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班级心理环境,塑造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造和谐班级心理环境,塑造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
通俗地说,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是一种最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和谐心理环境。
班级整个情绪状态是班级心理气氛的重要标志。
如果在一个班级中占优势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满足、欢乐、友好和团结,那么全体成员就会积极进取;如果班级内部充满争斗、焦虑、苦恼、压抑,那么班集体就会组织涣散、离心离德,其成员情绪就会消极颓丧。
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上进,团结合作,互相尊重。
否则,学生在不良集体中,就得不到安全、自尊、归属、成功乃至成就等心理体验,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将大量增加。
构建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无疑是要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种小气候。
所以,班级教育与管理中必须努力建立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气氛,这样才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成良好的班集体;
因此,不管从讲究教育艺术、提高德育工作“三性”(针对性、主动性、有效性)的层面考虑,还是从积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出发,班主任都需要在班级管理中重视营造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
一、必须全面掌握学生心理状况。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一定要比较深入地了解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
我们可以通过家访、谈心、日常观察、日记沟通等获取学生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可以为每个孩子建立个性档案。
个案的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心理情况等。
学生个案信息量大,易于前后对比,能真实地另外反映学生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而后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设计并实施教育。
我班有一个很内向的女学生,平时根本听不到她的声音,更别提课堂上举手发言之类的了。
有一次,她把自己这方面的苦恼真实地写在了日记中。
她说自己很想举手发言,但就是害怕迈出第一步。
我在日记下面给她写了一段话,鼓励她勇敢地迈出这宝贵的第一步。
在一次语文课上,我发现她低着头,举着手,非常难为情的样子。
我明白了她的心思,就亲切地叫她来回答问题,并和蔼地看着她。
之后我对她说“快乐吗?你已经走
出了第一步!”我们会意地笑了笑。
之后她一直在举手,起码在我的课上。
通过这些方法,从个体入手,摸准整个班的心理状态,塑造良好的心理。
二、构建班级集体良好的舆论阵地
环境、舆论对人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形成是非常重要。
班级舆论氛围的好坏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
良好的班级舆论氛围能陶冶人的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积极、健康、向上的正确舆论,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和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每个同学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进而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增强学生认识世界、适应社会的能力。
具体说,良好的班级舆论在班集体建设中发挥着导向作用、鼓动作用、抑扬作用和协调作用。
鼓励孩子学会随时赞美和感激别人,学会共同分享快乐,分担忧伤。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道德观。
鼓励学生向自我挑战,并随时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形成团结协作,健康竞争的班级气氛。
强化班级文化布置:如“每月明星”栏目。
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塑造自我、表现自我、描绘自我,相互观摩,相互激励,放松自己,宣泄情绪,培养良好的情怀。
如又可以布置“我的风采”板块,可配合各科教学,如写作、美术等,将学生的作品加以整理,布置在“我的风采”栏,并随时更换。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欣赏他人成就的情怀。
三、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所以做为班主任,我们应该要把班队活动当成训练学生心理健康的主阵地。
召开各种主题班会。
如以“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团队精神;以“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为题召开主题班会,教育同学们要使自己健康成长,为集体、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贡献,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以“今天我以班级为荣,明天班级以我为傲”为题召开主题班会,激励同学们爱护班级荣誉,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顽强拼搏,立志早日成才,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让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加军训、参观、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开阔他们的眼光,扩大他们的胸怀;在活动中培植友谊、增进感情,在活动中培养能力、锤炼意志;在活动中创造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机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同时,还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同学们广泛接
触模范人物,学习先进事迹,把先进人物的精神品格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优良道德品质,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显性形式便是积极、健康、进步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这些活动的有序有计划的开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
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变化。
为此,我们要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动与静、冷与热、宽与严的关系,使课堂心理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稳定持久的状态。
1、教师情要真。
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
教师要以甘于奉献的精神及娴熟的教育技巧在学生的心头树起至善至美的形象,使学生敬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情绪,亲切的教态,将自身之情融于与学生的合作之中。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平等、爱护、尊重、激励等人类最崇高的情感信息。
即使学生在出现错误和困难时也不要妄加批评指责,给学生的应是引导、点拨和期待,使学生从中得到鼓舞的力量。
就像高金英老师,她就用自己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有力的拥抱,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手势,就用这样春风化雨的细节去影响学生,感动学生,从而教育学生。
一句充满温情的鼓励之语可能会改变、启发一位“差生”,而一句不经心的玩笑会无情地刺伤一颗稚嫩向上的心,一句“损言”会抹煞孩子走向成功的自信!
2、同学情要诚。
教学中教师注意提供健康友好合作的心理环境。
同学间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健康纯洁的感情,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中教师注意协调人际关系,让学生以羡慕的态度对待同学学习上的成功。
特别是当那些后进的同学有了进步时,同学们要给予发自内心的热烈的掌声,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震颤,受到强大的推动,产生奋进的欲望。
要引导学生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同学学习上的失败和遇到的困难;教师为他们创设一个友爱、团结、合作的共同进步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进步成长。
如按照学生好差搭配编排座位。
同学间相互辅导,相互测试,相互竞争。
课内开展的竞赛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客观上强化了互助意识,使同学间友好合作,积极向上,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让儿童人人都得到爱,个个都学会爱。
五、营造家校立体互动的心理空间。
学校和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但事实是: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学习越来越成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这样的家庭若家长缺乏常规有效的教育意识的,不可避免的出现某些教育的误区,这些误区的产生,最终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变化:期望过高。
造成家长浮躁心理和孩子不堪的心理压力。
保护过度。
影响孩子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形成和发展。
甚至会造成孩子的人格扭曲和精神变态。
功能错位。
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道德教育与品行培养严重缺失。
一方面,家庭教育完全缺失,与家长的对话中我们很容易听到“老师,我的孩子全靠你了”这样的话语。
有时会让我们哭笑不得。
所以我们班主任必须认真谨慎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首先必须明确,我们班主任对家庭教育的介入,只具有指导的意义,不具有强制性功能。
教师的指导,实际上是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进行干预,从而达到影响家长的教育行为的目的。
我们班主任往往有这样的经历——对某些学生的教育与家长似乎已取得了一致,家长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要配合老师的工作,实际上并没有这样在做,而我们也无可奈何。
那是因为家长并未从心底接受你的意见。
所以,班主任提出什么好的家教意见,并非都会被家长理解和服从。
那么怎么办呢?经验告诉我们有些方法是可行的。
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教师,教育孩子我是内行,你应该听我的。
因为专长或权威对态度有着强烈的影响。
当然我们在表达意见时,必须考虑家长原有的意见怎么样,有时我们要讲究以退为进的心理干预策略。
我们可以通过利用他山之石进行指导。
最好的时机是在家长会上,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请家长发言,发言人选可以有老师根据内容需要的典型性预先安排。
利用家长的实践来指导另外的家长,让听者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教育。
如在一次家长会上,我选择一个孩子在班级里学习成绩出类拔萃而又能充分尊重学生需求的学生家长发言,使得那些把孩子的休息时间大部分用来进行辅导的学生家长深刻地反思自己的用心良苦所带来的负面的影响。
将学生的真实声音说给家长听。
有些家长不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他们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代替孩子做决定,许多孩子的心里话被轻易地忽视。
我们班主任在关键时刻要为家长和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倾听相互之间的声音。
当然在传递这些声音时我们还得讲究技巧,心理学上认为当听众认为说话的人不是故意讲给他听的,也就是说,信息是偶然被听众听到,可信性度就强。
这样,家长乐意聆听班主任老师的意见,对班主任老师信任有加,就班主任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就能为我们的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校心理空间。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为学生播撒阳光,播撒雨露,在这和谐班级心理环境,让学生如雨后的春笋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班主任之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