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一高青年教师课件大赛
条件语句说课-黄国昭-四川绵阳第一中学
目录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5分钟
绵阳第一中学青年教师说课比赛
条件结构用怎样的程序语句来描述? 这种语句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应用两种条件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本 问题。根据输入x的值,输具出体x的绝对值。
条件节结构有哪两种形式?
已经学习了哪几种基本逻辑结构?
以小组为单位,任意选择一个题目,设计算法,画出框 图,并写出程序。讨论后选取两组展示,大家评改,对暴 露的问题进行评正。
1、根据x的值,输出分段函数
y
2x, x 3 2x, x 3
的值。
x 1, x 0
2、根据x的值,输出函数 y 0, x 0 的值
x 1, x 0
3、输入两个实数a,b,输出较大的数。
4、根据a,b的值,求出不等式 ax b 的解。
人教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2 条件语句
四、说教学过程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3分钟
绵阳第一中学青年教师说课比赛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对 已所学知识加强理解记忆。
作业布置有弹性,避免一刀切,使学有余力的学 生的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1、以导学案为载体,采用:问题引导式、 “互动式”、“启发—探讨式” 的探究式教学 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投影展示 学案导学
3、利用QBasic实现算法,使抽象的知识更 形象。 我的宗旨:将课堂还给学生。
人教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2 条件语句
三、说教法、学法
绵阳第一中学青年教师说课比赛
ELSE
语句2
语句2
END IF
1、开解始 决问题时应按对“写应的算程序 法步骤、画程序框图、编写 程序输入”重的量G步骤进行。2、选择 条件结构时,否并不是任何题 目都G能≤50用两种结构。3、应 合(M理这是=0的是.53×选关G 择键逻)M=5辑0。×判04.53、断+0.I8的F5×和条(G-5件0) EN输D出运IF费是M 成对出现的;
第四届青年教师大赛课件
第四届青年教师大赛课件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各位参赛选手,大家好!我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参与本次的青年教师大赛。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第四届青年教师大赛课件》。
一、课件设计的重要性课件,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个优秀的课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既要符合教学大纲,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课件设计原则1. 内容精炼:课件的内容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文字叙述。
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注重互动:课件不应是单向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适应性强:课件应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考虑到不同的学生群体和他们的学习习惯,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
三、课件实例展示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展示一个我为本次大赛精心准备的课件——以“地球的运动”为主题的课件。
这个课件以生动的动画形式展示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
同时,通过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技巧为了更好地呈现课件,教师应该掌握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
例如,如何利用多媒体资源,如何设计互动环节,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课件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五、总结与展望总的来说,课件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好的课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课件的设计和应用,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需求。
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设计出更多优秀的课件,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我也希望各位参赛选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才华,用课件为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祝愿本次大赛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参赛选手取得优异的成绩!谢谢大家!。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向量是代数、几何和三角函数之间联系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在之前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研究了向量的基本概念和线性运算,重点强调了向量的几何特征。
本节课我们将研究“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概念和应用,它是研究向量的正交分解和向量的坐标运算的基础。
通过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我们可以建立平面向量与它的坐标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数”的运算与“形”的问题完美结合起来,这在整个向量知识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探究过程和应用”。
2.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层面来看,我们已经研究了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如共线向量、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以及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等。
此外,我们还初步了解了向量的物理背景。
从学生的能力层面来看,通过之前的研究,我们已经初步具备类比归纳概括的能力,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将引入生活实例类比向量的分解,让学生通过课件的直观感受和动手探索总结归纳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尤其是将图形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因此,我认为平面向量的分解及对这种分解唯一性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研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能够选择基底来表示平面中的任意向量。
2.能够使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进行简单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定理的产生、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运用,增强学生对向量应用的意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向量作为处理几何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现实的实例,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不断发现、探索新知的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定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2024届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一物体由圆锥和与它底面相同的半球组成(如图所示),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外力拉它做图中所示三种情况的运动.比较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f3.则).A.f1>f2>f3B.f3>f2>f1C.f1=f2=f3D.f3=f2>f12、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 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f为空气阻力)()A.B.C.D.3、如图所示,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分别受到F1、F2、F3作用力,当它们匀速滑动时,下面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F1=F2=F3B.F3 >F2C.F2 >F3D.F1 <F34、关于运动的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运动的物体位移不可能是零B.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C.雨点以5m/s的速度落到地面,这个速度是平均速度D.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加速度方向可能不变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10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是10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一定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越小,其速度变化越小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7、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0∼1s内的加速度与2∼4s内的加速度反向相反C.第2s内的位移大小是2m 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8、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在0~4s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第2s末,两车处于同一位置B.在第2s末,两车的速度相同C.在0~4s内,甲的加速度和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D.在0~4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9、如图所示,竖直方向上的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的过程中速度增量相等B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度之比:::1:2:3:2BCDE v v v v =C .物体从A 点运动到E 点的全过程平均速度B v v =D .物体经过各段的时间之比:::1:3:5:7AB BC CD DE t t t t =10、 (多选题)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 ,在中间位置s 2处的速度为v 1,在中间时刻t 2时的速度为v 2,则v 1和v 2的关系为( ).A .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1>v 2B .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C .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12D .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211、如图所示为a 、b 两小球沿光滑水平面相向运动的v -t 图.已知当两小球间距小于或等于L 时,受到相互排斥的恒力作用,当间距大于L 时,相互间作用力为零.由图可知( )A .a 球的质量小于b 球的质量B .a 球的质量大于b 球的质量C .t l 时刻两球间距最小D .t 3时刻两球间距为L12、如图所示,清洗楼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mg ,且视为质点。
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太子头上的博客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集湖北省教学研究室2008年11月仙桃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分组一览表A组(赛场:仙桃中学)顺序课题主讲单位教案起始页码1我若为王袁昉仙桃中学282陈情表卢红芹宜昌二中203道士塔叶环江汉油田534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杨俊超荆门掇刀中学395项脊轩志杨少敏潜江中学36豹鄢子华孝感高中227我若为王武延梅东汽628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王雁雁十堰竹山一中159将进酒池利贤随州曾都一中3410泪珠与珍珠曹婷鄂州高中4211赤壁赋杨宏武钢钢都中学1712我的空中楼阁贺梅红荆州公安一中50B组(赛场:仙桃一中)顺序课题主讲单位教案起始页码1错误杜俊杰黄石市第二中学562归去来兮辞胡卉武汉江夏区一中553我与地坛文星天门中学124泪珠与珍珠吴岚恩施市二中485哀江南胡祥学黄冈中学366哀江南李红霞葛洲坝高级中学257宽容序言喻渝水果湖高中68项链但芬芳咸宁赤壁一中319纪念刘和珍君蔡雪琴仙桃一中910长亭送别严兵襄樊枣阳高级中学4511米洛斯的维纳斯赵遂香华中师大一附中59项脊轩志潜江中学杨少敏文本解读:《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美散文。
它通过记述“百年老屋”的几经兴衰,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厚感情。
读了此文,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本文之所以有如此感人的力量,就在于一个“情”字,因为文中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事事关情,语语动情,笔墨疏淡而情韵绵远。
学习本文,宜围绕一个“情”字,学习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情感的技巧,引导学生感受世间至真至醇的情感。
教学设想:《顶脊轩志》是明代古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作为唐宋派的代表作家,归有光善于通过日常的家庭琐事,描写对生活的亲切感受,抒发内心的真挚情感,笔墨清淡而情韵绵远。
本文文言浅近,字词疏通不存在太大障碍,但本文感情含蓄、深沉,加上年代的久远,学生们很难快速准确深入地把握的情感,所以,学习本文要重视学生的赏读,由学生赏读自己最感兴趣,最有体会的文句入手,哪怕只是一个字,一个词,都能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讨论、鉴赏,从而准确深入地把握的深沉情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倡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人格的要求。
学习“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ppt
原因:
(1)传承专业老教师的创新思想和成果。
(2)从学生中吸取教学研究的营养和动力。
(3)在经常性往来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得到启发。
(4)用高水平的科研支撑起教学的高水平。
2019-10-24
谢谢你的观看
10
重视在新的科学教学理念指导下讲课
一.倡导研究(探究)式讲课。
例:陈巍的科研与教学 2008,麻省理工提出“合作通讯研究”,探索合作网络
从指导思想看,只有两种教学方法:启发式与研究(探究)式。
启发式是教学方法的总(原)则。
2019-10-2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你的观看
9
重视在新的科学教学理念指导下讲课
一.倡导研究(探究)式讲课。
• 例:电子系陈巍讲《现代通讯原理》中的“无失真传输准则的证明” • 有分量的教学创新
* 清华大学参加“青教赛”实施研究式讲课的情况 1998-2009 五届市赛与三届校赛共80人,其中市赛34人,只有3人讲课为研究式。 2011 七届市赛共7人(理工5,文科2),讲课主体或不少于1/3的内容均为研究式。
25
重视在新的科学教学理念指导下讲课
五.提高教师的课堂领导力,落实教是为了学
2012.10.11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工作研讨会
袁泗副校长:“你在课堂上讲课,你就是领导。你有没有招数,把他的积
极性调动起来,让他听你的,跟着你走?”
1.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
姚本先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合肥工大出版社.2005.
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陈巍提出“能量货币”,使麻省理工的工作可以操作。
2009获“马可尼奖”。 时势造就,优势转化。
作为在研究型大学里执教的老师,科研做多了,对照本
高中语文第一课(优秀)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3、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读报、 读杂志,拓宽你旳视野,丰富你旳情感。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写好每个字,注意书面整齐。 2、仔细写作业,准备一种错题本,将做错或自己
不懂旳题目记下。 3、整顿笔记,将所学知识分门别类,后来好复习。 4、准备摘抄本,记下精彩旳文章词句、段落。 5、写日志。 6、写随笔。
语文与你
语文能够让诸位 男士具有领袖风范— —因为你不但腹有诗 书气自华,而且胸怀 天下,谈吐不俗,字 字珠玑;
语文能够让诸位女士 具有明星风范——因为你 气质高雅,口吐莲花。
语文能够让诸位博古通今, 知天识地,中外贯穿;能够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怎样才干学好语文?
一老者在海边垂钓,已经钓了满满一篓 鱼。一种孩子在旁边看了很久。老者准备 离开旳时候,温和旳冲孩子笑,送给他 一条活蹦乱跳旳大鱼,可孩子却一口拒绝 了。老者很奇怪,问孩子:“那你想要什 么呢?”孩子说:“我想要你旳鱼竿。”
语文与我们
它不但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旳工 具,也不但仅是一种高考学科,更主要 旳是它还负载着丰富旳情感、深刻旳思 想和人类绵绵不绝旳文明;语文学科不 但是工具性学科,它还是形成一种人旳 品格、一种人旳底蕴、培养一种人对社 会旳责任旳奠基石。
• 语文------
• 不但是一种“使用”旳交际工 具,更应是一种“享用”旳思 想智慧和精神文化。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独立思索,切不可人云亦云。 2、反思。将一天所学旳知识大致思
量一下,对已掌握和未掌握旳东西 做到心中有数。 3、好奇多问。 4、记下自己思索旳结论并与人交流。
——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
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获奖作品)——陈情表 doc
陈情表宜昌市二中卢红芹〔文本解读〕李密名虔,字令伯(224—287年),犍为武阳(今彭山)人。
西晋文学家。
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
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
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
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
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
李密幼时甚好学,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
年轻时,曾任蜀汉尚书郎。
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官名)。
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
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已无法应诏的原因。
这就是著名的《陈情事表》,或称《陈情表》。
《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
表到朝廷,晋武帝看了,为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
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李密在面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想见,李密在构思《陈情表》时,有三种交错出现的感情:首先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其次是对晋武帝“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最后是对祖母刘的孝情。
但是当他提笔写文章时,便把这三种感情重新加以整理,经过冷静的回味,压抑了前两种感情,只在文中含蓄地一笔带过,掩入对祖母刘的孝情之中。
而对后一种感情则大肆渲染,并且造成一个感人至深的情境。
文章第一部分(一二段)极写“报国恩”与“顺私情”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一段一开篇作者就以一种凝重的笔调道尽命运的悲苦,在这短短的半生中尝尽失怙失恃体弱多病的痛苦,门庭衰弱的辛酸,让人一下子被笼罩在凄凉的氛围中。
我们可以想见在这巨大的悲苦之后隐藏着祖母多大的艰辛和付出,凝聚着祖母多少的爱意和恩情啊。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课件《集合的概念》定稿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 例题2、 集合A是含有两个不同实数a-3,2a-1 的集合,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 [分析] 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得a-3≠2a-1, 可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 •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A中有两个元素,由集合中 元素的互异性,可得a-3≠2a-1,所以a≠-2. • 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R,a≠-2.
• 4.集合的分类 •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 ________;含有无限 个元素的集合称为 ___________;不含任何元素的 无限集 空集 集合称为______,记作______. ∅ • 5.特殊数集及符号 • 自然数集记作____,正整数集记作______或 N* N+,实 N ____,有理数集记作 ______,整数集记作 ____ 数集记作____ . Z Q R
三、课堂小结
1、集合的概念; 2、集合种元素的特征;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a,b,c是△ABC的三边 长,则△ABC一定不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 C.钝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 [答案] B • [解析] 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三角形的 三边长互不相等,故选B.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 例题3、 已知集合A由a+2,(a+1)2,a2+3a+ 3三个元素构成,且1∈A,求实数a的值. • [分析] 由于1∈A,故应分a+2=1,(a+1)2=1, a2+3a+3=1三种情况讨论,且在求得a的值之后, 应验证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 [正解] ①当a=1时,a2+a=a+1=2,不满足 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 ②当a=3时,a2+a=12,a+1=4,满足题意; • ③当a=a2+a,即a=0时,a+1=1,不满足集合 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 ④当a=a+1时,a不存在. • 综上所述,实数a的值为3.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的教学设计
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的教学设计周口市扶沟县高中许亚丹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书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1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主要研究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已学过求简单曲线方程和利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几何性质的初步知识。
本章是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求圆锥曲线方程,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坐标法。
由于高考试卷中区分度较大的题目都涉及本章内容,所以难度不易把握。
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例题时难度应适中。
3.教学重点和难点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的推导及其应用。
突破方法:(1)引导学生围绕思考题讨论,并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已学知识,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熟练利用坐标法求解曲线方程. 过程与方法:利用坐标法来探究圆锥曲线统一定义,使学生经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理性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激发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探索勇气;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体会圆锥曲线和谐美和对称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和思维品质。
二教法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索与研究问题的能力。
所以设计问题时应考虑灵活性。
采用启发探索式教学,师生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讨论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索、推理、想象、分析和总结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增加教学容量和直观性,通过演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法分析从高考发展的趋势看,高考越来越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求解,而要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回忆所学知识,选择最佳方案加以解决,从而避免"瞎撞、乱撞"的不良解题习惯。
2023年湖北省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课例
湖北省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课例选登彰显文本魅力,尽享古韵之风――《矛与盾》课堂教学实录及设计理念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小学夏绮云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大家曾经学过寓言,懂得寓言往往假托有趣旳故事,告诉人们一种深刻旳道理。
古代寓言更是寥寥数语便能表情达意。
今天我们要学习旳《古代寓言两则》就向我们展示了文言文旳独特魅力。
2、就让咱们跟随古代思想家韩非子一起到两千数年前旳集市去瞧一瞧吧。
看,街上好热闹啊!赶集旳人来来往往可真多!街边旳一块空地上拥着一群人,他们在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寓言《矛与盾》去看个究竟吧!3、老师板书课题。
提醒注意“矛”字和“盾”字。
4、师:懂得矛和盾是什么吗?谁能来简介简介?生:矛和盾是古代打仗用旳兵器,矛用来攻打,盾用来防守。
(CAI显示矛和盾)师:我们今天要学旳古代寓言就和这两样兵器有关。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课始,一曲悠扬旳古乐,一幅精美旳画卷将学生带入到两千数年前旳集市,伴随作者韩非子逛集市,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古文。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是学文言文旳诀窍。
不过,学文言文旳难点,也在于读。
大家打开25课,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旳句子多读几遍。
2.谁乐意读给大家听听?你们4个人来读吧,1人读一句。
大家听听他们旳字音读准了没有?师:字音咬得真准。
谁还想读?学生读课文.3.师:大家字音读得真准,我也想读了。
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旳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
文言文旳朗诵尤其要注意节奏和韵味。
听我读,好吗?(配乐范读)4.师: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也蛮有味道旳吧!一回生,两回熟,大家再试着读一读,还可以读给你旳同位听。
尤其注意该停止旳地方要停止。
5.师:谁还想读?来,想读旳一起读吧。
相信你们会比刚刚读得更好。
(学生读得有点味道了。
)文言文拗口,要反复专心读,不读错字。
青年教师大赛教案模板
青年教师大赛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三、授课时间45分钟四、授课教师张华(青年教师)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掌握课程的核心概念和基础知识。
-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 学生能在特定领域内,如数学、语文、英语等,完成相关技能的操作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学会使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包括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批判性思维等,提高学习效率。
- 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模拟实验等活动,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 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
-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课程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示范。
-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
- 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2、教学难点- 学生对课程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内化。
-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技能操作难题。
- 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以上内容仅为模板框架,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课程内容进行填充和调整。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情景创设或回顾上一课内容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新课程的好奇心和兴趣。
- 使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与新课程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激发学生的思考。
- 设定一个有趣的引入问题或挑战,让学生预测或设想可能的答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清晰、准确地阐述课程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确保学生理解。
- 结合实际案例或实验,进行现场演示或模拟,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理论。
- 使用图表、流程图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复杂的信息。
2024年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2024年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诗词五首》。
具体内容包括:1.《登鹳雀楼》:王之涣2.《望庐山瀑布》:李白3.《夜泊牛渚怀古》:杜甫4.《江雪》:柳宗元5.《秋词》:刘禹锡二、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五首诗词,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2. 分析诗词中的形象、意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了解诗词创作背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中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2. 教学重点:分析诗词中的形象,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五首诗词的原文、译文、图片、音频等资源。
2. 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五首诗词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是哪首诗词,激发学习兴趣。
2. 诗词原文学习:引导学生朗读诗词,注意停顿、节奏,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诗词译文学习:让学生对照译文,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4. 例题讲解:以《望庐山瀑布》为例,分析诗词中的形象、意境,引导学生学会审美鉴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诗词,分析其中的形象、意境,进行课堂交流。
6. 诗词创作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五首诗词的创作背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板书设计1. 诗词五首2. 内容:五首诗词的题目、作者、重点词语、形象、意境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首本节课学习的诗词,分析其形象、意境,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词原文学习中的朗读指导;2. 诗词译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3. 例题讲解中的形象、意境分析;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反馈;5. 诗词创作背景的介绍;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词原文学习中的朗读指导在诗词原文学习阶段,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朗读指导。
【新】青年教师说课比赛ppt
03
学习积极 性不高
04
团队意识淡漠
教学组织—教学方法
探究性 教学法
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课上 不解答此类问题,课下 可以解决。
教师指 导为辅
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法(专业理论知识)和 案例分析法(系统操作) 进行画龙点睛。
团队 互助
流程演绎采用团队互助 情景模拟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实施
手工实训教师
主讲专业理论知识
电算化教师
主要指导系统操作
授课师资组成:1+2
一个手工老师,两个会计电算化老师
C ONTENTS 教学实施
VBSE课程是我院重点建设课程,校园网上 有充分详细的网络资料,可供学生提前预习,课 后复习,在线问答,习题库等。
四、教学资源
2015年初新建实训室教学楼,其中VBSE400平方米
实
展
教学条件
践
示
作
区
业
会
区
议
洽
谈
区
四、教学资源
授 课 现 场
五、教学效果
学生评价、教学成果展示
经过7天的实训,同学们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对财务手工。电算化 业务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五、教学效果
7天的学习,我们每个人都体 验到了从个人到团队,从低效率 的团队到高效率的团队,这其中 的每一个过程,我们都会从中感 受到其中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长了知识,学会了沟通每个 人都为之付出,都有收获,这个 实训给我们留下不一样的意义。 我们不仅仅“KNOW-HOW”, 更能“KNOW-WHY” 秘诀,原 始理论。
实习动员、组建团队----半天时间 业务推送---总分总 总结(海报、PPT)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课件永遇乐ppt
对比
刘裕——刘义隆 扬州路——佛狸祠
廉颇——自己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全词总结: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 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 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 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 愤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背诵《京口北固亭怀古》 2、试找出词里的倒置语序,并体 会其作用。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 他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 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 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 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 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 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 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用典赏析:
词中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非 但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以 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 想。正如《词综》所说,“发端便欲 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 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 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运用典故
表现手法
:
英雄业绩——可悲现实
佛(Bì )貍首,封万户侯。‛元.胡三省注:‚佛 (Bì ),读如弼。‛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
本词写于辛弃疾六十六岁时。当 时韩侂(tuō)胄筹划北伐, 闲置 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 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 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今 江苏镇江)。表面上朝廷对他似乎 很重视,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 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 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工作;但另一 方面,他又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认为应当做好充 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他的意 见没有引起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 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 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
远安一高青年教师课件大赛精选版
= 1A
路端电压为:
U = IR = 1 × 1.38V = 1.38V
yjyuuy 14
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 =14Ω, R2 = 9 Ω。当开头S切换到位置1时,电 流表示数为I1 = 0. 2A,当开头S切换到 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2 = 0. 3A。求 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yjyuuy
15
解: 依题意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可列出方程:
E = I1R1 + I1r
E = I2R2 + I2r
代入数据,可得
E = 3V r = 1Ω
yjyuuy 16
谢 谢 大 家! 再 见!
yjyuuy 17
yjyuuy 12
四.解题示例 例 1 、在如图所示的 电路中,电源的电 动 势 为 1.5V , 内 阻 为 0.12Ω ,外电路电 阻为 1.38Ω ,求电路 中的电源和路端电 压。
yjyuuy 13
解: 依题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I = E / (R + r) = 1.5/(1.38+0.12)A
五.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即外电路上的电压降,是电 源加在负载(用电器)上的“有效”电 压。 2、 U = E — I r
断路:R无穷大,I 为0,I r也为0 ,U = E 。 (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 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yjyuuy 11
短路:R = 0 ,I = E / r 。 r 很小(蓄电池 0.005 ~ 0.1 Ω,干电池小于1Ω),电流 太大,烧坏电源,还可能引起火灾。 3、U ~ I 关系图象: 由:U = E — I r 知, U是I 的一次函数。
远安一高青年教师课件大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 =14Ω, R2 = 9 Ω。当开头S切换到位置1时,电 流表示数为I1 = 0. 2A,当开头S切换到 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2 = 0. 3姆定律 可列出方程:
3、U ~ I 关系图象:
由:U = E — I r 知,
U是I 的一次函数。
四.解题示例
例1、在如图所示的 电路中,电源的电 动 势 为 1.5V , 内 阻 为0.12Ω,外电路电 阻为1.38Ω,求电路 中的电源和路端电 压。
解: 依题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I = E / (R + r) = 1.5/(1.38+0.12)A = 1A
五.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即外电路上的电压降,是电 源加在负载(用电器)上的“有效”电 压。
2、U = E — I r 断路:R无穷大,I 为0,I r也为0 ,U = E 。
(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 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短路:R = 0 ,I = E / r 。 r 很小(蓄电池 0.005 ~ 0.1 Ω,干电池小于1Ω),电流 太大,烧坏电源,还可能引起火灾。
实验现象:
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流 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三、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内电路
内电路 外电路
E 内电阻
U内
外电阻 U外
E = U外 + U内
E = U外 + U内
E = IR + Ir
I = E / (R+r) 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 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 成反比。(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E = I1R1 + I1r E = I2R2 + I2r
代入数据,可得
E = 3V r = 1Ω
kob-khun
寇布库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