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油层物理期末试题
油层物理期末试题卷七套
![油层物理期末试题卷七套](https://img.taocdn.com/s3/m/a86acf9d80eb6294dd886cc2.png)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油层物理期末试题A卷(闭卷)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1.地层油的体积系数2.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系数3.岩石孔隙度4.有效渗透率5.毛管力6.润湿性7.原油采收率8.砂岩的粒度组成9.贾敏效应10.溶解气油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油藏流体的特点是、、且。
2. 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油气组成、压力和温度条件。
油越轻,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越;压力升高,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温度升高,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
3. 当油藏孔隙中有多种流体存在时,所有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之和总是(大于、小于、等于)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4. 储层岩石中的胶结物按成分分类可分为泥质胶结物、灰质胶结物、硫酸盐胶结物及硅质胶结物。
其中泥质胶结物的特点是;灰质胶结物中常见的是方解石及白云石,其特点是;石膏是重要的硫酸盐胶结物,其特点是。
5. 根据苏林分类法,地层水共分为四种类型,即型、型、型以及型。
6. 油水过渡带的厚度一般油气过渡带的厚度;油越稠,油水过渡带厚度越。
7. 水驱油藏波及系数的大小受水油流度比的影响,水油流度比越大,则水驱油藏的波及系数越。
8. 室内测定油藏岩石毛管力大小的方法主要有法、法、以及法。
三、做图及简答题(共30分)1.(12分)简要画出原油溶解气油比、体积系数、粘度随压力变化曲线,并解释原因。
2.(12分)简述高低压下天然气粘度的特点(随压力、温度及气体分子量的变化);3.(6分)什么是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测定岩石绝对渗透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四、计算题(共20分)1. (6分)设某气藏中天然气的摩尔组成如下表所示:.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试计算:(1)天然气的视相对分子质量;(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3)该气藏原始地层温度为50℃,压力为10MPa。
原始地层条件下天然气的压缩因子为0.8,计算此条件下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1951a971fe910ef12df898.png)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高温;高压;天然气;2.减小;增加;3.薄片法 筛析法 沉降法4.少;多;多;5.动力; 阻力;6.重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镁;7.温度 压力 原油和天然气组成8.基底胶结 孔隙胶结 接触胶结 基底胶结 9.正向燃烧;逆(反)向燃烧;湿式燃烧;10.饱和蒸汽压 临界点 11.小12.对应温度 对应压力 压缩因子 13. 主要的驱油能量14.宽 ])/[(g P h o w cR ρρ-= 15.孔隙度 渗透率 饱和度 16.亨利二、名词解释1.砂岩的粒度组成: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的颗粒的相对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2.地层油的等温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地层油的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
3.润湿:液体在分子力作用下沿固体表面的流散现象。
4.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系统中气液两相达到热力学平衡时,某一组分在气相和液相中的分配比例。
5.贾敏效应:液珠或气泡通过孔喉时产生的附加阻力。
6.两相体积系数:当油藏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地层油和其释放的气体的总体积与它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7.压缩因子: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定质量的实际气体所占有的体积与相同条件下理想气体占有的体积之比。
8.溶解气油比:在某一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地面油中溶解天然气的标准体积。
9.相渗透率:当岩石孔隙中饱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时,岩石让其中一种流体通过的能力。
10.波及系数:注入工作剂在油层中的波及程度。
或工作剂驱扫过的油藏体积占整个油藏体积的百分数。
11.润湿反转:岩石表面由于性质发生变化,使得润湿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2.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天然气的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
13.驱替过程:非湿相驱替湿相的过程。
14.吸附:溶质在相界面和相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
15.相对渗透率:当岩石孔隙中饱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时,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油层物理期末复习试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油层物理期末复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0fc4ec33d4b14e852468c0.png)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1、根据苏林分类方法,下列不属于地层水的水型是___A.硫酸钠水型B.碳酸钠水型C.氯化镁水型D.氯化钙水型2、粒度组成分布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A 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均匀B 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不均匀C 曲线的尖峰越靠左,表明岩石中的细颗粒越多D 曲线的尖峰越靠右,表明岩石中的粗颗粒越多3、关于双组分相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混合物的临界压力都高于各组分的临界压力.B 两组分的浓度比例越接近,两相区的面积越大C 混合物中哪一组分的含量占优,露点线或泡点线就靠近哪一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曲线D 随着混合物中较重组分比例的增加,临界点向左迁移4、天然气的组成的表示方法不包括A. 摩尔组成B. 体积组成C. 组分组成D. 质量组成5、下列关于界面张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A、只有存在不互溶的两相时自由界面能才存在。
B、自由界面能的大小与两相分子的性质有关系,还与两相的相态有关。
C、在两相系统表面层上既存在比界面能又存在界面张力,界面张力是真实存在的张力。
D、比界面能是单位面积具有的自由界面能,,单位是焦耳/米2,1焦耳/米2=1牛顿/米,从因次上看,比界面能等于单位长度上的力,所以习惯上把比界面能称为界面张力。
6、根据苏林分类方法,重碳酸钠型地层水的沉积环境是A. 大陆冲刷环境B. 陆相沉积环境C. 海相沉积环境D. 深层封闭环境7、下列关于单组分体系相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A、单组分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曲线是该物质的露点与泡点的共同轨迹线。
B、单组分物质体积的临界点是该体积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点和最高温度点。
C、饱和蒸气压曲线的左上侧是气相区,右下侧是液相区。
D、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选择二氧化碳和丙烷做混相剂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和丙烷的临界点落在正常油藏温度范围内。
8、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测得的某砂岩的相对渗透率数据所绘出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试判断该砂岩的润湿性为___A、水湿B、油湿C、中性润湿D、无法确定9、饱和度的测定方法不包括A 溶剂抽提法B 常压干馏法C 色谱法D 离心法10、关于自由界面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只有存在不相溶的两相时自由界面能才存在B 界面越大,自由表面能越大C 自由界面能与两相的相态无关D 表面或界面是具有一定的厚度11、影响岩石渗透率的因素不包括A 岩石的成分B 沉积作用C 成岩作用D 构造作用12、关于毛管压力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 岩石孔道的大小分布越集中,毛管压力曲线的中间平缓段越长,越接近水平线B 孔道半径越大,中间平缓段越接近横轴C 岩石的渗透性越好,则排驱压力越大D 大孔道越多,则毛管压力曲线越靠近左下方二、判断正误1.润湿相总是附着于颗粒表面,并力图占据较窄小的粒隙角隅,而把非润湿相推向更通畅的孔隙中间。
中国石油大学大学物理期末试题
![中国石油大学大学物理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03a6c6a4b35eefdc9d3333e.png)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本题3分)质量为m =0.5 kg 的质点,在Oxy 坐标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5t ,y =0.5t 2(SI ),从t =2 s 到t =4 s 这段时间内,外力对质点作的功为 (A) 1.5 J .(B) 3 J .(C) 4.5 J .(D) -1.5 J . [ ] 2、(本题3分)速率分布函数f (v )的物理意义为: (A) 具有速率v 的分子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B) 速率分布在v 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中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C) 具有速率v 的分子数.(D) 速率分布在v 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中的分子数. [ ] 3、(本题3分)一绝热容器被隔板分成两半,一半是真空,另一半是理想气体.若把隔板抽出,气体将进行自由膨胀,达到平衡后(A) 温度不变,熵增加. (B) 温度升高,熵增加.(C) 温度降低,熵增加. (D) 温度不变,熵不变. [ ] 4、(本题3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A) 功可以全部转换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换为功. (B) 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D) 一切宏观的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 ] 5、(本题3分)一平面余弦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O 点的振动初相位ϕ?为:(A) 0. (B)π21.(C) ? . (D) π23(或π-21).[ ]本大题满分30分本大题得分6、(本题3分)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7、(本题3分)一机车汽笛频率为750 Hz,机车以时速90公里远离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是(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A) 810 Hz.(B) 699 Hz.(C) 805 Hz.(D) 695 Hz.[]8、(本题3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用玻璃片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若玻璃片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2.5 ?,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A) 仍为明条纹.(B) 变为暗条纹.(C) 既非明纹也非暗纹.(D) 无法确定是明纹,还是暗纹.[]9、(本题3分)一束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板玻璃(如图),设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i0,则在界面2的反射光(A) 是自然光.(B) 是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C) 是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D) 是部分偏振光.[]10、(本题3分)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片.若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A) 1 / 2.(B) 1 / 3.(C) 1 / 4.(D) 1 / 5.[]二、简单计算与问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本题5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中心做椭圆轨道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其它星球的作用,在卫星运行过程中,卫星的动量和它对地心的角动量都守恒吗?为什么? 2、(本题5分)一长为L ,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细棒,其质量线密度0=x /L λλ.0λ为常量,x 从轻端算起,求其质心的位置. 3、(本题5分)理想气体微观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本题5分)两波在一很长的弦线上传播,其表达式分别为:21140010cos (244)3y .t x -=⨯π- (SI)22140010cos (244)3y .t x -=⨯π+ (SI)求: (1) 两波的频率、波长、波速; (2) 两波叠加后的节点位置. 5、(本题5分)在单缝衍射图样中,离中心明条纹越远的明条纹亮度越小,试用半波带法说明. 6、(本题5分)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折射率为n 2的劈形膜上,如图所示,图中n 1<n 2<n 3,观察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1) 从劈形膜顶部O 开始向右数起,第五条暗纹中心所对应的薄膜厚度e 是多少? (2) 相邻的两明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之差是多少?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本题10分)一根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匀质棒,可绕通过其一端的竖直固定光滑轴O 转动.棒的质量为m = 1.5 kg ,长度为l = 1.0 m ,对轴的转动惯量为J = 213ml .初始时棒静止.今有一水平运动的子弹垂直地射入棒的另一端,并留在棒中,如图所示.子弹的质量为m ?= 0.020 kg ,速率为v = 400 m ·s -1.求:(1) 棒开始和子弹一起转动时角速度ω有多大?(2) 若棒转动时受到大小为M r = 4.0 N ·m 的恒定阻力矩作用,棒能转过多大的角度θ? 2、(本题10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 →B 和C →D 是等压过程,B →C 和D →A 是绝热过程.已知:T C = 300 K ,T B = 400 K .求:此循环的效率.3、(本题10分)一简谐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波长? = 4 m , 周期T = 4 s ,已知x = 0处质点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1) 写出x = 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 写出波的表达式;(3) 画出t = 1 s 时刻的波形曲线. 4、(本题10分)设光栅平面和透镜都与屏幕平行,在平面透射光栅上每厘米有5000条刻线,用它来观察钠黄光(?=589 nm )的光谱线. (1)当光线垂直入射到光栅上时,能看到的光谱线的最高级次k m 是多少? (2)当光线以30°的入射角(入射线与光栅平面的法线的夹角)斜入射到光栅上时,能看到的光谱线的最高级次mk ' 是多少? (1nm=10?9m)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2、B3、A4、D5、D6、C7、B8、B9、B 10、A二、简单计算与问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答:人造卫星的动量不守恒,因为它总是受到外力──地球引力的作用. 2分 人造卫星对地心的角动量守恒,因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通过地心,而此力对地心的力矩为零. 3分 2、解:0d d d xm x x L λλ==2分 d M m =⎰00d L x x L λ=⎰012L λ= 1分d cx m x M=⎰2d Lx xLMλ=⎰23L = 2分 3、答:(1) 气体分子的线度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比可忽略不计. 2分 (2) 分子之间的碰撞以及分子与器壁之间的碰撞都是完全弹性碰撞. 1分 (3) 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相当大,所以除碰撞的瞬间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略去不计.2分4、解:(1) 与波动的标准表达式)/(2cos λνx t A y -π= 对比可得:? = 4 Hz , ? = 1.50 m , 1分本小题满分10分 本小题得分本小题满分10分 本小题得分波速 u = ?? = 6.00 m/s 1分(2) 节点位置 )21(3/4π+π±=πn x3142x (n )=±+m , n = 0,1,2,3, … 3分 5、答:除中央明纹(零级)外,其他明纹的衍射方向对应着奇数个半波带(一级对应三个,二级对应五个,......),级数越大,则单缝处的波阵面可以分成的半波带数目越多.其中偶数个半波带的作用两两相消之后,剩下的光振动未相消的一个半波带的面积就越小,由它决定的该明条纹的亮度也就越小. 5分 6、解:∵ n 1<n 2<n 3, 二反射光之间没有附加相位差?,光程差为? = 2n 2 e第五条暗纹中心对应的薄膜厚度为e 5,2n 2 e = (2k - 1)??/ 2 k = 5()22251494e /n /n λλ=⨯-= 3分(或 2n 2 e = (2k +1)??/ 2 k = 4 ()2224+1494e /n /n λλ=⨯= )明纹的条件是 2n 2 e k = k ?相邻二明纹所对应的膜厚度之差 ?e = e k+1-e k = ? / (2n 2) 2分 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本题10分) 解:(1) 角动量守恒:ω⎪⎭⎫⎝⎛'+='2231l m ml l m v 2分∴ l m m m ⎪⎭⎫ ⎝⎛'+'=31vω=15.4 rad ·s -1 2分(2) -M r =(231ml +2l m ')? 2分0-??2=2?? 2分∴ rM l m m 23122ωθ⎪⎭⎫ ⎝⎛'+==15.4 rad 2分2、(本题10分) 解:121Q Q -=η Q 1 = ? C p (T B -T A ) , Q 2 = ? C p (T C -T D ))/1()/1(12B A B C D C A B D C T T T T T T T T T T Q Q --=--= 4分 根据绝热过程方程得到:γγγγ----=D D AA T p T p 11, γγγγ----=C CB BT p T p 11 ∵ p A = p B , p C = p D ,∴ T A / T B = T D / T C 4分故 %251112=-=-=BC T T Q Q η 2分 3、(本题10分) 解:(1))3121cos(10220π+π⨯=-t y (SI) 3分(2)]31)4141(2cos[1022π+-π⨯=-x t y (SI) 2分(3) t = 1 s 时,波形表达式: )6521cos(1022π-π⨯=-x y (SI)故有如图的曲线. 3分4、(本题10分)解:光栅常数d=2×10-6m 1分(1) 垂直入射时,设能看到的光谱线的最高级次为k m ,则据光栅方程有d sin ??= k m ?∵ sin ??≤1 ∴ k m ? / d ≤1 , ∴ k m ≤d / ?=3.39∵ k m 为整数,有 k m =3 4分(2) 斜入射时,设能看到的光谱线的最高级次为mk ',则据斜入射时的光栅方程有 ()λθmk d '='+sin 30sin ο ∵ sin ?'≤1 ∴ 5.1/≤'d k mλ ∴λ/5.1d k m ≤'=5.09∵ mk '为整数,有 m k '=5 5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期末题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期末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18403db360cba1aa911da01.png)
判断题1.油藏综合弹性系数反映的是油藏岩石中所蕴藏的弹性躯油能量。
(√)2.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的流体性质无关。
(√)3.双组分烃体系的临界压力是液气共存的最高压力。
(×)4.天然气的压缩因子是同温同压等量条件下天然气的体积与理想气体的体积之比。
(√)5.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系数仅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6.地层的单相体积系数总是大于1的。
(×)7.海水总矿化度通常大于地层水总矿化度。
(√)8.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水表面张力将下降。
(×)9.现在发现的油藏大多数都是亲水油藏。
(√)10.地层中的自由水面是毛管力为零所对应的剖面。
(×)1、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尖峰愈高,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y )2、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流体性质无关。
( y )3、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下降。
( y )4、地层油粘度在饱和压力时是最小的。
( y )5、对于同种原油,甲烷的溶解度大于丙烷的溶解度。
(f )6、体系压力愈高,则天然气体积系数愈小。
(y )7、平行于层理面的渗透率小于垂直于层理面的渗透率。
(f )8、润湿现象的实质是表面张力的下降。
( y)9、储层埋藏愈深,则孔隙度愈大。
( f)10、亲油油藏的水驱油效率高于亲水油藏。
( f )1、油藏综合弹性系数反映的是油藏岩石和油藏流体中所蕴藏的总的弹性驱油能量。
(√)2、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流体性质无关。
(√)3、双组分烃体系的临界压力是气液共存的最高压力。
(√)4、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系数仅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5、天然气的压缩因子是地下天然气体积与标况天然气体积之比。
(×)6、地层原油的两相体积系数总大于1。
(×)7、海水的总矿化度通常大于地层水的总矿化度。
(×)8、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下降。
(√)9、现在发现的油藏的润湿性大多数是亲水的。
(√)10、地层中的自由水面是毛细管力为零所对应的底层剖面。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1ab77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c.png)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层物理中的“油层”指的是什么?A.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B.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层C.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层D. 石油和天然气的加工层2. 以下哪个不是油层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A. 油层的孔隙性B. 油层的渗透性C. 油层的化学性质D. 油层的机械性质3. 孔隙度是指油层中什么的比例?A. 孔隙体积与总体积B. 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C. 岩石体积与总体积D. 总体积与岩石体积4. 渗透率是指油层的什么能力?A. 储存石油的能力B. 储存天然气的能力C. 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D. 抵抗流体流动的能力5. 油层中的流体类型通常包括哪些?A. 石油、天然气、水B. 石油、天然气、空气C. 石油、水、空气D. 天然气、水、空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油层物理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描述油层物理中流体相态的变化及其对油层开发的影响。
3. 解释油层物理中相对渗透率的概念及其在油层开发中的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个油层的孔隙度为20%,渗透率为100 md,计算在1个大气压下,该油层的渗透率。
2. 假设一个油层的孔隙度为25%,渗透率为50 md,油层中石油的粘度为1.5 cp,水的粘度为1 cp,求石油和水的相对渗透率。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油层物理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C5. A二、简答题1. 孔隙度是指油层中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渗透率是指油层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它们是评估油层储集能力和生产潜力的重要参数。
2. 油层中的流体相态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相态的变化会影响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影响油层的开发效率和产量。
3. 相对渗透率是指在多相流动条件下,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与该相流体单独流动时的渗透率之比。
中国石油大学大物历年期末试题
![中国石油大学大物历年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cdd935b90d6c85ec3ac6e4.png)
0
E 4r
2
q内
b
0
v
q内 E 4r 2 0
r a
q内 Q dV Q 4r 2 d r
A Q r 2ra 2
q内
r2 Q 2 a
与r 无关。
E
Q 4 0 a 2
大学物理期末试卷(2)
一、选择题: 1、如图,流出纸面的电流为2I,流进纸面的电流为I,则下述各 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0 r
2we
r 2 B
6、长直电缆由一个圆柱导体和一共轴圆筒状导体组成,两导
体中有等值反向均匀电流 I 通过。其间充满磁导率为 μ 的
均匀磁介质。介质中离中心轴距离为 r 的某点处的磁场强度 I I 的大小H =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 。 2r 2r
7、反映电磁场基本性质和规律的积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 n (1) 试判断下列结论是包含或等 SD d S qi i 1 效于哪一个麦克斯韦方程式 E d l d m / d t ( 2) L 的。将你确定的方程式用代 ( 3) 号填在相应结论后处: SB d S 0
0.226 T 300 A / m
。 。
4、已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A,用频率为 ν1 的光照射该金属能产 生光电效应,则该金属的红限频率 ν0 =
A/ h
且遏止电压
Ua h( 1 0 ) / e
5、根据量子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状态可由四个量子数来确定, 其中主量子数n可取的值为 1、2、3、…. ,它可决定 氢原子能量
n H d l Ii d e / d t L i 1
( 4)
1)变化的磁场一定伴随有电场:
油层物理试卷(附答案)方案.doc
![油层物理试卷(附答案)方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d7a844cfab069dc502201cf.png)
油层物理试卷(100)一.名词辨析(5*5)1.接触分离,微分分离,一次脱气,多级脱气四者的联系与区别答:接触分离是使油藏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瞬时变某一特定压力,温度状态,引起油气分离并迅速达到相平衡的过程;一次脱气是指油藏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下一次分离到大地气压气温上的状态的相态平衡过程,属于接触分离的一种。
微分分离是在微分脱气过程中,随着气体的分离,不断将气体放掉(使气体与液体脱离接触);多级脱气是指在脱气过程中分几次降压,将每级分出的气体排走,液体在进行下一次脱气,最后达到指定压力的脱气方法,属于微分分离的一种。
2.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系数和体积系数的区别和各自的意义答:天然气等温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气体随压力变化的体积变化值;其物理意义每降低单位压力,单位体积原油膨胀具有的驱油能力。
天然气体积系数:一定量的天然气在油气层条件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标准条件下的体积之比;其意义是对于湿气和凝析气,采到地面后有液态凝析油产生,在计算产出气体的标准体积时,通常将凝析油转换出曾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标准体积,是膨胀系数的倒数。
3.有效孔隙度和流动孔隙度的区别答:有效孔隙度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被油气水饱和且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流动孔隙度是指在一定压差作用下,饱和与岩石孔隙中的流动发生运动时,与可动流体体积相当的那部分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
有效孔隙度比流动孔隙度大。
4.原始含油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的关系答:束缚水饱和度指单位孔隙体积中束缚水(分布和残存在岩石颗粒接触出角隅和微细孔隙中或吸附在岩石骨架颗粒表面,不可流动的水)所占的比例(原始含水饱和度最小为束缚水饱和度)。
原始含油饱和度是指在油藏条件下单位孔隙体积中油所占的比例。
对于原始含水饱和度为束缚水饱和度的为饱和油藏而言,原始含油饱和度等于1减束缚水饱和度。
5.润湿反转和润湿滞后区别答:润湿反转是指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使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发生改变的现象。
《油层物理》历年考试试题整理填空
![《油层物理》历年考试试题整理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cbf550f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7.png)
《油层物理》历年考试试题整理填空第一部分:填空题1.岩石胶结类型主要有基底胶结,孔隙胶结,接触胶结,且三个渗透率依次增大。
附:胶结类型:胶结物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
(P56)2.随地层压力下降,岩石骨架体积将膨胀,岩石孔隙体积将收缩,地层流体体积将膨胀。
3.孔隙度是评价岩石储积流体能力的主要参数,绝对渗透率是评价渗透能力的主要参数。
附:有效孔隙原始地质储量;流动间隙:可采地质储量4.同种粘土矿物在盐水中的鹏润度小于在淡水中的膨润度。
5.将气藏与游藏的P-T相图相比较:相包络线高度是气藏高于游藏,相包络线宽度是气藏小于游藏。
临界点位置是气藏将向左上偏移,气液等量线分布是气藏将向泡点线测密集。
6.判断岩石润湿性时,若润湿接触角?>90°,则岩石油湿(亲油)。
若?=90°则岩石中性润湿,若?<90°则岩石水湿(亲水)。
7.毛管力曲线的三种主要测定方法是半渗透隔板法,压汞法,离心法。
8.碎体系毛管力增加,游说过渡带厚度增加,平均孔道半径减小9.按孔径大小,可将岩石孔隙分为超毛细孔隙,毛管孔隙,微毛管孔隙三种类型。
10.游藏原始地质储量是根据有效孔隙度来计算的,游藏可采地质储量是根据流动孔隙度来计算的。
11.蒙脱石膨润度大于高岭石膨润度。
12.在单组分立体相图中,若PTV状态点位于立体曲面之上,则该组分为液相。
13.双组分体系组成越接近,则该体系p~t相图中两相区宽度越宽。
14.在同种原油中,甲烷的溶解系数小于CO2的溶解系数,甲烷的溶解系数大于N2的溶解系数。
附:两组分的分配比例越接近,两相区的面积越大,两组分性质差别越大,则两相区极性差别越大。
在同种原油中,溶解度大小:丙烷>乙烷>CO2>甲烷>N2,溶解系数反应液体溶解气体的能力。
15.地层油压缩系数仅在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区间才成立,且随压力增加而下降。
16.影响地层水的粘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17.水汽表面张力通常大于油气表面张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油层物理》(试题)(答案详解)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油层物理》(试题)(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d91038da0116c175f0e484e.png)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油层物理》试卷(闭卷)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开课系室 石油工程学院油藏工程系 考试日期 2007年12月题 号 一 二三 四 总分 得 分阅卷人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常用的岩石的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有:薄片法、筛析法和沉降法,其中沉降法用来分析粒经小于40μm的颗粒。
2.储层流体包括地层油、天然气、地层水。
3.一般来说,岩石的亲水性越强,束缚水饱和度 越大 (越大、越小、不变);岩石中泥质含量越高,束缚水饱和度 越大 (越大、越小、不变)。
4.低压下天然气的粘度随轻组分含量的增加而 增加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
5.地层油的粘度随原油中轻组分含量的增加而 减小 ,随地层温度的增加而 减小 ,当地层压力大于地层油饱和压力时随地层压力的减小而减小 ,当地层压力小于地层油饱和压力时随地层压力的减小而 增加 。
6.在储集岩石中,不同类型的胶结物具有不同的特性,泥质胶结物的特性是 遇水膨胀 ;灰质胶结物的特性是 遇酸反应 ;硫酸盐胶结物的特性是 高温脱水 。
7.随着油藏的开发,油藏压力降低,这会导致岩石孔隙度 变小 (变大、变小、不变),岩石渗透率 变小 (变大、变小、不变)。
8.在等径球形颗粒模型中,岩石颗粒越大,岩石孔隙度 不变 ,岩石比面 越小 ,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越大 。
9.与多级分离相比,接触脱气的特点是分离出的气量 较多 ,轻质油组分 较多 ,得到的地面油量 较少 。
10.在亲水岩石中, 水驱油 (水驱油、油驱水)过程是吸吮过程, 油驱水(水驱油、油驱水)过程是驱替过程;毛管力是水驱油的 动力 (动力、阻力),润湿角越大,越 不利于 (有利于、不利于)水驱油。
评分标准:每空0.5分,共15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1、天然气的体积系数:在地面标准状态下(20°C,0.101MPa)单位体积天然气在地层条件下的体积。
2、比面: 单位体积岩石的总表面积。
2008-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层物理--期末试卷含详细答案
![2008-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层物理--期末试卷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83f88a71fe910ef12df8f1.png)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8 —2009学年第二学期《油层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闭卷考试)班级:姓名:学号:分数:(试题和试卷一同交回)一.解释下列名词与基本概念(每题3分,共12分)1.原油相对密度2.露点压力3.克氏渗透率4.双重孔隙介质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24分)1.水敏、速敏的含义各是什么?2.简述岩石润湿性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性,并举例说明。
3.试举例说明等渗点的定义及其渗流物理涵义。
三.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1.什么是饱和压力?在油藏开发过程中,一般需要控制地层压力高于还是低于饱和压力?为什么?2.论述地层原油粘度随溶解气油比和压力的变化规律(注意区分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或高于饱和压力时)。
四.计算与求证(每题12分,共48分)1.某油藏含油面积为A=14.4km2, 油层有效厚度h=11m, 孔隙度φ=0.21,束缚水饱和度S wi= 0.3, 原油体积系数B o=1.2,原油相对密度d420=0.87, 试计算该油藏的原油储量(地面体积)为多少m3(8分), 合多少吨?(4分)2.当储层中只含有油水两相时,储层岩石的综合弹性压缩系数C t为:C t = C f + C Lφ= C f+(C o S o+ C w S w)φ式中:C L, C f ——分别为储层流体与储层岩石的压缩系数,MPa-1C o, C w ——分别为储层中油、水的压缩系数,MPa-1φ——岩石孔隙度,小数。
试求证:C L=C o S o + C w S w3.在一砂岩岩样上测得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如下表。
(2)、若岩芯的绝对渗透率185毫达西,求Sw=50%时油、水的有效渗透率。
(4分)(3)、如果水的粘度μw=1.1mPa.s,油的粘度μo=1.9mPa.s,计算Sw=64.4%时的水的分流量fw。
(4分)4.实验室内由水驱气实验资料确定的J(Sw)函数如下表:ρg=24kg/m3;水的密度ρw=1000kg/m3;气-水界面张力σgw=45dyn/cm,气-水接触角θgw=0°。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 期末考试题(下)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 期末考试题(下)](https://img.taocdn.com/s3/m/b347bc287cd184254b353572.png)
一、选择题(22分)1.强电解质CaCl 2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A.)()()(22-∞+∞∞+=ΛCl Ca CaCl m m m λλB.)()(5.0)(22-∞+∞∞+=ΛCl Ca CaCl m m m λλC.)(2)()(22-∞+∞∞+=ΛCl Ca CaCl m m m λλD.)]()([2)(22-∞+∞∞+=ΛCl Ca CaCl m m mλλ 2.强电解质CaCl 2的水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α与电解质活度B α之间的关系为()A. B αα=±B. 3B αα=±C. 2/1B αα=±D.3/1B αα=± 3.在不可逆电极过程中,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A.阴极电势变低,阳极电势变高B. 电池的电动势降低C.电解池耗电能增加D. 以上说法都对4.某电池反应为-++=++OH Hgl O H g O l Hg 42)(2)()(2222,当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E 必然是()A. 0>EB. ϑE E =C. 0<ED.0=E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B.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是基元反应C. 不同反应若具有相同的级数形式,一定具有相同的反应机理D.反应级数不一定是简单正整数6.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B A →2,在动力学研究中表明该反应为()A. 二级反应B. 基元反应C. 双分子反应D.以上都无法确定7.设理想气体反应体系P A →的速率方程为A c c c k r =,若用分压表示浓度,速率方程可写为A P P P k r =,式中c k 与P k 的关系为()A.P c k k =B. RT k k P c ⋅=C. RT k k c P ⋅=D. P c k k /1=8.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B.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活化能C.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平衡,提高了转化率D. 催化剂同时加快正向与逆向反应9.一定温度、压力下,将1克液体水分散成半径为10 -9米的小水滴,经过此变化后,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是()A. 总表面能B.表面张力C. 比表面积D. 液面下的附加压力10.硅胶吸水后其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将()A.降低B. 升高C. 不变D. 无法确定11.在水中加入肥皂液后,将发生()A.0/<αγd d 正吸附B. 0/<αγd d 负吸附C. 0/>αγd d 正吸附D. 0/>αγd d 负吸附12.将少量的KI 溶液加入AgNO 3溶液中制得AgI 溶胶,下列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A. NaClB. FeCl 3C. MgSO 4D. K 3PO 413.下列各分散体系中丁铎尔(Tyndall )效应最强的是()A. 食盐水溶液B. 大分子溶液C. 空气D. Fe(OH)3溶胶14.下列电池中能测定AgCl 的)(AgCl G m f ϑ∆的是() A. Ag(s)|AgCl(s)|KCl(aq)|Cl 2(p ϑ),Pt B. Ag(s)|Ag +||Cl -|Cl 2(g),PtC. Ag(s)|Ag +||Cl -| AgCl(s)| Ag(s)D. Ag(s)|AgCl(s)| Cl -|| Ag +| Ag(s)15.乳状液属于()A. 分子分散体系B. 胶体分散体系C. 粗分散体系D. 憎液溶胶16.兰缪尔(Langmuir)吸附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A. 气体处于低压下B. 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C.吸附是单分子层的D. 吸附是放热的17.电池在恒温、恒压下可逆放电1F 与以一定的电压放电1F ,二者相比不同的是()A. 电池反应的m r U ∆B. 电池反应的m r H ∆C.与环境交换的热QD. 电池反应的m r G ∆18.一定T 、P 下可以发生∆G >0的反应是()A. 原电池中的反应B. 光化学反应C. 催化反应D. 溶液中的反应19.胶体体系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最重要因素是()A. 布朗运动B.胶粒表面的扩散双电层C. 溶剂化层的作用D. 胶体为微多相体系20.某光化学反应A + h ν→ A*, 其速率与()A. A 的浓度有关B. A 的浓度无关C. A 的浓度和h ν有关D. 不确定21.实验活化能Ea 、临界能Ec 和0K 时的能量差E 0,三者在数值上近似相等的条件是()A. 基态振动频率很高B. Ec 很小C. 温度很低D. 基元反应22.BET 吸附等温式中V m 为()A. 饱和吸附量B. 平衡吸附量C.铺满第一层的吸附量D. 总吸附量二、简答题(16分)1、试用所学知识解释毛细凝聚现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60dc42aeff9aef8941e0663.png)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地层油的特点是处于地层、下,并溶有大量的。
2、在高压下,天然气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随分子量的增加而。
3、岩石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和。
4、与接触脱气相比,多级分离的特点是分离出的气量,轻质油组分,得到的地面油量。
5、当岩石表面亲水时,毛管力是水驱油的;反之,是水驱油的。
6、根据苏林分类法,地层水主要分为型、型、型和型。
7、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主要受、、等的影响。
8、砂岩的胶结类型主要有、和三种,其中的胶结强度最大。
9、火烧油层的方式主要有、和。
10、单组分烃的相图实际是该烃的线,该曲线的端点称为。
11、流度比的值越,越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
12、对应状态定律指出:在相同的和下,所有的纯烃气体都具有相同的。
13、油藏的驱动方式以命名。
14、一般而言,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
其依据的公式是。
15、储层岩石的“孔渗饱”参数是指岩石的、和。
16、单组分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服从定律。
二、名词解释1、砂岩的粒度组成2、地层油的等温压缩系数3、润湿4、平衡常数5、贾敏效应6、两相体积系数7、压缩因子 8、溶解气油比9、相对渗透率 10、波及系数11、润湿反转 12、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系数13、驱替过程 14、吸附15、相渗透率 16、洗油效率17、毛管力18、流度比19、岩石的比面 20、界面张力三、做图题1、画出双组分烃的相图,标出临界点、气相区、液相区和两相区的位置,并简要说明其相态特征。
2、画出典型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标出三个区,并简单描述其分区特征。
3、画出单组分烃的相图,并标出临界点、气相区、液相区和两相区的位置。
4、画出典型的毛管力曲线,并标出阈压、饱和度中值压力、最小湿相饱和度。
5、岩石(a)、(b)分别放入水中,岩石下部有一油滴,形状如下图所示,试画出润湿角?并说明两岩石的润湿性?四、简答题1、简要说明油水过渡带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并说明为什么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宽?2、简要说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途径,并结合现场实际,给出现场应用的两种提高采收率方法。
中国石油大学 物理2-1期末试卷 00级
![中国石油大学 物理2-1期末试卷 00级](https://img.taocdn.com/s3/m/ce7dc6277375a417866f8f50.png)
4
o
)
4
y
2) x 100 m y A cos( 500 t
vy d y dt 500 A sin( 500 t
5 4 5
4 )
)
4、以氢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在某光栅上,在衍射角 φ = 41 0 的方向上看到 λ 1 =6562 Å 和λ 2 = 4101 Å 的谱线 重合,求光栅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
√
9、一束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板玻璃,设入射角等于布儒 斯特角 i0 。则在界面2 的反射光
√
A)自然光 B)完全偏振光且光矢量的 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C)完全偏振光且光矢量的 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 D)部分偏振光
i0
1 2
10、已知电子的静能为0. 511MeV,若电子的动能为0. 25MeV, 则它所增加的质量 △m 与静止质量 m0 的比值近似为 A)0.1 二、填空题: B)0.2 C √ )0.5 D)0.9
1、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x = 6 t – t 2(SI),则在 t 由0至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位移大小为( 8m ),在 t 由0 到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 )。
10m
2、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地球的中心为 该椭圆的一 个焦点,以知地球半径 R = 6378km, 卫星与地面的最近距 离 l1 = 439km ,与地面的最远距离 l2 = 2384km 。若卫星在 近地点 A 1 的速度v1 = 8.1 km/s,则卫星在远地点 A 2 的速度 V2 = ( 6.3km/ s )
x 2 0 . 05 cos( t 19 / 12 )
油层物理(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层物理(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https://img.taocdn.com/s3/m/7601ed8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1.png)
油层物理(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孔隙控制着岩石渗流能力,喉道控制着储油能力()答案:错2.地层水的硬度是指地层水中钙、镁等二价溶解盐离子的含量,单位为mg/L。
()答案:对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是单位体积油藏岩石,当(油藏)压力降低一个1MPa时,由于岩石孔隙体积的缩小、其中流体的膨胀,总共排出的油量。
()答案:错4.迂曲度通常小于1。
()答案:错5.岩石的孔隙压缩系数是指单位体积油藏岩石,当流体压力降低1MPa时,孔隙体积的缩小值。
()答案:错6.润湿是指三相体系,只要三相体系相同,在不同的情况下润湿角保持不变。
()答案:错7.极性吸附剂容易吸附非极性物质。
()答案:错8.高矿化度和高硬度的地层水会影响入井流体的性质。
()答案:对9.毛管力曲线位置越低,一般渗透性越好。
()答案:对10.地层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和天然气。
()答案:错11.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随压力的降低而减小。
()答案:错12.苏林分类法是依据地层水中某种化合物的多少而命名地层水类型的。
()答案:错13.岩石压缩系数是指单位体积油藏岩石,当流体压力降低1MPa时,岩石体积的缩小值。
()答案:错14.湿相驱替非湿相的过程称为“吸吮过程”。
()答案:对15.一般情况,强亲水岩石等渗点的饱和度小于50%。
()答案:错16.相渗曲线的测定方法有()。
答案:根据矿场资料计算###按毛管力曲线计算###经验公式法###稳定法###非稳定法17.有效渗透率的影响因素有()。
答案:润湿性###岩石自身的属性###流体饱和度18.粒度组成的分析结果有()等多种表示方法。
答案:列表法###图形法19.进汞毛管力曲线相当于强亲水油藏的()过程。
答案:驱替###束缚水形成###油藏形成20.提高凝析气藏产量的方法是()。
答案:注水使气藏压力高于第二露点压力###循环注气使气藏压力高于第二露点压力21.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正确的定义为()。
油气层物理学(高起专) 地质大学期末开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油气层物理学(高起专) 地质大学期末开卷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8cc8c9ec3a87c24028c4cb.png)
油气层物理学(高起专)一、单选题1. 分子量越_____,滑脱效应越_____。
(A) 小,大(B) 小,小(C) 大,大参考答案:A2. 渗透率混合单位制与绝对单位制的换算关系为_____。
(A) (B) (C)参考答案:A3.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中,纵坐标用概率标度的好处是_____,从而更有利于研究样品的粒度分布特征和搬运方式。
(A) 可以将样品的粗粒部分放大(B) 可以将样品的细粒部分放大(C) 可以同时将样品的粗粒和细粒部分放大参考答案:A4.储油气岩石比面愈大,束缚水饱和度越_____,渗透率越_____。
5.(A) 高,高(B) 低,低(C) 高,低(D) 低,高参考答案:C5. 孔隙系数是用来反映岩石的_____(A) 岩石中孔隙曲折度的B) 岩石中孔隙连通情况的(C) 岩石中孔隙排列和组合方式的参考答案:B1. 在多组份烃类体系的相图中,不饱和油藏应处于_____(A) 液相区(B) 两相区(C) 气相区(D) 所有的区参考答案:B2. 我国习惯采用的岩石压缩系数公式是_____。
参考答案:B3. 双组分体系中,临界点代表两相共存的_____。
(A) 临界凝析温度点(B) 临界凝析压力点(C) 临界凝析温度压力点(D) 临界温度压力参考答案:D4. 双组分体系中,等温条件下二相体系的泡点压力_____露点压力。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参考答案:B5. 实验室测定的含油饱和度一般较地下实际油层的_____。
(A) 高(B) 低(C) 相同参考答案:A6. 低压下,实际气体的压缩系数_____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
(A) 小于(B) 大于(C) 等于1。
油层物理试卷(附答案)
![油层物理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a4877ea216147916112803.png)
油层物理试卷(100)一.名词辨析(5*5)1.接触分离,微分分离,一次脱气,多级脱气四者的联系与区别答:接触分离是使油藏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瞬时变某一特定压力,温度状态,引起油气分离并迅速达到相平衡的过程;一次脱气是指油藏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下一次分离到大地气压气温上的状态的相态平衡过程,属于接触分离的一种。
微分分离是在微分脱气过程中,随着气体的分离,不断将气体放掉(使气体与液体脱离接触);多级脱气是指在脱气过程中分几次降压,将每级分出的气体排走,液体在进行下一次脱气,最后达到指定压力的脱气方法,属于微分分离的一种。
2.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系数和体积系数的区别和各自的意义答:天然气等温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气体随压力变化的体积变化值;其物理意义每降低单位压力,单位体积原油膨胀具有的驱油能力。
天然气体积系数:一定量的天然气在油气层条件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标准条件下的体积之比;其意义是对于湿气和凝析气,采到地面后有液态凝析油产生,在计算产出气体的标准体积时,通常将凝析油转换出曾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标准体积,是膨胀系数的倒数。
3.有效孔隙度和流动孔隙度的区别答:有效孔隙度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被油气水饱和且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流动孔隙度是指在一定压差作用下,饱和与岩石孔隙中的流动发生运动时,与可动流体体积相当的那部分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
有效孔隙度比流动孔隙度大。
4.原始含油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的关系答:束缚水饱和度指单位孔隙体积中束缚水(分布和残存在岩石颗粒接触出角隅和微细孔隙中或吸附在岩石骨架颗粒表面,不可流动的水)所占的比例(原始含水饱和度最小为束缚水饱和度)。
原始含油饱和度是指在油藏条件下单位孔隙体积中油所占的比例。
对于原始含水饱和度为束缚水饱和度的为饱和油藏而言,原始含油饱和度等于1减束缚水饱和度。
5.润湿反转和润湿滞后区别答:润湿反转是指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使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发生改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