附在液晶面板,整个过程在真空条件下完成。

5. 偏光板检查完成偏光板贴附后,需要进行均匀性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确保偏光板的厚度、颜色、表面平整度等质量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工艺操作。

在整个LCD制程中,偏光板贴附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如果偏光板的贴附不规范,可能会导致显示的图像出现背景切换不均、颜色变化等问题。

偏光片(偏光板)知识

偏光片(偏光板)知识

偏光片(偏光板)知识发表时间:2012-7-10 浏览:2258标签:偏光片偏光板所属专题:模切材料专题偏光板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将不具偏极性的自然光转化为偏极光,使与电场呈垂直方向的光线通过,让LCD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

偏光片的主要作用就是使通过偏光片的自然光变成偏振光。

偏光片是一种产生和检测偏振光的片状光学功能材料。

偏光片是一种影响LCD液晶屏显示效果的关键组件。

偏光板是使不具偏极性的自然光,产生偏极化,转变成偏极光,加上液晶分子扭转特性,达到控制光线的通过与否,从而提高透光率和视角范围,形成防眩等功能,是面板上游原材料领域十分重要的一类产品,而且约占lcd tv原材料成本的10%。

偏光片按功能分类:透射式偏光片反射式偏光片半透过半反射式偏光片补偿型偏光片偏光片按染色方法分类:碘系偏光片:容易获得高透过率、高偏振度的光学特性,但耐高温高湿的能力较差。

染料系偏光片:不容易获得高透过率、高偏振度的光学特性,但耐高温高湿的能力较好偏光片的组成最早的偏光片主要由中间能产生偏振光线的PVA膜,再在两面复合上TAV保护膜组成。

为了方便使用和得到不同的光学效果,偏光片供应商应液晶显示器制造商要求,又在两面涂覆上压敏胶,再覆上离型膜,这种偏光片是我们最常见到的TN普通全透射偏光片。

如果去掉一层离型膜,再复合一层反射膜,就是最普通的反射偏光片。

使用的压敏胶为耐高温防潮压敏胶,并对PVA进行特殊浸胶处理(染料系列产品),所制成的偏光片即为宽温类型偏光片;在使用的压敏胶中加入阻止紫外线通过的成份,则可制成防紫外线偏光片;在透射原片上再复合上双折射光学补偿膜,则可制成STN用偏光片;在透射原片上再复合上光线转向膜,则可制成宽视角偏光片或窄视角偏光片;对使用的压敏胶、PVA膜或TAC膜着色,即为彩色偏光片。

实际上随着新型的液晶显示器产品不断开发出来,偏光片的类型也愈来愈多。

1、偏光PVA膜的特性偏光膜PVA作为一种使用延伸方法制成的产品,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的特性:光线选择性:选择通过偏振方向与延伸方向一致的光线通过;温度、湿度敏感性:吸潮或加温后,被拉伸的成线性的分子链将会自动还原回团状的分子链,失去光线选择性。

偏光板的原理

偏光板的原理

偏光板的原理偏光板的原理:偏光板的原理:人眼是在长时间的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黑暗的环境。

为了在强光下能看清物体,需要有一种光线能够绕过物体表面的散射光线而进入人眼,从而提高人眼对物体的敏感度。

使人眼能看到原本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和颜色,这就是“透明眼镜”或者叫做偏光镜片。

它不同于普通眼镜所用的树脂或水晶玻璃镜片,是专门为人眼设计的光学镜片,可以阻隔或散射入眼的强光。

这样就提高了人眼对物体细节的分辨率,增加了视觉清晰度,起到了“千里眼”的作用。

偏光板有利于调整视觉功能,保护视力。

有利于预防眼病,特别是青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视力不良易造成近视、远视、散光、弱视等。

佩戴偏光眼镜,可消除或减弱太阳光及强光下人眼视网膜感光所遇到的强烈反射和刺激,避免强光及刺眼光线对眼睛的损害。

因此,青少年配戴偏光眼镜能减轻视疲劳,有效地保护视力。

偏光镜片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后,即使在完全无玻璃的情况下,也能允许部分光线透过,让瞳孔可以直接看到景物,这样可以使眼睛的调节机能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消除睫状肌调节过度而引起的疲劳;消除头昏、眼花、恶心等症状;并能使瞳孔缩小,解除眼球受光线刺激过强,眼睛干涩等不适。

偏光眼镜能阻隔或散射入眼的强光,在汽车驾驶时,司机戴上偏光镜,偏光镜将光线和刺眼的强光向外侧偏折,使光线变得柔和,使司机视野更加清晰自然,能提高行车安全。

近视戴偏光眼镜,可以防止强光线对眼睛的损伤,能有效的控制青少年的近视度数加深,还可以延缓老花眼的发生。

青少年长期戴偏光眼镜,可以阻挡部分紫外线刺激,消除眼睛疲劳,控制近视的发展,预防近视的发生。

视网膜偏光镜的原理在于它能改变眼睛的屈光力,特别是眼角膜的屈光力,使光线能够精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

有利于保护视力,预防视力衰退。

对那些长时间面对电脑、书籍,或整天在室内对着电视屏幕的人们来说,偏光镜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滤除有害的紫外线,保护眼睛健康。

偏光眼镜还能降低患白内障的风险,同时可能有助于预防黄斑变性。

偏光板的原理

偏光板的原理

偏光板的原理偏光板是一种有机玻璃,与无色水晶类似,但它却不像水晶那样脆弱易碎。

偏光板以前被称为有色或透明有机玻璃,用来制造电影镜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偏光板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下面就介绍一下偏光板的原理和用途。

偏光板是利用颜料的双折射原理,把普通玻璃、石英玻璃等成平面偏振光状态。

偏光板用途:汽车前后风挡玻璃,可用于驾驶人员视野扩展,增加行车安全。

前挡风玻璃上贴上偏光膜,当阳光照在偏光膜上时,就会出现干涉条纹。

由于光线干涉,使观察者眼睛好象看到物体是立体的,能够大大增加司机的可视范围,保证行车安全。

偏光膜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可以阻挡紫外线,偏光膜是用特殊的聚酯膜材料做的,在太阳光下曝晒不会产生任何折射和吸收。

偏光膜贴在窗户上可以减少紫外线对室内物品的损害,防止褪色。

过去因为用有色的玻璃做汽车玻璃,所以从外面看到里面黑乎乎的,这样给司机开车带来了不便。

如果用偏光膜改装汽车玻璃,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使用偏光膜后,外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里面也能清楚地看到外面,外面里面再也没有颜色上的差别。

因此,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有效地提高了安全系数。

偏光膜的厚度也不一样,薄的在1mm 左右,厚的也不过5mm。

偏光膜的正式名称叫作“防眩光膜”,因为它只允许眼睛平行于膜的表面看东西,而不能将膜表面当成镜子反射其它东西。

汽车防眩光膜是由特殊的聚酯膜做成的,并且上面还涂有感光剂,白天时能把汽车玻璃变成“镜子”,晚上则变得透明,从而使后面来车司机的目光不容易发生错觉,有效地提高了行车安全。

另外,偏光膜还有防静电的作用。

偏光板具有非常多的性质,有光线穿过偏光板时,不发生反射,并且只有一个方向有光线通过。

使得偏光板比一般玻璃能更有效阻隔紫外线,保护室内家具、窗帘、地毯等免受紫外线破坏,避免褪色,让家居更为干净。

偏光板能有效阻隔99%以上紫外线,所以在晴朗的白天,打开窗帘让阳光直射进来,房间温度马上会上升;而一旦傍晚天暗下来,室内又会凉爽宜人,一举两得。

偏光板基知教育

偏光板基知教育

NG
NG
禁止滑动偏光板的端 面
禁止接触偏光板 的切断部
4.搬运时的注意事项
用于定位的铁盒,由于会被粘着剂给污染了,因此需定期的 实施清洁。 要注意避免偏光板切断面强烈的接触定位铁盒。
NITTO DENKO
5.单片拿取的注意事项
NG
OK
用一只手拿取单片的偏光板容易造成糊欠(接触到切断面),指痕, 折断等. 单片拿取时,要用两手谨慎的拿取.(不要用指甲去拿,要用手指 中央部分拿取.)
《操作的教育、切断的改善、包装的改善》 切断方法改善
对策前
SPV 偏光板 粘着剂层
对策后
SPV 偏光板 粘着剂层 离型纸
让作业者理解直接接触制品的切断面 会发生糊欠、教育不直接接触端面的 拿取方法。 对于作业的手套、也选择对其影响较小 材质。
离型纸
采用糊不会被溢出的切断方式、 来抑制糊欠发生的可能性。
基板層或偏光片
AG
基板層或偏光片
一、偏光板基本构造--NWF
NWF的基本構造
DU
SPV TAC PVA 偏光子 WV TAC 糊 離型紙 (保護膜) SPV AG TAC PVA 偏光子 WV TAC 糊 離型紙 (保護膜)
基板層或偏光片
AG
基板層或偏光片
一、偏光板基本构造—位相差
位相差的基本構造
压力 由于受到挤压,形成糊打痕。
保护膜 偏光板 离型纸 保护膜 偏光板 离型纸
异物夹在 偏光板之间
压力
对此的改善方法,需要从制品的放置 方式,运送方法等方面进行改善。
糊打痕的判断方法
根据社内的判断规格,加压脱泡后不能消失的为不良.(加压条件50℃*0.49MPa*15分) 在实际的偏光板检查作业中,根据限度见本进行判断.

偏光板保护膜用途

偏光板保护膜用途

偏光板保护膜用途
偏光板保护膜的主要用途是在生产过程、运输及储存时防止偏光片出现划伤或被异物侵入。

为此,针对其使用特点,需要具备在剥离时被贴物上无残留、具有防静电防污等性能。

另外,在贴合状态下仍需具备对偏光片进行外观及线上检查,所以必须具备高透明、欠点数少、可印字等性能。

此外,偏光板保护膜还具有其他用途,如降低光的反射、减少光的透射、消除反射干扰以及实现3D影像显示等。

在显示器、窗户和眼镜等产品上,偏光板保护膜可以减少表面反射,提高观看舒适度和视觉亮度。

在液晶显示器和太阳镜等产品上,通过调节光的透射率,偏光板保护膜可以控制光线的强度和亮度。

在照片、视听设备或眼镜镜片上应用偏光板保护膜,可消除来自光源的反射干扰,提高观看和拍摄的质量。

通过偏光板保护膜的特殊设计和配置,可以实现3D影像显示,使观众可以在没有特殊眼镜的情况下观看到立体效果。

总之,偏光板保护膜在保护屏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液晶显示器零组件-偏光片

液晶显示器零组件-偏光片

TAC : 增加偏光子機械及防水性能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
LCD-4-P-9
氟系列偏光板
1.使用聚乙烯基乙醇高分子膜 2.浸在氟化鉀溶液使氟離子吸附PVA膜上 3.再硼酸水溶液中沿著單一軸向延伸使氟分子成鎖鏈狀 配向形成PVA偏光膜 4.在PVA偏光膜外層用TAC當保護膜 5.表層保護膜: PET與丙烯系之黏著劑及最外層之離型薄膜(PET)所構成 功能性: 明亮性:與偏光板之穿透率有關 對比性:與偏光板之偏光性有相依性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
LCD-4-P-10
偏光板之生產 -1
TAC
乾燥
TAC
乾燥 貼合
偏 光 板
PVA
染料 (碘或染料)
延伸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
LCD-4-P-11
偏光板之生產 -2
染色:PVA+碘 = 偏光子 特性:易碎、耐候性差
PVA
I¯ +
I2
I3¯
PVA
I3¯+ I2
I5¯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
図2に代表的な偏光板のT/P特性の相関を示した。吸収二色性をそ の原理としていることから、T=50%でP=100%が理論限界となる。 透過率(T)はヨウ素(二色性染料)の染色量で決定され、染色量が 多く透過率が低下するとともに偏光度(P)は100%に漸近する。
參考資料:http://www.nitto.co.jp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 LCD-4-P-18
LCD-4-P-24
偏光板之可靠度測試
參考資料:光電液晶平面顯示器 顧鴻壽編著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 LCD-4-P-25
タイプ F FW G EG W HE G SEG TE G QE Q 汎用 汎用白色 高偏光度 高偏光度白色 高透過高偏光 度 超高透過高偏 光度 薄型超高透過 高偏光度 中耐久 高耐久

LCD偏光板的原理介绍

LCD偏光板的原理介绍
偏光片原片 由于PVA膜具有极强的亲水性,为保护偏光膜的物理特性,因此要在偏光膜 的两侧,各复合一层具有高光透过率、耐水性好又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三醋酸 纤维素(TAG)薄膜进行防护,这就形成了偏光片原板。
偏光片成品 在普通TN型LCD偏光片生产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需要在偏光片原板的一侧涂复一定 厚度的压敏胶,并复合上对压敏胶进行保护的隔离膜;而在另一侧要根据产品类型,分别 复合保护膜、反射膜·半透半反胶层膜,由此形成偏光片成品。 对STN型T.CD偏光片产品,还要在压敏胶层一侧,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按一定的补偿角 度复合具有一定位相差补偿值的位相差膜和保护膜,由此形成STN型LCD偏光片产品。
如右图一所示:经过表面处理——防眩(Antiglare)和防反射(Anti-reflection)的偏振片薄膜 由三部分组成:
➢偏光板薄膜(Polarizing Film)
➢防眩涂层(Anti-glare Layer)
➢防反射层(Anti-reflection Layer)
图一 偏光板剖面图(Cross Section of Polarizer)
LCD偏光片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偏光片的主要用途----使通过偏光膜二向色性介质的光线产生偏振性,是影响
LCD显示屏发光效率一种重要部件.
所用材料 目前LCD常用的偏光片,大多是采用将聚乙烯醇(PVA)作为基材,用各类具有 二向色性的有机染料进行染色,同时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进行延伸。 使其吸收二向色性染料形成偏振性能,在脱水、烘干后形成偏光片原膜。
透过率就会越低,而且还要受到色调的约束,因此一般普通型的偏光片产 品的偏光度都在90%一99%之间,透过率在41%一44%之间。
2.耐久性技术指标包括:耐高温、耐湿热、耐低温和耐冷热冲击四项技术指标,其 中最重要的是耐湿热性能指定烘烤温度下的耐温工作条件,由于构成偏光膜的 基本材料PVA膜和碘及碘化物都是极易水解的材料,同时也由于偏光片所 使用的压敏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也容易劣化,因此,在偏光片的耐久性技 术指标中最重要的就是耐高温和耐湿热指标,如果耐高温和耐湿热指标通 过,其它耐久性型指标通常都不会发生间题

偏光板基知教育

偏光板基知教育

被带出
黏附的部分糊被带出来,由于应力 糊欠产生
断裂
糊被粘在上面,应力增加、糊发生断裂
掉后残留的糊 基材
糊欠部分
端面部分 露出端面的糊
E)糊欠损的判定方式
糊欠的测量方法
从制品端面向内测量其最高点 读数: 读数:200um
6
最终制品尺寸
7
根据外观非适用领域500um的规定, 根据外观非适用领域500um的规定, 500um的规定 大于500um的为 500um的为NG. 大于500um的为NG.
包含两层位相差的多层品构造: 包含两层位相差的多层品构造:
SPV NPF (基板層或偏光片) NZF 位相差 NZF 糊 離型紙 (保護膜)
一、偏光板基本构造—APCF 偏光板基本构造 构造—
APCF的基本構造
包含APCF的构造: 包含APCF的构造:
SPV APCF NPF(基板层) 糊 離型紙 (保護膜)
NITTO DENKO
5.单片拿取的注意事项 .
NG
OK
用一只手拿取单片的偏光板容易造成糊欠(接触到切断面),指痕, 折断等. 单片拿取时,要用两手谨慎的拿取.(不要用指甲去拿,要用手指 中央部分拿取.)
NITTO DENKO
6.揭开离型纸时的注意事项 .
OK NG
在手指中央部分贴双面胶指来撕离型纸。 为了不使指甲接触到产品,用手指中央的位置拿取 为了不接触到切断面,要谨慎的剥离 手不要横向滑动,要谨慎的向上面移动
B)糊打痕的对策事例《叠放的限制、操作上的改善》 糊打痕的对策事例《叠放的限制、操作上的改善》
叠放的重量与保管单位的重新定义
操作上的改善
异物落到偏光板上面 竖放就会掉落
100枚 100枚 100枚 100枚 100枚 50枚 50枚 《以前》 《现在》 为了减少打痕现象,根据压力减少包装单位 限制叠放的高度。 异物被夹在偏光 板中间

偏光板简介

偏光板简介

Image
HannStar
Anti-glare Theory
AG particles
Polarizer
Anti-glare polarizer has a hard-coat dispersion layer, which forms fine undulations. These disperse light in multiple directions, preventing light from directly entering the eyes and effectively eliminating glare.
AGA2 (less silica gel)
AGV3(精细有机树脂球)
AGA1 or AGA2
AGV3
HannStar
Advantages of AR Layer
The AR grade has multi-layer coats of inorganic dielectric film over its hard coat surface.
HannStar
偏光板的分類
原理
H膜 碘分子 L 膜 二色性染料
結構
應用範圍
優點
缺點
Laptop LCD 高偏光度 耐候性差 船舶、飛機 耐高溫 偏光度差 用 LCD 耐高溼度 製程步驟 偏光度差 較簡單 HannStar
K膜 分子內雙鍵
Types of polarizer-reflective
保護膜
保護層 偏光基體 保護層 黏著劑 離型膜
PET
TAC PVA TAC 壓克力系等 PET HannStar
偏光膜的保護
偏光膜的支撐保護 偏光機制 偏光膜的支撐保護 LCD基板的黏貼 黏著劑的保護

偏光板简介

偏光板简介
但若在两片偏光板中间加上经旋转方向配置的液晶就可引导光极化方向转变90度而极化光就可以通过第二片偏光板但若透过电压让液晶方向与通过第一片偏光板的极化光方向一致极化光就无法通过第二片偏光板
偏光板簡三.偏光板結構 四.偏光板裁切制程
一.認識偏光板
• 1.偏光效應
偏光效應早在1852年就被發現.當時一位英國醫生 的學生實驗時不小心將碘掉進奎寧溶液產生了微 細綠色結晶物,并在顯微鏡下發現兩片晶體再相互 垂直下廣會被吸收,反之平行排列下會透過.
2.偏光板在LCD的位置
3.偏光板的用途
• 偏光板廣泛應用于手機、PDA、游戲機、手表、 眼鏡、筆記型電腦等產品.
偏光板猶如柵欄,会阻隔掉与栅栏垂直的分量, 只 准许与栅栏平行的分量通过.
当两片偏光板的栅栏角度互相垂直时, 光线就完 全无法通过了.
利用电场控制液晶转动, 来改变光的行进方向, 如
此一来, 不同的电场大小, 就会形成不同灰阶亮度了.
三.偏光片結構
偏光片各層功能

四.偏光板裁切制程
二.偏光板原理
• 偏光板可以过滤掉非特定方向的光,只留下特定方 向的光(把非极性光变成极性光). • 偏光板在LCD的配置在上下两部位,上下的偏光板 可极化的光互成90度,故通过第一片偏光板的光, 恰不能通过另一片偏光板. • 但若在两片偏光板中间加上经旋转方向配置的液 晶,就可引导光极化方向转变90度,而极化光就可 以通过第二片偏光板,但若透过电压让液晶方向与 通过第一片偏光板的极化光方向一致,极化光就无 法通过第二片偏光板.依此原理,透过电压调控液晶 旋转的方向,就可以改变面板上光线明暗的变化.

偏光板原理——精选推荐

偏光板原理——精选推荐

偏光板偏极光光波是电磁波,其中它的电波和磁波是相依相存不能分开的,电场(E)、磁场(H)与电磁波进行的方向(k)这三者是呈相互垂直的关系。

因为偏极光的理论是用波动学来解释的,所以往后的讨论都将光视为电磁波,并且为了简化易懂,我们只考虑其电场向量E。

非偏极光的E可以用图2表示,图2中许多对称等长的辐射线表示E在E、H所组成的平面上振动,并且在各方向振动的机会均等。

当E的分布不均时就称之为偏极化(Polarization),如图3所示为部份偏极光,当E只在一个方向振动时则称之为线性偏极光(图4)。

从向量的观点来看,当图2中各方向的向量投影到X和Y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后,非偏极光可以分解为两条相垂直的线性偏极光(图5)。

图2:非偏极光图3:部份偏极光图4:线性偏极光图5:相互垂直的线性偏极光偏极光的产生一般而言,制造偏极光的方法是由以下三个步骤:1.制造普通非偏极光(图2)。

2.分解此非偏极光为两个相互垂直的线性偏极光(图5)。

3.舍弃一条偏极光,应用另一条偏极光(图4)。

能将非偏极光分解为两条偏极光,而舍弃其一的仪器称之为起偏器(Polarizer),起偏器可以利用如吸收、反射、折射、绕射等光学效应来产生偏极光。

一般较常用的起偏器种类有以下数种:(1) 反射型当光线斜射入玻璃表面时,其反射光将被部分偏极化。

利用多层玻璃的连续反射效果即可将非偏极光转为线性偏极光。

(2) 复屈折型将两片方解石晶体接合,入射光线会被分解为两道偏极光,称为平常光与非常光。

(3) 二色性微晶型将具有二色性的微小晶体有规则地吸附排列在透明的薄片上,这是人工第一次做出偏光膜的方法。

(4) 高分子二色性型利用透光性良好的高分子薄膜,将膜内分子加以定向,再吸着具有二色性的物质,此为现今生产偏光膜最主要的方法。

这类吸收式的起偏器都是以膜(Film)或是板(Plate or Sheet)的形式存在,因此,通常又称之为偏光膜(Polarizing Film)或偏光板(Polarizing Plate or Sheet)。

偏光板解胶 -回复

偏光板解胶 -回复

偏光板解胶-回复关于如何解胶偏光板的问题。

偏光板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眼镜、照相机等设备中,但有时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胶水未干透或胶水残留的情况。

本文将从选择解胶方法、准备解胶工具、具体解胶步骤等多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解答。

一、选择解胶方法在解胶偏光板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解胶方法。

常见的解胶方法有以下几种:1. 物理方法:可以使用刮刀、镊子等工具进行胶水的物理去除。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偏光板表面划痕或损坏,因此在操作时要十分小心。

2. 化学方法:可以使用一些化学溶剂或去胶水进行化学分解。

不同的偏光板耐受化学溶剂的能力不同,因此在选择化学方法时要了解偏光板的材质以及其耐受程度,以确保不会损坏偏光板。

3. 加热方法:可以通过加热胶水,使其软化或融化,然后用工具去除。

这种方法亦需慎用,因为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偏光板变形或破裂。

选择合适的解胶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以确保解胶过程中不会对偏光板造成损伤。

二、准备解胶工具在进行解胶之前,还需要准备好一些解胶工具,以方便操作。

常见的解胶工具有以下几种:1. 刮刀:可以用来刮去胶水的表面,小心操作以避免刮伤偏光板表面。

2. 镊子:用来握持和抓取胶水残留物,可以帮助去除困难的部分。

3. 涂料刷:用来涂抹化学溶剂或去胶水的工具,确保其能充分覆盖到胶水上。

4. 加热器:用于加热胶水,软化或融化其表面,便于去除。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胶工具,并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三、具体解胶步骤根据选择的解胶方法和准备好的工具,可以进行以下具体的解胶步骤:1. 清洁表面:首先要将解胶区域周围的表面清洁干净,以确保解胶工具与偏光板表面无杂质或灰尘。

2. 刮除胶水:使用刮刀小心地刮除偏光板表面的胶水。

刮刀的角度要合适,过于倾斜可能会导致刮痕,过于平直则无法有效刮除胶水。

3. 化学溶解:如果选择了化学方法,可以将合适的化学溶剂倒在胶水上,并用涂料刷轻轻刷洗胶水。

偏光板简介

偏光板简介
除力特光电之外,奇美电子进行偏光板自 制
精选可编辑ppt
8
精选可编辑ppt
3
偏光板的透光图
精选可编辑ppt
4
構成
材料
功用
表面保護膜 PE, PET
偏光膜的保護
保護層 偏
光 偏光基體
膜 保護層
TAC (Triacetyl cellulose) 三乙醯化纖維 PVA (polyvinyl acetate)
聚醋酸乙烯酯
TAC (Triacetyl cellulose)
三乙醯化纖維
偏光膜的支撐保護 偏光機制 偏光膜的支撐保護
黏著劑
EVA 系等
LCD 基板的黏貼
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分離膜(離型紙) 聚對苯二甲二乙酯
黏著劑的保護
精选可编辑ppt
5
偏振片是用聚乙烯醇膜来制造的。将聚乙 烯醇的分子拉伸成为线性结构,平行排列, 则其薄膜只允许平行分子排列方向振动的 光通过,而产生直线偏振光。
精选可编辑ppt
2
偏光板的應用原理
偏光板有个固定的偏光轴,偏光板的作用就 是只允许振动方向与其偏光轴方向一致的光 通过,而振动方向与偏光轴垂直的光将被吸 收。
利用上下两片互相垂直的偏光板之间, 充满 液晶, 再利用电场控制液晶转动, 来改变光的 行进方向, 如此一来, 不同的电场大小, 就会 形成不同灰阶亮度了。
精选可编辑ppt
6
光线选择性:选择通过偏振方向与延伸 方向一致的光线通过; 温度、湿度敏感性:吸潮或加温后,被 拉伸的成线性的分子链将会自动还原回 团状的分子链,失去光线选择性。 脆弱性:很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失去光 线选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光膜的基本原理大多数的人仍然对偏光膜这个名词感到陌生而不很清楚,故在此先对偏极光的现象及基本原理稍做说明。

偏极光人类对光的了解依序可分成以下四个重要阶段:1.十七世纪中,牛顿首先开始对光做有系统的研究,他发现到所谓的白光(White Light)是由所有的色光(Colored Light)混合而成。

为了要解释这个现象,就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衍生出来。

2.十九世纪初,杨氏(Thomas Young)利用波动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大部分的光学现象如反射、折射和绕射等。

3.1873年,马克斯威尔发现光波是电磁波,其中它的电波和磁波是相依相存不能分开的,电场(E)、磁场(H)与电磁波进行的方向(k)这三者是呈相互垂直的关系。

图24.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光的能量要用粒子学说才能解释,因而衍生出量子学。

换言之,光同时具有波动及粒子两种特性。

因为偏极光的理论是用波动学来解释的,所以往后的讨论都将光视为电磁波,并且为了简化易懂,我们只考虑其电场向量E。

非偏极光的E可以用图2表示,图2中许多对称等长的辐射线表示E在E、H所组成的平面上振动,并且在各方向振动的机会均等。

当E的分布不均时就称之为偏极化(Polarization),如图3所示为部份偏极光,当E只在一个方向振动时则称之为线性偏极光(图4)。

从向量的观点来看,当图2中各方向的向量投影到X和Y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后,非偏极光可以分解为两条相垂直的线性偏极光(图5)。

图2:非偏极光图3:部分极性偏振光图4:线性偏极光图5:相互垂直的线性偏振光偏极光的制造一般而言,制造偏极光的方法是由以下三个步骤:1.制造普通非偏极光(图2)。

2.分解此非偏极光为两个相互垂直的线性偏极光(图5)。

3.舍弃一条偏极光,应用另一条偏极光(图4)。

能将非偏极光分解为两条偏极光,而舍弃其一的仪器称之为起偏器(Polarizer),起偏器可以利用如吸收、反射、折射、绕射等光学效应来产生偏极光。

一般较常用的起偏器种类有以下数种:(1) 反射型当光线斜射入玻璃表面时,其反射光将被部分偏极化。

利用多层玻璃的连续反射效果即可将非偏极光转为线性偏极光。

(2) 复屈折型将两片方解石晶体接合,入射光线会被分解为两道偏极光,称为平常光与非常光。

(3) 二色性微晶型将具有二色性的微小晶体有规则地吸附排列在透明的薄片上,这是人工第一次做出偏光膜的方法。

(4) 高分子二色性型利用透光性良好的高分子薄膜,将膜内分子加以定向,再吸着具有二色性的物质,此为现今生产偏光膜最主要的方法。

这类吸收式的起偏器都是以膜(Film)或是板(Plate or Sheet)的形式存在,因此,通常又称之为偏光膜(Polarizing Film)或偏光板(Polarizing Plate or Sheet)。

英文上另外一个更通俗的称呼是Polarizing Filter。

偏光膜的起源偏光膜是由美国拍立得公司(Polaroid)创始人兰特(Edwin H. Land)于1938年所发明。

六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偏光膜在生产技巧和设备上有了许多的改进,但在制程的基本原理和使用的材料上仍和六十年前完全一样。

因此,在说明偏光膜的制程原理之前,先简单的叙述一下兰特当时是在什幺情况下得到灵感,相信这有助于全面了解偏光膜的制程。

兰特于1926年在哈佛大学念书时看了一篇由英国的一位医生Dr. Herapath在1852年发表的论文,内容提到Dr. Herapath的一位学生Mr. Phelps曾不小心把碘掉入the solution disulfate of quinine,他发现立即就有许多小的绿色晶体产生,Dr. Herapath于是将这些晶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如下图所示:当两片晶体相重迭时,其光的透过度会随晶体相交的角度而改变,当它们是相互垂直时,光则被完全吸收(图6);相互平行时,光可完全透过(图7)。

图6:光被完全吸收图7:光可以完全透过这些碘化合物的晶体非常小,所以在实际应用上有了很大的限制,Dr. Herapath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来研究如何才能做出较大的偏光晶体,可是他并没有成功。

因此,兰特认为这条路可能是不可行的,于是他采用了以下的方式:●兰特把大颗粒晶体研磨(ball mill)成微小晶体,并使这些小晶体悬浮在液体中。

●将一塑料片放入上述的悬浮液中,然后再放入磁场或电场中定向。

●将此塑料片从悬浮液中取出,偏光晶体就会附盖在塑料片的表面上。

●将此塑料片留在磁场或电场中,干燥后就成为偏光膜。

兰特的方法是将许多小的偏光晶体,有规则的排列好,这就相当于一个大的偏光晶体。

他应用上述的方法,在1928年成功的做出了最早问世的偏光膜、J片。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费时、成本高和模糊不透明。

但兰特已经发现了制造偏光膜的几个重要因素:(1)碘(2)高分子(3)定向(Orientation)。

经过不断的研究改进,兰特终于在1938年发明了到现在还在沿用的制造方法,其基本原理将于下节中讨论。

偏光膜的工作原理时下最通用的偏光膜是兰特在1938年所发明的H片,其制法如下:首先把一张柔软富化学活性的透明塑料板(通常用PVA)浸渍在I2 / KI的水溶液中,几秒之内许多碘离子扩散渗入内层的PVA,微热后用人工或机械拉伸,直到数倍长度,PVA板变长同时也变得又窄又薄,PVA分子本来是任意角度无规则性分布的,受力拉伸后就逐渐一致地偏转于作用力的方向,附着在PVA上的碘离子也跟随着有方向性,形成了碘离子的长链。

因为碘离子有很好的起偏性,它可以吸收平行于其排列方向的光束电场分量,只让垂直方向的光束电场分量通过,利用这样的原理就可制造偏光膜(如图8)。

图8偏光膜的种类及发展现今所使用偏光膜的种类偏光膜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但能使用在LCD做为偏光材料,亦可用于太阳眼镜、防眩护目镜、摄影器材之滤光镜、汽车头灯防眩处理及光量调整器,其它尚有偏光显微镜与特殊医疗用眼镜。

为了满足轻量化及使用容易的要求,所以偏光膜的选择以高分子二色性型为主,这型起偏材料的种类有四:(1) 金属偏光膜将金、银、铁等金属盐吸附在高分子薄膜上,再加以还原,使棒状金属有起偏的能力,现在已不使用这种方法生产。

(2) 碘系偏光膜PVA与碘分子所组成,为现今生产偏光膜最主要的方法。

(3) 染料系偏光膜将具有二色性的有机染料吸着在PVA上,并加以延伸定向,使之具有偏旋旋旋光性能。

(4) 聚乙烯偏光膜用酸为触媒,将PVA脱水,使PVA分子中含一定量乙烯结构,再加以延伸定向,使之具有偏旋旋旋光性能。

偏光膜的构造高分子膜在经过延伸之后,通常机械性质会降低,变得易碎裂。

所以在偏光基体(PVA)延伸完后,要在两侧贴上三醋酸纤维(TAC)所组成的透明基板,一方面可做保护,一方面则可防止膜的回缩。

此外,在基板外层可再加一层离型膜及保护膜,以方便与液晶槽贴合(如图十三)。

图十三:偏光膜的构造简图LCD用偏光膜的品质特性由于LCD的显示非发光型,为了达到显示器明亮、易辨识的要求,偏光膜就必须具有清晰、高透过及高偏旋旋旋光性。

近来LCD的使用愈来愈广泛,如民生、军事、高科技等。

因应LCD的多样化及耐用性的提升,必须加强偏光膜的耐久性及耐旋旋旋光性。

另外、在外观特性上,配合LCD画素的提高,偏光膜的表面必须是平滑且高精细化;若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之下长时间使用,也必须维持偏旋旋旋光性能,且所用的黏着剂其安定性也是要求的要点之一。

通常在偏光膜的制造过程中,都是在无尘室进行:1.由于偏光膜的素材为PVA及TAC,所以其上不可有异物及未溶的树脂。

2.在偏光膜的贴合过程中,不可在涂胶、贴合及加工时有任何异物混入。

3.保护膜或离型膜等材料不可有任何缺陷。

4.在成品的表面及切断面,或包装袋上不可有任何异物附着混入。

若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则无法做出高解析、大尺寸、高精细化的偏光膜。

(如图十四)图十四:LCD客户对偏光板外观欠点品质要求LCD用偏光膜的发展(1) 碘系偏光膜PVA及碘所构成的偏光膜长久以来都在LCD的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现今材料与延伸技术不断改良下偏光度及透过率都相当接近理论值(偏光度100%;透过率50%)。

(2) 耐久性偏光膜使用染料配方让偏光膜具有耐高温高湿、耐光等特性,大多使用在车、船舶或飞机用的LCD上。

但偏光率不及碘系且价格昂贵是其缺点。

现今发展是藉由PVA的延伸配向及开发在可见光区有均匀吸收的高偏旋旋旋光性能染料分子,其偏旋旋旋光性能已可与碘系偏光膜相当,唯价格方面仍比碘系偏光膜高。

(3) 光学补偿膜随着LCD产品技术愈来愈进步,故针对偏光膜之着色、视角、漏光等等要求相对提高,因此需要各种光学补偿膜去做补偿。

例如(STN-LCD)因液晶分子之扭转超过90度造成使用直线偏光之偏光膜会有着色现象出现,其解决方法为加上一片位相差膜。

表面处理表面加工处理可增加偏光膜的光学及机械性能。

现今为了满足LCD多样化的要求,具有复合功能的偏光膜已在市场上销售。

1. 抗反射(AR)处理当光经过偏光膜的表面时,会有5%左右的反射损失,由于光度的损失及反射光将造成LCD辨识度的降低。

改善的方法是在偏光膜的表面蒸镀上一层金属膜,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降低反射值,将反射率降至1%以下。

(2) 抗眩(AG)处理为了避免光线被过度集中,将偏光膜的表面加工做成凹凸状,将光线均匀地分散,可达到防眩的效果。

有经AG处理,其表面可达铅笔3H硬度较耐刮,另雾度高可适用于大尺寸产品(大于12.1”),主要是因LCD之背光源强的关系。

另外随着LCD之分辨率要求增加如UXGA级(1600 x 1200)对AG要求更细致化处理,目前偏光板制造商亦开始注意到此方面,相信最近会有对应产品供市场评估。

增强LCD亮度的原理和方法由LCD的工作原理得知,LCD器件是由背光源发射的光通过偏振片和液晶盒时,控制投射强度识别图像的器件。

也就是LCD的亮度取决于通过液晶盒(LCD屏的透过率)和彩膜CF光量(CF的透过率)及背光源的亮度。

因此,要提高LCD表面亮度应从三方面着手:1.提高背光源亮度2.提高TFT像素的开口率3.提高所有材料的亮度如图所示,使用导光板的侧灯式光源,假设导光板光效率为100%,其在导光板中损失40%,通过下偏光片损失36%,通过液晶盒损失18%以及表面反射损失1%,由此,LCD显示从导光板到最终利用率不到5%。

由此可见,如何将光效率提高,如何让液晶显示呈现一个明亮鲜艳的图像是液晶显示产业的一个大问题。

背光源作为LCD显示的重要配件和亮度来源,对提高液晶显示亮度来说非常重要,它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因此,人们尝试多种方式从背光源方面去改进LCD显示亮度,首先从灯源角度,可增加灯管数,增加灯源功率,但都会导致耗电大、体积加大;其次从导光板角度,这对导光板的材料、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三,从灯管后的反射膜及导光板下面的反射板角度,提高发射效率,增加发射亮度;第四,在导光板与下层偏光片之间加棱镜膜和增亮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