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清时期的徽商与芜湖
徽商吴兴周和芜湖明远公司
奏为 臣病垂危 ,伏忱哀鸣 ,叩请天恩事 : 窃臣皖南下士 ,一介 庸愚 ,遭遇圣明 ,滥忝科 第,由部 曹转御 史 ,
游擢 卿贰 ,显 荣 已臻 乎极 ,报效 未尽 未涓埃 。 自丁忧 回籍 以来 .弱植 渐形哀朽 ,比 来一病 ,弥见颓唐 ,迄今益 觉不支。 自问万无生理 ,惟念 受恩深重 ,当永铭子 子孙孙 ,瞑 目长辞 ,再 矢报 于生生世世 。所 有微 臣
[ 6 0 ] 同上,第3 0 4 页。 [ 6 1 ] 同上,第3 0 3 页。 [ 6 2 ] 同上,第3 4 2 页至3 4 3 页。 [ 6 3 ] 同上,第3 4 5 页。 [ 6 4 ] [ 6 5 ] 同上 ,第3 4 6 页。
惟耐行 ,恭敬勋安不尽。治晚生制 王茂荫稽首。”
得了不错的声誉。
以前 的芜湖是一座 以昏黄的植物油灯 和蜡烛灯 照亮夜 色
的江城 ,1 8 7 7 年4 月1 日芜湖 开埠 之后 ,很快 就接 受 了 西 方的洋 油灯 即煤油灯 。这是 因为西方的洋油 商们 先将 洋油用 小铁瓶装着 ,再配上洋油灯 ,免费送给 官府 ,商
( 1 8 7 5)因病乞 归,次年病逝 滁州 。为 官三十余年 ,其 中任 封疆大 吏 十六年,为皖东清史上 唯一的封疆大吏 ,中国漕运 史上之集权 总督 。李 鸿章称其为 “ 天子知名 淮海吏”。翰林 院编修钱振 伦称其 “ 以民慈父 , 为国重臣,江南草木 知名,天下治平 第一人”。清正廉洁,士民称颂。 [ 5 9 ] 见《 王茂荫 集》第3 0 2 页。
一
投身 “ 实业救 国" ,接 办明远公 司
2 0 世纪初 的时候 ,正是孙中 山实业救 国的思想 大为
盛 行 之 时 ,吴 兴 周 也 深 受 其 影 响 。 他 不 再 满 足 于 一 个 小
论明清时期的徽商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明清时期的徽商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代史指导教师:***20040501中文摘要恶劣的自然环境,人多地少矛盾的激化,迫使徽州人为了生存而出外经商。
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发商业需求旺盛,为徽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徽人以儒道经商,他们不屈不挠、克勤克俭、知法守法,地理知识丰富、管理体制严密、金融手段先进,特别注意团结协作。
徽商“其货无所不居”,“以盐、典、茶、木为最著。
”其足迹之广、资产之盛、声势之大在中国商业史上实属罕见。
他们依靠宗族的力量,控制城镇集市的全部或大部分贸易。
徽商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他们的经营活动促进了城镇经济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他们乐善好施,对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贡献较大。
徽商积极参加抗倭,在交通史和商业史方面有突出贡献。
其消极作用是:“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崇儒鄙商的价值取向,阻碍了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徽商与封建政治势力、宗族势力粘合紧密,加固了封建统治秩序。
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清代嘉(庆)、道(光)之后,徽商在外来资本和民族资本两股潮流的冲击下跌落下来。
AbstractPeopleinHulhadtoseektheirfortunebecauseoftheadversenaturalcircumstancesandintensificationofcontradictionbetweenlargerpopulationandlessland.Theywereofferedmorechancesasaresultoftheeconomicaldevelopmentandincreasingdemands.TheyowedtheirSUCCESStoseveralfactors,suchas,managementbyContuciusandTaoism,persistence,thriftiness,abidingbylaw,enoughgeographicalknow/edge,thoroughmanagingsystem,advancedfinancialmeansandclosecooperation.TheHuibusinessmenengagedinvarioustrades.esp.insalt.pawn,teaandwood.Theirwidebusinessarea,largeamountsofwealthandgreatinfluencewereseldomseeninthehistory.Theyrelieduponthepatriarchalelantocontrolallormostoftownsbusiness.Thekpositiverolesincluded:firstly,theirbusinessactivitiesencouragedtownseconomyandmarketeconomyinagriculturalarea;secondly,theylovedtodophilanthropicworkineducmionandpublicwelfare;atlast,theyresistedJapaneseinvadersandmadegreatcontributionintransportationandbusinesshistory.Thenegativerolesliedintheirconventionalhistorybelief.ThevalueorientationofholdingConfuciusinesteemanddepreciationofbusinesshinderedthefurtherdevelopmentofmarketeconomy,whatwasworse,theircloserelationshipwiththefeudalpowerandpatriarchalclanreinforcedthefeudalorder,whichwasoneofthereasonsofalong—standingfeudalsocietyandslowly—developingbourgeoiseconomy.AfterJiaqingandDaoguangPeriod.HeHuibusinessmenfellbehindasaresultofdoubleeffectofforeignandnationalcapital.南宋时期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帮到清朝发展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并且保持三百年长盛不衰,这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徽商。
徽商古老芜湖隐藏名片大揭秘
徽商古老芜湖隐藏名片大揭秘全文共1604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从古至今,“江城”芜湖一直都是闪耀在长江流域的一颗璀璨明珠。
可能说起芜湖名片,人们不禁会想到奇瑞汽车、方特乐园和傻子瓜子。
其实,芜湖还有一张鲜为人知的老名片——浆染。
早在明清时期,芜湖就已经是全国浆染业中心,还是全国五大手工业中心之一,染制的产品更是热销海内外。
而创造这一芜湖传奇的,正是一个名叫阮弼的徽州商人。
家道中落前途暗淡无光阮弼是徽州歙县岩镇人,出生于明代一个祖辈经商的家庭,家业丰厚、富庶有余。
阮氏家族一直以仁义为本,阮弼的父亲更是好善乐施,平日村里村外若有人家生活困难,阮家常慷慨解囊给予支援。
久而久之,人们开始把阮父的仁义视为愚蠢,纷纷借钱不还,而此时阮家偌大的家业已经开始衰败。
阮弼出生后,阮家生活更加窘迫,后来甚至难以支付他读私塾的费用,导致他仅仅读了几年书就不得不休学。
学业难继、前途迷茫,未来的道路何去何从。
愁苦之下,阮弼想到祖辈经商有道,便下定决心离乡做生意。
他向父亲请求说:“乡亲们大多外出经商,不少都致富了,而我们却负债累累,为何我们甘受贫困?我要去闯出一番事业来!”“脚踩旧布鞋、怀揣油纸伞、肩背破布囊”,阮弼前往芜湖,踏上了成就“浆染帝国”的道路。
用心经营奠定浆染基业芜湖“广济寺”之所以选择芜湖,不是巧合,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芜湖位于长江中下游,交通发达,商旅络绎不绝,素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
在芜湖安顿下来之后,又经过一番考察,阮弼做起了染色纸业的小本生意。
因为他讲求信誉、注重质量,因而受到顾客的青睐。
不仅如此,阮弼留心观察市场行情,具有极其灵敏的商业嗅觉。
他发现芜湖虽然各行业牙行(牙行即买卖商品的中间商)林立,唯独缺少染色纸业牙行。
而阮弼因处世周到,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于是便以自身人脉为依托,向各染纸作坊主毛遂自荐管理芜湖染色纸业生意往来。
他在同行的支持下成功设立了染色纸业牙行,并担任牙行负责人。
与此同时,他还督促业内店家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帮助作坊主筹集生产资本、合并一些小的染色纸作坊以扩大生产,并制定了详细的染色纸行业条规。
芜湖在明清江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每 家 资 本 在 十 余 万 元
巷 皖南 米 粮 多 集 于 此 , 米 商 之手 经 边 沿 , 业 兴 盛 , 工 业 发 达 , 石 吉先 生 在 《 清 镇 惟 此最 大 ” 。 , 商 手 刘 明 江 南米 粮市 镇 表 》 列 及 芜 湖 的鲁 港镇 , 树 志 贩于 江浙 之枫 桥 、 浦 诸 镇 , 的甚 至 转 运 到广 州 、 中 樊 乍 有
米 幸四 业 年
布 业 光 绪 年 问
每 年 出 口三 百 到 五 百 余 万 石 每 年 营 业 额 五 百 余 万 元 每 年 营 业 额 百 余 万 元
每 年 营 业 额 二 十 余 万 元
丝 业 光绪 二 十 年
茶 业 光 绪 二 十 年
元朝 末 年 , 湖 “ 得户 八 十 有 三 , 收 田赋 为 芜 仅 岁 典 业 光 绪 年 间 石 仅一 十有 七 ” 巷 而 到 明 朝 初 年 便 “ 声若 潮 , 京 广 洋 货 光 绪 二 十 年 。 ; 市 至 夕不得 休 ” ; 了明 万 历 年 问 即 “ 五 方 而 府 杂 货 光 绪 年 间 到 辏
长三 角地 区是 明清 江 南 经 济 的 中 心 , 成 了繁 了巨大 的推 动 作 用 , 如 马 克 思 所 说 “ 市 的 发 展 形 正 城 要 以商 业 为 条 件 ”9 ’ l卷 l 。芜 湖 十里 长 街 , 由新 市 密 的市场 网络 和市 镇 网络 , 造 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煌 的经济 业绩 , 创
界 同
商业 的发 展规 模 主要体 现 在各行 业 的经 营状况 上 。现根据 民国《 湖县 志 》 芜 的记 载 , 计 出 占 比重 统
较 大 行业 的经 营情 况 ( 表 1 。 见 )
徽商__论明清中国徽商对徽州的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清中国第一商帮—徽商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论明清中国徽商对徽州的社会发展的影响姓名:张明耀学号: 12209010418班级:环艺四班导师姓名:葛建化论明清中国徽商对徽州的社会发展的影响------徽商对徽州文化的影响一、徽商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徽州文化经过长期的商业经营,到了明清时期,徽商“资本之充实者,以万千计,其次亦以数百计”,“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
新安大贾……藏镪有至数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贾耳”。
徽商富有程度可想而知。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一定的经济往往孕育着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徽商充裕的资金为徽州文化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微州文化方方面面与徽商的关系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徽商意识形态与徽州文化徽州商人的意识形态十分复杂,明显地影响着徽州文化,尤其是徽州商人入儒崇仕和实用主义意识对徽州文化若干方面的影响。
无论是徽商子弟登仕第,最终成为徽商的保护伞,还是徽商本人交官宦,以期得到官府的特别宠爱,并非塾庠蒙生都可以做到,都需要有一定的真才实学或较高的文化修养。
所以,徽商十分重视教育,在家业隆起之后,大力资助文教事业,“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
在徽州方志、谱牒和其他历史文献中,微商捐资办学的义举俯拾皆是。
徽商重视教育,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可靠的政治保护,社会舆论的认可,以及在官位庇护下更加丰厚的利润,最终达到“儒、仕、商”或“徽商重教—读书登弟—官僚护商—徽商赚钱”这样一种良性循环。
三、徽商的经营活动与徽州文化只要有利可图,徽商几平“无货不居”,经营门类繁多。
微商有的经营行业还发展成为徽州文化的一部分,从而为徽州文化某些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直接贡献。
徽商多方位、多层面、多形式地影响着徽州文化,上述几方面的分析可以略见一斑。
可以说,徽商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徽州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徽商强烈的入儒崇仕意识促使徽州教育勃兴,文化昌盛,流派分呈;徽商在经商活动中发展、完善和传播着徽州文化。
商人与市镇:明清芜湖城市发展的逻辑
核心城市之一 , 芜湖是唯一在列的县城。
二 、 以商兴 城
明清芜湖 , 是什么因素促使其成为了一个“ 五 方都会 , 繁华满 目” 的呢? 在这繁荣的背后 , 始终离 不开商业的发展和商人及其资本的有效运作 。
西则汉 口。然东海之滨 , 苏州而外 , 更有芜湖 、 扬
芜湖是各大商帮的聚居之地 , 这里有徽商 、 晋
州、 江宁、 杭州 以分其势 , 西则惟汉 口耳 。” 卷4 嘲 县
志亦有记载 :民之受廛而居者 , “ 如星联壑 , 聚舟车 之多 、 货殖之富、 衣冠文物之盛 , 殆与州郡埒 。 他弗 能 比也 。”t 文 ’ [卷3 记可见芜湖的繁华可与州郡一 3 艺
见, 明清的芜湖已是一个人 口密集之地了。 这也正 如万历《 歙县志》 之言 :今之所谓都会者 , “ 则大之 而为两京 、 浙 、 广诸省 ; 江、 闽、 次之而淮 、 、 、 扬 苏 松
诸府 ; 临清、 济宁诸州 ; 、 仪真 芜湖诸县 , 瓜州、 景德
诸镇。” 0 殖 卷1 ’ 贷 除人 口的迅速增加外 , 芜湖作 为一个全 国著
钱 国 祥
( 昌县委 党校 , 繁 安徽 繁 昌 2 10 ) 420
摘
要: 芜湖在明清时期 即已成为江南 的一大都会 , 正是商人及其资本有效运作 的结果 ; 同时, 城市又为商人的发展提
供 宽广 的空 间和坚实 的支持 。二者互为因果 , 形成 了一种 良性 的互动。
关键词: 明清; 芜湖; 商人; 市镇
明清时期徽商在巢湖流域的经营活动
少有 1 0世 , 卢东为明嘉靖年 间人 , 贞卿公 至少为 明初 则 人 。明中叶以后 , 州人 大肆 外 出经商 , 少人 来 到这 徽 不 里。如正统 、 化间的歙县泽 富人王友楷 , 客庐江 ” 。 成 “ 正德 、 嘉靖年间 的歙县 人许 淳庵 , 痛 家业 之 中衰也 , “ 北
东县、 肥西县、 城 县等 8个 区县。明 清时期 属 于庐 州 舒
府 、 州管 辖 。 和
CHE E —u L J n l N n h V u — i
( ea met f ioyadC l rlor m,houC l g ,hou280 , h a D pr n s r n ut a t i t oH t u u s C ah o ee C ah 30 0 C i ) l n A s atI eM n dQn y at s a slo edvlp et f gi l r, epe S u ig gi l r fs b t c: t iga igD n se, s r u fh ee m n o r ut e po l’ tn r ut ei t r nh n i ae t t o a c u p t a c u r adrr yeg ̄ gi cm ec l cit s nC ah k ai, i o ecat a vrh houl e ai e ggd n ae na n o m ri t ie houl ebs Hu hum rhns loe e ah k s nae l n aa vi i a n z l t C a b n
明清时期 , 随着徽 商在江南势力如 日中天 , 在安徽本 地 的势力也不断扩展 , 他们 的经营遍布安徽大江南北 , 占
领 当地 的市 场 , 断城 乡许 多 重 要 行 业 , 至 掌 握 了 当地 垄 甚
明清时期安徽第二大商帮
明清时期安徽第二大商帮明清时期安徽第二大商帮——宁国府商帮明代中期起,全国各地陆续兴起一支支地域商帮,成为中国近世社会转型的具体标志。
其中,安徽地区兴起的两大商帮,一是形成于明成化、弘志年间(1465—1505)徽州府商帮,二是形成于明嘉靖、万历年(1522—1609)间的宁国府商帮。
宁国府商帮,是指宁国府下辖的旌德、泾县、太平、宣城、宁国及南陵6个县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萌生于晋代,成长于隋、唐、宋,崛起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形成于嘉靖、万历年间;鼎盛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天国军在宁国府境内长达10多年的拉踞战,战后,宁国府境内“野无耕种、村无炊烟、市人肉相食”,宁国府商帮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受到了致命摧残,连同宣城文化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现已出版的志书典籍均无系统记载。
宁国府在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之前称宣州,因此,宁国府商帮通常又称为宣州商帮。
清代,宁国府商人常常与徽州商人结成集团活动,又称徽宁商帮。
宁国府地境,商周春秋时为越人(注:古代中原人对长江以南居民的统称)居住地。
秦并六国,蒙恬南伐越人,越人退居皖南山区。
三国时,孙权再伐越人,越人退居到今广东省、越南国。
《禹贡·州部》记载,从唐、虞、夏时代起,宁国府地境隶属扬州。
《宋史·地理志》称扬州人“人性轻扬,善商贾”。
西晋永嘉(291~306)“八王之乱”后,晋元帝司马睿建都建业(今南京),宁国府地境为京畿之区,中原士家大族移寓境内,致使商贸日盛。
邑人“竟商贩不为田业”(《宣城县志·大事记》)。
隋代,宁国府地境“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商贾并凑”(《隋书·地理志》)。
唐代,是全国的造纸中心,采铜中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晚唐时,“螟火丛桥市,晴山叠郡楼(张乔《送友人归宣州》)”,夜市热闹喧天。
唐未,军阀混战,宁国府地境内人口锐减,宣城梅氏、贡氏,泾县茂林吴、黄田朱氏,旌德吕氏、汪氏等世家大族移居境内,客观上促进经济发展。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芜湖长街的变迁今天,我们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来到了芜湖长街了解其发展历程。
首先,我们四处寻找徽派建筑的痕迹,找到之后我们拍了几幅照片。
可是它们都已经不再像原始的徽派建筑了。
它们已经融合了许多现代元素,原来的小商小铺如今经过改造以后发展迅速,十分繁荣。
下面请看我们拍摄的照片。
芜湖长街形成于明朝中叶。
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建筑芜湖县城时,太平知府钱立曾“画长街于(芜湖县城西弼赋门)城外”。
此后,街巷沿青弋江向西不断扩展,延伸至两江交汇口之中江塔,全长七华里。
当年的长街用青石板和麻石条铺砌路面,是从大荆山、卜家店挑选的“龙脉石骨”。
石板下是阴沟,排泄店家住户的污水。
街道狭窄,一般只有一丈二尺宽,多数是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鱼鳞瓦顶。
穿过升平桥,有专祀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梁孝文祠及为南宋词人张孝祥树立的“状元坊”;知州陶玉的“横金坊”树立在宁渊观前。
当年的富民桥是在青弋江上的浮桥,临江口码头有接官厅、驿馆、吴波亭等。
太平天国激战芜湖,长街毁损,直到光绪二年,开埠通商和芜湖米市让长街盛况重来。
晚清时,芜湖警察厅为便于编制户口,加强社会控制,将长街自东向西依次划为上长街、中长街、下长街,并拆除弼赋门和城墙,使长街往东与原属于城门内的鱼市街、薪市街相接,“十里长街”自此形成。
《芜湖县志》记载:“十里长街,阛阓之盛,甲于江左,城中外市廛鳞次,百物翔集”,“市声若潮,至夜不休”。
芜湖长街历史上曾几度衰荣,历尽沧桑。
建国以后,由于受“重生产轻流通”、“重工轻商”思想的影响,加之市商业中心的转移,长街市场日渐衰落,于1964年关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长街小商品市场也在重新缓慢的恢复。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截止1984年底,在花津桥至陡门巷一段,开店设摊共有312户,其中国营商业39户,集体商业28户,个体经营245户,主要经营百货、针棉织品等商品。
在商业网点布局上,大多集中在中长街西端至陡门巷一带,其余地段则明显偏少。
电大地域文化之论芜湖与徽州文化的关系
论芜湖与徽州文化的关系
芜湖是徽商的一个重要的前进基地。
在徽商几百年的发展史上,芜湖作为徽州门户、徽商走向全国的跳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是徽州商人在商业上称雄的地区,当时往来于大江之上,转贾于吴楚之间的富商大贾主要就是徽商。
芜湖地处“皖南门户”。
是当时安徽沿江南岸的主要船舶停泊之所。
徽商经常往返于芜湖和徽州之间,自然成了徽商成云际会之所。
大批徽州商人在芜湖创业、生活、发展,留下了许多令人称奇的佳话,成就了芜湖商业巨埠英名,也为芜湖的城市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古代的徽商推动了芜湖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使芜湖对徽州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徽商与芜湖,二者互为依赖,互为补充,互相融合。
芜湖与浙江都是徽商从事经商活动的起点,而芜湖更是徽商连接外界走向全国的重要前进基地。
他们带来的徽文化对芜湖固有城市文化渗透交融,形成芜湖特有的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合璧文化,在今日芜湖,时时还能看到徽商文化的痕迹与影子。
“贾而好儒”的徽商带来了徽州文化的精粹,不仅提高了芜湖人的文化素质,且升华了芜湖的人文精神,而一段徽商与芜湖的历史,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思索,对于我们开展异地合作、推动芜湖城市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发展应有所启迪。
明清时期芜湖的城市和商业
明清时期芜湖的城市和商业作者:王彩莲汪萍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08期【摘要】明清时期拥有优越地理、人文条件的芜湖在全国商品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与商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表现出了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特点。
繁荣而有特色的商业使芜湖发展成为颇有个性的工商业城市。
【关键词】芜湖;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商业文化芜湖自古以来就以长江下游著名的工商业城市闻名。
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带动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明清时期正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突破性发展的时期。
芜湖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保持了与时代同行的发展特征,也因其自身的条件形成了个性颇为鲜明的城市与商业文化。
一、明清芜湖城市和商业的发展自南宋末年至明初,芜湖屡遭战火,城毁民亡,损失惨重。
据地方志载,明初,原县城所在地一片残垣瓦砾,仅余八十余户人家,县令只好租住民房权且为县衙。
明初,芜湖的经济恢复面临绝好的机遇。
芜湖隶属于太平府“太祖皇帝以太平为兴兵之地,尝劳于民,诏赐全蠲民田之税,官田减半”。
[1]又明初定都南京,离南京仅二白里的芜湖一时成为了“地控吴楚”的京畿重地。
《太平府志·艺文志》所载:“(芜湖)水汉旧邑俯瞰大江。
北距南京仅二百里,江、湖、川、广、云、贵诸藩及海外东南诸国有事于两京者,水道必经于此,是天下之要冲也”。
南宋杨灏即有诗云:山连吴楚周遭起,水合湖湘汹涌来”,以此形容芜湖地理形势的重要地位和便捷的交通。
芜湖地区进入了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促使了芜湖城市和商业的发展相应地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明清芜湖城市和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如:城墙的建立城市重心的渐移、钞关和户关的设置、长街、二街商业区的成型等。
芜湖原在宋代时期修建的宋城在历次战火中完全毁灭。
明初时实行“堕城罢戍”政策,“邑非附郡者不城”,故城墙一直没有建立。
到明成化年间,连续出现府库被窃事件,损失惨重,且倭寇一度深入到芜湖地区,鉴于此,芜湖筑城一事提上日程。
徽商与明清徽州荒政
自古 以来 ,徽 州就 是 自然灾 害 频 发 之 区 。 ] L 1 对 于徽 州 荒政 的研究 ,学 界 尚无 专论 。本 文 拟就
19卷7人物婺源六都的义丰仓是洪村洪姓合族公建同庆仓由翀田齐众姓输租建义远仓由坍坑江是东祠源王钊支裔输田公建永川义仓则是东汪口俞仁里合族捐银万余置田建读屋泉义仓是由孙姓众捐籴谷贮徽远堂后寝岁歉平粜方氏义仓恒丰仓分别由平盈方氏上溪头程氏合族输建
维普资讯
第 3 4卷第 6期
g v r me ta d t e f l s n h n e we n t eme c a t n o k .Th s t e r mo e h a mo i o e n n n h o k ,a d t eo eb t e h r h n s a d f l s u h y p o t d t e h r n —
Ke r s y wo d :M ig a d Qi g Dy a te ;H ih u me c a t ;H ih u;t e r l fp l y n n n n s is uz o rh ns uz o h ei o i e c
Abta t n t eM ig a dQigDy a t sH ih umec a t o iiey p riiae n t eafiso eif sr c :I h n n n n si uz o rh n sp st l a t p td i h far fr l e v c e
ad fo g v r me ta d c mme c ,t e o g n c s n h ss o h a ra c a ln i t ro ei f n h o — i r m o e n n n o r e h r a i y t e i ft e p t ir h l a e i r r l d t eg v c n ea
他在芜湖缔造了明朝的“浆染帝国”
他在芜湖缔造了明朝的“浆染帝国”○《芜湖古城池图》中的西门,即“弼赋门”○明朝时芜湖的浆染场景○《天工开物》中浆染示意图明清时代,芜湖不仅是全国浆染业中心,还是与松江、苏州、铅山和景德镇齐名的全国五大手工业中心之一,所染产品更是热销海内外。
创造这个商业奇迹的就是一位名叫阮弼的徽州人。
而在明代兴建的芜湖古城的四座城门中,其中西面的“弼赋门”,就是和阮弼有很大关系的。
一、家道中落来到芜湖经商说起芜湖,人们一般会想到米市、瓜子和方特等城市名片,其实,芜湖还有一张老名片,那就是浆染业。
《天工开物》里曾赞道:“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明清时代,芜湖的浆染产品热销海内外。
而创造这个商业传奇的,是一个名叫阮弼的徽商。
“阮弼是什么人呢?他在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出生于安徽歙县一户商人家庭。
”文史学者、原芜湖党校教授姚永森在接受采访时说,“据史料记载,阮弼祖辈家业其实是富冠乡里的,传至他父亲时仍称富饶。
但他父亲生平持家素以仁义为本,好善乐施。
久而久之,到阮弼出生时,家道已然中落了。
”据姚老介绍,因为家庭窘迫难以支付私塾学费,阮弼仅读了几年书就不得不弃儒学医。
尽管只念了几年书,但他天资聪敏,勤奋好学,过目不忘,一日能记数千言,于是就跟着乡里的赤脚医生学医。
但学了一段时间医术后,阮弼发现市面上医生很多,竞争太大,于是学医也没有成功。
一再碰壁之后,阮弼想到了和当时的一些乡亲一样,离乡学做生意。
在和父亲等家人商量几番后,在明嘉靖元年(1522年),阮弼带着全家的寄托和希望,开始了创业历程。
脚踩旧布鞋、怀揣油纸伞、肩背破布囊,阮弼踏上了成就他“浆染帝国”的江城芜湖之路。
“为什么选择芜湖,这当然不是因缘际会的巧合,应该说是阮弼深思熟虑的选择。
”姚老说,因为首先芜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四大米市之一,商旅云集,舟车辐辏,交通发达;其次,商旅络绎不绝,每天上万种商品在芜湖集散交易,以此可以知晓各种货物价格贵贱,商情灵通。
在芜湖安顿下来之后,经过一番考察,阮弼开始做起了一些染色业小本生意。
关于安微历史的作文500字
关于安微历史的作文500字安徽在建国初期,曾被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列为沿海省份,它的两个主要城市蚌埠和芜湖当时被公认为大城市。
而在建国后到八十年代的三十多年里,安徽的经济地位也一直保持在全国第十四五名左右,属中等发达的省份。
安徽当年敢为天下先,凤阳小岗村在全国最先实行以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为此而名扬中外;芜湖的“傻子”年广久则成为当时中国个体户的代表,被誊为“中国第一商贩”。
在明代,安徽的芜湖就是全国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一,以浆染业与松江的棉纺织、苏的丝织业、铅山的造纸业、景德镇的制瓷业并称与世;明清时期的徽商称雄中国商界达数百年,芜湖、巢湖、安庆素称鱼米之乡,虽不敢比湖广熟天下足,但从芜湖米市能成为四大米市之首,就可看出鱼米之乡的富庶了。
安徽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名人辈出,星转斗移,改革开放给安徽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如今,安徽省正在以崭新的姿态,笑迎天下客,广结世界朋友。
安徽因天柱山旧称皖山而得其简称“皖”,于1667年(清康熙六年)建省,是取历史上安庆府、徽州府的首字命名。
安徽历史悠久。
和县陶店镇汪家山龙潭洞里发掘出三、四十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猿人骨化石,被命名为“和县猿人”,同时证明早在三、四十万年前安徽省境内长江流域就有古人类活动。
根据《左传》的记载:夏禹曾在涂山(今怀远的当涂)大会诸侯,说明安徽早就是个著名的历史名地了。
位于皖南的太平湖,是全省最大的人工水库,面积90平方公里,风景秀丽,可以作为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安徽旅游资源众多,有各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名胜古迹近200处。
风景奇绝的黄山是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有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古称“南岳”的天柱山、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蔚然深秀的琅琊山等名山。
还有战国时期的古城寿春(即今寿县县城)、灵璧虞姬墓、乌江项羽祠、唐代诗人刘禹锡以《陋室铭》而闻名的“陋室”、保存在和县历阳镇上以李白《赠汪伦》诗而闻名的泾县桃花潭、宋代名臣包拯的故乡合肥有后人建造的包公祠、包公墓园、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下旨于凤阳建造的中都城遗址和明皇陵及皇陵碑,另外安庆市有太平天国英王府,毫州有曹操宗族墓群和华佗庵,歙县有许国石坊和棠樾牌坊群等。
徽商与芜湖
徽商与芜湖“芜湖是一座饱含徽文化灵秀之气的美丽江城”,这是《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报告》中关于芜湖的第一句话。
这句话,直接点明了徽州和芜湖的关系。
芜湖与浙江都是徽商从事经商活动的起点,而芜湖更是徽商连接外界走向全国的跳板。
徽商是明清时期活跃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商业群体,其发育形成在号称“七山、一水、一份田、一份道路与庄园”的徽州。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徽州人迫于生计,以商代耕,走上了从商之路。
由于徽商勤劳、节俭、讲究诚信、善于经营,很快在商界名声鹊起,形成“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市”、“无徽不成镇”的局面。
徽商走向全国的重要古道主要有两条,即徽杭(州)古道和徽扬(州)古道,而芜湖则是徽扬古道上的枢纽城市。
古代的徽商推动了芜湖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使芜湖对徽州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据1995年出版的《歙县志》记载:歙县人“他们都会说两套话,一套是方言,用于当地人之间的交际;另一套近似芜湖话的‘普通话’,用于与外地人交谈”。
芜湖是皖南门户芜湖和徽州两地间距离不足二百公里,其间虽然有山岭阻隔,但自古就有大道相通,交通并不困难。
在古代,芜湖有两条通往徽州的道路。
一条是从芜湖沿西津河(水阳江)乘船至宁国河沥溪,然后登岸南行,越丛山关,入绩溪达歙县;另一条是从芜湖沿徽水(青弋江)乘船至泾县,然后登岸南行,经旌德,越新岭关,入绩溪达歙县。
《橙阳散记》中记述了清代歙县一位叫江有容,他的父亲在芜湖经营小本生意,由于年老体弱多病,须回家疗养。
因无钱雇车搭船。
于是有容背着父亲步行回家,十余日便到达歙县。
一个文弱书生背负其父,步行十余日便从芜湖回到歙县,可见两地距离之近。
徽州人到芜湖这么近的地方谋生,无论对在家乡徽州的亲人,还是对外出经商的游子来说,心理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徽商到达芜湖后,上可至川、鄂、赣,下可达苏、沪;经运河可达扬州、北京。
芜湖既是徽商从事江上贸易的理想天地,也是他们远处经商的跳板。
一旦事业上立了足,便可以芜湖为基地,进一步向长江上、下游发展,赢利四方;万一失利也便于返回故乡,不致坐困他乡。
明清时期徽商在芜湖的社会活动
作者: 张秀
作者机构: 安徽大学历史系
出版物刊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3-56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3期
主题词: 明清时期;徽商;芜湖;社会活动
摘要:徽商是活跃在明清商业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其足迹遍及国内外。
明清时期的芜湖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等条件,吸引了大量徽商前来。
极富'儒商'特色的徽商凭借雄厚的资本,积极参与当地建桥、修建会馆等社会慈善活动,为商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贸易环境。
同时徽商在芜湖的社会活动推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秩序,也加速了与当地居民的融合。
明清时期芜湖的城市和商业
最新【精选】范文参照文件专业论文明清期间芜湖的城市和商业明清期间芜湖的城市和商业【纲要】明清期间拥有优胜地理、人文条件的芜湖在全国商品经济大展开的背景下,城市与商业获得了明显的展开,表现出了互相促进互相带动的特点。
繁华而有特点的商业使芜湖展开成为很有个性的工商业城市。
【重点词】芜湖;明清期间;城市经济;商业文化芜湖自古以来就以长江下游有名的工商业城市有名。
因为其优胜的地理地点、便利的交通和优秀的地区经济环境,带动了城市商业的繁华。
明清期间正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打破性展开的时期。
芜湖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单保持了与时代同行的展开特点,也因其自己的条件形成了个性很是鲜亮的城市与商业文化。
一、明清芜湖城市和商业的展开自南宋末年至明初,芜湖屡遭烽火,城毁民亡,损失深重。
据地方志载,明初,原县城所在地一片残垣瓦砾,仅余八十余户人家,县令只能租住民房姑且为县衙。
明初,芜湖的经济恢复面对绝好的机会。
芜湖隶属于太平府“太祖皇帝以太平为兴兵之地,尝劳于民,诏赐全蠲民田之税,官田减半〞。
[1]又明初定都南京,离南京仅二白里的芜湖一时成为了“地控吴楚〞的京畿重地。
?太平府志?艺文志?所载:“〔芜湖〕水汉旧邑俯瞰大江。
北距南京仅二百里,江、湖、川、广、云、贵诸藩及外国东南诸国有事于两京者,水道必经于此,是天下之要冲也〞。
南宋杨灏即有诗云:山连吴楚四周起,水合湖湘汹涌来〞,以此形容芜湖地理局势的重要地位和便利的交通。
芜湖地域进入了经济恢复和展开的重要期间。
促进了芜湖城市和商业的展开相应地出现了繁华的场面。
明清芜湖城市和商业展开的主要表现如:城墙的成立城市重心的渐移、钞关和户关的设置、长街、二街商业区的成型等。
芜湖原在宋朝期间修筑的宋城在历次烽火中完整消灭。
明初时实最新【精选】范文参照文件专业论文行“堕城戍〞政策,“邑非附郡者不城〞,故城向来没有成立。
到明成化年,出府被窃事件,失深重,且倭寇一度深入到湖地域,于此,湖筑城一事提上日程。
简读芜湖古时鸠兹境徽商打拼地繁昌遗龙窑
芜湖新貌诗韵里,鸠兹古镇忆“徽商”知道芜湖古名么,叫鸠兹,城址在今城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里时意境在兹矣:古时鸠兹城一带,多为湖塘沼泽,鸠鸟云集,故称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古鸠兹有一条奇特的河,宛若横担着长江与青弋江,故曰扁担河。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此修圩,仁宗皇帝赐名“万春”,万春圩造福一方,已然千岁。
扁担河连通万春圩,交通便利,物产丰美。
这里南宋即为草市,元代已是重要商埠,它就是鸠兹老街。
繁华街市诱引四百里外的“旁郡”徽州商人介入,“无徽不成镇”,明清时期,这里已是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之徽商雄镇。
鸠兹古镇牌坊梨园堂可查史实:明代中后期鸠兹是“浆染业中心”,近代则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
芜湖之名讳亦有趣,缘由是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名芜湖。
长江芜湖段,古称中江,此境西连长江,东通太湖,鸠兹乃中江的一个渡口。
芜湖早先属吴,后属越国,再属楚;汉属丹阳郡,芜湖始为县名;三国时,县城由鸠兹迁移;晋时虽隶属多变,名仍保留;隋唐二朝,芜湖降格为镇;五代南唐复置芜湖县,其后隶属关系亦忽此忽彼,但县名再无变更;宋时,芜湖属宣州;元明清三朝,芜湖均属不同王朝之太平府;民国废府、州、厅而存县、道,芜湖县直属安徽省。
古镇新貌好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来芜湖领略鸠兹风韵吧,游人心仪的鸠滋古镇,已然焕发青春!芜湖有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中江塔,半依闹市半偎江,被誉为城市地标。
它始建于明朝,清代续建,系楼阁式砖木结构风水宝塔:八角五层,边长4米许,塔高40多米。
每层四窗,错置相间,每窗左右各设一灯龛。
塔内结构一至二层为壁内折上式,石梯盘绕。
三至五层为空筒式,木梯依壁。
门窗塔壁,精雕细刻。
墙面各边均嵌有砖雕,底下二层圆形欹柱两侧的砖雕尤为雅致。
中江塔芜湖有蛟矶(古称蟂矶),原乃芜湖西南江中孤岛,峭壁如削,终日为烟云水雾缭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明清时期的徽商与芜湖王廷元一芜湖地当大江长河汇流之处①,交通便利,商业素称发达。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芜湖进一步繁荣,成为全国著名的商业都会。
据县志记载,元朝末年,芜湖曾遭到严重的破坏,这里的居民仅剩八十三家,全县岁纳税粮只有十七石②。
但经过短期的休养生息,很快就出现了繁荣景象。
明初人黄礼说“芜湖附河距麓,舟车之多,货殖之富,殆与州郡埒。
今城中外,市廛鳞次,百物翔集,文彩布帛鱼盐褪至而辐辏,市声若潮,至夕不得休③。
”万历初,已成为“辏五方而府万货”的都会④。
逮至乾嘉之际,繁荣更甚往昔。
“四方水陆商贾日经其地,阛阓之内百货杂陈,繁华满目,市声若潮。
”“阛阓之盛甲于江左”⑤。
每逢端午节,这里的商民龙舟竞渡,热闹的场面吸引着南京游客。
时人有诗称其盛况云“华灯照水笙歌沸,不枉人呼小建康。
”⑥芜湖在商业上的重要地位还可以从明清两朝在这里设关征税的情况中得到说明。
明成化七年,朝廷始在芜湖设置“工关”万历时,又在工关之外另置“户关”,征收过往商船的船税与货税。
泰昌、天启间,芜湖户关虽一度被罢停,但到崇祯初年又重新建立,从此遂为定制⑦。
康熙年间,芜湖关已成为全国“税额俱多”的常关之一⑧。
乾隆时,芜湖户关每岁征银三十一万余两,工关征银七万余两。
其税额在全国常关中名列前茅⑨。
关税之多固然表明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但也反映出当时的芜湖确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枢纽。
值得注意的是,芜湖商业的发展并不是当地人从事商业活动的结果,而是借助于客籍商人的力量。
明初人黄礼说在芜湖“居厚实,操缓急,以权利成富者,多旁郡县人。
土著者仅小小兴贩,无西贾秦翟,北贾燕代之俗”⑩。
对于这种情形《芜湖县志》也有明确记载:“同光以来,邑人以商致富者颇不乏人,较之旧俗,大有进步。
然城镇乡各处,,大率业碧坊者居多,此外各业,仍不若客籍之占优势”11。
那么这种客籍商人究竟来自何处呢+据县志所载,清末各地商民在芜湖所建的会馆已有十八处之多。
这表明,芜湖确是一个“五方杂处”的都会,客籍商人来自四面八方。
然而这些商人中,人数最多,资本最雄厚,对芜湖商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则是徽州商人。
明末人汪道昆说“吾乡(指徽州)去芜阴四百里而近,乡人贾者,往往居芜阴”12。
清初人赵吉士也说“徽之富民,尽家于仪、扬、苏、松、淮安、芜湖诸郡以及江西之南昌、湖广之汉口,远如北京亦复掣其家属而去。
13”可见徽商虽然“足迹几半宇内”,但芜湖却是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之一。
①青弋江古称长河。
②嘉庆《芜湖县志》,卷一九;卷一,姚逢年“芜湖县志序”卷一;梁启让“重修芜湖县志序”卷二一。
③嘉庆《芜湖县志》,卷一九;卷一,姚逢年“芜湖县志序”卷一;梁启让“重修芜湖县志序”卷二一。
④民国《芜湖县志》,卷一〇;卷五九,卷八;卷八;卷五八。
⑤嘉庆《芜湖县志》,卷一九;卷一,姚逢年“芜湖县志序”卷一;梁启让“重修芜湖县志序”卷二一。
⑥民国《芜湖县志》,卷一〇;卷五九,卷八;卷八;卷五八。
⑦《明史》,卷二五四,卷二二四。
⑧《清朝文献通考》,卷二六。
⑨(《清朝通典》,卷八。
⑩民国《芜湖县志》,卷一〇;卷五九,卷八;卷八;卷五八。
11民国《芜湖县志》,卷一〇;卷五九,卷八;卷八;卷五八。
12《太函集》,卷一〇。
13康熙《徽州府志》,卷二。
剥商民之罪卷一二之五造台于芜湖矾,以利商船行驶嘉庆《休宁县志》卷一五表中所引宗谱、族谱皆为安徽省博物馆藏本笔者掌握的资料有限,上而所列举的事例自不免挂一漏万。
但就此可看出:明洁时期徽人贾于芜湖者为数甚多。
他们或为行商,或为坐贾,或列肆于通衢,或营运于作坊。
还有许多小贩,逐利于市井,叫卖于街巷,尽管他们资本无多,获利甚微,但却给芜湖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总之,芜湖的各种商业活动几乎无一不有徽人参与其事。
寄居芜湖的徽籍商人之多,在该地的赋役制度中也有所反映。
据《太平府志》载:嘉靖六年(1527年),芜湖县知县王德溢议:“将地方居民与徽贾盐商土著者,派夫三千三百五十六名,在官轮差答应,又以商之浮居俄屋,或往或来者,令其出银,协济各差之不足。
……行之已久,民皆称便。
14,按明制,各州县的差役一般都是派自土著居民的,芜湖县却将一部分差役负担摊在客籍商人身上,而且特别指明要“徽贾盐商”分担这项差役。
这表明石芜湖的客籍商人人数众多,而他们的主力和中坚则是“徽贾盐商”。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这项制度发生弊病时,官府便不得不靠徽商首领的协助去加以整顿了,《太函集》称“芜阴当舟车幅辏之冲,其地多羁旅少土著,县长吏籍羁旅者起丁夫。
久之,践更皆不平,(程)处士诣县长吏,请以身平,其籍遂定。
”这位程处士就是寄居芜湖的徽商,井被其乡人推为“贾人祭酒”15。
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徽商确是这项差役的主要承祖者。
二徽人在芜经商为何如此众多?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14光绪《太平府志》,卷一二。
15《太函集》,卷一〇。
首先,芜湖是距徽州较近的一个最宜于发展商业的地方。
徽州府城与芜湖相距不足四百里,其间蚁有崇山峻岭之隔,但自古就有大道可通,交通并不十分困难。
民国八年,叙人吴日法在其《徽商便览》中介绍了自芜湖至徽州的两条道路。
一条是,自芜湖乘小轮船至宣城,然后登岸南行,越崇山关,入绩汐以达歙县。
另一条是,自芜湖乘小轮船至南陵,然后登岸南行,经族德,越新岭关,入绩汐以达款县。
考之史籍不难发现,上述两条道路古已有之。
淳熙《新安志》载,自欲县至沐京的道路是:“出东门,指绩汐,由宁国县入其府(即今宣城),济黄池,入太平州,渡采石江”然后北上。
可知早在唐宋时期,由徽州经宁国至芜湖的道路就已畅通无阻了。
这条路上还有舟楫之便,足以代徒步之劳。
旧时所使用的木船、竹筏可以沿水阳江溯流而上,经宣城、宁国,直达西汐上游的胡乐镇16。
该镇距绩汐县城仅六十里,距款县也不过一百二十里左右。
对贯于远游的徽州商人来说,走这么一段早路,简直是“胜似闲庭信步”了。
嘉庆《休宁县志》载,自休宁至江宁的道路是:“由郡城,即(歙县)逾绩之新岭、宁国之旌德,经南陵、太平之繁昌、芜湖及其府,以达于省”17。
则自徽州经南陵而达芜湖的道路在清代也是畅通无阻的。
又按《太函集》载:明嘉靖、万历间,歙人阮弼赴芜湖经商,“芜湖道出南陵,险而淖,病行者。
长公(阮弼)捐金以倡诸贾,瓷而夷”18。
可知这条道路并非始自清代,至少在明代已有许多徽州商人奔走往来于其间。
该路经阮弼等人修治之后,行旅比较方便,所以到清代,它就成为徽州与芜湖之间的一条交通干线了。
同时,与这条道路相平行的青弋江也可行驶船舶,为商旅提供方便。
因此在这条交通线上所必须步行的旱路实际上也只有一百余里。
《橙阳散志》载,歙县诸生江有容,随父客芜湖,父有疾,奉之归,“贫无舟车费,背负以行,迍遷万状,句余抵里”19。
一个文弱书生,背负其父,十余日即可由芜湖回到徽州。
足见在当时条件下,徽州与芜湖之间的交通的确不算困难。
人们也许要问徽人出外经商,除了北走芜湖之外,还可以东走杭州,西走饶州,且北路有崇山关、新岭关之险,而东西两路却有新安江、昌江、婺江可供舟楫之便,然徽人赴芜经商的兴趣并不因此而稍减,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这是因为,处在万山丛中的徽州,北上固不免于翻山越岭,但东西两路的交通实际上也不算方便。
徽州的地势颇高,向东向西的河道,水量甚小,水流基急,都不大便于行船。
据志书所载徽州“山峭厉而水清激,州在万山中,东涉浙江,其滩之险有三百六十,西通彭蠡,其滩之险有八十四,其岭之危有五”20。
《祁门县志》中有一段记载,描写祁门、饶州之间水运困难的情形:“汐流无常,三日雨则溢,五日不雨则涸、盈则由天而下,飞鸿怒马,一日千里。
竭则日行不能六七滩。
虽日舟行,艰同负贩”21。
所以单就旅途难易而论,东西两路实在并不比北路优越。
何况两淮的盐利,长江的水运,北方各省发展商业的广阔天地,都在吸引着徽州商人,他们要想利用这些条件为其商业活动服务,就非北走芜湖不可了。
其次,芜湖是活跃于大江上下的徽州商人的理想基地,这是造成芜湖徽商众多的另一个原因。
万里长江是明清时期的国内交通动脉,也是当时的一条主要商业运输路线。
清人李嘉端说“芜湖关税课,全赖川、楚、江西货物前赴浙江、江苏仪征、扬州、清江浦等处,转行北五省销售”22。
明清时期芜湖关税的不断增加,表明了大江之上的商业运输在不断发展。
而芜湖的繁荣,是与这种商业运输的发展分不开的。
所以清人梁启让说安徽沿江南岸六县皆皆般停泊之所,而芜湖尤当其冲。
盖以朝廷设关在此,故四方商民上下往来之舟舰,皆屯泊16民国《宁国县志》,卷一。
17嘉庆《休宁县志》,卷一;卷一五。
18《太函集》,卷三五。
19《橙阳散志》,卷三。
20弘治《徽州府志》,卷一。
21同治《祁门县志》,卷一二。
22彭泽溢《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第五九四页。
于江口,以待稽查而后放行者,较他县停舟之所尤多23。
芜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成为“客商辐辏,百货丛聚”的都会的。
必须指出明清时期的长江流域是徽州商人在商业上称雄的地区。
在当时,往来于大江之上,转贾于吴楚之间的富商大贾主要就是徽商。
芜湖既是他们的商船必须靠岸的纳税的港口,又是远处经商的跳板,既便于奔赴扬州贾盐,又可贩运于大江上下,得志可远游万里,赶利四方,失利也便于返回家园,不致坐困他乡,于是,这里成为他们活动的基地也就很自然的了。
明末休宁人查杰说“鸿兹为四通五达之涂,此天所授转输地也”又说“湖阴善邸也,去吾郡五百里而近,信使日夕相通。
”因此,他把家属安置于芜湖,令其弟、侄料理家务,并在当地经营商业。
而他自己则“往来吴越扬楚间。
三十余年,业果骎骎起。
24”这个事例表明,徽商之所以看中芜湖不是没有道理的。
史称“芜湖关工税,向以木排为大宗”25。
就是说木材是通过长江转运的重要商品之一。
而在沿江运木的商人中,恰恰就是以徽商最为活跃。
在《婆源县志》中,关于商人“业木维扬”、“业木姑苏”、“掌木业于金陵”、“贩木豫章”、“贩木湖南”、“往楚贩木”之类的记载俯拾皆是。
这些都足以表明,当时从湖南、江西购买木材运往长江下游销售的徽州商人是很多的。
而这些徽州木商中,有许多人就是以芜湖作为活动基地。
嘉庆《芜湖县志》载炮台在县西滨江,……今其下滩地为徽临两郡木商堆贩木箱之所。
”民国《芜湖县志》又载“潇江会馆,原名临清会馆,在徽临滩。
……又以在芜业木者临郡他县人无与焉,恐滋混淆,因改称今名。
26”从上述两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在芜业木者以徽临两帮商人居多,其中尤以徽帮更占优势,故堆放木材之所称为“徽临滩”。
粮食也是当时通过长江转运的一种重要商品。
不但江西、湖广每年都有大批粮食远销苏、浙以及北方各省,而且安徽沿江两岸的坪田也盛产稻米,可供外销。
而在这种粮食贸易中恰恰又是以徽商最为活跃。
明万历时,“南哉”一带发生灾荒,贩运粮食的“商舟皆集于江西,徽人尤众”27。
可见,明清时期的芜湖,已经成为长江沿线重要的商品粮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