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贵州省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含解析)
![贵州省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adb799240c844768eaee16.png)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铜仁(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8分)塑料袋真的应该抵制吗①2008年的一纸“限塑令”施行至今已有十年,其间围绕塑科袋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
由于不可降解,塑料袋早已成为多数环保主义者的眼中钉肉中刺,海龟和海鸟误食塑料袋后死亡的图片更激起人们对塑科袋的痛恨。
②但其实,人们对塑料袋的认识,大多是错误的。
③伤害海洋动物的是所有垃圾,而不仅仅是塑料袋。
事实上,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比例很低。
2008 年,北京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吨,仅占整个生活垃圾的3%,在上海,这个数字是7%。
④流行于环保主义者中间的一种说法是,塑料袋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和100万只海鸟的死亡。
⑤不过这些健康风险并不会发生在所有的海鸟身上,它对于那些通过反刍喂养幼鸟的物种影响比较显著。
而且,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塑科袋与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的死亡率有相关关系,来自美国海洋哺乳动物委员会专家的研究表明,塑料袋对于海洋哺乳动物的伤害远没有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严重,⑥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的确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塑料袋定是杀死海洋动物的凶手。
一个名叫卡斯卡迪亚的专业动物尸检组织对2010年4月死于美国西稚图海滩的灰鲸进行解制之后发现,在鲸鱼的胃中存在塑料袋、小毛巾、手套。
鞋子和其他垃圾,同时这只灰鲸头部还有一个明显的由螺旋浆造成的伤口。
⑦海洋哺乳类动物误吞塑料袋的比例并不比误食其它垃圾高,靠限制塑料袋保护海洋动物并不比限制鞋子、手套更有效,⑧环保组织常用吞下了塑科袋的海龟照片来证明海龟是白色污染的受害者。
不可否认,这种情况也许确实....存在,但是图片的超强冲击力也不能直接证明塑料袋对海龟的影响。
⑨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在200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塑料袋极少是海龟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果要减少对海龟的伤害,禁止钓鱼比限制使用塑料袋更有用。
根据美国海洋渔业局的统计,造成海龟非正常死亡最多的人类活动是渔业而非塑料袋制品污染。
贵州省7市州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写作专题含解析(含答案)117
![贵州省7市州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写作专题含解析(含答案)117](https://img.taocdn.com/s3/m/faa05ad8cfc789eb162dc896.png)
写作安市五、写作能力考( 50 分)从下边两个文中,任其一,按要求作文14、(50 分)成路上又花簇,也有断壁残恒垣;有星月漫天,也有狂雨⋯⋯一道道景,你愉悦与失落,愉悦与哀,泪水与汗水⋯⋯每一景,你就会有一份宝的,人生将会多一份出色。
以“路上的景”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歌除外② 写范,字数许多于 600 字。
③文中不得出真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考点】 L1:命作文、【剖析】是一道命作文,考考生能不可以真察生活,从生活复杂的表象中,提出富裕内涵的思虑、在提示性的段里,列了几个写作思路:愉悦与失落,愉悦与哀,泪水与汗水,几个思路都能够写、【立意】个目中,有两个关:“ 景”、“路上”,在写作可供考生的角度起码有两个方面:一是原的“ 景”,也就是通写自然界中的景来写自己到的独到美感;二是比或许引申的“ 景”,通写生活中的一个,来不一的“ 人”的感、【写作手法】假如写原的“ 景”,可采纳借物抒怀的手法、【文体】本文合适写叙文,或许以叙主的文章,不合适写文、【表达方式】因目的关是“ 景人”,所以要以叙文字主,也要写出自己的内心体验,心理描绘也不可以少,其余的表达方式作为增补,最好是采纳边表达边抒怀的方法、【解答】【例文】路上的风景在人生的路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无尽的挫折,无量的曲折和无穷的磨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人生的意义其实不在于不该当不过重视结果,更重要的是咀嚼生命中的每一个过程、早春,冰雪融化,大自然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寒冬的那些落叶又给新抽芽儿的大树增加了许多养分、爸爸要带我去探望住在大山里的奶奶,我们坐上车向那漂亮的农村野外进发、一路上,我尽兴赏识着车窗外的漂亮风景,心中有说不出来的欢快、终于,汽车停了下来,我认为已经到奶奶家了,就赶忙跳下车去、但是眼前倒是一段曲折不平的山路,爸爸说山路弯曲折曲的,很不平坦,所以车开可是去,我们只有走过去了、但是这里还有很长的一段行程啊!我极不宁愿地牵起爸爸的手,走上这条曲折波折的小径、小径虽窄,却盘旋波折、我不过走了一小会儿就累得蹲在地上,不肯起来、突然我发此刻这杂草丛生的石板缝间长着一株小巧娇贵的红色小花,小小的花瓣齐整地摆列在花蕊的周围,花瓣上边还挂着一滴晶莹剔透的露水、我不由愉悦地叫起来,爸爸,快来看那!爸爸过来看了看,告诉我说:“花之所以能生长起来,是因为它经历了不懈奋斗的历程、你才走了这么一点的路就喊累,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成功啊!你不是常说过程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吗?”我听了如有所思、这时,一阵细风吹过,小花也跟着风轻轻摇动,恰似也赞同爸爸的看法、我站起身来英勇地迈过曲折的山路向着前面走去、一路上,山路上的风景吸引着我,在路程中我也碰到过各种各种的挫折,但是我都坚强地站起,因为我相信成功就在不远的前面、终于奶奶家到了,我不由愉悦地大喊:“噢!”山谷中也传来我的回声、恰似对我获取成功的必定、我的心立时愉快了很多、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许很多多的曲折与艰辛,但只需不懈追求,百折不回,你终归会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发现那些漂亮的风景、最后你也会感谢过程,因为它不但带你获取了成功,也教会了你许很多多的人生真理、【评论】【例文评论】文章开头新奇,拥有先发制人之效,引领全文,第二段经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引出下文对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许很多多的曲折与艰辛的考虑、本文语言固然其实不华美,但却极为正确生动,感情丰富而真切,读来津津乐道、15、缄默,有时是一种爱要求:①假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增补完好,而后作文。
庆阳市正宁县中考语文试卷
![庆阳市正宁县中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aa9c0ba1eb91a37f0115cc7.png)
庆阳市正宁县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 (共5题;共28分)1. (10分)(2018·枣庄) 古诗文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杜牧《江南春绝句》中“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和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中“________,斜日寒林点暮鸦”,可谓声色相谐,彰显生机之美。
(2)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________”和柳宗元《江雪》中“孤舟蓑笠翁,________”,正是天人相安,诠释孤独之美。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和杜甫《月夜》中“________,双照泪痕干”,实乃时空相错,演绎穿越之美。
(4)吴均《与朱元思书》中“奇山异水,________”和郦道元《三峡》中“________,隐天蔽日”,原本山水相依,凝聚自然之美。
2. (4分)(2018·广东) 根据所给拼音写词语。
(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________)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wān yán(________)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3)“jū gōng jìn cuì(________),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4)希望你能够客观的分析前因后果,作为借鉴,以免chóng dǎo fù zhé(________)3. (2分)(2018·广东)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
B . 她总是希望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心理把她害得很苦。
C . 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D . 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专项练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比较式阅读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专项练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比较式阅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2a92fc767f5acfa1c7cdea.png)
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知识讲解及经典练习一.考点透视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是通过阅读提供的两篇文言文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综合阅读能力和比较辨析能力。
一课内一课外的比较阅读,其中尤以一课内一课外的比较阅读较为常见。
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比较阅读材料内容、写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4)领悟两个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5)就比较阅读材料的内容谈自己的不同体验或自己从文中所受到的不同启示二.知识讲解解读命题,点拨解题思路选文一般以“文段”形式出现,纯说明或写景的文段入选的可能性不大,多以指向道德情感,突出人文性,尤其是爱国诚信、敬老爱幼、团结友善的为主。
二是课内与课外型;有三种组合情形:一是课内与课内型;多为两个,偶有三个。
选取的文段之间一是必定存这也是最常见的。
一般情况下,三是课外与课外型,主题、文体、,课外文段往往是课内文段的补充或延伸,在作者、在着“联系点”)相近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顺序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之处;二是存在着“可比点”,或同中存异,或异中有同;三是难易程度相当,均为浅易文言文。
二、比较阅读的基本题型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解常见实词含义的异同,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1) 用课内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解决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中相应的问题;(2) 将阅读材料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比较阅读材料内容、写法(艺术特色)、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4) 领悟两个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5)就比较阅读材料的内容谈自己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或自己从文中所受到的不同(6) 启示。
三、做题要点。
(一)、基本方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找出两文的共同的特点,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作者相同作品不同、揭示个性特征。
贵州省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综合性学习专题(含解析)
![贵州省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综合性学习专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2fc5221ed9ad51f01df25b.png)
综合性学习专题安顺三、综合性学习能力考查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
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
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
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
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调侃和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
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
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27. 阅读上面两则材料,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主要信息。
28. 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
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29. 请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30. 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
”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
选字并解析:【答案】27. 汉字即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的;写好汉字的关键是社会要有文化诉求和文化修养28. 例:小岚,你好,汉字不仅蕴含丰富的表意文化,更具有独特的书写审美,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学生,伫立在时代的洪流中心,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因此希望你能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ffd7547e21af45b307a8f0.png)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⑥▲,燕然未勒归无计。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0 综合性学习(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0 综合性学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e94440af1ffc4ffe47acf8.png)
专题10 综合性学习一、【2018届中考甘肃兰州卷】综合性学习某校组织了以“书法+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收集了丰富的材料(见链接),发出了“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倡议,呼吁更多的师生学习书法。
【链接】新闻摘录:近日,各地纷纷出台文件,规定本地七至九年级学校,在语文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每学期安排不低于10课时的书法课。
调查数据:各学校书法教师中,书法专业教师占15%,语文教师兼任占56%,美术教师兼任占29%。
学者感言:写字时,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图成字的轮廓。
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让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书者留言:◇柔软的毛笔,可以写出有力的线条:一个个不同的汉字,都有优美的结体;写字还是自己心情的记录,真是太有超了!◇练字需要凝神静气,汉字书写中的姿势、笔顺、运气等对如何做人都有启发意义。
(1)从【链接】材料中,再提炼两个要点作为倡议书的内容。
①学校开设书法课,为培养学生热爱书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中,下面这幅陈列在兰州碑林的作品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
对这幅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张芝《冠军帖》(局部)A.线条曲直互生,刚柔相济。
B.采用行书书体,用笔灵话。
C.写法上下牵连,富于变化。
D .笔势有力而丰润,展现书者胸襟。
【答案】(1)②学习书法让人中规中矩,懂得纪律和规矩的意义,并能以此约束自身。
③书法是优美的艺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自律精神,对于做人有启发意义。
(2)B【解析】【详解】(1)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
通读【链接】材料,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二、【2018年中考甘肃天水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30-32题。
【初三英语试题精选】2018年庆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带答案)
![【初三英语试题精选】2018年庆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1c095df46527d3250ce01d.png)
2018年庆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带答案)甘肃省庆阳市2018年中考语试卷(解析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3分)选择你喜欢的两幅作品,把正内容用简化楷书写在田字格内。
2.(9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沧桑数千载,磨练百代人。
中国书法用它那的甲骨、沉雄的篆书、典雅的隶书、的楷书、的行书、的草书,陶治了东方,熏陶了世界,为人类明作出贡献,为炎黄子孙赢得荣光,它是华夏化的瑰宝,世界艺术的奇葩。
学习中国书法,就要揣摩那纵横万象的点画,推敲那千恣百态的结构,探索那疏密相称的布局,体会那提按顿挫的律动,膜拜那揖让开合的神思,迷恋那诗词曲赋的意韵﹣﹣让音乐的节奏、舞蹈的逢望、数学的比例、力学的原理、平面的构成……都造化在一起,交相辉应,灵光四射,那该是何等动人的画面啊!
(节选自《少儿书法艺术自修汇编》)
(1)依次给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huái bā cuō yùn
B.guī pā cuò yùn
C.huái pā cùo yòng
D.guī bā cūo yòng
(2)中画线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沧桑陶治灵光四射 B.陶治揣摩交相辉应
C.揣摩膜拜诗词曲赋 D.膜拜造型千恣百态
(3)在中空白处依次填上正确的修饰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潇洒狂飞古朴端庄 B.古朴狂飞端庄潇洒
C.狂飞潇洒端庄古朴 D.古朴端庄潇洒狂飞。
3.(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往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
2018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8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b40a0ac77da26924c5b02c.png)
2018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整理的2018 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 狼藉/ 慰藉炫耀/ 头晕目眩凫水/ 袅袅烟云B. 谰语/ 斑斓憔悴/ 鞠躬尽瘁躯壳/ 金蝉脱壳C. 绽开/ 沉淀赫然/ 万恶不赦横渡/ 涕泗横流D. 帷幕/ 蓦然劫难/ 在劫难逃亘古/ 断壁残垣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缄默一霎时姗姗来迟冥思遐想B.羸弱戈壁滩一反既往豁然贯通C.深邃颤巍巍更胜一筹狂妄自大D.娴熟文绉绉重峦叠障混为一谈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是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
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阴影。
⑵2015 年“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____ 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⑶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_____ ,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A.蒙受弘扬妄自菲薄B.蒙受宣扬妄自尊大C.承受弘扬妄自尊大D.承受宣扬妄自菲薄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 第六届中国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开幕之际,来自国内的百余位赏石名家齐聚费县,以石为媒,以石会友,助推费县旅游事业。
C. 2016 年4 月4 日。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将”,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D. 5 月21 日,临沂厉家寨樱桃节大山景区登山活动如期举行。
看到初夏临港新城的壮美景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1988 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B. “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
甘肃省庆阳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
![甘肃省庆阳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https://img.taocdn.com/s3/m/528038fd3169a4517623a3b0.png)
甘肃省庆阳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共8题;共38分)1.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蝈蝈(guō)呱呱坠地(gū)嫩绿(rùn)B . 蛐子(qū)撅成(juē)寡妇(guǎ)C . 蜻蜒(tíng)栖息(qī)发条(fà)D . 螳螂(táng)瞅准(chǒu)拉呱儿(guǎ)2. (2分) (2020七上·天峨期末)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诀别嘹亮人声鼎沸神采奕奕B . 鉴赏静谧骇人听闻杞人忧天C . 凌乱祷告大相径庭畏罪潜逃D . 缥缈余辉愰然大悟翻来覆去3. (2分)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形容李白和杜甫的诗各有各的长处)B . 小平总是把老师的叮嘱当作是强聒不舍的空话。
(形容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C . 这个人偏执得很,不管怎样劝说都不听,真是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
)D . 19世纪中期,化学元素已发现了63种,这已发现的63种元素,把化学家们搞得眼花缭乱。
(化学家们因元素太多而杂乱就感到眼睛都看花了。
)4. (2分) (2017九上·简阳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A . ⑤②①③⑥④B . ②①⑥③⑤④C . ⑥②①③⑤④D . ①③⑤⑥④②5. (2分)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 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
甘肃省庆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甘肃省庆阳市中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02155dbf18583d0496459e5.png)
甘肃省庆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共4题;共33分)1. (8分) (2017九下·龙湖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故克之。
(《左传》《曹刿论战》)③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④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⑤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蒹葭》)⑥如今人们常用《雁门太守行》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报答上级提携之恩或朋友知遇之恩。
2. (8分)(2018·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漫步烟雨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镜。
烟雨绕身宛如轻纱遮面,周围的一切看不真切。
只好侧耳倾听,听那丝丝细雨轻轻落在叶面而汇成雨珠后,沿叶滚落的滴答声;听那山泉流过不带一丝怅惘奔出山涧的哗哗声;听那小动物不惧游人左顾右盼mì食行走树林的沙沙声……再听,那柔曼琴音,是小溪从草丛中淌过;那清脆筝声,是清泉从石缝中漏下;那一声声轰鸣,定为万道激流在山涧奔涌;那雄浑的齐鸣声,定是激流直下陡壁的飞瀑落入深潭。
这一切声音都是那么真切,那么自然,那么新,那么旖旎,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mì________怅惘________食旖旎(2)文中有错别宇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左顾右盼”中的“盼”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流连忘返”中的“返”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018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及答案)
![2018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9349771eb91a37f1115ce9.png)
2018年陕西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一、积累和运用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B )2.下列各组词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是(B )A.迸溅虔诚骄健大廷广众B. 汲取濒危侥幸翻来复去C.踱步分歧作揖人声鼎沸D.抖数娴熟怠慢郑重其事3. 根据括号内的启示,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四字成语。
(1)小说家最好的住所是哪里?是人迹罕至的孤岛小木屋,还是众声喧哗的公寓(很少有人去的地方。
之荒凉偏僻的地方)(2)层层递升的浑厚的旋律,有如云水相搏,惊涛拍岸,呈现的是一幅天光云影、气象万千的图画(景象千变万化,非常壮观)4.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A组:(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3)不应有何很,何事长向别时圆(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B组(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6)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麻麻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白烟。
5.按照要求完成下边的题目。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各国民族之林的根本。
②文化是一种尊重,体现一个人如何 c 、 a 、 b 、。
③在文化后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④品味,道德以及智能,是文化的积累和总和。
(1)地①句有语病请改正后写在下边横线上答案: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2)见下面的短语以此填入②句的横线处,是语句顺畅。
a.对待他人 b.对待自然 c.对待自己(3)第四句标点符号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018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9fd15ded5bbfd0a7956735c.png)
2018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3分)选择你喜欢的两幅作品,把正文内容用简化楷书写在田字格内。
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沧桑数千载,磨练百代人。
中国书法用它那的甲骨文、沉雄的篆书、典雅的隶书、的楷书、的行书、的草书,陶治了东方,熏陶了世界,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为炎黄子孙赢得荣光,它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世界艺术的奇葩.。
学习中国书法,就要揣摩那纵横万象的点画,推敲那千恣百态的结构,探索那疏密相称的布局,体会那提按顿挫.的律动,膜拜那揖让开合的神思,迷恋那诗词曲赋的意韵.﹣﹣让音乐的节奏、舞蹈的逢望、数学的比例、力学的原理、平面的构成……都造化在一起,交相辉应,灵光四射,那该是何等动人的画面啊!(节选自《少儿书法艺术自修汇编》)(1)依次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huái bā cuō yùnB.guī pā cuò yùnC.huái pā cùo yòngD.guī bā cūo yòng(2)文中画线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沧桑陶治灵光四射B.陶治揣摩交相辉应C.揣摩膜拜诗词曲赋D.膜拜造型千恣百态(3)在文中空白处依次填上正确的修饰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潇洒狂飞古朴端庄B.古朴狂飞端庄潇洒C.狂飞潇洒端庄古朴D.古朴端庄潇洒狂飞。
3.(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往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4分)下列句子描述的分别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1)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平,小时候被舅妈嫌弃,被表哥毒打,但她自尊、自立、自强,后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最终和罗切斯特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陕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真题试卷)
![陕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f1faf68192e45361066f586.png)
2018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积累与运用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星宿.(xiù)伫.立(chù)慰藉.(jí)退避三舍.(shè)B. 拂.晓(fú)收敛.(liǎn)自诩.(yǔ)期期艾.艾(ài)C. 揩.油(kāi)裨.益(bì)明眸.(móu)鞭辟.入里(pì)D. 蓦.然(mù)旌.旗(jīng)媲.美(bì)面面相觑.(x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A 伫立(zhù);慰藉(jiè)。
B自诩(xǔ)。
D蓦然(mò);媲美(pì);面面相觑(q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生涯惬意通霄达旦顾明思义B. 潮汛拌嘴记忆犹新呕心沥血C. 诸候遐想莫衷一事来势凶凶D. 娇艳眼睑更胜一筹白壁无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A通宵达旦;顾名思义。
C诸侯;莫衷一是;来势汹汹。
D白璧无瑕。
3. 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普法的力度,营造爱护文物的杜会氛围,有助于从源头上____(制裁扼制惩戒)不文明行为。
2018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
![2018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f325e326edb6f1aff001f25.png)
《文学文化常识》专题一1.【2018年中考广西桂林卷】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B项表述不正确,司马光是北宋文学家,《资治通鉴》并不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2018年中考广西梧州卷】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古诗词的意象内涵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B.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A.正确;B.“书圣”是王羲之;C.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D.《柳河东集》中“河东”是柳宗元的家乡,不是封号。
3.【2018年中考贵州毕节卷】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
他的散文《背影》截取父子离别中最鲜明的片断一一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B.《傅雷家书》是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的汇编。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C.高尔基的《海燕》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文中的“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2018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题
![2018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b30605227916888486d782.png)
秘密★启用前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一律用黑色笔或2B铅笔将答案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内。
2.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其中1-6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倔强(jué)脸颊(jiá)徘徊(huái)花团锦簇(cù)B.蝉蜕(tuì)讪笑(chán)哺育(bǔ)锋芒毕露(lòu)C.拂晓(fú)绥靖(suí)阻遏(è)锐不可当(dāng)D.诘责(jié)不逊(xùn)黝黑(yǒu)长吁短叹(yū)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蓬槁绮丽可歌可泣人声鼎沸B.晨曦瞰望义愤填膺如坐针砧C.阔绰肃穆人情炼达乐此不疲D.隐匿接济格物致知润如油膏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治安不好的年代,火车站人流量大,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B.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浸在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C.交响音乐会上,大家正襟危坐....,静静聆听,倾心领悟。
D.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对方辩友的论辩顿时显得黯然失色....。
4.下列句子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B.杭州的历史文化只有杭州的自然风景配得上,杭州的自然风景也只有杭州的历史文化配得上。
C.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完全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受到良好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
D.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B.老人、青年和孩子们,纷纷涌向那青青山坡——几十年前革命英雄奋勇抗战的地方。
C.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D.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是我对教育的期待。
2018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ff22757375a417876f8f27.png)
2018 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和运用< 共6 小题,计17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2 分)A.迸发<bèng > 刹那<shà > 裸露<lòu > 啸聚山林<xiào >B.浸润<qīn > 苍劲<jìng > 曙光<shǔ> 问心无愧(kuì>C.档案<dǎng)纯粹<cuì)对峙<zhì > 越俎代庖<cù)D.啜泣<chuò > 宝藏<zàng)祷告<dǎo > 茅塞顿开<sè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2 分)A.驱弛崇拜计日而待神彩奕奕B.故障和睦蔚然成风斩钉截铁C.疏密端详尽态极妍天崖海角D.签署涣发遍稽群籍成群接队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 分)<1)历史<蕴藏蕴含蕴蓄)着兴盛衰亡的深刻哲理,历史图片展《复兴之路》让我们深切体会到: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
b5E2RGbCAP<2)莫言认为:创作必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人物栩栩如生、语言丰富多彩、结构< 别开生面别出心裁别具匠心)的文学作品。
p1EanqFDPw4 .经典诗文默写<第<1 >——( 6 )题,任选五题。
第<7 > ——( 10 >题,任选一题)。
< 6 分)DXDiTa9E3d( 1 >右手秉遗穗,。
<白居易《观刈麦》( 2 >兴,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 3 >复行数十步,<陶渊明《桃花源记》)( 4 >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5 > ,小桥流水人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区:____________考点: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庆阳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监测与高中招生考试语 文 试 卷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3)题。
(8分)中国书法发现了一切气韵结体的可能的姿态,而它的发现系从自然界摄取的艺术的灵感,特殊是从树木鸟兽方面﹣﹣一棱梅花,一条附有几片残叶的葡萄藤,一只跳跃的斑豹,猛虎的巨瓜,麇鹿的捷足,骏马的劲力,熊罴的丛毛,白鹤的纤.细, , ,松枝的纠棱盘结,没有一种自然界的气韵形态未经中国画家收入笔底,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者。
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一枝枯藤具有自在不经修饰的雅逸的风致,具有一种含弹性的劲力。
它的尖端蜷.曲而上绕,还di ǎn zhu ì着疏落的几片残叶,毫无人工的di āo zhu ó的痕迹,却是位置再适当没有,中国文人接触了这样的景物,他把这种神韵融会于自己的书法中。
他又可以从一棵松树看出美的素质,它的躯干劲.挺而枝杈转折下弯,显出一种b ù q ū b ù n áo 的气派,于是他把这种气派融会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选自林语堂《人生的盛宴》)(1)根据拼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di ǎn zhu ì(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纤.细( ) 蜷.曲( ) 劲.挺( ) (3)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
2.下面文段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
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
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宇轩昂,底蕴丰厚。
A .奇险灵秀B .水天一色C .凝重典雅D .气宇轩昂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 .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C .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 .基层干部既要想干敢干,又要能干会干,切忌不可蛮干。
4.名著阅读(4分)“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
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
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
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
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
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纽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
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
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
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
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1) 国(国籍)作家 (人名)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
他为此写作了《名人传》。
(2分)(2)这段话描写的是贝多芬与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亲国戚时的情景,由此来看贝多芬对待皇亲国戚的态度是怎样的?(2分)5.如图是一张火车票,请用简洁的语言向李明介绍与乘车有关的信息。
(4分6.古诗文默写(8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4)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菊花,也叫“黄花”,常见于古诗文中。
陶渊明吟咏“ ,悠然见南山”,周敦颐则感慨“菊之爱, ”,菊花清雅的香气亦隐隐弥漫在李清照的袖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二、现代文阅读(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15分)细读的妙处 肖复兴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
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
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
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
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
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
”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
”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
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
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
恰恰错了。
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
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
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
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
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
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
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
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
”叶三看完以后,说:“您画的这只耗子是小耗子。
”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
”叶三就说:“您看您这耗子上灯台,它的尾巴绕在灯台上好几圈,说明它顽皮,老耗子哪儿有这个劲头,能够爬到灯台上就不错了,早没有劲头绕了。
”⑧什么叫细?这就叫细。
你看见耗子,我也看见耗子,你看见灯台,我也看见灯台了,但是,人家看见了耗子的尾巴在灯台上绕了好几圈,我没有看见,这就有了粗细之分。
⑨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整幅泼墨的墨荷,这是画家最拿手的。
他在墨荷旁又画了几个莲蓬。
叶三又送水果过来,画家问他画得怎么样。
画家也跟小孩一样,等着表扬呢,因为叶三是他的知音呀,但是这次叶三没表扬,他对画家说:“您呀,这次画错了。
”画家说:“我画了一辈子墨荷都是这么画的,还没有人说我错。
你说我错,我错在哪儿?”叶三说:“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红花莲子白花藕,您画的这个是白荷,白莲花,还结着莲子,这就不对了,应该是开红花才对呀。
”画家心下佩服,他想,叶三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与农作物打交道,人家的农业生活知识比自己来得真切!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⑩细,还在于生活的积累。
没有生活知识的积累,只凭漂亮的词语是写不好文章的。
叶三告诉了画家,缺乏生活知识,即使画得再细致入微,却可能是错误的,是南辕北辙的。
知识是文章写作时的底气和依托。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文字表面的细的背后,是知识的积累。
这种知识,靠书本的学习,也靠生活的实践。
⑪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细腻而温柔。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10月28日,有删改)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叶三与大画家交往的三个片段。
(3分) 8.从本文看,“细读的妙处”是什么?(2分) 9.本文第②段连用四个问句有什么作用?(3分)10.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画家怎样的心理?(3分)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 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
” 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11.细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第⑥或⑩段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4分)【材料一】骆宾王七岁时作《咏鹅》:“鹅,鹤,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材料二】某学生作文片段:又到了中秋节,一轮皓月又大又圆,照得大地如同白昼一样,满天的繁星也调皮地眨着眼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16分)古代的私塾教育①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
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
②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
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③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
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
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
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
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
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
”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
④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
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
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
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
⑤古代私塾盛行体罚。
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