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选读 重点点拨

合集下载

中医学专业《内经选读》重点背诵段落期末必考

中医学专业《内经选读》重点背诵段落期末必考

中医学专业《内经选读》重点背诵段落期末必考中医学专业《内经选读》重点背诵段落期末必考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

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中医必读名著知识点总结

中医必读名著知识点总结

中医必读名著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基本理论1. 五行学说:《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行学说,认为人体和自然界的变化都受到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影响。

五行相克相生的关系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都有不同的影响。

2. 阴阳学说:《黄帝内经》强调阴阳的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阴阳失衡会导致人体的疾病。

中医治疗的核心是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恢复健康。

3. 五脏学说:《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心、肺、肝、脾、肾)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着不同的生理功能。

五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4. 经络学说:《黄帝内经》阐述了经络系统在人体生理和病理中的重要作用。

经络是人体气血流动的通道,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二、疾病诊断与治疗1. 辨证论治:《黄帝内经》强调辩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进行辩证分型,再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2. 药食同源:《黄帝内经》提倡“药食同源”的理念,即认为药物和食物有着相似的作用,可以用食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3. 针灸治疗:《黄帝内经》介绍了针灸治疗的原理和方法,认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 药物治疗:《黄帝内经》记录了大量的草药和药方,强调了药物的选择、用量和配伍原则。

三、健康养生1. 调养心态:《黄帝内经》提出了“怒伤肝、忧伤脾、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的理论,强调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饮食养生:《黄帝内经》强调均衡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提倡根据季节和个体差异来调整饮食。

3. 运动保健:《黄帝内经》提倡适当的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认为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四、预防与保健1. 防病治未病:《黄帝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的理念,强调了早期干预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2. 调节生活作息:《黄帝内经》认为生活作息规律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倡规律作息、适当休息。

3. 环境卫生:《黄帝内经》提倡良好的生活环境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包括清洁卫生、通风和环境的调节。

中医经典选读以及详细讲解

中医经典选读以及详细讲解

四气调神大论第二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 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 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 逆,是谓内格
中医经典选读和详细讲解
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
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 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中医经典选读和详细讲解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 天,指先天,癸,即癸水。天癸为藏于肾中具有促进生殖
功能的一种先天而生的物质。至,成熟的意思(又解为到 达、产生)。 精气的别称。出《黄帝内经•太素》:“天癸,精气也。” 元阴、元气的别称。《类经•脏象类》:“故天癸者,…其 在人身,是为元阴,亦曰元气。” 任脉:人体奇经八脉之一。“任”,担任,妊养之意,总任 一身阴经,称为阴脉之海。与女子经、带、胎、产的关系 密切 太冲脉:即冲脉。
描述阴阳的概念与其特征(阴阳相互交融)
中医经典选读和详细讲解
阴阳学说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 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 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 使也
从天地、星辰、自然事物以及人体来描述 阴阳的含义
介绍阴阳之间的关系
《扁鹊内经》九卷,《扁鹊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 三十八卷,《白氏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经方:《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 六病方》四十卷、《五藏六府瘅十二 病方》四十卷、 《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 二十三卷、《五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藏 狂颠病方》十七卷、《金疮疭瘛方》三十卷、《妇女婴儿 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 七卷

中医重点 (自动保存的)

中医重点 (自动保存的)

中医学基础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阴阳的属性阳:明亮的、温热的、在上的、活动的、兴奋的、强壮的、外向的、无形的、机能亢进的阴:晦暗的、寒冷的、在下的、静止的、抑制的、虚弱的、内向的、有形的、机能衰退的自然界:阳日天昼火热温夏春干气清……阴月地夜水寒凉冬秋湿味浊……人体:阳男外表背上气腑实……阴女内里腹下血脏虚……阴阳属性特点: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对立转化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阴阳互损,阴阳转化。

八纲辨证是最基本的辩证方法。

“五”,指木、火、土、金、水。

“行”,即运动变化和行列、次序。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水曰润下,土曰稼檣,金曰从革。

1.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五行制化4.相乘、相侮: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

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又称反克、反侮。

虚则补其母的治法:滋水涵木(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指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培土生金法(又称补脾养肺法,指通过培补脾气以助益肺气的方法),益火补土法。

实则泻其子的治法:肝旺泻心法根据相克规律制定的方法:抑木扶土法(又称平肝和胃法或调理肝脾法,指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第二章脏象按照脏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将脏腑分为三类:五脏:心、肺、脾、肝、肾,功能为化生、蕴藏精气,多为实质性脏器。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功能为受盛,传化水谷糟粕,多为中空性脏器。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器枝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经络学说。

中药的重点

中药的重点

麻黄: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解表散寒、温通经脉、通阳化气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生姜:解表散寒、温胃止呕、解毒荆芥:祛风解表、止痒、透疹、止血防风:祛风解表、止痒、胜湿止痛、祛风止痉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消肿排脓、燥湿止带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透疹止痒、疏肝解郁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止痒、利咽散结、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柴胡:解表退热、升举阳气、疏肝解郁葛根:解表退热、生津止渴、透发麻疹、升阳止泻石膏:清热泻火、清肺胃热、敛疮生肌知母:清热泻火、清肺胃热、滋阴润燥栀子:清热除烦、利尿通淋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泻肺热、清热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心除烦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退虚热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散结消肿、清热利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利湿热鱼腥草:消痈排毒、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射干:解毒利咽、清热祛痰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玄参: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泻火解毒、软坚散结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清退虚热、消散痈肿赤芍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清泄肝火青蒿:清退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地骨皮:凉血除蒸、清泻肺热大黄:泻下攻积、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清泻湿热芒硝:软坚泻下、外用清热消肿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骨鲠木瓜:舒经活络、化湿和胃秦艽:祛风湿止痛、通经络、退虚热、清湿热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藿香:化湿、止呕、解暑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解表厚朴:燥湿行气消积、下气消痰平喘茯苓:利水消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薏苡仁:利水消肿、健脾补中、清热排脓、舒筋除痹泽泻:利水消肿、泄热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祛痰滑石:利水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茵陈:利湿退黄、解毒疗疮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干姜:温中散热、回阳救逆、温肺化饮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降逆止呕、助阳止泻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木香:行气止痛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神曲:消食和胃麦芽:消食健脾、回乳消肿使君子:杀蛔虫、消疳积苦楝皮:杀蛔虫、杀虫疗藓槟榔:驱虫、行气消积、利水小(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强)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三七:散瘀止血、活血定痛茜草:凉血化瘀止血、活血通经止痛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安神、消散痈肿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消痈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火、药下行土鳖虫:破血逐淤、续筋接骨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莪术:破血行气、化瘀止血、敛疮生肌水蛭:破血通经、逐淤消徵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桔梗:宣肺祛痰、宣肺利咽、宣肺排脓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桑白皮:泻肺平喘(强)、利水消肿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强)朱砂:镇惊安神、清热解毒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酸枣仁:养心安神、敛汗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重镇安神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牛黄: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钩藤:息风定惊、清热平肝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宜志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党参:补脾益肺、补血、生津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白术:补脾健胃、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甘草:补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固冲任止带、温补托毒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续断:补益肝阳、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菟丝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温脾止泻、补肝肾安胎蛤蚧:补肺肾益精血定喘嗽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熟地黄:补血、填精益髓白芍药:养血、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敛阴止汗阿胶:补血滋阴、止血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解毒截疟通便北(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鳖甲: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雄黄:攻毒、杀虫硫黄:外用攻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升药:攻毒祛腐。

中医经典知识点总结

中医经典知识点总结

中医经典知识点总结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是基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方法、理论和实践,通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

中医包括中医理论、中医诊断、中医治疗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门具有自身独特特点和精髓的医学体系。

中医学经典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凝结了数千年来医学家的实践经验和思想智慧,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对中医经典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学习参考。

一、《内经》系列《内经》是中医理论的经典之一,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集大成者,对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经典之一,系统地论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法。

《金匮要略》则是中医调理和治疗的经典之一,介绍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方。

在《内经》系列中,包括了许多中医经典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机病因、辨证论治等,这些理论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内经》,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理论与实践,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促进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

二、《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经典之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主要包括《伤寒论》和《金匮真言论》两篇,又称为《伤寒金匮论》。

该书是以《伤寒论》和《金匮真言论》为主体内容,结合了《素问》的一些观点和内容而成。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对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伤寒杂病论》中包含了许多中医经典理论,如辨证论治、药方配伍、针灸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习《伤寒杂病论》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三、《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是中医调理和治疗的经典之一,包括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方。

《金匮要略》主要介绍了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配伍原则等。

中医学重点(点题版)

中医学重点(点题版)
四君子汤:人参、炙甘草、茯苓、白术。
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药物配伍在方剂中的作用:①增强药力②影响单味药物在方剂中功用发挥的方向和程度③扩大治疗范围④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针灸
经络的生理功能:①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②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③调节功能平衡④感应传导作用。
咳嗽痰多,色白而粘容易咯出,胸部满闷或见气喘,喉中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
大肠液亏:大便干燥难于排出,舌唇干燥,咽干口臭,头晕,舌红少津,脉细。
脾气虚: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脘腹胀满,便溏,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四肢倦怠消瘦,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脾阳虚:纳呆食少,脘腹胀满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面色萎黄,口淡不渴,或肢体困重,或全身浮肿,大便溏薄清稀,或白带量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郑声: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问疼痛:痛如针刺刀割者,为瘀血所致。
头痛:后脑痛连项背,属太阳经病;痛在前额或连及眉棱骨,属阳明经病;痛在两颞或太阳穴附近,为少阳经病;头痛而重。腹满自汗,为太阴经病;头痛连及脑齿,指甲微青,为少阴经病;痛在巅顶,牵引头角,气逆上冲,甚则作呕,为厥阴经病。
脾气下陷:脘腹有坠胀感,食后益甚,或便意频频,肛门坠重,或久痢不止,甚则脱肛,或内脏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伴头晕目眩,少气无力,肢体倦怠,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不统血: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齿衄或妇人月经过多,崩漏,伴有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白无华,舌淡,脉细弱。
胃阴虚: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或脘痞不舒,干呕呃逆,形瘦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辨证

中医经典著作知识点

中医经典著作知识点

中医经典著作知识点
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依据,下面是一些中医经典著作的知识点:
1.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被称为中医学的“”。

该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系统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伤寒杂病论》:由张仲景所著,是中医内科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

该书总结了治疗伤寒及其他杂病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原则。

3. 《金匮要略》:是明代医学家张仲景的另一部重要著作。

该书主要记录了针灸治疗方面的知识,包括针灸穴位、针刺方法和针灸治疗的适应症等内容。

4. 《本草纲目》: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时中编著的药物学经典。

该书收集了大量的中药资料,系统介绍了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和临床应用。

5.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也是中药学的奠基之作。

该书记载了大量中草药的特性、功效和应用方法,为后世的中药研究奠定了基础。

6. 《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著作,收集整理了当时医家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案。

该书对于中医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医经典著作涵盖了中医理论、临床经验和药物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内经选读重点笔记

内经选读重点笔记

内经选读重点笔记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包括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下面是内经选读的重点笔记:1. 理论体系:内经中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等。

五行学说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五行相应相化,体现了人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人体各个方面的对立统一,体现了人体的平衡与调节。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是疾病发生和病因病机的重要依据。

2. 诊断方法:内经中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舌苔等,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言语、呼吸声、腹音等,来了解患者的病情。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的交谈,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及病程。

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气血状况。

3. 治疗原则:内经中提出了治疗的原则,包括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平衡气血等。

调和阴阳是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人体恢复正常。

疏通经络是通过刺激经络,调节气血的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平衡气血是指保持气血的平衡,使气血充足,身体健康。

4. 重视预防:内经强调了疾病的预防,提出了“未病先防”、“治未病”等观念。

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内经还强调个体抵抗力的重要性,建议人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免疫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总之,内经选读的重点主要包括理论体系、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预防疾病。

这些重点内容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中医重点学习资料

中医重点学习资料

中医重点学习资料导论㈠四大医学典籍①《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包括《素问》《灵枢》②《难经》成书于汉之前传为渤海郡秦越人扁鹊所作包括寸口学说和命门学说。

③《神农百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典著,成书于东汉。

记载药物365种。

药物分类分上中下三品。

提出七情合和理论。

④《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辩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张仲景所作包括《伤寒论》《金贵要略》㈡《新修本草》我过政府办定的第一部药典全书记载844种药《备急千金方》《千金翼方》孙思邈㈢金元四大家刘寒凉张攻邪李补土朱滋阴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㈣《本草纲目》中药学巨著李时珍16纲62类㈤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要点:⒈整体观念①人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⒉恒动观念⒊辩证论治中医的哲学思想㈠气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是物质与精神的混沌与统一。

起的基本特征:①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②气是运动不变的物质③气是感应现象的中介㈡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属性的概括。

阴阳属性的特点:①阴阳的抽象性和相关性②阴阳的普遍性③阴阳的相对性④阴阳的规定性阴阳学说的内容:⑴阴阳相互对立①阴阳相互矛盾②阴阳相互制约⑵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⑶阴阳相互消长①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②阴阳俱长或阴阳俱损③阴阳双方处于暂时的动态平衡⑷阴阳相互转化(阴阳转化条件:“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重、极是阴阳转化的必备条件,指事物发展到了极限顶点,原先以阴为主的事物就可能转化为以阳为主。

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物质与功能之间的代谢演变过程,就是阴阳消长和转化的统一,即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㈢人体组织阴阳属性:阳:上部体表腰背四肢外侧皮肤六脏心肺阴:下部体内胸腹四肢内侧筋骨五脏肝脾肾㈣人体病理变化⑴阴阳偏盛⑵阴阳偏衰⑶阴阳互损⑷阴阳转化㈤阴阳失调治疗原则:损其有余补其不足㈥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爱稼墻,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五行相侮: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藏象学说藏象:是指人体内脏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齐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腹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气:气,作为一个医学概念是指人体之气,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中医学复习重点

中医学复习重点

中医复习重点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难经》。

2.中医护理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施护。

3.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理念,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护理服务的对象实施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各方面的护理。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性,阴阳的相互依存,阴阳的相互消长,阴阳的相互转化5.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原则就是调整阴阳,即补其不足,泄其有余,以促使阴阳恢复平衡。

6.五行的基本概念:五,指构成客观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即木,火,土,金,水。

行,是指运动的变化。

五行,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7.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8.无味:酸,苦,甘,辛,咸。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9.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情志:怒,喜,思,悲,恐。

五气:风,暑,湿,燥,寒。

10.精,气,血,精液,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维持脏腑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11.肾中所藏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本,其主要功能是主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12.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和二阴。

13.心,主血脉,主神志。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调通水道。

脾,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

肝,主疏泄,主藏血。

肾,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

14.气的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

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5.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16.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能载气,血能养气,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血和津液都来源于水谷精气,二者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17.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中医学复习重点

中医学复习重点

中医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发散风寒药:麻黄:辛、苦、温。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辛、甘、温。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防风:辛、甘、微温。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白芷:辛、温。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发散风热药:薄荷:辛、凉。

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

牛蒡子:辛、苦、寒;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

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

柴胡:苦、辛、微寒。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

提示:那些可以利咽喉,通肺窍的。

薄荷、牛蒡子、蝉蜕。

第二章: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知母:苦、甘、寒。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夏枯草:辛、苦、寒。

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

板蓝根:苦、寒。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蒲公英:苦、甘、寒。

清热解毒、利湿、消痈。

鱼腥草:辛、微寒。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败酱草:辛、苦、微寒。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白头翁:苦、寒。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清热凉血药:生地:甘、苦、寒。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甘、苦、寒、咸。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丹皮:苦、辛、微寒。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赤芍:苦、微寒。

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清虚热药:青蒿:苦、辛、寒。

清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第三章:泻下药攻下药:大黄:苦、寒。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

芒硝:咸、苦、寒。

泻下、软坚、清热。

芦荟:苦、寒。

泻下、清肝、杀虫。

峻下药:巴豆:辛、热、有大毒。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第四章:祛风湿药独活:辛、苦、温。

中医学重点大全

中医学重点大全

中医学重点⼤全第⼀章绪论1.《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分为《伤寒论》和《⾦匮要略》两部分,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元四⼤家:刘完素、张⼦和、李东垣(李杲)、朱丹溪(朱震亨)。

刘完素倡导“⽕热论”,认为疾病多因⽕热⽽起,在治疗上多运⽤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正安,”在治疗⽅⾯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

李杲认为“⼈以脾胃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称之为“补⼟派”。

朱震亨举“相⽕论”,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善⽤“滋阴降⽕”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3.中医学结构体系:元⽓论——哲学基础阴阳五⾏学说——⽅法论脏腑经络理论——核⼼4.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念第⼆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的对⽴制约阴阳的互根互⽤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热,热极⽣寒”阴阳的交感相错“阴阳者,万物之始也”“阴阳相错,⽽变由⽣”2.⾃然界与⼈体五⾏归类简表⾃然界五⾏⼈体五味五⾊五⽓五⽅五季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酸青风东春⽊肝胆⽬筋怒苦⾚暑南夏⽕⼼⼩肠⾆脉喜⽢黄湿中长夏⼟脾胃⼝⾁思⾟⽩燥西秋⾦肺⼤肠⿐⽪⽑悲咸⿊寒北冬⽔肾膀胱⽿⾻恐3相⽣:指五⾏中某⼀⾏事物对另⼀⾏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的作⽤4相克:指五⾏中某⼀⾏事物对另⼀⾏事物具有抑制、约束、消弱等作⽤5相乘:即乘虚⽽⼊,相克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关系。

相克与相乘在次序上相同,但相克是⽣理功能,相乘是病理改变6相侮:即恃强凌弱.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7相⽣(母⼦)关系的传变母病及⼦:是指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脏⼦病犯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脏传及母脏第三章中医的⽣理观1.五脏:⼼.肝.脾.肺.肾六腑:胆.胃.⼤肠.⼩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脉.胆.⼥⼦胞“五脏者,藏精⽓⽽不泻……六腑者,传化物⽽不藏”2.⼼:主⾎脉,主神明,开窍于⾆,其华在⾯,在五⾏属⽕,在志为喜,在液为汗3.肺:主⽓、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道,朝百脉、主治节,开窍于⿐,在五⾏属⾦,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外合⽪⽑,“相府之官”4.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开窍于⼝,其华在唇,在五⾏属⼟,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主肌⾁与四肢5.肝:藏⾎,主疏泄,开窍于⽬,其华在⽖(为筋之余),在五⾏属⽊,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中医复习重点

中医复习重点

名词【柴胡】疏散风热、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化焰。

【半夏】燥湿化痰、湿化寒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丹参】活血通经、袪瘀止痛、凉血消肿、清心除烦。

【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山茱萸】收敛固涩、补益肝肾。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藿香】化湿解暑、和中止呕、辛温解表。

【茯苓】利水渗湿、补中健脾、宁心安神。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大黄】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附子】回阳救逆、温里助阳、袪寒止痛。

【三七】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排脓。

【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熟地黄】:补血调经、滋阴填髓。

方剂【川芎茶调散】【组成】川芎荆芥薄荷羌活白芷细辛防风甘草【功用】祛风散寒止痛。

【方解】君药:川芎,味辛温,祛风活血止痛,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

臣药:荆芥、薄荷、防风,辛散上行,疏散风邪,清利头目。

佐药: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细辛,散寒止痛,善治少阴经头痛。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天麻钩藤饮】【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功用】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方解】君药:天麻、钩藤,平肝息风。

臣药:石决明,平肝潜阳,除热明目,加强天麻、钩藤平肝息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

佐药:栀子、黄芩,清热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

【白虎汤】【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功用】清热生津。

【方解】君药:石膏,辛甘大寒,清热除烦。

臣药:知母,苦寒质润,清热生津。

佐使药:甘草、粳米,和胃护津,以防寒凉伤中。

【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甘草柴胡生地【功用】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中医经典知识点

中医经典知识点

中医经典知识点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

本文将介绍中医经典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学。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经典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阴阳是描述事物相对而言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世界上万物的运行规律。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都是阴阳失衡的结果。

通过调整阴阳平衡,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经典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中医认为,人体的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等都与五行有关。

通过了解五行的相互关系,可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经络学说经络是中医经典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通道。

经络贯穿全身,连接着脏腑、肢体和皮肤等组织。

中医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部位。

通过调整经络的运行,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经典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医将人体的脏腑分为五脏和六腑,包括心、肝、脾、肺、肾和胆、胃、大肠、小肠、膀胱。

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中医通过观察脏腑的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诊断方法中医经典中提出了多种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外部表现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和呼吸来判断疾病的特点;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来判断疾病的原因;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这些诊断方法相互结合,可以提高中医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和诊断准确性。

六、治疗方法中医经典中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气功等。

药物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中草药和药物配方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中医学重点难点

中医学重点难点

中医重点心气推动和调节心脏搏动,脉管舒缩,血流通畅),心主神志(1)心在志为喜(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3)心在窍为舌(4)心在液为汗成:自然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成宗气,呼出促进肺呼吸,吸入贯注心脉助心推动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肺为水之上源)4.朝百脉、主治节(全身的血液都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在心气和肺气的共同作用下输布到全身,主治节:司呼吸、调节气机、助心行血、调节水液代谢)1.肺在志为悲忧;2.肺在液为涕;3.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4肺在窍为鼻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化生精气血津液,生命活动才得以持续)1脾主运化(水谷水液)2.脾气主升(将水谷精气上输至头面以滋养清窍,水谷精气上输至心肺以化生气血,升提腹腔内脏,维持恒定位置)3.脾主统血:1.在体合肌肉,主四肢;2.在志为思;3.在液为涎;4.在窍为口调节生殖功能(疏泄调畅心气(脉气),维持血液正常的运行;疏泄调畅肺气(宗气),保证正常呼吸运动;疏泄调畅脾气(胃气),保证水谷正常消化吸收;疏泄调畅胆气,保证胆汁正常分泌与排泄;疏泄调畅肾气,保证精血及二便的正常排泄;疏泄调畅三焦之气,保证水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疏泄调畅五脏之气,维持制约肝脏阳气,防止疏泄升发过度;调节外周血量分配;防止出血:出血时以备用;止血作用;形成月经:月经的血量多少与肝藏血量有关;化生肾精:肝贮藏血液可以转化成为肾精收藏贮;1.肝在志为怒;2.肝在液为泪;3.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4.肝开窍于目肾主水3.肾主纳气 1.肾在志为恐;2.肾在液为唾;3.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4.肾开窍于耳和二阴。

降为和;3.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4.大肠:传化糟粕,大肠主津5.膀胱;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6.三焦: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生理功能: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保卫作用的气。

中医学经典知识点

中医学经典知识点

中医学经典知识点中医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拥有丰富的经典知识。

本文将介绍中医学中的一些经典知识点。

1.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

这本经典包含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1.1 《素问》《素问》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它是对中医学各方面问题的论述和探讨。

其中包括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病因病机等内容。

1.2 《灵枢》《灵枢》是《黄帝内经》的另一部分,主要讨论了中医学中的经络理论、针灸理论和养生保健等内容。

它对于中医诊疗方法的理论基础起到了重要作用。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将自然界和人体的变化分类为五种元素,即金、木、水、火和土。

五行学说与身体各器官、功能、病理变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3. 脉诊脉诊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身体状况和病情。

中医认为,人体各个脏腑经络都与脉搏有关,通过脉搏的形态、强弱、速度等变化可以推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4. 中草药中草药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中医将草药按照其性味、功效等性质进行分类,并通过配伍应用的方式进行药方的制定。

中草药在中医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

针灸具有独特的疗效,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上是关于中医学经典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中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 注意:本文所述内容为一般性的中医学经典知识点,具体应用时请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

读懂中医的要点

读懂中医的要点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附子运用特点
主症――心烦不卧,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少阴热化证(303) 治――育阴清热
方――黄连阿胶汤
厥阴病(326)
厥阴病
主症――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知饥不食,食则吐蛔 病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治――寒热并用 方――乌梅丸(主久利,蛔厥)
2、阳虚水泛(82)
温肾阳
②附子运用
回阳救逆
量轻
急救回阳 回阳固脱 宜生
(重且急)
量大
散寒祛湿止痛――宜熟、宜重
(痛在关节)
四、痞证
主症――心下痞,按之濡,关脉浮
治――泻热消痞
方――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邪与水相结,停于胸腹
结胸
(一)热痞(154)
①结胸与痞
小――邪与痰结,停于心下
热痞――无形邪热阻于心下,有痞满感但
发汗――麻黄汤
②解表、发汗、解肌、解外―祛外邪解表证 解肌―桂枝汤
2.部分名词
解外―有时指柴胡汤
太阳
足太阳 手太阳
③ 和――无病之意(胃气和、卫气不和)
④ 和之――用小剂量药物促使调和
⑤ 主之――有此症必用此方
⑥ 宜与等――斟酌之意
⑦ 合病――两经以上同时发病
⑧ 并病――经未尽又出现另一经症状
⑨ 直中――不经三阳直犯三阴(太阴、少阴)
1.煎服法 ②加衣被,取微似汗
( 背) ③中病即止,若不汗,可缩短给药时间,病重者周时服
④忌生冷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
注 2.阳浮而阴弱、须臾、小促其间之释
3.本条应结原1、2、16理解
汗出、脉浮缓
4.与表实之别
无汗、脉浮紧
原文13――不论外感内伤,具备此四症皆可用
16――伤寒表实
2、桂枝禁忌证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热炽迫津
津液外出
阳明病
汗出
肠道失润 胃肠燥
热不下达而上扰
热除结通
便秘
谵语 小承气汤
谵语止 停服
以方测证――潮热,腹胀满,谵语,出汗,便秘等

燥热内结以腹胀满硬痛,潮热,便秘为主
临证运用
腑实重证大下后胀满未尽者
主症――潮热,便秘(纯利稀水)腹硬绕脐痛,谵语,不能
食,烦躁,手足汗出或见危候
治――峻下热结
17――内有湿热
3、桂枝兼证 (1)兼项背强几几
A.项背强几几――项背活动受限,转动不灵活,有发板、发沉、
发紧之感
词 B.反――不应有而有谓之“反”
C.内同纳
D.将息――调理之意
原文14
主症――表虚加项背几几
括 治――解肌祛风,舒经通络
方――桂枝加葛根汤
A.“几几”及“反”字释
B.据葛根汤证,本方应无麻黄
太阳病
病因――风寒
病位――表
主症――原文1
伤寒
主外,为外感初期
经证
治――辛温发汗
分类
中风
蓄水
腑证

蓄血
兼证、变证、类似证
行水 活血
太阳病辨证纲要
一、太阳病纲要
主症――头痛连项(项强),恶寒(发热),脉浮
原文1
病机――风寒外束,经脉不利
1.背及头痛项强 注 2.应与3、35条合参(应有发热)
3.别三阳经头痛 4.凡称“太阳病”当有原1症 二、太阳病分类(伤寒、中风、温病)
(三)大承气证 方――大承气汤
多用于腑实重证,痞满燥实同时具备者

若见危候可改用新加黄龙汤或增液承气汤
湿热发黄证(阳黄)
阳明变证
兼里――腹满便秘口渴――茵陈蒿汤
发热、身目 并重
发黄、无汗、
兼表――恶寒头身困重――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小便不利等
当加茵陈
热重――心烦,口苦,尿赤,舌红――栀子柏皮汤
少阳病
病位――半表半里
阳明
主里、为热、属实(热证)
手阳明
腑证――燥屎内结证,宜下――承气类
(实证)
阳明纲要
一、提纲(原180)
胃、大肠、小肠
胃家――胃肠言
阳明之为病
食道止肛门(消化道)

广
实――邪气盛则实

狭――腑(充实之意)
二、阳明病外证(182)――身热,大汗,不恶寒,反恶热
(汗自出)
阳明病证
一、热证(经证)(176)
喘而汗出(发热,肛门灼热
(三)葛根芩连汤证热)
―清热止利――葛根芩连汤
本方重在清热止利,临证有无表证皆可用

太阳篇中论喘的病机与代方
①风寒外束,肺气失宣致无汗而喘――麻黄汤
②素有喘疾,又触风寒,新感引动宿疾致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附 ③外有风寒内有水饮,致肺失宣降而咳喘――小青龙汤
④表邪化热,内壅于肺致发热汗出而喘――麻杏石甘汤
注 C.项强与几几之别
药力增强
D.服药注意同桂枝汤,但不须喝粥
葛根生津
(2)兼喘
词:喘家――经常患气喘之人
主症――素喘加表虚证
括 治――解肌祛风,降气平喘(新感引动宿疾)
原文18
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注――太阳篇中论喘的病机与代方
(3)兼阳虚漏汗
A.主指峻汗
B.桂枝汤汗不如法
发汗 C.阳虚外感,但用发汗
外(表)未解――先解外
不自下
外解后――攻下瘀血
主症――神志如狂,小腹拘急硬痛(舌、脉)
桃仁
方――桃核承气汤(调胃加

桂枝
①蓄血轻证若外未解,应用常法(先表后里)
小便利否
②蓄水与蓄血之别
神志常否
注 ③温病桃仁承气汤组成(调胃去甘草加桃仁、当归、白芍、丹皮)
轻证――桃仁承气汤
④蓄血
势急――抵当汤
重证
势缓――抵当丸
主症:脉微细,但欲寐
素体阳虚,外邪直中少阳
寒化证
病因
全身虚衰证
少阴病纲要(281)
太阳、太阴转入
热化证
温补肾阳――四逆辈

育阴清热――黄连阿胶汤
主症――脉沉微,欲寐,畏寒,自利(清谷)而渴,手足
逆冷,小便色白
治――急救回阳
方――四逆汤
一、少阴寒化证(323)
格阳于外――身反不恶寒――通脉四逆 汤
注 ①若脉微欲绝 格阳于上――面赤、咽痛――白通汤
主症――发热恶风(寒),出汗、脉浮缓(加原1症)
原文2 (中风提纲) 病机――风寒外束(偏风)营卫不和
1.恶风、恶寒的特点 证名(伤风之意为太阳病一证型)
2.中风 注
病名(为内科杂病)
3.脉缓――松弛和缓与紧脉相对 4.感冒、伤寒、中风、伤风 5.表虚与表实
(非内伤之表虚)
主症: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体痛呕吐,无汗)脉浮紧
往来寒热
一部分主症
符合病机一症
太阳病纲要(273)
太阴病
主症――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喜温按)
①脾阳素虚,寒湿直中
病因 ②内生生冷,过用苦寒 中阳不足,寒湿内滞
③三阳误汗下
(中焦虚寒证)
治――当温之(温中祛寒,健脾燥湿)――四
治禁
逆辈 理中汤(丸)
四逆汤
禁――攻下(胸下结鞕)
少阴病
表无大热(表证已除) 词――无大热
无阳明大热 主症――发热、汗出、咳喘 (二)麻黄石甘汤证(63) 治――清热宣肺 方――麻杏石甘汤
①有汗为何用麻黄,无大热为何用石膏 注 ②注忌麻石之配伍及用量(2~3倍或5~10倍)
③太阳篇中论喘的病机与代方
脉促(急促)――表未解-更 服桂枝汤
桂枝证,反下,下利不止
性质――热证
太阳转属(96)
少阳病 成因
本经受邪(97)
主症――提3,柴胡4,脉弦
治――和解(禁汗、吐、下、利小便)
方――小柴胡
少阳纲要
主症――口苦、咽干、目眩
病机――胆火上扰
一、提纲263
结合96条(柴胡四症)

本条主症非少阳所独有
少阳病证
主症――提纲3症加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脉弦
沉(阴)弱(缓,不足感)
卫气抗邪(兴奋)――卫强

言病机――卫强营弱
营阴外达(不足)――营弱
② 须臾――一会儿
③ 小促其间――缩短给药时间
主症――发热、恶风、汗出、头项痛、脉浮缓
(原文1、2、12)
桂枝汤证治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
中风、表虚证治 治――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桂枝汤
①日三服,药后进热粥以助药力,以资汗源
治禁――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
二、实证
(一)调胃证207
(泻热润燥)
①以方测证――蒸蒸发热,汗出便秘,腹胀谵语,心烦等
初归阳明证见发热汗出谵语――分服
②注意煎服法

燥热内结,上证见腹胀,便秘――顿服
燥热内结以发热、便秘腹胀满等为主
临证运用
腑实重证大下后燥结未尽者
(二)小承气证(213)
(泻热通腑)
D.病轻药重
词 逐漏不止
小便难
同讲义
四肢微急
原文20
主症――表虚证加大汗,小便难,四肢微急
括 治――扶阳解肌
方――桂枝加附子汤
注:附子运用特点(生、熟用;量大、小的特点)
(二)表实证 1、麻黄证 主症――恶寒(风)发热,头身诸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原1、3、35)
病机――风寒外束,肺气不宣
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治――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方――大青龙汤(麻黄汤加石膏、生姜、大枣)
(加倍)
脉微弱
原文38 禁
误服亡阴、亡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