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服务的性质与分类 服务经济

合集下载

《服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服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服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19203课程名称:服务管理英文名称:Service Management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 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二、课程简介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消费者的追求不再停留于物质层面,服务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现代社会的人离不开服务。

同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策略也不仅仅局限在实物产品的价格、品质和特色等方面了,服务成为了竞争的领域和手段。

众多的企业都非常重视服务和服务质量,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才能有更多的忠诚顾客。

服务管理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贯穿了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美学以及民俗文化、沟通技巧和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本课程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服务的概念、性质及其分类;服务竞争的战略及其运用;服务传递系统流程的设计及其构建;服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服务质量的控制与评估;服务文化的建设等等。

In time of service economics, consumer’s pursuit is no longer constrained to material level, and service has become indivisible part of people’s daily life. People of modern society find themselves tightly linked to service. Meanwhile on the enterprise’s side, service becomes enterprise’s instrument in fierce competition. Their strategy in marketing competition does not restrict to price, quality and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any longer. Service and its quality is considered by many enterprises to be of great importance while they believe that only superior service can attract more customers and especially those loyal customers. Service management covers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psychology, marketing, management, public relationship and aesthetics. It is a combination of synthesis, science and practices of higher level. The content includes: concept and definition of service, assortment of service, strategy and use of service competi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service transfer system flow, basis theory of service management, control and evaluation of service quality,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culture and so 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既是学科基础课,也可作为全校选修课程,适合于管理学科相关专业学生使用。

第二章---服务工程

第二章---服务工程
◆ 2.实现服务人员满意
◆ 3.顾客的重要性 ◆ 4.实现顾客满意
3.3 面向顾客的服务工程
正如上文所介绍,在服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由顾客 的行为来决定的,因此,在所有服务过程中都必须考虑到顾 客群市场。对此有许多方法可以使用:顾客调查的分析,需 求分析,顾客服务中心,焦点顾客群等,通过此可以开发出 新的或优化服务。在此只对最重要的方法进行介绍: ◆ 1.需求分析 ◆ 2.顾客投诉的处理(投诉管理) ◆ 3.焦点顾客群 ◆ 4.用户群
必须找到相应的工具,即软件
2.2 服务工程方法体系
服务工程方法体系(Methodology for Service Engineering,MSE):为对服务系统进行架 构与功能规划、描述/建模、构建及性能评 价的方法体系
根据服务系统构建的生命周期,可以抽象 出模型、建模、构建、评价和平台/工具五 个要素。这五个要素涵盖了服务构建的全 生命周期 。
第五节
5.1 服务项目的特点
服务相比于产品有其自身的特点,服务项 目也是如此。只有研究了服务项目的特点, 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管理。服务项 目通常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
1.服务项目参与者关系涉及面广 2.服务项目任务关系复杂 3.服务项目相对缺少常规经验
5.2 项目管理过程
一个组织发起项目有很多原因,譬如引入一项新服务、改进之 前的旧服务等,所有这些因素都是促进一个项目开始的催化剂。 设计、安排和控制等管理职能贯穿于项目的始终。
第三节
3.1 服务价值链
服务行业中,什么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盈 利和增长?通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发现是每项服务中主要因素之间的一系列 持续关系导致了这样的增长。这些因素包 括企业服务人员满意度和忠诚度,服务价 值以及客户、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这些 因素与利润和增长共同作用,构成了服务 价值链:服务人员满意度和忠诚度——服 务价值——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利润 及增长。

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

第一章第一节服务定义为:服务是具有无形特征却可给人带来某种利益或满足感的可供有偿转让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

黄维兵把服务业界定为: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并提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全面地理解服务业:1.服务业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2.服务业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3.服务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4.服务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般对服务业的直观理解狭义是指商业、饮食业、旅游业、生活服务业。

广义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物资供销、仓储、金融、保险、房地产管理、公共事业、旅游业、信息咨询、各种技术和居民服务、教育、文化、新闻、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还包括党政军警和社会团体等。

服务和产品由交融在一起到彼此分离呈现的4种状态H纯有形商品状态H附有服务的商品状态H附有少部分商品的服务状态H纯服务状态服务与产品——无形与有形的连续谱第一章第二节服务业与其它经济产业间的关系服务活动无处不在,它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发展的核心。

服务不仅使制造业和采掘业的商品生产活动更加便利,而且也使之成为可能。

服务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

经济活动的类型采掘业制造业服务业社会经济发展经历的阶段前工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化社会不同社会的比较服务经济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服务部门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大于50%,就被定义为服务经济。

我国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服务业结构还很不完善;服务质量水平普遍较低;服务意识淡薄;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水平不高,效率低下;管理理念陈旧,方法落后等现象普遍存在;竞争性服务行业的盈利性下降;完全的短期利益导向等。

出路抓住机遇,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第一章第三节J经济提供物¤产品真实的产品是从自然界发掘和提炼出的材料,如:动物、蔬菜、矿物等,人们在土地上饲养它们、培植他们或挖掘它们¤商品把产品当作原料,企业得以生产并储存大量的商品——一些有形的产品,然后出售到消费者手中。

服务经济与服务业PPT(35张)

服务经济与服务业PPT(35张)
服务营销
——环境、理念与策略
工商管理系
黄琳
参考资料:
• 服务营销 (Valarie A.Zeithaml & Mary Jo Bitner)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服务管理与营销 (Christian Gronroos) 电子工 业出版社
• 服务市场营销 陈祝平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服务营销实务 傅云新 广东经济出版社
• 引例:生活真的离不开服务吗?
• 没有服务,我们就没法活下去! • 服务有多重要,服务的商机就有多大!
基本内容
第一章 服务经济与服务业 第二章 服务营销概述
第三章 服环务营境销环境
第四章 服务消费行为
第五章 顾客理满意念管理
第六章 服务质量管理
第七章 关系营销管理
第八策章 人略员
第九章 过程 第十章 有形展示
服务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服务业投资少见效快, 按等量投资计算,有着 更大的就业容纳能力。
请看资料一 65种新职业一览
请看资料二 “短信写手”新职业
请看更多资料
服务经济的国际分工
掌握先进知识的国 家垄断着上游产业, 从而占据着国际竞 争的优势。全球高 技术专利的70%以上 被发达国家所掌握; 每年高技术产业约 70%巨额利润被发达 国家分享;信息产 业的产值中,发达 国家与较发达国家 所占的比重达98%。
第二节 现代服务业的崛起与发展
一、认识现代服务业 二、现代服务业的特点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认识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较多体现了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特 征,在发达国家是国民经济主流,在发展中国 家则代表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蕴藏着极大的 商机。现代服务业是服务营销学研究的重点。

服务营销管理-PPT

服务营销管理-PPT

顾客光临服务组 织
服务组织造访顾 客
戏院、理发店。
公共汽车、连锁快 餐店。
草坪保养、虫害控制、 邮政服务,汽车紧来自计程车。急维修。
顾客与服务组织 远距离沟通(信 件、电邮)
信用卡公司、地方电视 广播网、电话公司。 台。
按服务供应与需求得关系进行分类
需求随时间变动的程度


供应 能力 受限 制的 程度
针对可变性得营销策略选择
消费者得服务质量观
服务管理者得应对措施
服务提供得只就是一种虚无得活动 无形服务有形化
消费与服务同步进行,并同步检验 分解服务步骤,简化服务过程,提高
质量
质量预见性
服务质量检验具有主观性
通过使用高职业化得人员提供个性 化服务,变可变性为机遇
对服务生产得控制能力取决于对服 对人员得筛选、培训与激励进行投
按服务活动得本质进行分类
服务的接受者

物体
有 形 的 活 动
服 务无 活形 动的 的活 本动 质
针对人的身体的服务(人体 处理) 乘客运输 医疗保健/住宿/美容院 物理治疗/健身中心 餐馆/酒吧 理发 针对人的头脑的服务(脑刺 激处理) 广告/公关 艺术和娱乐/广播/有线电视 管理咨询 教育/信息服务 音乐会/心理治疗/宗教 声音电话
通过地域选择战略靠近主要消费群 通过营销宣传扩大服务覆盖面 把服务生产过程分散化,形成规模效 益
三、服务得特征及其营销挑战
不可储存性(易逝性):就是指服务产品无法 保留、转售及退回得特性。
针对不可储存性得营销策略选择
消费者得特殊消费心理 与行为
营销者可以考虑得方案
企业若不在生产时销售 预定系统
针对实体的服务(物体处理) 货物运输 维修 仓储/保管/零售分销 洗衣和干洗/加油 景观/草坪修剪 家居清洁 针对无形资产的服务(信息处理) 会计 银行 数据处理/数据传递 保险/法律服务 程序编写 研究 证券投资/软件咨询

服务的本质和特征

服务的本质和特征
服务的使用价值:有时表现为瞬间的有些还可以重复 使用,有些是可变动的,例如咨询等专业服务
2019/10/22
12
四、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比较
有形产品
实体,是一种物品 生产与消不同时进行 顾客一般不参与生产过程 比较单一性 标准化 价值由预先生产过程产生 可以储存 可以进行所有权转让,可以拥有
2019/10/22
13
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比较
无形服务
非实体,是一种行为过程 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 顾客参与生产过程 组合性 非标准化 价值通过双方接触产生 不可以储存 无所有权转让,只可以使用
2019/10/22
14
现代服务的要素
人力和物力的要素
效率和效能的要素
文明的要素:精神、环境……
素质的要素:语言、技术、应变、协调、管 理……
安全要素:人在旅途,安全第一,没有安全 保证就没有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
商品要素
信息要素
形象要素 2019/10/22
15
服,也就是常说 的综合性
2019/10/22
9
三、服务分类与服务包
1、服务的分类 高接触性与高技术性 间断性与连续性
2019/10/22
10
2、服务包
支持性设施 辅助物品 显形服务 隐性服务
2019/10/22
11
延伸:服务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要点:功能性、活动性、非实体性、有 价值的、可交易的过程。
2019/10/22
3
二、服务的五大特征
不可感知性 不可分离性 不可储存性 不可控制性 不可转移性
2019/10/22
4

服务经济资料

服务经济资料

服务经济中的政策机遇
政策对服务经济发展的支持
•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 •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引导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如服务业发展规划、产业政 策等
政策对服务经济发展的影响
• 政策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 政策引导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创新
服务经济的市场机遇与创新
• 服务业具有不可储存性、消费与生产的同时性和异质性等特点 • 服务业的生产和交易过程通常需要消费者的参与和反馈
服务业的竞争格局与竞争优势
服务业的竞争格局
• 服务业竞争激烈,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具有 相似性 • 服务业竞争受到全球化和技术创新的影响,服务企业需 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业的竞争优势
服务经济:现状与未来展望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服务经济的定义与重要性
服务经济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服务经济是指以服务为主要产出和交易对象的经济形态 • 服务是指为满足他人需求而进行的劳动活动 • 服务经济包括服务业和服务贸易
• 服务经济的构成要素 • 服务提供者:包括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 • 服务消费者: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 • 服务产品:包括无形服务和有形服务 • 服务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
服务经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服务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 服务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服务业产值和就业人数将继续 上升 • 服务经济将更加注重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 服务经济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和竞争
服务经济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服务经济的发展策略
• 服务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明确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 • 服务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 服务企业需要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和其他企业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和抓住机 遇

第二章 服务的性质

第二章 服务的性质

8
Schmenner (2004) in Decision Sciences
9
服务主导逻辑 Service Dominant Logic
Vargo, Stephen L. and Lusch, Robert F. (2004) ‘Evolving to a New Dominant Logic for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68(1): 1–17.
第二章 服务的性质
服务的显著特征
特征
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 随时间消逝 无形性 异质性 顾客参与服务过程
引发问题
顾客排队及等待 淡季资源闲置 旺季顾客流失 缺乏判断指示物 个性化服务 员工态度 环境要求 过程监督
应对战略
设置合理排队机制 安抚顾客情绪 稳定需求 调整服务 政府政策、签发牌照及 管制 标准制定 员工激励 开放后台作业区 发挥顾客能动性
16
通过服务来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
直接服务 更好地销售产品 帮助客户选择正确的机型 帮助客户配置周边辅助设备 帮助客户规划水、电、气、油等方案 选购产品的可行性方案 更好地使用产品 协助客户安装、调试 指导培训操作与维修人员 24小时售后服务
17
通过服务来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 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
14 14
广州博创机械有限公司
15
广州博创机械有限公司 建立之初(2002)只生产一个系列,随着市场 的扩大,客户需求的多样性越来越高,企业面 临着如何提高大规模定制的能力的问题 对策: 通过提供整合产品和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来低成本地为客户定制产品 “(定制产品和标准化产品)生产流程差别不大, 差别在销售模式,定制的售前服务更多,定制 在交流中完成”---生产经理

服务业与服务经济

服务业与服务经济

服务业法规及其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明确行业规范
服务业法规规定了行业的准入、经营、退出等规范,为行业发展 提供了法律依据。
保障公平竞争
通过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法规,保障公平竞争,防止市场垄断 。
促进行业创新
鼓励服务业创新和转型升级,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服务业监管与法规的完善与创新
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服务业与服务经济
汇报人: 2023-12-17
目录
• 服务业概述 • 服务经济发展 • 服务业的运营模式与特点 • 服务业的监管与法规 • 案例分析
01
服务业概述
服务业的定义
服务业定义
服务业是指那些为满足顾客需求,提 供服务并创造价值的行业。这些行业 通常不直接生产有形产品,而是通过 提供服务来创造价值。
创造就业机会
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尤其在知识密集型和劳 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中,就业机会更加丰富。
提升生活质量
服务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 ,如旅游、教育、医疗等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
推动产业升级
服务业的发展为制造业提供了更好的配套服务,推动了 产业升级和转型。同时,服务业自身的创新和发展也促 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医疗服务业的发展
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提 高,医疗服务业将更加注重预防 保健、健康管理和个性化服务。
医疗服务业的未来
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服务 业将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为消 费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体验。
案例四
教育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素质教育等创新教育 模式逐渐兴起。
起。
02
共享经济模式对传统服务业的冲击

现代服务业概论复习要点

现代服务业概论复习要点

现代服务业概论复习要点第一节服务与服务业概述一、服务的含义阐述1历史上,可概括出两类服务定义(1)统计定义:最常见的一种定义方式,是通过排他性的方式来说明“服务”,是将一切不属产品生产的经济活动都定义为“服务”。

缺点:不适于进行理论分析,无特定内涵,无表示事物质的规定性,缺乏逻辑的严谨性。

(2)本质定义:从服务的本质出发来进行定义,即通过性质来定义,指出具有某些性质特征的交易品就是服务。

如非实物性就被认为是服务的本质之一。

服务的含义阐述2西方经济学文献中服务含义1.提供某种帮助或使用价值,使接受者改善福利2.有交换价值的无形交易品,使用价值可瞬间的、重复使用的、可变的3.有目的的活动结果,可得报酬,也可不的报酬国内外至今对于“服务”没有形成一个被普遍权威观点。

《辞海》解释为“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动形式满足他人某种需要的活动”或者说,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一部分人不从事工农业生产,只为他人提供非工农业产品的效用或有益活动,,称之为“服务”。

ISO9000对服务的定义:服务时为满足顾客的需要,在与顾客的接触中,服务者的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

服务的含义阐述3本教材定义中的三要点:1.具有使用价值,是一种无形产品2.是交易对象,反映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3.是运动形态的客观使用价值,不表现为静态的客观对象本教材定义“服务”:是一个经济主体使另一个经济主体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

服务的含义阐述4“服务”与“劳务”区别1.服务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而劳务是人们将自己的劳动能力提对象则由消费者来提供或指定;劳务生产者仅具备有劳动者。

二、服务的特性1.无形性一是与有形的消费品或工农业产品比,服务的空间形态基本上是不固定的;二是有些服务的使用价值或效果,往往在短期内不易感受到。

品质有不确定的风险。

“物化服务”2.即时性一是不可分离性。

生产和消费同时。

二是不可储存性。

对于需求的波动更为敏感。

第二章 服务与服务业的分类

第二章 服务与服务业的分类

2.运输与通信 铁路 乘客陆运 货物陆运 海运 空运 邮政 电信
4.保险、银行 和金融 保险业 银行业 金融业 产权服务
5.工商服务、专 业性和科学性服 务 广告 顾问咨询 营销研究 会计 法律事务 医药和牙医 教育服务 研究服务
6.娱乐和休闲业 电影和剧院 运动和娱乐 旅馆、汽车旅馆、餐 厅、咖啡室 公用场地和俱乐部 伙食包办费
• 分类标准:
① 服务行为的性质和对象 ② 服务性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③ 服务定制化程度和服务人员的主观判断程度 ④ 服务需求和供给性质 ⑤ 服务传递方式
5、洛伍劳克分类法
① 根据服务行为的性质和对象
服务行为 的性质
有形行为


针对人体的服务: 客运、医疗、美容、餐饮、
理发、手术…
针对物体或其他有形资产的服 务: 货运、维修、零售、干洗服 务、加油、保管…
营销要点:
• 第一类服务组织的策略:增大高峰期以外的需求量; • 第二类服务组织的策略:保持生产能力及需求能力共同增长,
还是维持现状 • 第三类服务组织的策略: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前,采
用逆向营销 • 第四类服务组织的策略:平缓需求适应生产能力
5、洛伍劳克分类法
⑤ 根据服务传递方式进行分类
单一服务点
3、蔡斯分类法
• 分类标准:根据顾客与服务体系的接触程度划分服务体系,接 触程度越高,说明为顾客服务时间与顾客留在服务现场的时间 的比率越高。
➢ 接触程度高:顾客对服务的质量影响较大,难控制,也很难提高生产率及 效率。如:学生食堂是否可以采用半自助餐。
➢ 接触程度低:顾客与服务体系很少交互或交互时间很短暂。顾客对服务体 系没有什么影响,生产效率较高。如:电话订餐

服务与服务业的分类

服务与服务业的分类
明确目标顾客,针对性的促销活动 更好地位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定期收取服务费,收费方式有保障,为会员顾客提供价格优惠 企业与会员建立长期稳定关系,有助于顾客的忠诚度的培育
5、洛伍劳克分类法
③ 根据服务定制化程度和服务人员主观判断强度

服务定制化程度

大众运输

低 例行设备检修
务 人
快餐店
操作工人 +设备
自动售货机 自动柜员机
电影院 干洗店 出租车
低技术工人
技术工人
清洁卫生 安全警卫
家电维修 管道修理
专业人员
律师 会计师 咨询师 质量工程师
1、托马斯分类法
• 分类结果
➢ 以设备提供的服务的组织为资本密集型服务组织,设备的可靠性影响 服务的质量。
➢ 以人工为主提供服务的组织为劳动密集型服务组织,员工的技术、专 业素养及服务的态度影响服务质量,尤其是服务的投入比较大时,顾 客对服务的要求也比较高。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 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部门。如信息、金 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
• 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服务业:与现代技术密集、产业分工细化,与经济社会 发展相适应的信息服务、研发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现代物流、市场营 销服务。
➢ 中接触性服务:顾客部分或局部时间内参与其中的活动。如银行、律师等
3、蔡斯分类法
• 分类结果:纯服务体系、混合服务体系、准制造服务体系
接触程度高
纯服务体系: ➢保健中心 ➢旅馆 ➢餐馆 ➢公交公司
混合服务体系:
➢ 银行储蓄所 ➢ 邮政所 ➢ 房地产公司办
事处
准制造体系: ➢ 银行总行 ➢ 批发公司总部 ➢ 邮电总局 ➢ 计算公司总部

服务营销——精选推荐

服务营销——精选推荐

服务营销第一章服务导论服务经济(概念):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的,是服务活动主导经济活动类型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是一国以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为主转向服务产品生产为主的经济类型。

1.农业经济社会(前工业化社会,主导活动是农业生产)2.工业社经济社会(工业社会,主导活动是物资产品的生产,关注的焦点是降低成本,提高产量)3.服务经济社会(后工业化社会,主导活动是服务产品的生产)配第-克拉克定理(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

第一层次:货币型经济活动部门上层主要是实现生产、销售、消费等活动的私人经济活动部门,下层主要是属于基础建设投资等的公共经济活动部门第二层次:平衡与稳定社会及家庭关系的社会协同对抗经济第三层次: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结论: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种活动协调发展的系统之上的,GDP的增长必须依靠非货币型部门的社会协同对抗经济和自然生存的有力支撑。

这就像裱花奶油蛋糕一样,没有下面蛋糕的依托,裱花奶油是不成立的。

社会经济结构与都市动能:货币型活动领域:(Ⅰ)GDP(私人经济活动),(Ⅱ)GDP(公共经济活动)(“市”——市场活动或经济活动);非货币型活动领域:(Ⅲ)社会协同对抗经济活动,(Ⅳ)生态环境或生活环境(“都”——政治、文化、历史沉淀、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服务营销的兴起和发展:(一)萌芽阶段1.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研究重点:服务的概念、服务的特征、服务营销与产品营销的区别。

2.美国学者拉思梅尔首先开始研究服务的概念,对无形服务和有形产品进行区分,提出要以非传统的方法研究服务营销问题。

3.以伦纳德.L.贝瑞、贝特森为代表的学者陆续对服务的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概括了服务的四个特征: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差异性和不可储存性。

4.林恩-萧斯塔克.G.林恩论证服务营销不同于产品营销5.1980年,贝瑞的《服务营销的独特性》,服务营销学科的成立。

服务、服务业与服务经济

服务、服务业与服务经济
2.服务业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008年,欧盟国家67%的就业人员所从事 的工作都是服务业。
3.服务业在国际收支中的比重增大,特别是 服务贸易。
讨论题
1.回顾自己经历的服务中体现出无形性的影 响的例子。
2.回顾自己经历的服务中体现出生产和消费 不可分离的例子。
三、服务业的层次
两大部门是指: 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四个层次分别为:
第一层次属于流通部门,是流通服务业; 第二层次属于服务部门,是指为生产、生活 服 务的部门; 第三层次属于服务部门,是指为提高科学文 化 素质服务的部门; 第四层次属于服务部门,是指 为社会公共需 要服务的部门。
四、服务经济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约翰·邓宁):
第二节 服务业与服务经济
一、服务业 (一)概念
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除了 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第二产 业(采掘业、建筑业、制造业、自来水、 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和煤气业)之外的产 业。即以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品为物质条件,生
产非实物形态产品的行业。如商业、交通、金融、 保险、教育、房地产等。
二、服务业的分类
⑴从服务营销的角度将其分为三类: 卖方相关分 类法、 买方相关分类法 、服务相关分类法。
⑵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9000中对其的分类: 接待服务、交通与通信、健康服务、维修服务、 公共事业、贸易、金融、专业服务、技术服务、 采购服务和科学服务等。
⑶依据服务业的经济性质划分为五类:生产服务 业、生活性服务业、流通服务业、知识服务业、 社会综合服务业。
动机
•工具性服务 •表现性服务
(b)与买方有关
服务形态 触度
•规范服务 •定制服务
以人/机械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思考题
选择一种你所熟悉的服务,描述其服务 包。
如果容许服务人员为满足顾客需求进行 判断,会产生哪些管理问题?
选择一种你所熟悉的服务,然后识别出 该服务具有的服务运营特征。
34
35
36
8
格鲁诺斯的观点较为综合,也比较有代 表性,但由于服务自身的复杂性以及服 务范围的不断扩展,服务的内涵处于不 断变化之中,因此该定义的局限性也就 显露无疑。
9
(6)佩恩的定义
1992年,佩恩(A.Payne)在他的著作 《服务营销》中,认为“服务是一种涉 及某些无形性因素的活动,它包括与顾 客或他们拥有财产的相互活动,它不会 造成所有权的更换,条件可能发生变化, 服务产出可能或不可能与物质产品紧密 相连。”
第二章服务的性质与分类
一、对服务定义的分析
(1)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 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最早给 服务下的定义为“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 连在一起进行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 感。”
1
但这一定义的缺陷也是很明显,它 没有将服务的无形性凸现出来,因 此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物质产品与 服务的最本质区别,使该定义表现 出一定的模糊性。
12
二、旅游服务的界定
旅游服务是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一种 综合性服务现象,发生在旅游服务提供 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一种无形性的互动作 用,旅游服务的供需双方在交换中实现 各自利益的满足,但互动过程不涉及所 有权的转移。
13
三、服务包
服务包是指在某种环境下企业提供 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组合。
支持性设施 辅助物品 显性服务 隐性服务
21
(1)依据服务活动的本质分为四类:
作用于人的有形服务,如民航、理发服务 等;
作用于物的有形服务,如航空运输、草坪 修整等;
作用于人的无形服务,如教育、广播等; 作用于物的无形服务,如咨询、保险等。
22
(2)依据顾客与服务组织的联系状 态分为四类:
连续的、会员关系的服务,如银行、保 险、汽车协会等;
2
(2)雷根的定义
1963年著名学者雷根(Regen)认为: “服务是直接提供满足或者与有形商品 或其他服务一起提供满足不可感知的活 动。”
该定义重点突出了服务的无形性,但对 服务的复杂性的概括仍然不够全面。
3
(4)莱特南的定义
莱特南(Lehtinen) 在1984年进一步对服 务的定义提出了以下观点:“服务是与 某个中介人或机器设备相互作用并为消 费者提供满足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 。”
14
四、服务的特征
顾客参与 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 易逝性 场所的选择 劳动力密集 无形性 衡量产出的困难
15
五、服务的分类
服务推广顾客参与程度分类法
此法是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齐 斯(Chase)提出的,依据顾客对服务 推广的参与程度将服务分为三大类:
16
高接触性服务,是指顾客在服务推广过程中参 与其中全部或大部分的活动,如影剧院、娱乐 场所、公共交通、学校等部门所提供的服务。
在单一地点服务组织主动接触顾客, 如出租汽车、整修草坪服务等;
在单一地点顾客与服务组织远距离交 易,如信用卡公司、地方电视台等;
26
在多个地点顾客主动接触服务组织, 如汽车维修服务、快餐连锁店的服务 等;
在多个地点服务组织主动接触顾客, 如邮寄服务等;
在多个地点顾客与服务组织远距离交 易,如广播站、电话公司、互联网等。
需求波动较大而供应基本能跟上的服务, 如电力、天然气、电话等;
需求波动小但可能超出供给能力的服务, 如由于企业的基础能力不足而造成没有 充分容量的直接服务;
需求波动幅度大并超出供应能力的服务, 如交通运输、饭店服务等。
25
(5)依据服务推广的方法可分 为六类:
在单一地点顾客主动接触服务组织, 如电影院、烧烤店等;
易于满足需求但服务方式选择自由度小的 服务,如电话服务、旅馆服务等;
提供者选择余地大,而难于满足个性化要 求的服务,如教师授课等;
需求能满足且服务提供者有发挥空间的服 务,如美发、建筑设计、律师、医疗保健 等。
24
(4)依据服务供求关系可分为四类:
需求波动较小的服务,如保险、法律、 银行服务等;
(3)标准化服务注重“掌声四起”,个性化服 务追求“锦上添花”。
(4)标准化服务需要鲜明的组织与群体观念, 个性化服务需要浓厚的感情因素。
32
六、服务开放系统观点
对服务业而言,过程就是产品。 消费者对于服务质量的印象是基于整个
服务经历(而不仅仅是显性服务)形成 的。 把消费者看作供服务工具的不同分为两 类:
以机器设备为基础的服务 以人为基础的服务
(2)依据顾客在服务现场出现的必 要性大小分为两类:
必须要求顾客亲临现场的服务 不需要顾客亲临现场的服务
19
(3)依据顾客个人需要与企业需要的 不同分为两类:
专对个人需要的专一化服务。 面对个人需要与企业需要的混合性服务。
27
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
服务标准化则是指在标准意识的指导 下,企业家和服务管理者通过规范化 的管理制度、统一的技术标准、服务 岗位工作和预定目标的设计与培训, 向服务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统一的、可 追溯和可检验的重复服务。
28
例如,目前我国饭店业所采用的标 准体系主要包括国际饭店业惯例、 旅游涉外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 国 际 标 准 化 管 理 体 系 如 ISO9000 和 ISO14000,以及饭店行业标准等。
2.表现服务人员的个性。即顾客个性需要的 满足还必须有赖于服务人员个性化表现,深 入地了解顾客的个性特点,提供大于100%的 满意服务,即超值满意服务。
31
服务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关系研究
(1)标准化服务注重的是服务规范和程序,个 性化服务强调的是服务的灵活性和有的放矢。
(2)标准化服务强调整体的形象和效率,个性 化服务提倡主观能动性和效益 。
连续的、非正式关系的服务,如广播电 台、警察保护、灯塔等;
间断的、会员关系的服务,如电话购买 服务、担保维修、通行证或月票等;
间断的、非正式关系的服务,如租赁、 邮购、街头收费电话等。
23
(3) 依据服务方式及满足程度分为四 类:
标准化服务,选择余地小,难以满足顾客 的个性需求,如公共汽车载客服务等;
6
定义着重指出了服务是供需双方之 间的互动关系,但对服务的无形性、 不可储存性、利益满足以及服务所 引起的所有权关系的状况没有明确 的解释。
7
(5)格鲁诺斯的定义
1990年,北欧学者格鲁诺斯(Gronroos) 在对前人观点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服 务的定义:“服务是指或多或少具有无 形特征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 ,通常(但 并非一定)发生在顾客与服务的提供者 及其有形的资源、商品或系统相互作用 的过程中,以便解决消费者的有关问 题。”
29
个性化服务就是服务人员根据每个 宾客的特别需求提供相应的有针对 性的服务,使其在接受服务时满足 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同时产生特别 舒适的精神心理效应。
30
从服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个性化服务内涵主 要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满足顾客的个性需要。即在承认顾客是有 不同个性与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 与提供产品。
中接触性服务,是指顾客在服务推广过程中只 是部分地或在局部时间内参与其中的活动,如 银行、律师、地产经纪人等所提供的服务。
低接触性服务,是指在服务推广过程中顾客与 服务提供者接触较少的服务,其间的交往主要 是通过仪器设备进行地,如广播网、信息网等 提供的服务。
17
综合因素分类法
此法由美国西北大学教授科特勒 (Kotler)提出的,是从服务的综合 因素着手,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进行 分类。
(4)依据服务组织的目的与所有制分 为四类:
营利性服务,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 非营利性服务,以社会公益服务为目的的服
务; 私人服务,其所有制为私人所有的服务; 公共服务,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
有制为主体,面对全社会公益事业的服务。
20
服务营销管理分类法
此法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访问教授洛夫罗克(Lovelock)提 出的,它吸收了前几种分类法的优 点,并重点结合对服务业的管理过 程进行分类。
10
佩恩也对服务的内涵进行了较为全 面的概况,但服务业的广泛性以及 动态性使定义本身带有一定的局限 性
11
综合以上各种定义,可将服务定义为: 服务是发生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无形 性活动,服务的供需双方通过互动关系 得到了各自利益的满足,但总体上不涉 及所有权的转移。对服务提供者而言, 互动过程的核心内容需要一定的支持设 施,服务可能或不可能与物质产品相连, 但服务的结果却是不可储存的。对服务 接受者而言,可能并不会得到实体结果, 服务更注重心理和精神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