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瀹智'解读与构建 从校训看广州执信中学的办学理念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德瀹智”:解读与构建
——从校训看广州执信中学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
刘仕森
创建于1921年的广州执信中学经过一代又一代执信人的努力,以其严谨的治学传统,执着的敬业精神,卓著的办学成绩而为社会所称颂,已成为一所省内外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学府式优质品牌中学。面对21世纪来自教育内部和外部的改革,我们必须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创建示范性高中的大好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学校发展进行战略定位,寻求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把学校办成国际化和民族化臻于一体的现代化高品位高级中学。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执信中学至今仍在奉行的校训——“崇德瀹智”,集中体现了“执德至弘,信道至笃”的执信精神和办学风格,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也符合21世纪的时代精神。它为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育模式、评价体系、管理体制等方方面面,都注入了广泛而又深刻的意蕴和内涵,应该加以挖掘、提升和发扬,作出科学的诠释,为构思学校发展新思路垒实逻辑起点。
一、“崇德瀹智”的解读:育德立人,强智达人
一所学校的校训,是在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过反复的积淀、选择、提炼和发展,为学校全体成员认同的精神文化高度凝聚的结晶。以校训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影响和决定学校的办学风格和精神面貌。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等,无不突现了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
据记载,执信中学把“崇德瀹智”作为校训,是原执信校董,上世纪30年代曾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后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先生提出的。从字面上看,“德”指德性、品格;“智”指智慧、才能;“崇”是推崇、尊崇;“瀹”(音:yue)即浸渍、疏通。“崇”与“瀹”为互体结构,意为崇尚、陶冶、培育、养成。合成为一个词组:“崇德瀹智”,意为“追求达德广才,修养大德大智”,这只是从词义学层面的解释。然而,要完整而又正确地把握“崇德瀹智”的深刻意蕴和精神实质,就必须从学校办学实践、民族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发展三个维度进行解读,才能作出科学的解答。
(一) “崇德瀹智”生发于执信的办学思想和实践
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为纪念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而亲手创办的。朱执信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坚定志士,也是率先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1906年朱执信便在《民报》2号、3号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列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及其学说,介绍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一些内容。朱执信认为“自待应学尼采的超人哲学,待人应学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大”工作报告中说:朱执信是国民党员。这样看来,讲
马克思主义倒还是国民党在先。”执信中学从建校伊始,就践行孙中山先生对执信学子“毅勇果敢以求学,改造未来之社会”的教导,把纪念执信先生,学习执信先生的高尚品格和慧眼睿智作为进德修业的本务。80多年的办学实践,积淀了浓厚的执信文化底蕴,培育了“崇德瀹智”的学校传统。
朱执信先生自幼即有孝顺、友爱、好学、聪慧的美名。他以“畏荣好古薄身厚志,砥节厉行直道正辞”为座右铭,毕生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对自己要求知行合一,清廉谅直,待人忠厚诚信,爱憎分明,知无不言,直陈己见,冷面热心,疾恶如仇,坚毅果敢,不怕困难,求大义,矢信念,有坚强不拔的志节,有好学不倦的精神,有去恶务尽的勇气,有突破险阻的情趣。这是执信师生引以为荣、以之为鉴、砥砺品节、锤炼才智的活典范、活教材。
执信中学校园内还拥有浸渍着中华文化底蕴的碑刻,“厚德载物”、“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两碑均立于1931年,是执信办学史的重要遗存物证。“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一个是自立精神,一个是兼容精神。厚德载物是说人应像深厚博大、滋育万物的大地那样,有淳淳的德性,“和而不同”,包容万物。在价值观上它表现为兼容并包,既尊崇民族的主流文化,又不排斥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文化。也就是“万务求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中庸》)。在道德观上,主张以仁爱、和谐为最高准则来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和谐、协同、共进的社会生态环境。“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中国传统道德“四维(礼义廉耻)八德”中的“八德”,是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今天重新审视,仍有其适应时代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积极意义。“礼义”是行为规范问题。“廉耻”是是非判断问题;“八德”是调节和处理人际关系——对长辈、同辈、朋友乃至人类的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现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行为养成”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内化为一种道德观、价值观去判断和协调个体、家庭和社会生活行为。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创新和发展有执信特色的德育体系,是全体执信人大可作为、影响深远且富有现实意义的历史使命。
(二) “崇德瀹智”植根于民族文化和教育的沃土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重“教化”、重“德性”的文化。中国的传统德育思想极为丰富和深刻,现代德育论的许多问题,几乎都可以在传统德育中找到理论源头。把道德教化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支柱。孔子主张为政之道就是凭借道德的力量来感化百姓治理国家,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有格”。认为只会用政法和刑罚治国,只能使百姓不敢违法,却没有羞耻之心;而依靠道德教化则能使百姓有羞耻之心,并自觉守法走正路,从而人心归服。《学记》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贾谊说:“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这正是自古以来为了建设国家、治理百姓,稍有见地的统治者无不都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上的原因。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用以调节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调节功能靠的是主体的良心和信念。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德性、道德素养、道德面貌去认识和分析世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德性的核心是人生价值观和生活理想观的问题。以孔子“仁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把“仁”作为人的价值和人生理想的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