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蛋白电泳操作规程
蛋白电泳流程
实验试剂和器材1.材料: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试剂盒: 低分子量标准蛋白:兔磷酸化酶B MW=97,400 牛血清白蛋白MW=66,200 兔肌动蛋白MW=43,000 牛碳酸酐酶MW=31,000 胰蛋白酶抑制剂MW=20,100 鸡蛋清溶菌酶MW=14,400 开封后溶于200µl蒸馏水,置-20℃保存,使用前室温融化,沸水浴中加热3-5分钟后上样。
样品1:称3mg样品1,加2 ml蒸馏水溶解。
2.实验试剂(1) 30%丙烯酰胺(Acr):称Acr30g,甲叉双丙烯酰胺(Bis)0.8g,加蒸馏水至100ml,过滤后置棕色瓶中,4℃贮存可用1-2月。
(2)10%SDS(十二烷基磺酸钠)(3)1.5mol/L pH8.8 Tris-HCl缓冲液:称取Tris18.2g,加入50ml水,用1mol/L盐酸调pH8.8,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4)1.0mol/LpH6.8Tris-HCl缓冲液:称取Tris12.1g,加入50ml水,用1mol/L盐酸调pH6.8,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5)0.05mol/LpH8.0Tris-HCl缓冲液:称取Tris0.6g,加入50ml水,用1mol/L盐酸调pH8.0,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7)10%过硫酸铵(AP)(8)TEMED(四甲基乙二胺)(9)样品溶解液:SDS(100mg)+巯基乙醇(0.1ml)+ 溴酚蓝(2mg)+甘油(2g)+0.05mol/L pH8.0Tris-HCl (2ml),最后定容至10ml。
(10)固定液:取50%甲醇454ml,冰乙酸46ml混匀。
(11)染色液:称取考马斯亮蓝R250 0.125g,加上述固定液250ml,过滤后备用。
(12)脱色液:冰乙酸75ml,甲醇50ml,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13)电极缓冲液(内含0.1%SDS,0.05mol/LTris- 0.384mol/L甘氨酸缓冲液pH8.3):称Tris6.0g,甘氨酸28.8g,加入SDS1g,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SDS-PAGE蛋白电泳标准操作规程
SDS-PAGE蛋白电泳标准操作规程----(纯度检测)一.目的:检测蛋白质的纯度是否达到生产抗体的要求。
二.依据:《分子克隆手册》,Ab-mart公司内部标准。
三. 职责:质量控制部。
四.试剂与水:所有试剂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或超纯水。
五. 器皿与耗品:所有玻璃器皿使用前用玻璃清洁剂清洗, 80℃烤干。
tube、tip一次性使用。
六. 仪器设备:电泳仪(电源1--300V)电泳槽灌胶模具染色具凝胶扫描仪七. 环境要求:相对洁净环境,室温。
八. 溶液的配置:1.A液:1.5MTris·HCl pH8.8称取18.15gTris碱(分析纯)加适量的超纯水溶解,用浓盐酸(分析纯)调pH值至8.8,加超纯水定容至100 ml。
贴上标贴,4℃保存。
此溶液有效使用期限为三个月。
(溶液配置台帐见附件)2.B液: 1MTris·HCl pH6.8称取12.1gTris碱(分析纯)加适量的超纯水溶解,用浓盐酸(分析纯)调pH值至6.8,加超纯水定容至100 ml。
贴上标贴,4℃保存。
此溶液有效使用期限为三个月。
(溶液配置台帐见附件)3.C液: 30%丙烯酰胺称取29.2g丙烯酰胺(分析纯),0.8gN,N’-甲叉双丙烯酰胺(分析纯), 加适量的超纯水溶解,再定容至100 ml,用滤纸过滤,。
贴上标贴,避光4℃保存。
此溶液有效使用期限为三个月。
(溶液配置台帐见附件)4.D液:10%SDS称取10gSDS(分析纯),用超纯水溶解至100 ml.贴上标贴,室温储存。
此溶液有效使用期限为三个月。
(溶液配置台帐见附件)5.E液:10%过硫酸胺称取10g过硫酸胺(分析纯), 用超纯水溶解至100 ml。
贴上标贴,-20℃保存。
此溶液有效使用期限为三个月。
(溶液配置台帐见附件)6.F液:TEMED(amersco)7.电泳缓冲液(10X)称取60.57g Tris碱(分析纯),288.268g甘氨酸(分析纯),20gSDS(分析纯),加超纯水定容至2000ml,临用前加超纯水稀释10倍,贴上标贴,室温储存。
血清结合珠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标准操作程序
血清结合珠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标准操作程序1 目的规范血清结合珠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操作程序,以保证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检测方法和原理检测方法为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原理是:结合珠蛋白(Hp)与血红蛋白(Hb)以一定的比率(约 1:1)形成 Hb-Hp 络合物的泳速快于 Hb-A,故以一定比例的血清加入已知浓度的 Hb 溶血液通过电泳分离,直接洗脱。
洗脱液中的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它催化过氧化氢对联苯胺的氧化作用,在酸性环境中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被 Hp 结合的 Hb 量,以 1L 血清中所含的 Hp全部被 Hb 结合所需的 Hb 克数作为Hp的含量值,一般以 g/L 含量表示。
3 原始样品要求血清。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黄色胶头促凝试管,有促凝剂。
抽取静脉血 2~3ml 置黄头试管内送检。
血清样本 2~8℃可稳定 1 周。
如果需要延长保存样品时间,需将样品保存在-20℃条件下。
5 试剂和设备5.1 试剂:5.1.1 TBE 缓冲液(pH9.0):三羟基氨基甲烷 2.02g,乙二胺四乙酸 0.2g,硼酸 0.15g,蒸馏水加至 100ml。
5.1.2 巴比妥缓冲液(pH8.6):巴比妥钠 10.3g,巴比妥 1.84g,蒸馏水加至1000ml。
5.1.3 1g/dl 联苯胺冰醋酸溶液:联苯胺 1g,冰醋酸 20ml,加蒸馏水至 100ml。
5.1.4 0.5g/dl 氨基黑 10B 染色液:氨基黑 10B 0.5g,甲醇 50ml,冰醋酸 10ml,蒸馏水 40ml。
5.1.5 氨基黑 10B 染色漂洗液:乙醇 45ml,冰醋酸 5ml,蒸馏水 50ml。
5.2 试剂保存与有效期:新购试剂保存于室温,勿冷冻,在有效期内使用。
5.3 仪器:电泳仪。
6 操作程序6.1.1 被检血清 0.1 ml ,加 3.3g/dl Hb 溶血液 0.01ml ,混匀后置于 37 C水浴 10min 。
实验三 血清清蛋白的分离及电泳鉴定
实验二血清清蛋白的分离及电泳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盐析法、凝胶层析、分离提纯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清蛋白主要由清蛋白和球蛋白组成,各行使其重要的功能。
本实验利用盐析方法将血清中的清蛋白和球蛋白分离,并用电泳技术观察蛋白质分离教果。
1.蛋白质分子能稳定存在于水溶液中是因为有两个稳定因素:水化膜和表面电荷。
当维持蛋白质的稳定因素破坏时,蛋白质分子可相互聚集沉淀而析出,蛋白质分子沉淀析出的方法很多,根据对蛋白质稳定因素破坏的不同有中性盐析法、有机溶溶剂法、重金属盐法以及生物碱试剂法等。
盐析法是以中性盐如硫酸铵((NH4)2SO4)等对蛋白质作用破坏蛋白质表面水化膜而使蛋白质相互聚集而析出。
不同的蛋白质沉淀需要的中性盐浓度不同,在不同盐浓度下,蛋白质溶解度不同。
球蛋白在半饱和状态下发生沉淀,而请蛋白在完全饱和状态下沉淀,利用此特性可把蛋白质分段沉淀下来,此种盐析法称分段盐析。
盐析后蛋白质沉淀经水溶后,最大特点是保持蛋白质生物学活性,因此,盐析法是研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最常用方法。
除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柱层析法和超速离心法等也是蛋白质分离的常用方法。
2.水溶后的蛋白质含有高浓度中性盐,需要有脱盐过程去除蛋白质遗留的中性盐,常用方法有:透析法脱盐和凝胶层析法脱盐。
本实验采用凝胶层析法脱盐,在葡聚糖凝胶柱中,蛋白质与盐的分子量不同,当样品通过层析柱时,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因为不能通过网孔而进入凝胶颗粒,沿着凝胶颗粒间的间隙流动,所以流程较短,向前移动速度较快,最先流出层析柱;反之,盐的分子量较小,可通过网孔而进入凝胶颗粒,所以流程长,向前移动速度较慢,流出层析柱的时间较后。
分段收集蛋白质洗脱液,即可得到脱盐的蛋白质。
3.蛋白质分离效果可用电泳方法检测,根据电泳图谱与未分离前蛋白质溶液和标准蛋白质比较,判断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效果。
电泳试剂操作简要说明
Sebia电泳仪简要操作1.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加样10μL --→保湿5分钟--→挂缓冲条--→电泳底版加20μ0 L蒸馏水--→吸去胶片表面水分--→放进电泳舱--→放下电极架--→放入加样梳--→关上电泳盖--→选电泳项目--→按确定键--→按开始键--→检查染脱色液--→胶片放入染脱色舱--→选染脱色项目--→按确定键--→按开始键加样梳:7人份\15人份-6号位,30人份-3号、9号位,54人份-2号、6号、10号位。
2. 免疫固定样品稀释:A液-1: 3 血清30μL + 稀释液60μL,B液-1: 6 血清20μL + 稀释液100μL1、2人份加8μl抗血清。
4人份加12μl抗血清加样10μL (1、8、15号位不加。
3、10号位加B液。
其余各孔加A液。
) --→保湿5分钟--→挂缓冲条电泳底版加200μL蒸馏水--→--→放进电泳舱--→放下电极架--→放入加样梳--→关上电泳盖--→电泳选项目--→按确定键--→按开始键--→取出电极架--→放入定位杆--→放入加样模板--→加抗血清各孔加8μL抗血清,依次为ELP、IgG、IgA、IgM、IgK、IgL)--→关上电泳盖--→按开始键--→打开电泳盖--→按开始键--→移去定位杆、加样模板--→放厚滤纸--→按开始键--→移去厚滤纸--→关上电泳盖--→按开始键检查染脱色液--→胶片放入染脱色舱--→选染脱色项目--→按确定键--→按开始键1、2人份加8μl抗血清。
4人份加12μl抗血清加样梳:1、2人份-6号位,4人份-3号、9号位。
3. 本周氏蛋白免疫固定样本处理:尿标本直接加样;血清须稀释—— A液:血清10μl + 生理盐水90μl(用于GAM、K、L)B液:血清10μl + 生理盐水20μl(用于KF、LF)加样10μl(1、8、15号孔不加,用血清时2 – 5及9 - 12号孔加A液、6 – 7及13 - 14号孔加B液)--→保湿5分钟--→挂缓冲条--→电泳底版加200μL蒸馏水--→吸去胶片表面水分--→放进电泳舱--→放下电极架--→放入加样梳--→关上电泳舱盖--→电泳选项目--→按确定键--→按开始键--→打开电泳舱盖--→取出电极架--→放入定位杆--→放入加样模板--→加抗血清(各孔加8μl抗血清,依次为EPL[黄]、GAM[紫]、K[绿]、L[蓝]、KF[橙]、LF[红])--→关上电泳舱盖--→按开始键--→打开电泳舱盖--→开始键--→移出定位杆、加样模板--→放厚滤纸—→按开始键--→移去厚滤纸--→关上电泳舱盖--→按开始键检查脱色液--→胶片放入染脱色舱--→选脱色项目--→按确定键--→按开始键1、2人份加8μl抗血清。
血清蛋白的电泳的实验报告
血清蛋白的电泳的实验报告血清蛋白的电泳实验报告引言:血清蛋白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物分子之一,它在维持体内稳态、免疫防御和营养输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血清蛋白的组成及其分布情况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电泳技术对血清蛋白进行分离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血清蛋白的功能和相关疾病提供基础数据。
材料与方法:1. 实验仪器:电泳槽、电源、电泳胶、电泳板等。
2. 实验试剂:血清样品、电泳缓冲液、蛋白质标记物等。
3. 实验操作:将电泳胶浸泡于电泳缓冲液中,待其均匀吸收后放置于电泳槽中。
将血清样品与蛋白质标记物混合后,加入电泳槽中的样品孔。
调节电源参数,进行电泳分离。
分离结束后,将电泳板取出,进行染色和成像。
结果与分析:通过电泳实验,我们成功地将血清蛋白分离出不同的带状图谱。
根据电泳胶上的带状图谱,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血清蛋白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血清蛋白主要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β-球蛋白三个主要部分。
在电泳胶上,白蛋白通常位于最上方,形成一条明亮的窄带。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其主要功能是维持渗透压和输送营养物质。
球蛋白则位于白蛋白下方,呈现为一系列较宽的带状图谱。
球蛋白包含多种免疫球蛋白,对于机体的免疫防御具有重要作用。
β-球蛋白则位于球蛋白的下方,它是一组具有多样性的蛋白质,包括一些激素、运输蛋白和凝血因子等。
除了上述主要蛋白质成分外,电泳图谱中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蛋白带。
这些带状图谱可能代表了疾病或炎症状态下的特定蛋白质增加或减少。
通过对这些带状图谱的分析,可以提供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线索。
结论:通过电泳技术对血清蛋白进行分离和鉴定,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血清蛋白的组成和分布情况。
血清蛋白的电泳图谱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血清蛋白的功能和相关疾病机制,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更多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电泳实验是一种初步的分离方法,对于复杂的蛋白质组成和相互作用等问题,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研究。
血清蛋白电泳操作规程
血清蛋白电泳操作规程一.项目名称血清蛋白电泳(HYDRAGEL PROTEIN)二.检验方法名称琼脂糖凝胶区带电泳三.方法学原理蛋白电泳是临床实验室中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剖析技术。
它可以对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异常蛋白质进行筛选。
它是以区带电泳为基础在一种合适的支持介质—琼脂糖上进行的电泳。
血清蛋白质在给定的PH条件下主要根据其所带电荷数将其分离成五种片段: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每一区带含有一种或多种血清蛋白质。
四.方法学溯源自1930年由Tiselius发现了移界电泳(moving boundary eectrophoresis),而后,这种技术的各种局限性已逐渐被区带电泳(zone elecrrophoresis)所克服,区带电泳的条件和支持介质的选择是电泳成败的关键。
血清蛋白区带电泳是在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可定性和/或半定量各条正常或异常蛋白区带。
五.仪器(一)型号:SEBIA HYDRASYS (PN1210)(二)分析和计算参数:1.处理量:约162个样本/小时2.所需样本量:10ul3.检验时间:约半小时4.重复性:有良好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5.电泳参数:电压0-300V(可选至3000V)电流0-500mA功率0-100W六.试剂及配套品(一)试剂1.HYDRAGEL 7 PROTEIN(E)试剂盒HYDRAGEL 15 PROTEIN(E)试剂盒HYDRAGEL 30 PROTEIN(E)试剂盒(1)商标:SEBIA(2)包装规格:70测试/150测试/300测试(3)货号:PN4100/ PN4120/ PN41402.脱色液(1)商标:SEBIA(2)包装规格:Pack for 10×100ml(3)货号:PN4540(4) 成分:柠檬酸3.洗涤液(1)商标:SEBIA(2)包装规格:Pack for 10×80ml(3)货号:PN4541(4)成分:叠氮钠4.稀释剂(1)商标:SEBIA(2)包装规格:Pack for 1×5ml(3)货号:PN4587(二)配套品质控血清(1)商标:SEBIA(2) 包装规格:Pack for 5×1ml(3)货号:PN4783七.操作步骤㈠开机,启动电泳仪。
医院检验中心血清蛋白电泳操作规程
医院检验中心血清蛋白电泳操作规程(1)试剂:1. PH 8.6 M=0.06 巴比妥缓冲液:巴比妥2.21g巴比妥钠12.36g 加热溶解后加蒸水至lL冷却.2.丽春红S染色液:称丽春红S0.4g,三氯醋酸6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到100m1.3.漂洗液:3%(v/v)醋酸溶液:适用丽春红染色的漂洗4.透明液:液体石蜡+氢萘5.洗脱液:0.4M NAOH(2)操作:a)取醋纤膜,粗面编号后,浸入巴比妥缓冲液,浸透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去缓冲液.b)加样:用加样器取血清约3ul加到薄膜上(粗面),垂直点样于粗面上,距端是2.5cm.c)电源:将已加样的薄膜附贴在电泳糟支架上(粗面朝下),要求中部悬空平直,平衡6—10分钟,将电泳仪的正负极与电泳糟的正负极连接,点样端为负极端,通电源,调电压为80-120V,电流强度为0.4-0.6mA/cm,通电40—50分钟.d)染色与漂洗:通电毕,立即将薄膜取出,浸于染液中5—10分钟,取出,用漂洗数次到背景完全漂净呈白色为止,最后于蒸馏水中漂洗半分钟,如不立即定量,可保存于漂洗液中。
(3)定量:1)光密度计扫描法:吸去薄膜上液体,待干燥后,将薄膜浸入十氢萘中,待完全透明后,放入光密度计内,扫描求得各组百分含量。
2)洗脱法:将漂洗的薄膜用吸水纸吸干后,将各色带剪下,白蛋白强入加有0.4M NaOH6ml管中,其它各部份分别浸入有0.4 M NaOH3ml管中,振摇数次,待色泽完全浸出后,即可在600—620nm比色,空白管用0.4MNa0H(4)计算:白蛋白%=白蛋白管吸光度×2/ T× l00α1球蛋白%= Αα1×100/ Tα2球蛋白%= Aα2/ T×100β球蛋白%=β/T×lO0γ球蛋白%=γ/ T×100(T= Aa1b 十 Aα1 十 Aα2 十 Aβ十 Aγ)(5)参考值:ALB: 55—74%α1:0.8—3.2%α2: 4.5—9%β: 5.8—12%γ:10-19%。
蛋白电泳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蛋白电泳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蛋白电泳仪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分离、检测和纯化等方面。
在使用蛋白电泳仪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操作和正确维护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蛋白电泳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一、安全操作规程1.1.前期准备在使用蛋白电泳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
如安装数据分析软件、准备样品、制作电荷载体等。
在准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保持实验室清洁整齐,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穿戴合适的化学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
•不要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将样品、试剂等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有害物质。
1.2.仪器设置蛋白电泳仪在使用前需要进行仪器设置。
在设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仪器应当放置在稳定的台面上,不要放置在易燃物品或化学试剂旁边。
•操作前需要检查仪器的电源、导线、电极、注射器等部件是否连接牢固、无损坏。
•如果有操作说明书,必须进行认真阅读,并在设置过程中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1.3.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确保开启实验室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
•操作前应当佩戴化学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设备。
•不要在操作过程中强制打开或关闭仪器开关,以及各电子部件。
•不要在操作过程中随意更改电压等参数,以免对仪器和实验造成损伤。
•不要在操作过程中将化学试剂、样品等物质直接接触皮肤,注意用耳塞或耳罩保护耳朵,避免噪音身体损坏。
1.4.实验后清理实验完成后,需要对仪器进行清理和维护。
在清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关闭电源,拔掉电源插头。
•使用专业清洗液清洗仪器,不要使用硬质物体刮擦或碰撞仪器表面。
•对电极板进行专业维护,及时清除积累物并加入防腐剂。
•确保实验室环境干燥、无火源和化学试剂。
二、保养规程蛋白电泳仪在长期使用中,需要进行一些常规保养。
常规保养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避免损坏和维修。
下面是蛋白电泳仪常规保养规程:2.1.保持清洁经常清洁蛋白电泳仪,可以防止仪器表面积累灰尘和异物。
血清蛋白电泳(醋酸纤维薄膜法)
实验一血清蛋白电泳(醋酸纤维薄膜法)[目的]了解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
[原理]带电荷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的电极泳动称为电泳。
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但大都在pH7以下,若将血清置于pH8.6的缓冲液中,则这些蛋白质均带负电,在电场中都向阳极移动。
由于各种蛋白质在同一pH环境中所带负电荷多少及分子大小不同,所以在电场中向阳极泳动速度也不同。
蛋白质分子小而带电荷多者,泳动速度快;反之,则泳动速度慢。
因此可将血清蛋白质依次分为清蛋白、a1-球蛋白、a2-球蛋白、b-球蛋白和g球蛋白五条区带,经染色可计算出各血清蛋白质含量的百分数。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具有微量、快速、简便及分辨率较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血清蛋白、血红蛋白、脂蛋白、同工酶的分离和测定。
[仪器与材料]1.仪器:电泳仪、电泳槽、分光光度计或光密度仪。
2.材料:醋酸纤维薄膜、培养皿、滤纸、镊子、点样器、直尺、铅笔、剪刀等。
[试剂]1.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pH8.6,m=0.06)。
称取巴比妥2.21克和巴比妥钠12.36克,溶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热溶解。
待冷至室温后,再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毫升。
2.染色液。
称取丽春红S0.4克及三氯醋酸6克;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毫升。
3.漂洗液。
3%(V/V)醋酸溶液。
4.透明液。
取无水乙醇75毫升和冰醋酸25毫升混匀备用。
5.0.4mol/L氢氧化钠溶液。
6.40%(V/V)醋酸溶液。
[操作]1.薄膜的准备:取醋纤薄膜(2厘米*8厘米)在毛面的一端约1.5厘米处,用铅笔轻划一直线,表露点样位置并编号。
然后将此薄膜置于巴比妥缓冲液中浸泡,待充分浸透(即膜条无白斑时)后取出,用洁净滤纸轻轻吸去表面的多余缓冲液。
2.点样。
取少量血清置于普通玻璃板上,用点样器的钢口蘸取血清(约3~5ml),随后将钢口垂直“印”在点样线上,待血清渗入膜后移开点样器。
点样应注意,要适量、均匀和垂直,并避免弄破薄膜。
血清蛋白电泳标准操作程序
血清蛋白电泳标准操作程序1规范血清蛋白电泳检测的操作程序,以保证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检测方法为电泳技术。
原理是:粒子在溶液中带有净电荷才能在电场中移动,其带电状态取决于粒子表面的化学基团和溶液的pH值。
蛋白质在电场中不再移动,溶液的这一pH值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若溶液pH处于等电点酸侧,则蛋白质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
若溶液pH处于等电点碱侧,则蛋白质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等电点不同,在同一电场中泳动速度不同。
电泳后用酸兰染色,通过扫描检测。
白蛋白带负电荷最多,因此泳动在最靠阳极,以后依次为α-1 球蛋白、α-2 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
3血清。
4黄色胶头促凝试管,有促凝剂。
抽取静脉血 2~3ml 置黄头试管内送检。
血清样本 2~8℃可稳定 1 周。
如果需要延长保存样品时间,需将样品保存在-20℃条件下。
55.1 试剂:美国海伦娜血清蛋白电泳检测试剂盒。
5.1.1 染色液 I:取丽春红浓缩液一瓶(试剂盒内) 过滤,用 5 份甲醇、 5 份蒸镏水、1 份冰醋酸混匀稀释至 1000 ml ,装入专用壶内备用。
5.1.2 脱色液I:5 份甲醇、 5 份蒸镏水、 1 份冰醋酸混匀稀释至 1000ml ,装入专用壶内备用。
5.1.3 染色液 II:取酸性蓝染色试剂一瓶(试剂盒内),用 50%冰醋酸 100ml ,使其完全溶解并过滤,加蒸镏水混匀稀释至 1000 ml ,装入专用壶内备用。
5.1.4 脱色液 II:配制 5%冰醋酸 1000 ml ,装入专用壶内备用。
5.2 试剂保存与有效期5.2.1 新购试剂保存于室温,勿冷冻,在有效期内使用。
5.3 仪器: SPIFE4000 电泳仪。
66.1 打开 SPIFE4000 全自动电泳分析系统主电源,然后打开电脑点击 SPIFE4000 图标使仪器初始化。
6.2 灌注样品处理器。
点击 Maintenance→ Prime→ Sample Delivery system 进行灌洗。
血清脂蛋白电泳原理和操作方法
血清脂蛋白电泳原理和操作方法血清脂蛋白电泳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检测血液中脂蛋白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其原理是利用电场将血清中的脂蛋白分子按照其电荷和大小进行分离,进而通过电泳染色或免疫印迹等方法进行分析。
血清脂蛋白电泳的操作方法如下:1. 样本制备:首先,将待测血清标本离心分离清澈的血浆。
避免搅拌或摇晃,以防止脂蛋白在离心过程中发生聚集。
然后,取清澈的血浆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2. 准备凝胶:将脂蛋白电泳所需的琼脂糖凝胶制备好。
通常使用琼脂糖凝胶浸润缓冲液来充分浸润凝胶,并确保凝胶的均匀性。
3. 样本加载:将预处理的血浆样本加载到琼脂糖凝胶孔中。
为了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通常将血浆样本稀释以调节其浓度。
4. 电泳操作:将装有样品的琼脂糖凝胶板放置在电泳槽中。
然后,连接电极,以产生稳定的电场。
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电场条件,如电压和电流密度。
5. 电泳结束:在预定时间内进行电泳。
根据脂蛋白的电泳迁移率和分离效果,可以调整电泳时间。
6. 固定凝胶:电泳结束后,将凝胶板取出,用酸性醇溶液进行固定。
这可以确保蛋白质在凝胶上的位置固定,并防止蛋白质的迁移。
7. 染色或免疫印迹:固定后的琼脂糖凝胶可以选择染色方法或者进行免疫印迹。
染色方法可以直接显示脂蛋白的位置,免疫印迹可以使用抗体识别特定的脂蛋白。
总结起来,血清脂蛋白电泳是一种通过电场将血清中的脂蛋白分子分离的方法。
其操作步骤包括样本制备,凝胶制备,样本加载,电泳操作,电泳结束,凝胶固定,染色或免疫印迹等。
注意在操作过程中确保样本和凝胶的稳定性,以及调整电泳条件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电泳法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电泳法)1. 实验原理血清电泳检查是临床实验室中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技术。
它可以对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异常蛋白质进行筛选。
它是以区带电泳为基础在一种合适的支持介质—琼脂糖上进行的电泳。
血清蛋白质在给定的PH条件下主要根据其所在带电荷数将其分离成各种片段,根据其支持介质不同,电泳技术已有很大发展。
选用琼脂糖作介质,其使用十分方便。
血清蛋白质由五个不同迁移区带组成:ALB,α1,α2,β和γ球蛋白。
每一区带含有一种或多种血清蛋白质。
2. 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应空腹。
2.2 标本种类:静脉血3. 标本储存:静脉血分离出血清,储存于2-8℃冰箱中,5天。
4. 标本运输:储存于2-8℃状态下的冰壶或泡沫箱密封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或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 试剂6.1试剂名称:血清蛋白电泳检查试剂6.2 试剂生产厂家:法国Sebia公司6.3 包装规格:150tests6.4 试剂盒组成琼脂糖凝胶10块缓冲液条带10包×2条氨基黑(浓缩液)1瓶×100ml 点样模具滤纸10条×1盒6.5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贮存于室温(15~30℃)或冰箱(2~8℃),不能冷冻。
有效期两年。
7. 仪器设备7.1 仪器名称:SEBIA电泳仪7.2 仪器厂家:法国Sebia公司7.3 仪器型号:HYDRASYS8. 操作步骤8.1 启动电泳仪8.2 将加样器放在一平板上,有数字的一端向上。
各加样孔加入10ul溶血的样品,2分钟内加样完毕。
将加样器放入保湿盒内,齿端向上(转运时用塑料齿保护架)。
等待5分钟,使样品扩散至齿端。
打开电泳仪盖,抬起电极和加样器支架。
8.3 使用HYDRAGEL 15 HEMOGLOBINCE时选择仪器的“PROTEIN”程序(位于链盘左侧)。
8.4 从包装袋内取出缓冲条,拿出末端的塑料片,将缓冲条两端塑料片固定在电极支架背侧的钉上,塑料片应紧贴支架。
血清蛋白电泳实验报告
血清蛋白电泳实验报告血清蛋白电泳实验报告引言:血清蛋白电泳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分离和鉴定血清中的不同蛋白质成分。
通过电泳的原理,我们可以获得关于血清蛋白的重要信息,如蛋白质的分布情况、浓度以及异常蛋白的存在等。
本文将介绍血清蛋白电泳实验的步骤、结果和意义。
实验步骤:1. 样本准备:收集被测者的血清样本,并将其离心以去除细胞和血小板等固体成分。
2. 样本处理:将血清样本进行蛋白质沉淀,以去除一些干扰物质。
常用的方法包括酸性沉淀和盐析沉淀等。
3. 准备电泳胶: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通常使用10%的聚丙烯酰胺凝胶。
4. 样本加载:将处理后的血清样本加载到电泳胶槽中,通常使用细管或微量移液器进行操作。
5. 电泳条件设置: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泳条件,如电压、电流和时间等。
通常,较低的电压和电流可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6. 电泳运行:将电泳胶槽连接到电源,进行电泳运行。
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电荷,不同的蛋白质会在凝胶中移动的速度不同。
7. 凝胶染色:电泳结束后,将凝胶染色以显示蛋白带的分布情况。
通常使用共染色剂如银染法或可见染色剂如考马斯亮蓝R-250等。
8.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凝胶上的蛋白带的位置和强度,可以得出有关蛋白质成分的信息。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观察到了人类血清蛋白的常见分离带,包括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白蛋白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迁移速度最快,位于凝胶的最顶端。
α1-球蛋白和α2-球蛋白位于白蛋白下方,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则位于凝胶的最底端。
根据蛋白带的强度和位置,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被测者的血清蛋白组成情况。
实验意义:血清蛋白电泳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观察蛋白带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肝功能、免疫功能以及某些疾病的存在。
例如,白蛋白的减少可能与肝功能异常有关,γ-球蛋白的增加可能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动有关。
此外,血清蛋白电泳还可用于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肿瘤的存在。
SDS-PAGE蛋白电泳标准操作规程
SDS-PAGE蛋白电泳标准操作----(纯度检测)一.目的:检测蛋白质的纯度是否达到生产抗体的要求。
二.依据:《分子克隆手册》,Ab-mart公司内部标准。
三. 职责:质量控制部。
四.试剂与水:所有试剂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或超纯水。
五. 器皿与耗品:所有玻璃器皿使用前用玻璃清洁剂清洗, 80℃烤干。
tube、tip一次性使用。
六. 仪器设备:电泳仪(电源1--300V)电泳槽灌胶模具染色具凝胶扫描仪七. 环境要求:相对洁净环境,室温。
八. 溶液的配置:1.A液:1.5MTris·HCl pH8.8称取18.15gTris碱(分析纯)加适量的超纯水溶解,用浓盐酸(分析纯)调pH值至8.8,加超纯水定容至100 ml。
贴上标贴,4℃保存。
此溶液有效使用期限为三个月。
(溶液配置台帐见附件)2.B液: 1MTris·HCl pH6.8称取12.1gTris碱(分析纯)加适量的超纯水溶解,用浓盐酸(分析纯)调pH值至6.8,加超纯水定容至100 ml。
贴上标贴,4℃保存。
此溶液有效使用期限为三个月。
(溶液配置台帐见附件)3.C液: 30%丙烯酰胺称取29.2g丙烯酰胺(分析纯),0.8gN,N’-甲叉双丙烯酰胺(分析纯), 加适量的超纯水溶解,再定容至100 ml,用滤纸过滤,。
贴上标贴,避光4℃保存。
此溶液有效使用期限为三个月。
(溶液配置台帐见附件)4.D液:10%SDS称取10gSDS(分析纯),用超纯水溶解至100 ml.贴上标贴,室温储存。
此溶液有效使用期限为三个月。
(溶液配置台帐见附件)5.E液:10%过硫酸胺称取10g过硫酸胺(分析纯), 用超纯水溶解至100 ml。
贴上标贴,-20℃保存。
此溶液有效使用期限为三个月。
(溶液配置台帐见附件)6.F液:TEMED(amersco)7.电泳缓冲液(10X)称取60.57g Tris碱(分析纯),288.268g甘氨酸(分析纯),20gSDS(分析纯),加超纯水定容至2000ml,临用前加超纯水稀释10倍,贴上标贴,室温储存。
蛋白电泳检测操作规程
1. 目的:规范蛋白电泳检测操作2. 范围:适用于蛋白电泳检测3. 职责:实验室人员对本操作规程的实施负责。
4. 内容:4.1 稀释取900ul超纯水放入离心管中,再加入100ul样品混合均匀制成稀释液。
另取呈梯度的BSA10ul加入到90ul超纯水中稀释十倍。
4.2 酶解取稀释液20ul置于另外一组离心管中,加入5ul Loading Buffer混合均匀,盖紧离心管盖,沸水浴10min。
4.3 离心完成沸水浴后,置于离心机中13000rpm离心3-5min,离心待用。
4.4 准备电泳取出预制凝胶,撕去底部封条,黑色条朝外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缓冲液检测是否渗漏,如渗漏则重新安装凝胶。
4.5 加样电泳按照顺序,使用移液枪以及加样枪头将待用样品和BSA依次加10ul到凝胶点样孔中,盖上电泳槽,开启电泳仪,调节电压至80V,开始电泳;半小时后调节电压至120V,继续电泳过程直至电泳条带至凝胶底部。
4.6 后处理取出凝胶,清水冲洗后置于容器中加入染色液,在摇床中50rpm染色1.5h。
染色完成后,倒出染色液,清水冲洗干净后,加入脱色液,在摇床中50rpm脱色30min,然后倾去脱色液,换用新的脱色液重复脱色30min,脱色过程重复三次。
置于观察灯上拍照,利用image处理图片(具体操作见image使用流程)5. 注意事项5.1 预制凝胶底部封条一定要撕去。
5.2 BSA的配制必须精确,必须使用中性缓冲液配制。
5.3 凝胶加样过程必须使用配套加样枪头,使样品下沉。
5.4 电泳缓冲液可重复利用,但建议重复次数不超过三次;染色液也可重复使用,建议重复次数不超过三次。
6.附录6.1 染色液(1L)配制方法考马斯亮蓝R250 2.5g、乙醇400ml、乙酸100ml、水500ml。
6.2 脱色液(500ml)配制方法乙醇50ml、乙酸100ml、水350ml。
6.3 缓冲液配制方法缓冲液制剂一袋溶入1L水中混合均匀。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作业指导书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作业指导书(电泳法)1. 实验原理血清电泳检查是临床实验室中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技术。
它可以对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异常蛋白质进行筛选。
它是以区带电泳为基础在一种合适的支持介质—琼脂糖上进行的电泳。
血清蛋白质在给定的PH条件下主要根据其所在带电荷数将其分离成各种片段,根据其支持介质不同,电泳技术已有很大发展。
选用琼脂糖作介质,其使用十分方便。
血清蛋白质由五个不同迁移区带组成:ALB,α1,α2,β和γ球蛋白。
每一区带含有一种或多种血清蛋白质。
2. 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应空腹。
2.2 标本种类:静脉血3. 标本储存:静脉血分离出血清,储存于2-8℃冰箱中,5天。
4. 标本运输:储存于2-8℃状态下的冰壶或泡沫箱密封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或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 试剂6.1试剂名称:血清蛋白电泳检查试剂6.2 试剂生产厂家:法国Sebia公司6.3 包装规格:150tests6.4 试剂盒组成琼脂糖凝胶10块缓冲液条带10包×2条氨基黑(浓缩液)1瓶×100ml 点样模具滤纸10条×1盒6.5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贮存于室温(15~30℃)或冰箱(2~8℃),不能冷冻。
有效期两年。
7. 仪器设备7.1 仪器名称:SEBIA电泳仪7.2 仪器厂家:法国Sebia公司7.3 仪器型号:HYDRASYS8. 操作步骤8.1 启动电泳仪8.2 将加样器放在一平板上,有数字的一端向上。
各加样孔加入10ul溶血的样品,2分钟内加样完毕。
将加样器放入保湿盒内,齿端向上(转运时用塑料齿保护架)。
等待5分钟,使样品扩散至齿端。
打开电泳仪盖,抬起电极和加样器支架。
8.3 使用HYDRAGEL 15 HEMOGLOBINCE时选择仪器的“PROTEIN”程序(位于链盘左侧)。
8.4 从包装袋内取出缓冲条,拿出末端的塑料片,将缓冲条两端塑料片固定在电极支架背侧的钉上,塑料片应紧贴支架。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其定量 实验报告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其定量实验报
告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定量技术。
本实验旨在通过电泳分离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并利用醋酸纤维薄膜定量测定其含量。
以下是实验的具体步骤和结果。
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将血清样品离心并取上清液。
2. 样品混合:将取得的血清样品与等体积的缓冲液混合。
3. 样品加载:将混合样品加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板上。
4. 电泳分离:通电使蛋白质沿着凝胶板移动,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5. 醋酸纤维薄膜染色:将凝胶板放在染色缸中进行染色。
6. 图像采集:使用分析软件采集凝胶板图像。
7. 定量分析:利用染色蛋白质的光密度值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
经过电泳分离和醋酸纤维薄膜染色后,我们成功地分离出血清样品中的主要蛋白质,并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各蛋白质的相对含量。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血清蛋白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等。
结论: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一种有效的蛋白质分离和定量技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组成及含量。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蛋白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全部内容及结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实验血清蛋白电泳
电泳基本原理:
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 相反的电极移动。
电泳技术指利用电泳现象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分析 的技术。
蛋白质N端游离氨基,C端游离羧基以及侧链 上一些基团在一定pH条件带电荷, 因此可以 用电泳技术分离和鉴定。
COO╱ + H+ Pr ←————→ ╲ + OH-
电极缓冲液通常为pH8.3 Tris-甘氨酸缓冲液,样品及浓缩胶中为pH6.7 Tris-HCL缓冲液。 甘氨酸的电离小,有效迁移率小,称为慢离子。 浓缩胶中的氯离子完全电离,有效迁移率大,称为快离子。 蛋白质在浓缩胶中介于二者之间。电泳开始后,蛋白质被压缩。 1cm厚样品层可以压缩0.25μm的厚度。
注意: (1)加入胶时避免气泡; (2)注水时用滴管或移液器,尽量轻,避免胶表面发生震动与扩散; (3)长针头易堵塞,不要用于注水; (4)滤纸不能接触胶表面。
2. 上样和电泳: 将凝胶管插入电泳槽槽底橡胶塞孔中,加入电极缓冲液
与下电泳槽,随后放入凝胶管及上槽,除气泡, 加样品液 50μl至浓缩胶面。加电解液直至装满上电泳槽。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以聚丙烯酰胺作为 支持介质的一种电泳技术。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优点
聚丙烯酰胺是人工合成的凝胶。机械强度好、弹 性大、透明,化学稳定性高,分辨率高。仅需小 量样品即可进行。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类
按凝胶装置分为盘状电泳及板状电泳。
盘状电泳通常是不连续系统,利用缓冲液离子成分、 pH、凝胶孔径进行电泳,带电颗粒电泳时具有电荷 效应、分子筛效应、 浓缩效应。
电泳约1.5hr。 上层浓缩胶 电流1mA/管。 下层分离胶 电流5mA/管。 电泳直至溴酚蓝染料前沿下至凝胶末端处,即停止电泳。
血清蛋白电泳
D
蒸发薄膜与滤纸桥接触不良 薄膜位置歪斜、弯曲,与电流方向不平行 缓冲液变质;样品不新鲜 CAM质量不高等 电渗现象
D
评价
❖ 优点:CAM电泳具有灵敏度高,标本用量少,
分辨率高,区带清晰,电泳时间短,操作简便 快捷;CAM对染料不吸附,蛋白区带均匀,背 景清晰,既易比色定量,又易透明后进行光密 度扫描。
57~68 1.0~5.7 4.9~11.2 7.0~13.0 9.8~18.2
D
各组分构成
Alb:白蛋白 α1:α1酸性糖蛋白;α1抗胰蛋白
酶;甲胎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α2:触珠蛋白;铜兰蛋白;α2巨球蛋白;
α脂蛋白 β:转铁蛋白;补体系统;β脂蛋白 γ:IgG;IgM;IgA;IgD;IgE; CRP
和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α1-抗胰蛋白、 α1-糖蛋白、α2-巨球蛋白、转铁蛋白和 其他微量蛋白等成分。
D
历史
❖ 1809年,Pehce(俄国物理学家)首先发现 电泳现象
❖ 1937年,Tiselius(瑞典)制成界面电泳仪, 应用于蛋白质研究
❖ 1948年,Wieland和Fischer建立了滤纸 电泳法,奠定了区带电泳技术的基础
D
电泳用于分离物质的原理
COO╱ + H+ Pr ←————→ ╲ + OH-
NH2
COO-
COOH
╱ + H+ ╱
Pr ←————→ Pr
╲ + OH- ╲
NH3+
NH3+
PH>PI
PH=PI
PH<P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蛋白电泳
一.项目名称
血清蛋白电泳(HYDRAGEL PROTEIN)
二.检验方法名称
琼脂糖凝胶区带电泳
三.方法学原理
蛋白电泳是临床实验室中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剖析技术。
它可以对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异常蛋白质进行筛选。
它是以区带电泳为基础在一种合适的支持介质—琼脂糖上进行的电泳。
血清蛋白质在给定的PH条件下主要根据其所带电荷数将其分离成五种片段: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每一区带含有一种或多种血清蛋白质。
四.方法学溯源
自1930年由Tiselius发现了移界电泳(moving boundary eectrophoresis),而后,这种技术的各种局限性已逐渐被区带电泳(zone elecrrophoresis)所克服,区带电泳的条件和支持介质的选择是电泳成败的关键。
血清蛋白区带电泳是在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可定性和/或半定量各条正常或异常蛋白区带。
五.仪器
(一)型号:SEBIA HYDRASYS (PN1210)
(二)分析和计算参数:
1.处理量:约162个样本/小时
2.所需样本量:10ul
3.检验时间:约半小时
4.重复性:有良好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
5.电泳参数:电压0-300V(可选至3000V)
电流0-500mA
功率0-100W
六.试剂及配套品
(一)试剂
1.HYDRAGEL 7 PROTEIN(E)试剂盒
HYDRAGEL 15 PROTEIN(E)试剂盒
HYDRAGEL 30 PROTEIN(E)试剂盒
(1)商标:SEBIA
(2)包装规格:70测试/150测试/300测试
(3)货号:PN4100/ PN4120/ PN4140
2.脱色液
(1)商标:SEBIA
(2)包装规格:Pack for 10×100ml
(3)货号:PN4540
(4) 成分:柠檬酸
3.洗涤液
(1)商标:SEBIA
(2)包装规格:Pack for 10×80ml
(3)货号:PN4541
(4)成分:叠氮钠
4.稀释剂
(1)商标:SEBIA
(2)包装规格:Pack for 1×5ml
(3)货号:PN4587
(二)配套品
质控血清
(1)商标:SEBIA
(2) 包装规格:Pack for 5×1ml
(3)货号:PN4783
七.操作步骤
㈠开机,启动电泳仪。
㈡将1个(用于7 PROTEIN或用于15 RPOTEIN)或2个(用于30 PROTEIN)加样梳置于平板上,有数字的一端向上,在2分钟内完成每块加样梳的加样,每孔加10ul样品,然后齿梳向上把加样梳放于湿盒内5分钟。
㈢选择相应的电泳程序,使用HYDRAGEL 7 PROTEIN(E)时选择仪器的“PROTEIN 7”电泳程序,使用HYDRAGEL 15/30 PROTEIN(E)时选择仪器的“PROTEIN 15/30”程序。
㈣从包装袋内取出缓冲条,将其固定在电极支架背侧的钉上,再取出凝胶,用薄滤纸快速轻轻地吸去凝胶表面多余的液体,在温控板表面下1/3处加120 l[HYDRAGEL 7 PROTEIN (E)]或200ul[HYDRAGEL 15 PROTEIN(E)]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将凝胶片底边紧靠框架底边,边缘对齐边线,略弯曲凝胶片慢慢放平,注意凝胶片下面勿出现气泡。
㈤自然放下支架,从湿盒中取出加样梳并去除齿梳下的保护支架,7和15个样品分析的加样梳置于支架6号位,30个样品分析的加样梳则分别置于3号和9号位,注意点样梳上的数字必须面对操作者,关上电泳舱盖,按下键盘左侧的绿色箭头“START”键,电泳开始,确保仪器右侧的空气通道不被堵塞。
㈥电泳仪自动发出蜂鸣声,提示电泳结束,打开电泳盖,将加样梳和缓冲条丢弃,取出已烘干的胶片,用湿纸巾擦拭电极和温控板,将胶片固定于凝胶支架上放入染色空间中,在检查染色液瓶内是否有300ml染色液,脱色液瓶内是否有1000ml脱色液以及是否排空了废液瓶后,选择“PROT./B1-B2/Hb”染色程序并按“start”键开始染色。
㈦在染色、脱色以及干燥步骤完成后,电泳仪自动发出蜂鸣声,取出凝胶支架,将烘干的胶片用光密度仪进行扫描,若希望胶片背景更加清晰,在进行扫描前可以额外增加一个冲洗步骤,程序为“WASH ISOENZ/GEL”。
㈧关机,在电脑系统上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
八.参考范围
白蛋白60.0~71.0%
α1-球蛋白 1.4~2.9%
α2-球蛋白7.0~11.0%
β-球蛋白8.0~13.0%
γ-球蛋白9.0~16.0%
九.临床意义
血清蛋白是血浆中最多的固体成分,有300多种,每种蛋白均承担一定的生理功能(如白蛋白、球蛋白、补体成分等)。
很多疾病可引起各种蛋白的变化,因此分析这些变化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并可随访病情、推测预后。
以下疾病在蛋白电泳图谱中可早期发现:
总蛋白浓度Alb α1 α2 βγ双白蛋白血症双峰
感染综合症
急性炎症N ↓N ↑↑N
慢性炎症↓↑↑↑肝病综合症
肝炎↓N ↓↓↑↓↓↓↑
肝硬化↓N↑↓↓N ↓N ↓β-γ桥
肝癌↓N ↓↓甲胎蛋白N ↓N ↑N
低蛋白血症↓↓↓↓N↑N↑↓N↑
肾病综合症↓↓↓↓↑↑↑↓N↑
M 蛋白血症←M蛋白峰→
蛋白缺陷型←白蛋白或某种球蛋白↓↓→
十.标本要求
㈠取新鲜血清进行分析,根据临床实验室对各种试验所使用的操作程序进行血清或尿样本的采集,样本置于冰箱内(2~8℃)可保存一周,若冰冻可延长保存时间至少一个月。
冰冻的血清样本加入0.02g/dl的叠氮钠可以增加其存放稳定性。
㈡点样时使用未经稀释的血清样本。
贮存于2℃~8℃或经冷冻后的样品,有些血清(特点是含冷球蛋白成分)可能会变得粘稠或混浊。
这些样本操作时可能存在一个点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用稀释剂预处理,即加入25ul液化剂于75ul血清中,在震荡器上混匀15秒,然后按规定程序继续进行。
㈢避免使用溶血标本和血浆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