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生观”“儿童观”的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质》中“学生观”“儿童观”的知识点归纳
作者:刘珍珍来源:巨智教育
在《综合素质》笔试大纲中,对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考试内容模块和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今天我们安徽巨智教育给大家归纳下《综合素质》(中小学)和《综合素质》(幼儿园)中在教学对象方面的不同要求。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具备的是“儿童观”,注重地是“育人为本”,而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具备的是“学生观”,注重地是“以人为本”。
在《综合素质》(中小学)笔试大纲中,教师主要了解的“学生观”主要有四个知识点:第一,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第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第三,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第四,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综合素质》(幼儿园)笔试大纲中,教师主要了解的“儿童观”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第二,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第三,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第四,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教育观和儿童观的考点主要有:
1.学生观的含义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2. 人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全面而充分发展,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有均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体力与智力的协调发展、社会素质的全面发展、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
2.“以人为本”的性质和含义
(1)性质: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2)具体含义是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4. “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5.“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加油个性差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尊重与信任学生;
●相信学生的潜力。
6. 儿童观的科学内涵
(1)儿童是人
(2)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3)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7.不同的教育家有不同的儿童观:
(1)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儿童作为精神实体,通过真实生活和秩序寻求自身的完美发展。
●儿童天生具有“吸引性心智”,“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能自己教育自己”。
●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
●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该为儿童提供不同的教育。
●儿童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2)杜威的进步主义的儿童观
杜威的儿童中心观是以儿童为中心,即以儿童的本能及其活动为中心。杜威对童年生活价值的确认丰富了儿童观的内涵,促使人们更加注重儿童现实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注重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陈鹤琴的儿童观
陈鹤琴从1920年起,他以自己的儿子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从其出生开始,作了两年多的详细记录,以深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他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的踪影,而是有自己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他认为儿童心理的七个基本特点是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
8“育人为本”的含义: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
(3)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
(4)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
(5)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
9.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以上就是我们巨智教育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儿童观”“学生观”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在考试中都有可能会出现,同学们要认真仔细的阅读,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