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拓展 重点题型解析 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奥数举一反三数学思维拓展(全20讲含讲义)(图文结合)

一年级上册奥数举一反三数学思维拓展(全20讲含讲义)(图文结合)

18、参加演出的合唱队有28人,舞蹈队的有24人,参加演出的一共有多少人?
19、爸爸今年36岁,我比爸爸小28岁,今年我几岁?
好好学习
一年级奥数
20、螃蟹1分钟能爬75厘米,比乌龟1分钟多爬18厘米,乌龟1分钟能爬多少厘 米?
21、海螺1分钟能爬50厘米,比乌龟1分钟少爬18厘米,乌龟1分钟能爬多少厘 米?
好好学习
一年级奥数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例4① 4723-(723+189) ② 2356-159-256
解:①式=4723-723-189 =4000-189=3811
②式=2356-256-159 =2100-159 =1941
好好学习
一年级奥数 3.利用“补数”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变整,再运算(注意 把多加的数再减去,把多减的数再加上)。 例 5 ①506-397 ②323-189 ③467+997 ④987-178-222-390 解:①式=500+6-400+3(把多减的 3再加上) =109 ②式=323-200+11(把多减的11再加上) =123+11=134 ③式=467+1000-3(把多加的3再减去) =1464 ④式=987-(178+222)-390 =987-400-400+10=197
好好学习
一年级奥数
好好学习
一年级奥数
单数与双数例题讲解(二)
好好学习
一年级奥数
好好学习
一年级奥数
好好学习
一年级奥数
重叠问题例题讲解(一)
好好学习
一年级奥数
好好学习
一年级奥数
好好学习
一年级奥数
一年级重叠问题例题讲解(二)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一. 教材分析《比大小》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比较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数学的学习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比较大小的经验,但对符号的认识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比较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比较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方法,正确判断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较大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发学生对比较大小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比较方法:让学生观察、操作实物,引导他们发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3.学习比较符号:通过游戏和练习,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比较符号“>”、“<”、“=”。

4.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第一单元准备课【例1】数一数、把数和图连在一起。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物数量与抽象的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建立起抽象数字与点子图点数(10以内)的一一对应关系。

小鸡有3只,苹果有6个、圆圈有9个,桃子有5个,所以分别连接3、6、9、5。

解答:【例2】比一比、填一填。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多少,解答的关键是要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

解答时应该画出“一一对应”的标志后进行判断,经历逻辑思考的过程(如下图)。

解答:【例3】看数,在()中补全相应个数的○。

(1)2(○)(2)5(○○)(3)4(○)(4) 6(○○)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数与形的对应。

解答时先看清楚数是几,图形有几个,然后根据给出的数和图形再把图形补画到和数一样多。

(1)2(○),数是2,图形是1个,所以再补画1个○;(2)5(○○),数是5,图形是2个,所以再补画3个○;(3)4(○),数是4,图形是1,所以再补画3个○;(4)6(○○),数是6,图形是2,所以再补画4个○。

解答:(1)2(○○)(2)5(○○○○○)(3)4(○○○○)(4) 6(○○○○○○)【例4】画一画。

(1)画○,○比△多3个。

(2)画△, △比□少4个。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多少。

画图时,先画出同样多的部分,再画出多或少的部分,是多画几个还是少画几个。

解答;(1)(2)△△△△□□□□□□□□□○○○○○○○△△△△△【例5】数一数,在○里涂色。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图形个数与数量的对应。

涂色时,可以采取一一对应的方法,数出一个图形涂色一个圆圈,这样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解答:【例6】在多的后面画上“○”。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多少。

解答时可以采取一一对应划去的方法来比较多与少(如下图),这样可以得出多一个。

解答:【例7】从第一行移动()朵到第二行,两行同样多。

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常考应用题 及解析答案

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常考应用题 及解析答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常考应用题及解析答案一、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你会用两种方法来解决吗?试一试吧。

)方法1:□○□=□(只)方法2:□○□=□(只)解析:方法一:6+6=12 方法二:7+5=12【解析】【详解】略2.下面的蜡笔有2盒是丁丁的。

(1)丁丁最多有几支蜡笔?□○□=□(支)(2)丁丁最少有几支蜡笔?□○□=□(支)解析:(1)4+5=9(2)4+3=7【详解】略3.体育课上排队,小军前面有3人,后面有9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解析:13人【详解】略4.小刺猬和小猴子之间有多少只小动物?解析:15-3-1=11(人)【详解】略5.车上原来有10人。

到站后下车1人,又上车5人。

现在有几人?□○□○□=□(人)解析:10-1+5=14(人)【详解】略6.小玲和小刚代表一(1)班去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春蕾杯”才艺表演大赛,在抓出场序号时,小玲抓到了8号,小刚抓到了19号,小玲表演完后,小刚的前面还有几个小朋友出场?解析:10个。

【详解】8和19之间有10个数,则小玲表演完后,小刚的前面还有10个小朋友出场。

7.玲玲和东东之间有多少人?解析:13-3-1=9(人)【详解】略8.小狗只有按1→5的顺序走才能回家。

(1)小狗回家一共有________条路可走.(2)小狗回家走哪条路最近?把这条路涂上颜色.解析:(1)6(2)6条路的距离是一样的【详解】略9.一共有多少个笑脸?方法一:□○□=□(个)方法二:□○□=□(个)解析:6+9=15;10+5=15【详解】略10.=(人)解析:15-5-1=9(人)【解析】【详解】略11.数一数。

一共有()个图形。

从右边数,排第()。

从左数排第(),左边有()个图形。

把右边的3个图形圈起来。

解析:6;3;2;5【详解】略12.一辆公交车上原来有17人,中途下车5人,又上来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解析:17-5+6=18【详解】略13.我会看图列算式。

【高分必刷】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高频考点突破卷(含答案)

【高分必刷】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高频考点突破卷(含答案)

【高分必刷】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高频考点突破卷学校:班级:考号: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比3多2,比4多1的数是().A. 5B. 4C. 32.3<5读作()A. 3大于5B. 3小于5C. 3等于53.与5-3的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 2+0B. 4+1C. 2+14.在直尺上,与2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A. 1,3B. 0,1C. 3,45.看图,数一数,圈一圈,两个圈在一起能圈出()圈。

A. 3B. 4C. 56.妈妈给红红和东东同样多的糖果。

()剩下的糖果多A. 红红B. 东东C. 无法判断7.下面图形中哪两个的数量一样多。

()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②和③8.树上有3只鸟的是()。

A. B. C.二、填空题(共10题,共20分)9.和3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

10.4前面的一个数是________,3后面的一个数是________。

11.比4小的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12.遮住的是第________个和第________个,一共遮住了________个。

13.比3小的数有、,还有。

14.2 5 4 1 3 0>>>>>。

15.写出下面各数。

16.我会写出得数是5的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在横线上填上“>”“<”或“=”。

2________5 4________0 3________2 1________20+2_______2 5-3_______3 1+3_______3 3-3_______ 0 18.认真观察,看图写数字。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一年级上册数学问题并解答

一年级上册数学问题并解答

一年级上册数学问题并解答一、比较大小类问题(5题)1. 题目:3和5比较大小,哪个大?- 解析:5比3多2,按照数的顺序,5在3的后面,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 答案:5大。

2. 题目:比4小的数有哪些(在1 - 5范围内)?- 解析:按照数的顺序1、2、3都在4之前,所以比4小。

- 答案:1、2、3。

3. 题目:2 + 1和3比较大小。

- 解析:先计算2+1 = 3,两个数相等。

- 答案:2+1 = 3,所以它们相等。

4. 题目:在0、1、2、3、4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差多少?- 解析:在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4,最小的数是0,求它们的差用减法,4 - 0=4。

- 答案:4。

5. 题目:4 - 1和2比较大小。

- 解析:先计算4 - 1 = 3,3比2大。

- 答案:4 - 1>2。

二、数的组成类问题(5题)1. 题目:3是由几个1组成的?- 解析:1+1+1 = 3,所以3是由3个1组成的。

- 答案:3个。

2. 题目:5可以分成几和几(两种分法)?- 解析:一种分法是1和4,1+4 = 5;另一种分法是2和3,2 + 3=5。

- 答案:1和4或者2和3。

3. 题目:2和3合起来是多少?- 解析:合起来就是求它们的和,2+3 = 5。

- 答案:5。

4. 题目:0和5组成的数是多少?- 解析:0和5组成的数是50(一年级上册只涉及简单的数字组合概念,这里可以理解为按顺序组合)。

- 答案:50。

5. 题目:4里面有几个2?- 解析:2+2 = 4,所以4里面有2个2。

- 答案:2个。

三、加减法运算类问题(5题)1. 题目:1+3等于多少?- 解析:1表示1个物体,3表示3个物体,合起来就是4个物体,所以1+3 = 4。

- 答案:4。

2. 题目:5 - 2等于多少?- 解析:5个物体去掉2个物体,还剩下3个物体,所以5 - 2 = 3。

- 答案:3。

3. 题目:小明有2颗糖,妈妈又给了他3颗,小明现在有几颗糖?- 解析:原来有的糖数加上妈妈给的糖数就是现在有的糖数,2+3 = 5。

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思维拓展 图文算式(含答案解析)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思维拓展  图文算式(含答案解析)全国通用

(3)
1、看图回答问题。

2、看图回答问题。

3、你能算出下面的水果各代表什么数?
(1)
(2)
4、聪明的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5、请你猜一猜,下面的水果各代表什么数?
6、下面是由美丽的蝴蝶组成的算式,你能猜出这些蝴蝶都表示什么数吗?
7、你知道下面的草莓和苹果各代表数字几吗?
8、下面的图形分别代表什么数?
9、猜一猜下面的水果分别代表数字几?
10、下面的图形分别表示数字几?
11、下面算式,算出△、○、□各表示几?
12、你能根据下面的算式,算出每个图形各表示几吗?
1、【答案与解析】
6+9=15;13+10+9=32;15+32=47
2、【答案与解析】
5+5=10
3、【答案与解析】
(1)苹果=3;(2)芒果=4;(3)菠萝=9 4、【答案与解析】
5、【答案与解析】
6、【答案与解析】
8、【答案与解析】
9、【答案与解析】
10、【答案与解析】
11、【答案与解析】
三角形=2;圆形=3;正方形=1
12、【答案与解析】
圆形=3;正方形=18。

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拓展- 重点题型解析 全国通用(含详细解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拓展- 重点题型解析 全国通用(含详细解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题型解析【重点1】()里最大填几?()+5<13【分析】此题是把一个算式与一个数比较,可以把这个算式看成一个整体。

这个算式的得数要比13小,且()里要填最大的数。

我们可以考虑比13小的数中最大的是12,因此,()+5的得数最大是12,括号里最大能填“7”。

【重点2】8+()=10+7【分析】从题目可知,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是相等的。

右边10+7=17,所以左边8+()=17,()里应该填9。

【重点3】先画一画,再写一写。

比左边的数多5。

【分析】左边计数器上的数是15,要画“比左边的数多5”,说明是比15多5,那应该是20。

千万不能表示成“十位上1颗珠子,个位上10颗珠子”,因为“满10个一就要变成1个十”。

因此,在计数器的十位画2颗珠子就行了。

【分析】所选的三个数应该是有联系的三个数,其中两个小数能合成另一个大数。

选法较多,比如:8、4和12;6、4和2;6、2和8;12、10和2。

把所选的三个数圈起来,就用这三个数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分析】首先要分清“左”“右”,其次要分清“几”和“第几”。

从右起只要给第5个圆即1个圆涂色,而从左起要把5个圆全都圈起来。

【分析】首先做好准备工作,数清每盒蜡笔的支数,写在盒子下面:4、8、6。

然后根据题意从中选出两盒,要求“最多有多少支”就要选较多的两盒8+6=14(支),要求“最少有多少支”就要选较少的两盒4+6=10(支)。

【分析】看清图示,所摆正方形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而是紧挨在一起的。

摆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摆两个正方形用4+3=7根小棒,摆三个正方形用4+3+3=10根小棒,摆四个正方形就用4+3+3+3=13根小棒。

当然,也可以照样子画一画四个正方形,边画边数小棒根数。

【重点8】1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往右数,小文在第7个,小文左边有几人?【分析】小文是排在从左起第7个,那他的左边就有7-1=6人。

此题若按要求画一画图,就能清楚表达题意了。

学霸数学一年级上册sj版

学霸数学一年级上册sj版

学霸数学一年级上册sj版
对于学霸数学一年级上册 SJ 版,可以通过购买相关的教辅书来了解。

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的资料:
2023秋新版小学学霸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SJ同步教材训练1年级上学期数学学霸提优课时作业课时单元专项训练拓展提优小学教辅。

小学学霸作业本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 SJ版同步训练练习题辅导教材书附试卷达标测试卷同步教材课时天天练随堂训练。

这些书籍都是针对学霸数学一年级上册 SJ 版的教材,包含了相应的练习题和知识点解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更多相关的教辅资料,例如网络、图书馆等。

以上推荐仅供参考,具体使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调整。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及训练题整理完整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及训练题整理完整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及训练题整理完整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基础数学概念和技能。

通过整理和归纳数学知识点,学生可以逐渐形成系统化的数学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为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及训练题整理完整版”的内容,有需要的朋友快来这里看看吧。

文章目录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最后数到几,就是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前、后上、下的含义: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2、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

注意:一般情况下都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若题目指明图中人物的左、右,就要以图中人物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二、比大小1、左、右两边的数相等,就用“=”表示,如5=5,读作:5等于5、左边的数大于右边的数,用“>”表示,如5>3,读作5大于3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用“<”表示,即2<3,读作2小于32、填“>”或“<”时,哪边数大,开口就对着哪边。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数,数到几,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其中一个。

【小升初】2020小升初数学总复习同步拓展-第九讲.比的应用 (不含答案)全国通用

【小升初】2020小升初数学总复习同步拓展-第九讲.比的应用 (不含答案)全国通用

比的应用【知识、方法梳理】我们已经学过比的知识,都知道比和分数、除法其实是一回事,所有比与分数能互相转化。

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比是反映数量关系的一种常见形式,也是解数学题的一种重要工具,有了它,我们处理倍数关系、解答分数应用题就方便灵活得多。

在这一讲,我们讲探讨稍复杂的比是应用题。

【典例精讲】【例题1】甲数是乙数的2/3,乙数是丙数的4/5,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思路导航】甲、乙两数的比 2:3乙、丙两数的比 4:5甲、乙、丙三数的比 8:12:15答: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8:12:15。

练习1:1.甲数是乙数的4/5,乙数是丙数的5/8,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2.甲数是乙数的4/5,甲数是丙数的4/9,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3.甲数是丙数的3/7,乙数是丙数的2又1/2,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例题2】光明小学将五年级的140名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植树活动,已知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2:3,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4:5。

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思路导航】先求出三个小组人数的连比,再按求出的连比进行分配。

①一、二两组人数的比 2:3 二、三两组人数的比 4:5一、二、三组人数的比 8:12:15②总份数:8+12+15=35③第一组:140×8/35=32(人)④第二组:140×12/35=48(人)⑤第三组:140×15/35=60(人)答:第一小组有32人,第二小组有48人,第三小组有60人。

练习2:1.某农场把61600公亩耕地划归为粮田与棉田,它们之间的比是7:2,棉田与其他作物面积的比6:1。

每种作物各是多少公亩?2.黄山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分三组参加植树。

第一组与第二组的人数的比是5:4,第二组与第三组人数的比是3:2。

已知第一组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的总和少15人。

完整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妈妈买了3盒,每盒6瓶,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可乐?□○□○□=□(瓶)答:妈妈一共买了__________瓶可乐。

解析:6+6+6=18;18【详解】略2.下面的蜡笔有2盒是丁丁的。

(1)丁丁最多有几支蜡笔?□○□=□(支)(2)丁丁最少有几支蜡笔?□○□=□(支)解析:(1)4+5=9(2)4+3=7【详解】略3.小玲和小刚代表一(1)班去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春蕾杯”才艺表演大赛,在抓出场序号时,小玲抓到了8号,小刚抓到了19号,小玲表演完后,小刚的前面还有几个小朋友出场?解析:10个。

【详解】8和19之间有10个数,则小玲表演完后,小刚的前面还有10个小朋友出场。

4.小兔子采了,送给了小熊,又采了, ___________?(1)补充问题。

(2)列式解答。

=(个)解析:(1)小兔子现在有多少个?(2)9-4+4=9(个)【解析】【详解】(1)提出问题:小兔子现在有多少个蘑菇;(2)用原来采的个数减去送给小熊的个数,再加上又采的个数即可求出现在的个数。

5.狗妈妈生了10只可爱的小狗,这10只小狗分别住在4间房子里,请问怎样分房子,才能使每间房子里的小狗数量都不一样多.解析:1间房子住1只,1间房子住2只,1间房子住3只,1间房子住4只【详解】略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小平是第7个,从右数,小平是第8个,这一行共有多少个人?解析:14人【详解】略7.参加骑车比赛的被分为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5人。

-共有多少人参加骑车比赛?()答:-共有()人参加骑车比赛。

解析:5+5=10(人);10【详解】略8.5位同学折纸飞机,每人折3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口答:他们一共折了()个。

解析:15个【详解】略9.数一数。

一共有()个图形。

从右边数,排第()。

从左数排第(),左边有()个图形。

把右边的3个图形圈起来。

解析:6;3;2;5【详解】略10.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

【解析版】嘉兴市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专题培优)(1)

【解析版】嘉兴市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专题培优)(1)

一、选择题1.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1的数是().A. 61B. 16C. 72.比15大,比20小的数有()个。

A. 3B. 4C. 53.下面的算式中与12+2的结果相等的是哪个?()A. 5+10B. 13-2C. 17-34.比15大比19小的数有()。

A. 16B. 14C. 15,16D. 16,17,18 5.两个加数都是10,和是()。

A. 10B. 11C. 206.十五写作()。

A. 105B. 510C. 157.明明比小兰多13个球,也就是小兰比明明少( )个球。

A. 11B. 12C. 138.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4,这个数是()。

A. 5B. 14C. 159.箭(jiàn)头位置表示的数是()。

A. 11B. 15C. 1910.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的数是()。

A. 13B. 31C. 411.与13相邻的数是()A. 11和12B. 12和14C. 13和1512.15后面的第4个数是()A. 19B. 18C. 1713.列式计算,正确的是()A. 16-6=10B. 16-10=6C. 6+10=16D. 10+6=16 14.“4+9 13”,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 15.下面和18最接近的数是几?()A. 10B. 16C. 19二、填空题16.1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________,20里有________个十。

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1的两位数是________。

17.个位上和十位上都是1的两位数是________,这个数读作________。

18.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________。

19.从0开始,2个2个数,8和16之间有________个数。

20.20里面有________个十,17里有________个一。

21. 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________,和它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

超全面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期末重难点之等量代换2021最全面

超全面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期末重难点之等量代换2021最全面

. . | 裁. . . || . . .|. .| 封| | ... ..| 裁. | . . | .封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之|. . | . 订| | 《等量代换》,分类,方法,技巧订| . 线| | 线. 昨天,一位一年级地家长让我给她找几个数学题目,孩子平时考试,其它地题目| . . . . .都完成得很好,计算能力也不错,这周还去参加计算比赛。

但为呢,有个题老为. 裁| | 裁. 弄不好,如下图:| . . | . 封| | 封. | . . | . 订| | 订. | . . | . 线| | 线. | . . .这为一个等量代换地题目,一年级地奥数里面也有这样地题型。

. | . 裁| | 裁.同时,这个题还会出现在试卷后面地较难地题中,属于需要动脑筋地题。

| | . 封| | 封. 对于一年级地孩子来说,这个数学题目需要一定地理解力。

因为涉及到推理能力!| . . | . 订| | 订. 等量代换地关键为推理:| . . | . 线| | 线. 个桃子等于 4 个苹果,那么右边地式子中,就把桃子换成 4 个苹果,这个时候,| . . . . .就知道右边为6 个苹果啦。

.裁| | 裁. | . 所以答案为 6. . | . 封| | 封. | . . | .| | 订. . | 裁. . . ||. . .. .| 裁. | . 这题属于形象化地,还为比较好理解地。

例如:.封| | 封. | . . | . 订| | 订. | . . | . 线| | 线. | . 练习:. | . 裁| | 裁. | . . | . 封| | 封. | . . | . 订| | 订. | . . | . 线| | 线. | . . . . . . | . 裁| | 裁. | . . | . 封| | 封. | . . | . 订| | 订. | . . | . 线| | 线. | . . . . . . | . 裁| | 裁. | . . | . 封| | 封. | . . | .| | 订. . | 裁 . . . | | . | 裁 . |. 练习题来了( 4 道):. 封 | | 封 . | . . | . 订 | | 订 . | . . | . 线 | | 线 . | . . . . . . | . 裁 | | 裁 . | . . | . 封 | | 封 . | . . | . 订 | | 订 . | . . | . 线 | | 线 . | . . . . . . | . 裁 | | 裁 . | . . | . 封 | | 封 . | . . | . 订 | | 订 . | . . | . 线 | | 线 . | . . . . . . | . 裁 | | 裁 . | . . | . 封 | | 封 . | . . | . | | 订。

【三套卷】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含解析)

【三套卷】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含解析)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与15相邻的两个数是()。

A. 16和17B. 13和14C. 14和162.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是几?()A. 13B. 20C. 143.小明和冬冬同看一本总页数相同的书,小明看了11页,冬冬看了8页,()剩下的页数多。

A. 小明B. 冬冬4.和15相邻的两个数是()。

A. 15,16B. 16,17C. 14,15D. 14,16 5.与13相邻的数是()。

A. 12和14B. 11和12C. 14和156.一个两位数,各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是10,这个数可能是()A. 19B. 10C. 1007.12>9+()A. 2B. 3C. 48.明明比小兰多13个球,也就是小兰比明明少( )个球。

A. 11B. 12C. 139.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4,这个数是()。

A. 5B. 14C. 1510.在4,16,7,12,8,20,9,10,14中,比12大的数有()个。

A. 3B. 4C. 511.比18多1的数是()。

A. 19B. 18C. 17D. 16 12.从8到16,最中间的数是( )。

A. 11B. 12C. 13二、填空题13.比8大,比12小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看图写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从0开始,2个2个数,8和16之间有________个数。

16.20里面有________个十,17里有________个一。

17.20里面有________个十,18里面有________个一和________个十。

18.淘气再计数器上拨比12多5的数,要表示这个数,个位上要拨________颗珠子。

19.与15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题型解析
【重点1】()里最大填几?
()+5<13
【分析】此题是把一个算式与一个数比较,可以把这个算式看成一个整体。

这个算式的得数要比13小,且()里要填最大的数。

我们可以考虑比13小的数中最大的是12,因此,()+5的得数最大是12,括号里最大能填“7”。

【重点2】8+()=10+7
【分析】从题目可知,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是相等的。

右边10+7=17,所以左边8+()=17,()里应该填9。

【重点3】先画一画,再写一写。

比左边的数多5。

【分析】左边计数器上的数是15,要画“比左边的数多5”,说明是比15多5,那应该是20。

千万不能表示成“十位上1颗珠子,个位上10颗珠子”,因为“满10个一就要变成1个十”。

因此,在计数器的十位画2颗珠子就行了。

【重点4】从8、12、6、4、10、2中选三个数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分析】所选的三个数应该是有联系的三个数,其中两个小数能合成另一个大数。

选法较多,比如:8、4和12;6、4和2;6、2和8;12、10和2。

把所选的三个数圈起来,就用这三个数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重点5】从右起把第5个圆涂上颜色,从左起把5个圆圈起来。

【分析】首先要分清“左”“右”,其次要分清“几”和“第几”。

从右起只要给第5个圆即1个圆涂色,而从左起要把5个圆全都圈起来。

【重点6】下面的蜡笔有两盒是小红的,小红最多有多少支?最少呢?
【分析】首先做好准备工作,数清每盒蜡笔的支数,写在盒子下面:4、8、6。

然后根据题意从中选出两盒,要求“最多有多少支”就要选较多的两盒8+6=14(支),要求“最少有多少支”就要选较少的两盒4+6=10(支)。

【重点7】照这样用小棒摆一排正方形,摆出4个正方形时需要几根小棒?
【分析】看清图示,所摆正方形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而是紧挨在一起的。

摆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摆两个正方形用4+3=7根小棒,摆三个正方形用4+3+3=10根小棒,摆四个正方形就用4+3+3+3=13根小棒。

当然,也可以照样子画一画四个正方形,边画边数小棒根数。

【重点8】1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往右数,小文在第7个,小文左边有几人?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分析】小文是排在从左起第7个,那他的左边就有7-1=6人。

此题若按要求画一画图,就能清楚表达题意了。

【重点9】不计算,在每组中得数大的算式后面打“√”。

2+3()9-2() 10-3()
3+5() 8-2()10-4()
【分析】对于加法算式,可以根据一个数相同,只要看相加的另一个数的大小就能判断得数的大小。

对于减法算式,如果减号后面的数相同,那么减号前面的数越大得数就越大;如果减号前面的数相同,那么减号后面的数越大,得数反而越小。

掌握加、减法的计算规律,会使判断更加准确、迅速。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重点10】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分析】看清说话的是小猴,小猴说:“我后面有8只小动物。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就应该把小猴后面的8只小动物和1只小猴合起来,就是小动物的总数:8+1=9(只)。

此题还可以把说话的小动物改成小熊或小松鼠等,就可以变化成不同的问题啦。

小朋友可以试一试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