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农药有效用量十年普涨三倍

合集下载

提高农药防治效果新法

提高农药防治效果新法

提高农药防治效果新法农药是近代以来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材料,对促进农业发展和保障人类食品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农药残留问题和农药抗性问题,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潜在威胁,故如何提高农药防治效果是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提高农药防治效果。

一、定期对农田进行处理农田是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定期对其进行处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

具体处理方法有以下三种:1. 翻耕处理翻耕是一种常见的农田处理方法,将田里的土翻开可以有效地切断病虫害的生长环境,避免其生长繁殖。

2. 种草处理在农田中适时进行种草,可以改变农田的生态环境,防止土地沉积以及其他病虫害问题。

3. 施肥处理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养分和液体腐殖质等重要物质,适时的肥料处理可以让农作物生长环境更加健康,增加其抗病性。

二、控制农药使用量为了防止过量使用农药导致的农作物以及人类健康的问题,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农药使用量。

具体控制农药使用量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 减少使用环境杀虫剂环境杀虫剂一般会影响周围环境以及有害生物,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从而使世界更加危险。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其他的杀虫剂替代环境杀虫剂。

2. 喷洒时合理稀释在使用农药的时候,应该注意按照正确比例稀释农药,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如果过度稀释,会造成农药使用效果降低,反之则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

3. 定期更换农药品种针对某些特殊病虫害,某种农药可能只有短暂的防治效果。

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适时更换农药种类,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三、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农民是农作物的种植者,他们是防治的第一线。

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对于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提高农民防治意识的措施:1. 建立防治知识宣传站通过各种形式,例如建立防治知识宣传站,在农村农田区域广泛宣传,并教育农民如何正确地选用农药及其使用方法,将防治知识传播到每一个农民。

2. 发放防治手册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作物的生长周期,给每个农民发放相应的防治手册,手册详细介绍了各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及防治期的选择、如何正确使用农药等等。

俄罗斯农药市场前景广阔

俄罗斯农药市场前景广阔
个 N ta 品 中得 以应 用 。 a i产 r ( 筱禾 )
降 1 .%。 88
0 25 08 /8
象 帝|日 — 结 监 爱 篡 拷J 辨靛荇莉蘑转 鼍 十
益农 公 司、瑞士先 正达 公 司等世 界 主要农 药生 产企 业 大 了打 击伪 劣产 品 的力度 。但据估 算 其市 场规 模仍 在
的产 品 占据 7 %左右 的市场 份额 。 5 80 5 0万美 元左 右 。 ( 班) 吴
此外 , 罗斯对农 药 的使 用 、 输 、 俄 运 进 口、 销售 以及 农作 物 的农 药残 留都有
市场 前景广 阔 。 产 品必须依 照“ 罗斯农 药 和农 用化 学 品国家登 记 ” 俄 法 会 不断 上 行 国家标 准认证 。 目
由于 目前俄 罗斯 正处 于经济转 型 阶段 ,因此农药
前 , 俄 罗斯 登记 的杀 虫剂 产 品共 有 5 种 , 菌剂 4 市 场也 较为混 乱 . 冒伪 劣产 品大行 其道 , 冒伪 劣农 在 1 杀 9 假 假
种, 除草剂 4 7种 , 物生 长调 节剂 2 植 5种。德 国拜 耳作 药 已成 为市场进 一 步扩 张的最 主要 障碍 之一 。据 俄农
物科 学 公 司 、 国杜邦 公 司 、 美 日本爱 利 思 达公 司 、 氏 业 统计 研究 中心 公布 的资 料显示 。虽 然近 年来 政府 加 陶
囊| 象 佗 I 卜

墩 莼
鬃 阃
受 体制 因素 的影 响 , 目前 俄罗斯 在农药 进 口中“ 灰
农药 的使 用对 农 产品产 量 的贡 献 已被越 来越 多 的
近年来 俄罗斯 农业 生产 得 到较 快 的发 展 ,已成 为
现 实 进 世界最 主要 的粮食生 产 和出 口国。 随着 种植业 的发展 , 色 通关 ” 象 比较 严重 , 际进 口量 很难 掌 握 , 口产 对 农药 的需求 也在 不断 提高 。俄 罗斯 农业 本身 的 巨大 品质量也 良莠 不齐 , 冒伪 劣现 象 比较 突 出。 假 发展潜 力 以及 目前 单位 种植 面积农 药 用量 与发 达 国家

农药使用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

农药使用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

农药使用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农药的使用既可以帮助农民保护庄稼免受害虫和病害的侵害,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本文将探讨农药使用与农业生产效益提升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农药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农药使用对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1. 提高作物产量:农药可以保护庄稼免受害虫和病害的侵害,从而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农民可以通过适当使用农药,控制害虫和病害的数量,提高作物的生长势头,并最终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2. 改善农作物质量:农药的使用不仅可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数量,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

农药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农作物患病的概率,从而改善农作物的品质。

3. 保护农作物种植环境:农药的使用还可以帮助农民保护农作物的种植环境。

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减少对农作物生长的竞争,从而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4. 减少人力劳动成本: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人工除虫和防治病害的成本。

相比于传统的人工防治方法,使用农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的投入。

二、农药使用面临的挑战和争议1. 环境污染问题:农药的不当使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问题。

农药残留在土地和水源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并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2. 有害生物抗药性:长期以来,农药的滥用导致了一些害虫和病菌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

这使得原本有效的农药对这些抗药性生物的控制作用大打折扣,导致农药的使用效果下降。

3. 生态平衡破坏:农药的使用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过度使用农药可能会杀死有益的昆虫,造成农田中生态多样性的减少。

三、农药使用与农业生产效益提升之间的平衡为了确保农药使用对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需要找到农药使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之间的平衡点。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1. 合理使用农药:农民应该根据具体的作物和病虫害情况,合理判断农药的使用时机和剂量。

我国农药行业十年成就和变迁述评

我国农药行业十年成就和变迁述评
以2 0 1 0 年为例 ,3月 5日,诺普 信投资 4 4 4 9 . 0 3
1 7 3 . 6 0 万 吨 ,2 0 0 8 年我 国农药产量达到 1 9 0 . 2 万吨, 万 元 全资 收 购 福建 新 农 大 正 生物 工 程有 限公 司。4
2 0 0 9 年 我 国农药产 量达 到 2 2 6 . 2 2万 吨,2 0 1 0 年 全 月 2 0日,湖北宜 化集 团与仙 隆化 工签 约 ,宜化 集团
市 场 纵 览
木新年 特稿 乖
我国农药行业十年成就和变迁述评
( 口/ 韩永 奇 )
3 4 . 2 万 吨 ;而 到了 2 0 1 1 年 全 国农 沐浴 着党的 “ 十八 大”春风 ,回顾 农药行 业 l 0 国累计 生产 农药 2
年 发展路 ,畅想农药未 来 l 0年 ,笔者感 慨万千 。党 药原药 产量 为 2 6 4 . 8 7万 吨 ( 折 百 ),比上 年 同期增 的 “ 十六大 ”以来的 1 0年 ,是我 们农药行 业深入贯 长 1 3 . 1 %,1 0 年 增 速不 平凡 ,这 些数 字记 录 了我 国
彻 落实 科学 发展 观 ,继 续解放 思 想 ,坚 持大胆 创新 农药工业 由小变大的历 史足迹 。 探索 ,推 动产 业科 学发 展 ,促 进行 业和 谐发展 ,为
目前 ,我 国拥有 农药企业 1 8 1 9家 ,农药产量 已
推进 农药产业进 步而不懈奋 斗 的 l 0 年 ;是 我们紧 紧 占世界 的 1 / 3以上。 我 国成 为 能够 生产 6 0 0 多 种 农
1 . 2亿元收 购仙 隆化工 1 0 0 %股 权 ,正 式入 主仙 隆化
1 / 6 7 3
l 震化市埸 1 0@0 农 化 行 业 资 深 媒 体 。

念好农药零增长替字诀

念好农药零增长替字诀
编辑: 邓 婧( d e n g j i n g — n j z f @1 3 9 . c o m) 微 言
农家生癌
您 有 什 么样 的 意 见 或 建 议 ? 欢 迎 加
入 我 们 的 讨 论 @刘 老根 :我认 为让专 业 化的统 近 几年 . 我 国农 药行 业 快 速 发 展 . 防 统 治替 代 农 民分 别 防治 十 分 可行 各 方 面都 有 显 著提 高 . 但 是依 旧 有 不 农 民朋 友应 该 意识 到通过 一 些社会 化 而且 可以让 自己 少 因素制 约 着农 药行 业 的健 康 发展 服务不仅更 规范高效 . 今年 . 农 业 部 制 定 了《 到2 0 2 0 年 农 药 解放双 手. 有精 力去创造更 多财 富
守謦 鼷
| 移 黪◇
江 苏 省 镇江 市 网友 问 : 露 地 秋 栽 吡虫 啉 减 掉 。 大 白菜病 毒 病 如何 处理 ? 江 苏 为农 服 务 网 微 信 好 友 问 : 如 答: ( 1 ) 苗 齐 后 喷 施2 0 %病 毒 A可 何提 高一 龄 草 鱼成 活 率 ? 湿性粉剂5 0 0 倍液加 1 O %吡 虫 啉 2 0 0 0 答 : ( 1 ) 池塘 清 整 。 挖 除 过 多 淤 倍液 加天达 “ 2 l 1 6 ” 叶 菜 类 专 用 叶 面 泥 . 用生石 灰彻底清塘 . 用量7 5 ~ 1 0 0

@牛 气 冲 天 :农 药不规 范使 用不 仅 对生态环境 造成污染 . 同时农 残超标 的农产 品也 影响着 人类的身体健康 控 制农药使用 量. 除 了做好 以上工作 . 相关 部 门的正确 引导和监 管也非 常重要 . 如 此 才 能 确保 以上 工作 的有 效 实施 @老 兵2 4 6: 据 了解 , 我 国农 药单 位 面 积用 量 是 美 国和 欧 盟 的两倍 . 因 此 相关部 门还 要做 好 推广 、 宣传 工作 , 让 人们 意识 到 环境 污 染 的严 峻 现状 . 从 而 自觉地科 学合理 用 药

农药助剂现状及管理探讨

农药助剂现状及管理探讨

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是影响制剂是否符合乳液稳定性、悬 浮率等指标的关键。也是检测助剂质量的重要依据。在混合 型乳化剂的技术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其数据也是通过配 方筛选,直至贮存试验、药效试验才确定的。用量略多些, 制剂的成本虽然略高些,但质量风险明显较小。如果用量过 度减少,制剂企业成本低了,药效差了,农民受到损失,而 一旦被查出质量问题,其因返工及企业信誉付出的质量成本 会高得多。要降低助剂用量来降低农药成本,应通过配方筛 选,选出优良的助剂配方。
农药助剂品种繁多,约有4000多种,而 农药原药还不到1000种。如此之多的化学品 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安全和环境保护。当世界 各国高度重视农药管理的同时,农药助剂管 理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识。我国农药助剂的 管理正在起步,在此我们学习和参照国外农 药助剂的管理经验,探讨我国助剂管理的趋 向。
二、我国农药助剂应用和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溶剂的使用已逐步发生变化,乳油中 用量最大的二甲苯、甲苯等大都以溶剂油代替,DMF、 二甲基亚砜、甲醇和环已酮等极性溶剂的应用带来 的安全环保影响,也已被受到关注。
(二)我国农药助剂应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药助剂使用存在误区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陈福良教授指出当前 农药助剂使用存在着用量误区、适中存在的问题。
目录
前言 我国农药助剂应用和管理的现状 世界各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农药助剂管理概况 我国农药助剂管理的趋向与建议
一、前言
农药原药极少数能直接使用,绝大部份必须加 工成不同的剂型方可使用。农药剂型是指具有一定 组分和规格的农药原药加工形态。我国已制定《农 药剂型名称及代码国家标准》,此标准规定了120个 农药剂型的名称及代码。其中乳油(EC)、悬浮剂 (SC)、可湿性粉剂(WP)、水乳剂(EW)、微乳 剂(ME)、悬乳剂(SE)可溶液剂(SL)、水剂 (AS)等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量最多的农药剂型。

原药出路在何方?

原药出路在何方?
额 的增长 速度 也高 于原药 。笔 者在 和 多家农 药企 业进 增长 1.%, 均单价 同 比下 降 了 1 . 显然 , 4O 平 72 %。 作为我 行交 流时 , 多原 药企 业 都谈 到 了这 样 的话题 , 能过 国 出 口量 最 大 的 农 药 品 种 之 一 .草 甘 膦 的 处 境 十 分 糟 很 产
不顾 一切 , 人农 药原 药生 产领域 。上海泰 杀 形式 进行 了调研 , 现许 多原药 企业 生产 难 以为继 , 发 运 纷纷 看好 , 行极 不正常 。当前农 药原 药产业 面临如下 矛盾 和问题 : 禾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长 田 晓宏 说 ,过 问题 , 效益 高 . 制剂企 业 困 纷上 马草 甘膦 生产 装置 ,导 致 国内草 甘膦 原药产 能在
难 。但 到 了近两年 。 药价 格波 动 比较 大 , 阿维 菌 素 半年 多 的时间 内迅 速扩 张近 三倍 。 原 如 资料显 示 。0 9年全 20

几 是产 能过 剩导 致原 药供 需 矛盾 不断 尖锐 。不久 甘膦 , 乎所有 的重 点产 品都 翻 了一番 或更 多 。眼下 ,
剂型 、 量完全 含 前 在 上 海 举 行 的 第 十 届 全 国农 药 交 流 会 上 发 布 的 几十 家甚 至上 百家企 业生 产 有效成 分 、 ( 0 0中国农药 行业 发展 报 告》 21 显示 ,0 9年 全年 产量 相 同产 品的现象 非 常普遍 ,导致 出 口农药 产 品高度 同 20 缺 主动 给外 商创 造竞争 2 62万 吨 , 比增长 1 -%, 历 史新 高 ; 2. 同 23 创 而今 年 l 8 质化 , 乏科技 含量 和知 名 品牌 , ~
剩、 恶性竞 争 、 贸易 壁 垒 、 非 反倾 销 等一 系列 问题 , 原药 糕 。 去年几 家主要 公 司业 绩均 大 幅度下滑 。 分析 人士认

绿色植保几大实战方式

绿色植保几大实战方式

60农家之友 2018. 09一、农业防治历久弥新 农业防治是通过农业生产中的常用手段,如翻耕、灌水、修剪、轮作、覆盖、间套种、茶园或果园生草栽培、推广抗虫品种等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

如防治越冬水稻螟虫可采用冬翻、灌水杀蛹,减低越冬基数;防治玉米螟可采用封垛处理或在羽化前加工、烧毁秸秆的方法。

还可以推广秸秆粉碎、低根茬机收技术,或进行冬闲田表层浅层旋耕,对稻田表层进行粉碎、耧耙,使水稻根蔸破碎,易于分解,或施用秸秆腐熟分解菌等,可大幅减少水稻根蔸、稻草中的越冬螟虫基数。

果园、茶园生草栽培也是重要的农业防治技术。

此外,可以推广有机肥快速腐熟杀菌灭虫技术、氰氨化钙肥料改性作杀虫防病肥料使用技术等。

宁夏石嘴山市农技人员已利用改性氰氨化钙肥料,作为土传病害和土壤缺钙引起的病害防治,用于加工番茄种植基地蒂腐病防治,取得很好的防效。

平和县:果园生草好处多多 以往种植果树,每当长草,果农们就会立即喷药除草,以免它们抢走果树的养分。

杂草是除掉了,但对果树根系破坏很严重,也影响果实口感。

如何才能既让草长,又不影响果树的生长呢?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解决办法:在果园里种植根系不深的三叶草、蒲公英等,通过果园生草覆盖,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果实质量。

经过一段时间尝试,果农们发现,果园留草与果树生长非但不矛盾,反而相得益彰。

“过冬时,草枯死,变成有机肥料让果树吸收,良性循环。

喷除草剂或者人工锄草,反而使得土壤干燥,吸肥能力差,虫子无处生存,就爬到树上去繁殖。

”果农林顺杉说。

2017年以来,平和县制定了“千百十生草覆盖示范工程”,在全县大力推广“果园生草覆盖技术”,采购藿香蓟、三叶草、百喜草等草籽3万多公斤,分配到各乡镇。

全县果园留草覆盖栽培技术推广面积25万多亩,建设果园生草覆盖栽培示范基地2万多亩。

二、生物防治方兴未艾 几乎所有的农作物害虫都可绿色植保几大实战方式新技术种殖金典NONGJIAZHIYOU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离不开农药的使用来应急控害、力挽狂澜。

不老神话——阿维菌素的强劲生命力

不老神话——阿维菌素的强劲生命力

被行业人士称赞为“青春永驻”产品的阿维菌素,目前已是全球用量最大、使用技术最成熟的农药类品种之一。

截止至2017年7月底,国内阿维菌素相关登记证已超过2500个,涉及的企业也超过1000家,且这两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跌宕起伏,为何阿维菌素还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依然被更多企业所青睐、甚至给予厚望? 根据中国农药信息查询显示,截止至2017年7月底,国内阿维菌素相关登记证已超2500个,涉及的企业也超1000家。

其中原药生产企业29家,其余均为阿维菌素的制剂生产企业。

据行业人士估算,目前国内阿维菌素年产能在2000~3000吨之间,与2007年相比增加了500~1500吨左右,原药生产企业增加6家,制剂加工企业增加了上千家,10年时间变化巨大! 环保紧逼 产能下降 价格高涨 今年以来,环保核查力度层层加压,农药制剂及原药生产企业大范围停工限产。

在此影响下,内蒙古、宁夏、河北、山东等地区阿维菌素生产企业产能不断降低,导致原药价格猛增,甚至出现“千金难求”的局面。

根据中农立华原药事业部8月20日统计数据显示,阿维菌素精粉报价53万元/吨,同比增长32.5%;阿维菌素原药则为33万元/吨,同比增长3.13%。

而以阿维菌素原药为原材料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也因此现货紧张,随着出口订单的增多,价格已猛涨至87万元/吨,同比增加50%,目前厂家只能供应交前期订单,难以再接新单,且短期内无法缓解。

在环保限产等多种状况之下,阿维菌素制剂在终端的需求量没有下降,相反却比往年销售量更多。

“阿维菌素制剂90%的销售增长量与钻心虫的爆发有关。

”广东某公司副总经理桂艳男指出,今年水稻钻心虫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尤其在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安徽等地连续爆发。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当前二化螟发生面积已达5952万亩,虫害灾情防控压力空前,加上阿维菌素上游原药价格猛涨、产能不足与市场终端需求旺盛等原因,令其再度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2022年国内杀菌剂行情动态综述

2022年国内杀菌剂行情动态综述

2022年国内杀菌剂行情动态综述近年来,杀菌剂使用量在逐年增多,呈上升趋势。

2022年中晚稻病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以稻瘟病、纹枯病为主,发病面积2.88亿亩。

过去常用的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如稻瘟净、异稻瘟净因长期使用效果已不抱负,以后用稻瘟灵(富士一号)、三环唑等取代,因作用方式比较单一,多年使用病菌易产生抗性,防治效果逐年下降。

2022年一些新型的高效药剂如灭病威(多菌灵与硫磺复配而成)、乙蒜素(又名抗菌剂402)、醚菌酯等在防治稻瘟病中需求量上升。

防治水稻纹枯病主要用井冈霉素,井冈霉素是目前我国开发最为胜利的生物杀菌剂,自从20世纪70年月问世以来,已经使用50多年而经久不衰,年产量在 3~4万吨(按5%制剂计算),使用面积达1.5~2亿亩。

这些年来,杀菌剂中咪鲜胺和戊唑醇越来越好卖。

这两种杀菌剂属于低毒农药,主要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

2022年上半年气候特别,全国水稻主产区病害高于往年,杀菌剂市场价格也小幅上涨,咪鲜胺原药价格由2022年的5.8万元/吨上涨至6万元/吨左右,戊唑醇原药价格从7.3万元/吨涨至7.8万元/吨。

由于2022年初至5月上旬农作物常发性病害发生严峻,拉动了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菌剂瑞毒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灭菌丹、代森锌、代森环、代森铵等品种的需求,用量增加10%左右。

广谱杀菌剂多菌灵是国内需求量在1万吨以上的热点品种,2022年内需和出口量增多。

原材料涨价后原药价格从25000 元/吨涨至34000元/吨,涨幅达36%。

三唑类是杀菌剂中销售市场最大的一类,全球销售额上亿的品种有: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灭菌唑、四氟咪唑、氟喹唑和粉唑醇。

其他销售额上亿的品种还有代森锰锌、百菌清、甲霜灵、多菌灵、乙膦铝和异菌脲。

在国内市场,三唑类杀菌剂销售形势较好,2022年防治小麦条锈病的三唑酮、戊唑醇等品种的需求增加,价格均有10%的涨幅。

高效、广谱、低毒杀菌剂三唑酮由于主要原料涨幅较大和节能环保使减产、停产企业增多,供需带来较大缺口,原药价格从低位时的5万元/吨涨至5.6万元/吨,涨幅为12%。

虽然农药价格普涨,但对种植成本增加影响不大

虽然农药价格普涨,但对种植成本增加影响不大

虽然农药价格普涨,但对种植成本增加影响不大自2019年年初以来,“涨价”就成为农药行业的一大关键词。

受环保趋严压力的影响,从2018年年底至今,部分农药生产企业因环评不达标被关停并转,产能受限加之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直接带动了农药价格的上涨。

环保压力助涨,除草剂首当其冲在上涨的农药品种中,除草剂的涨幅最大,像氰氟草酯、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等,价格都上涨了30%以上。

与往年同期价格相比,市面上常见的农药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个别种类的农药价格涨幅甚至超过100%。

与此同时,农药的原药价格也大幅上涨,其中咪鲜胺原药涨幅达158%。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农药涨价主要是环保因素导致的。

自2018年环保风暴以来,很多大中型农药企业为了达到环保标准而停产进行施工改造、更新设备,因而影响了农药原药的生产供应,造成货源减少、价格上涨。

那些无法达到环保标准的小企业则无奈停产关门,进一步压缩了原药产能。

2019年春节后,虽然有很多企业陆续开工,但是仍然无法填补退市厂家造成的产能空缺。

从2019年4月1日起,国家又开征环保税,化肥、农药等化工企业成为缴税大户。

环保高压层层加码,造成原药价格飞涨,有些品种甚至还出现了有价无货的情况。

种植成本虽增加,但影响不大农药用不用、用多用少,主要与气候、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有关。

总体上农药涨价导致投入增加的幅度并不大,因此对种植成本的增加影响不大。

降本增效,化解农药涨价压力采用肥药一体化新技术,可减少用药量;采用植保无人机喷药,不但用药量少,还喷得均匀,防治效果好;实行统防统治,一般每亩能节省农药成本20~30元,基本上可对冲农药价格上涨的费用。

(资料来源:农资市场网)编辑/刘本福172273877@q q.c o m百品商情27。

农药乳油制剂现存质量问题及对策

农药乳油制剂现存质量问题及对策

收稿日期: !""# $! $" 作者简介: 李鹏坤 ( $%&! ) , 男,河南灵宝人, 高级农艺师, 主要从事农药加工技术、 农药残留分析等课程的教研工作。 ・ #&・
"&&+ 年第 $ 期 等内容。 农药乳油质量控制的项目和指标, 会因品种和 防治对象的不同, 国家地域和条件的不同, 要求不尽 一致。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内容和要求。 (! ) 外观应为单相透明液体; (") 有效成分含量 应符合规定标准; (#) 杂质含量可根据不同农药品 种或不同农药剂型的具体质量要求进行制定; ($) 渗透剂含量可根据不同农药品种或不同农药剂型的 具体质量要求进行制定; (%) 水分含量应符合规定 标准, 一般应小于 &’ %( ; ()) 酸 * 碱度应符合规定标 准; (+) 乳液稳定性应符合规定标准; (,) 热贮稳定 性应符合规定标准; (-) 冷贮稳定性应符合规定标 准; ( !& ) 闪点可根据不同农药品种具体质量要求进 行制定, 应符合贮运和使用安全要求; ( !! ) 其他如 渗透性能、 表面张力、 接触角等技术要求, 可根据不 同农药品种的具体质量要求进行决定。 上述各项除 (#) , ($) , (-) , ( !& ) , ( !! ) 会因农 药品种不同有所取舍外, 其余项目均是农药乳油制 剂质量必须控制的技术指标。 !’ "’ #. 农药乳油制剂产品的基本加工工艺 处于比较落后的手动机械状态, 很少有电脑智能化 微机控制。一些小型农药加工厂, 往往因为检测设 备不健全, 加工工艺不完善, 技术水平不高而造成产 品质量问题。国内常见的农药乳油制剂基本加工工 艺流程见图 ! 。
西方发达 多亟待解决的质量问题。进入 !$ 世纪后, 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 限制或禁止大量 使用甲苯、 二甲苯配制的农药乳油新品种注册登记, 农药集团公司在剂型的研究开发上投入了很大的力 量, 并取得了较大进展。而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科技投 入和技术储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 !- 农药乳油制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 农药原药加工成乳油的目的和作用是将具生物 活性的农药原药或其混合物, 加工成适用的产品, 并使之发挥最佳的生物效能; 而对施药者和环境的 不良影响以及对作物的危害要减少到最低限度。 $( !( $- 农药乳油制剂的特点 - 乳油制剂一般以甲 苯、 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 并添加相应的 乳化剂等助剂, 原药 ( 固体或油状液) 借助分散剂或 乳化剂等助剂的作用使其溶解分散, 外观呈单相透 明液体。与粉剂相比, 无粉尘飞散污染环境之虑, 并 有提高防治效果, 减轻对作物药害的作用。 乳油制剂的优点是, 加工工艺比较简单, 对设备 要求不高, 整个加工过程基本无三废, 制剂中有效成 分含量较高, 储存稳定性好, 使用方便, 防治效果好。 其缺点是含有甲苯、 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既浪费石油 资源又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增加毒性, 同时由于溶剂 的可燃性, 在运输、 贮存及容器的选择上也受到一定 限制。 $( !( !- 农药乳油制剂产品的质量要求 - 农药乳油 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按照相关标准要求, 主要包括 有效成分含量和物理化学性能 ! 个方面。物理化学 性能主要包括乳化分散性、 乳液稳定性、 储存稳定性

农药市场将呈现5种趋势

农药市场将呈现5种趋势

清 ( 达 科 宁 ) 、 烯酰 吗 啉 ( 克 露 ) 、 霜霉威 ( 普力 克 ) 、 腐 霉
利 ; 杀 虫 剂 主 要 有氯 氟氰 菊酯 ( 功 夫 ) 等。
2 .用量较大 的农药仍 然 以常规老 品种为主 。 如 敌 敌 畏 、 敌 百
虫 、
乐果 、
克百 威 ( 呋喃丹 ) 、
杀虫双 、
井 冈 霉素等。
场 行 廿看
囡国
综 合农药市场 发展趋 势, 主 要 有如 下 特点 :
1 主要进 口农药品种 .
除 草剂 : 主要 品 种 有苯磺 隆 ( 巨 星 ) 、
精 恶 唑 禾 草灵 ( 骠 马 ) 、 百 草枯 ( 克 无 踪 ) 、 草甘 膦 ( 农达 ) ;
杀 菌剂 : 主 要 有 恶 霜 灵 ( 杀毒矾 ) 、 甲霜 灵 ( 雷 多米 尔 ) 、 百 茵
种 的 比 重 ,.
5 .
节水型农药在西部有较大 的发展 空 间。
随 着西 部开发 的进
行 ,
工 作 重 点 是 改 善 生 态环 境 ,
依 靠科技 进 步保 证 农 业 的 可 持 续发
展 、 适 应 西 部水 资源 不 足 的特点 , 种 衣 剂 、 颗 粒 剂 以 及 其他 一 些 节
水 型 的 杀 菌剂 农 药将 受到 欢迎 , 并且 有 良好 的 市场 开 拓 空 间 。
菊酯 类杀
虫 剂 需 求增 加 , 由 于推 广 力 度 的 加 大 以 及 销 售价 格 下 降等原 因 ,
菊酯 类 农 药 需 求量 有所 增 加 , 预 计 需 求 1 8 1 8 4 1 吨 , 比 去 年 增 加
14 6
49



但 由 于 其 容 易使 害 虫 产 生 抗 药性 ,

常规农药有效用量十年普涨三倍

常规农药有效用量十年普涨三倍

名1 眼里 , 上述这 一切 或许 是 目前 国 内不 少企 业不 得
不面对 的困境 :国 内很 多常规 药都 面临严 重抗药 性
正在 给半个 月后上 市 的 1 亩芥 菜施用 防治小 菜蛾 的
农药 。 他准备 的农 药是 : 包安 打 , 瓶 标称 棉 铃虫 核 一 1
问题 。 了保 证 防治效果 , 为 不少 企业 采取 向农户 推荐 提高 含量 的办法 , 甚至不 惜添加 隐性 成分 。他担忧 , 照这种 情况 下去 . 许过 儿年 , 也 目前 的常规 农药都 将
频 繁 重 复 使 用 是 主 因
在 老 黎 的印象 中 , 两年 , 况 比现 在 好得 多 , 前 情
相 同的防治效 果 只需现在 用量 的一半 即可 ,并且持
效 期也 长 。
事 实上 。 病虫 害防 治角度 , 从 抗药 性产 生是一 种 正 常现 象 。 是 , 但 目前 国内农药 抗药 性产生 已远 远超 过 正常 速度 , 才是 不少专 家最 担忧 的 。 这 湖南农业 大 学农 药学 系教 授何 可佳表 示 ,病 虫 害抗性 与农药 化
年 已经 用 至 10 / , 个 星 期 就 得 补 药 , 得 加 杀 8 ml 一 亩 还
虫双。
合 物作 用机理 、 使用频 率有 关 。频繁 重复使 用 , 大 加 抗 性 。 氯虫 苯 甲酰胺建议 每代 最 多两次 , 像 但是小 菜 蛾 在广 东 省发 生 2 2代 , 每代 发 生需 喷 药 两次 , 果 如
这 两次 都 喷含有 同一 种化 合物 的药 , 年就 用 了 5 一 0 次。 阿维 菌素 在水 稻区也 是如此 。 0 5年水 稻 1 % 20 . 8 阿维 菌 素 8 ml 防 治 卷 叶 螟 效 果 很 理 想 。但 在 0 / 亩

浅析阳泉市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阳泉市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产 过 程 中使 用 乙 烯 利 , 降低 了 西 红柿 的 品质 。 调 查 , 据 阳泉 市 郊 区某 村 同 , 助农 户选 择 蔬 菜基 地 ; 定 种植 、 肥 、 药 等 制 度 , 期 监 测 生 帮 制 施 喷 定 20 06年 5 菜地 的农 药 ( 括植 物 生长 调 节 剂 )的 用 量 平 均 在 6 0 产 蔬 菜 的 土壤 、 、 O亩 包 0 水 大气 以及 蔬 菜 的质 量 ; 农 户 提 供 产 前 、 中 、 后 为 产 产 的系 列 服 务形 成 了典 型 的 “ 司 + 户 ” 公 农 模式 。不 仅 有 效 地 控 制 了农 民 元 , 以上 , 高达 10 亩 最 0 0元 , 。 亩
生 产 的 自给 率 达 到 5 %。 是 由于 生产 成 本 ( 种 子 、 肥 、 药 等 ) 5 但 如 化 农 的 成 倍 上 涨 , 加 上 自身 规 模 不 够 大 和 生 产 技 术 水 平 的 低 下 , 农 得 到 再 菜 31 立 “ 司+ .建 公 农户 ” 的模 式 , 推进 蔬 菜 生 产 的产 业 化 用 发展 的 眼 光看 ,影 响蔬 菜生 产 效 益 的 最 大 因 素是 蔬 菜 的 品 质 , 而 对 品 质 影响 最 为 严重 的是 农 药 残 留量 。 当然 并 不是 农 药 不能 用 于 蔬 菜 生 产 , 是蔬 菜 生 产对 农 药 的 依 赖 程度 很 高 。农 药 的 残 留量 与 农 药 而
持 较 与 发 农 村 经 济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是 用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观 点 衡 量 , 行 的蔬 更 稳 定 的 、 续 的 、 高 的经 济 效 益 ; 普 通 蔬 菜 相 比 , 展 A 级 绿 色 但 现 食 品 不 会 污 染 环 境 , 不 会 危 害 人 们 的 身 体 健 康 , 时 也 有 较 高 的 经 更 同 菜 生 产模 式 存 菜 种植 面 积 1 万 亩 , 品 菜 种 植 面积 42 0 7年 1 商 .7万 2 且不 能有 任 何禁 止 使 用 的化 学 合 成 农 药残 留。 在蔬菜生产上 , A 与 A级 绿 色 食 品 相 比 , 展 A级 绿 色 食 品 会 有 发 亩 , 菜 总产 量 11 公 斤 。从 规 模 上看 , 蔬 .亿 阳泉 市 蔬菜 生 产 已成 为全 市

农药残留的变化趋势是

农药残留的变化趋势是

农药残留的变化趋势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药残留的变化趋势可以是下降的。

以下是可能导致这种趋势的因素:
1. 监管政策:随着对农药使用和残留的监管加强,农民和农产品生产者被迫减少农药的使用,以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的安全标准。

2. 农药开发:农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一代更有效、毒性更低的农药得以研发和应用,这有助于减少农药残留。

3. 农产品质量要求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农产品生产者不得不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农药残留。

4. 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的认识增强,农民和农产品生产者倾向于采用更环保的农业实践,例如有机农业和生物农药的使用,这有助于降低农药残留。

尽管农药残留的变化趋势可能是向下的,但仍然需要继续加强监管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

农药抗药性飙升的根本原因

农药抗药性飙升的根本原因

当前,很多农户都深有感触,现在的害虫越来越难打了,一些惯用的农药突然变得不太管用了,即便是加大用药量也达不到理想的防效。

这就是农药定向选择的结果,使得有害生物的适应性和抗药性不断增强被保存了下来,从而使其后代产生抗药性。

比如在有抗性选育试验中:一年中持续使用甲富菊酯杀螭,螭虫能获得上百倍抗药性;如果持续两年使用睡螭酮,蜻虫能获得高达4000倍的抗药性。

也就是说随着害虫抗药性的增强,农药用量又不断加大,形成恶性循环,更可怕的是农业将面临无药可用。

我国农药抗性问题到底有多严重?据报道,我国已有IOO多种重要病虫草害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其中害虫(蜻类)超过37种,病害超过21种,杂草超过43种。

1、杀虫剂方面,如棉蛆对漠氟菊酯(抗性倍数>4545倍)、新烟碱类口比虫咻(抗性倍数188~316402倍)及丁硫克百威处于高水平抗性,田间防治基本失效。

红蜘蛛对杀螭剂抗药性广泛产生,尤其是柑橘、苹果树上的红蜘蛛,几乎对所有杀螭剂都产生了抗药性。

小菜蛾对几乎所有使用药剂都产生了较高抗性。

2、病害的抗药性问题丝毫不输于虫害,至少有21种病害对11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

如番茄灰霉病对嗜霉胺已产生严重抗性、苦瓜白粉病对醛菌酯高抗、马铃薯晚疫病对很多杀菌剂都产生了抗药性。

3、杂草抗药性普遍发生,愈发严重。

在水稻田,至少有8种重要杂草对13种主要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

稗草的抗药性尤为突出,已对丁草胺、禾草丹、二氯喋琳酸、精嗯嗖禾草灵、五氟磺草胺等产生了抗药性。

柑橘园,牛筋草对草甘鳞、草筱瞬的抗性水平较高。

水稻二化螟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中抗至高抗小菜蛾阿维菌素、高效氯冢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等所高抗性烟粉虱澳鼠虫酰胺、螺虫乙酯中抗至高抗红蜘蛛几乎对所有杀蜻剂中抗至高抗番茄灰霉病喀霉胺高抗及以上苦瓜白粉病酸菌酯高抗性马铃薯晚疫病几乎对所有杀菌剂中抗至高抗稗草丁草胺、禾草丹、二氯喳咻酸、精嗯些禾草灵几乎所有除草剂中抗至高抗例举部分病虫害对农药的抗性水平抗药性除了会导致用药增加、产生药害、增加农残等危害,同时导致农药的使用寿命缩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农药有效用量十年普涨三倍
南方报业新闻时间: 2011年09月27日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钱普贵易旸
□南方农村报记者钱普贵易旸
编者按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揭示农药的过度滥用将对生态环境和生物链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原本万物复苏,到处鸟语花香的春天变得寂静无声。

如果蕾切尔·卡逊在世,她可能将看到另外一种景象: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成了病虫害的天堂,农民眼睁睁看着农作物被无情吞噬,喷施农药无济于事……
这并非科幻片或者灾难片才会出现的情景。

一些业内专家提出,目前国内农药行业的无序竞争以及农民不良用药习惯,导致农作物病虫害抗药性过快产生。

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未来病虫害防控无药可用的状况并非危言耸听。

常规药剂均有抗药性
8月下旬,惠州市沥林镇,来自广西的菜农老黎正在给半个月后上市的1亩芥菜施用防治小菜蛾的农药。

他准备的农药是:一包安打,1瓶标称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200ml)加2%阿维菌素(200ml)各一盖(30ml)。

感觉阿维菌素放少了,怕没有效果,老黎犹豫了一下,又添了半盖放到喷雾器中。

老黎向南方农村报记者感叹,现在虫子越来越难治,如果按照农药产品说明书上标明的稀释倍数使用,根本没效果。

用他的话说,药打下去像是给虫子洗了个澡。

一般情况下,必须加倍使用。

以前打小菜蛾用5-6元/桶水就行,但今年已用到12元-14元/桶水。

上次番禺老乡同他说,已经用到20元/桶水。

在老黎的印象中,前两年,情况比现在好得多,相同的防治效果只需现在用量的一半即可,并且持效期也长。

对于这样的变化,老黎得出的结论是:虫子对农药产生抗性了。

与老黎有相同感受的,还有龙川县的刘穗旺,2008年他用20%阿维三唑磷80ml/亩防治二化螟效果理想,持效也有两个星期。

2010年下半年已经用至180ml/亩,一个星期就得补药,还得加杀虫双。

老黎说,这两年农产品价格波动很大,而使用农药的成本又越来越高,所以他特别关注市面上的新产品。

虽然新产品价格贵点,但只要效果好,省下施药的人工和次数,这笔账很划算。

然而,经过几次“忽悠”后,他对很多“新产品”产生了怀疑,因为根本就是“换汤不换药”——除了包装新一点,名字靓一点,效果都差不多。

他记得,前几年有一个博罗的个体老板配制的农药效果非常好,但去年执法部门将那个老板的店查封了,理由是产品擅自加大含量,添加了很多未在包装上标明的其他农药成分。

在国内某知名农药企业华南区负责人刘勇(化名)眼里,上述这一切或许是目前国内不少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困境:国内很多常规药都面临严重抗药性问题。

为了保证防治效果,不少企业采取向农户推荐提高含量的办法,甚至不惜添加隐性成分。

他担忧,照这种情况下去,也许过几年,目前的常规农药都将面临淘汰。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陈福良对这个问题也深有体会。

他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目前农作物上500多种害虫及螨类、150多种病原菌以及180多种杂草生物型对药剂产生抗药性。

如小菜蛾、甜菜夜蛾、红蜘蛛、跳甲等一年世代多、繁殖速度快,对常规农药已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菊酯类农药的抗性都比较强。

频繁重复使用是主因
事实上,从病虫害防治角度,抗药性产生是一种正常现象。

但是,目前国内农药抗药性产生已远远超过正常速度,这才是不少专家最担忧的。

湖南农业大学农药学系教授何可佳表示,病虫害抗性与农药化合物作用机理、使用频率有关。

频繁重复使用,加大抗性。

像氯虫苯甲酰胺建议每造最多两次,但是小菜蛾在广东省发生22代,每代发生需喷药两次,如果这两次都喷含有同一种化合物的药,一年就用了50次。

阿维菌素在水稻区也是如此。

2005年水稻1.8%阿维菌素80ml/亩防治卷叶螟效果很理想,但在2010年已经用到150ml至200ml/亩。

三唑磷在有些地方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已直接建议停止使用,也是因为抗药性。

在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王开运教授看来,造成病虫害抗药性发展迅速的原因,除了药剂本身因素外,还有气候因素和作物品种、生育期等因素。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农药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盲目用药、多种农药乱用比较普遍,这造成病虫害抗药性发展迅速。

比如,农民第一次用阿维菌素,觉得效果好,他们可能会一直重复使用,形成依赖性。

湖南丰田作物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李晓华认为,农业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不仅与农民用药不规范有关,也与厂家主导推广产品有很大关系。

国内大多数企业生产农药仿制品,缺乏创新,大都在营销上做文章,各个厂家一窝蜂推广化合物(如阿维菌素,三唑磷,二氯喹啉酸等)。

“很多厂家都追求单品上量。

2008年,一个公司在水稻区的阿维菌素销量就达1000万元,第二年他们就将任务提高到1500万元。

接下来,大大小小公司都跟风做阿维菌素,此种推广模式使农民一年两季六次都在使用阿维菌素,自然很快产生抗性。

”据他统计,一些常规药剂有效用量十年间普涨三倍。

刘勇则认为,与渠道推广模式也有很大关系,经销商、零售商推广农药时,为了保证产品效果、加大销量,经常不按产品说明推荐计量,往往加大配比计量。

加之传统化学农药自身缺陷(比如易产生药害,持效期短等),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用药少,打不死虫,防不住病,杀不死草。

加大用量不仅造成农药残留,也使抗药性进一步加剧。

“一个产品使用寿命与正常轮换使用相比,时间缩短一半。

”他说道。

解决抗药性重在推广
解决抗药性产生过快,并非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轮换用药。

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冯夏介绍,他在研究小菜蛾抗性时发现,如果停止使用某种农药,再用别的农药防治,过一段时
间后,小菜蛾对最初的农药抗性会下降。

为此,广东省农科院建立“广东省小菜蛾抗药性监测预警平台”。

以氯虫苯甲酰胺为例,农科院在惠州、佛山、广州等地发现小菜蛾对其产生很高抗性。

于8月发布“暂缓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控小菜蛾的通告,以延长氯虫苯甲酰胺的使用周期,缓解小菜蛾对该药剂抗药性的发展,避免出现防效下降而增加用量,从而影响蔬菜安全生产。


何可佳也认同冯夏的观点。

他表示,在水稻区,如果有专业化统防统治,可降低农药抗药性问题。

每年可准备多套病虫害解决方案,采购10种以上农药品种,然后有选择用药。

如防治水稻稻飞虱,第一次用噻嗪酮,第二次可以轮换其它药剂,如吡蚜酮。

此外,要从源头加强企业管理,防止企业一窝蜂推广同一种化合物或添加隐性成分。

但刘勇认为,让农民做到轮换用药很难。

“经销商不会做,厂家也不会做。

”他分析,国内厂家没有独家特效产品,厂家抢夺市场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让农民轮换用药,做有利于竞争对手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产生抗药性意味着市场需求量增长,对厂家、商家更有利?
据了解,在最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已明确提出“减量用药”计划,这也意味着,政府已经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

然而,面对抗药性越来越严重的现实,要实现这个目标被不少行业人士认为,非常困难,甚至将直接导致为外企高档农药专利产品腾出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