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精神科医院是为了治疗和帮助精神疾病患者而设立的专业医疗机构。

由于精神科医院特殊的环境和患者群体,其感染控制管理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危险因素、预防与控制管理等方面探讨精神科医院感染的问题。

一、危险因素1. 患者群体特殊性精神科医院的患者通常由于其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可能具有一些行为上的不稳定性,包括暴力行为、自伤行为等。

这些行为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感染的传播,增加感染的风险。

2. 长期住院和接受治疗部分精神疾病需要长期住院和接受治疗,这意味着患者的接触时间长,病毒、细菌等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在医院内传播,增加感染的机会和风险。

3. 医院内人员密集精神科医院通常会有很多患者和医务人员,人员密集也就意味着病毒、细菌等感染源更容易在这样的环境中传播,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4. 医院环境因素医院环境的清洁度、通风等因素也会影响感染的传播。

如果环境清洁不到位,通风不良,就容易造成感染的传播。

5. 医疗操作及护理精神科医院的某些医疗操作以及护理工作,可能需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增加了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二、预防与控制管理1. 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能力为了预防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需要有较高的感染控制能力。

定期开展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加强他们的感染预防能力。

2. 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医院环境的清洁性和消毒性对于感染控制至关重要。

加强每个病房、诊疗室、洗手间等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医疗操作和护理流程对于感染控制来说至关重要。

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操作,提高医疗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减少感染的传播。

4. 加强患者观察和管理精神科患者的行为可能具有不稳定性,及时观察和管理患者的行为,可以减少患者导致感染传播的风险。

5. 提高患者个人卫生意识教育患者提高个人卫生意识,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减少感染的传播。

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最佳护理措施。

方法收集60例精神科长期住院且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提示长期住院、卧床、特殊治疗、老年、约束、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躯体疾病及住院环境等为肺部感染发生的高发因素。

结论长期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精神科长期住院肺部感染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136-023国内文献资料显示,在医院感染中,肺部感染最为常见且病死率最高,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对原发病的预后有严重的影响[1]。

为此,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对60例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分析,了解肺部感染发生的各种可能因素,为其治疗预防提供依据,并对临床护理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精神科住院男性患者1196例,其中确诊为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60例,年龄范围为32-78岁,32-59岁22例,60-78岁患者38例,平均年龄63.4岁,住院日数为0.5-5年,平均为3.4年,入院时无肺部感染。

1.2 方法对精神科符合院内感染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日数、瘫痪和长期卧床、约束、特殊治疗、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躯体疾病、误吸等因素的关系,并对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2 结果将60例精神科医院肺部感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可见长期卧床、住院日数、年龄、精神科药物所占的比例最高。

见表1:表1 60例院内肺部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分类危险因素感染例数肺部感染发生率(%)瘫痪与长期卧床 42 70住院日数>1年 53 88.3年龄>60岁 38 63.3约束 27 45特殊治疗 8 13.3抗精神病药物 41 68.3躯体疾病 31 51.6误吸 5 8.3环境因素 10 16.73 精神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3.1 年龄因素在本次统计中,老年人(≥60岁)肺部感染率占总人数的63.3%,占较大的比例,这主要与老年患者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降低有关,老年人肺的顺应性下降,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特别是伴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者,由于呼吸功能低下,肺容量较小,咳痰无力,排痰困难,曾加了合并感染的概率[2]。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作为精神科医院,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面存在一些特殊的挑战和风险。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控制管理的建议。

1. 患者群体:精神疾病患者常因病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其主观能动性较差,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

部分患者存在行为问题,可能会影响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

预防与控制管理:建立有针对性的感染控制培训计划,提高患者对感染防控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对患者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患者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2. 医护人员:精神科医院内的医护人员接触大量疾病患者,容易感染病原体。

因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可能存在疲劳和减弱个人免疫力的情况。

预防与控制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提供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定期进行职业暴露风险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控制的知识水平。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疲劳。

3. 医疗设备和环境:精神科医疗设备和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隐患,如交叉感染的风险高、设备清洁不彻底、空气流通不畅等。

预防与控制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遵循消毒灭菌的标准操作程序。

保持医疗环境的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和消毒空调系统、排气系统等,并加强监测和管理。

4. 消毒措施:精神科医院内患者、医护人员或器械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因此消毒措施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预防与控制管理:确保消毒措施符合相关标准,包括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正确使用消毒设备,实施适当的消毒时间和浓度,对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进行定期检查和验证。

5. 访客和家属管理:精神科医院患者通常需要亲友的陪护和照顾,但访客和家属也可能成为病原体的传播源。

预防与控制管理:设立访客管理制度,限制访客数量和时间,加强访客和家属对感染防控知识的教育,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除了以上的措施之外,精神科医院还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患者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治疗措施。

精神科医院感染危害防治措施

精神科医院感染危害防治措施

精神科医院感染危害防治措施概述:精神科医院是治疗和照顾精神疾病患者的场所,但由于患者的病情和特殊需求,这些医疗机构面临着感染控制的挑战。

为了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精神科医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感染危害防治措施。

1. 个人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感染控制培训,了解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

-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正确洗手,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

- 定期更换和清洗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

2. 患者管理措施:- 患者应接受必要的筛查,包括传染病筛查和特殊病原体筛查,以及相关的疫苗接种。

- 必要时,患者应被单独隔离,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 患者的床位和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 环境卫生措施:- 精神科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 定期对医疗设施、床铺、家具、洗手间等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 定期清洗和更换空调和通风系统的过滤器,以提供清洁的空气环境。

4. 医疗废物管理:- 精神科医院应建立专门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确保废物的正确处置和处理。

- 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处理医疗废物,减少污染和感染的风险。

- 废物应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其安全和卫生。

5. 教育和宣传:- 精神科医院应定期开展感染控制的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 向患者和家属宣传感染危害防治的重要性,提醒他们遵守相关的预防措施。

- 在医院内部和外部张贴宣传标语和海报,提醒所有人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结论:精神科医院感染危害防治措施的实施对于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个人防护措施、患者管理措施、环境卫生措施、医疗废物管理和教育宣传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的传播,并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

精神科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并定期评估和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以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资料分析及护理对策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资料分析及护理对策
S r e so h p t n s f n a d s a ewe e c n u t d a d t ed t r n l z d. s l er t fn s — u v y ft ei a i t n e o me t l ie s r o d c e n h a awe e a a y e Re u t Th a eo o o s c mili f c in w s4. 2% . e if c in i l n ov d t e u p r r s i t r r c n i e t e s se . o a ne t a 1 o Th n e t s ma n y i v le h p e e p r o y ta ta d d g s i y tm o a v
DATA ANALYSI S AND NURS NG EASURES I M oF YCHOlI PS T CS W I TH NoS oCoM I AL NFECTI I oN
YANG -u n Li a j
( iy Ln i a Me tl s s s i l L n i C ia 2 6 0 ) na e e p t , iy , hn 7 0 5 Di a Ho a
c n n i n e ts o l e p i u h a t n in t o a o r d c h a e o o c mili f c in e te v r m n h u d b ad m c te t o s st e u e t e r t fn s o a n e t . o o o o Ke r s P y h tc y wo d : s c o i ;Nc o o a ;Nu sn a u e  ̄ c mi l s r i g me s r

精神科病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精神科病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现代家装 的不断普及 、 重工业 的发展 , 导致 环境化学 毒素对 该病 的影 响较过 去有 明显 上升趋 势。尘螨仍是 过敏性 咳嗽 的重要原 因, 随着 生活质量 的提高 , 内地毯 、 室 空调 机及加湿器 都成为尘螨 及 昆虫 的理想栖息地 。家庭饲养宠物增 多 , 动物皮毛在患儿 中 故 阳性率 也呈上升趋 势 。在 食物 过敏 原 中 , 西餐 调料 、 油醋 类 、 小 麦、 海鲜为 阳性率 较 高 的过敏 原 , 明为 内陆城市 , 昆 在饮食 结 构 中, 西餐调料 、 油醋类 ( 主要为椰榄 油) 小麦 、 、 海鲜相对 于沿海 城 市接触少 , 故相对引起该类食物不耐受 的情况可能增 多。组 胺是
1 3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使用 S S 3 0统计 软件 , 据 的比较采 用 P S1. 数
1 1 一般资料 .
20 0 9年 1月 一 0 1年 1 在笔者所 在 医院精 X 检验 , 0 0 21 月 P<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1 医院感 染率及 感染分 布 . 20 0 9年 1月 一2 1 0 1年 1 在笔 月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7 9 % , .5 感染组病程 长、 住院次数 多、 院天数长 、 住 原发病 为精神
院精神科 住院患者 , 生医院感 染的 5 患者 为感 染组 , 发 6例 随机选取 同期住 院与感染组相 匹配的未发 生医院感染的 6 0例 患者为非感 染 组, 总结医院感染情况、 分析相关危险 因素 。结果
中外 医学研 究
21 年 1 第 9 0 1 2月 卷
第3 5期
C IE EA DF R INM DC LR S A C H N S N O EG E IA EE R H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近年来,精神科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院的安全。

精神科患者一般身体素质较弱,免疫功能较差,容易感染各类病菌,同时精神科病人常年处于医院内,接种常见疫苗不足,共同增加了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本文将分析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管理方法。

1.危险因素1.1医护人员的缺乏和压力过大。

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质以及症状,医护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护理和照顾上,同时呈现出更强烈的情感需求,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工作压力过大。

压力大的医护人员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增加了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1.2病人的长期住院和减弱的自理能力。

由于精神患者多数病程较长,需要长期住院,而且常常由于药物影响等原因出现机体自然免疫下降和自理能力减弱的状况,很容易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

1.3治疗手段和检查方法。

精神科治疗需要大量的药物治疗和特殊的精神治疗手段,如电休克、ECT等,这些治疗手段还带来了手术创面等可能感染的来源。

而且,精神科患者的检查方法大多是体液或者血液样本,这些检查方法增加了患者遭受交叉感染的风险。

2.预防控制管理2.1建立精神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规范医院的诊疗、护理、检验、消毒等管理流程和各项制度和措施,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和服务,控制患者和环境等感染源,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2.2科学的消毒和隔离制度。

科学选择消毒手段和杀菌剂,消毒物品要及时清理,保证医院的整洁。

住院患者要分房隔离,并按疾病类型、传染性、病情等变化进行必要的隔离,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3培训医护人员并建立岗位责任制。

加强医护人员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制定岗位职责,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行关怀和照顾。

2.4完善信息系统和卫生监测。

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智能化管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的出现和疫情变化,调动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加强疫情报告和病人随访工作。

住院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

住院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
现。
2 12 精 神病 患 者 的 住 院 环 境 由 于 条 件 的 限 制 , 院住 .. 我 院 精 神病 患 者采 取 封 闭 式 管 理 , 老 式 的 大 房 间 , 气 流 通 是 空 差 , 毒 隔 离 条 件 差 。 由于 长 期 慢 性 疾 病 的 侵 袭 , 成 生 活 消 造 懒散 、 自理 能 力 差 , 漱 物 品 混 用 , 地 吐 痰 。 所 以 , 带 菌 洗 随 有
参 考 文 献
[ ] 文 明涛 , 1 孙光研. 加强防范措施减少 医疗纠纷 [ ] 中国医院管 J.
[ ] 王淳德 , 2 郑思炳 , 王渠 江. 医疗 风险管 理浅析 [ ] 中 国卫 生事 J. 业管理 ,0 3 1 1 7 :0 4 6 2 0 ,8 ( ) 4 5— 0 .
( 稿 日期 :0 0—0 2 收 21 6— 4)
发 现 Ⅳ 型 结 核 5例 。均 为 男 性 , 龄 3 6 年 7~ 1岁 。 中 位
住 院时间 8年。封闭式管理住 院环境 , 集体食 堂就 餐。 均经 x线 胸 片及 痰 培 养后 确 诊。其 中, 侧 肺结 核 3 单 例, 双侧肺结核 2例 ; 院内感染结 核 4例 , 中, 侧肺 结核 2 其 单
21 0 0年 1 0月
中 国 民康 医学
Me ia o r a fC i e e P o l a t dc lJ u n l h n s e p e SHe l o h
0c . t201 0 Vo . 2 SHM No. 0 12 2
第2 2卷
下半月
第2 O期
【 生 管理 】 卫
例 , 侧 肺 结 核 2例 。原 有 肺 结 核 1 。链 霉 素 0 7 g 肌 注 双 例 .5 , 1 / , 烟肼 0 3 , / , 次 d异 . g 1次 d 口服 , 氨 基 水 杨 酸 钠 1 g 1 对 2 ,

精神科病房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精神科病房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3 小 结
2 . 3 . 1 良好 的社会和 医疗保 障制度 。随着 医疗 费用的增长 , 因 病致 贫已经成为一种社会 现象 , 我 国为建立 了此新 型农村合 作 医疗 制度 。透析患 者 一般 都是 低保 户 , 由政 府包 揽 医疗 费用 。 有学龄孩 子的家庭则发放助学金 6 0 0~8 0 0元/ 人/ 年, 大 学生助
预 防 和控 制 精 神 科 病 房 的 院 内感 染 。
关键 词 : 精神科 ; 院 内感 染; 分析 ;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7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4 ) 0 3 — 0 1 2 9 — 0 3
适 当减免 了一些 费用 , 终 于帮其 渡过 了难 关 。有些患 者对 动静
脉 内瘘 的保护不 以为然 , 导致 内瘘 闭塞 , 本 科针对具体 情况 , 及
时有效地做好患者 的动静脉 内瘘 保护 的宣传工 作 , 并 让 内瘘 闭
地提 高其 照顾能力 。启发患者 要抱有 一颗感 恩 的心 , 主动分
量幸福 的重要指标 , 对 于血液透 析患者也 不例外 。本 科护理工
作人员努力学 习专业 知识 和技 能 , 热情而又幽默地善待患者 , 给
捐助 等款项共计两万多 , 生活质量提 高 , 幸 福感提升 。1 位低 保 的单 身患者还分配 了廉 租房 , 解决 了住 房问题 。患 者生活质 量
; 声 \ ℃ ; 声 p ≯ P P ≯ 、 声
神患者感知 、 思维 、 行 为等精神 活动异常 , 自理能力缺乏 , 易造成
自身 的抵抗力下 降而导致 院内感染 。精 神科病房 的院内感染 主 要包括 呼吸道 感 染 、 胃肠 道感 染 及 泌尿 系 统感 染 等。本 科从 2 0 1 2年 1月 1日 ~2 0 1 2年 1 2月 3 1日对精神科 患者 院 内感染 病例进行 了调查 。现报告 如下 。

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防控对策

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防控对策

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防控对策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军队综合医院精神科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精神科封闭病房患者287例,年龄18到42岁,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287例患者(男性285人,女性2人)发生医院感染27例,感染率为9.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15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6例,支原体肺炎6例),临床因素中手卫生管理、住院时间、病房环境消毒情况、精神疾病类型、服用精神病药物种类、保护性约束和辅助检查因素中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比值为精神科封闭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精神疾病类型、服用精神病药物数量、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低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和FEV1/FVC比值均是导致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侵入性操作、保护性约束、手卫生管理、病房环境消毒是保护性因素。

结论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多样,而积极消除高危风险因素,利于预防病房感染,促进患者身心恢复。

关键词: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引言医院感染不仅会浪费医院资源,也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

因此住院患者的感染预防是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精神科封闭病房所收治的患者多是重性精神病患者。

由于精神症状的支配,这类患者生活缺乏规律,自理能力差,机体抵抗力下降,而且常伴有出现冲动、伤人、自伤等表现,因此发生感染的机会较多;另外,这些患者往往对疾病缺乏求治欲、少主动向医务人员反映自身的不适症状,使得感染发现较迟,延误治疗。

精神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

精神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
( =2 n 17)
21 医院感染率20 年 1 1 2 0 年 1月3 日出院患者38 . 0 8 月 日一 0 8 2 1 92 例, 发生感染17 , 2例 感染率32%。 .1
2 患 者 医院感 染 分布 构成 比 ( 表 1 . 2 见 )
表 1 患者医院感染分布构成 比
2 例 患 者 在 住 院 期 间 均 留 了 痰 、尿道 口分 泌 7
3 臭 氧 空气 消 毒 . 2
由每 天夜 班 护 士 执 行 ,于 凌 晨 1 点起 开 启 臭
物 、 做 细 菌 培养 加 药 敏 实 验 , 中痰 培养 发 现 霉 菌者 1例 , 大便 其 3 伴 泌 尿 系感 染 者4 , 纯尿 道 口分 泌 物培 养 发 现 霉 菌者 1例 , 便 例 单 1 大
36 加强 营养 .
肠 内营养在脑 卒中病 人中具 有维护肠 道屏 障功
基础疾病多 , 如糖尿病 、 冠心病 、 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等 , 加之长期 卧床 , 免疫力低下 , 容易导致霉菌感染 。 24 气侯 , _ 环境 因素 蔡宝珠 , 王素华等提出环境和病房 内存 在 具有致病能力的部分真菌是导致院 内真菌感染 的主要 因素日而真 ,
吸人性肺炎 和过 敏性肺炎 的机会 , 易诱发呼吸道感染 。 ②氯丙嗪
可皮脂腺分泌增多 , 毛孔 阻塞 , 病原菌人侵造成可乘之机 , 汗 给 本 次 调查 显 示 本 组 发 生 皮 肤 黏 膜 感 染 l 例 占94 %, 为抗 精 神 2 . 5 均 病 药 物 引 起 的 过 敏 性感 染 。③ 氯氮 平 对 白细 胞 有 一定 的抑 制 作
3 护理
2 蔡 宝珠 , 王素华. 区真茵分布情 况调查与 消毒对策【 . 病 J护理学 】

神经疾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神经疾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诊为神经疾病的患者 8 8例 , 其 中男 性 8 2例 ; 女性 6例 , 平均
年龄 4 1— 7 5岁 , 平均年 龄 6 0岁。本 次神经 内科住 院的患者
个变量通过 X 2 检验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 其三个因素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 。高龄患者 3 2例 , 非高龄患者 5 6例 , 高龄组 患者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b r o n c h i l a st a h ma [ J ] .D t s c h A r z t e b l I n t ,2 0 0 8 ,
就是雾 化吸入特 布他林 与氨溴索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特
布他林 属于 B 受 体激 动剂类 药物 , 它 可 以选 择地 结合气 道 B 受体 , 从 而发挥 扩展 支气 管作用 。氨溴 索属于呼 吸道润滑
祛痰药 , 通过促进呼 吸道表面活性物质 的形成 , 调节浆液性 与
[ J ] . D e r m a t o l O n l i n e J , 2 0 0 8 , 1 4 ( 9 ) : 9 . [ 2 ] K e n n K , H e s s M M. V o c a l c o r d d y s f u n c t i o n : a l l i m p o r t a n t d i f f e r e n -
对入住我院神经 内科 的患者 , 在住 院 时间满 4 8 h后 , 对 所患有的肺部疾病 ( 临床表 现为 : 高热 、 咳 嗽、 咳痰 、 喘息等上
呼吸道感染症状 ) 患者 进行 归纳 分析 整理 , 治 疗上 采用 抗感 染、 消炎 、 雾化 、 营养 支持 等对 症和支持治疗 。 三、 统计学 分析 所有收据均采用 S P S S 1 6 . 0统计 软件 包进 行分 析 , 单 因 素分析用卡方检验 , 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 回归分析 。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医院感染是指在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过程中,在48小时后发生的新发或加重的感染。

对于患者和医疗机构来说,医院感染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死亡风险,而且延长了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因此,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制定预防措施和管理策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1.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源。

长时间连续工作、疲劳和压力会削弱医务人员的免疫力,使其易感染病原体。

而且,医务人员可能在患者之间传播病原体,特别是在手卫生不到位的情况下。

因此,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和科学的排班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是减少医务人员感染和传播的关键。

2. 患者:患者的个人因素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例如,年龄和性别是影响感染风险的因素,老年人和女性更容易感染。

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基础疾病也是决定感染风险的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和器官移植患者,感染风险更高。

此外,使用长期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和人工气道等侵入性操作,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因此,医务人员应对不同患者采取个体化的预防措施。

3. 医疗环境:医疗环境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例如,病房的空气质量、通风和消毒保洁状况是影响感染风险的因素。

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影响患者的感染风险。

此外,医用设备和器械的清洁和消毒不到位,也会导致病原体的传播。

因此,医疗机构应制定科学的环境管理和消毒措施,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4. 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或不合理使用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或大量使用抗生素会破坏患者的正常菌群,降低其抵抗力,同时也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耐药性细菌的传播和感染,对患者和医疗机构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5. 医务设施管理:医务设施管理也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医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应考虑到感染控制的需要。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群体:精神疾病患者通常在精神状态不稳定、自控力较差等情况下,更容易忽略个人卫生习惯,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2. 基础疾病:精神科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减弱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

3. 长期住院:精神科患者常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住院时间越长,接触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时间就越长,感染风险也就越高。

4. 医疗活动:精神科医院的医疗活动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其中涉及到接触患者体液、伤口护理、手术等,这些过程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5.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与精神科患者接触较多,容易成为感染源并传播给其他患者。

1. 严格执行感染预防控制制度:建立并落实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包括医务人员培训、手卫生、个人防护措施、床单、衣物的清洁处理等。

2.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医务人员应接受感染预防知识培训,学习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个人防护措施等,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做好患者的感染筛查: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感染筛查,发现感染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感染扩散。

4. 保持环境清洁:加强精神科医院的环境清洁,定期对病房、公共区域等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干燥,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5. 提供良好的医疗设施:提供具备感染控制标准的诊疗设备,使医疗操作更加安全可靠。

6. 强化药物管理:对精神科患者用药进行规范管理,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和输液,减少感染机会。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预防与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环境清洁、感染控制标准的落实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t r e a t e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d u i r n g J a n u a r y 2 0 1 1 t o S e p t e mb e r 2 0 1 2 . a n d t h e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 i n i c a l ma t e i r a l w a s a n a l y z e d .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r e a s o n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n o s o c o mi a l i n f e c t i o n f r o m me n t a l p a t i e n t s , i n o r d e r t o
The a na l y s e O f no s o c o mi a l i nf e c t i o n f r 0 m me n t a l pa t i e nt s
z oU Ya n pi n g
Th e T h i r d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o f Ma o mi n g Ci t y i n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Ma o mi n g 5 2 5 2 0 0 ,C h i n a

调查研 究 ・
2 0 1 3年 2月第 2 0卷 第 5期
精神病患者院 内感染分析
邹 艳 屏
广东省 茂 名市 第三 人 民医 院 , 广 东茂 名 5 2 5 2 0 0

精神病人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精神病人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2 12 预防措 施 ..
2 1 我 院精 神 科 三 个 病 区 收 治 精 神 病 患 00年 者 86例 , 据 医院感 染科 统 计 的数 据 , 国家卫 0 根 按 生 部制 定 的《 医院感 染 诊 断标 准 》 确定 , 生 院 内 发
感染 5 6例次 。其 中呼 吸 道 3 例 ( 5 . % ) 胃 1 占 54 ,
22 胃肠 道 院 内感 染原 因及预 防 措施 .
2 2 1 易 感原 因 ..
2 1 呼吸道院内感染原因及预防措施 . 2 11 易感原 因 .. 精神 病 患者 自知 力 及 生 活 能 力 差 , 能 采 取 不
: 2稀 释 度 时均 不 显 示 抗 菌 作 用 , 者 联 用 , 菌 两 抗
性较 单用 硫磺 增 大 3 2倍 。以上 结果 表 明 , 磺联 硫 用T MP后 , 实验 的 6种 细菌 抗 菌 活性 均 大 大增 对 强 , 明硫磺 与 T 说 MP联 用具协 同作 用 。
活性 较 单 用 硫 磺 或 T P均 大 大 增 强 ; 绿 脓 杆 M 对 菌 , 在 12稀 释度 时 不显 示抗 菌作 用 ,MP却 硫磺 : T
道 感染 分 析原 因并 提 出预 防措施 。
1 临床 资 料
于 呼 吸道致 病 菌 繁殖 , 加之 病人 营养 受 限 , 机体 抵 抗力 差 , 易 出现 上 呼 吸 道交 叉 感 染 。另 外 精 神 极 病人 需要 长 时 间 服 药 治疗 , 由于 抗 精 神 病 药 物 具 有较 强 的镇 静作 用 , 抑制 呼 吸道纤 毛 运动 功 能 , 可 咳嗽 、 咽 等 反射 减 弱 , 人 进 食 、 水 中易 发 生 吞 病 进 呛 咳 , 致 呼吸道 感染 。 导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探讨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探讨

5 陈晓 松 . 类 风 湿 关 节 炎超 敏 c一 反 应蛋 白检 查 的 临床 意 义 . 中 国现
代 医生 , 2 0 1 1 , 4 9 ( 3 0 : 7 2  ̄ 7 3
6 F u j i k a wa K, Ka wa k a mi A, T a ma i M, e t a 1 .Hi 【 g h s e r u m c a r t i l a g e
e a r l y —s t a g e r h e u ma t oi d a r t h it r i s wi c h h i g h s e u m Cr 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 ma t r i x me t a l l o pr o t e i n a s e 一3 , n d a M RI —p r o v e n b o n e e r o s i o n.
展 存在 一定 的相关性 ,但 C R P毕竟 为 一非 特异 性 炎 症 预测 因子 , 可 受其 他很 多 因素 的影 响 而升 高 。 1 2 ) : 1 3 4 3 ~ 1 3 4 5 .
2 杨永 昌, 王 北宁 . c一反 应蛋 白的临床 研 究进展 . 中国误诊 学 杂
o l i g o me r i c ma t r i x p r ot e i n d e t e r mi n e s t h e s u b s e t o f pa t i e nt s wi t h
因此 ,在临床上应用 C R P作为诊断依据或判断病 情发展的参考指标时 ,应与其他诊断指标联合应 用 ,以进一步提高 C R P的预测价值 。
1 . 2 方法
采 用 回顾 性 分 析 方 法 。 医 院感 染 诊

98例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98例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邬桃 玉 陈 良 冯勤
中 IJ" 号 : R 9 .2  ̄- t类 ) 173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 号 : 10.9 1(0 8 40 3.l 070 3 20 )0 .02O
精神 病住 院患 者 由于人 格 障碍 ,长 期生 活规 律紊 乱 ,
生活 自理能力差 ,很容易发生医院感 染[2。为 了探讨精神 1] I 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的危 险因素 及预 防对策 ,对我 院 20 05
为了减少住 院精 神病患 者医 院感染 的发 生 ,应 加 强组 织领导 ,建 立 以护理 部为核 心 的管理体 系 ,加强 护理 人员 的培训 ,提高护理 队伍 医院感染 的专业 知识 ,规 范消 毒 隔 离制度 与措 施。对 入院就有 感染 的精神 病患 者 ,安排 住入
单 间进 行 隔 离 。 特 别 是 对 生 活 不 能 自理 的 患 者 ,进 行 重 点 护理 。 医务 人 员 严 格 观 察 患 者 病 情 及 体 温 、 血 像 变 化 ,如 发 生感 染 及 时 报 告 和 采 取 有 效 的 预 防 措 施 , 降 低 医 院 感 染
下降。
20 年 收住 的 66例精神病患 者发生 的 9 例 医院感染 进 06 9 8
行 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对 象与 方 法
1 对 象 男 4 7例 ,女 5 例 ;年 龄 2 ~5 l l 9岁 ,平 均 3 . 38 岁 ;住 院 时 间 8 4 ~75天 ,平 均 19天 ;文 化 程 度 :小 学 以 8
( 收稿 日期 :2 0-72 ) 0 7 .6 0
能 自理和认知 障碍 的特征有关 。住院时 间越长 ,感染率 也
作者 单 位 : 宁波 市公 安 局 安 康 医 院,浙 江 宁 波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发表时间:2011-11-17T10:09:23.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8期供稿作者:李君[导读] 通过适量的运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李君(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康乐分院 215316)【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239-02【摘要】目的调查精神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方法对21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按国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分析感染原因。

结果 21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0例。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率较高,应加强长期住院及年老体弱的患者生活护理,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精神科病房管理,是减少院内感染机会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精神疾病是以精神活动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病程长,容易复发,需长期服药,患者行为意志力衰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

现在对我科室2010年5月份~2011年5月份218例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院内感染调查,分析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措施,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我科室2010年5月份~2011年5月份的218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其中男138例,女80例,年龄14~72岁,平均37.9岁,按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通过查体温单,长期、临时医嘱,病程记录,护理记录和各种常规、特殊检查。

1.2 放射与检验2 结果本组218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50例,其中男病人36例,女病人14例,医院感染率为22.9%,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7例,占54%,肠道感染20例占,40%,尿路感染2例,占0.04%,带状疱疹1例,占0.02%;41岁以上35例,占70%,40岁以下15例,占30%;秋冬季20例,占40%,夏季25例,占50%;春季3例,占0.06%,冬季2例,占0.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通过对52例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性肺炎的总结、分析,作者探讨了精神病患者诱发院内肺炎的危险因索和防治措施。

①精神患者住院时间长,社会功能损害明显,自我保护能力差,不能客观反应继发性感染症状;②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及电休克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可使正常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③精神科医护人员除掌握本专科知识外,还应对精神病治疗的副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减少院内感染性肺炎的发生。

标签:精神病;院内感染;肺炎
精神病医院内感染与其他临床科患者相比有不同之处。

感染原因甚多,为加强防治措施,作者对精神科52例(54例次)院内感染性肺炎(下称肺炎)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其发生规律及有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 临床资料
根据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员所填报的医院内感染登记表以及不定期地巡视患者;以全国医院内感染监测中心统一诊断标准为依据,查阅了3个精神病区(2个男病区,1个女病区)1995年6月~1996年12月,共计1495份出院病历,对其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院内感染性肺炎发生率调查病历1495份,发生医院感染174例,感染率11.64%,其中肺炎52例(54例次),占院内感染构成比29%~89%,住院期问发生2次肺炎者2例。

2.2肺炎与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程的关系52例肺炎患者中,男33例(6
3.46%),女19例(36.54%);年龄17~76岁,平均35.7岁,其中21~45岁35例(67.31%)。

住院天数14~151d,平均69.58 d;住院至发生肺炎时间为4~80 d,平均22.8 d,其中4 w以内发生者40例,4 w以上12例;精神病的总病程为4 d~26年,平均
4.1年。

2.3肺炎感染情况52例(54例次)均经摄X线胸片后确诊,其中右侧肺炎36例次,左侧肺炎9例次,两侧肺炎9例次。

感染前均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2.4疾病种类与肺炎发生的关系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Ⅱ-R分类,根据临床表现、精神病治疗的副反应情况、胸片、血常规、体温、临床医师诊断确定,见表1。

2.5 肺炎患者抗精神病治疗情况本组患者单纯服用抗精神病物发生肺炎者31例次;服用抗精神病物并用电休克发生肺炎者23例次,见表2、表3。

3 讨论
3.1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者认为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及抗精神病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是主要的诱发因素。

精神病患者住院时间长平均70 d左右,在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占2/3-3/4,21~45岁者占住院患者的67.31%(该年龄段是精神分裂症的好发期),精神分裂症肺炎发生率占精神病患者肺炎发生率的88.46%。

3.2治疗的副反应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作用,当患者处于深睡眠状态或进食、饮水易发生呛咳而致口腔分泌物或胃返流物误吸入呼吸道,导致吸人性肺炎。

本组52例肺炎患者中,单用和合用氯氮平43例(82.69%),同期精神科氯氮平使用率为67%,可见吸人性因素占较高比例。

此外表3可见,抗精神病药物合并电休克治疗的肺炎发生率是总肺炎发生率的42.59%。

大部分患者入院时,病情较重,为极早控制精神症状,常常以电休克配合药物治疗,统计中发现,从住院至发生肺炎的时间,4 w以内40例(76.92%),考虑肺炎发生与这段时问治疗力度大、副作用明显有关。

在每次电休克治疗后,患者出现短暂的自主呼吸停止、全身抽搐,當抽搐停止出现深呼吸时,易将口腔分泌物吸人呼吸道,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及多次电休克治疗的反应,使正常的呼吸道生理防御机制受损,致肺炎发生率增多[1]。

3.3对策
3.3.1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好继续教育。

精神科医护人员不仅要掌握本专科理论知识,还应拓宽知识面,掌握边缘学科的知识,准确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去除潜在感染因素,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3.3.2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院的消毒共组进行患者的环境的消毒、杀菌工作。

改善卫生条件,保持病区内清洁,创造舒适、整洁的环境。

定期进行卫生学监测,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切断各种感染途径,预防各类外源性感染的发生。

3.3.3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①精神疾病的患者情况较为严重,由于不能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详细表达,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护理。

②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药物的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等,做好在患者的用药护理以及病情的严密监测,主动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问询,仔细分析观察到的每一个症状和体征,如服用氯氮平的患者因唾液分泌增加,加之药物作用患者睡眠深,应督促患者采用侧卧位,协助患者清除口内分泌物,以利分泌物及时排出,减少吸人性肺炎的发生。

③做好电休克治疗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尤其是电休克治疗后意识尚未完全清醒时,严防窒息及口腔内分泌物吸人呼吸道。

3.3.4积极治疗精神疾病是减少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关键精神病患者因思维、情感、行为异常、缺少主诉、治疗不合作、管理困难,采取积极有效的治
疗措施,尽快改善精神症状,使患者恢复正常理念,配合医疗护理,服从管理,则大大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 Malhi,D Adams,B Moss,G Walter.To medicate or not to medicate,when diagnosis is in question:decision-making in first episode psychosis[J].Australasian psychiatry:bulletin of 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2010,18(3):230-237.
[2]Anne,Young,Pamela,Willson.Predicting NCLEX-RN Success:the Seventh Validity Study HESI Exit exam[J].Computers,informatics,nursing:CIN,2012,30(1):55-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