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诊儿童自闭症
(完整版)ICD-10自闭症诊断标准
(完整版)ICD-10自闭症诊断标准(完整版) ICD-10自闭症诊断标准背景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国际标准分类系统。
其R20-R26章节详细描述了与自闭症相关的诊断标准。
以下是ICD-10中关于自闭症的完整诊断标准。
自闭症的主要特点自闭症是一种儿童期起始的、终身持续的、智力和行为发展异常的综合性障碍。
其主要特点包括:- 沟通和社交互动困难- 刻板、重复性的行为和兴趣- 社交认知能力障碍- 大脑功能异常ICD-10自闭症诊断标准自闭症的诊断应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1. 发育期起始:症状在3岁之前开始出现。
2. 沟通和社交互动障碍:在社交互动和沟通方面存在持久而重要的异常。
3. 行为模式:表现出刻板、重复性的行为、兴趣和活动。
对环境中的细节过度注意,对于特定的物体或活动表现出持久的、异常的兴趣。
4. 社交认知能力障碍:存在理解和使用非言语沟通的困难。
5. 大脑功能异常:存在与自闭症相关的智力和感官或运动功能缺陷。
诊断标准应注意的事项- 应排除其他智力和行为发育异常,如重度听力或视觉障碍,强迫症、人格障碍等。
- 对于一些自闭症的局部特点也应予以诊断确认,如Rett综合征、小脑发育不良等。
结论以上为ICD-10中关于自闭症的完整诊断标准。
这些标准是临床医生和专业人士用来对自闭症进行诊断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同时,诊断自闭症时还需要注意排除其他相关的智力和行为发育异常。
> 注意:以上内容仅作参考,具体诊断需要依据医生和专业人士的判断。
参考文献:。
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以下是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1. 持续和显著的社交沟通和交往缺陷,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之一:
- 社会互动方面的持续缺陷,包括对他人情感和兴趣的共享、互动的回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能力的障碍等。
- 社交关系方面的持续缺陷,包括建立和维持适当的同伴关系的困难、对同伴的兴趣缺乏或不适当的如寻求同伴关系的方式等。
2. 刻板和重复性的兴趣、活动和行为,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之一:
- 刻板重复行为,例如手部的摆弄、物品的排列或重复的话语等。
- 刻板重复兴趣,例如对订车的痴迷、非常强烈的兴趣领域等。
3. 早期发生:症状在儿童时期早期就显现出来,尽管一些症状可能在儿童时期未能完全显现。
4. 症状对日常功能有明显影响:症状会对社交、学习或其他重要领域的日常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5. 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医疗或精神障碍,例如语言发育迟缓、智力障碍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
请注意,以上只是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之一,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自闭症,请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
ccmd-3自闭症诊断标准
ccmd-3自闭症诊断标准
CCMD-3自闭症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存在社交障碍:自闭症患者往往难以建立和维持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关系,缺乏共享情感和交流的能力。
他们可能对与他人的互动交流缺乏兴趣,或在
互动交流中显得不自然或逃避。
2. 存在语言和沟通障碍:自闭症患者可能在语言和沟通方面存在困难,如
语言发育迟缓或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他们可能使用重复、刻板的语言或难以
理解正常语言。
3. 存在兴趣和行为的局限:自闭症患者可能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
出强烈的兴趣或关注,但通常这些兴趣或关注点与正常人的不同。
他们可能
对常规的玩具或游戏不感兴趣,但对某些特定的物品、音乐、光线等却有特
别的喜好。
4. 存在感知觉异常:自闭症患者可能对某些声音、光线、触觉等感官刺激
过度敏感或过于迟钝,表现出异常的反应或不适。
5. 存在智力和发展障碍:自闭症患者可能在智力发展方面存在障碍,表现
为认知、学习、注意力等方面的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并非绝对的,每个患者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疑似自闭症的患者,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同时,
诊断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等。
阿斯伯格的诊断标准
阿斯伯格的诊断标准
阿斯伯格综合症一般指自闭症,其检查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等。
1.临床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社会交往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兴趣狭窄等症状。
其中社会交往障碍是指患儿在与他人交往时,可能会出现目光接触差、表情贫乏等情况。
而语言沟通障碍则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或不全,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刻板重复的言语方式。
另外,兴趣狭窄也属于该疾病的一种表现,主要表现为对玩具或游戏失去兴趣,并且还会伴随强迫性行为和仪式性动作等现象。
2.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神经精神系统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运动功能低下、肌张力异常的情况。
同时还会对患者的视力、听力等方面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视觉、听觉等方面的缺陷。
3.辅助检查:如果怀疑患有自闭症,则需要及时到医院通过脑电图检查、头颅CT等方式进行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病史、家族遗传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若确诊为自闭症,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培酮片、氯氮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必要时,还可以配合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改善。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闭症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闭症自闭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罹患,如果不能正确的解决的话,自闭症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下面是分享的判断孩子有自闭症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社交方面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与人缺乏目光接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在群处方面,模仿力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活动。
行为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并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兴趣狭窄,会极度专着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
沟通方面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可能欠缺口语沟通的能力。
无语言型通常会被误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自闭症的形成原因新陈代谢疾病儿科权威专家指出,某些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会造成脑细胞的功能失调和障碍,这样机会会影响脑神经讯息的传递功能,进而导致自闭症的产生。
生活环境因素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对生活的环境比较敏感。
长期生活在单调的环境中,得不到相关的认识和教育,就会对外界的其他事物不感兴趣,也会导致自闭症的产生。
家庭遗传因素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的自闭症患儿中,它的家族可以找到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灯类似于自闭症的症状。
此外,自闭症男孩中,约有10%有染色体脆弱症,因此自闭症是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在内的。
自闭症如何治疗1、一个一致的治疗计划。
婴幼儿自闭症有6个前兆及检测方法!
婴幼儿自闭症有6个前兆及检测方法!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和基因病变引起的综合征,代表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婴幼儿自闭症通常在三岁之前出现,其中1/3的患儿在1-2年正常发育后出现退行性症状,而2/3的患儿则在生后逐渐出现症状。
那么,婴幼儿自闭症有哪些前兆呢?婴幼儿自闭症有6个前兆1)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婴幼儿在出生后眼神比较发呆呆滞,没有精神对声音反应迟钝。
2)社交障碍:婴幼儿在出生后对周围的声音不敏感,反应淡漠没有大哭大闹的情绪。
同时,这部分婴幼儿很难与同龄孩子融入到一起,喜欢独处,独自玩耍,不会参加集体活动。
3)兴趣单一、异常:自闭的婴幼儿往往只对一种东西感兴趣,会反复的把玩。
同时,他所玩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玩具,有可能是属于门把手之类的特殊物品,持续时间会比较长。
4)智力异常:婴幼儿会出现发育落后的情况,会约50%的自闭症患儿智力落后,比同龄孩子的智商低50%智力正常或超常。
5)不会玩耍、感知觉异常:有些患儿对某些声音、视觉图像特别喜好,痛觉迟钝,不喜欢拥抱,恐惧坐电梯。
他们很难与同龄孩子融入到一起,喜欢独处,独自玩耍,集体活动时也不会参加,而且个别孩子还会出现多动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6)语言障碍:患儿语言发育落后说话比较晚,通常2岁仍不能说话。
部分患儿出现语言倒退,而且不会与人交流,说话时言语比较刻板,声音以及速度都会出现异常情况,不会与正常的同龄孩子进行交流。
怎么检测婴幼儿自闭症?科学研究显示,对3岁左右的自闭症患儿进行早期行为治疗后,IQ能平均提高30分,并且在之后的7年跟踪研究中保持相当水平,所以及早发现治疗是应对婴幼儿自闭症的关键。
有数据表明,90%的婴幼儿自闭症案例和基因有所关联,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的方式进行筛查。
目前香港中环专科体检中心提供Mygenia遗传性健康风险评估检查,只需约9000人民币即可进行全基因组定序,筛查200多条相关基因,有效检测孩子是否有携带自闭症的基因,筛查婴幼儿是否有患自闭症的风险,官网即可预约。
孤独症的确诊标准
孤独症的确诊标准
孤独症(自闭症)的确诊标准通常是在两个主要方面进行评估:社交沟通和行为特征。
1. 社交沟通特征:
- 妨碍对他人进行非言语和语言交流的障碍,如难以建立眼神
接触、理解和使用非语言表达、难以与人分享兴趣或情感。
- 难以进行适当的对话或寻求他人的交流,并缺乏发展和维持
友谊的技巧。
2. 行为特征:
- 重复和刻板的行为模式,如重复用语、刻板的兴趣或活动、
固定的日常习惯。
- 对环境变化产生过度敏感或刺激过大反应。
- 高度专注于特定的兴趣或活动,缺乏对其他事物的兴趣。
- 过于注重特定的感觉体验,如对光、声音、触觉或味道的过
度敏感或厌恶。
专业人士通常使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的标准来确诊孤独症。
根据DSM-5,必须满足以下两
个主要条件:
1. 在早期发展阶段,存在社交沟通和互动方面的显著缺陷。
2. 存在刻板、重复性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孤独症的确诊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或心理学家进行。
除了行为的评估外,可能还需要进行详细的发育和医学史、家庭调查以及其他相关测试来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评估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评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特点是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陷,以及出现重复、刻板和狭窄的兴趣和行为模式。
为了及早发现、诊断和干预儿童孤独症,专业的诊断和评估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和评估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诊断标准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的相关标准。
根据这些标准,专业医生将综合考虑儿童的行为表现、发育历史、家庭观察等多方面的信息来做出诊断。
二、评估方法1. 临床观察法医生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来判断是否存在孤独症的症状。
观察可以包括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社交互动、言语交流、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表现。
医生通常会要求家长提供详细的观察记录,以便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行为特征。
2. 评估问卷法专业医生可能会使用标准化的问卷来评估儿童的孤独症症状。
这些问卷可以帮助医生系统地了解儿童在不同方面的行为表现,包括社交互动、沟通、刻板行为等。
家长和教育者可能会参与填写问卷,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3. 发育历史回顾医生会向家长了解儿童的发育历史,包括儿童在早期的社交互动、语言发展、行为特征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信息是评估儿童孤独症的重要依据之一,有助于确定孤独症是否可能存在于儿童早期。
4. 体格检查与神经发育评估医生还会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孤独症症状的身体疾病。
此外,神经发育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通过对儿童的智力水平、运动能力、感官感知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三、评估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和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多学科协同评估由于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评估过程中需要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
除了医生,还包括心理学家、语言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
他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提供有益的信息,并进行综合评估。
2. 家长合作与信任家长在评估过程中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自闭症宝宝的行为表现有哪些?确诊后可治吗?
自闭症宝宝的行为表现有哪些?确诊后可治吗?
自闭症的起病年龄早,患儿一般在30个月内开始发病,少数会在3岁后再发病,患儿不聋不哑,但没有意愿进行聆听和沟通,可初步判断为异于普通小孩的表现。
那自闭症宝宝的行为表现有哪些?家长要带小孩进行专业的测试方可进行判断。
1、如何知道婴幼儿有自闭症?
家长应尽早从生活细节观察孩子是否有自闭症迹象,并及时带孩子进行诊断测试,以帮助孩子日后融入正常生活。
自闭症症状包括:❶较少与人进行眼部交流;❷对父母的呼唤声和自己的名字不敏感;❸较少使用肢体动作表达需求;❹延迟开口说话;❺长时间关注某一事物。
如果看到孩子有出现以上异常,需要及时做进一步检查,以便早日查清异常的原因。
内地专家会进行联合会诊,家长需配合。
香港则采用基因检测技术,如Mygenia遗传健康风险评估,先将孩子的唾液收集采样,后经由全港最大的基因检测公司进行全基因次序组检测,可筛查自闭症、多动症等,准确度高达99.9%。
家长可带小月龄宝宝进行无创检测,在香港中环专科网站或v(tchchk)可预约,还免费获赠专车接送。
2、确诊后有药可治吗?
当下医学界尚没有研发自闭症特效药。
年纪稍长的患者可服用抗精神病和抗抑郁的药物,来帮助控制情绪和异常行为;自闭症幼儿不服用药物,可接受干预训练治疗,通过专业医生的指导,提高治疗效果,即根据自闭症的病症方向对应用ABA训练、心理行为训练和情景模拟训练等进行指引。
自闭症宝宝的行为表现有哪些?家长可先从孩子的日常表现出发,查看是否有异常的行为,若高度怀疑孩子出现自闭症,可到香港进行简单的唾液基因分析检测,诊断病症的缘由。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自闭症看这几个地方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自闭症看这几个地方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是一种儿童发育障碍。
自闭症早期的识别对于实施早期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自闭症的症状多样且程度不同,很难简单直接地通过观察几个地方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
尽管如此,还是可以关注一些常见的自闭症症状,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迹象。
以下将探讨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1.社交互动:
自闭症患者通常表现出社交互动的困难。
他们可能不愿意与他人进行眼神接触,与别人对话,或参与社交活动。
他们可能表现出对他人情感和兴趣的缺乏,并显示出较少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他们通常较难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2.语言和沟通能力: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和沟通能力也常常受到影响。
一些孩子可能在一岁左右没有开始说话,或者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出现停滞。
他们可能有重复说话的倾向,使用僵硬、机械的语言以及有限或特殊的词汇。
他们可能很难理解或遵守口头指令,且常常缺乏设想性沟通的能力。
3.刻板和重复行为:
自闭症患者通常表现出刻板、重复和狭窄的兴趣和行为。
他们可能对其中一种特定的事物或话题有极大的兴趣,并且会反复进行特定的行为或动作。
他们可能出现情绪上的困扰,当他们的常规和常见行为模式受到干扰时,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困惑。
4.感官过敏:
一些自闭症患者对感官刺激非常敏感。
他们可能对声音、光线、触觉和味道等感官信息过分敏感或过敏。
这可能导致他们对特定的感官刺激做出过度或异常的反应,例如嘴巴或耳朵被刺激时的过度反应。
儿童asd的诊断标准
儿童asd的诊断标准嘿,咱们来聊聊儿童ASD(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
这事儿可重要啦,就像给孩子的特殊情况找一把精准的尺子。
我有个亲戚家的小孩,小明,就有点情况。
当时大家都不太清楚咋回事,后来才知道可能和ASD 有关。
这诊断标准呢,有好几条。
首先,社交方面是个大问题。
正常的小孩啊,看到别的小朋友玩,就会凑过去,眼睛亮晶晶的,想加入。
可像小明这样的孩子呢,就对和小伙伴一起玩不太感兴趣。
有一次在幼儿园,大家都在玩滑梯,玩得热火朝天,可小明就自己在角落里玩树叶,对周围的热闹就像没看见似的。
他很少和别人有眼神交流,就像他的眼睛有自己的小世界,不太关注周围的人。
和他说话呢,他也经常不回应,就像没听见一样,你得叫好几遍他才可能看你一眼。
语言发展也可能有异常。
有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小嘴叭叭叭的,像个小话痨。
但小明说话就很晚,而且说话的时候,语调也怪怪的,没有那种正常的起伏。
他就像在念一些自己才懂的咒语,很难理解他要表达啥。
而且经常重复一些电视里或者别人说过的话,不管场合,就像个小录音机。
行为上也有特点。
小明喜欢玩一些固定的东西,比如反复地摆弄玩具车的轮子,能玩好久好久,就像着了魔一样。
要是你打断他,他就会发脾气,大哭大闹,很难安抚。
他对生活里的一些变化也很难接受,比如幼儿园换了新的座位安排,他就会特别烦躁。
这些都是诊断儿童ASD 的线索呢。
要是发现孩子有这些情况,可别耽搁,得赶紧找专业的医生看看。
就像发现小树苗有点歪了,得赶紧扶正,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帮助,就像给他们点亮一盏盏小灯,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呀。
自闭症 诊断标准
自闭症诊断标准
自闭症的诊断标准包括:
1. 病程标准:自闭症多起病于三岁以前。
2. 症状标准:社会交往的障碍,例如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孤独,不能够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缺乏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技巧,不能够和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而是自娱自乐。
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实质性的损害,不能够正常的使用语言或语言单调,兴趣范围狭窄、活动刻板或存在仪式性的动作。
3. 严重程度的标准:患儿的社会功能会受到严重的损害,而大多数的自闭症患儿,他的智力都存在多多少少的问题。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来综合进行判断,这个孩子是否存在有自闭症的可能。
如有疑问,请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儿童自闭症测试方法
儿童自闭症测试方法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个体的社交交往、语言以及行为模式。
由于其独特的特征和表现,儿童自闭症常常会在幼儿期被家长或教师察觉到。
然而,要确诊儿童是否患有自闭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儿童自闭症测试方法。
1. M-CHAT-R/F测试法M-CHAT-R/F(Modified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Revised with Follow-U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儿童自闭症筛查的检查表格。
这项测试适用于16至30个月之间的儿童,由家长或者监护人填写。
M-CHAT-R/F由20个问题组成,如与人眼对视、指物点一类的问题。
测试结果会根据回答情况进行评分,根据得分,儿童可能被确定为高风险、中风险或低风险进行进一步评估。
2. ADOS测试法ADOS(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是一种半结构化的观察测试法。
它通过与儿童进行互动,观察他们在社交交往、沟通、想象和创造性游戏等方面的表现,来评估是否存在自闭症谱系障碍。
ADOS测试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进行,包括医生、心理学家和语言治疗师。
他们会与儿童进行一系列的交流和互动活动,以了解他们的行为和社交技能水平。
该测试通过观察和记录行为来分析儿童的自闭症特征,并用于向家长和教育专家提供建议。
3. CARS测试法CARS(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是一种常用的评估工具,用于确定儿童是否患有自闭症。
这项测试旨在评估儿童的社交互动、言语和语言、刻板和重复行为以及兴趣范围。
CARS测试主要由专业的医生或心理学家进行,他们会观察儿童在一系列任务和互动活动中的表现。
通过评估儿童的行为和特征,医生可以确定他们是否符合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4. ABC测试法ABC(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儿童自闭症评估的问卷形式测试。
社会交往障碍是儿童自闭症的征兆 五个检查可确诊(专业文档)
社会交往障碍是儿童自闭症的征兆五个检查可确诊(专业文档)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在儿童当中发病率也比较高,我们要清楚它的危害性,而且在孩子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以后,也要及时和孩子进行合理的检查。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1、语言障碍:语言与交流障碍是自闭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
患儿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
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
2、社会交往障碍: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
她们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
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例如,在幼儿园多独处,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看见一些儿童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做游戏时,没有去观看的兴趣或去参与的愿望。
3、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患者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
患儿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上床睡觉的时间、所盖的被子都要保持不变,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
若这些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
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
4、刻板重复动作:患儿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和生活活动模式,抵抗改变,缺乏变化和想象力,如反复给玩具排队;坐的位置不能改变;东西放的地方不能改变;生活内容的顺序必须保持原样等。
顽固地保持原样不变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之一。
5、感知觉障碍:患儿对听觉、视觉刺激反应迟钝,好似“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dsm 5自闭症诊断标准
dsm 5自闭症诊断标准DSM-5自闭症诊断标准。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时期就会表现出来。
DSM-5(《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是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的一份诊断标准,它对自闭症的诊断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DSM-5中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首先,DSM-5将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再单独列出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痴呆症和未分类的自闭症。
这意味着,现在将所有的自闭症状都包括在了一个统一的诊断范畴中。
其次,DSM-5中对自闭症的诊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社交沟通和行为特征。
在社交沟通方面,主要表现为与他人互动的困难,包括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和社交互动的障碍。
而在行为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以及对环境变化的过度敏感。
此外,DSM-5还规定了自闭症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出社交沟通和互动的困难,比如缺乏眼神接触、语言发育延迟、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等;其次,表现出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比如执着于特定的话题或物品、重复性的动作或言语等;最后,这些症状会在早期出现,并对个体的日常生活造成明显的影响。
总的来说,DSM-5为自闭症的诊断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帮助医生和临床工作者更准确地识别和诊断自闭症。
同时,它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诊断标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自闭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和临床工作者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表现,结合DSM-5的诊断标准,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
同时,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DSM-5为自闭症的诊断提供了明确的标准,有助于医生和临床工作者更准确地识别和诊断自闭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帮助。
同时,它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诊断标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自闭症。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帮助自闭症患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自闭症专题(22)——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有自闭问题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有自闭问题在《自闭症专题》上一讲《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的讲座中,建议家长从自闭(孤独)症的三大核心特征——“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及兴趣的狭窄”3个方面来判断。
儿童自闭症以上特征的具体表现为:不听指令、独自玩耍、自言自语或无语言;有刻板行为如摆弄手指、转圈、踮脚等;多动、与人无目光对视、智力发育迟缓等。
关于以上问题,最先发现的主要是家长,尤其是孩子的母亲。
有了问题尽早去专业和权威机构做出诊断,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关于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自闭问题,主要介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示自闭症的预警特征,二是儿童语言发展阶段。
一、提示自闭症的预警特征国家卫健委于2013年颁发了《儿童心理发展技术指南》,其中明确列举了不同年龄儿童提示孤独症的预警特征。
见下表:二、儿童语言发展阶段一般儿童语言发展经历的8个阶段:感官反应期(0~8个月)、沟通发展期(8~12个月)、词语运用期(12~18个月)、句子组织期(18~24个月)、早期句子应用期(2~3岁)、句子应用期(3~4岁)、深化期(4~5岁)、逻辑思考期(5~6岁)。
1.感官反应期(0~8个月)早期没有与人沟通的动机。
以哭声和笑声回应环境的转变或身体的感受。
后期会看着人,对人微笑,发出“嘎嘎”声。
成人会对婴儿“无意”的行为赋予解释。
只明白非语言提示,例如:手势、说话、语调、生活程序等,不能真正明白说话。
2.沟通发展期(8~12个月)有目的地传递讯息。
喜欢与人沟通。
开始能与人保持共同专注。
以动作、脸部表情以及发声来与人分享、交流。
3.词语运用期(12~18个月)没提示情况下理解语言。
明白熟悉的人和物件名称。
先学名词,再学动词,从具体到抽象。
成人要精简说话,用简单问题→帮助幼儿明白说话、保持对答。
4.句子组织期(18~24个月)明白简单指令,例如:亲亲爸爸,拿拖鞋。
明白简答问句,例如:布娃娃在哪儿?词语数量突飞猛进地增多。
能说出200个单词。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须符合下列5条:1.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
2.接触交往障碍需具有下列中两项症状:①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②不能与其他小孩成立伙伴关系;③碰到挫折时,可不能寻求支持或安慰。
当他人碰到挫折时,也可不能主动给予他人支持和安慰;④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3.言语交往障碍需具备下列中两项症状:①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例如可不能呀呀学语,可有以手势或其他形式代替言语交流的偏向;②如有某种程度的言语功能,也缺乏主动的或持续的言语交流;③刻板重复地利用某些语词,或别出心裁地利用某些语词;④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的异样。
4.兴趣和活动异常需具备下列症状之一:①爱好刻板、狭小;②对某种东西专门依恋;③强迫性地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性行为。
④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姿势;⑤对某些东西(例如玩具)的非要紧特性专门感爱好(例如它们的气味、表面感觉和产生的噪声等);⑥对个人一辈子活环境不肯或拒绝作任何的变更。
5.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婴儿痴呆。
本症须与下列疾病鉴别诊断:1、Heller综合征(又称婴儿痴呆或瓦解性精神病)是一种衰退性障碍,一般在起病前有一个明确的正常的发育过程。
多数于2~4岁起病,经数月,患儿完全丧失语言的功能,迅速发展为痴呆等特征可以区别。
2.儿童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少年期,一般发育正常,智力正常,具有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如情感、思维障碍、幻觉、妄想等,病程可自发波动或缓解以资鉴别。
3.精神发育迟滞是以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
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者,一般能保持合群交往参与集体活动,并可能接受训练、重度者多伴有先天畸形、外貌痴呆等征象,可与孤独症区别。
孤独症的症状有那些2010-09-15 作者:[点击968 次]孤独症中医学上也可称为自闭症,是很多小孩轻易发生的疾病,致使孤独症的病因要紧有心理因素,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等,作为患者的家眷,要早带小孩到医院进行医治,要超级清楚患病的症状表现,那么孤独症的症状有哪些呢?孤独症的症状:(一)行为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适应和常规,并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 爱好狭小,会极度专著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份或某些特定外形的物体超级感爱好。
icd-10)关于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
icd-10)关于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儿童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儿童的社交互动能力、沟通能力和行为模式。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Tenth Revision,ICD-10)的规定,下面将详细介绍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首先,儿童孤独症的诊断需要满足三个关键领域的异常表现:社交互动困难、沟通困难以及刻板行为和兴趣限制。
这些异常表现需要在儿童早期(通常在3岁之前)出现并持续存在。
关于社交互动困难,儿童孤独症的特点是缺乏与他人交流的兴趣或能力。
他们可能不会主动寻求社交互动,缺乏目光接触和面部表情,并表现出对同伴或家人的兴趣不够。
他们可能遭受社交交往的困扰,缺乏与他人分享兴趣爱好的能力。
沟通困难是儿童孤独症的另一个核心特点,表现为语言发展延迟或受限。
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可能难以开始或维持对话,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他们可能出现重复性的语言或语音习惯,如重复别人的话语或单词,或者使用特别简洁且难以理解的语言。
此外,他们可能对非言语的沟通方式更感兴趣,如通过手势或图像来交流。
刻板行为和兴趣限制是儿童孤独症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这些孩子可能对重复性的行为模式有强烈的坚持,如喜欢保持特定的日程安排或进行特定的动作。
他们可能对特定的物品或话题表现出非常感兴趣,但缺乏对其他人或事物的兴趣。
此外,他们可能对感官刺激具有异常的反应,如对声音过敏或对触摸有特别敏感。
ICD-10对儿童孤独症的诊断还包括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这意味着要排除其他神经发育障碍、抑郁症、精神病或其他身体疾病所导致的类似症状。
此外,ICD-10还规定了儿童孤独症的严重程度分级。
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
这些严重程度的评估是基于孩子的社交互动能力、沟通能力和刻板行为的程度。
需要指出的是,ICD-10只是用于对儿童孤独症进行诊断的一个参考标准,而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症状和识别方法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症状和识别方法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其特点是在社交互动、语言和思维方式上出现明显的障碍。
为了帮助家长、教师和医疗工作者早期发现和识别儿童自闭症,本文将介绍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症状和识别方法。
一、早期症状1. 社交互动障碍:儿童自闭症患者常常表现出对他人缺乏兴趣,并且很难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互动。
他们常常不会主动与他人目光交流,或是仅在有目的的活动中才与他人进行交流。
此外,他们也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语言和沟通障碍:儿童自闭症患者在语言和沟通方面也存在困难。
早期表现可能包括语言落后、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以及语法和语义的问题。
此外,他们还可能出现独特的语言特征,如重复性的语句和词汇、语音和语调的异常等。
3. 刻板和重复性行为:儿童自闭症患者通常表现出刻板和重复性的行为模式。
他们可能对某个特定的活动或事物有极强的兴趣,坚持追求某种特定的行为或活动,并且很难适应变化。
此外,他们还可能在行为上表现出刻板和重复性的动作、习惯和语言。
4. 感觉异常:部分儿童自闭症患者可能对感觉刺激过敏或过分敏感,对光、声音、触觉等感官刺激表现出异常反应。
他们可能会回避某些感官刺激,如强光、嘈杂的环境或是触碰某些特定材质。
二、识别方法1. 观察行为和互动模式: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互动模式来判断是否存在自闭症的早期症状。
注意观察儿童是否对他人缺乏兴趣、是否存在语言和沟通障碍、是否表现出刻板和重复性的行为以及是否对感官刺激有异常反应。
2. 使用标准评估工具:专业医疗人员可以借助一些标准的评估工具来帮助识别儿童自闭症。
例如,ADOS(自闭症诊断观察表)和ADI-R (自闭症诊断访谈表)是目前比较常用的评估工具,通过对儿童的行为和发展历程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是否存在自闭症的早期症状。
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家长或教师怀疑儿童可能患有自闭症,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由于自闭症的识别较为复杂,专业医疗人员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评估和诊断儿童的病情,并提供相应的干预和治疗建议。
自闭症儿童检查多久出结果?视乎项目!
自闭症儿童检查多久出结果?视乎项目!
自闭症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对患者的社交能力、语言沟通和行为模式等方面产生长期广泛的影响。
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干预和改善症状。
那么,检查是直接确诊的方式,有关自闭症儿童检查多久出结果?
一、自闭症的早期检查
自闭症的症状通常在婴幼儿时期就能初步显现。
一般来说,当孩子满1岁半左右时就可以进行初步的检查。
除了常规的量表评估和身体检查之外,还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辅助诊断。
基因检测可以作为自闭症诊断的一个重要补充手段。
香港中环专科提供了Mygenia遗传性健康风险评估,仅需使用一支口腔拭子即可完成检测,儿童也有顺利完成采样,该检测使用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NGS),能够以高达99.9%的准确性进行全基因组筛查,检测超过200种可能导致过度活跃及自闭症的基因变异。
这项检测由香港最大的分子诊断公司之一负责执行,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中环专科官网或v信(tchchk)预约后,做完检查就去送检和等候报告出具。
二、检测结果出具时间
在检查过后该关心自闭症儿童检查多久出结果?如果家长只带孩子进行量表评估,通常在专家会诊后当天或几天内就能得出结果,如果选择在香港进行高质量的基因检测,则需要大约14天后才能拿到结果。
香港中环专科在这方面具有较快的速度,能够快速完成送检和报告出具的过程。
自闭症的早期诊断对于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自闭症儿童检查多久出结果?如果只进行量表评估,结果可能很快就能出来;如果是进行基因检测,则需要大约两周的时间才能获得结果。
选择专业检测,可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早异常早进行帮扶,在遗传顾问的指引下悉心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确诊儿童自闭症【篇一:怎么确诊儿童自闭症】近一年来,我在“静观育儿”有限的线下见面会上,就遇到过两位妈妈忧心地询问我:罗老师,我的孩子是否有自闭症?两个妈妈和孩子的情况各有不同,但是一个共同点是:妈妈们都神色黯淡,看起来心力交瘁,让人心疼。
最近,“静观育儿”微信后台又收到一位妈妈的求助,希望我看看,她的孩子是否是自闭症。
所以,今日的文章,我想专门来聊聊自闭症。
什么是自闭症?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自闭症的表现1.刻板行为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
对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非主要特征:患者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上床睡觉的时间、所盖的被子都要保持不变,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
若这些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
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
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对于某些物品有依赖性。
往往表现在吃饭前后、睡觉前后,上厕所前后及出门前和刚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这些都被称做仪式性的行为。
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固定的“使用方法”,例如:斜眼看人,走路踮脚尖,玩自己的声音(叫、笑、自言自语)用手摸嘴唇、耳朵,玩手指、拍手、跺脚,身体前后摇晃,原地转圈等。
2.对外界反应异常很多孤独症的父母形容孩子“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因而有过带孩子去看耳鼻喉科的经历。
他们常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已,若无其事的样子,好像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发生的事情沾染不到他们。
也有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微小的改变,以及一般人不以为然的小刺激,他们却有很强烈的反应,如用双手捂住耳朵,好像能听到旁人感觉不到的声音刺激,也有人对某些气味、色彩、形状、质感等反应过于兴奋或恐惧。
3.人际关系障碍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
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
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例如,在幼儿园多独处,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看见一些儿童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做游戏时,没有去观看的兴趣或去参与的愿望。
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不粘人,(不会像一般孩子一样缠着大人不放,喜欢大人抱他、逗他、陪他玩)。
有人形容他们把父母视为“生活的工具”,要吃什么东西才去拉妈妈的手,(而不是“情感对象”)平常没事就不理妈妈。
看到妈妈来了,爸爸下班了,不会表现出特别高兴,常常是没有什么反应;看见陌生人也不害怕,不认生。
对团体游戏活动不感兴趣,很少主动找人玩,很少主动参与一群人的交谈,随年龄增长,有些会在人际关系上有所进步,但仍表现出对“人”不感兴趣的特征。
4.沟通障碍语言与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
语言与交流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孤独症儿童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
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
许多家长之所以带孩子到医院,就是因为“几岁了,还不会说话。
”主要表现还有:咬字不清,说话速度太快,音调太高或太低;说个别字词、而不说完整的句子;仿说现象明显,如背诵诗歌、广告词,或重复他人的问题;难以交谈,如被动回答,答非所问,重复提问,话题单一;人称代词错用,常常是不用人称代词,“我”与“你”混淆。
不使用眼神传达信息或感情,眼光常飘忽不定;不会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与妈妈或其他人交流。
5.智能障碍在孤独症儿童中,智力水平表现很不一致,少数患者在正常范围,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国内外研究表明,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发现5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于50),25%为轻度智力缺陷(智商为50~69),25%智力在正常(智商大于70),智力正常的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自闭症”的标签就在去年,知名育儿畅销书作者尹建莉老师,因为一段涉及自闭症孩子的言论,引发过网友们的反驳和大量批判之声。
她当时说:清明节和自闭症日刚过去。
普通日子被赋予某种内涵,就变得不一般。
我喜欢前一个日子,反感后一个。
孤独症到现在仍是空口无凭的一种猜测,即使真有该病,也是万分之一的概率,可现在却成为共公疾病。
西方的科学鸦片被拿来当圭臬,给小朋友乱贴标签,弄得煞有介事,有多少健康孩子就此成了精神残疾人!也许这个病(自闭症)真的存在,但我怀疑现在它被大大地夸张了,至少我看到的几个“患儿”都是假诊断下的牺牲品。
我认识一个孩子,他家长对他管制粗暴,又唯恐他外面吃亏,教育颇为不当。
他上幼儿园后,完全不会和小朋友或老师相处,整天处于孤立状态。
然后这孩子就被诊断患了孤独症。
我承认,尹建莉老师的表达的确偏激、武断了些。
没有一个父母,愿意给自己的孩子扣上“自闭症”的帽子。
自闭症是一种源自基因的发育障碍,这也跟父母的教养方式得当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我认为,尹建莉老师的言论,其实针对的是另外一种特殊情形:某些机构/测试,过于轻易给孩子贴标签的行为。
我相信这是尹建莉所要表达的原意。
一旦某机构/测试,给孩子下了一个“自闭症”的评判,就一定会吓到父母。
父母因此启动的焦虑,会很快波及到孩子身上。
如果原本父母就因为陪伴少、教养失当而导致孩子某些发展的延缓,那么这个新的论断,无疑会雪上加霜。
换位思考下,每一个父母,都会很容易被这种结论吓到。
前不久,在“静观育儿”微信后台上,一位妈妈就怀疑自己的孩子得了自闭症:我儿子现在2.4岁,平时爱玩门,喜欢反复开关,摔门。
之前喜欢玩圆形的物品,比如转车轮。
别的玩具也都玩,平时精力旺盛,好动。
两个月前因为上亲子班坐不住,说话也只会说两个字的称呼类。
想给他报早教课时,早教老师让我先带他做了感统检查,结果医生说他语言发育迟缓中度的,因为爱玩门,轮子类的机械类有自闭倾向。
现在我们给他上了18节早教课了,两个月了,他现在说话能说到4个字了,说的也很多了,啥都想学着说。
也给小朋友分享他的玩具了,就还是好动,爱玩门。
走到那,一看到门就想过去,推两下,也爱车,一爱见车,就不走了,拿到车子就推着看轮子怎么转。
我现在特别焦虑,我儿子看着挺聪明的,我到底该怎样引导他不要那么痴迷玩门,圆形的东西呢。
从妈妈的描述来看,这是一个喜欢探索、有与人交流的欲望、且不断在进步着的孩子。
所以,我并不认为孩子有自闭倾向。
至于孩子喜欢玩圆形的物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游戏或玩具,会对此表现出特殊的喜好。
所以,看得出,妈妈是被那个“早教老师”的暗示吓到了。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在一次父母沙龙上,一位妈妈曾缓缓地告诉我,她的女儿有怎样的自闭倾向,讲述的过程中,她的情绪状态呈现出压抑、抑郁的状态。
她说:我的孩子快2岁了,还不会说话,经常喜欢用尖叫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
有什么事情不能满足她,就会歇斯底里的哭。
一直哭到没有力气为止。
很少跟我们有眼神交流。
喜欢围着茶几转圈儿跑。
不爱跟小朋友一起玩。
游乐场里,独自玩可以,小朋友一来她就要走。
不仅自己不愿意跟人交流,我和奶奶若是当着她的面跟别人说话,她也会哭,不同意。
带女儿去看医生,说女儿有自闭症的倾向,但是孩子还小,也不能确定。
医生的话让我很害怕……说着说着,她就哽咽了。
后来我了解到,这位妈妈怀孕期间情感上遭受到过重创,情绪非常糟糕。
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多是压抑、冷漠、抑郁的情绪。
这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并成为孩子的行为模式。
孩子爸爸很少在家,爸爸的陪伴少,直接导致孩子自控力差。
虽有姥姥帮忙带孩子,但是孩子妈妈和姥姥相互照应、心疼着对方。
妈妈和姥姥几乎是一体的,在孩子眼里,她只看到一种非常单一的、封闭的人际互动模式。
所以,最后,我告诉那位妈妈:你的孩子是有一些自闭倾向。
但是,不要因此陷入焦虑当中。
我能理解你的焦虑,但是仍然要告诉你,焦虑没有用,你自己得要先改变。
尤其是你的情绪状态,必须先要通过自我调节进行有效改善,从而才能逐步改善孩子的成长环境。
要知道,即使是确认孩子得了自闭症,也不是为了放弃孩子,而是为了更好地干预,帮孩子更好地成长。
可以寻求机构的帮助和支持,但是不要完全相信它们的论断。
父母才是孩子最权威的专家,最好的药。
这些话,今天我也一起送给所有其他有此忧虑的父母们。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特征及治疗既然说,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那么真正的自闭症到底有怎么样的早期特征呢?大致说来,情况如下:3天以前,没有特征。
3- 10 天:没有明显特征。
4-6 周:常哭闹,但并不是由于有需求,如:饿了。
3-4个月:不笑或对外界逗引没有笑的反应,不认识父母。
6-7个月:对玩具不感兴趣,别人要抱他时,不伸出手臂。
举高时身体僵硬或松弛无力,不喜欢将头依偎在成人身上,没有喃喃自语。
10-12个月: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独处时呈满足状。
长时间哭叫,常刻板行为(摇晃身体、敲打物品等)。
拿着玩具不会玩,只是重复某一固定动作。
与母亲缺乏目光对视。
对其他人不能分辨,对声音刺激缺乏反应(象耳聋),不用手指人或物品,不模仿动作,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单调,或莫名其妙的声音,不模仿发音,更没有有意义发声)。
21-24个月:睡觉不稳,有时甚至通宵不眠。
不嚼东西,只吃流食或粥样食物。
喜欢看固定不变的东西,有刻板的手部动作(如;旋转、翻动、敲打、抓挠等)。
肌肉松弛,常摔倒。
缺乏目光对视,看人时只是一扫而过即转移别处。
没有好奇感,对环境的变化感到不安或害怕。
可能出现学舌,但迟缓,对词语理解。
原则上,自闭症孩子的治疗,当然是越早发现越好,越早介入专业的校正和康复训练越好,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虽然训练不能让孤独症患儿彻底痊愈,但训练对于孤独症患者的矫治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孤独症儿童由于本身的发育障碍失去正常、健康发展的内在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只能眼看他们陷在自闭状态中而无可奈何。
国内外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孤独症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与不教,教得是否得当,他们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