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方式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规格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规格一、前言混凝土是广泛应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其强度、耐久性、耐久性等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制作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选定合适的配合比可以使混凝土具有最佳的性能,满足建筑物的工程要求。
本文将从混凝土配合比的定义、调整原则、调整方法等方面,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规格。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定义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水等各种材料的配合比例。
通常用水泥用量的重量与砂、石的重量比值表示。
例如:水泥:砂:石=1:2:3,表示每1吨水泥配2吨砂、3吨石。
三、混凝土配合比调整的原则1. 满足混凝土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应以满足混凝土工程设计要求为基础,如强度等级、坍落度、抗渗性能等。
2. 合理利用原材料在满足混凝土工程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利用现有原材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保证混凝土品质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应保证混凝土品质,不得出现裂缝、麻面、空鼓等质量问题。
4. 考虑施工工艺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应考虑施工工艺,如混凝土浇筑方式、振捣方式等。
四、混凝土配合比调整的方法1. 经验法经验法是根据历史数据、经验总结等方法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
经验法虽然简单易操作,但存在着局限性,不适用于特殊工程要求和新材料的应用。
2. 等级法等级法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定配合比的方法。
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材料的强度等级,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
3. 极限状态法极限状态法是根据混凝土的极限状态来确定配合比的方法。
极限状态法可以保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计算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计算。
4.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试验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
通过试验可以得出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抗渗性能等指标,进而确定最佳配合比。
五、混凝土配合比调整的步骤1. 确定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是混凝土配合比调整的基础,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
2. 选择材料比例选择水泥、砂、石等材料比例,应根据工程要求和现有原材料情况选择。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方案及对策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方案及对策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是确定混凝土材料比例及性能的重要手段。
试验的设计方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材料、试验步骤、试验结果、试验对策等。
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1.试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强度等级和实际工程情况来确定。
常用的试验方法有强度试验、流动性试验、耐久性试验等。
2.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选取相应的试验方法,确保试验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
三、试验材料1.混凝土试验材料应选用代表性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料、水等。
这些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并具有代表性。
2.混凝土试件制备时,应尽量保持原材料的一致性,以减小试验误差。
四、试验步骤1.根据试验方法的要求,按照设计配合比将试验材料进行配制。
注意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试件的制备方式等。
2.对试制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保证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按照试验方法的要求进行试验,包括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试验。
五、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所得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等统计指标。
根据试验结果评价混凝土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六、试验对策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相应的对策分析和措施调整。
如果试验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可以考虑以下对策:1.调整配合比:增加或减少其中一材料的比例,改变水灰比等。
2.更换材料:替换试验材料中存在问题的成分,如更换水泥品牌、石料规格等。
3.优化工艺:改变搅拌时间、搅拌方式等操作工艺,提高混凝土性能。
总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方案及对策应该包括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以确保试验结果可靠,同时针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工程实践中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方式
新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状态是衡量配合比好坏最直观的方法,在混凝土配合比试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工作性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的,有原材料质量方面的,也有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材料相容性方面的。
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才能有效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以下几点是根据一些混凝土拌合物常见的状态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希望有所帮助,同时也需要大家多多总结。
(一)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合适混凝土体系中浆体填充砂石混合骨料的空隙略有富裕才能在骨料表面形成润滑层,使浆体推动骨料运动。
富裕浆体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也随之增大,有研究表明,包裹在骨料表面的浆体厚度每增加3μm,混凝土坍落度增大30~50mm。
混凝土浆体用量每增加10L/m3,混凝土坍落度增大20mm左右。
当混凝土坍落度小于设计坍落度时,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增大浆体用量或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当坍落度大于混凝土设计坍落度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减少浆体用量或适当降低外加剂用量。
(二)混凝土坍落度合适,黏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混凝土坍落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黏度较低,保水性能较差,虽然没有明显泌水现象,但存在部分粗骨料无浆体包裹。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加细骨料用量,降低粗骨料用量;另一方面是保持水胶比不变适当增加浆体用量,相应调整砂石用量。
(三)混凝土砂浆含量过多混凝土拌合物砂浆过多,石子含量较少,造成混凝土发散,流动性较差。
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降低砂的用量,增加石子用量。
如果调整后砂石用量比例合适,但混凝土仍然发散,流动性差,应适当增加浆体用量,增加混凝土黏聚性。
(四)混凝土泌水、抓底混凝土拌合物拌合时流动性和保水性都很好,一旦停止拌合就慢慢泌水,下沉的石子紧紧地与铁板黏结在一起,很难用铁锹等工具铲动,这一现象称为抓底、板结。
产生抓底、板结的主要原因是外加剂掺量敏感,外加剂用量或用水量提高2~3kg/m3,就会出现泌水。
【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方式
新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状态是衡量配合比好坏最直观的方法,在混凝土配合比试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工作性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的,有原材料质量方面的,也有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材料相容性方面的。
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才能有效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以下几点是根据一些混凝土拌合物常见的状态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希望有所帮助,同时也需要大家多多总结。
(一)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合适混凝土体系中浆体填充砂石混合骨料的空隙略有富裕才能在骨料表面形成润滑层,使浆体推动骨料运动。
富裕浆体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也随之增大,有研究表明,包裹在骨料表面的浆体厚度每增加3μm,混凝土坍落度增大30~50mm。
混凝土浆体用量每增加10L/m3,混凝土坍落度增大20mm左右。
当混凝土坍落度小于设计坍落度时,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增大浆体用量或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当坍落度大于混凝土设计坍落度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减少浆体用量或适当降低外加剂用量。
(二)混凝土坍落度合适,黏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混凝土坍落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黏度较低,保水性能较差,虽然没有明显泌水现象,但存在部分粗骨料无浆体包裹。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加细骨料用量,降低粗骨料用量;另一方面是保持水胶比不变适当增加浆体用量,相应调整砂石用量。
(三)混凝土砂浆含量过多混凝土拌合物砂浆过多,石子含量较少,造成混凝土发散,流动性较差。
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降低砂的用量,增加石子用量。
如果调整后砂石用量比例合适,但混凝土仍然发散,流动性差,应适当增加浆体用量,增加混凝土黏聚性。
(四)混凝土泌水、抓底混凝土拌合物拌合时流动性和保水性都很好,一旦停止拌合就慢慢泌水,下沉的石子紧紧地与铁板黏结在一起,很难用铁锹等工具铲动,这一现象称为抓底、板结。
产生抓底、板结的主要原因是外加剂掺量敏感,外加剂用量或用水量提高2~3kg/m3,就会出现泌水。
混凝土浇筑中的配合比设计与调整
混凝土浇筑中的配合比设计与调整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建筑材料,而混凝土浇筑中的配合比设计与调整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常见的混凝土成分以及配合比调整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结构的要求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来确定各成分的配比比例。
最常见的配合比设计原则是确保混凝土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根据工程结构的荷载特点和使用要求,确定所需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等指标。
二、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混凝土的强度是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和耐久的重要指标。
通常来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评估其强度水平的常见指标。
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可以确定所需的抗压强度等级。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并且要考虑到抗裂性、抗渗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三、常见的混凝土成分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成分组成。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主要起到胶结和硬化的作用。
砂和石子是混凝土的骨料,主要起到填充和增强混凝土的作用。
水是混凝土的重要组分,能够使水泥和骨料充分反应并形成均匀的胶凝体。
四、骨料的选择和平衡骨料的选择和平衡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骨料选择和平衡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指标。
骨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并且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规定。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根据骨料性能和配合比要求,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和粒径分布。
五、水胶比的控制水胶比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水胶比是指水的质量与胶凝材料质量之比。
水胶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较低的水胶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但可能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差。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骨料特性,合理控制水胶比,以保证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六、掺合料的应用掺合料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常用改性材料。
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方式
新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状态是衡量配合比好坏最直观的方法,在混凝土配合比试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工作性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的,有原材料质量方面的,也有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材料相容性方面的。
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才能有效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以下几点是根据一些混凝土拌合物常见的状态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希望有所帮助,同时也需要大家多多总结。
(一)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合适混凝土体系中浆体填充砂石混合骨料的空隙略有富裕才能在骨料表面形成润滑层,使浆体推动骨料运动。
富裕浆体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也随之增大,有研究表明,包裹在骨料表面的浆体厚度每增加3μm,混凝土坍落度增大30~50mm。
混凝土浆体用量每增加10L/m3,混凝土坍落度增大20mm左右。
当混凝土坍落度小于设计坍落度时,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增大浆体用量或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当坍落度大于混凝土设计坍落度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减少浆体用量或适当降低外加剂用量。
(二)混凝土坍落度合适,黏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混凝土坍落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黏度较低,保水性能较差,虽然没有明显泌水现象,但存在部分粗骨料无浆体包裹。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加细骨料用量,降低粗骨料用量;另一方面是保持水胶比不变适当增加浆体用量,相应调整砂石用量。
(三)混凝土砂浆含量过多混凝土拌合物砂浆过多,石子含量较少,造成混凝土发散,流动性较差。
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降低砂的用量,增加石子用量。
如果调整后砂石用量比例合适,但混凝土仍然发散,流动性差,应适当增加浆体用量,增加混凝土黏聚性。
(四)混凝土泌水、抓底混凝土拌合物拌合时流动性和保水性都很好,一旦停止拌合就慢慢泌水,下沉的石子紧紧地与铁板黏结在一起,很难用铁锹等工具铲动,这一现象称为抓底、板结。
产生抓底、板结的主要原因是外加剂掺量敏感,外加剂用量或用水量提高2~3kg/m3,就会出现泌水。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方法和标准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方法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而混凝土的质量又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
因此,在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调整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的稳定与可靠。
本文将从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方法和标准两个方面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详细讲解。
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方法1. 确定调整目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抗压性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
但在进行调整前,必须先明确调整的目标,即需要达到的强度、流动性、抗压性等指标。
2. 确定调整方式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试块强度进行调整,另一种是按照混凝土的流动性进行调整。
具体来说,按照试块强度进行调整时,需要根据试块强度的测试结果进行配合比的调整;而按照混凝土的流动性进行调整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塑性、可流动性等特性进行调整。
3. 确定调整范围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调整的范围。
一般来说,调整的范围应该在正常调整范围之内,以免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4. 调整配合比比例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时,需要对混凝土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要求。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增加水泥、石子、水等成分的比例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三、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标准1. 水泥用量水泥用量是影响混凝土配合比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水泥用量应该按照标准比例来确定,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砂率砂率是指砂和骨料在混凝土中的比例。
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砂率的比例,以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3. 石子用量石子用量是影响混凝土配合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石子用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以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4.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的比例。
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水灰比的比例,以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比调整(建筑材料)
8.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后,按下列步骤进行校正:
①按上述方法确定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按下式计算
混凝土的体积密度计算值ρc,c:
ρc,c=mc+mf+mg+ms+mw 式中:ρc,c——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计算值(kg/m3); m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 mf——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kg/m3); m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m3); ms——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m3); m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kg/m3);
• (二)拌制仪器设备
强制搅拌机——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试验用搅 拌机》JG 244的规定
搅拌方法:搅拌方式、投料方式和搅拌时间与工程实 际相同。
拌合物的用量:试配的最小搅拌量不应小于搅拌机公 称容量的1/4且不应大于搅拌机公称容量
试验环境:符合混凝土拌合物试验和力学性能、耐久 性检验的要求。(17~25℃,相对湿度不低于50%)
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mm)
拌合物数量(L)
≤31.5
20
40.0
25
(二)确定混凝土试拌配合比
1.在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应进行试拌。计算水胶比宜保持不 变,并应通过调整配合比其他参数使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符 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然后修正计算配合比,提出试拌配合 比。
2.调整配合比其他参数依据 测定拌合物稠度(坍落度、扩展度、维勃稠度),并检查 其粘聚性和保水性能 (1)如实测坍落度小于或大于设计要求,可保持水胶比 不变,增加或减少适量浆料数量 (2)如出现粘聚性和保水性抗离析性不良,可适当提高 砂率或者外加剂;每次调整后再试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混凝土施工中的配合比控制和调整方法
混凝土施工中的配合比控制和调整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中的材料,其配合比的控制和调整对于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施工中的配合比控制和调整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一、配合比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和其他掺合料的比例关系。
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正确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配合比的控制方法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配合比在混凝土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特点,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设计要求包括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工作性能等。
根据这些要求,可以确定水灰比、砂石比、掺合料掺量等参数。
2. 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的质量受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砂、石和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特别是水泥的品种和标号应与设计要求一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质量之比。
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工作性能会受到影响。
在控制水灰比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综合考虑,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平衡。
4. 控制砂石比砂石比是指砂与石的质量之比。
砂石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一般来说,砂石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工作性能会受到影响。
在控制砂石比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综合考虑,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平衡。
三、配合比的调整方法1.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在混凝土施工前,可以进行小试块试验或大试块试验,通过试验结果来调整配合比。
试验结果可以反映出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指标,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2. 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合比的调整。
例如,在高温季节或干燥地区,可以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或减少水灰比,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预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
预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背景介绍预拌商品混凝土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混凝土,具有质量稳定、施工方便等优点。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很多,很可能出现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的情况,这时需要进行配合比的调整。
配合比的调整方法1.实验室试验法通过对混凝土进行实验室试验,分析不同配合比下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性能指标,确定最优配合比。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试验计划:试验计划应包括配比变化范围、试件制作数、试验方法、试验时间等。
2)试验制作与养护:按照试验计划制作混凝土试件,并进行标准养护。
3)试验结果分析: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确定最佳配合比。
2.现场试验法在现场施工中,通过调整混凝土材料的用量和控制施工工艺等方式,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实现配合比的调整。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试验方案:试验方案应包括料比变化范围、工艺参数等。
2)施工试验:在指定施工工艺条件下,根据试验方案进行试验。
3)试验结果分析: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确定最佳配合比。
3.专家经验法通过分析经验资料和专家经验,较快地确定最优配合比。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经验资料:收集相关经验案例,分析不同配合比下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性能指标。
2)请教专家:请教从事混凝土设计施工多年的专家,咨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注意事项1.在进行配合比调整前,需全面分析混凝土受力特点、施工条件、使用要求等因素,结合具体情况制定试验计划。
2.在进行试验前,需要摸清实际掺配率、水胶比、强度等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试验,否则试验结果无效。
3.在进行试验时,应控制试验条件,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通过实验室试验、现场试验和专家经验法,可以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从而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和使用效果。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整方法,并注意相关注意事项。
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的确定与施工配比的调整
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的确定与施工配比的调整混凝土在建筑和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一种由水泥、石子、砂子和水等原材料混合而成的坚固材料。
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寿命。
而混凝土的配合比的确定和施工配比的调整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第一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石子、砂子和水的比例关系,它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配合比的确定需要考虑到不同工程的要求和条件,在设计阶段就应该进行合理的规划。
常见的混凝土配合比有标准配合比、最低配合比和最高配合比等。
标准配合比是根据设计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确定的,最低配合比是为了满足最低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而最高配合比则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第二节:配合比的影响因素配合比的确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要求,不同的强度等级需要不同的水泥用量和石子、砂子的比例。
其次是原材料的性质和质量,水泥的种类、砂子的粒度和含水率以及石子的强度等都会对配合比产生影响。
此外,施工要求和环境条件也应考虑在内,例如需要提高抗冻性、耐碱性或者减少收缩等。
第三节:实验室试验与配合比优化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常用方法之一是通过实验室试验。
实验室试验可以模拟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情况,评估不同配合比下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收缩性等特性。
在实验室试验中,可以通过调整水泥、水和骨料的用量,确定最佳配合比。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掺合料、添加剂等方式优化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工艺性。
第四节:施工配比与实际工程要求的调整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的配合比可能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特定的工程要求和现场条件。
施工配比与设计配合比和实验室试验结果有所不同,因为实际施工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限制。
例如,施工现场的气温、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因素可能会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如搅拌时间、搅拌强度、浇注方式等也需要考虑在内,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混凝土中根据含水率调整配合比的方法
混凝土中根据含水率调整配合比的方法一、背景介绍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等,常用于建筑物的基础、墙体、地面等部位。
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关键因素之一。
在配合混凝土时,需要考虑混凝土中的含水率,才能得到最优的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二、什么是含水率含水率指混凝土中水分的占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混凝土中含水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含水率越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能力就越差,同时还容易引起裂缝和渗漏。
三、如何调整配合比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需要根据混凝土中的含水率来调整配合比。
具体方法如下:1.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以及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要求,以此确定混凝土的基本配合比。
2.根据混凝土中的含水率,调整砂和石的用量。
通常情况下,含水率较高时需要减少砂和石的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强度。
3.根据混凝土的含水率,调整水泥的用量。
含水率较高时需要增加水泥的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能力。
4.根据混凝土的含水率,调整掺合料的用量。
掺合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但是在含水率较高时需要减少掺合料的用量,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5.根据混凝土的含水率,调整混凝土的水灰比。
含水率较高时需要减少水灰比,以避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
6.根据混凝土中的含水率和气温等外界环境因素,调整混凝土的拌合时间和拌合方式,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四、实际操作步骤1.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以及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要求,以此确定混凝土的基本配合比。
根据混凝土的基本配合比,计算出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
2.根据混凝土中的含水率,调整砂和石的用量。
通常情况下,含水率较高时需要减少砂和石的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强度。
如混凝土中砂的用量为V1,石的用量为V2,含水率为W,则调整后的用量为:V1' = V1×(1-W),V2' = V2×(1-W)。
混凝土配比优化方案
混凝土配比优化方案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混凝土配比是一个关键问题,它决定着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混凝土配比优化的方案。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混凝土配比优化是指通过合理调整水泥、骨料、砂浆和外加剂的配比以及控制水灰比等方式,使混凝土具备更优异的性能。
在设计混凝土配比时,我们面临许多挑战,如使用不同种类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满足不同工程要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混凝土配比进行优化。
第二部分:水泥的选择与用量水泥是混凝土中的基础材料之一,其性质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择水泥时,应综合考虑工程要求和材料成本,并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
同时,要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性能要求确定水泥的用量,过多或过少的使用都不利于混凝土的性能优化。
第三部分:骨料的选择与用量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架材料,其种类和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选择骨料时,应考虑其物理性质、坚固程度和石料表面性质等因素。
同时,要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工程要求确定骨料的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最优化。
第四部分:砂浆与外加剂的选择与用量砂浆和外加剂是调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关键材料。
在选择砂浆时,要考虑其粒度、净含量和比表面积等参数;在选择外加剂时,要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要求,综合考虑其水泥消耗量和混凝土强度的关系。
同时,要合理控制砂浆和外加剂的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第五部分:水灰比的控制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泥与水的质量比,在混凝土配比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合理控制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
在确定水灰比时,要根据混凝土的工程要求、气候条件和材料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使水灰比达到最优化。
第六部分:配合比的优化与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各种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的结果。
在配合比的优化与调整中,要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要求,尽可能降低材料使用量和成本,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方式
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方式新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状态是衡量配合比好坏最直观的方法,在混凝土配合比试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工作性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的,有原材料质量方面的,也有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材料相容性方面的。
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才能有效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以下几点是根据一些混凝土拌合物常见的状态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希望有所帮助,同时也需要大家多多总结。
(一)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合适混凝土体系中浆体填充砂石混合骨料的空隙略有富裕才能在骨料表面形成润滑层,使浆体推动骨料运动。
富裕浆体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也随之增大,有研究表明,包裹在骨料表面的浆体厚度每增加3μm,混凝土坍落度增大30~50mm。
混凝土浆体用量每增加10L/m3,混凝土坍落度增大20mm左右。
当混凝土坍落度小于设计坍落度时,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增大浆体用量或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当坍落度大于混凝土设计坍落度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减少浆体用量或适当降低外加剂用量。
(二)混凝土坍落度合适,黏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混凝土坍落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黏度较低,保水性能较差,虽然没有明显泌水现象,但存在部分粗骨料无浆体包裹。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能够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加细骨料用量,降低粗骨料用量;另一方面是保持水胶比不变适当增加浆体用量,相应调整砂石用量。
(三)混凝土砂浆含量过多混凝土拌合物砂浆过多,石子含量较少,造成混凝土发散,流动性较差。
针对这一现象,能够降低砂的用量,增加石子用量。
如果调整后砂石用量比例合适,但混凝土依然发散,流动性差,应适当增加浆体用量,增加混凝土黏聚性。
(四)混凝土泌水、抓底混凝土拌合物拌合时流动性和保水性都很好,一旦停止拌合就慢慢泌水,下沉的石子紧紧地与铁板黏结在一起,很难用铁锹等工具铲动,这一现象称为抓底、板结。
产生抓底、板结的主要原因是外加剂掺量敏感,外加剂用量或用水量提高2~3kg/m3,就会出现泌水。
混凝土的调试比例
混凝土的调试比例
混凝土的调试比例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具体情况,通过试验和调整得出最适合的混凝土配合比例。
混凝土的压缩强度、抗渗性能、耐久性等都与配合比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进行充分的实验和调试以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的调试比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混凝土的用途和工程要求。
根据混凝土所在的具体工程环境和承载力要求等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2.选择合适的水泥、砂、碎石或骨料等原材料。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3.制作试块和进行试验。
根据设计好的配合比例制作混凝土试块,并进行强度、抗渗性等性能试验。
4.调整和优化配合比例。
根据试验结果和实际情况对配合比例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性能要求。
5.确定最终的混凝土配合比例。
根据试验和调整结果确定最终的混凝土配合比例,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混凝土的调试比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来进行。
在调试比例时,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抗渗性等各项性能指标,同时也要考虑到原材料的可获得性和成本等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的调试比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践,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方案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方案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合比优化方案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本文将从水灰比、骨料配合比、胶凝材料等方面讨论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策略,进而达到提高混凝土性能的目的。
一、水灰比的优化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胶凝材料含量的比例,在混凝土配合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低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搅拌和振捣,影响施工工艺的顺利进行;而过高的水灰比则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和强度损失。
因此,合理选择水灰比是优化配合比的关键。
在选择水灰比时,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可施工性。
一般情况下,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可选择较低的水灰比,但要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施工性良好;而对于耐久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应选择较低的水灰比以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抗渗性。
二、骨料配合比的优化骨料是混凝土中的颗粒状材料,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骨料的种类、粒径、比例等需要进行合理的优化。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
一般常用的骨料有砂石、碎石等,其选用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其次,骨料的粒径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过细的骨料会增加混凝土的胶凝体积,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过粗的骨料则会导致混凝土的工作性变差。
因此,在设计骨料配合比时,应适度控制骨料的粒径范围,使其能够充分填充胶凝体,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三、胶凝材料的优化胶凝材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泥和其他辅助胶凝材料。
在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中,选择合适的胶凝材料对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非常重要。
首先,应选择优质的水泥品牌。
优质的水泥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早期强度发展速率,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同时,水泥中的晶体形态和化学成分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其次,辅助胶凝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合理。
常见的辅助胶凝材料包括矿物掺合料、化学添加剂等。
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化学添加剂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水性能。
混凝土配合比性能最佳调整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性能最佳调整方法在建筑工程的领域中,混凝土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建筑材料,可谓是一位无处不在的“功臣”,它默默地支撑着每一座高楼大厦、桥梁道路。
混凝土其性能的优化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提高结构耐久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位“建筑界的大功臣”的实力,其实都取决于它的“秘方”也就是混凝土的配合比,这就是混凝土性能的核心!如何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以使其性能达到最佳状态或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解读,构建建筑的精确“配方”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混凝土的“配方”——即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则是确保其性能稳定和优化的关键。
这一“配方”决定了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如水、水泥、骨料等)之间的精确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为混凝土工程中的核心环节,对混凝土的顺利施工、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成本产生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各种原材料按照特定比例混合,以得到符合工程需求的混凝土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有几个基本原则必须遵循:1、和易性原则:混凝土的拌合物需具备良好的和易性,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易于运输和浇筑,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
2、强度原则:混凝土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以支撑建筑结构的重量和承受外部荷载。
3、耐久性原则:混凝土应具备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抵抗环境侵蚀和长期使用带来的磨损。
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相信大家根据上面所说,已经了解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它是一项既科学又艺术的工作。
混凝土它要求技术人员充分理解原材料的性能、掌握施工技术的要点,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
只有这样,才能为每一项建筑工程量身定制出最合适的混凝土“配方”,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与卓越。
二、混凝土配合比究竟要怎么调整?才能使砼性能达到最佳或使用要求呢?1、混凝土配合比的“微调策略”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当原材料性能发生轻微变化时,为确保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的混凝土。
为了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制定配合比设计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二、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水泥是高性能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应选择质量稳定、品种合适、矿物掺合料适量的水泥。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选择不同品种、标号和矿物掺和料的水泥。
2.骨料骨料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质量稳定、粒度分布合理、表面平整、角砾含量低的骨料。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选择不同规格、种类和粒度分布的骨料。
3.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质量稳定、种类合适、粉煤灰掺量适当的矿物掺合料。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选择不同种类和掺量的矿物掺合料。
4.化学掺合料化学掺合料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质量稳定、种类合适、掺量适当的化学掺合料。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选择不同种类和掺量的化学掺合料。
5.水水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质量稳定、清洁无杂质的水。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选择不同水泥需水量和水泥含量的水。
三、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1.确定强度等级高性能混凝土一般采用C50、C60、C70、C80、C90、C100等高强度等级。
在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考虑施工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以及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
2.确定最大骨料粒径在确定最大骨料粒径时,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工作性能和施工性能要求。
一般情况下,高性能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为10mm、12.5mm、16mm和20mm等。
3.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高性能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应选择合适的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确定水灰比时,应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工作性能和施工性能要求。
调 灰 措 施
混凝土配比调整措施为满足混凝土生产需要,节约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允许对混凝土生产配比进行适当调整,有关可调整的对象及调整措施作如下规定:一、新拌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调整,应在试验室出具的理论配比基础上做适当调整。
应满足保证水灰比不变的原则,调整混凝土和易性满足施工为目的的要求。
1、砂含水调整:混凝土搅拌机操作员在录入配合比时,应根据砂含水值进行计算调整,加砂减水,必须确保实际水灰比及砂率的准确性,并核定配合比总容重达到设定值。
2、砂含石调整:当砂中所含石子量较大(须经试验室测定)并超过规范允许值时,允许调整砂石用量,加砂减石,确保砂率满足配比设定要求。
砂含石调整应在砂含水调整之前进行。
3、砂率调整:当现场石子粒径或级配问题影响混凝土和易性时进行生产配合比的砂率调整,但调整范围为±2%,大于2%的调整幅度应经技术负责人同意方可进行。
4、外加剂调整:当新拌混凝土测定经时损失值较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适当外加剂掺量,以延长混凝土的坍落度保留值,满足施工要求,外加剂调整的幅度为不超过±0.2%,大于0.2%的调整幅度需经技术负责人同意方可进行。
严禁通过任意增加用水量的方式控制坍落度损失。
5、用水量调整:试验室配合比设定岀机坍落度最大值为220mm,当生产要求小于最大值时,可通过减少用水量的方式控制岀机坍落度。
按照每减少5Kg水可降低2cm坍落度为调整步距进行调整。
任何情况严禁实际用水量超过试配用水量。
二、质控人员在生产配合比调整后应重新鉴定,确保所采取的调整措施满足技术质量要求,并做好调整记录。
三、剩灰退灰在返回后应检查返回原因,砼和易性,强度等级,出场时间等条件。
在满足质量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可进行调整,调整目标为满足强度及和易性要求。
可通过加入水泥净浆、水泥砂浆、新拌混凝土或外加剂等方式进行调整。
1、严禁低标号混凝土调整为高标号混凝土。
2、所剩(退)灰在距上次出场时间不超过2小时时,可等强度使用,调整砼和易性,满足施工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状态是衡量配合比好坏最直观的方法,在混凝土配合比试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工作性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的,有原材料质量方面的,也有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材料相容性方面的。
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才能有效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以下几点是根据一些混凝土拌合物常见的状态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希望有所帮助,同时也需要大家多多总结。
(一)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合适
混凝土体系中浆体填充砂石混合骨料的空隙略有富裕才能在骨料表
面形成润滑层,使浆体推动骨料运动。
富裕浆体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也随之增大,有研究表明,包裹在骨料表面的浆体厚度每增加3μm,混凝土坍落度增大30~50mm。
混凝土浆体用量每增加10L/m3,混凝土坍落度增大20mm左右。
当混凝土坍落度小于设计坍落度时,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增大浆体用量或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当坍落度大于混凝土设计坍落度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减少浆体用量或适当降低外加剂用量。
(二)混凝土坍落度合适,黏聚性和保水性不好
混凝土坍落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黏度较低,保水性能较差,虽然没有明显泌水现象,但存在部分粗骨料无浆体包裹。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加细骨料用量,降低粗骨料用量;另一方面是保持水胶比不变适当增加浆体用量,相应调整砂石用量。
(三)混凝土砂浆含量过多
混凝土拌合物砂浆过多,石子含量较少,造成混凝土发散,流动性较差。
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降低砂的用量,增加石子用量。
如果调整后砂石用量比例合适,但混凝土仍然发散,流动性差,应适当增加浆体用量,增加混凝土黏聚性。
(四)混凝土泌水、抓底
混凝土拌合物拌合时流动性和保水性都很好,一旦停止拌合就慢慢泌水,下沉的石子紧紧地与铁板黏结在一起,很难用铁锹等工具铲动,这一现象称为抓底、板结。
产生抓底、板结的主要原因是外加剂掺量敏感,外加剂用量或用水量提高2~3kg/m3,就会出现泌水。
遇到这种情况,应适当降低外加剂掺量,或提高砂率,使用细度模数较小的砂。
(五)混凝土流动性差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保水性均可以满足要求,就是混凝土拌合物看起来像用水拌合的,动感不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混凝土中起分散作用的外加剂有效成分不足,可以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必要时需要降低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又不至于泌水。
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配合比”所规定的配合比进行调整。
(一)配合比调整的原因
(1)砂、石含水率、颗粒级配、粒径、含泥量等发生变化
砂、石含水率会因砂、石所处的不同区域及进料时间发生变化,造成混凝土坍落度发生变化。
砂子的细度模数变化0.2,砂率相应增减1%~2%;砂石级配不合格或采用单级配时,砂率应适当提高2%~3%;石子最大粒径
降低一个等级,砂率增减2%~3%;砂石的针片状含量增大,针片状含量变化5%左右,砂率应调整2%~3%;砂子含石量的变化应及时调整砂率;砂子含水率变化2%左右,会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发生显著变化,如单方混凝土砂子用量为800kg,含水率变化2%,则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变化15kg左右,坍落度浮动40~60mm。
因此,生产混凝土时应随时注意砂、石含水率的变化,并按规定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
在生产过程中要求质量控制人员经常查看料场原材料的使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
(2)胶凝材料用水量发生变化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变化,通过试验室的复试可以发现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变化,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波动0.1%,混凝土用水量将波动3~5kg/m3。
矿物掺合料的需水量与等级、厂家等,有很大的不同。
矿物掺合料需水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如粉煤灰需水量变化1%,将要影响减水剂减水率1%,才能保证混凝土初始坍落度不发生变化。
(3)外加剂减水率发生变化
外加剂减水率的变化对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非常显著,减水率高时,用水量减少,水胶比降低,混凝土强度提高。
但是减水率过高时,会使混凝土对用水量变化十分敏感,难以控制,很容易出现离析、泌水现象。
(4)坍落度损失的变化
由于运输距离、运输时间、气候变化、施工速度等,常常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运输时间长、温度高、气候干燥,坍落度损失就大;反之,坍落度损失就小。
在炎热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的需水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其增加的需水量可用下列经验公式得出:W=(t-20)×0.7(t为混
凝土处于高温季节施工时的温度)。
在夏季气温高于20℃时,温度每增加10~15℃,应增加用水量2%~4%或外加剂掺量增加0.1%~0.2%。
运距每增加10~15km,增加用水量5~8kg或外加剂掺量增加0.1%~0.2%,也可采用二次添加外加剂或采取对骨料浇水降温的办法,减小坍落度损失。
(5)现场施工需要
施工现场由于浇筑部位不同,对混凝土坍落度要求也不一样,例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在后期为了有利于收尾(头)或因泵送距离缩短可适当减小坍落度。
(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的基本要求
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但调整时要求:(1)调整要有足够的理由和依据,防止随意调整,见表1。
表1 配合比调整规定
(2)调整应不影响混凝土质量,通常情况下,调整过程中混凝土水胶比不能发生变化。
加强生产水胶比的监控,水胶比不仅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混凝土硬化后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水胶比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更改。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确实存在用水量与配合比设计用水量的差别,使水胶比发生改变。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核心内容是控制生产用水量,使混凝土实际水胶比在±0.02范围以内浮动,将混凝土28d强度值在表2的范围内变化,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
水胶比每降低0.01%,混凝土强度增长4%左右;水胶比变化0.05~0.1,砂率变化1%~2%。
(3)调整配合比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要有技术质量部门或由技术质量部门授权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规定进行。
试验员调整配合比应遵守以下规定:砂率允许调整±2%,外加剂允许调整胶凝材料用量的±0.2%,用水量允许调整5~10kg/m3,对超出上述范围应向试验室主任或技术负责人申请。
胶凝材料的调整相对复杂(表3和表4),原则上不允许试验员调整胶凝材料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