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本图片集锦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优秀课件全集(398张)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优秀课件全集(398张)](https://img.taocdn.com/s3/m/588efe7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b.png)
随堂训练
3.甲、乙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5:3, 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后, 升 高温度之比是1:5, 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 。3:1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 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 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
完成这个表格。
课堂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随堂训练
1.下列实例中, 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C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 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随堂训练
3.关于物体的内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运动得越快, 内能越大 B.物体被举得越高, 内能越大 C.物体运动得越快, 举得越高, 内能越大 D.物体温度越高, 内能越大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 比热容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同一时刻,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
课堂小结
比热容 1.定义 2.单位: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用字母c表示
随堂训练
1.烧杯中装有酒精, 现用去一半, 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
量中, 发生改变的是( )A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228b22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4.png)
质量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 吸收相同 的热量多。 水吸热能力强。
小结 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物体
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问题: 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一、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的概念: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
蒸汽机车 火电站的汽轮机
蒸汽机车
喷气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
二、汽油机 1.构造
火花塞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气缸 排气门
曲轴
热机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工作过程 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
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
汽 油
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
和 空
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 气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氮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
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分子运动)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证明了什么?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 希腊数学家希罗于 1 世纪发明 的汽转球,但它只不过是一个玩 具而已。
瓦特在前人的启迪下,对蒸 汽机作出一系列重大改进,在工 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 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 革命的开始。
其实,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 烧开,推动壶盖,从而发明了蒸 汽机,是一个善意的杜撰。
求: t0 =?
解: 由Q吸=cm(t - t0)得 (t - t0) =Q吸/cm
初中物理电子教材电子课本插图汇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九章-第 十一章)
![初中物理电子教材电子课本插图汇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九章-第 十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5884bf88844769eae009edd9.png)
9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0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1
判天地之美,万物之理
1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4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5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6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7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8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9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汇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九章-第十一章) 第九章 浮力
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4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5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6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7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8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0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24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5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6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7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8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9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0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4
初中九年级物理内能电子课本
![初中九年级物理内能电子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3b6cbe1e05087632301212ae.png)
内 能第2节 内能大,它们的动能也就越大。
除此之外,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分子势能(图13.2-2)。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internal energy )。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飞在空中的足球,离开地面,具有重力势能;足球在空中飞行,还具有动能。
空中运动的足球除了整体具有机械能外,同时还具有内能。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图13.2-1 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图13.2-2 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然低,其中的水分子仍然在做热运动,所以也具有内能(图13.2-3)。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物体内能的改变如果把烧热的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会凉下来,而冷水会变热,这是因为在此过程中发生了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quantity of heat),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
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逐渐感觉暖和,热水袋慢慢凉下来;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过一段时间后,毛巾温度升高,体温降低。
这些都是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
除了热传递外,还有什么途径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结合图13.2-4思考、讨论。
图13.2-4 你有过这些体验吗?这是为什么?下滑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冬天人们常搓手?图13.2-3 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内能。
演示1. 如图13.2-5甲,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初中物理九年级比热容电子课本
![初中物理九年级比热容电子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28ecd6b0ddccda38366bafa5.png)
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
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比热容实 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可以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如图13.3-1和图13.3-2,利用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食用油。
电加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当它浸没在液体中时,可认为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
请思考怎样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和油、怎样比较水和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设计表格,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怎样表示不同物质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呢? 物理学中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第3节 比热容食用油图13.3-1图13.3-2水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specificheat capacity )。
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C 所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 °C 所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水 4.2×103 铝 0.88×103酒精 2.4×103 干泥土 约0.84×103煤油 2.1×103 铁、钢 0.46×103冰 2.1×103 铜 0.39×103色拉油 1.97×103 水银 0.14×103沙石 约0.92×103 铅 0.13×103小资料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
初中物理课本图片集锦 PPT课件 图文
![初中物理课本图片集锦 PPT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530e62192e45361066f5b0.png)
• 液体内部有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 大,射程越远。
•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 的压强相等。
• 潜水服相当于一个微型的潜水艇
• 拦河坝上窄下宽,因为液体内部压强 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 • 液体静止时,液面高度相同。 • 如茶壶、水位计、船闸等。
• 将吸盘内的空气挤出,大气压大于吸 盘内的气压,所以大气压将吸盘紧压
回归课本
第一部分:声现象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会听到 声音逐渐变小,最后几乎没有。说 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 传声)。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要通过 无线电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利用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 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还可 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于物体 。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离 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施力物体同时也
是受力物体。
• 小车在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在水 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
• 小车在越光滑的表面上运动得平越远, 推理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受力的情况 下将作匀速直线运动一直运动下去。
• 用尺子快打最下面的棋子,被打的棋 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保持
• 铅笔、钢笔、粉笔写字时,都是滑动 摩擦。
• 机械里的滚动轴承,加润滑油都是为 了减小有害摩擦。
• 比较甲和乙,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 大,压强越大;
• 比较乙和丙,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 小,压强越大。
• 铁轨下有枕木,为了增大受力面积, 从而减小压强。
• 估测鞋底面积,估计人体双脚站立时 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0Pa。
在墙上。
• 用嘴将吸管内的空气吸出,管内气压 小于外面的大气压,所以大气压将饮
初中物理电子教材电子课本课本插图汇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七章-第八章)
![初中物理电子教材电子课本课本插图汇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七章-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f01a316f19e8b8f67d1cb924.png)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4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5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6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7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8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9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0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汇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七章-第八章) 第七章 力与运动
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4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5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6
判天地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析万物之理
7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8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第八章 压强
9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0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4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5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6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7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8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9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电子课本教材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电子课本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11e45b6587c24028915fc3c4.png)
112
113
114
115
11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九年级物理教材图片汇总
![九年级物理教材图片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a200b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5.png)
展示热量在物体内部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的 过程。
对流现象图
展示流体中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对流现象。
辐射传热图
展示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 以及不同物体对辐射热的吸收和发射能力。
05 电学部分图片精选
电路元件符号和连接方式图
电池、灯泡、开关、 电阻、电流表、电压 表等电路元件的符号 图;
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示意图
平面镜反射
展示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包括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 线的关系。
凹面镜和凸面镜反射
分别展示光线在凹面镜和凸面镜上的反射现象,用于解释其聚焦 和发散作用。
光的折射
展示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折射现象,包括入 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的关系。
透镜成像原理及应用实例图
选取一些典型的知识点配图进行实例解析,阐述 它们所表达的具体含义和解题技巧。
02 力学部分图片精选
牛顿运动定律相关图片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示意图
展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公式图
F=ma,展示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示意图
复杂电路的分析与简 化图。
串联、并联电路的连 接方式示意图;
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应用实例图
01
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电 阻来控制电流的实验电 路图;
02
03
04
焦耳定律演示实验装置 图;
电阻丝加热液体实验图;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 的计算题图。
家庭电路布局和安全用电知识图
01
02
03
04
家庭电路进户线、电能表、总 开关、保险装置、用电器、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73675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5.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力1.1力的概念1.2力的测量1.3力的作用效果2.第二章运动与力2.1运动状态2.2力的作用2.3牛顿第一定律3.第三章简单机械3.1杠杆3.2滑轮3.3轮轴与斜面4.第四章压强与浮力4.1压强4.2浮力4.3阿基米德原理二、教学目标1.掌握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
2.理解运动与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3.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能运用杠杆、滑轮等解决实际问题。
4.掌握压强与浮力的计算,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简单机械原理;压强与浮力计算。
2.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运用;简单机械的动态分析;浮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滑轮、杠杆等)。
2.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际生活案例,引入力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导入:(1)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讲解力的概念,展示力的测量方法,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运动与力:讲解运动状态,分析力的作用,引入牛顿第一定律。
(3)简单机械:介绍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通过实例分析其应用。
(4)压强与浮力:讲解压强概念,分析浮力的计算方法,引入阿基米德原理。
3.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2.运动与力运动状态力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3.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与斜面4.压强与浮力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解释力的概念,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3)计算简单机械的力与力臂。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2.答案:(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