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肝损伤不良反应信息分析及其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何首乌毒性物质基础及肝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何首乌毒性物质基础及肝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related hepatotoxicity reported, the drug safety problem
has been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toxicity characteristics of
.
Keywords :
; hepatotoxicity; liver injury; toxic material basis
何 首 乌 始 载 于 宋 代《开 宝 本 草》,为 蓼 科 植
物何首乌
Thunb.的干燥块
根。2015 版《中国 药典》收载了 何首 乌的 生品和
炮制品,其中含有何首乌的成方制剂共 61 个[1]。
496
中国药物警戒第 16 卷第 8 期 2019 年 8 月 August, 2019, Vol.16, No.8
1 何首乌临床毒性反应报告 早 在 1988 年 ,就 有 报 道 [8] 何 首 乌 过 量 服 用
导 致 中 毒 反 应 的 案 例 。近 年 来 ,关 于 何 首 乌 毒 性 反应的 报道 越来 越多。盛 李琴 等 [9]分析 了 50 例 何 首 乌 相 关 药 物 性 肝 炎 患 者 的 资 料 ,发 现 其 中 68%的患者在用药后 30 天左右出现了肝损伤的 症 状 ;初 发 时 主 要 是 乏 力 、黄 疸 、腹 胀 、皮 肤 瘙 痒 及发热等症状。而在停药后给予适量药物治疗, 清淡饮食,卧床休息,可在 1~2 月内恢复正常。 何 首 乌 引 起 肝 损 伤 的 其 他 临 床 表 现 有 恶 心 、食 欲 缺 乏 、尿 黄 、皮 肤 和 巩 膜 黄 染 等 症 状 ,实 验 检 查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 转 移 酶(AST)明 显 升 高 ,血 清 总 胆 红 素(TBIL) 和 结 合 胆 红 素(DBIL)含 量 显 著 升 高 ,外 周 血 嗜 酸细胞、免疫球蛋白 E(IgE)也有明显升高。有报 道称何首乌引起的肝功能损害,严重的可诱发急 性 肝 衰 竭 ,甚 至 会 导 致 死 亡 [ 10 ] 。何 首 乌 及 其 制 剂 导致肝损伤主要有肝细胞损伤型(50%),胆汁淤 积型(30 %),混 合型(20 %)[11]。2015 版《中国药 典》规 定 何 首 乌 用 药 剂 量 为 3 ~6 g·d-1,制 何 首 乌用药剂量为 6~12 g·d-1,中成药按说明书剂量 应为首乌片 6 片 / 次,3 次 / 日,首乌丸为 6 g/ 次, 2 次 / 日。报道中大部分毒性反应案例都是超剂 量或超 长时 间服 用 ,如 每 日 口 服 60 g 何 首 乌 [12] 导 致 患 者 出 现 了 肝 功 能 异 常 、黄 疸 等 症 状 ,还 有 乏力、过敏性皮疹及食欲不振等反应。但是也有 报道[13]按说明 书未 超剂 量服用 何首 乌或 其中成 药 制 剂 ,也 出 现 食 欲 不 振 、厌 油 、恶 心 、眼 黄 等 症 状 并 确 诊 为 何 首 乌 致 肝 损 害 。生 首 乌 和 制 首 乌 均有造成肝损伤的案例,但以生首乌更为多见 。 练 祥 等 [14] 报 道 52 例 何 首 乌 及 其 制 剂 致 药 物 性 肝 损 伤 的 案 例 中 ,生 何 首 乌 蒸 后 泡 酒 23 例 ,生 何首乌蒸后晒干并研粉的 有 18 例 ,含有 何首乌 的中成药制剂有 11 例(其中安神补脑液 3 例、润 燥止痒胶囊 2 例、养血生发胶囊 2 例、七宝美发 丸 2 例、首乌丸 2 例)。甚至还有外用何首乌洗发 造成中毒反应的案例发生。临床上导致何首乌毒 性反应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何首乌所导致的肝损 伤 多 为 可 逆 性 的 肝 损 伤 ,即 患 者 进 行 相 关 保 肝 治

何首乌的肝毒性分析及炮制减毒

何首乌的肝毒性分析及炮制减毒

何首乌的药理作用
何首乌具有滋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肝肾两虚、精血不足 等症状。
何首乌还具有降血脂、抗衰老、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 病的预防和治疗。
何首乌的毒性作用
何首乌在临床上使用过量或长期使用可导致肝毒性,表现 为肝功能异常、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
此外,何首乌的炮制方法不当也可能增加其肝毒性,因此 需要采取合理的炮制方法以降低其毒性。
何首乌的肝毒性分析及炮制 减毒
2023-11-08
目录
• 何首乌概述 • 何首乌肝毒性分析 • 何首乌炮制减毒研究 • 何首乌安全性评价与展望 • 结论
01
何首乌概述
何首乌简介
何首乌是一种多年生的缠绕藤本植物,其块根可入药,被广 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何首乌的产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具 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方法和药物减毒技术,为临床安全使用何首乌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05
结论
主要观点与结论
何首乌具有肝毒性,但经过炮制后可降低毒性。 何首乌的肝毒性主要与其所含的蒽醌类化合物有关。
炮制过程中可以改变何首乌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和组成,从而降低其肝毒性。
研究不足与展望
目前对何首乌肝毒性的研究还 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讨其 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
用药剂量
长期或过量使用何首乌可能导致肝毒性加重 。
联合用药
与其他药物或食物联合使用,可能产生相互 作用,增加肝毒性。
肝毒性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遵循 医嘱使用。
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肝 脏异常情况。
避免与其他药物或食物联合使用,特 别是可能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和食物 。

何首乌相关肝毒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何首乌相关肝毒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何首乌相关肝毒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李妍怡;张玉杰;汪祺;马双成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警戒》
【年(卷),期】2022(19)6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何首乌肝毒性作用机制及肝毒性物质基础。

方法通过查阅何首乌文献对肝毒性机制和争议成分相关报道进行整理、分析、归纳。

结果何首乌的肝毒性具体表现在影响肝脏代谢酶的功能与表达、使胆汁代谢循环及转运蛋白的功能受阻、以及免疫应激与线粒体功能紊乱等,文献报道其可能的毒性成分为脂溶性蒽醌类、特征性二苯乙烯苷类、鞣质类和二蒽酮类化合物,推测上述物质对机体的单独或协同作用可能与肝毒性发生有关。

结论何首乌肝毒性机制可能众多,相关研究可为何首乌现代研发和安全运用奠定理论基础。

【总页数】5页(P605-609)
【作者】李妍怡;张玉杰;汪祺;马双成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1;R969.3
【相关文献】
1.中药何首乌肝毒性物质基础及其毒性机制研究
2.何首乌毒性物质基础及肝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3.何首乌肝毒性的物质基础、毒性机制与防控策略
4.基于二相代谢酶
探讨何首乌肝毒性风险及其发生机制5.何首乌对于肾虚模型大鼠肝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制何首乌引起药品不良反应1例报道

制何首乌引起药品不良反应1例报道

12研究中国#间疗&CHINA'S NATUROPATHY,May.2021,Vo.29No.10制何首乌引起药品不良反应1例报道段伟伟(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山东威海264200)【摘要】制何首乌是临床常用中药。

该文通过分析服用制何首乌引起药晶不良反应的病例,提示医师了解并掌握患者服用制何首乌可能会出现的药晶不良反应,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制何首乌;药晶不良反应;药物热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21/ki.11-3555/r.2021.1039何首乌是廖科植物何首乌干燥块根,分为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生何首乌是何首药材的切片干燥品,制何首乌是生何首乌的。

生何首乌具有的毒性,其毒性成分主要为蔥醞类。

生何首成制何首乌后,纟成游离型蔥,毒性明显。

制何首乌具有肾、益精血、乌须发效,常作为药物或保健品服用,然而人们只知何首乌有保健功效,对其不良反应却知之甚少%何首乌出良反应的有以,个方面:患者将何首乌当作保健品长期服中毒;患者自行超剂量服用何首中毒;医生用药过程中用药不当、超剂量或不合理配伍而出现不良应。

在临床中遇1例患常服何首乌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现分析如下。

1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因“脂溢性皮炎导致脱发”至威海市中医院中医皮肤科%医生其为肝肾不足、瘀血阻络证,给予中药治疗%处方:当归20g,茯苓20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白芍15g,墨旱莲15g,制何首乌12g(先煎),红花10g,桃仁10g,泽泻10g,丹参10g%每日1剂,水煎服%患1日晚上服用中药汤剂6h后,出现恶寒、发,且伴有无力、面白无华、口唇青紫症状,自测体温38.3°C,认为可能是因感冒引起的、发热,于是自行服氨基酚1片退热%服氨基酚4h后,恶寒、发失。

第2日早晨6:00口服中药,服用中药汤剂6h后,又出作者:段伟伟,E-mail:811067734@ 现上述症状。

患者因在单位上班,故没有服退热药,4h后症状又自行消失%当日晚上7:00,患者回家后再次服用中药汤剂,约6h后又出现上述症状。

何首乌致重度肝功能损伤1例

何首乌致重度肝功能损伤1例

何首乌致重度肝功能损伤1例摘要本文报道1例何首乌致重度药物性肝炎,患者,男,34岁,以“尿黄、纳差2月”为主诉入院,肝功能示:总胆红素(TBil)368.96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290.84 μmol/L,谷丙转氨酶(ALT)1621 U/L,谷草转氨酶(AST)1234 U/L,经保肝、降酶、退黄治疗,患者肝功能检测接近正常水平、肝脏功能基本恢复。

关键词何首乌;中毒;肝功能损伤何首乌是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根据炮制方法不同,何首乌分为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

生首乌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的功效;制首乌主要用于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1]。

随着何首乌及其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潜在的不良反应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报告1例何首乌致严重肝功能损害的典型病例。

1 病例资料1. 1 主诉患者,男,34岁,因“尿黄、纳差2月”于2014年2月11日收入院。

1. 2 现病史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进食后加重,伴食欲下降及进食减少,进食量约为平素一半左右,厌油,角膜黄染,小便赤黄,进行性加重,患者未加以重视。

患者发现全身黄染,遂来本院就诊。

门诊检查结果示TBil 368.96 μmol/L,DBil 290.84 μmol/L,ALT 1621 U/L,AST 1234 U/L,遂以“肝功能损害待查”收入本院消化内科。

患者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可,纳差,小便赤黄,体重无明显变化。

1. 3 既往史否认病毒性肝炎及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及重大手术史,无输血及血液制品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

否认药物过敏史。

为治疗斑秃,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开始应用何首乌(制首乌、生首乌不详),何首乌粉2勺加水冲服,1~2次/d。

1. 4 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可。

查体体温(T)37.6℃,脉搏(P)97次/min,呼吸(R)21次/min,血压(BP)127/76 mm Hg(1 mm Hg=0.133 kPa),全身皮肤黏膜重度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何首乌的药理毒理研究综述

何首乌的药理毒理研究综述
5、何首乌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及对功效、毒性的影响
何首乌的化学成分,是其影响功效和安全性的物质基础,而化学成分的变化又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产地、季节、饮片规格、炮南产何首乌中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含量高[33];广西产圆茎制何首乌比方茎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和大黄素含量高[34];秋季产制何首乌10月份中蒽醌类衍生物含量比春季产4月份含量高[35]。炮制工艺直接影响何首乌中主要成分的含量,从而影响功效和毒性。
3.4致突变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研究结果均为阴性,证实何首乌无致突变作用[30]。另有人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染色体畸变实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和微核实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等5种测试系统,认为何首乌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实验均表现出抗诱变活性[31]。
4、何首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前人们对何首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也仅是局限在对二苯乙烯苷的研究。孙江浩等[32]从何首乌中提取纯度达90%以上的二苯乙烯苷单体,研究其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结果表明大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10、20mgkg二苯乙烯苷后的药代动力学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分布相t12为3.670.19、3.020.36min,消除相t12为54.6114.40、63.2821.17min,说明二苯乙烯苷在体内的分布及消除速率很快;体内分布广泛,以心脏、肝脏中含量最高。
通过调研大量的文献资料,不难看出,何首乌的研究已取得许多进展,但仍有一些问题亟需进一步阐明和研究,尤其是近年来临床上不断有肝损伤的报道,使得对何首乌的研究更有意义。如何从选取道地药材到规范炮制、从运用现代技术分离单一组分到对单一组分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从研究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到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揭示,如何发挥多学科的协同优势系统全面地研究何首乌,必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也因此才能揭示何首乌的神秘补益作用,避免肝损伤,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何首乌的研究进展

何首乌的研究进展

关于何首乌的综述陈宇(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目地了解何首乌的化学成分,理药研究进展与不良反应的一些进展。

方法查阅资料。

结果何首乌含有蒽醌类、二苯乙烯类和磷脂类化合物等多种成分。

它在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抗炎、改善心血管、对血糖和血脂的调节、抗肿瘤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临床发现服用何首乌可致肝损伤。

因此对何首乌近年来的研究作一综述。

结论:何首乌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不仅用于传统的治疗白发,脱发,现今还应用于内科的高血脂、心绞痛、冠心病、萎缩性胃炎等;外科应用于荨麻症、黄褐斑等。

有的人还把何首乌当保健延年的补品,长期应用。

但是临床出现的这些何首乌导致肝脏中毒的报道,因此对从新评价他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对肝脏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这方面的研究有待遇我们进一步研究。

如能够合理利用何首乌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何首乌成分药理作用肝损伤综述前言:中药别名首乌、赤首乌。

为寥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苦味、甘、涩而性温,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血枯、须发早白,筋骨不健等症。

临床处方应用有制首乌、生首乌两种。

制首乌用量10~30g,煎服。

生首乌为何首乌干燥块茎的生品,用量6~12g,煎服[1]。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何首乌由于所含多种成分使其在应用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临床出现的不良反应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以下是今年来何首乌在化学成分,药理及出现的对肝脏的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的综述。

1化学成分的研究何首乌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蒽醌类、而苯乙烯类和磷脂类化合物。

1.1蒽醌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具有调血脂、抗菌、抗癌、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何首乌所含蒽醌类化合物以大黄素、大黄酚为主,其次为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及大黄苷。

1.2二苯乙烯苷二苯乙烯苷具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功能、防治动脉硬化及保肝等作用。

何首乌中的重要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是2,3,5,4,—四烃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简称而二苯乙烯苷,药典2000年版何首乌项下即以而苯乙烯苷作为定量指标规定药用首乌中而苯乙烯苷含量不低于百分之一[2]。

何首乌成分、药理及毒副作用相关的研究进展

何首乌成分、药理及毒副作用相关的研究进展

何首乌成分、药理及毒副作用相关的研究进展楼招欢;吕圭源;俞静静【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摘要】[Objective] To sum up researches on compon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and toxicity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Heshouwu). [Method] The research reference about Heshouwu in CNKI, VIP and PUBMAD database is col ected and calssified to three aspects on compon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and toxicity.[Result]①On components:Heshouwu contains stilbene, lecithin, anthraquinone, flavonoids, tannin and trace elements. The stilbene and anthraquinone are the mainly active components. Producing area, growth years, harvest time and processing methods ar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tent of the components such as TSG in Heshouwu;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 is the main separation method for preconcentration of TSG and anthraquinone constituents; ② 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and toxicity: Heshouwu has effects of hypolipidemic and liver protection, antioxidative, anti-osteoporosi, hpyerglycemic, antidepressive and antibiosis, the hypolipidemic and liver protection are the main effects which have been studied more. A reversible liver injury which displays as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parameter and bile metabolic disorder would be induced if the Heshouwu is administrated with a large dosage for long term. The possiblecomponents which would induce the toxicity in Heshouwu are tannin and anthraquinone, and the anthraquinone is the component with double effects of toxicity and therapy which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Conclusion]Reducing lipid and protecting liver is the main pharmaceutical function of the herb. As a commonly used Chinese herb for liver protection, the studies on alcoholic hepatic injury protection of Heshouwu may be a point for the researchers to focus on. The comparison studies on hypolipidemic and liver protection between Hesouwu and its processing products, an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are worth study further.%[目的]总结何首乌在成分、药理和毒副作用方面的研究情况。

何首乌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何首乌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总有 效率更高 ,组 间具有 明显差异 (P<0.05),具有 统计学意 义 , 性痉挛 ,甚至 出现 呼吸麻 痹等 。本研究 中 ,观察组皮肤 过敏 、腹
详 见表 1。
痛 、腹泻 、肝 损害等 不 良反 应总发 生率 为 20.00%,与对 照组 的
表 1 对 比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治 疗 效 果
『2悸 晓红,朱莉红.从何首乌致肝损害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
计学意义(尸>0.05),可以对 比。
力 。③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何首乌 中的二苯乙烯苷可发挥血
1.2研究方法 :对对 照组进行 常规药物治疗 ,对观察组 在对照组 管舒张 的作用 ,对心肌进行保护。④ 治疗恶性肿瘤 :何首乌具有
的基础上增加何首乌辅 助治疗 。
一 定 的抗氧化 、促进 以及 修复 DNA的作用 ,对于肿瘤 生长具有
取 2014年 4月一2017年 4月本 院收治的 100例患者 ,针对何首 助于肝脏 的相关脂代谢 的调节 ,具有重要保肝作用目。②增强机
乌 的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及不 良反应给予研究与探讨 ,报道如下 。 体免疫力 :何首乌可使 内分泌腺 的退化减缓 ,促使非特异性免疫
1 资 料 与 方 法
3.3何首乌 的不 良反应分析 :何首乌毒性成分 主要是 蒽醌类 ,当
2 研 究 结 果
大量使用时会导致 胃肠道 的不适 ,容易 出现皮肤过敏 、乏力 、恶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 比较 :与对照组 比较 ,观察组 治疗 心 、肝损害 、呕吐、腹痛 、腹泻 、肠 鸣等 ,严重 时发生阵发性的强直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8351(2018)05—0161—01

何首乌致肝损害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及其预防措施初探

何首乌致肝损害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及其预防措施初探

何首乌致肝损害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及其预防措施初探王晓仙;鄢友娥【摘要】Objective To understand medications for hepatic lesion caused by polygonum multiflorum and its preparations along with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mprovement of rational clinical drug use as well as risk control.Methods Retrieve the 32 articles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trieval,and analysis causes of polygonum on liver by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and cases. Results The injury effect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on liver is possibly related with the hepatotoxicity,processing of the medicine or the patient who is deficient in liver enzymes or genes.Moreover,the side effects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rude and processed Polygonum Multiflorum in curative effects are not well -known to the public,which is also a leading fac-tor to the liver damage.Conclusion The clinical safety propaganda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should be strengthened,and monitoring on liver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must be done.%目的:整理、分析何首乌及其制剂发生肝损害不良事件的相关用药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及控制风险提供依据。

何首乌及其制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何首乌及其制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何首乌及其制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何首乌(scientific name: Polygonum multiflorum)是一种传统的中药草,常被用于补肝肾、滋阴血、黑发等功效。

然而,使用何首乌及其制剂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包括肝损伤、肾损伤、荨麻疹等。

本文将对何首乌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文献分析。

首先,肝损伤是使用何首乌及其制剂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研究表明,长期大剂量使用何首乌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炎、胆汁淤积和黄疸等症状。

一项对49例肝损伤患者的病例研究发现,其中11例与何首乌的使用有关。

这些病例中,患者出现黄疸、肝酶升高和肝组织病理改变。

其次,肾损伤也是使用何首乌及其制剂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之一、一项对60例肾功能异常患者的研究发现,其中19例患者与何首乌的使用有关。

这些患者出现了肾功能异常的症状,包括肌酐升高、尿蛋白阳性以及肾组织病理改变。

研究还发现,与传统炮制方法相比,使用乙醇提取的何首乌制剂更容易导致肾损伤。

此外,何首乌及其制剂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瘙痒等。

一项对18例何首乌过敏反应患者的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在使用何首乌后出现了荨麻疹、瘙痒和皮肤红斑等症状。

研究还发现,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何首乌中的一些成分,如大黄素和大黄酸等有关。

总结起来,使用何首乌及其制剂可能引发肝损伤、肾损伤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由于何首乌中的有效成分与剂量、制剂方法等因素相关,因此,个体对何首乌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使用何首乌及其制剂前,应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药物,并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

何首乌致肝损伤的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

何首乌致肝损伤的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

何首乌致肝损伤的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梁子晗1,李佳辉1,程爽1,袁卓雅1,荣文雅2,刘亚杰1,郝玉洁1,王睿林3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郑州 4500002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 5104053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医肝病科,北京 100039通信作者:王睿林,***************(ORCID:0000-0002-7129-016X)摘要:何首乌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补益类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事件近年来被频繁报道,其安全性问题逐渐引起国内外关注。

本文梳理近年来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基于信号通路角度,为临床正确合理应用何首乌提供新思路。

现有研究证据表明,何首乌参与调控多条信号通路,通过破坏线粒体功能、加重胆汁酸淤积、诱发免疫应激、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等多种途径导致肝细胞死亡,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诱导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何首乌;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信号传导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3806);中国医药教育协会2020重大科学攻关问题和医药技术难题(2020KTY001)Mechanism of action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in inducing liver injury: A study based on signaling pathways LIANG Zihan1,LI Jiahui1,CHENG Shuang1,YUAN Zhuoya1,RONG Wenya2,LIU Yajie1,HAO Yujie1,WANG Ruilin3.(1.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0,China;2.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405, China; 3.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patology, The Fif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39,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Ruilin,***************(ORCID: 0000-0002-7129-016X)Abstract: Polygonum multiflorum(PM), a commonly u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clinical practice,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frequent reports of liver injury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medication safety of PM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China and globall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signaling pathways and mechanisms of PM in causing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 and aims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proper and rational use of PM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PM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various signaling pathways,and it leads to the death of hepatocytes by destroying mitochondrial function, exacerbating bile acid accumulation, and inducing immune response, oxidative stress,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thereby induc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DILI through multiple targets, pathways, and levels.Key words: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Chemical and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Signal TransductionResearch funding: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eneral Program)(81673806);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20 by the China Associ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2020KTY001)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1],较于其他肝损伤缺乏明显的特异性,具有潜在肝毒性,严重时可发展为肝衰竭甚至死亡。

不同炮制品种的何首乌致肝损害的对比研究

不同炮制品种的何首乌致肝损害的对比研究

不同炮制品种的何首乌致肝损害的对比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大鼠肝脏的长期毒性作用。

方法用何首乌不同炮制品水煎浓缩液,每天灌服大鼠一次,连续12周。

结果何首乌七蒸七晒炮制品水煎浓缩液给大鼠灌胃12周后,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

结论如果使用炮制适当的何首乌炮制品水煎浓缩液给大鼠长期灌胃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对肝脏的损害,何首乌炮制不当对大鼠肝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属可逆性损伤。

【关键词】何首乌不同炮制方法大鼠肝损害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1]。

制首乌味甘、涩、微温,具有补益精血、固肾乌须之功效;生首乌味甘、苦、性平,具有解毒、截疟、润肠之功效。

临床多以制首乌入药。

本品自古以来即为常用补药,治疗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诸证,更是治疗须发早白的良药。

由于历代将其作为延年益寿之品,人们往往长年服用,以增强健康,防止早衰。

但药理研究有保肝作用,亦有治疗肝炎的报道,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近年来临床上屡见服用生首乌片、制首乌片或其它剂型引起肝脏损害的报道[1],为什么同一种中药会有相反的疗效呢?何首乌对肝脏的损害作用是不是由于何首乌炮制方法不当或是由于炮制工作人员偷工减料,导致炮制时间不够而造成的呢?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但是何首乌损害肝脏的毒理学研究不太多见,特别是对何首乌用不同方法炮制的炮制品损害肝脏的毒理学研究更是少见。

为了何首乌临床应用更安全、有效,防止发生类似“关木通事件”。

本文拟通过对照何首乌生品,何首乌不同炮制方法的成品的质量、药理作用来探讨何首乌致肝损害的毒副作用是否与炮制方法及炮制时间有关。

从而为何首乌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何首乌对肝脏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实验材料1.1 实验动物健康SD大鼠28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 10g,由湖南省开福区东创实验动物科技服务部提供,动物合格证号HNACSDC20100706号。

1.2 实验药物何首乌购于湖南省药材公司,经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李飞艳副教授鉴定为正品。

何首乌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何首乌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何首乌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何首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查阅了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何首乌的成分、药理、临床及不良反应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发现近年对何首乌的研究比较深入,从何首乌的乙酸乙酯不溶部分及制何首乌的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各发现了两种新化合物单体。

在药理学方面,何首乌不但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降血脂、心血管保护等作用,还有神经元保护、抗皮肤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临床除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还可用于治疗老年体衰、动脉硬化、血管性痴呆、脱发及皮肤瘙痒等症。

何首乌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肝损害。

可见,何首乌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有着很大的开发价值,尤其是在降血脂和抗衰老方面,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在对何首乌进行研发的过程中,应对其不良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字:何首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何首乌始载于《开宝本草》,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其性微温,味苦、甘、涩。

临床应用有生首乌和制首乌之别。

生首乌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

主治瘰疡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

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主治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

现代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1,2]。

生制首乌性味相同,功效主治不同。

实验表明其成分、作用毒性均有差异,生首乌经炮制后所含结合型蒽醌可转变为游离型;因而生首乌有轻度泻下作用而制首乌则无;生首乌有明显毒性而制首乌毒性甚小[3]。

1.化学成分何首乌主要含三类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及聚合原花青素。

此外还含有卵磷脂和多种微量元素[4]。

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显著药理活性的水溶性成分,其代表成分二苯乙烯苷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5]。

李建北等[4]从四川产何首乌块根的乙酸乙酯部分得到16个已知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确定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1,6-二甲醚,大黄素-8-甲醚,ω-羟基大黄素,ω-羟基大黄素-8-甲醚,2-乙酰大黄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2-甲氧基-6-乙酰基-7-四基胡桃醌,苜蓿素,穆坪马兜铃酰胺,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甙,胡萝卜苷及没食子酸。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作者:于春萍李若飞兰丁璇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09期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药物本身或者药物的代谢产物通过多种机制导致的肝脏损伤,以乏力、消化道症状、尿黄、发热、皮疹为主要表现[1],并伴随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酶谱的升高。

常见的导致肝损伤的药物有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代表的解热镇痛药、以氯丙嗪为主的抗精神病药、以异烟肼为主的抗结核药、以伏立康唑为主的抗生素类药物、以何首乌为主的传统中药及以阿糖胞苷为主的抗肿瘤药。

这些药物导致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复杂,可通过代谢激活、线粒体损伤、免疫损伤、遗传损伤、溶酶体损伤、胆道损伤等多种途径造成肝脏损伤。

本文综述了常见的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及其致病机制,以为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1.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致病机制1.1代谢激活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进入肝脏的药物代谢需经过两个过程:I相反应(以CYP450酶为主的氧化、还原、水解过程);II相反应(结合反应)。

在I相反应会形成大量的亲电子基和自由基等肝毒性物质,II相反应则通过谷胱甘肽等物质对I相反应中形成的肝毒性物质进行清除。

当机体的清除能力小于肝毒性物质的产生能力时,二者的平衡被打破,导致肝毒性物质在体内的大量蓄积。

亲电性物质可以与大分子物质结合损伤肝脏;自由基可通过脂质、蛋白质、氨基酸、核酸过氧化,造成肝脏损伤。

1.2线粒体损伤线粒体是三羧酸循环和能量产生的主要场所,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生命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肝脏内线粒体损伤则会严重影响肝脏的生理功能。

造成线粒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①氧化应激:药物在代谢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造成脂质过氧化,损伤线粒体。

②呼吸链被抑制:呼吸链被抑制主要表现为电子传递受阻,导致氧的沉积与ATP产生不足,难以供应身体的需求,损伤肝脏。

③线粒体渗透性转变模孔开放,可诱导肝脏细胞凋亡。

④钙紊乱。

⑤自由基造成线粒体DNA损伤。

何首乌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何首乌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何首乌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摘要】何首乌是一味传统中药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降血脂、抗菌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在对何首乌的临床应用中,应对其不良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何首乌;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何首乌,又名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是中药补益剂中的一味常用药。

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

临床应用有生首乌和制首乌之别。

生首乌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

主治瘰疡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

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主治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

二苯乙烯苷是何首乌中特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它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同时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能,作为抗衰老的一种有效成分极具研究价值。

1药理作用1.1抗衰老作用何首乌具有增强体内氧化剂含量或提高其活性,从而加速机体超氧化物自由基的清除,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何首乌能延缓胸腺和肾上腺的萎缩过程和对抗药物性的致衰作用。

何首乌等药物组成的“还精煎”也能有效地提高胸腺重量,改善超微结构的老化现象,“还精煎”能延缓小鼠卵巢、子宫、睾丸的衰老过程,恢复性腺功能[1]。

1.2保肝作用所含成分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玉米油所致大鼠的脂肪肝和肝功能损伤、肝过氧化脂质含量上升、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均有显著对抗作用,还能使血清游离脂肪酸及肝脏过氧化脂质显著下降。

在体外实验中,也能抑制由ADP及还原型辅酶Ⅱ(NADPH)所致的大鼠肝微粒体脂质的过氧化,减轻肝细胞损害而有良好的保肝作用[2]。

1.3降血脂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制何首乌的醇提取物0.84~8.4 g/(kg·d)灌胃给药,6周内可显著降低老年鹌鹑的血浆甘油三酯(TG)和游离胆固醇(FC)水平,抑制血浆总胆固醇(TC)和胆固醇酯的升高。

制何首乌的水提物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TC水平,使HDL-C/TC比值显著升高[3]。

何首乌致肝损伤发生的原因及机制分析

何首乌致肝损伤发生的原因及机制分析

何首乌致肝损伤发生的原因及机制分析王虹;高峰;焦晨莉;欧莉;余金花;卫培峰【摘要】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何首乌对肝损伤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总结分析何首乌导致肝损伤的可能原因及作用机制,为何首乌临床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目前研究认为,何首乌肝损伤的发生与其误服伪品、炮制不当、药不对证及药物服用过量有关,而其发生机制可能为遗传易感性、干扰肝细胞摄取血中胆汁分泌的功能或结构及毒性成分对肝脏的直接损伤.【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8(040)002【总页数】5页(P305-309)【关键词】何首乌;药物性肝损伤【作者】王虹;高峰;焦晨莉;欧莉;余金花;卫培峰【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陕西咸阳712046;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陕西咸阳712046;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陕西咸阳712046;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陕西咸阳712046;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陕西咸阳712046;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陕西咸阳712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7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

《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气温,味苦涩,能固精益肾、健筋骨、养血益肝、乌须发,为滋补良药”[1]。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几年来服用何首乌引发肝损伤的报道有30余篇,累计病例125例[2]。

2006年7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道了在英国出现了7份怀疑与何首乌相关的药物性肝损伤病例,并通过黄卡系统报送到了英国药品与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为此英国MHRA已提出慎用何首乌,并重新审视中药使用的安全性。

2012年10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针对何首乌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问题召开了专家讨论会,探讨何首乌的安全使用问题。

针对何首乌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且常作为补益药长期使用,兹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何首乌引起肝损伤的可能原因及机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今后何首乌肝损伤的研究和临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何首乌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制

何首乌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制

何首乌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制摘要:随着何首乌及首乌制剂在医药、美容美发及食品保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日渐受到关注。

本文着重对何首乌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及其可能的机制,以及在临床应用方面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何首乌;毒性;作用机制何首乌为蓼科植物首乌(Polygon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1),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何首乌具有调节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益智等药理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脂、脱发以及久病体虚等症。

此外,在减肥、美容美、食品保健等领域应用也颇为广泛。

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出现了何首乌的毒性与不良反应的报道(2)。

为了准确认识何首乌的毒性,保证用药安全,本文从何首乌的主要有效成分及相关药理作用、毒性及相关毒性机制、临床上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角度进行综述。

何首乌含有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黄酮类、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降血酯、抗菌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其毒性成分主要为蒽醌类,如大黄紊(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1)大黄紊甲醚(physoion)大黄酸(rhein)等、服用量过大对胃肠产生刺激作用,出现腹泻、班痛、肠鸣、恶心、呕吐等症。

重者可出现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抽搐、躁动不安,甚至发生呼吸麻痹(3)。

据报道大鼠口服或注射大量何首乌提取的蒽酿类衍生物三至九十月,发现甲状腺瘤性病变,前胃上皮肥大增生,肝细胞退行性变,其毒性试验,大黄紊对小鼠的LD50为0.56k/kg,大黄紊甲醚为1.15k/kg,大黄酚为10.0k/kg(4)。

1何首乌毒性及相关毒性机制1.1何首乌毒性实验研究现今何首乌毒性实验的研究主要是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及对何首乌中主要成分二苯乙烯总苷毒理学的研究。

未见何首乌长期毒性对肝脏损伤的研究。

1.11 急性毒性沈道修等通过实验表明,生首乌毒性较制首乌大,如生首乌醇渗漉液小白鼠灌胃LD50为50g/kg,腹腔注射LD50为2.7g/kg,制首乌醇冷浸液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的毒性逼生首乌醇冷浸液低54.5倍以上,制首乌醇渗漉液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比生首乌醇渗漉液低62.7倍,而制首乌醇渗漉液对小白鼠口服毒性比生首乌醇渗漉液小20倍以上(5)。

天麻首乌片致严重肝损伤1例分析

天麻首乌片致严重肝损伤1例分析

天麻首乌片致严重肝损伤1例分析
曹桂萍;邓琳琳;朱干红;陆颖;马爽;陈玲玲;刘丽丽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警戒》
【年(卷),期】2024(21)2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肝损伤与天麻首乌片的相关性。

方法通过1例服用天麻首乌片导致严重肝损伤的不良反应,梳理其组方中药肝毒性的文献研究结果,采用《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年版)》相关标准及更新后的RUCAM量表对肝损伤分型及与天麻首乌片的因果关系进行评估,探讨治疗策略的合理性。

结果天麻首乌片中制何首乌和炒蒺藜可能造成肝损伤,本例患者肝损伤为肝细胞损伤
型,RUCAM评分7分(很可能),治疗策略通常包括保肝、利胆、抗炎等。

文献分析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35:01等位基因是何首乌肝损伤的风险因素,可作为预测何首乌所致肝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结论本例患者严重肝损伤与天麻首乌片存在相关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主动监测相关品种的不良反应,并及时更新说明书,减少患者用药风险。

【总页数】3页(P216-218)
【作者】曹桂萍;邓琳琳;朱干红;陆颖;马爽;陈玲玲;刘丽丽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药剂科;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肝胆科;盐城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1.1;R994.11
【相关文献】
1.抗结核药物致急性严重肝损伤误诊10例分析
2.小金片致严重肝损伤1例分析
3.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小剂量甲氨蝶呤致严重骨髓抑制、肝损伤及皮肤损伤治疗的病例分析
4.丙戊酸钠致严重急性肝损伤的回顾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首乌肝损伤不良反应信息分析及其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生品和炮品,两者性味归经类似,功能主治则有不同,生品可用于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而炮制品则长于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

何首乌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何首乌及其成药应用广泛,临床所使用的含何首乌中药复方有上百种,仅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诸如含何首乌的天麻首乌片等9个成方制剂,含制何首乌的乙肝宁颗粒等35个成方制剂。

现代药学研究表明,何首乌化学成分中含有二苯乙烯苷、蒽醌类成分、磷脂类成分等,其中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是保肝的有效成分,对过氧化脂质和单胺氧化酶含量上升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等有显著对抗作用,还能使血清游离脂肪酸显著下降;蒽醌类成分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润肠通便等药理作用;磷脂类成分是首乌补益作用的物质基础,何首乌抗氧化、延缓衰老等药理作用与其中所含的卵磷脂分不开。

近年来,国内有关何首乌不良反应、尤其是肝损伤方面的报道日渐增多,由于何首乌在药品、保健食品、食品等领域均应用甚广,该药物的安全性尤其是肝损伤问题应引起临床医生、药品监管部门、研究机构等高度关注。

本文就近年来何首乌肝损伤不良反应临床报道及其毒理学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通过对这些案例汇总得出数据,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何首乌提供参考。

一、患者情况
(1)性别:剔除性别不详的案例,统计195例,其中男103例,占52.8%,女99例,占47.2%,男女发生率接近1:1,说明何首乌肝脏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性别无关。

(2)年龄分布:剔除年龄不详或仅有年龄范围和平均年龄的案例150例,统计56例,各年龄阶段分布情况见表2。

根据上表中不同年龄阶段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各个年龄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率,但其与使用何首乌的总体人群中各年龄阶段分布人数有关。

(3)家族史和再激发现象:
根据所统计的192例中再激发现象发生例数84例,发生率为43.8%,有家族史发生例数6例,发生率为3.1%。

二、用药方法
(1)用药剂型:
剔除剂型不详的案例,统计70例,使用首乌片、首乌丸、含首乌口服液等中成药26例,占37.1%;使用中药饮片38例,占54.3%,其中注明所用饮片7例为生何首乌,所用饮片3例为制何首乌,其余28例为未注明生品或炮制品的饮片;重复使用含何首乌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6例,占8.6%。

(2)用药剂量:
中国药典规定何首乌日用量3~6g,制何首乌日用量6~12g,中成药按说明书剂量应为首乌片一次6片,一日3次,首乌丸为一次6g,一日2次。

据统计39例中,使用中成药8例,其中按说明书剂量用药8例,占100%;使用何首乌饮片31例中,按中国药典规定剂量(≤12g/天)用药3例,约占9.7%,而超剂量服用(>12g/天)服用28例,约占90.3%。

(3)用药时间:
剔除用药时间不详的案例,统计73例患者用药时间,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发生肝损伤患者中,多数案例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60d即发生肝损伤症状,但有的案例仅用药一次即发生肝损伤,用药1个月内发生肝损伤的案例占总84.9%,其中15d内发生肝损伤的案例占61.6%。

三、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
根据检索到的信息分析,关于何首乌致肝损伤的报道最早出现在1993年,而临床早在1971年已有此不良反应症状发生。

随后国内学者多次报道服用含何首乌药物导致肝损伤。

总结这些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如下。

(1)发生肝损伤不良反应的人群特点:
所统计人群中,患病几率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男女几乎各占一半;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与年龄也无必然联系,最小的仅有15岁,最大的则有70岁以上;肝损伤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家族性倾向;发生肝损伤的患者多次重复使用何首乌相关制剂后会再次复发,有的反复发病3次以上。

(2)肝损伤发病特点:
发病期短,用药时间60d以内会出现肝损伤病症的患者占84.9%,而用药15d以内肝损伤的发生率较高;病情急,其症状、体征、肝功能结果似急性中毒性肝损伤表现。

(3)患者用药特点:
首乌片、首乌丸等中成药、中药饮片生品和炮制品水煎或打粉等多种何首乌制剂均可引起肝损伤不良反应;常规服用剂量和超剂量服用何首乌相关制剂均会引起肝损伤。

(4)所致肝损伤具一定可逆性、治愈率高:
患者服药后肝损伤症状一经发现,立即采取保肝护肝治疗手段,一般均可治愈,但有2例70岁以上患者因发现较晚发展成重型肝炎而死亡,其中1例合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因消化道出血死亡,而另1例有脂肪肝,因肝肾综合症死亡。

四、引发何首乌肝脏不良反应的原因
(1)何首乌饮片或制剂中含有引起肝损伤成分所致。

根据本文所统计的临床案例推测,何首乌生品或炮制品中含有某种可能引起肝损伤的成分,但目前尚不明确。

有少量相关实验证实是何首乌中的蒽醌类成分,但何首乌生品与炮制品中均含有蒽醌类成分,且蒽醌类成分有结合蒽醌与游离蒽醌之分,两者炮制过程中可相互转化,究竟何种蒽醌会引起肝损伤未可知,仍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2)肝脏代谢酶遗传多态性或免疫损伤所致。

分析何首乌及其制剂引起肝损伤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可知,有些患者正常剂量或小于正常剂量服用均会出现肝损伤,而有些案例仅服用一次,即在很短时间(1h)内出现肝损伤症状,有些临床案例有着显著的家族性特点,推测可能原因是患者体内遗传性肝脏代谢酶缺陷,使得肝脏在对何首乌及其制剂代谢和生物转化过程中药物在体内蓄积而造成药源性肝损伤,也可能由于患者为免疫损伤即过敏性体质,这种特异性体质可能使何首乌组分或其代谢产物作半抗原,与体内大分子载体结合,形成共价结合的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并致敏机体,发生超敏反应而损害肝脏,这种肝脏代谢特异性反应,多为药酶作用底物机能异常,生成毒性代谢产物或其生成量异常增加引发肝损害。

(3)用药剂量过大、用药周期过长所致。

该不良反应临床信息表明有些患者过度相信中草药的安全性,使用剂量超过正常剂量,尤其是使用饮片的患者90%以上超出中国药典规定剂量使用;有些患者首次服用何首乌相关制剂后发生肝损伤,由于忽视了何首乌毒副作用的可能性,致使该患者频繁反复使用后肝损伤频繁发生;还有些患者连续服用何首乌相关药物3~4个月出现肝损伤症状,且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大剂量使用何首乌确实会引起
肝脏损伤。

五、临床合理使用何首乌相关药物的建议
针对何首乌致肝损伤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和引发原因分析,提出以下何首乌相关药物使用建议,为临床使用此类药物提供参考。

(1)用药前要充分问诊。

详细询问患者肝病史、过敏史和家族史,有肝病史、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的患者使用何首乌发生肝毒性几率较大,因此要合理用药。

(2)合理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建议临床用药最好从小剂量开始,观察使用情况后再逐渐增加剂量,且服用一定时间后,要间断性停药,经过一个洗净期再继续给药,避免药物蓄积引起不良反应。

(3)要注重用药后不良反应监测。

何首乌肝毒性反应有一定潜伏期,多为1周以后,对需使用何首乌和含何首乌制剂的患者,不仅用药前最好做肝功能检测,而且服药1~2周也需要再复查肝功能,且临床医生应叮嘱患者及时关注自身变化,一旦发现肝功异常应及时停药。

六、小结
何首乌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其适用范围覆盖中医内科、皮肤科、心脑血管科,使用历史悠久,尽管目前临床报道肝损伤案例在所使用的人群中所占比例较小,但仍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目前,何首乌肝脏毒性发生机制相关研究较少,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需从服用何首乌后体内药物动力学和生物药剂学角度、甚至从肝药酶基因多态性或代谢组学的角度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为何首乌毒性不良反应发生机制提供更充分的解释,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