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 思想文化拔高训练二十一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 科技与教育拔高训练第一篇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 科技与教育拔高训练第一篇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科技与教育拔高训练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严复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莫大的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指的是( )A、创办《申报》B、创办商务印书馆C、开设京师大学堂D、废除科举制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作为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的梦想是“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

学成回国后,他用京张铁路圆了自己的梦。

这里的“他”应是( )A、詹天佑B、张謇C、严复D、侯德榜【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0年12月,“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试车,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

中国再度刷新世界铁路运营速度纪录。

回顾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近代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是( )A、南满铁路B、淞沪铁路C、宝成铁路D、京张铁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是一张纪念科学家侯德榜的邮票。

他的主要成就是( )A、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C、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碱法D、研制“两弹一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经过10多年的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

回顾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近代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A、南满铁路B、淞沪铁路C、宝成铁路D、京张铁路【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主持设计和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杰出工程师是( )A、魏源B、詹天佑C、严复D、康有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首条铁路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的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

这条铁路是( )A、平汉铁路B、滇越铁路C、淞沪铁路D、京张铁路【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它的总设计师是( )A、张謇B、侯德榜C、魏源D、詹天佑【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詹天佑曾经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这体现了詹天佑的( )①爱国主义精神②浓厚的民族自豪感③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④强烈的民族自尊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学案第22课 思想文化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学案第22课 思想文化

第22课思想文化【学习目标】1.理解林则徐、魏源、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

2.知道《海国图志》,《天演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3.了解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近代艺术家的特点和成果。

【课前导学】1.小组合作:阅读教材,划出重要知识点。

2.小组合作:观察插图,提取历史信息。

3.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填空,理顺基础知识。

(1)受林则徐委托,以《四洲志》为基础补充扩编成了《》一书,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情况,并说明编写这部书的目的是“”,这是我国第一部的著作。

(2)译述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介绍了思想,他根据“,”的生物进化观点和“,”的社会进步理论,认为中国若不求进步必然灭亡。

这些主张推动了运动。

(3)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创作的小说集《》《》《》等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反映了的不彻底性。

(4)现代杂文的开拓者是。

(5)徐悲鸿是中国杰出的画家。

他把中国画与融为一体,创造了中西结合的独特风格。

他尤其擅长画。

代表作包括国画《》《》和油画《》等。

(6)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音乐工作者创作了大量鼓舞人民投入斗争的歌曲。

其中以和成就最大。

(7)由田汉作词、谱曲的《》救亡歌曲影响深远。

(8)《黄河大合唱》等著名歌曲由创作。

【演练展示】1.知识再现:针对小组合作1,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2.图说历史:针对小组合作2,观察插图,说出提取到的历史信息。

3.夯实基础:针对小组合作3,核对填空答案,小组自纠自查。

【质疑拓展】1.小组讨论:魏源和严复是如何宣传西学,主张改革的?提出向西方学习原因是什么?2.小组讨论:鲁迅的作品有哪些?体现了什么主题和精神?3.小组讨论:在近代历史中,我们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作品表达了什么精神?4.小组讨论:本课学习中,你的疑问是。

【当堂检测】( )1.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到来,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对于这一主张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当时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主张B.“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当时中国人所能达到的先进认识C.“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唤醒不少中国人,在挽救民族危机中起一定的作用D.当时国人应认识到既学西方的技术,又学西方的制度,中国才不会屡战屡败( )2.直接受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观点影响的历史现象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3.假如你是晚清的一位读书人,在1906年,你不可能做到的是A.在京师大学堂接受高等教育B.通过魏源的《海国图志》了解世界C.参加科举考试D.研读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对进化论思想充满兴趣( )4.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有一个学习范围从窄到宽的递进过程。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 思想文化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一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 思想文化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一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思想文化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的“长技”是指( )A、西方的军事技术B、西方的政治制度C、西方的思想文化D、西方的对外政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胡适是中国提倡白话文运动的“第一人”,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一篇文章被誉为“文学革命发难的第一声”,该文章是( )A、《敬告青年》B、《文学革命论》C、《文学改良刍议》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被中国知识分子称为“新世纪曙光”的事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洋务运动C、三民主义的产生D、武昌起义的胜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挽救了民族危亡C、维护了民族尊严D、解放了人们思想【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艰难曲折,探索中深入发展,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它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侯德榜的《制碱》C、鲁迅的《狂人日记》D、严复译著的《天演论》【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

川教版八上历史第22课思想文化.doc

川教版八上历史第22课思想文化.doc

第22课思想文化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知道林则徐、魏源、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记住魏源写的《海国图志》,理解“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含义,了解严复的观点和译著《天演论》,了解鲁迅及其文学作晶的时代特征,知道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近代艺术家的特点和成果,以及他们的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二、能力和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对魏源、严复的思想背景、目的、内容、作用、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牛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了解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的赏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杰岀人物事迹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学习林则徐、魏源等的主张,帮助学生树立改革开放,善于学习的意识。

结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鼓励学生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环境和社会发展中开拓进取、积极参与竞争。

通过了解近代中国文化形成的背景和取得的成就,认识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重点难点一、重点: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鲁迅作品的时代精神。

二、难点: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对维新变法运动所起的作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游戏:请根据描述抢答人物(一):1•他是广东海南人;2•他是中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3•他主持修建了滦河大桥;4•他主持设计、修建了京张铁路。

(詹天佑)人物(二):1•他是福建闽侯人;2.他曾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留学美国;3.他著有《制碱》一书;4.他指导下研制成功的新式联合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詹天佑、侯得榜是什么人?(近代著名的科学家)在近代,除了有詹天佑、侯得榜等学习西方、奋发图强的科学家外,一大批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而对列强侵略的创深痛巨和旧屮国的腐朽落后,也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懈的抗争。

二' 学习新课(一)魏源和严复引导: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变现状、抵御外侮的爱国政治主张。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思想文化》说课稿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思想文化》说课稿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思想文化》说课稿一、教材背景《第22课思想文化》是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篇重要教材文章。

本文主要介绍了古代东亚地区的思想文化,涵盖了中国、印度和日本的重要文化背景。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流派和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广泛了解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印度和日本的思想文化特点、重要人物和代表性作品,掌握相关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多元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思想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流派和文化成就的关联性。

四、教学准备•教材: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思想文化》•备课资料: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纸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上一课的印象,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展示与讨论(15分钟)展示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让学生了解不同地理环境对思想文化造成的影响。

随后,展示中国、印度和日本的传统文化图片,并介绍相关的思想流派和代表性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作品与当地地理环境、人文历史之间的联系,并开展小组讨论。

3. 知识讲解(20分钟)3.1 中国的思想文化详细介绍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流派,以及《论语》、《道德经》和《法经》等重要著作。

讲解时重点解读经典中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要特点。

3.2 印度的思想文化介绍印度古代的佛家思想、锡克教和印度教等重要宗教,以及《佛经》和《印度教典籍》等经典著作。

通过对宗教教义和经典内容的简要介绍,激发学生对印度文化的兴趣。

3.3 日本的思想文化介绍日本古代的武士道、禅宗和浮世绘等文化成就,讲解相关经典作品如《武士道》和《禅宗典籍》。

川教初中历史八上《第22课思想文化》word教案 (6)

川教初中历史八上《第22课思想文化》word教案 (6)

第2课思想文化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新式教育的开端和近代文艺巨匠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易于混淆的知识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上述思想家科学家中,除了魏源以外,其余四位都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且都是留学成材后,归来报效祖国的知识界精英人物。

这新式教育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哪些人物?(组织学生阅读117——121页课文,对重要的人名、代表作名称[或主要成就]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新式教育的开端1 新式学堂在中国出现的情况怎样?A. 出现时期:洋务运动开始时[1862年]。

B.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27页]。

C. 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今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在地]。

)2 怎样评价《奏定学堂章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废除了不合时宜的科举考试制度,具有进步性。

但仍然局限在“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框架内,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经学”课时最多,学生仍立足于做官等。

)教师小结、过渡:《奏定学堂章程》拟订后,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1906年后的考试就都属于近代教育的形式了。

在这样的制度下,不但培养出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巨匠。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1 你知道五四运动到1949年间中国文学艺术的神圣使命吗?(宏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

)列表:教师总结:近代中国的文学巨匠、美术大师、人民音乐家、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锻造出来的。

这说明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五四以来,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击独裁专制;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成了中国近代文艺的主旋律,仍然值得今天的青年学生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起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思想文化学案2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思想文化学案2 川教版

思想文化学习目标1.知道林则徐、魏源、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记住魏源写的《海国图志》,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了解严复的观点和译述的《天演论》,了解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知道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近代艺术家的特点和成果,以及他们的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2.分析魏源、严复的思想特征,感悟文艺作品的魅力。

学习重点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鲁迅作品的时代精神。

学习难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对维新变法运动所作的贡献。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近代中国在教育和科技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殿堂,去领略几位杰出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的风采。

自主学习1.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并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严复译述了《天演论》,介绍了进化论思想,对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革命家。

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他撰写了具有强烈战斗精神的杂文,他是现代杂文的开拓者。

2.徐悲鸿是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国画有《奔马》《愚公移山》,油画有《田横五百士》。

3.聂耳创作了《大路歌》《毕业歌》和《义勇军进行曲》等救亡歌曲,特别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起了重要的作用。

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著名歌曲,《黄河大河唱》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周恩来赞誉他“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合作探究一、魏源和严复(多媒体展示魏源《海国图志》,严复和《天演论》的图片及相关内容)提出问题:魏源和严复是如何宣传西学,主张改革的?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军事,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张设厂制造舰船、枪炮,学习西方养兵练兵的方法,培养掌握西方技术的人才,鼓励学习科学技术,改革以科举考试取士的制度,设立翻译馆,翻译介绍西方书籍。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拔高练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拔高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拔高练习一、选择题1.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论”、“物竞”、“天择”等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A.魏源B.严复C.康有为D.陈独秀2.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技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A.著名思想家严复译著《天演论》B.詹天佑在京师大学堂毕业后主持修建京张铁路C.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废除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D.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的代表作分别是《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3.某学校的学生用话剧在表演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同文馆(1862年)刚创立时的一个情景,以下选项中符合该场景的是()A.校园里的男生都是短发B.日本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人体结构C.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D.集会上学生都穿着整齐的西装校服4.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这说明()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5.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歌曲,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心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的时代心声是( )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和平建国D.抗日救亡6.下列属于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黄石创办的企业是()A.湖北织布局B.大冶铁矿C.汉阳铁厂D.大冶钢铁厂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民族战歌,曾经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勇气。

这首歌的词作者是长沙人()A.鲁迅B.冼星海C.田汉D.聂耳8.《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

它的作者是()A.左宗棠B.李宗仁C.聂耳D.冼星海二、非选择题9.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

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政治篇】材料一(1)材料一中三在则史料依次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三次政治改革,其中第一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概括第二、三则史料,指出这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思想文化教案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思想文化教案川教版
教学重点
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鲁迅作品的时代精神
教学难点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对维新变法运动所作的贡献
士口JztZx JH
相关考点
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译述的《天演论》;鲁迅作品
教学方法J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展示笑话秀才娶妻
自由阅读理解文言文与白话文 的魅力
师:拓展《海国图志》是在林则徐 的《四洲志》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 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 制夷”的主张
学生重点把握什么是“师夷长技以 制夷”,通过回忆已学习过的洋务 运动时期所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企 业强化对其理解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使 学生达到融汇贯通
师:通过学习总结作用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后得出答案: 教师可对其补充(见课件)
师过渡:通过近代文化的学习,我 们得知文学家用檄文声讨帝国主 义的罪行,艺术家们则通过绘画和 舞蹈表达着那个时代的激情。其实 在近代史上也有一大批思想家也 呼唤着时代的变革,他们的思想也 闪耀着光芒一一共同走进本课第 二个大问题近代思想
学生聆听过渡后阅读教材,了解近 代的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 方法
I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想 学
提问过度:近代是哪位文学家最早 实践了白话文写作?
回忆并齐答
温故而知新
一、文学巨匠一一鲁迅
师:展示活动一:知识小调查 同学们学习过鲁迅的哪些作品?
学生认真看书,并回忆学习过的鲁 迅的文章。
如下所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风筝、社戏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 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 思维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 力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2课 思想文化]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2课 思想文化]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学习主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2课思想文化]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六第1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明显的偏向。

”“新文化运动”的“偏向”主要表现在( )A、绝对否定传统文化B、彻底批判专制独裁C、坚决反对迷信盲从D、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 )A、《海国图志》B、《四洲志》C、《资政新篇》D、《天演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侧重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技术B、重点关注中国未来政治发展C、全面宣传实业救国经济思想D、深刻反思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

从漫画可见,这场运动是( )A、资产阶级革命B、农民革命运动C、思想解放运动D、无产阶级革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创办《新青年》并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皖籍名人是( )A、蔡元培B、李大钊C、陈独秀D、胡适【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06年1月16日,电影频道官方网站正式转型为电影专业门户网站,并启用新域名www. .m 代表电影,而1905则可能来源于对下列哪一事件的特别纪念( )A、电影开始传人我国B、上海首映西洋影戏C、上海公映首部有声电影D、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校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李同学就“1912·6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

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A、“民主”“共和”成为热门话题B、人们传阅《新青年》的进步文章C、大街上有男子剪去长辫D、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近代后期,进步文化成为文化的主流,其根本原因是( )A、由当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B、国民政府的文化政策利于进步文化发展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D、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答案】:【解析】:第9题【综合题】识读下图,回答问题:图一是哪本书?其作者是谁?该作者编写这部书的目的是什么?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翻译的《天演论》是谁写的?这部书阐述了什么思想?中国近代哪一运动实践了图一这部书的目的?图二这部书的翻译又推动了哪一历史运动的发展?我们应学习他们身上的哪些品质?【答案】:【解析】:第10题【综合题】安庆市某中学溯源史学社的成员们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以下学习成果。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思想文化练习2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思想文化练习2 川教版

思想文化1、清朝后期,一些先时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一些爱国的政治主张。

其代表人物有()①魏源②严复③聂耳④鲁迅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的是() A.《四洲志》B.《天演论》C.《海国图志》D.《狂人日记》3、《海国图志》一书编写的目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以制夷D.推翻清朝统治4、胡适在《四十自述》的回忆中说:“许多人爱用这个名词,作自己或儿女的名字,陈炯明不是号竞存吗?我自己字适之,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

”显然他是受下列哪一本书的影响()A.《万国舆图》B.《劝世良言》C.《海国图志》D.《天演论》5、下列各组历史人物属于志同道合好友的是()A.林则徐和魏源 B.魏源和严复C.林则徐和严复D.魏源和詹天佑6、较魏源和严复的相同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都参加了抗击英国侵略的战争②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③都深受民族危机的触动④都主张向西方学习⑤都具有资产阶级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⑤7、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鲁迅写了许多战斗性的杂文,主要是()①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②痛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③鼓舞人民的反抗斗争④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8、下列作品属于聂耳的有()①《大路歌》②《黄河大合唱》③《毕业歌》④《义勇军进行曲》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被周恩来称为“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和为大众谱出的呼声”的著名歌曲是()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C.《松花江上》 D.《大刀进行曲》10、下列的文学艺术家的作品中,都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深深爱国之情的有()①鲁迅②徐悲鸿③聂耳④冼星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1、阅读材料:魏源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他不仅主张从西方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 思想文化川教版巩固辅导第八十九篇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 思想文化川教版巩固辅导第八十九篇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思想文化川教版巩固辅导第八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中国近代“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与“民主、科学”三种思想共同体现了(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向西方学习③ 强烈的爱国主义④ 资产阶级民主化趋势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A、《天演论》B、《四洲志》C、《海国图志》D、《制碱》【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他擅长画马,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他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这位擅长画马的著名画家是( )A、任伯年B、张大千C、齐白石D、徐悲鸿【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陈独秀《新青年·警告青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这“两位先生”是指( )A、民主和科学B、民主和自由C、科学和自由D、胡适和鲁迅【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这场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向传统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揭开了二十世纪初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

”这场运动指的是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爱国运动D、戊戌变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面四幅图画中,不是出自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手的是( ) A、B、C、D、【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新文化运动实际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可以从下列哪项中反映出来( )A、提倡民主B、提倡科学C、提倡新道德D、提倡新文学【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下图所示的刊物上提出过的著名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民主和科学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创办《新青年》并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皖籍名人是( )A、蔡元培B、李大钊C、陈独秀D、胡适【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些爱国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2课 思想文化习题精选第七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2课 思想文化习题精选第七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学习主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2课思想文化习题精选第七篇第1题【单选题】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风暴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其中“科学”是指( )A、反对独裁专制B、反对迷信盲从C、反对旧文学D、反对旧道德【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激励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时,要万众一心,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抗日救亡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辩论会,以下是同学们辩论的部分内容,正确的是( ) ①主阵地是《新青年》②代表人物有李大钊、李鸿章、鲁迅、张之洞等③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④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科学”和“民主”的两面大旗。

其“科学”是指( )A、反对专制B、反对愚昧C、反对旧道德D、反对旧文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对儒家传统思想,尤其是对儒家传统道德进行激烈批判和彻底否定的运动。

这个运动应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哪一作品是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创作的历史剧( )A、B、C、D、【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思想文化》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思想文化》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22课思想文化【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知道林则徐、魏源、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记住魏源写的《海国图志》,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了解严复的观点和译述的《天演论》,了解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知道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近代艺术家的特点和成果,以及他们的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2、能力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对魏源、严复的思想背景目的、内容、作用影响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归类和认识比较问题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对徐悲鸿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后期的时代特征是:宣传科学进步,反对迷信落后,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这一时代特征对文化艺术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批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怀着爱国热情,积极吸收中西优秀文化成果,努力反映社会现实,勇于探索,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变,而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报国情怀和创新意识,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鲁迅作品的时代精神。

难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对维新变法运动所作的贡献。

【教学方法】讲述、谈话、讨论、演示、读书指导等多法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吗?(组织学生“对号入座”:A、洋务运动时期:《申报》;B、维新变法时期:《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C、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南风报》(中国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D、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每周评论》;E、五四运动期间:《京报》、《晨报》等)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这些报刊都是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的产物,对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其实,比这些报刊更早研究西方文化的思想家魏源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就已经出现了。

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独秀文存》
此文首先发表在什么刊物上?当时中国文化界兴起了什么运动?“德”、“赛”两先生实际指什么?此口号是谁最先提出的?
A、西方的军事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的思想文化
D、西方的对外政策
【答案】:
【解析】: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熄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 思想文化拔高训练二十一
新文化运动主要“新”在( )
A、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B、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采用白话文的形式
【答案】:
【解析】:
编写《海国图志》,引导中国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近代思想家是( )
A、魏源
【答案】:
【解析】:
近代中国在社会各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பைடு நூலகம்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社会习俗的变化】
材料二: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我们应学习他们身上的哪些品质?
【答案】:
【解析】:
B、严复的《天演论》
C、鲁迅的《狂人日记》
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答案】:
【解析】: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是指( )
①反对迷信盲从②反对封建专制③反对军阀独裁④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最早在中国举起“民主”“科学”大旗的人是( )
【答案】:
【解析】: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影响下,近现代史上的法国、俄国和中国都发生了无产阶级为改造社会而进行的探索实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最早进行的一次探索实践是什么?有何意义?
【思想观念的变化】
材料三: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一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什么?材料中的青年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了”,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请你就其中的一种观点说出理由。
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名称是什么?该事件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为改造社会进行的探索实践中,第一次获得的胜利是什么?领导者是何人?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何贡献?
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时期传入中国的?在其影响下,距今90年前发生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指什么?请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中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思想理论成果。
B、冯如
C、侯德榜
D、严复
【答案】:
【解析】:
创办《新青年》并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皖籍名人是( )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胡适
【答案】:
【解析】:
1918年,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答案】:
【解析】: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强调( )
A、用暴力反击复古尊孔逆流
B、用改良的方法进行新文化运动
C、民主与科学并重
D、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精神武器
【答案】:
【解析】:
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提倡民主
B、提倡文学革命
C、提倡科学
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答案】:
【解析】: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的“长技”是指( )
A、孙中山
B、李大钊
C、林则徐
D、陈独秀
【答案】:
【解析】: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辩论会,以下是同学们辩论的部分内容,正确的是( ) ①主阵地是《新青年》②代表人物有李大钊、李鸿章、鲁迅、张之洞等③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④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根据以上内容和所学知识,请对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实践,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解析】: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是哪本书?其作者是谁?该作者编写这部书的目的是什么?
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翻译的《天演论》是谁写的?这部书阐述了什么思想?
中国近代哪一运动实践了图一这部书的目的?图二这部书的翻译又推动了哪一历史运动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