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学习知识课程规范标准
基础护理学(一) 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一)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50102Z10课程名称(中/英文):基础护理学(一)/Fundamental Nursing(Ⅰ)课程类别:必修学时/学分:88/4先修课程:护理学导论、人文护理、心理护理适用专业:护理学教材、教学参考书: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6月。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基础护理工作作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为临床专科护理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熟悉各项基本操作的要求,掌握操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程序、注意事项,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满足病人需要为原则,有较强的无菌观念和隔离概念,操作熟练、轻稳、快捷、节力、省时。
毕业后能很快适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根据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特点,确定适合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考核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笔试、口试、答辩、测验、论文等)、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型(作品、课堂实训、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竞赛等)等全过程的考核;成绩评定加大过程考核及阶段性考核成绩比例(原则上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基础护理学课程说课
11
5、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及注意 事项
• 基础护理学中的概念
▼难点
•基础护理技术的运用
知识系统化、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多元化,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A
12
目录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2
课程内容与安排
3
教学构思与设计
4
教学组织与实施
5
教学特色与反思
A
13
1、学情分析
三、 教学构思与设计
5
教学特色与反思
A
21
五、 教学特色与反思
特色创新
教学做一体化
将微课与翻转课堂应 用于教学中
以赛促学
利用微信、QQ、手机 APP等软件帮助学生学 习
A
22
五、 教学特色与反思
1、 教学做一体化
教师示教 学生观看
学生练习 教师指导
教师总结
改革 改革 改革
A
教、辅、督 学、做、练 教、学、做
一体化
站点式考核
A
7
1、 教材选取
二、 教学内容与安排
实训辅助教材
护士上岗证考试教材
本科同专业教材
校内自编教材
A
8
2、 教学内容
基本 理论
教学内容
基本 知识
基本 技术
二、 教学内容与安排
概念、原则、目的 注意事项、适应症、禁忌症 护理技能操作、流程、标准
理论54学时,实验81学时,比例1:1.5
A
9
3、 教学模块改革
A
素质目标
1、树立正确的专业 价值观。 2、具备不断学习的 意识和良好的团队 协作精神。
《护理学基础》授课计划
《护理学基础》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包括护理学基础理论和护理技能两部分,其中护理学基础理论包括护理学概述、人体结构与功能、护理伦理、护患沟通等;护理技能包括基础护理技术、常见疾病的护理、急救与危重症的监护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2.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3. 具备分析和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4.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周:护理学概述、人体结构与功能教学内容:1. 护理学的定义、发展史和现状;2. 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知识;3. 护理工作的基本范畴和要求。
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讲授+PPT展示;2. 实验教学:参观医院或模拟实验室,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
第二周:护理伦理与护患沟通教学内容:1. 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2. 护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3. 患者的权利和护士的职业责任。
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讲授+案例分析;2. 实践教学:模拟练习护患沟通技巧。
第三周:基础护理技术(一)教学内容:1. 生命体征监测;2. 饮食与排泄护理;3. 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PPT展示+示范;2. 实验教学: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第四周:常见疾病的护理(一)教学内容:1.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2.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3.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教学安排:1. 分组学习:学生分组,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讨论和学习;2. 教师总结:对重点和难点进。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刖言 (一)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 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 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 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
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 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 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 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 病人的护理需求。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 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该门课程总学108学时。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Fundamental Nursing总学时:160讲授学时:80 实训学时:80学分:7.5先修课程:护理学导论、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环境、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舒适与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病人的清洁卫生、休息与活动、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冷、热疗法、饮食与营养、排泄、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静脉输液与输血、标本采集、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临终护理、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将《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护理实践,满足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是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
二、教学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绪论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方法及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理解:(1)护理学的发展(2)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工作方式(3)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4)意义及教学要求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环境(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环境”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环境的含义和分类,环境与健康、环境与护理的相互关系以及病人单位的构成教学要求及所需设备。
明确医院环境的特点、分类以及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
教学要求:识记:(1)环境的分类(2)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及其分类(4)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理解:(1)环境的含义。
(2)为满足患者的需要医院环境的调控应用:(1)论述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2)评价医院环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担架运送患者的方法;明确患者入院和出院的程序及方式以及住院患者的分级护理内容。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护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是护理实践的基础。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和统一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保证护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系统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和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基础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包括护理学的定义、范畴、发展历程、理论基础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健康评估与护理诊断。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健康评估,包括体格检查、健康史采集、健康风险评估等内容,以及如何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
三、基础护理技能。
包括基本护理技能、常见疾病护理技能、急救技能等内容,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基础护理技能,如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安全转移、卧床护理等。
四、药物知识和药物管理。
学生需要学习常见药物的分类、作用、不良反应、使用方法等知识,以及药物的计算、给药途径、药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等内容。
五、感染控制。
学生需要学习感染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隔离原则、洗手消毒等内容,以及掌握感染控制的基本技能。
六、伦理与法律。
学生需要学习护理伦理、护理法律、患者权利保护等内容,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七、心理护理。
学生需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评估、心理支持、心理危机干预等内容,以及掌握基本的心理护理技能。
八、护理信息管理。
学生需要学习护理记录的原则和方法、护理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内容,使其具备良好的护理信息管理能力。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和统一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保证护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系统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学校和教师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学生应认真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和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
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该门课程总学 108学时。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引言: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正确、安全、有效地开展护理工作。
本教学大纲是《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指导文件,通过系统地介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概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生命过程与异常、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护理沟通与教育、护理研究与实践基础。
每个大点下分5-9个小点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学生全面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的知识。
正文内容:一、人体结构与功能1. 细胞结构与功能a. 细胞的组成与特点b.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c. 细胞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组织结构与功能a. 上皮组织的特点与功能b. 结缔组织的结构与功能c. 肌肉组织的结构与功能d. 神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3. 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a.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c.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e.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二、生命过程与异常1.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2. 正常生理过程a. 呼吸过程与生理性呼吸形式b. 循环过程与心血管功能c. 消化过程与消化功能d. 泌尿过程与排泄功能3. 生理改变与生活适应a. 正常老化过程和常见老年疾病b. 妊娠与分娩的生理变化c. 儿童生长发育及常见问题三、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1. 基础护理概述a. 基础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b. 基础护理的技术要求和流程c. 基础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2. 常见护理技术与操作规范a. 体温测量与记录b. 血压测量与监测c. 心电图技术与解读d. 注射技术与注意事项3. 基础护理中的病情观察与评估a. 体征观察与监测b. 病情评估工具的使用与应用c.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四、护理沟通与教育1. 护理沟通的定义与重要性2. 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方法a. 倾听与表达技巧b. 非暴力沟通方法c. 情感沟通与支持3. 护理教育的原理与方法a. 预教与课堂教学b. 实践指导与技能训练c. 患者健康教育与促进五、护理研究与实践基础1. 护理研究的重要性与目的2. 护理研究方法与设计a. 定量研究方法与设计b. 定性研究方法与设计c. 混合研究方法与设计3. 护理实践的质量评价与提升a.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b. 护理质量提升策略与实施c. 护理实践中的安全与风险管理总结:《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的设置涵盖了护理学基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所属系部:护理学院课程类型:护理专业课适用专业:护理本科学(四年制)课程学时:162学时(理论学时:81,实践学时:81)二、课程描述《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专业必修课,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能充分认识护理专业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意义,具有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2.能系统全面地描述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3.具有较扎实的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防护意识与知识;4.全面掌握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5.了解国内外护理学最新发展状况及有关知识获取途径。
能力目标1. 能规范熟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能对操作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2. 能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效干预患者的健康问题,提供适合患者身心需要的整体护理;3. 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心理护理的能力;4. 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具备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能力;5. 运用所学知识,发展独立思考、分析、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1. 确立积极的专业态度、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级职业情感;2.养成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吃苦耐劳、严谨慎独的系统性思维能力;3. 培养较高的人文及社会科学素养及良好的护士职业礼仪;4. 树立高度的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与同情心,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5. 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奉献精神;6. 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理念。
四、课程内容五、课程考核本课程过程考核(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阶段测验、案例讨论及作业的完成情况综合而成)占总成绩的20%,实践考核(采用技能操作考核形成,依据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形式,根据试题的参考答案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50%。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
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护理学基础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学时:164学分: 10开课学期:第二、三、四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以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生化、组织胚胎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为基础,其后续课程有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临床课程,是衔接基础与临床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课程的设计思路基础护理学课程设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健康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结合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础护理学的学科特点,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强化应用、注重实用,渗透人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实践,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
1.素质培养贯穿课程始终:良好的护士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态度是从事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因此,应从培养护士素质入手,将现代护理学的专业理念、职业宗旨、素质要求、伦理道德、法律法规通过教学和训练内化为护生自觉的职业仪表、情感和行为,并体现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前沿理论引导、注重实践训练:基础护理学是一门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应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能在护理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调操作规范、引导灵活运用:基础护理学所涉及的基本操作技能直接关系到服务对象的生命和健康,因此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规范要求。
对初始接触基本护理技能的护生应按正确的操作规范进行严格训练和要求。
同时,为避免学习过程中护生的思维禁锢和僵化,应促进护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
4.科学合理评价、促进融会贯通:基础护理学的学习评价体系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基础护理学(Basic Nursing)课程代码:26410042学分:7学时:108(其中:课堂教学学时:54实验学时:54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等适用专业:护理学教材:《基础护理学》,李小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11月第5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基础护理学》主要介绍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关怀和照顾患者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学习各门临床护理课程及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课程目标2:理解常用基础护理技术的操作原理和应用范围;课程目标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课程目标4: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并能综合运用。
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1•毕业要求3-1:具备扎实的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毕业要求3-2:具备熟练的临床护理技能;3•毕业要求4-1: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的能力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三)重点与难点L重点:常见医疗护理文件的书写要求;2.难点:准确记录医疗护理文件。
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注:1 ,“类型,,填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2.“要求”填必做、选做。
实验1:各种铺床法、运送患者法1.掌握各种铺床术的方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有患者床;2,能将人体力学原理与护理相结合,做到护理操作中节力省力;3.明确搬运患者的目的与要求;4.掌握搬运患者的方法与技巧;5.能正确搬运不同疾病的患者,使患者安全舒适;6.能正确指导患者在搬动过程如何配合,提高患者主动参与搬动的积极性。
实验2:洗手、无菌技术和隔离技术1.掌握各项无菌技术操作法(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无菌容器的使用、无菌包的使用、无菌盘铺法、倒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2.理解无菌技术在预防控制感染中的作用;3,了解常用物品的消毒方法、化学消毒剂的配制方法;4,了解常用检测灭菌效果的方法;5,掌握穿脱隔离衣技术;6.了解洗手、刷手、手的消毒和避污纸的使用。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是学生们打好护理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培养具备扎实护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专业人才。
首先,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应当全面、系统地覆盖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方法与技能、护理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内容要求符合护理学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其次,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质量应当得到重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教学质量的评价要求全面客观,既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也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教学手段要求多样化,教学手段要求符合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要求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要求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学方法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教学方法要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培养具备扎实护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专业人才。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适应护理学教育的发展需求,适应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适应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生需求。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推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促进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创新,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护理工作的基本规律,提高护理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2. 技能目标:具备基本的临床护理技能,包括观察病情、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等;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素质目标: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人文关怀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护理学基本理论:包括人体结构与功能、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护理学基本概念等。
2. 临床常见疾病的护理: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包括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
3. 护理技能操作:包括基础护理技能,如生命体征监测、给药、输液、输血等;以及专科护理技能,如手术前后的护理、分娩室护理、新生儿护理等。
4. 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评估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 评估方式:通过课堂表现、操作考核、理论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 评估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技能熟练程度和素质表现等方面。
五、教学条件与支持1. 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护理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2. 实验设备:学校应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场地,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
3. 教材选用: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前沿性。
《基础护理学》人卫版课程标准sqyz
《基础护理学》人卫版课程标准sqyz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及代码中文名称:《基础护理学》英文名称:《Basic Nursing》课程代码:630201 (二)学时及适用对象课程总计 136 学时,其中理论课 56 学时,实验课 80 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三年制护理专业。
(三)课程的地位及性质基础护理学(basic nursing)是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现代护理教育中一门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护生学习临床护理课程和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及知识,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学会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并能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卫生保健指导和各项护理操作中,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教学中应突出理论基础、技术操作,并贯穿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1/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增强护理工作中的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职业修养及初步的沟通能力。
(四)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教学根据《基础护理学》的特点及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护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基本原则包括:1.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结果和教育质量评估方法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适时必要的引导下,积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已学的知识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确保教学活动顺利高效的完成,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并使智力和素养得到发展,完成教学目标。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任务《护理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及治疗需求的基础护理技术和相关的护理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必备的护理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观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能阐述护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了解医院基本结构与功能。
3、掌握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满足护理对象各项需求的护理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将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
2、能规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
(三)思想素质目标1、通过学习,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培养热爱护理专业、不断进取、刻苦学习的精神,进一步形成现代护理理念。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
3、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队合作精神,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时间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五、课程标准说明(一)适用对象与参考学时本教学主要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使用,总学时为14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2学时,实践教学72学时。
(二)教学要求1、本课程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熟悉:指能够领会概念、原理的基本含义,解释护理现象。
了解: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记忆所学的知识要点。
2、本课程重点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技能方面分为熟练掌握和学会2个层次。
熟练掌握:指能独立、正确、规范地完成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完整版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完整版护理专业教学标准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云南开放⼤学“中⾼衔接开放式⼈才培养模式改⾰项⽬”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护理专业代码:630201招⽣对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助产、护理专业⼀年级在读学⽣。
学制:中⾼学制5年,实⾏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年限4年,学籍8年有效。
学历:开放教育专科毕业要求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
本专业实⾏完全学分制管理,学⽣获得的学分满⾜毕业最低总学分和各课程模块最低学分设置要求,达到最低毕业年限,满⾜各项毕业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
就业⾯向1、服务⾯向主要⾯向医疗、卫⽣、康复和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健康保健⼯作。
2、就业岗位(群)护理⼈员。
培养⽬标与规格1、岗位⼯作任务与职业能⼒分析为体现职业教育服务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特点,通过调研了解市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作岗位、⼯作职责、⼯作任务、⼯作能⼒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专业⾯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标定位。
岗位⼯作任务与职业能⼒分析表2、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分析《教育部关于全⾯提⾼⾼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意见》(教⾼[2006]16号)明确指出:“推⾏‘双证书’制度,强化学⽣职业能⼒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取得“双证书” 的⼈数达到80%以上。
”因此需要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分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本专业学⽣获取下列职业资格证书:3、培养⽬标根据对岗位⼯作任务与职业能⼒分析和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的分析可确定护理专业培养⽬标为: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发展、重点⾯向基层、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的应⽤型专门护理⼈才。
4、培养规格(1)知识要求掌握从事本专业⼯作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从事整体护理必须的护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知识;掌握⼀定的⼈⽂社会科学知识(如伦理学等);熟悉急、难、重症病⼈的护理原则;熟悉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程序和内容;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程序、⽂件制作以及科研论⽂的书写知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技术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行为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技术等;了解护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包括注射、输液、吸氧、吸痰等;具备初步的急救和观察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行为等;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护理学基本理论:包括护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等,要求学生对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 护理操作技能:包括注射、输液、吸氧、吸痰等基本操作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3. 急救和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和观察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4. 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行为等职业素养,要求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注重职业形象,尊重患者隐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和指导,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 实践基地:加强与医院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对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属性
1.课程的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非师范类)专业必修课,它包含护理学导论部分与基础护理学部分,该课程是一门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2. 课程定位
本课程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课程。
在护理学课程体系中,是一门链接基础知识与临床护理技能的桥梁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临床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综合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其前导课程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其后续课程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
3. 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护理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技能,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在课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运用整体护理观和护理基本理论,评判性分析临床基础护理有关问题和患者的身心需要,学会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护理理念、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和基础护理技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有效干预患者的健康问题,实现护理学“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最终目标。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充分认识护理专业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意义,具有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2.能系统全面地描述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
3.具有较扎实的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防护意识与知识;
4.全面掌握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5.了解国内外护理学最新发展状况及有关知识获取途径。
能力目标
1. 能规范熟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能对操作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
2. 能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效干预患者的健康问题,提供适合患者身心需要的整体护理;
3. 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心理护理的能力;
4. 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具备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能力;
5. 运用所学知识,发展独立思考、分析、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
1. 确立积极的专业态度、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级职业情感;
2.养成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吃苦耐劳、严谨慎独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3. 培养较高的人文及社会科学素养及良好的护士职业礼仪;
4. 树立高度的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与同情心,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
5. 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奉献精神;
6. 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理念。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
1. 课程结构
模块一:总论部分(即护理学导论),建议理论讲授33h,见习及病案讨论3h。
模块二:个论部分(即基础护理学),建议理论讲授67h,实践77h。
2.具体内容和要求
模块一:总论部分(即护理学导论)
四、教学条件
1.教学设备
2.教学师资
3. 教学资源
国内同类专业相同课程精品课程网站;模拟病房、示教室、操作练习室、多媒体课件,VCD光盘;见习医院;实习基地;护理专业参考用书、专业报刊等。
五、考核评价
本课程为护理学专业的考试课。
本课程过程考核(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阶段测验、案例讨论及作业的完成情况综合而成)占总成绩的20%,实践考核(采用技能操作考核形成,依据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形式,根据试题的参考答案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50%。
其中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护理技能操作的掌握情况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对本课程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以综合考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与技能掌握及素质情况,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目标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