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经济学)

合集下载

第07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07章公共选择理论

AC→C, BC→B
BC→B, AB→B
方案
中位投票人定理
中位选民:指对某个议案或公共产品需求量持中间态度的人, 他正好把另外偶数个投票人分为兴趣或意愿刚好相反的两组。
中位投票人定理认为:在个人偏好满足单峰偏好,同时方案 两两表决的规则下,在投票赢得胜利的将会是被中位投票人 最为赞成的方案。中位投票人最偏好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常常 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197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第四节 集中决策机制
集中决策机制:由一个人或者一个人数很少的集体独立 地作出政府决定的机制。 当权者:可以听取民众的呼声,但是他可以根据自己的 意愿独立作出决策。 优点:较低的决策成本和较快的决策速度。 在战争等特殊时期是适用的,但是在和平时期的影响要 作分析其结果。
当权者也是一个经济人,他也要根据自己的边际成本和 边际收益来做决策。
1234567住户a赞成反对反对反对反对反对反对住户b赞成赞成反对反对反对反对反对住户c赞成赞成赞成反对反对反对反对住户d赞成赞成赞成赞成反对反对反对住户e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反对反对住户f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反对住户g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结果通过通过通过通过否决否决否决多峰形偏好的投票结果甲
如果多数投票机制不能满足单峰形偏好的条件,将会出 现投票的问题,我们把他叫做投票决策困境。
阿罗不可能定理: 在民主社会里,不能找到一种投票程 序,它所产生的结果不受投票顺序的 影响,同时又尊重每一个人的偏好, 将所有个人偏好合乎逻辑地转换为一 种社会偏好,作出前后一致的决策。
Kenneth J.Arrow 美国经济学家
前一类行为是经济决策,后一类行为是政治决策,个人在社会活 动中主要是做出这两类决策。
一、与市场机制的研究方法的异同点

公共选择理论与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与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与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所面临的选择问题。

本文将以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为主题,来探讨公共选择理论对经济学的贡献和影响。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概述公共选择理论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M·布坎南及其合作者的研究。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者和个人一样会追求自身利益,而不一定为整个社会谋福祉。

因此,政府决策也会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存在政治压力,而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假设1. 完全理性:公共选择理论默认政府决策者能够完全理性地评估各种政策选择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做出最佳决策。

2. 个人利益导向: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者与个人一样,也追求自身利益。

政府决策也受到政治压力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3. 信息有限:公共选择理论承认政府决策者对于社会各方利益和信息的了解往往是有限的,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应用1. 政策制定:公共选择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政府决策的动机和影响因素。

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考虑到各方利益和政治压力,寻求权衡和平衡。

2. 政府干预: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干预的效果和范围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政府应该进行必要的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但也应注意政府过度干预可能带来的问题,如资源分配效率下降等。

3. 选民行为:公共选择理论关注选民的行为,分析选民参与政治过程的激励机制。

研究表明,选民在进行政治投票时也会受到个人利益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整体社会的福利。

四、公共选择理论与经济学的启示1. 政府决策的复杂性:公共选择理论提醒我们,政府决策并非简单的为社会谋福祉,而是面临各种利益冲突和权衡考虑。

2. 政府干预需要谨慎:公共选择理论告诉我们,政府干预应该在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整体社会的效益。

3. 选民参与的重要性:公共选择理论提醒我们,选民的参与对于政治过程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选民应具备更全面的信息和理性地参与政治投票。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Part 1
Part 2
Part 3
3.当前财政活动中的各种浪费、腐败、失误、低效率等 现象,其真正有效地克服和纠正,只有依靠法律制度、政 治程序和具体政治制度的完善和规范才能达到; 4.我国财政预算的运行,存在较着的人为的、主观因素 的影响,法律性和制度性的规范与约束监督作用还较弱。
Thank you
1.公共选择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最新分支之一,它又被叫做
"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的经济学",确切地说,它是经济学 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公共选择理论研究选民、政治人物、 以及政府官员们的行为,假设他们都是出于私利而采取行 动的个人,以此研究他们在民主体制或其他类似的社会体 制下进行的互动。 2.用公共选择理论之父布坎南的话来说:"公共选择是政治 上的观点,它从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 非市场决策而产生","它是观察政治制度的不同方法"。
Part 1
Part 2
寻租 寻租 租金可以理解为支付给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超过使用该 要素机会成本的报酬,其实质是超额利润。 寻租指的是对垄断租金的追逐行为。
Part 1
Part 2
Part 3
寻租与寻利的区别 寻利指的是在正常的市场秩序下,人们利用自己的资 本、能力和机会,为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其结果能够带来 社会福利的改善。这种活动可称为“创租(rent creation)”或称之为“寻利(profit-seeking)”。 寻租是在某种受政府保护的制度环境中,个人寻求财 富的转移,其结果是资源的浪费。
经济政策制定的民主化—— 1.决策过程的民主化。2.决策权力实行分权化管理。 3.促进公平的竞争环境的形成。4.对经济政策进行立宪。

《新政 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新政 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2、欧洲早期的政治哲学


西方国家的政治观念、伦理思想等都来自欧洲 。 (1)人性的观念:自利、利益驱动。 (2)社会契约论 (3)集体决策的立宪层次与操作层次

霍布斯(Hobbes, 1588-1679):社会 契约论。
《利维坦,或教会国家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 和权力》





戈登· 塔洛克(Gordon Tullock)认为,“公共选择学基本 上是运用经济学工具来研究政治科学中的传统问题的一门科 学”;其最大特点是将所有主体(包括工商业者、政治家、 选民和官僚等)看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者 。 丹尼斯· 缪勒(Dennis C. Mueller)也指出,公共选择是 “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是把经济学运用于政治 科学的分析。就研究对象而言,公共选择无异于政治科学: 国家理论、投票规则、选民行为、党派、官僚体制等等。然 而,公共选择的方法论却是经济学的” 埃恩· 麦克里恩(Iain Mclean)指出,从行为者来看,公共 选择“关心的是投票者、党派、政治家、官僚、利益集团”; 从理论上讲,它的主题择包括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 行为、党派政治学以及官僚政治等。




约翰· 洛克(John Locke,1632~1704) 《政府论》 (Two Treaties of Government) 自由宪政民主。 人人皆有与生俱来的权力,这些权力不仅仅 包括人生,而且还包括个人自由和拥有财产 的权力。 政治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个人及臣民的财产 社会契约论:来自霍布斯 “人民仍保留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当他 们发现立法机关的行为与其职责相违背时, 就会将其取消或改组……”。 大多数人统治。政府不能拥有无限的权力。 “不许选代表,就不许征税。”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3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 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 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 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 (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 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 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 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
熊彼特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关系。 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在《经济
学》教科书第16版中认为:“约瑟夫·熊彼特在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开创了 公共选择理论。”
8
熊彼特之所以被冠以“公共选择理论的开 创者”,是因为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 民主》一书中对民主的方式、民主与政治制度 的兼容性、民主政治成功的条件等问题进行过 探讨。这些问题正是公共选择理论所要研究的 问题。
14
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Erik Lindahl)提出 了公共物品理论。林达尔在1919年发表的《公 平的赋税》一文中,根据维克赛尔的自愿交易
学说,认为公共物品的生产同私人物品的生产
一样,都是社会成员通过交易各自获益的行动 的结果。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庞塔雷奥尼
(Pantaleoni)、德·维蒂(De Viti)、德·马尔
伯格森(A.Bergson)发表《福利经济学 某些方面的重新系统论述》一文,提出用一个 多元函数来表示社会福利函数,把社会福利函 数表述为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 1951年阿罗(K.J.Arrow)出版《社会选择 和个人价值》一书(1963年又出了修订版), 试图在任何条件下从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
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 论。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而 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 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 场上他面对的是企业。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和公共机构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

它将个人的决策模型应用于政府机构,以探讨政府决策的效率、公正和合理性问题。

该理论认为,政府决策往往受到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而这些利益相关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个人和群体在做出决策时是理性的,并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理性行为不仅仅适用于市场经济中的个体决策,也适用于政府机构和公共决策的制定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是一个集体行为,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投票、游说等方式来影响政策制定过程。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政府决策的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效率指的是政府是否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好的决策,以实现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决策效果不佳。

因此,公共选择理论提倡市场机制的引入,通过竞争和市场约束来提高决策的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还关注政府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公正性指的是政策制定是否平等对待不同利益相关方,不偏袒特定人群或利益集团。

合理性指的是政策制定是否符合经济学原理和社会价值观。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应该通过公开、透明的过程来制定决策,避免偏见和不合理性。

在实践中,公共选择理论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框架。

它强调政府决策的经济学基础和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套制度设计的原则,以确保政府决策的效率、公正和合理性。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决策的改进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起来,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用于研究政府和公共机构如何做出决策。

该理论着重考虑个人和群体的理性行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政府决策的效率、公正和合理性,对于政府决策的改进和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框架,用于研究个体在进行公共决策时的行为和决策结果。

该理论通过对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政府与市场的角色以及社会福利的分配等问题进行探讨,对公共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公共选择理论源自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的研究。

他们认为,政府行为与市场活动一样,都是由个体行为所决定的,而不是超越个体行为的外部力量。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概念:(1)理性选择者假设:公共选择理论假设个体在进行决策时都是理性的,并基于自身利益来做出选择。

(2)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和市场都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通过对资源的分配和调节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

(3)投票决策:公共选择理论将选举和投票视为一种集体决策过程,通过多数原则来选择某种政策或方案。

(4)集体行动: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个体如何通过组织、集体决策和协作来实现共同利益。

(5)社会福利:公共选择理论关注政府行为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探讨如何在不同的资源分配方式下实现社会最大利益。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1. 公共决策的困境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公共决策过程中,个体追求自身利益往往会导致集体行动的困境。

因为个体可能受到羊群效应、利益分散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有效地协调和合作,从而影响公共决策的结果。

2. 政府行为的限制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行为同样受到一些限制,政府也会面临信息不对称、官僚机构、利益集团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政府无法完全有效地履行其职能,从而影响公共决策和政策的实施效果。

3. 选民的理性行为公共选择理论强调选民的理性行为对公共决策的重要性。

选民会基于自身利益来投票,追求最大个人效用。

因此,选民在投票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候选人/政策的政治观点、经济利益等因素来做出决策。

4. 政策影响的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府决策和政策实施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

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

(不平等性 间进行的复杂
和强制性服
交易
从与统治) (政客、组织)
ppt课件
9
政治市场的三级结构 (Alan Peacock)皮科克
初级政治市场
政治家出售政策给选民 选民为购买合意的政策支付选票
政策供给市场
官员向当选政治家提供政策选项和实施政策的手段 政治家向官员提供预算
政策执行市场
官员向选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选民向政府纳税
改善其处境(提高福利)。
投票不仅是公民权的体现,更是个人偏好的显示。
个人偏好是投票(公共选择)的研究起点。
支配个人偏好的是收益-成本法则。这一法则受个
人价值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ppt课件
16
投票的规则
一致同意规则(公平但缺乏效率) 多数票规则(有效率但缺乏公平)
• 三分之二多数 • 简单多数
ppt课件
11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
1896年,Knut Wicksell.经济政策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影 响。
1948年,英国的邓肯•布莱克发表的《论集体决策原理》 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
1957年,布坎南。弗吉尼亚大学“托马斯·杰斐逊中心”。 对规则、立宪、立宪选择规则的注意和强调。
(4) 税收份额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 (5) 公共品或劳务的效益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
况。显然,上述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 政治均衡结果的相应变化。
ppt课件
15
投票的定义
R
投票是把个人偏好转变为社会偏好的手段,是现有
的民主集体决策中的最佳方法。
选民(纳税人)参加投票的原因是期望通过投票来
13
政治均衡
西方经济学家用政治均衡(political equilibrium)来 说明公共选择的过程。为了将不同偏好人们的意愿 集中于统一的集体决策过程,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 多种决策规则,其中简单多数票决策制度(majority voting)是现代各国民主制度中应用最广泛的投票规 则。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 既定的规则(如多数票决策制度),就一种或多种 公共品或劳务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的分配 达成了协议,就取得了所谓政治均衡。

公共选择理论课件

公共选择理论课件

3 行政行为
4 民主决策
公共机构在执行政策时存在一定的自主权, 但也受到利益相关方和监督机构的制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公众参与和民主程序对决策的合法性和可 接受性起到重要作用。
公共选择理论相关案例分析
1
美国选举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通过分析选民的选举行为和政治家的竞选策略,公共选择理论揭示了选举结果背 后的动机和机制。
2
公共选择理论课件
欢迎来到公共选择理论课件!本课程将探讨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重要 原理以及实际应用,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引人入胜的主题。
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治决策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政治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政府 采取某些决策,以及政策结果对个人的影响。
汉森先生的贡献
总结
公共选择理论的应用前景
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政治决策的机制和结果,为政策制定和执行提 供重要的指导。
个人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解
通过学习公共选择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政治权力和政府决策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参与 公共事务。
汉森先生的生平背景
汉森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生 于1927年,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
汉森先生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
他提出了一些核心观点,如政治家的自私行 为和选民的有限理性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
1 个人理性决策
2 利益整合
每个个体在做决策时都会追求自身的最大 利益。
政治决策往往需要协商和整合不同利益群 体之间的需求和意见。
公共事业投资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事业投资决策涉及资源配置和效率问题,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 些决策背后的政治动因。

第7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7章  公共选择理论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表7-7
单峰偏好与中间人投票定理
选择 胜出方案 提案Y(投票人B和投 票人C的偏好) 提案Y(投票人A和投 票人C的偏好)
提案X于提案Y 提案Y于提案Z
提案Z于提案X
提案Z(投票人B和投 票人C的偏好)
政府经济学(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Nhomakorabea序数偏好 1 2 3 O CB X Y (a) A B C A Z 备选方案 X Y (b) Z 效 用 值 A C B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简单多数规则(simple majority rule),又称为过半
数规则,是每人一票对提案进行赞成或反对的投票,若有 一半以上的人投票赞成,提案即获得通过。
简单多数规则通常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才能产生确
定性的决策结果:一是投票者具有单峰偏好;二是付诸表 决的方案是两两进行表决的,以获胜次数最多的方案为最 后的决策。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表7 - 5
双峰偏好与投票悖论 选择 胜出方案 提案X(投票人A和投 票人B的偏好) 提案Y(投票人A和投 票人C的偏好)
提案X于提案Y 提案Y于提案Z
提案Z于提案X
提案Z(投票人B和投 票人C的偏好)
政府经济学(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序数偏好 1 2 3 O X Y C B A Z 备选方案
政府经济学(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奥尔森(Olson)、瑞克(Riker)、托利森
(Tollison)等人也在唐斯模型的基础上对选民行为做了 进一步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更为详尽的结论(1)选民越
多,投票率越低。(2)选民越一边倒,投票率越低。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的是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做出决策时的行为模式和结果。

本文将从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假设、实践应用等方面对公共选择理论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公共选择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鲍茨和达克索特·布哈南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它是对个人在政治和公共事务中的决策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的一种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个人在做出公共事务决策时,并不是为了追求整体福利最大化,而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过投票、游说、政治交易等手段来实现自身目标。

二、主要假设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基于以下主要假设:1.个人是理性的:个人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身利益进行权衡和选择。

2.个人是自私的:个人在公共事务中的决策行为主要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3.信息是有限的:个人往往无法获取到完整准确的信息,导致决策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4.机会成本:个人在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选择某种方案所放弃的其他方案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三、实践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以政府决策、选举制度和公共政策为例,说明公共选择理论在这些领域的应用。

1.政府决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往往是受到政治利益驱动的。

政府官员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自身的选民和支持者的需求,以及可能带来的政治声誉和选举前景。

因此,政府决策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并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和不公平现象。

2.选举制度:公共选择理论指出,选举制度的设计会影响选民的行为和政治结果。

不同的选举制度可能导致不同的决策结果,也会对政治体制和政党竞争产生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为选举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3.公共政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往往受到政府官员和利益集团的影响。

政府官员在制定政策时会考虑自身的利益以及与特定利益集团的关联,导致政策制定的结果可能偏向于某些特定群体,而忽视其他群体的利益。

总结: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用于分析个人在公共事务中的决策行为和政治的运作。

第七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七章---公共选择理论
▪ 非独裁原则:
排除某一个人偏好强加于社会的可能性
其意义在于为有效的选举制度或投票制度制定了衡量标准。
R
投票悖论
R
阿罗不可能定律
▪ 投票悖论说明,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个人
对N种备选方案的偏好次序转换成社会偏好 次序,并且准确表达社会全体成员的各种各 样的个人偏好的社会选择机制。
▪ 满足一切民主要求而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境
▪ 当投票者同时就两项提案进行投票时,由于 两项提案分别代表着少数投票者的利益,任 何一项提案均没有单独获得通过的可能。若 双方从对其有利的提案中获得的效益,大于 其对自己不利的提案获得通过所蒙受的损失, 他们将愿意互投赞成票。显然,以互投赞成 票为特征的投票交易,无疑大大增加了某些 提案在简单多数规则下获得通过的机会。
MBA MBB MBC MBD
50
MBE MBF MBG
0
1
2
3
4
5
6
t
7 保安雇佣量(个数)
简单多数原则下的保安雇佣量提案所进行的投 票及其结果
都会影响社会偏好的真实表达 R
投票规则的准则 (公共选择在伦理上可以被接受的必要条件)
肯尼斯·阿罗 (K.J .Arrow)
▪ 理性原则:
备选项的可比性和可传递性
▪ 帕累托原则:
如果所有人都认为x比y好,则社会顺序必定表示为x比y好。
▪ 独立原则:
不受不列入选项的影响
▪ 非限制原则:
按个人意愿自由选择,不设禁区
R
切入点:决策环境的划分
决策环境
市场环境
非市场环境
价格反映消费者偏好, 企业提供私人产品
投票反映选民偏好,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企业

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

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

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公共选择理论是指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通过理性行为者的选择来研究公共部门决策和公共政策的理论框架。

这一理论主要由来自美国的经济学家詹姆斯·M·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提出和发展。

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公共决策和政策不是基于一方单独决策者或政府的意志,而是通过多个个体之间的互动和选择形成的结果。

理性的个体在公共决策中,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标,通过权衡利弊、考虑成本和收益等因素来做出选择。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个体的理性行为受到了一系列假设的限制和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是“自利的个体”假设,即个体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也考虑到了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对个体选择的影响以及利益冲突等因素。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和公共决策者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需要考虑不同个体的影响和利益,并通过协商、讨论和投票等过程来达成共识。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有限的信息和有限的资源来做出选择,并通过参与决策的机制来影响最终的政策结果。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领域涵盖了政府运作、公共部门组织、选举、行政决策、利益集团等多个方面。

它提供了一种理论工具和框架,帮助解释和理解公共决策中的政治现象、政府行为和社会福利等问题。

然而,公共选择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

例如,它假设个体是完全理性的,且个体之间的利益完全独立和互不影响,忽视了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个体选择的影响。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也面临着实证研究的复杂性和方法上的挑战。

总之,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理解公共部门决策和政策制定的理论框架。

它通过分析个体之间的互动和选择,解释了公共决策的形成和影响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需要在实践中考虑到现实情况和背景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指研究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公共事务的决策与分配问题的一种分析框架。

该理论探讨了在集体决策过程中个体如何做出选择,并如何影响政策结果的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基本原理和应用方面对公共选择理论进行探讨。

一、历史渊源公共选择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詹姆斯·麦基(James Buchanan)和戴维·美勒(Gordon Tullock)等人提出。

其理论基础为个体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选择时会考虑个人利益,追求最大化效用。

二、基本原理1. 个人理性行为:公共选择理论将个体视为理性行为者,在集体决策中注重个体的自私和有限理性。

2. 利益最大化:个体在公共选择中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对利益的权衡和交换来做出决策。

3. 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在决策中也会受到利益驱动,存在各种局限和失灵,如信息不对称、选民困境等。

4. 公共财政:公共选择理论关注政府的财政决策,认为政府的支出和收入分配会受到个体利益和政治力量的影响。

三、应用方面1. 选民行为:公共选择理论探讨了选民如何决策的问题。

个体会在选举中考虑个人利益,根据对政策的期望、候选人的承诺和政治信念来投票。

2. 政策制定: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集体决策机制。

个体的利益和影响力会塑造政策的结果,而政治角力和利益博弈决定了最终决策的形成。

3. 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指出政府在决策中可能存在失灵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政府官员受到个体利益的影响,可能偏离社会最优解,产生政策失灵。

4. 公共财政与税收: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了政府的财政行为和税收政策。

个体的利益和影响力会影响政府的支出和收入分配,而政治力量和政策竞争塑造了财政决策的结果。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公共事务决策的理论框架,注重个体的理性选择和利益驱动。

该理论通过分析个体行为对政策结果的影响,揭示了政府决策中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在实践中,公共选择理论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思考和分析的理论工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改进公共事务的决策与分配问题。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独具特色的经济学学科,其研究的核心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政府行为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由个体选择组成的集合体,政府的行为也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

一、基本概念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来源于1960年代的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塔洛克的研究成果。

他们认为个体的行为不仅受到市场机制的驱动,也会受到政府决策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政府的决策过程,并将政府视为一个由个体选择过程组成的集合体。

二、历史渊源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源于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质疑。

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政府代表公众利益,具有无私的行为,而公共选择理论则认为政府行为是个体利益的结果。

布坎南和塔洛克等经济学家的研究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并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深化和完善。

三、理论框架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框架包括了集体行动、政策外部性、政府失灵和公共选择机制等相关概念。

集体行动指的是个体决策对整个集体产生的影响;政策外部性指的是政府行为对其他个体或集体产生的影响;政府失灵指的是政府行为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公共选择机制是一种通过个体之间的博弈和权衡来制定政策的机制四、实践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税收政策制定中,政府需要考虑到个体的利益诉求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通过分析不同税收政策对个体和整体福利的影响,制定最优的税收政策。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也可以应用于环境政策、贸易政策以及公共支出等领域。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学科,它认为政府行为是个体选择过程的结果,通过分析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和公共政策决策过程,揭示政府行为的经济原理和影响因素。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不仅对于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也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

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
概述
01
PART
公共选择理论基本特征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机制坚持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
概述
01
PART
公共选择理论与传统理论区别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假设政府制定决策时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政府和经济政策得制定都被看做是外生给定的。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彼此独立、互不相干。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中,虽然论述了政府各项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但没有讨论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以上两种理论都没有走出“仁慈政府”的误区,没有把经济政策的制定看成决定经济活动的内在因素。而这就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背景及理论基础
02
PART
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思想渊源:从公共选择理论思想本质上说,古典经济学是其最根本的思想来源。同时也受到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影响,才会重新评价经济自由主义,重新估价市场的真正含义和作用。布坎南曾说过,他早年曾经是一名“忠诚的社会主义者”,后来通过对市场过程的重新理解,他才发生了转变。理论基础: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和林达尔都企图用边际价值来说明公共行动决定。由于政治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规则内做出的选择,所以维克赛尔认为规则极其重要。改革的方向必须集中于改变决策规则,而不是通过对决策行为人施加影响来改善预期的结果。对公共学派的经济学家产生巨大影响。意大利经济学家庞塔雷奥尼、德·马尔科、萨克斯等人提出的两种国家模型,为公共选择理论所接受。一是垄断专制国家的模型,其前提是各个统治集团都是自私的,被统治集团只能被动接受或者抵制统治集团的决策。所以,统治集团会选择一种被统治集团抵制程度最小的财政结构。二是民主国家模型,其公共决策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每个人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的承受者。
背景及理论基础
02
PART
偏好体系是稳定的、有序的,理性排序是经济学对个人偏好的起码要求。公共选择学派假定公共选择中的个人行为像他们在经济市场上一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按照经济人的行为来分析政治家的类似行为。 把交换的经济思想引入政治活动公共选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派认为,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交换,市场机制可以看成是各种交换的过程。于是公共选择学者将这种观点用于对政治过程的观察。经济市场上的交换发生在个体之间,而政治市场上的交换发生在集团之间。经济市场基本上是一种商品的交换,而政治市场是“服从与统治的交换”。在个人单独保护自己的利益的成本过高时,选民与政府之间以服从换取安全。政治交换中有非自愿的成分。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是指在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中,研究个体在集体决策中的行
为和选择的理论。

它主要关注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选择行为,以及这些选择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性选择、集体行动、政府干预等方面。

首先,公共选择理论强调理性选择。

理性选择是指个体在面对不同选择时,会
根据自身利益和偏好做出最优决策。

在公共事务中,个体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进行选择,以最大化个人利益。

这种理性选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其次,公共选择理论关注集体行动。

在公共事务中,个体的选择和行为会对整
个社会产生影响。

当个体面对共同利益或共同问题时,他们可能会进行集体行动,以实现共同的利益或解决共同的问题。

集体行动的结果往往取决于个体的选择和行为,因此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了个体在集体决策中的作用和影响。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还涉及政府干预。

在现实社会中,政府往往会对公共事务
进行干预和管理,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了政府的决策行为,以及政府对个体选择和行为的影响。

政府的干预可能会改变个体的选择和行为,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选择行为,以及这些选
择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它强调了理性选择、集体行动和政府干预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和集体在公共事务中的行为和选择,为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政府经济学_第7章 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经济学_第7章 公共选择理论
i
三.投票与决策
1、就公共物品或服务而言,提供什么,提 供多少,消费者有不同的意愿。这些不 同的意愿只有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才能 得到协调,而投票就是达到这种协调的 有效方法。通过投票就可以有效地和公 平地表达选民们对公共产品的真实意愿 或偏好,从而实现对公共产品的最佳抉 择。
2、对于某一个人来说,其最偏好的政治结 果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 给达到这样的水平:他所需承担的税收 份额恰好与该种物品或服务带给他的边 际效益相等。在这一点上, 他所获取的 满足程度最大。 3、图4-1 揭示了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均衡。
4、在现代社会中,公共选择主要有两种情 况:直接民主制和代议民主制。 在直接民主制中,公共产品的需求由 投票人直接投票决定;在代议民主制中, 公共产品的需求由投票人或者选民选举 代表,然后公共选择(Public Chioce)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 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程序投票等实 现的对公共经济的理性决策。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 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 及其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 公共选择的目的:保证政府按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愿 来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公共选择的方法:投票及其他民主形式和程序. 公共选择的机制:各参与主体通过交易来谋求自我利 益最大化的实现。 公共选择的过程: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转化的过程。 公共选择的因素:投票者、中间投票者、政治家、政 府部门、利益集团等。
六.中间投票者 中间投票者
中间投票者:当所有投票者按照各自偏好的结 果进行排列时,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结果的 中间状态的投票者。 如果所有投票者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 曲线均呈向右下方倾斜状态,那么,中间投票 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是多数 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在公共经济学中,它被称 作“中间投票者定理”。 1、简单多数规则下的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那 个提案会最终获胜。 2、不能保证51%的投票者将获得他们最偏好的 结果,只有中间投票者可获得其最偏好的结果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民主政治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民主政治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民主政治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中研究政府行为的一种理论,它关注的是政府行为的决策过程和结果。

其核心观点是政府是由个人所组成的,而这些个人是自私的,他们的行为是由利益驱动的。

因此,在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政策制定者也是自私的,他们的行为也是由利益驱动的。

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决策往往比私人决策更加困难。

因为政策制定者必须权衡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同时还要考虑这些决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但是,政策制定者也会受到特定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不公正的决策结果。

这就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问题——如何确保政府行为的公正性和效率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许多理论模型和政策建议。

首先,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民主政治对政府决策的重要性。

在民主制度下,政府决策需要经过公开的讨论和投票程序,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和表决权。

这可以确保政府所做出的决策是符合社会大多数利益的,而不是少数特权集团的私利。

其次,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政治经济学是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研究政治过程和政府行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分支学科。

例如,政府的税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最后,公共选择理论还涉及一系列政策与制度建议。

例如,公共资源开发管理应该注重效率和公平原则,政府必须确保政策让每个人都享有公平待遇。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要透明,法规条文要清晰易懂。

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管,防止非法行为和贪污腐败的发生。

总之,公共选择理论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科学和现实的角度来认识政府行为,它既警醒了我们政府制度和政府行为的腐败现象,又为政府的行为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在如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在理性和客观的基础上推进政府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位投票者(中位选民)
• (The Median Voter)
• ——所有投票者中偏好居中的投票者。
• 唐斯(Downs)模型 • (政治竞争模型/中位选民定理)
• 假定条件: • 投票者按照自己边际效用最大化目标投
票(每个选民都会投票); • 所有投票者具有单峰偏好且可以单维排
序; • 政治家争取最大数量的选票。
• 阿罗发现,只能同时满足五个条件,放弃任何一 个都可以。
• 阿罗不可能定理:
• 在民主社会里,不可能找到一种程序,使它 产生的结果不受投票顺序的影响、同时又尊 重每一个人的偏好,作出前后一致的决策。
• ——或者说:多个人的偏好不可能形成一个 集体偏好,使这个偏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 并且有逻辑性。
5.4 搏弈与公共决策
铁三角:当选代表、官僚、特殊利益集团 ——公共决策的结果往往有利于铁三角。 铁三角的意愿为何得以多数票通过? (1)利益集中 (2)易组织 (3)信息多 (4)投票交易
问题:如何保证公共决策符合大多数公众的 愿望和要求?
6.公共决策的制度设计
• 6.1 公众与政府 • ——通过民主制度实现选民对政府的制
• 布坎南观点:(P112)
• 多数票规则之所以值得肯定,恰恰是因为它 允许在各种备选方案中来回调整,保证决策 的结果总是符合变化着的多数人的偏好。
5.公共决策的参与者行为
5.1 政治家(Politician)
——教材P113—115
• 5.1.1 政治家的目标

选票(当选、连任)
• 5.1.2 政治家争取选票的策略
支出政策:
5.2 官僚(Bureaucrats )
(部门负责人、公务员) P115—117
• 5.2.1 官僚的特点 • ——相对稳定 • ——有一定的自主权 • ——官僚与政治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5.2.2 官僚的目标 • ——本部门规模的最大化
• 尼斯坎宁模型(Niskanen’s Model of
• 甲的评价:A>B>C • 乙的评价: C>A>B • 丙的评价: B>C>A • (乙的偏好是多峰型的) A B C 方案 • ——投票结果循环(Cyclical Voting),没有一个
方案获得稳定均衡。
• ——一般在公共项目的种类和成本分担方式 的表决上出现。 (参见教材P106 表6-2)
现实中的对策:
——实行淘汰制:每两个中淘汰一个。 • 问题:
• (1)投票顺序不同,投票结果也不同。
• ——投票程序可以被人为地操纵。 • (2)为避免出现自己最不喜欢的结果,有的投
票者会歪曲自己的偏好,选择一个次好方案。 • (3)互投赞成票(Logrolling):投票交易
• (——参见教材P109-111)
第七章
公共选择理论
Public Choice Theory (政治经济学)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 政治决策
1.公共决策的方式
• 1.1 集中决策(独裁者模型) • 1.2 直接民主(Direct Democracy) • 包括: • (1) 一致性规则(Unanimity Rules) • (2)多数票规则(Majority Voting Rules) • 1.3 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 •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离的方向如何,这个人的效用都是下降的。
• 多峰型偏好(Multipeaked Preferences) • ——当情况偏离一个人的“峰”时,这个人
的效用先降后升。
• • 单峰型偏好

多峰型偏好

4.3.1 多数票规则决策的结果
• (1)多数票规则实现均衡的条件 • A.单峰型偏好; • B.付诸表决的方案是两两进行投票
票者所满意的规模水平)
• 实践上看:
• 决策结果受投票者的态度(坚持、让步)和策略 (隐瞒、歪曲)的影响;
• 当投票者众多时,很难决出结果。
4.3 多数票规则(Majority Voting Rules)
“峰”:一个人的偏好中比所有相邻点都高的点。
• 单峰型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s) • ——当情况偏离一个人的“峰”时,无论偏
4.2.2 一致性规则的实际决策结果
• MU, MC

Q1 Q2
Q

——两个方案都不能通过。
• 解决办法:采取规模渐进的决策程序,则 按一致性规则可产生确定的结果。
• 理论上看:
• (1)是帕累托改进 • (2)决策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多次投票) • (3)偏离产品组合效率(通过的通常是低位投
中位投票者定理
选 民
(The Median Voter Theorem for elections)


中间派
效率
M
S
公平 (选民偏好)
结果:政治家会采用中间投票人所偏好的方案。
5.1.3 当选的政治家
• (1)政治家的自由度
• (2)选民与政治家的信息不对称
• (3)政治家的收支政策

收入政策:
表决的,以获胜次数最多者为最后的决 策。
(2)多数票决策的结果
• 假定一个三人模型:三个投票者甲、乙、丙, 付诸表决的方案有三个:A、B、C。

效用
• 甲的评价:A>B>C 甲 丙
• 乙的评价: C>B>A

• 丙的评价: B>C>A
• (三个人的偏好
• 是单峰型的)

A B C 规模
——参见教材P106 表6-1
Bureaucracy)
• 成本、收益


C

V


• V

C
•O
Q*
Q1
Q(预算规模)

• 5.3 选民与特殊利益集团 P117—121
• 5.3.1 选民 • 选民的目标:个人效用最大化
• 选民的成本:纳税、了解信息、参与听证 会、投票
• 选民的行为特点: 搭便车、态度矛盾(少 交税、多享受公共提供)
2.5 强制性
• 个人决策:自愿 • 公共决策:带有强制性
3.公共决策的内容与决策者的态度
3.1 公共项目的选择
• 同一公共项目不同人有不同的效用评价;人们 倾向于赞同自己效用评价高的项目。
3.2 成本分担方式的选择
效用评价并不直接决定投票者的态度;人们倾 向于赞同成本分担方式对自己有利的公共项目。
约:增加选民的信息和权利。 6.1.1 政府信息披露的法规
6.1.2 公共事务的评议法规 6.1.3 公众的决策权
现实:保密法;社会责任感;理性态度
6.2 财政宪法(布坎南提出)
• ——即使是民主决策,也会导致公共部门越 来越大,需要规则限制。
• 6.2.1 规则约束
• (1) 平衡预算规则 • (2) 收入与支出联合决策 • (3) 税收普遍化
2.公共决策行为与个人市场决策行为的 区别
2.1 偏好的表达方式不同
选票;货币
2.2 显示偏好的能力不同
个人决策:显示偏好的能力取决于收入; 公共决策:显示偏好的能力取决于政治程 序
2.3 显示偏好的动力不同
个人决策:有充分的动力显示偏好 公共决策:搭便车;隐瞒甚至扭曲偏好
2.4 偏好体系不同
个人决策:决策只取决于个人偏好; 公共决策:决策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偏好
• 多数票决策的结果: • ——产生一个稳定均衡(B 获胜与投
票顺序无关)。
• ——一般出现在公共项目的规模的决 定方面。
• 即:在公共项目的规模的决定问题上 通常会出现均衡。
4.3.2 多数票决策的困境 投票悖论(Voting Paradox)
• 三个投票者:甲、乙、丙,付诸表决的方案有三 个:A、B、C。 效用 甲 丙 乙
• 5.3.2 特殊利益集团(Special Interests) • ——与特定的公共项目有密切利益关系
的选民。 • ——采取集体行动、游说、贿赂等(普
通选民搭便车) • ——他们的态度影响决策结果。
• 5.3.3 分别决策与决策行为 • 公共决策中,收入与支出决策分开,易
导致扩大支出、减少收入。
(4) 提高多数票决策的比例
• 6.2.2 数量约束
• ——规定税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6.3 对预算规模的控制
6.3.1 改变对官僚的激励 问题:
6.3.2 用私人生产代替公共生产 问题:
• 专题分析 • 城市公共开支政策
• ——广州豪华路意义
• (1)实现林达尔均衡的条件
• 假定: A、一人一票制

B、信息成本为零(无成本地知道社会
上每个成员的偏好)
• (2)一致性规则的决策结果
• 从理论上看:
• ——决策结果是帕累托改进;
• ——能实现帕累托最优(每个人确知他的最优点, 其投票不会停留在最优规模之内)。
• 4.1.3 独裁者的偏好与决策结果
——当权者对公共项目边际效益的评价会大大高于 一般百姓。
原因:
第一,直接使用者 第二,与当权者的政绩联系 第三,与当权者的权利联系
独裁者按照自己的边际效益评价来做出决策。
结论:导致公共项目的规模偏大,公共部 门占有的资源总量偏大。
4.2 一致性规则(Unanimity Rules)
4.3.3 阿罗不可能定理 (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 民主社会的公共决策规则应满足六个条件: • (教材P111) • (1)无论各人偏好结构如何,总能产生一个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