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基本常识十二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基本常识十二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基本常识十二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基本常识十二问

1、什么是道路交通事故?

答:道路交通事故俗称“车祸”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2、道路交通事故由哪个机关负责处理?答:《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处理所管辖的区域或者道路内发生的交通事故。”这一规定表明,在公安机关内部,按照职能划分和事务管辖的原则确定了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处理交通事故。

3、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的职责是什么?答: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职责总的来说有四个方面:

①处理交通事故现场。包括对受伤人员组织施救、确认肇事者、对

现场实施勘查、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等;

②认定当事人责任。包括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向当事人传达交通事故认定情况等;

③处罚交通事故责任者;

④如当事人提出申请,可以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

4、哪些交通事故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即“私了”?有什么要求?

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以下事故可以私了;

①交通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②当事人对事故的事实和成因没有争议;

③当事人自愿协商处理交通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事宜。私了前,要求记录

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

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

5、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处理中有哪些义务?

答:交通事故当事人作为一名公民应当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配合公安机关妥善处理交通事故。具体来说,当事人有以下责任和义务:

1、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

2、必须抢救伤者;

3、必须及时报案;

4、必须如实陈述交通事故经过。

6、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大小——怎么划分?答: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的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①全部责任是指交通事故完全由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行为造成,另一方当事人无过错行为,或虽有过错行为,但和事故的发生没有因果关系,这种情况下由导致事故发生的当事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另一方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

②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如果双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都有过错行为存

在,且该过错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因果关系,则过错行为在

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当事人负次要责任。

③同等责任如果交通事故的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行为存在,过错行为交通事故都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且难主次的,则由双方当事人负同等责任。

7、什么是交通事故认定书?

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它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等交通事故

证据,对交通事故基本事实、发生原因和当事人的责任等所作出的一种专业性判断结论。其本质是处理交通事故的一种证据。

8、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的责任与当事人应负的法律责任是一个概念吗?

答:当事人的责任不是指当事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载明的当事人责任,又具有证据的效力、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刑事、行政审判活动都没有约束力,需要接受法院的司法审查。它是对交通事故当事人有无交通违法行为,以及交通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所起作用大小的一种定性、定量的描述。

虽然在许多交通事故中,事故当事人责任和法律责任有密切关系,事故当事人责任是依法确定当事人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但承担交通吞噬责任的人,不一定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是因为事故当事人责任的主体是具有交通活动能力的人。只要有交通活动能力,能在道路上行走、乘车、驾车、就可能承担交通事故责任,不受年龄、智力的限制。而作为法律责任的主体,则必须符合法定的责任年龄,具有法定的责任能力。

9、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有哪些?

答: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主要包括:(1)医疗费;(2)误工费;(3)住院伙食补助费;(4)护理费;(5)营养费;(6)残疾赔偿金;(7)残疾辅助器具费;(8)被扶养人生活费;(9)丧葬费;(10)死亡赔偿金;(11)交通费;(12)住宿费;(13)直接财产损失;(14)车辆停运损失费;(15)精神损害抚慰金。

10、解决交通交通事故赔偿的途径有哪些?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民事赔偿纠纷解决的法则,当事人有权选择纠纷的解决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

途径:(1)自行协商;(2)请求公安机关调解;(3)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4)申请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1、追索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无期限?

答: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期限与当事人选择解决损害赔偿的途径有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权利人、义务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 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予调解,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提前民事诉讼的,依据《民法通则》第十五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 年,但是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1 年。

12、什么是交通肇事者?其刑事处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交通肇事者,是指行为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

根据1997 年颁布的《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肇事后逃逸或者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