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对策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对策思考
作者:张凤高东伟
来源:《辽宁经济》2019年第06期
[内容提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推进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
效应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主导作用。构建教学体系整体格局,真正实现向课程思政体系转化。要建教师交流共享机制,形成通力合作的育人平台。健全协同育人制度体系,建立课程育人制度保障。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协同育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要求。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高校各类教育资源,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的基础上,重视利用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单一的育人形式转向“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现思政理论课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进。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主导作用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功效,必须重视专业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要强化专业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将学生的专业学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并将其真正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發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神圣使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素质要求,科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元素,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有效衔接,形成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首先需要加强专业课教师政治素养,专业教师的政治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方向。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积极有效的专业课思政教育,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座谈会上,就如何做好思政教师,总书记给了六条秘诀: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既是对思政教师的要求,也是对所有教师的要求。专业教师要将这六条融入到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专业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白觉作为学为人的表率,作让学生喜欢的教师。
二、构建教学体系整体格局,真正实现向课程思政体系转化
高校思政理论课与专业课程从属于整个教学课程体系,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对于高校课程体系而言是相辅相成的。尽管思政理论课程与专业院系其他课程分别是关于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的教育和传授专业知识的教育,两者内容侧重点不同,但是两类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培养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人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任何一种专业也都需要专业素养,因此高校从完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新时代人才出发,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两者之间课程内容的协同育人,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素材,进一步健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真正实现向课程思政体系转化。同时,要发掘高校专业课程的育人资源,要重视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坚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立足专业优势深入挖掘专
业课程思政资源,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念、功能充分融人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各类专业课程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潜移默化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技能传授中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三、搭建教师交流共享机制,形成通力合作的育人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全员参与通力合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专业教学领域,深入到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学生管理相关部门全力支持专业教学及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协同育人效应。一是开展教研活动。定期围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进行专题学习研讨,探讨如何以专业知识传授为基础,以经典案例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组织观摩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分享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效与经验,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及时总结,稳步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二是依托平台展示,将采取党员干部示范引领、思政工作干部参与、中青年教师同展风采等多种形式,依托多项平台,发挥多种优势,进行教学展示,确保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三是注重理论学习和指导,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和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的要求,结合专业教学工作实际情况,邀请思政教师为师生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和培训指导,组织教师学习国家和高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为专业实施“课程思政”奠定坚实理论基础,进一步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让“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四、健全协同育人制度体系,建立课程育人制度保障
高校必须完善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制度,规定职责、明确分工、细化任务、强化考核,明确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职责分工,用制度约束,规范教师行为,做到有章可循。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没有明确规定课程思政的教学任务,思政教学内容与专业教学是相互融通,对专业教学来讲是隐形教学任务。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使各专业课程能够达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效果。“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形式多样的思想熏陶、言行一致的教态教风、切实可感的教学效果等作为教材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教师评价的重要方面,融入教育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全过程,从而将教书育人确立在科学、可靠的制度安排之上。”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协同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