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动物养殖

合集下载

药用动物养殖大全收购

药用动物养殖大全收购

药用动物养殖大全收购【篇一:药用动物养殖大全收购】蝎子、地鳖虫、蜈蚣、水蛭、林蛙(取蛤蟆油)、蛇(用肉与胆)、鹿(浑身是宝)、熊(主要取胆汁)、虎(浑身是宝)等。

【篇三:药用动物养殖大全收购】我国是世界上认识动物药用价值、应用药用动物产品和驯养药用动物最早的国家之一。

早在公元前27世纪以前,伏羲氏发现动物的皮、肉、血、油脂、骨、角等可以入药,用来治病。

正如《山海经》记述“河罗之鱼,食之已痈”、“青耕之鸟,可以御疫”一样。

但是这些用作药用的动物产品都是狩猎而来的。

药用动物人工养殖始于从渔猎时代进入畜牧时代之后。

具有代表性的药用动物―鹿(麋鹿)的人工养殖始于周朝。

周王朝用园圃养鹿。

《史记:周本纪》中“麋鹿在牧,悲鸿遍野”等均可印证。

由于药材应用的特殊性和自然资源易于掠夺性,致使历史上药用动物人工养殖业发展缓慢。

药用动物人工驯养以及大规模人工养殖始于20世纪50-60年代。

1949年以来,国家为了能够合理地利用药用动物野生资源,实行限量猎取,并颁布了保护法规,这对于药用动物野生资源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1950年颁布的《关于稀有动物保护办法》中规定:“林业系统和有条件的人民公社可建立养兽场,饲养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野生动物,如麝、鹿、貉子、、貂等”。

并要求研究改进饲养技术,防治病害?改良品种,提高经济价值和利用率。

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我国药用动物养殖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人工饲养梅花鹿存栏量达30多万头,马鹿20多万头,林麝、马麝、原麝存栏量近10万头,乌鸡约5000万羽,熊、蛇、、蜈蚣、地鳖虫、水蛭、等药用动物人工养殖发展也很迅速,并且选育了许多优良的品种,如双阳梅花鹿、长白山梅花鹿、西丰梅花鹿、清原马鹿、塔里木马鹿、乌兰坝马鹿等,其产茸性能、繁殖性能均有实质性的提高。

梅花鹿鲜茸平均单产由选育前的0.50-0.70kg提高到1.23-1.30kg(最重者达5kg),增茸率59.6%,鹿初生重平均5.98kg,长茸期成年公鹿体重平均为l37kg,产仔成活率80%以上;马鹿鲜茸平均单产由选育前的2.70kg提高到7.15kg(最重者达32.5kg),增茸率53.5%,仔鹿初生重平均13.5kg,成年公鹿体重平均为380kg,产仔成活率81%以上。

特种养殖的医疗价值药用动物养殖的潜力与挑战

特种养殖的医疗价值药用动物养殖的潜力与挑战

特种养殖的医疗价值药用动物养殖的潜力与挑战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保健和药物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药用动物养殖作为一种特种养殖形式,具有丰富的医疗价值,从而吸引了众多养殖业者和科研机构的兴趣。

然而,要充分发挥药用动物养殖的潜力,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特种养殖的医疗价值药用动物养殖的潜力与挑战。

1. 特种养殖养殖的医疗价值特种养殖养殖的医疗价值是指通过养殖特定的动物品种,生产出具有特殊药用价值的动物产品。

这些产品通常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用于制作药物可以对多种疾病起到治疗或者辅助治疗的效果。

比如,燕窝被认为具有滋补身体、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海马被广泛用于中药材中,有助于调节血液循环、增加精力等;灵芝被誉为“不老草”,据说可以延年益寿。

由于特种养殖的医疗价值,养殖业者和科研机构对药用动物的养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2. 特种养殖药用动物养殖的潜力特种养殖药用动物养殖的潜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市场潜力和科研潜力。

2.1 市场潜力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健康产业的不断发展,药用动物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各类保健品、药品、食品等都对药用动物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尤其是一些高端消费群体,更加关注药用动物产品的独特价值,并愿意为之支付高昂的价格。

这为特种养殖药用动物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2.2 科研潜力特种养殖药用动物养殖在科研领域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药用动物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开发,将这些成分应用于新药的研发和生产。

特种养殖药用动物养殖为科研工作提供了优质的研究材料和数据,有助于推动医药领域的发展。

3. 特种养殖药用动物养殖面临的挑战特种养殖药用动物养殖要发挥其潜力,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3.1 养殖环境挑战特种药用动物对于养殖环境要求较高,如燕窝需要特定的岩洞建筑,海马需要保持特定的水质等。

为了满足药用动物的特殊需求,养殖者需要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这对于养殖场的设施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药用动物养殖复习题

药用动物养殖复习题

药用动物养殖学一、名词解释1、动物药:指被人类用于防病、治病及健身的动物机体、组织、器官、分泌物、代谢产物及其加工品。

2、药用动物:指那些能以全部或局部(组织、器官、分泌物及代谢产物等)入药的动物。

3、驯化:通过对各种野生动物创造新的环境,给予食物及其他必要的生活条件,而达到的有利行为改变,是对动物行为的控制和运用。

4、有管引流:在胆囊造瘘手术时,胆囊上安装硅胶引流管,采胆时打开单向阀门,胆汁自动流出。

5、无管引流:利用熊自身组织制造胆汁通道,采胆时用消毒不锈钢探管插进采胆孔,胆汁自动流出。

6、毛壳麝香:从雄麝腹部采割下来的、带有外壳和毛的香囊。

7、银皮香:剥去麝香囊的外壳和肌肉层,而留有银皮的香囊。

8、就巢:是鸟类的一种生物学特性,是一种母性行为。

9、强制换羽:突然改变鸡群的生活条件,促使全群鸡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全部脱换羽毛的方法。

10、血板:将活龟处死,取腹板剔去筋肉,洗净晒干或晾干。

11、烫板:将龟用沸水煮死,取腹板,去尽残肉,称烫板。

12、醋龟板:先将沙置锅内,用旺火加热,加入洗净的生龟板,炒至质酥,表面呈淡黄色取出,筛去沙粒,趁热投入醋液中稍浸即捞起,干燥制成的龟板叫醋龟板。

13、林蛙的生殖休眠:林蛙产卵后很快离开产卵场地,潜入河流或农田、林缘等潮湿而较疏松的土壤里,进行生殖后的休眠。

14、蛤蟆油:雌性林蛙输卵管的干制品。

15、线油:蛤蟆屠宰取油——鲜油,干燥后为“线油”。

16、蝎的填脱期:秋分-霜降期间(45~50d),是蝎贮积营养、进行躯体脱水的入蛰前准备阶段。

17、蝎的龄期:出生仔蝎为1龄蝎,以后每蜕一次皮增加1龄,两次蜕皮时间的间隔,称龄期。

18、蜂蜜: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而成。

19、蜂胶: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将其混入其上腭腺、蜡腺的分泌物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

20、蜂蜡:由蜂群内适龄工蜂腹部的4对蜡腺分泌出来的一种脂肪性物质。

今年适宜发展的药用动物

今年适宜发展的药用动物

今年适宜发展的药用动物药用动物是特养经济动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养殖药用动物不但可以补充药源,而且为养殖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现介绍适宜今年发展养殖的几种药用动物。

土鳖虫。

又叫地鳖虫、土元、庶虫。

蜚蠊目昆虫中华地鳖、冀地鳖的干燥体,常用的大宗动物药材,具有破紧通络、化瘀的功能。

近年药用量不断增加,尤其是近两年以活土鳖虫开发出的保健菜肴风靡我国沿海各大城市,使其销量剧增,而养殖却远不能跟上市场需求,成为市场走俏品种。

2006年1~9月市上每千克销价还只是40~45元,进入第四季度以后走动加快,价上扬,目前销价已升至48~50元,升幅11.1%~20%,今年销势仍会看好,可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养殖。

水蛭。

又叫马蟥。

为水蛭科动物宽边金线蛭、日本医蛭、茶色蛭的干燥体,具有破血逐瘀、通经功能。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水蛭为原料开发生产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后,因其疗效确切显著,使销量剧增,身价倍涨,成为我国市场上的热销动物药材,价格由原来每千克20元左右。

狂升至100元以上。

当时,仅依靠捕野生水蛭供应市场,由于野生水蛭越捕越少,其销价也不断升温,价格一直向上飘高,2006年1~8月广西市场上的销价每千克为150~155元,进入第四季度销势继续升温,价随之上扬,目前销价已升至190~200元,升幅为27.3%~29%。

而国内安徽毫州、河北安国、成都荷花池、哈尔滨各大中药材市场销价已在190~210元之间的高位。

目前水蛭已有一套较为完善养殖技术,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品种发展养殖,以缓解市场需求。

全蝎。

又叫全虫、蝎子。

为钳蝎科动物东亚蝎的干燥体,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息风镇痉、祛风攻毒的功能。

目前以捕捉野生和人工养殖取得货源供应市场,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全蝎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而人工养殖尚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目前仍是市场上销势看好品种之一,价居高位。

我国各大中药材市场每千克销价:盐水全蝎为260-300元,清水全蝎为480~500元。

穿山甲养殖技术大全

穿山甲养殖技术大全

穿山甲养殖技术大全穿山甲为哺乳纲鲮鲤科药用动物,是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又名鲮鲤、石鲮,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

近几十年我国每年都有穿山甲甲片出口,远销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

目前人工养殖穿山甲已获得成功,养殖穿山甲投资较少,但获利丰厚,而且能为国家换取大量外汇,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业。

一、经济价值穿山甲的鳞甲及肉均可药用。

鳞甲性味咸,凉。

具有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之功。

主治痈疽疮肿、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等症。

其肉性味甘、涩,温。

具有杀虫、行血、攻坚散瘀之功,主治痹痛,经闭等症。

其血是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特效药。

此外,穿山甲肉可食用,肉细鲜美,是酒席宴会上的佳肴。

二、生物学特性(一)形态体形狭长,有50—100厘米,体重约3—6公斤。

头细小,呈圆锥形。

眼小,吻尖,无齿,舌细长呈蠕虫状,耳小,尾长10—30厘米,扁平,背面稍隆起,基部粗。

四肢粗短,前肢比后肢长,脚有5趾,趾有强爪,前脚爪比后脚爪长,前脚中间3趾的爪特别长。

鳞片是引入注目的特征,从头、背、体侧至尾均被以覆瓦状排列的角质鳞片,呈黑褐色或灰褐色。

两颊、眼、耳和胸腹部、四肢外侧和尾基,都生有白色和棕黄色的稀疏的长硬毛,绒毛很少。

雌兽胸部有乳头2对。

(二)生活习性穿山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住在山麓、丘陵或平原的杂树林中的潮湿地带;特别喜欢有小石混杂的土山泥地。

挖洞居住,洞穴常筑在泥土地带,洞深2—4米,末端有巢。

白天常藏在洞中,晚间出来活动。

步行时,前脚的脚背着地,用爪背走路。

能爬树,常用尾作绕附器官。

其视觉较弱,遇敌受惊时,卷成球形,以甲护头腹,故极易捕捉。

穿山甲主要食白蚁、蚂蚁、蜂等小昆虫。

觅食时,先用前脚的长爪爪破巢的一部分,然后用吻插入蚁洞,用有粘性的善于伸缩的舌头舔食蚁类。

穿山甲通常是公母同居,4—5月交配,12月或1月分娩,每年繁殖1次,每胎l一2只。

药用动物的养殖(鹿)

药用动物的养殖(鹿)

2、生物学习性
(5)可塑性
鹿的可塑性大, 幼鹿的可塑性 更大 鹿的驯化放牧 就是利用这一 特性来改变鹿 的野性
2、生物学习性
(6)防卫性 感觉器官敏锐, 反应灵活,警惕 性高 奔跑速度快,跳 跃能力强
2、生物学习性
(7)适应性
鹿的适应性很强, 梅花鹿、马鹿、 狍能在世界各地 生存 特化程度高的鹿 对环境敏感,如 我国的白唇鹿
1、青饲料
主要包括天然牧草、人工栽培牧草、叶菜类、青绿 枝叶、青割玉米、青割大豆等
水分含量高,约 75~90%,蛋 白质含量高,维 生素丰富
(一)植物性饲料
2、精饲料
包括禾本科(能量饲料)籽实、豆科籽实(蛋白质 饲料)及其加工副产品等
干物质中粗纤维含 量低于6%,粗蛋白 质含量高,在20% 以上
药用动物养殖
鹿的养殖
第一节

鹿的养殖
鹿的经济价值与生物学习性 鹿的饲料与营养 茸鹿的繁育 茸鹿的饲养管理 鹿茸的采收与加工 常见鹿病
鹿的经济价值与生物学习性
一、鹿类的经济价值
• 我国养鹿总数不下50万头, 主要以鹿茸为商品形式
• 据统计以鹿茸为主的传统中药 产品有125种之多,其中鹿茸酒、 参茸酒、参茸多鞭酒、龟鹿酒 等药酒就有30多种,其他的丸、 散、膏剂多种
二、鹿的生物学习性
鹿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 是反刍类经济动物。 据研究,鹿源于亚洲,中国是鹿的起源中心 鹿是偶蹄目的1科,共16属约52种, 我国 鹿科动物有9 属16种 根据体型,可分为大型、中性和小型鹿,马 鹿属于大型鹿,梅花鹿属于中性鹿,林麝属 于小型鹿
1、形态学特征
3、行为特点
(4)性行为

毛皮与药用动物养殖大全

毛皮与药用动物养殖大全

毛皮与药用动物养殖大全毛皮动物养殖包括狐狸、貂、水貂、貉子、马猴等,这些动物主要用于毛皮生产。

而药用动物养殖则是指鹿、熊、猴、蛇、虎骨等动物,这些动物在中医中被认为有很多药用价值。

下面是毛皮与药用动物养殖的详细介绍:1.狐狸养殖。

狐狸养殖是比较常见的毛皮动物养殖。

狐狸毛皮色泽艳丽,用途广泛,价格也比较高。

但是,狐狸养殖需要考虑到该动物的生活习性,保证其饮食、生活环境等条件,而且饲养过程必须谨慎,否则可能造成狐狸逃脱或伤害人。

2.貂养殖。

貂养殖是以生产貂皮为主要目的的养殖方式。

貂皮柔软光滑,色彩多样,质量优良,很受消费者欢迎。

貂养殖需要建立规范的饲养场,特别是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干燥通风,管理得当才能够生产质量上乘的貂皮。

3.水貂养殖。

水貂和貂相似,但其毛皮更为细腻、光亮,价格也更高一些。

水貂主要在北方地区养殖,需要保证养殖场地的水源、饲料等条件,同时还要监视水质情况,防止水源污染影响水貂的生长。

4.貉子养殖。

貉子毛皮具有天然的柔软质感和光泽度,因此广受欢迎。

貉子养殖需要建立规范的饲养场,保证足够的空间和食物供应,而且注意尤其注意日常管理和防疫工作。

5.马猴养殖。

马猴又称蒙古马麻哈,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养殖动物。

马猴毛皮上有许多毛刺,容易被加工为毛绒玩具,还可用其毛制作毛毯等日常用品。

马猴养殖需要注意防护,避免其在养殖过程中受到外部伤害。

6.鹿养殖。

鹿养殖在中国已有一定的历史,其肉、鹿茸、鹿角等均有不同的药用价值,被人们广泛使用。

鹿养殖需要注意建立科学的养殖模式,对养殖过程进行科学管理,以养殖出优质的鹿肉和高品质的药材。

7.熊养殖。

熊养殖是一种既有商业价值又涉及动物保护的养殖方式。

熊的胆汁、肉、毛皮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由于熊取胆液会对熊的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因此熊的养殖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

8.猴养殖。

长期以来,一些地区一直有养殖猴子的传统。

猴的肉、毛皮、药用价值等均被广泛认可。

但是,养殖猴子需要进行科学化管理,保证其健康和人身安全。

国内濒危药用动物养殖取得长足进展

国内濒危药用动物养殖取得长足进展

国内濒危药用动物养殖取得长足进展动物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宝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我国濒危药用动物养殖产业已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生产,为逐步解决中药濒危原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工养殖技术取得突破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教授高学敏指出,动物入药是中医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不断发现、探索、验证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动物药与植物药、矿物药、菌物药相比,活性成分作用强,疗效更显著,毒副作用更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含麝香、豹骨、羚羊角、穿山甲、熊胆、稀有蛇类等珍稀濒危药用资源成分的中成药品种大约有六七百种,生产厂家近千家。

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很多珍稀濒危动物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直接影响到一些成药的生产。

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王瑛指出,随着更大范围内物种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全球动物物种濒危状况也日益严重,很多贵细动植物药材被列入CITES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部分物种如老虎、犀牛已禁止贸易,麝香、羚羊角、穿山甲、黑熊、蛇类等物种保护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由于野外资源减少、枯竭,使得一些传统经典、特效的国宝级中成药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日益丧失。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周超凡教授说,中药动物药近些年大幅度萎缩,只留下麝香、牛黄、熊胆等药性十分确定的几种。

一些以虎骨为原料的中成药优秀品种现在已无法延续。

为了保护和恢复濒危野生动物资源,解决药源问题,我国对濒危药用动物开展了人工养殖繁育、人工合成、替代品研究等多途径保护。

早在国际动物保护公约制定之前的上世纪60年代,我国对人工麝香和人工牛黄的研究就已着手开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龙致贤教授说:中国的珍稀药用动物人工养殖已有300多年历史,尤其在解放后,国家对药用动物人工养殖工作非常重视,技术上也取得了很多突破,通过引种驯化、遗传育种等技术实现了生态养殖,梅花鹿和熊的养殖已经产业化,麝的养殖已见成效,穿山甲养殖初见曙光,正逐步解决中药濒危原料瓶颈问题。

山乌龟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山乌龟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山乌龟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山乌龟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珍稀动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尝试养殖山乌龟。

本文将介绍山乌龟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山乌龟的养殖环境、饲养与繁殖、健康管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

正文:一、养殖环境山乌龟适应性强,可以在室内或室外养殖。

无论在哪种环境下养殖,都要保持适宜的水质和温度。

一般而言,水温应保持在20-30摄氏度,水质要清澈无污染。

室外养殖时需要搭建适宜的池塘或水池,确保充足的泥土和足够的游泳空间。

二、饲养与繁殖山乌龟以水草、藻类、蔬菜等为食,也会捕食适量的小鱼和虫类。

在饲养过程中应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此外,山乌龟繁殖季节主要在春季和秋季,此时饲养要更加注重营养,并提供合适的繁殖环境。

雌龟产卵后的蛋要妥善处理,合理的时间和温度可孵化出健康的幼龟。

三、健康管理山乌龟养殖需要定期检查健康状态,预防和排除可能的疾病。

注意观察山乌龟的行为习惯、食欲、呼吸等,如有异常及时进行治疗或请兽医诊断。

除此之外,山乌龟的生活空间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更换水质,并做好消毒。

同时,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也是保持山乌龟健康的重要因素。

四、法律法规山乌龟作为珍稀动物,养殖过程中需要合法合规。

在养殖之前,应了解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是否需要取得相应的养殖许可证。

此外,在购买山乌龟时要找正规的养殖场,避免购买来历不明的野生动物。

综上所述,山乌龟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要涉及到养殖环境、饲养与繁殖、健康管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

只有在正确的环境下、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合法的手续下才能做好山乌龟的养殖工作。

同时,养殖山乌龟要慎重选择,不能过度商业化,要保护好这种宝贵的珍稀动物。

养殖前景好的药用动物

养殖前景好的药用动物

养殖前景好的药用动物养殖前景好的药用动物动物是大自然的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资源,而其中有一些动物还具备了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

因此,养殖这些药用动物不仅有利于人类的健康,也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下面介绍几种养殖前景好的药用动物。

首先是蜜蜂。

蜜蜂可以制作优质的蜂蜜,蜂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抗菌、消炎、润肺、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蜂蜜还可以用于制作美容护肤品和保健食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养蜂既可以养殖普通蜜蜂,也可以养殖蜂王蜂。

养蜂业发展前景广阔,是一种稳定收入的农业产业。

其次是草莓蝇。

草莓蝇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的成虫和幼虫对人体是无害的,但是它的卵可用于中药制剂制作。

草莓蝇卵的药用价值被逐渐发现,并广泛应用于中药市场。

草莓蝇的养殖简单、投入少、收益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药用动物养殖项目。

再次是海龙。

海龙是一种珍贵的海洋动物,海龙身体长而细,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海龙具有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等作用,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

海龙的养殖难度相对较高,但是由于市场对海龙的需求量大,价格高,因此养殖海龙有很好的经济前景。

最后是蝉蜕。

蝉蜕是蝉蛹蜕变后蜕下的外壳,是一种特殊的药材。

蝉蜕有消食、止泻、生津止渴等作用,广泛用于中医药制品。

蝉蜕的养殖成本低,繁殖能力强,但是由于需求量大,并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养殖蝉蜕也有相当好的发展前景。

总结起来,养殖前景好的药用动物包括蜜蜂、草莓蝇、海龙和蝉蜕。

这些动物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人类的健康有益,并且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在养殖这些药用动物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提高养殖技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才能使养殖业取得良好的发展。

怎样养殖水蛭

怎样养殖水蛭

怎样养殖水蛭概述水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和保健领域的蛭类动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养殖水蛭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为养殖者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

本文将介绍如何养殖水蛭并提供一些注意事项。

养殖环境水蛭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因此在养殖水蛭时需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

以下是养殖水蛭的环境要求:1.温度:水蛭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4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其生长和繁殖都有不利影响。

2.水质:水蛭对水质要求较高,喜欢清澈、富含氧气的水体。

养殖水蛭的水质要定期检测,保持良好水质。

3.光照:水蛭对光照要求不高,一般采用间接光照或遮光的方式。

水蛭培养基质水蛭需要一定的培养基质以供其寄生和繁殖。

常用的培养基质有:1.泥炭土:泥炭土是一种有机材料,富含天然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对水蛭的生长和繁殖有积极的影响。

2.河沙:河沙经过高温消毒和过筛处理后可以作为水蛭的培养基质。

沙粒细腻,有利于水蛭的寄生。

3.水生植物:适量的水生植物可以提供水蛭的食物和寄生场所,对水蛭的养殖有重要作用。

水蛭的饲养水蛭的饲养主要依赖于人工投喂。

下面是水蛭的饲养要点:1.饲料选择:水蛭主要以动物性蛋白质为食,如鱼肉、鱼腥等。

可以将鱼肉或鱼腥切成小块,然后投放到水槽中供水蛭食用。

2.饲养频率:一般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投喂,投喂量根据水蛭的数量和大小而定,试错法逐渐调整合适的投喂量。

3.餐后清理:水蛭吃完饲料后,会留下一些残渣和排泄物。

及时清理水槽中的残渣,保持水质清洁。

水蛭繁殖与收获水蛭的繁殖主要通过交配产卵来完成。

以下是水蛭繁殖的一般步骤:1.交配:为了进行水蛭的繁殖,需准备雄蛭和雌蛭。

将两者放入同一水槽中,让其自由交配。

2.产卵:经过交配后,雌蛭会在水槽边缘或适当的位置产卵。

产卵完毕后,将雌蛭捞出放回养殖箱中,以免其捕食幼仔。

3.幼仔孵化:水蛭的幼仔通常在一周内孵化出来,孵化后的幼仔需要适当的培养基质和适量的饲料来保持其生长。

4.收获:水蛭的收获时间大约在成蛭阶段,一般为1-2个月。

人工养殖药用动物意义

人工养殖药用动物意义

人工养殖药用动物意义
据《本草纲目》记载,可供药用的动物,初步估计属无脊椎动物约有124种(含海绵动物2种、腔肠动物2种、坏节类3种、软体动物32种、昆虫67种、蜘蛛类6种、蜈蚣类4种、甲壳类6种、棘皮动物2种),脊椎动物约有292种(含鱼类56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35种、鸟类10种、兽类95种)。

它们都各有一定疗效,为中医中药所用。

近年来小少常用种类的天然产量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①由于人口增加,开发山林、原野面积扩大,致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药用动物的栖息生态环境减少;②大量和不合理使用烈性农药,污染了环境,影响了它们的繁殖甚至造成大量死亡;③不分大小、性别及季节的滥捕酷提;④人民卫生事业的日益发展,需要量增加,这些因素又相互影响、联系,导致这些药源出现紧张的局面。

为了解决药用动物野生资源不足与需用量增加,供不应求的矛盾,采取的措施,首先是积极贯彻国务院颁布的有关野生动物的护、养、猎条例,对野生资源不足及稀有种类进行调查研究,设立相应保护区,制订有关猎捕条例,这种措施固然必需,但收效非短期内能达到。

其次,就是进行人工养殖,这是比较有效和能在较短的时间获得成果的办法。

药用动物种类繁多,生活习性等各异,很多工作还有待去探索研究和创造。

药用动物养殖

药用动物养殖

药用动物养殖1. 背景介绍药用动物指的是具有药用价值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组织或分泌物都可以用于制造药品或保健品。

药用动物养殖是一种传统的农业产业,在很多国家都有悠久的历史。

药用动物的养殖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收入来源。

2. 常见的药用动物2.1 人参虫人参虫,又称为东革阿里虫,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珍稀虫类。

它主要生长在中国的太湖地区,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人参虫的主要功效包括滋补强壮、抗疲劳、改善睡眠等。

2.2 古龙虎古龙虎,又称星贝古龙虎,是一种海洋贝类。

它主要生存于中国的南海和东海地区,被认为是一种珍稀的中药材。

古龙虎可以提取出具有抗癌、抗炎等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免疫调节等领域。

2.3 蟾蜍蟾蜍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其身体上的皮肤含有多种生物碱和活性肽,具有抗菌、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

蟾蜍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尤其在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3. 药用动物养殖的方法3.1 人参虫养殖人参虫养殖一般采用土法养殖和水培两种方法。

土法养殖主要是利用适宜的土壤和环境条件,人工埋藏前期培育好的人参虫卵,使其在土壤中生长繁殖。

水培则是将人参虫卵放入适宜的水质环境中,通过培育营养液供给,促进其生长发育。

3.2 古龙虎养殖古龙虎的养殖主要分为养殖场和海洋养殖两种方式。

养殖场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人工孵化古龙虎种苗,并提供适宜的饵料和水质条件,促进古龙虎的成长和繁殖。

海洋养殖则是将古龙虎种苗放养到海洋环境中,让其自然生长和繁殖。

3.3 蟾蜍养殖蟾蜍的养殖主要有自然养殖和人工养殖两种方式。

自然养殖主要是保护蟾蜍的自然栖息地,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鼓励其繁殖和生长。

人工养殖则是通过人工孵化蟾蜍卵和提供适宜的饲料和生长环境来促进蟾蜍的生长和繁殖。

4. 药用动物的市场前景4.1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中医药的流行,对药用动物的需求越来越大。

药用动物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药品、保健品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药用动物养殖

药用动物养殖

药用动物养殖一、概述药用动物养殖是指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饲养、繁殖和管理,使其产生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是动物的器官、组织、分泌物或者代谢产物等。

药用动物养殖在我国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如蚕、蜂、虫等都是常见的药用动物。

二、常见药用动物1. 蚕蚕是我国传统的特色养殖品种,其丝绸和蚕茧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同时,蚕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其血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如溶血素、溶栓酶等,可以被提取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和药品。

2. 蜂蜂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动物之一,其采集的花粉和蜜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领域。

此外,蜂毒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料,可以被制成多种治疗疾病的药品。

3. 虫虫类动物在药用动物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如蝎子、蚂蚁等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其中,蝎子的毒液可以被提取用于制造抗癌和镇痛药品,而蚂蚁的体内则含有多种抗菌和抗炎成分,可以被制成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品。

三、养殖技术1. 繁殖技术药用动物的繁殖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药用动物具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如蚕是通过交配产生卵子进行繁殖,而蜜蜂则是通过群体分化产生新一代幼虫。

2. 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药用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如对于养殖蜜蜂,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对于养殖蚕,需要注意控制食物质量和种类,以及定期清理粪便等。

3. 药物应用药用动物的药物应用也是保证其健康和产量的重要手段。

如对于养殖蚂蚁,需要定期给予消毒和驱虫药物,以防止疾病传播;对于养殖蜜蜂,需要给予适量的抗生素和营养补充剂,以增强其抵抗力。

四、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中医药市场的发展,药用动物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超过200种药用动物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并且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提高,药用动物的产量和品质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1. 养殖环境污染由于药用动物需要接受大量药物治疗和饲料补充,其排泄物中含有大量化学成分。

水蛭养殖方案

水蛭养殖方案

水蛭养殖方案水蛭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水生动物,其体内含有丰富的益处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水蛭养殖。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水蛭养殖方案,以帮助有意向的养殖者们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

一、水蛭的生态环境需求水蛭是一种对生活环境要求较高的动物,养殖前需了解其生态环境需求,以提供适合其生长发育的条件。

1. 水质要求:水蛭生活在清澈、无污染的水体中,所以养殖池塘的水源应该是来自山泉或者天然湖泊,确保水质清洁,并定期检测水质指标。

2. 温度要求:水蛭适宜生活的水温范围为15℃-25℃,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对其生长产生影响。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水蛭所需温度进行加热或降温。

3. 水体氧气含量:水蛭对水中的溶解氧要求较高,氧气的供应直接影响其生长与繁殖。

为了保持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可以通过增加水体的曝气设备或定期更换新鲜水来提供足够的氧气。

二、水蛭的饲养管理水蛭的饲养管理是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介绍水蛭的饵料选择、饲养密度、定期清洁等关键管理要点。

1. 饵料选择:水蛭以动物血液为主要食物来源,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可以供给其鸡血、猪血等动物血液,保证其充分的营养需求。

2. 饲养密度:根据养殖池塘的大小,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非常重要。

过高的密度容易导致水质恶化和疾病传播,影响水蛭的养殖效果。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养殖池塘可容纳300-500只水蛭。

3. 定期清洁:定期清洗养殖池塘中的污物和残留物有助于保持水质清洁,预防水蛭疾病的发生。

清洁频率一般为每两周清洗一次,清洗过程中避免使用有毒化学物质,采用物理清洗为宜。

三、疾病防控措施在水蛭养殖过程中,合理的疾病防控措施是保证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介绍水蛭常见的疾病及其防控方法。

1. 寄生虫感染:水蛭可能会感染水生寄生虫,导致生长迟缓且容易引发其他疾病。

预防寄生虫感染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水质、清洗池塘、合理饲养密度等。

2. 水蛭质量下降:若水蛭生长缓慢,体重减轻或发生异常行为,可能是由于环境变化、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海马的养殖技术一、海马简介海马俗称“水马”属于鱼纲、海龙目、海龙科海马属。

二、海马的种类全世界海马有30种,我国分布有6种。

斑海马、大海马、日本海马、刺海马、克氏海马、冠海马三、海马的生活习性栖息和运动⏹生性懒惰、随波逐流:海马可拟态变色,喜栖于藻丛或海韭菜繁生的潮下带海区,常以卷曲的尾部缠附于海藻的茎枝之上,有时也倒挂于漂浮着的海藻或其它物体上,随波逐流。

即使为了摄食或其它原因暂时离开缠附物,游泳一段距离之后,又找到其它物体附着之上。

⏹遵守作息时间,直立“行走”,形体优美:海马的游泳姿势十分优美,鱼体直立水中,完全赖以背鳍和胸鳍高频率地作波状摆动(每秒钟10次)而作缓慢的游动(每分钟仅达1~ 3m)。

海马的活动一般多在白天(上午和下午),晚上则呈静止状态。

⏹洁癖:海马在水质变劣、氧气不足或受敌害侵袭时,往往因咽肌收缩而发出咯咯的响声,这给养殖者发出“求救”的信号,但在摄食水面上的饵料时也会发声,应加以区别。

对环境的适应⏹水温:海马的适温范围,一般在12一 32℃之间,最适水温为28.℃左右。

⏹盐度:海马为广盐性鱼类,在10一3‰的盐度范围内均能生活。

初生苗对盐度适应能力差,一般要求盐度在15‰以上。

在长时间低盐环境中,亲海马不能正常繁殖,盐度在10‰以上方可。

⏹溶解氧:海马的活动力虽然较弱,但对水中氧气的需要量却很大,一般要求溶氧在3m1/L以上,若溶氧低于2.5m1/L时,海马陷于缺氧状态,其表现一般是食欲减弱,浮头、呼吸加快而发声,以至乱撞,最后沉底死亡。

育儿期的亲海马和幼海马对氧气的需要量更高。

对环境的适应⏹光照:海马对光照强度有一定的要求,光线太弱,不利于海马的活动和摄食,长时间光线太弱,海马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但也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光线太强,藻类大量繁殖,常会引起各种疾病。

海马有趋光性,尤其幼苗较易趋光集群,应注意由此而造成的局部缺氧引起的死亡。

海马适宜的光照范围在3000—6000lx。

水的透明度以1.5m左右为宜。

⏹pH值:海马适宜的海水pH值在7.8—8.4之间。

摄食习性⏹樱桃小口:海马是靠鳃盖和吻的伸张活动吞食食物,饵料的大小以不超过吻径为度。

对饵料的种类和鲜度有一定选择性。

海马的觅食视距仅为1m左右,所以饵料要投在经常群集处。

⏹食饵种类:小型甲壳动物:主要有挠足类、蔓足类的藤壶幼体;虾类:的幼体及成体、萤虾、糠虾和钩虾等。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以摄食糠虾和樱虾效果最好,其次为足类和端足类。

淡水枝角类等也可为食,但要注意避免因在海水中迅速死亡以污染水质。

摄食与环境:海马的摄食量与水温、水质密切相关。

在适温范围内,水温高,则摄食量大,消化快。

水质不良时,摄食量减少,甚至停食。

在正常条件下,海马的日摄食量约占体重的10%海马一次摄食量很大,同时耐饥性也很强,从初生苗到成鱼耐饥时间可达4—132天。

四、海马养殖关键技术4.1海马人工养殖模式水缸养殖海塘养殖水泥池养殖网箱养殖水缸养殖⏹容器:阔口陶缸、木桶、塑胶桶等,规格为1立方米左右。

⏹缺点:水体小,水温波动大,水质易受残饵及排泻物污染。

⏹投养密度:50~100尾/立方米。

⏹注意事项:每天换入1/2新鲜水,每隔1~2天导缸一次。

⏹优点:成本小,不受地域限制,适合农户养殖。

海塘养殖⏹容器:选择地势好位置围建池塘,利用大潮纳水,低潮下涵闸蓄水进行养殖。

⏹缺点(1)水交换量受到限制,容易导致塘水变肥,孳生浮游藻类,塘水变浑浊,引起海马死亡。

⏹缺点(2):无法投放死鱼虾,只能共养活虾。

⏹投养密度:2~3万尾/亩。

⏹注意事项:投放前需先栽种绿苔,每隔3~5天换注1/4~1/3新鲜海水。

⏹优点:排污困难,难以掌握投饵量。

水泥池养殖(普遍采用)⏹容器:4~5平方米,深2米的水泥池,同时配有遮光、防雨、通风等设备。

⏹投养密度:100尾/立方米,如有通气设备,可200尾/立方米。

⏹注意事项:保持养殖水体生态良好。

⏹优点:能进行规模化养殖,有利于养殖企业向大企业发展,能实现高密度养殖,提高了单位水体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能人工调节各种理化和生物因素,因而海马生活稳定生长快成活率高。

⏹缺点;初期成本高。

4.2养殖设施⏹A.养殖池:水池底及四周黑色,有注排水装置,2/3埋于土下,使池水温度稳定,室外有遮光设备。

⏹B.育苗池:用于培养初生苗及精养亲海马,面积1~2平米,深0.6~1米。

⏹C.幼鱼池:用于培养15天以后至6cm以内的幼海马及精养亲海马。

面积2~6平米,深度0.8~1米。

⏹D.成鱼池:用于培育6cm以上的幼海马,直至成海马或亲海马,面积5~20平米,深度0.8~1.2米。

4.3饲饵的获取⏹A. 人工自然水域捕捞桡足类浮游甲壳虫。

或者糠虾。

⏹B.人工饲养饵料生物⏹糠虾养殖:用2×10-6鱼藤精清池,引种糠虾,池内适当施肥,投喂鱼粉及豆饼粉等,待糠虾繁殖到一定密度捕捞。

4.4海马的人工繁殖⏹亲鱼的选育外形条件:挑选生长良好、体形匀称、行动活跃、1~2 龄的成鱼作亲鱼,雌鱼要挑选腹部较膨大,生殖乳突明显的。

雄鱼则应选取育儿囊较大的。

⏹组成比例:雌、雄各半。

精养:亲鱼池的水质应保持清新洁净,避免机械损伤和水温剧变。

溶氧量在 4 毫克/升以上,光照强度在 500 ~ 1000 勒克司之间。

⏹饵料要求:亲鱼的饵料必须新鲜、优质、多样、适口、充足、大小适宜。

⏹放养密度:应比一般成鱼的养殖密度小,通常每立方米水体放养 20 尾左右。

(4)海马的人工繁殖⏹发情与交配⏹发情表现:性成熟的海马往往在早晨发情,表现为雌雄相互追逐,斑海马多为雄性追逐雌性。

这时海马的体色由深变浅,这种浅色通常称为“婚姻色”。

⏹交配过程:雌雄间的追逐求偶活动逐渐使雄海马进入可接受卵的状态,雌海马的生殖乳突便与雄海马已经张开的育儿囊口相接,并将卵排人育儿囊中。

整个排卵过程中只需 1 ~ 2 分钟,然后育儿囊马上关闭。

每次产卵 100 ~ 300 粒,少数健壮的雌体产卵量可达 800 粒左右。

进人育儿囊的鱼卵,在囊中受精、发育。

(4)海马的人工繁殖⏹产苗雄鱼转入产苗池:接受卵后的雄鱼,育儿囊逐渐膨大,经 8 ~ 20 天后可孵出鱼苗。

临产前应将雄鱼自亲鱼池移至产苗池专养,以免受其他亲鱼干扰,也便于以后转移初生苗。

产苗池应保持安静,除水质要好外,还要注意水体环境的稳定。

⏹幼鱼移入育苗池:产苗多在黎明前后,持续时间数分钟至 10 多分钟。

刚产出的仔海马体长约 1 .5 厘米,已具备独立生活能力。

这些初生苗很快成群浮上水面,吸人空气以充填鳔囊,然后分散活动。

这时应及时将初生苗与亲鱼分开,转移到育苗池去,以防初生苗被亲鱼吞食。

(4)海马的人工繁殖⏹育苗分级饲养:初生苗适应能力最差,管理要求最严。

初生苗在 1 个月内的水温、水比重要求相对稳定,最适水温为 25 ~ 29℃ , 水温差应不超过 2 ℃,水温降至 20 ℃以下,会造成初生苗大量死亡。

海水比重最好为 1 . 009 ,绝不能低于 1.006 ,也不宜高过 1 .025 。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育苗池,初生苗可投放 1000尾左右,体长 4 ~ 6 厘米的可投放 500尾左右。

体长 6 厘米以上的只投放 300 尾,这时一般应转移至幼鱼池饲养。

饵料要求:投喂初生苗的饵料应新鲜,大小、数量要适宜,最好喂活的桡足类。

第 2 ~ 3 天投喂挠足类六肢幼体;第 4 ~ 5 天适当混加一些桡足类成体。

第 6 天起可完全投喂桡足类成体。

海马幼苗食量很大,生长发育迅速,因此投饵次数可比成鱼多些,每天可投 3 ~ 4 次。

每次投饵量以刚能被摄食完为度,不宜过多。

夜间更不应有残余饵料留存在水池中。

(7)疾病防治肠胃病肤毛病断尾病气泡病胀膘病疾病预防措施肠胃病⏹症状:得此病的海马肛门松弛、红肿,附有白色物。

其肠胃胀大,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粘液流出。

病海马行动痴呆、迟缓,漂浮于水面。

食欲减退,鱼体消瘦衰弱致死。

⏹病因:此病是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多发生在海马幼苗阶段。

肠胃病⏹防治方法:保持水质和饵料清洁,适当减少投饵量,能使病情减轻。

用氯霉素、合霉素、青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防治也有效。

⏹用药方法:全池泼洒,每立方水体100~200万单位。

2~3天换水的同时下药一次,直至病态消除为止。

⏹预防方法:从苗初生开始用药,坚持半个月,可提高成活率。

适用药物:氯霉素、合霉素、青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肤毛病。

肤毛病⏹病症:海马苗成“毛毛虫”状,因身体受到刺激,常作挣扎状摆动,使索饵困难,逐渐瘦弱而死。

寄生处常发生烂皮,是否为该病的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病因:是一种海水螅或聚缩虫大量附生在海马体外,肉眼能清楚看到。

⏹流行情况:各阶段均可能发病,对海马苗危害较重。

海水螅寄生发生在冬春季节,多数寄生在大海马身体上,而聚缩虫寄生发生在夏秋季,大海马、斑海马同样易被寄生。

⏹防治措施:使用0.1 %的甲醛溶液浸浴0.5h,海马无异常反应。

24h后,海水螅便可脱落死亡。

疗效较显著。

断尾病⏹病症:病原体多寄生在尾部。

寄生后,海马的尾部或躯体缠绕一圈,外观似树枝状的几丁质鞘,为病原体的分泌物。

根部分枝向四周外方生长,常形成一簇根状物拖在海马体上,影响海马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海马的尾部局部断掉,少量死亡。

⏹病因:是一种枝状海水螅寄生所致。

⏹流行情况:多在夏秋季,斑海马和大海马均可被寄生,对幼苗和幼鱼危害较严重。

⏹防治措施:用0.1%甲醛溶液浸浴20min,寄生在海马体上的枝状海水螅24h后死亡腐烂,但其分泌的几丁质根状物仍附着在身体上,须经一段时间后方能断裂脱落。

气泡病⏹病症:病海马身体各处表皮膨起,似水火烫伤的水泡。

导致运动不自由,失去平衡,漂浮水面。

长在吻部的气泡能使海马呼吸闭塞,并发生炎症而造成死亡。

⏹病因:水质不洁,光线过强,均易患此病,尤其在雨后天晴时更易发生。

此病可能与前述鱼虾类气泡病同因。

也有人认为可能由附生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在体表内形成气泡。

⏹防治措施:保持水质清洁,避免强光直射和水温陡升。

将病鱼移至新鲜海水中或荫凉处,可减少死亡,用针刺破气泡,放出气体,获得较好效果。

有人试验用2.4%的生石灰水浸浴10 min, 也有一定效果。

胀膘病⏹病症:“患病海马侧浮于水面,游泳能力差,腹部膨大。

解剖可见鳔胀大,充满整个腹腔,严重时延伸至肾脏后端。

该病虽不会短时间致死,但由于摄食困难,停止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便死亡。

幼鱼至成鱼均能患此病,但雄鱼较雌鱼发病少。

⏹病因:具体病因尚未研究清楚。

多出现在生活条件突变或光线过强、氧气不足等情况下,同时发现病海马鳃部有车轮虫、喇叭虫等寄生。

⏹防治措施:注意保持水质清新,氧气充足,适当疏养,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适当遮荫,使海马避开强光照射,一周后病情有明显好转。

亦可用土霉素(25万单位)与小苏打各一片,研成分粉未,加凉开水10m1,每尾灌0.5m1,有一定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