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预防医学-复习资料
口腔预防医学复习资料

一、名解1.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2.龋病: 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3.适宜摄氟量:防龋和维护其他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理需要量(每千克体重每天~)。
4.安全摄氟量:人体最大可能接收的量。
5.氟牙症:又称又称斑釉牙,是牙齿发育时期人体摄入氟量过高所引起的特殊型牙齿釉质发育不全,是地方性慢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体征。
其表现为:釉质出现白色条纹,条纹可融合形成白垩色斑块,或波及整个牙面;暴露于口腔后可有色素的沉着,部分条纹或斑块呈黄褐色;严重者出现釉质缺损或牙缺损。
6.窝沟封闭:不去除牙体组织,在he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7.预防性树脂充填:仅去除窝沟处的病变釉质或牙本质,根据龋损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材料充填早期窝沟龋,并在合面上涂一层封闭剂,是一种窝沟封闭与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
8.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为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
9.软垢:疏松附着在牙面、修复体表面、牙石和龈缘上的软而带有黏性的沉积物,是由微生物、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唾液蛋白、脂类及少量食物残渣碎屑混合而成。
10.牙石:是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以菌斑为基质的已矿化或正在矿化的钙盐晶体。
11预防性清洁术:口腔专业人员用口腔器械帮助受检者彻底地清除牙菌斑。
12非创伤性修复治疗:用手持器械清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有黏结性、耐压和耐磨性能较好的新型玻璃离子材料(释放氟)将龋洞充填。
13感染源:病原微生物生存、繁殖并可污染环境宿主(人、动物)或场所,包括患者、动物传染源和某些带菌场所。
14传播途径:病原体从感染源排除后,经一定方式再侵犯其他易感者的途径。
口腔预防医学复习题+答案

口腔预防医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婴幼儿适宜的氟防龋措施是A、氟滴剂B、含氟牙膏C、饮水氟化D、氟离子导人E、氟水漱口正确答案:A2.不属于窝沟封闭适应证的是A、牙面窝沟可疑龋B、牙面窝沟较深C、对侧同名牙有患龋倾向D、对侧同名牙有龋E、已充填完好的牙正确答案:E3.尼龙丝刷毛的优点不包括哪一项A、毛端呈圆形,对牙清洁作用及牙的按摩作用均佳B、弹性好C、耐磨D、吸水性差E、高温下不易卷毛正确答案:E4.下列哪项能够说明一组观察值之间的变异程度,即离散度A、标准误B、构成比C、标准差D、率E、可信区间正确答案:C5.以下关于口腔流行病学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B、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C、研究口腔疾病影响因素D、可以制定口腔保健计划E、以上说法均正确正确答案:E6.使用含氟牙膏防龋,正确的是A、儿童使用含氟牙膏不会引起氟牙症B、在饮水含氟量高的地区,7岁以下儿童推荐使用含氟牙膏C、老年人不宜使用含氟牙膏D、氟牙膏的防龋功效与含氟浓度的高低无关E、6岁以下的儿童宜使用含氟浓度低的牙正确答案:E7.观察时间短、研究对象少,适合研究一些慢性病和一些比较少见的疾病是哪种流行病学调查的特点A、常规资料分析B、横断面研究C、纵向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群组研究正确答案:D8.中、小学生学校保健的具体内容是A、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和监测B、口腔健康教育C、培养学生良好的刷牙与饮食卫生习惯D、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9.以下关于牙龈指数(GI)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检查牙龈出血倾向B、只观察牙龈情况C、检查牙槽骨吸收情况D、检查牙龈质地的改变E、检查牙龈的颜色正确答案:C10.不能清洁牙齿邻面菌斑的口腔保健用具是A、橡胶按摩器B、牙线C、牙间隙刷D、牙签E、牙刷正确答案:E11.口腔癌的危险因素中,下列哪项属于环境因素A、局部刺激B、病毒感染C、空气污染D、营养E、吸烟正确答案:C12.以人体作为观察对象,以临床为研究场所,对口腔诊断技术、口腔治疗方法和口腔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的研究方法是A、纵向研究B、临床试验C、病例对照研究D、横断面研究E、组群研究正确答案:B13.WHO龋病流行程度属高的标准是A、3.0~4.9B、4.5~6.5C、2.7~4.4D、1.2~2.6E、1.5~2.4正确答案:B14.下列哪项是用来说明某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的A、可信区间B、标准误C、标准差D、平均数E、构成比正确答案:E15.下面哪种氟化物不用于含氟牙膏A、氟化胺B、氟化钠C、氟化钙D、单氟磷酸钠E、氟化亚锡正确答案:C16.龋病的好发部位是A、窝沟、邻接面和牙颈部B、后牙邻接面C、后牙牙颈部D、前牙牙颈部E、磨牙咬合面窝沟正确答案:A17.在牙齿的外源性酸蚀中,以下哪种因素为常见因素A、外伤B、运动因素C、饮食因素D、神经性疾病E、呼吸道疾病正确答案:C18.下列哪种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是错误的A、不适用于浸泡金属器械B、仅需用0. 01 %~0.05%浓度的过氧乙酸就可杀灭繁殖体型微生物C、对乙肝病毒有杀灭作用D、气体和溶液的杀菌作用都很强E、用1%的过氧乙酸5分钟可杀灭芽孢正确答案:C19.关于口腔健康教育策略错误的是A、是全身的一个组成部分B、发挥各级领导部门的主导作用C、口腔健康教育材料要有科学型、准确性、知识性、最新性D、既有自然科学属性,也有社会科学属性E、口腔健康教育应因地制宜正确答案:B20.流行病学实验的主要用途没有A、医疗保健措施质量成本效果、成本效益评价B、了解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C、探讨疾病的病因D、预防措施的效果与安全性评价E、评价某种新药、新方法或新制剂的效果正确答案:B21.增白牙膏的活性成分是A、抗生素B、氧化剂C、硝酸钾D、中草药E、氟化物正确答案:B22.龋活性试验不包括A、变链菌的检测B、乳酸菌的检测C、血链球菌的检测D、唾液缓冲能力的检测E、细菌产酸力检测正确答案:C23.需要和氟牙症进行鉴别诊断的是A、融合牙B、畸形舌侧窝C、多生牙D、畸形中央尖E、四环素牙正确答案:E24.某山区氟牙症流行,调查饮水氟浓度不高,调查组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煤油污染B、水果氟高C、蔬菜氟高D、垃圾污染E、空气氟高正确答案:A25.口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没有A、描述性研究B、横断面调查C、计算机统计D、病历资料分析E、现况调查正确答案:C26.发生牙外伤最常见的原因是A、运动损伤B、交通意外C、把牙当工具D、暴力E、摔倒、碰撞正确答案:E27.6岁儿童,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检查发现面窝沟深,窝沟点隙似有初期龋损,此时适宜采取的防治措施是:A、应做窝沟封闭B、应做充填C、应做预防性充填D、尚不能做窝沟封闭E、口服氟片正确答案:A28.口腔临床试验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A、盲法,对照,重复B、随机,对照,盲法C、随机,对照,随意D、随机,对照,重复E、随机,盲法,重复正确答案:B29.患者,妊娠6个月,患有妊娠期龈炎。
口腔预防医学单选复习题+答案

口腔预防医学单选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不属于一级预防的内容是A、口腔健康教育B、控制牙菌斑C、口腔卫生指导D、超声波洁治治疗早期牙周炎E、推广使用科学的自我口腔保健措施正确答案:D2、决定入2值分布形状的是A、实际频数B、理论频数C、行×列表中格子数的多少D、样本含量E、自由度正确答案:E3、下面慢性氟中毒的来源是不对的A、地下矿泉水B、氨肥厂C、地热温泉D、富氟矿区E、煤烟污染正确答案:B4、某地区卫生局对各医院口腔科近3年儿童牙外伤病例进行分析,以找出牙外伤最主要原因,这种研究方法是A、实验研究B、历史常规资料分析C、病例对照研究D、群组研究E、横断面研究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是一种从现在分析以前治疗的方法,属于回顾性研究,一般有两种情况,病例一对照研究和历史常规资料分析,而病例—对照研究需要设立病例组和对照组,历史常规资料分析则只从病历资料中分析即可。
5、Bass刷牙法的刷牙要领要求每个刷牙区牙刷应颤动A、至少10次B、8~9次C、6~7次D、4~5次E、2~3次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Bass刷牙要领如下:①手持刷柄,刷毛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虽然刷毛呈45度角,但通常对患者较容易和较安全的是先与牙长轴平行,然后稍作旋转,与龈缘呈45度角。
②刷毛角度把牙刷刷毛端放在直指龈沟的位置,刷毛约与牙长轴呈450角。
③轻度加压勿使刷毛屈曲轻度加压,使刷毛端进入龈沟。
④颤动牙刷以短距离拂刷;来回颤动牙刷,勿使毛端离开龈沟,至少颤动10次(A对)。
⑤重新放置牙刷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注意重叠放置。
⑥重复拂刷在上、下颌牙弓的唇、舌面的每个部位重复拂刷。
⑦刷前牙的舌6、在口腔流行病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指数是A、龋均B、患龋率C、无龋率D、龋病发生率E、根龋指数正确答案:D7、关于牙刷,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A、牙刷的刷头要适合口腔的大小B、牙刷毛太硬容易损伤牙齿及牙眼C、儿童、老年人或牙周疾病患者宜选用刷毛较软的牙刷D、牙刷毛太软不能起到清洁牙面的作用E、猪鬃毛牙刷较尼龙丝牙刷好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考点:保健牙刷的特点和作用牙刷的刷头要适合日腔的大小;牙刷毛太硬容易损伤牙齿及牙龈;儿童、老年人或牙周疾病患者宜选用刷毛较软的牙刷;牙刷毛太软不能起到清洁牙面的作用,都属于保健牙刷的特点和作用,因此A,B,C,D均正确。
口腔预防医学重要考点

口腔预防医学第一、二章绪论与口腔流行病学1、由于牙牙合面存在点隙裂沟,窝沟龋患率较高,以1995 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为例,12 岁年龄组窝沟龋占龋患的90.35% 。
2、标准一致性检验是在正式调查前,为避免检查者偏性而设置的,用Kappa 值来计算。
Kappa 值的大小与可靠度的关系为:0.4 以下可靠度不合格0.41~0.60 可靠度中等0.61~0.80 可靠度优0.81~1.0 彻底可靠3、CPI 是社区牙周指数,检查内容为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用于描述牙周状况。
DMFT 是恒牙龋失补指数,DMFS 为恒牙龋失补牙面数,dmfs 为乳牙龋失补牙面数,它们是龋病常用指数;Dean 指数为氟牙症诊断标准。
4、2022 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5~6 岁:龋均90%无龋12 岁:龋均(DMFT)不超过 115 岁:至少有5 个牙周健康区段,其余CPI 记分为1 或者218 岁:无因龋病或者牙周病而缺失的牙35~45 岁:无牙颌不超过2%;90%至少保持20 颗功能牙,CPI 记分为4 不超过0.1 个区段65~74 岁:无牙颌不超过5%;75%至少保持20 颗功能牙,CPI 记分为4 不超过0.5 个区段5、龋均(DMFT)等级0.0~1.11.2~2.62.7~4.4 4.5~6.5 6.6 以上很低低中高很高6、随机对照临床试验(ART)原则为:随机、对照、盲法。
受试者的依从性也很重要。
7、根据实验目的决定实验观察期限,至少2 年,普通为2~3 年。
8、1986 年我国对120 多万围产儿的调查,男婴唇腭裂发生率为0.2%,女婴发生率为0.16%。
9、横断面研究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者现象在某一特定点上 (较短期内) 的情况;历史常规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作分析或者总结;病例对照研究是了解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过去的暴露情况,从病例开始以追溯办法寻觅疾病的原因,在时间上是先由“果”,后及“因”的回顾性研究;群组研究是在疾病浮现以前分组,追踪一段时间以后才浮现疾病,在时间上是先有“因”,后有“果”,属前瞻性研究。
口腔预防医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口腔预防医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影响龋病流行的有关因素不包括A、氟的摄入量B、糖的摄入量C、钙的摄入量D、糖的摄入频率E、饮食习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其三、饮食因素: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糖,糖的致龋作用与其种类、食糖生物性状、摄入量、摄糖频率和方式有关。
致龋能力排序: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甜菊糖:防龋、糖代用品赤藓糖醇)固体>液体饮食习惯:进餐次数越多,且在两餐之间进食含糖食品,龋发生的危险性越大。
氟化物可防龋。
2、预防性树脂充填适应证中不包括A、咬合面深窝沟B、点隙裂沟有患龋倾向C、窝沟有龋损卡探针D、沟裂早期龋E、窝沟釉质浑浊成白垩色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一、预防性树脂充填(preventive resin restoration)适应症:1)窝沟有龋损能卡住探针;2)深的点隙裂沟有患龋倾向;3)沟裂有早期龋迹象,釉质混浊或呈白垩色4)无邻面龋损。
3、下列哪项不是提高问卷回收率的方法A、争取权威机构的支持,以其名义发放问卷,较易引起重视B、版面设计简洁、美观且容易阅读C、方便调查对象,注重调查员的培训D、注意等级答案的明确性E、问卷问题数量合适且容易回答正确答案:D4、口腔科最难消毒的器械是A、探针B、充填器C、镊子D、调刀E、手机正确答案:E5、在随机抽样时,属于样本人群中的受检者,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未能接受检查,如超过抽样人数的30%可产生不准确的结果,这种误差称A、选择性偏倚B、无应答偏倚C、报告偏倚D、信息偏倚E、回忆偏倚正确答案:B6、因检查器械不规范、现场工作条件差造成的系统误差称A、报告偏倚B、无应答偏倚C、回忆偏倚D、测量偏倚E、选择性偏倚正确答案:D7、正确保管牙刷的方法是A、刷牙后牙刷要用清水多次清洗B、将刷毛上的水分甩干C、牙刷应每人一把,以避免交叉感染D、不能用沸水浸泡或煮沸法消毒,刷毛卷曲应及时更换E、上述措施均正确正确答案:E8、乙肝经皮肤传播的途径没有A、手术B、性接触C、血液D、污染的针头E、针灸正确答案:B9、标准一致性检验不合格者的K值在A、0.1以下B、0.2以下C、0.3以下D、0.4以下E、0.5以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一致性检验,确定在一定显著性水平下各平均值或各方差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若无显著性差异,则各'f`均值或各方差是一致的,此称为一致性检验.Kappa值的大小与可靠度的关系为:-0.40以下可靠度不合格-0.41~0.60 可靠度中等-0.61~0.80 可靠度优-0.81~1.0 完全可靠10、一患者有牙龈出血症状。
口腔预防医学

第一章绪论1 .口腔预防医学: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2 .三级预防的原则①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如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卫生指导,控制牙菌斑的措施等。
②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定期口腔检查,高风险人群的发现和早期龈齿充填等。
③三级预防:临床预防。
如牙列缺损和缺失的修复等。
第二章口腔流行病学一、口腔流行病学概念、作用及其发展(一)口腔流行病学概念: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发生、 发展和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口腔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为探讨口腔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指定口腔保健计划、选择防治策略和评价服务效果打下良好基础。
(二)作用:描述人群口腔健康及疾病的分布状态。
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检测口腔疾病流行趋势。
为制定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依据。
二、口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
(一)描述性流行病学1 .概念:用于描述疾病或健康现象在人群中分布以及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病因假设。
2 .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
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点(较短时间内)的情况。
3 .纵向研究:疾病监测。
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
4 .常规资料分析:历史资料分析。
对已有资料或者疾病检测记录作分析总结。
(二)分析性流行病学(由果到因)1 .病例-对照研究观察时间短、需要研究的对象少,适合研究一些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和一些比较少见的疾病。
2 .群组研究(准确性高)(三)实验流行病学1 .特点:有干预措施。
设立对照组。
2 .不同研究目的和不同研究对象等特点:临床试验(以人体作为对象,以临床为研究场所)。
现场干预(特定现场)。
社区干预实验(社区开展的干预性试验)。
三、龈病流行病学(一)龈病常用指数1 .恒牙龈、失、补指数“龈”(D)代表已龈坏尚未填充的牙齿。
口腔预防医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口腔预防医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以社区为基础的口腔保健项目的模式为A、设计-过程-结果B、设计-实施-总结C、规划-实施-总结D、结构-过程-结果E、结构-实施-结论正确答案:D2、口腔健康调查的目的不包括下列哪项A、查明口腔疾病在特定时间内发生频率和分布特征及其流行规律B、了解和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有关因素C、为探索病因,建立和验证病因假设提供依据D、选择预防保健措施和评价预防保健措施的效果E、明确诊断和治疗正确答案:E3、某社区5—6岁儿童200人:根据WHO制定的2000年口腔健康目标,该年龄段的无龋儿童至少应达到A、120B、180C、80D、150E、100正确答案:E4、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性目标是A、全面开展社区口腔保健B、人人享有卫生保健C、全面普及含氟牙膏D、80岁保留20颗牙齿E、普及窝沟封闭正确答案:B5、每周漱口使用的是A、2%NaF溶液B、0.2% NaF漱口液C、0.05%NaF漱口液D、1.23%NaF凝胶E、0.02% NaF漱口液正确答案:B6、进行窝沟封闭时为达到理想的黏结效果,乳牙酸蚀时间是A、2分钟B、5分钟C、30秒D、10秒E、60秒正确答案:E7、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A、研究疾病的自然史B、研究疾病和规划保健工作C、研究统计资料的分析D、研究疾病预防措施的效果E、研究疾病的流行因素正确答案:A8、在调查过程中样本人群的选择是随意选择,破坏了同质性,使调查结果与总体人群患病情况之间产生的误差,称为A、选择性偏倚B、标准误差C、测量误差D、决定性偏倚E、无应答偏倚正确答案:A9、口腔医疗保健中由空气传播的微生物是A、HIVB、HBVC、梅毒螺旋体D、腮腺炎病毒E、破伤风杆菌正确答案:D10、在口腔流行病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指数是A、龋均B、患龋率C、无龋率D、龋病发生率E、根龋指数正确答案:D11、下列哪项能够在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中表示范围的估计值A、平均数B、构成比C、率D、可信区间E、标准差正确答案:D12、口腔健康教育方法包括A、大众传媒宣传B、组织保证C、行政干预措施D、经济支持E、建立社会卫生服务机构正确答案:A13、关于牙外伤的危险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碰撞B、交通意外C、运动损伤D、暴力E、以上均包括正确答案:E14、口腔流行病学不是A、研究影响疾病分布的相关因素B、口腔预防医学的基础C、研究口腔疾病的人群分布规律D、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E、口腔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正确答案:E15、为了提高妇女口腔健康意识,省妇幼保健院对妊娠期妇女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讲座,主要内容包括 4.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以下的有害因素侵袭,不包括A、搬动物品B、病毒感染、C、吸烟D、酗酒E、外伤正确答案:A16、35~44岁成年人无牙合率减少到1981年水平的A、50%B、40%C、55%D、60%E、45%正确答案:A17、影响口腔癌流行情况的因素中错误的是A、性别分布B、职业分布C、时间分布D、年龄分布E、地区分布正确答案:B18、当牙龈有中度炎症,探诊后出血,血渗在龈沟内,龈沟出血指数应为A、4B、3C、2D、0E、1正确答案:B19、为了预防学校儿童龋病的发生,拟采用一种氟化物防龋措施氟水漱口。
口腔预防医学全考点总结

口腔预防医学全考点总结1.描述性流行病学包括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
2 .分析性流行病学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群组研究。
3 .Dean分类依据牙釉质的颜色、光泽和缺损的面积。
4 .一个地区氟牙症指数在0.0~0.4,发生率<10%,属于正常范围。
氟牙症指数大于0.6,说明氟牙症流行。
5 .常用的踽齿指数有DMFT z DMFS等,牙周健康状况用CPL氟牙症用Dean o6 .抽样调查分为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
7 .偏倚种类有选择性偏倚、无应答偏倚和信息偏倚。
信息偏移有测量偏移、回忆偏移、报告偏移、检查者偏移。
8 .WHO规定踽病的患病水平以12岁儿童踽均作为标准。
牙周病流行的评价指标是15岁年龄组牙石平均检出区段数。
9 .人体氟的主要来源是饮水(65%),其次是食物(25%)。
l(λ我国规定水氟浓度为0.6-0.8mg∕L较适宜。
11.75%的血氟存在于血浆中。
12 .CPI检查内容为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
13 .CPI是社区牙周指数,检查内容为牙眼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用于描述牙周状况。
14 .DMFT z是恒牙幽失补牙指数。
15 .DMFS为恒牙幽失补牙面数。
16 .dmfs为乳牙踽失补牙面数。
17 .Dean指数为氟牙症诊断标准。
18 .CPI z DMFT z DMFS z dmfs是晶病常用指数。
19.2010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05~6岁:踽均90%无弱。
012岁:踽均(DMFT)不超过1015岁:至少有5个牙周健康区段,其余CPI积分为1或20018岁:无因踽病或牙周病而缺失之牙。
035-45岁:无牙颌不超过2%;90%至少保持20颗功能牙,CPI记分为4不超过0.1个区段。
065-74岁:无牙领不超过5%;75%至少保持201颗功能牙,CPI记分为4不超过0.5个区段。
20 .患踽率=(患踽人数/受检人数)×100%o21 .踽均二踽、失、补牙之和受检人数踽面均二幽、失、补牙面积之和受检人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解1.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2.龋病: 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3.适宜摄氟量:防龋和维护其他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理需要量(每千克体重每天0.05~0.07mg)。
4.安全摄氟量:人体最大可能接收的量。
5.氟牙症:又称又称斑釉牙,是牙齿发育时期人体摄入氟量过高所引起的特殊型牙齿釉质发育不全,是地方性慢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体征。
其表现为:釉质出现白色条纹,条纹可融合形成白垩色斑块,或波及整个牙面;暴露于口腔后可有色素的沉着,部分条纹或斑块呈黄褐色;严重者出现釉质缺损或牙缺损。
6.pit and fissure sealant窝沟封闭:不去除牙体组织,在he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7.PRR预防性树脂充填:仅去除窝沟处的病变釉质或牙本质,根据龋损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材料充填早期窝沟龋,并在合面上涂一层封闭剂,是一种窝沟封闭与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
8.turner tooth特纳牙:乳牙根尖周严重化脓性炎症,使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是龋病好发部位。
常好发于前磨牙。
9.topical application of fluoride局部用氟:是采用不同方法将氟化物直接用于牙的表面,目的是抑制牙齿表面的溶解脱矿和促进再矿化,以提高牙齿的抗龋力。
10.primary oral health care初级口腔卫生保健:根据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在个人及社会的参与下,以自我口腔保健为基础,通过口腔卫生人员和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全体社区成员平等地享有最基本的口腔卫生保健,维护和促进其口腔健康。
11预防性清洁术:口腔专业人员用口腔器械帮助受检者彻底地清除牙菌斑。
12 ART非创伤性修复治疗:用手持器械清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有黏结性、耐压和耐磨性能较好的新型玻璃离子材料(释放氟)将龋洞充填。
ART具有许多优点:如不需电动牙科设备、术者容易操作、患者易于接受、玻璃离子的化学性粘接可避免去除过多牙体组织、材料中氟离子的释放可使牙本质硬化以阻止龋的发展、兼有治疗和预防效果等。
13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
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及社会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是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也是预防医学的最终奋斗目标。
第一阶段:增进健康,第二阶段:特殊预防手段。
14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发生的前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第三阶段: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5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
第四阶段:防止功能障碍,第五阶段:修复。
16消毒(disinfection):清除或杀灭物品上的致病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处理。
17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品上一切致病非致病微生物,包括芽孢,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经过灭菌的物品成为“无菌物品”。
18标准一致性检验:也就是可靠度的检验,包括检查者本身可靠度检验和检查者之间可靠度检验。
19 Windows of infectivity“感染窗口期”:变形链球菌于婴儿出生后19~31个月(平均26个月),正是乳牙萌出及乳牙列形成时期在口腔内定植(即致龋微生物由母亲传播到婴幼儿口腔中)。
这个时期变形链球菌定植称为~。
20 Oral health education口腔健康教育目的:是通过口腔保健知识和技术的传播,鼓励人们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终生维护口腔健康。
21 oral health promotion口腔健康促进:“为改善环境使之适合于保护口腔健康或使行为有利于口腔健康所采取的各种行政干预、经济支持和组织保证等措施”。
内容:口腔健康促进是由口腔健康教育、口腔疾病预防和口腔健康保护三部分组成。
(1)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健康促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与一级、二级、三级预防均有关。
(2)口腔疾病预防:在口腔健康促进中起着重要作用。
口腔健康促进应以口腔疾病的一级预防为基础。
一级预防是在疾病发生前所进行的预防工作,以便阻止疾病的发生。
这也是口腔健康促进的主要任务。
(3)口腔健康保护:包括司法和财政控制、其他法规和政策,目的在于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它的使命是减少人们受到环境危害、不安全或不健康行为危害的可能性。
口腔健康保护为人们的口腔健康选择提供了保证。
22翻译:刷牙漱口牙签牙线牙间隙刷.23 standard precautions标准预防:是指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龋病常用指数】①恒牙龋失补指数(DMF、DMFT、DMFS)“龋”即已龋坏尚未填充的牙;“失”指因龋丧失的牙;“补”为因龋做填充的牙。
②乳牙龋失补指数(dmf、dmft、dmfs)③龋均和龋面均 :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a.龋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
b.龋面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面数。
④caries prevalence rate患龋率:指在调查期间某一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人口基数以百人计算,故常以百分数表示。
患龋率主要用于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如比较和描述龋病的分布,探讨龋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等。
计算公式如下:患龋率=患龋病人数/受检人数×100%。
⑤caries incidence rate龋齿发病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
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
计算公式如下:龋病发生率=发生新龋的人数/受检人数×100%。
⑥龋面充填构成比:一组人群中的龋、失、补牙面之和中已充填的龋面(继发龋面不算)所占的比重,常以百分数表示。
⑦无龋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人数的百分率。
【牙周健康指数】①★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ral Hygiene Index-Simplified:OHI-S):对口腔卫生指数(OHI)加以简化,使之更易操作的基础上提出的。
两者的区别在于0HI需检查全口28颗牙,评价12个牙面(每个区段选择覆盖软垢、菌斑与牙石最多的1个唇面,1个舌(腭)面),而OHI-S只检查6个牙面(16、11、26、31的唇(颊)面,36、46的舌面)。
简化口腔卫生指数可以用于个人,但主要用于人群口腔卫生状况评价。
△a.简化软垢指数DI-S (Debris Index-Simplified)△b.简化牙石指数CI-S (Calculus Index-Simplified)②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根据牙面菌斑的厚度而不根据菌斑覆盖面积记分。
用于评价口腔卫生状况和衡量牙周病防治效果。
③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该指数只观察牙龈情况,检查牙龈颜色和质的改变以及出血倾向。
检查方法:检查使用钝头牙周探针,视诊结合探诊。
检查全口或几颗选定的牙。
须检查每颗牙周围的牙龈,将其周围牙龈分为近中唇(颊)乳头、正中唇(颊)缘、远中唇(颊)乳头和舌侧龈缘。
每颗牙的记分为4个牙面记分的平均值,每人记分为全部受检牙记分的平均值。
其记分标准为:0=牙龈健康;1=牙龈轻度炎症:牙龈的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牙龈中等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 3=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并有自动出血倾向。
④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⑤★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CPI):这个指数的特点是不仅反映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也反映牙周的治疗需要情况,且操作简便,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采纳,推荐作为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指数。
这个指数操作简单,重复性好,适合大规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牙周健康状况检查的方法。
检查指数牙:将口腔分为六个区段(检查内容:牙龈出血和牙石,牙周袋深度。
)a.20岁以上:10颗指数牙,b.15-20岁和15岁以下:6颗指数牙(避免第二恒磨牙假性牙周袋),15以下不查牙周袋☆WHO规定:☆每个区段内必须有2颗或以上功能牙,并且无拔牙指征,该区段才做检查。
☆检查区段内以最重情况记分。
☆探查指数牙,若没有指数牙的区段,探查所有余留牙,以最重情况记分。
☆以6区段中最高分记分作为个人CPI值。
.二、填空1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②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③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类实验”)。
2龋病的流行特征有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
3影响龋病的流行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氟摄入量、饮食习惯、家族影响。
4时,龋均及患龋率最低。
5牙周病流行特征①地区分布②时间分布③年龄分布: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④性别分布⑤民族分布。
6影响牙周疾病流行的因素①口腔卫生②吸烟③营养④系统性疾病。
7人体氟来源有①饮水、②食物、③空气、④其他。
8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有饮水氟化、牛奶氟化、食盐氟化、氟片氟滴剂。
9氟化物防龋的局部应用有含氟牙膏、氟水漱口、含氟凝胶、含氟涂料、含氟泡沫。
10临床口腔预防技术包括沟窝封闭、预防性充填、非创伤性修复治疗。
11牙周病局部促进因素①牙石②食物嵌塞③咬合创伤④不良习惯⑤不良修复体⑥牙位异常和错合畸形12全身危险因素①吸烟a、产生热量,对牙龈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局部刺激因素;b、焦油沉积物,使牙石易于沉积;c、牙槽骨丧失较多;d、免疫学改变,牙周组织的抗感染力降低e、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并使其不易附着于根面,影响牙周创口愈合。
②糖尿病:相互影响关系。
③遗传因素。
④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
13牙间隙清洁牙线、牙签、牙间隙刷、电动冲牙器。
14艾滋病口腔常见病损:口腔毛状白斑、口腔念珠菌病、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15控制感染的具体方法:患者健康检查与评估、患者防护、医务人员防护、环境防护、口腔器械设备的消毒与灭菌、医疗废物的处理。
16WHO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疼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