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生理生化性质的鉴定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生理生化性质的鉴定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为了从自然界获得产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株,从面粉、储存面仓、发霉玉米等样品中筛选出1株产淀粉酶活力较强的菌,并对产淀粉酶菌的生理生化进行了探讨。
从面粉中得到的产淀粉酶菌共有三种,颜色有红色和白色。
从其菌体形态初步了解其特征,随后用唯一碳源实验、葡萄糖酵解实验、过氧化氢酶实验等分析并鉴定其生理生化特性。
二名词定义:淀粉酶分离鉴定淀粉酶 amylase,AMY,AMS一般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直链淀粉、糖元等α-1,4-葡聚糖,水解α-1,4-糖苷键的酶。
根据酶水解产物异构类型的不同可分为α-淀粉酶(EC3.2.1.1.)与β-淀粉酶(EC3.2.1.2.)。
α-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动物(唾液、胰脏等)、植物(麦芽、山萮菜)及微生物。
微生物的酶几乎都是分泌性的。
此酶以Ca2+为必需因子并作为稳定因子,既作用于直链淀粉,亦作用于支链淀粉,无差别地切断α-1,4-链。
因此,其特征是引起底物溶液粘度的急剧下降和碘反应的消失,最终产物在分解直链淀粉时以麦芽糖为主,此外,还有麦芽三糖及少量葡萄糖。
另一方面在分解支链淀粉时,除麦芽糖、葡萄糖外,还生成分支部分具有α-1,6-键的α-极限糊精。
一般分解限度以葡萄糖为准是35-50%,但在细菌的淀粉酶中,亦有呈现高达70%分解限度的(最终游离出葡萄糖)。
β-淀粉酶与α-淀粉酶的不同点在于从非还原性末端逐次以麦芽糖为单位切断α-1,4-葡聚糖链。
主要见于高等植物中(大麦、小麦、甘薯、大豆等),但也有报告在细菌、牛乳、霉菌中存在。
对于象直链淀粉那样没有分支的底物能完全分解得到麦芽糖和少量的葡萄糖。
作用于支链淀粉或葡聚糖的时候,切断至α-1,6-键的前面反应就停止了,因此生成分子量比较大的极限糊精。
从上述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作用方式,分别提出α-1,4-葡聚糖-4-葡萄糖水解酶(α-1,4-glucan 4-glucanohydrolase)和α-1,4-葡聚糖-麦芽糖水解酶(α-1,4-glucan maltohydrolase)的名称等而被使用。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注意事项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注意事项淀粉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在食品加工、制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淀粉酶产生菌则是淀粉酶发酵的关键微生物,因此筛选合适的淀粉酶产生菌对于淀粉酶的生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注意事项。
一、筛选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筛选目标:在进行淀粉酶产生菌筛选之前,需要明确自己所需要的菌株特性,如产量、稳定性、适应性等。
2. 了解基础知识:在筛选之前需要对淀粉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代谢途径、营养需求等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以便于更好地设计实验方案。
3. 准备培养基:根据所需菌株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并进行消毒和质量检测。
二、筛选方法选择1. 传统方法:传统方法包括平板法、液体培养法等,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筛选效率较低。
2. 高通量筛选:高通量筛选方法可以同时对大量菌株进行筛选,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但需要较高的设备和技术要求。
3.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扩增和检测目标基因来确定淀粉酶产生菌,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等优点。
三、菌株的来源选择1. 野生菌株:采集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筛选,可以获得多样性较高的菌株,但需要进行适应性培养和改良。
2. 已知菌株:已知菌株包括文献报道的、已经商业化应用的等,在筛选时可以优先选择这些已知稳定可靠的菌株。
3. 自体分离:自体分离是指从淀粉酶发酵中分离出产酶微生物进行筛选,这种方法具有与发酵过程相适应、稳定性好等特点。
四、实验设计与操作注意事项1. 设计合理实验方案:实验方案需要考虑到微生物营养需求、培养条件等因素,同时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2. 严格控制操作条件: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pH值、氧气含量等因素,以确保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3. 合理选择筛选指标:筛选指标需要与淀粉酶产生相关,如淀粉酶活力、淀粉酶产量等。
4. 筛选后的确认和评价:在筛选出淀粉酶产生菌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评价,包括菌株稳定性、代谢途径分析等。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培养与选育
功能微生物(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培养与选育22100934 程雅楠摘要:以产淀粉酶细菌的筛选和选育为目标,通过培养基制备及灭菌、菌种的分离筛选与纯化、菌种的鉴定、培养条件的优化以及淀粉酶产生菌的紫外诱变育种等五个过程,并测定了诱变后菌株的16s序列,初步掌握了对某菌种进行筛选、选育及诱变的必需步骤。
关键词:产淀粉酶细菌筛选选育诱变育种淀粉酶是最早用于工业生产并且迄今仍是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产品之一,为了提高淀粉酶的生产水平,首先通过淀粉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产淀粉酶的活性菌株,对菌株初步鉴定后进行紫外线诱变,筛选出产量高、性状优良的突变菌株。
淀粉酶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微生物,并通过发酵完成生产,因此筛选出高产、稳定的淀粉酶产生菌是淀粉酶生产的尤为重要。
此次试验试图从土壤中分离出产淀粉酶的细菌,通过紫外线诱变育种等条件优化来得到高产、稳定的淀粉酶产生菌株。
以达到加深对菌种选育的认识、掌握紫外线诱变育种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初步纯化淀粉酶的方法的实验目的。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 来源:南师大北区教学楼附近的土壤。
1.1..2培养基:淀粉培养基的配制①固体培养基膏 3g/L,蛋白胨 10g/L,NaCl 5g/L,可溶性淀粉2g/L,琼脂 20g/L,pH7.0~7.2。
②液体培养基:牛肉膏 3g/L,蛋白胨 10g/L,NaCl 5g/L,可溶性淀粉2g/L,琼脂 20g/L,pH7.0~7.2。
优化条件培养基配制:①淀粉3g/L,蛋白胨 10g/L,K2HPO4 1.5g,MgSO4·7H2O 1.5g, pH 4.0 。
②淀粉3g/L,蛋白胨 10g/L, K2HPO4 1.5g,MgSO4·7H2O 1.5g, pH 7.2 。
碳源培养基:①淀粉 3g,蛋白胨 10g,K2HPO4 1.5g,MgSO4·7H2O 1.5g,去离子水 1000mL pH 7.2。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
实验一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活力测定指导老师:辛树权生命科学学院08级生物技术(三)班豆豆同组人:xx xxx摘要:自然界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实验室微生物几乎都是从自然界中选育出来的。
我们从学校的花坛中采集一些土壤样本,拿到实验室中,进行淀粉产生菌的筛选。
利用土壤制成菌液,将其涂抹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再用淀粉培养基培养,最后通过淀粉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淀粉产生菌产淀粉的能力。
再使用分光光度计精确测量淀粉酶的酶活力。
关键词:淀粉酶;分离;纯化;透明圈;酶活力;摇瓶;分光光度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方法;2、学习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3、了解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酶活力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将土壤稀释液涂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几天,细菌或者是其他的微生物便能在平板上生长繁殖,形成菌落。
将初次筛选得到的微生物接到淀粉培养基上培养,因为只有能够产生淀粉酶的细菌才能够利用培养集中的淀粉成分来完成自身的生命活动,才能够生存。
故在淀粉培养基上长出的菌便是淀粉产生菌。
在培养基上滴碘液,淀粉被分解掉的部分不显现蓝色,出现透明圈,可以通过透明圈的大小来初步判断菌种产淀粉的能力。
淀粉酶是指一类能催化分解淀粉分子中糖苷键的酶的总称,主要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等,α-淀粉酶可从淀粉分子内部切断淀粉的α-1,4糖苷键,形成麦芽糖、含有6个葡萄糖单位的寡糖和带有支链的寡糖,是淀粉的粘度下降,因此又称为液化型淀粉酶。
淀粉遇碘呈蓝色。
这种淀粉-碘复合物在660nm处有较大的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随着酶的不断分作用,淀粉长链被切断,生成小分子的糊精,使其对碘的蓝色反应逐渐消失,因此可以根据一定时间内蓝色消失的程度为指标来测定α-淀粉酶的活力。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1.、材料:长春师范学院家属楼前小菜园2培养基:(1)分离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5g琼脂粉,pH调至7.2,121℃灭菌15min,待冷却至50℃左右时,于超净工作台倒平板)(2)筛选培养基:淀粉培养基(可溶性淀粉 20g, 硝酸钾 1g, 磷酸氢二钾 0.5g, 氯化钠 0.5g, 硫酸镁 0.5g, 硫酸亚铁 0.01g, 琼脂 20g, 水 1000毫升,调整pH值到7.2~7.4。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设计方案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设计方案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它可以满足很多工业和农业领域的需求。
下面是一个设计方案,包含步骤、实验条件和分析方法。
1.步骤(1)菌株的收集和培养首先,需要收集不同环境中的样品,如土壤、水体、植物表面等。
将样品分离培养在富含淀粉的琼脂培养基中。
培养过程中,需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在30℃左右)和适宜的pH(通常为6-7)。
(2)淀粉酶活性筛选将分离培养基中的菌株进行淀粉酶活性筛选。
取一小部分菌株涂抹到含有淀粉的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皿上观察是否产生明显的透明圈。
透明圈的出现表示淀粉酶活性较高的菌株。
(3)淀粉酶活性检测和比较从产生透明圈的培养皿中挑取具有高活性的菌落,进行淀粉酶活性检测。
可采用碘液滴加法,在含淀粉的琼脂培养基上,滴上一滴碘液,观察出现的蓝色溶解圈的明暗程度,可以初步评估淀粉酶活性的强弱。
(4)纯化和鉴定筛选出具有较高淀粉酶活性的菌株后,通过纯化和鉴定,进一步确定其产淀粉酶的能力以及体外条件如温度和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可采用离心、柱层析等技术对菌株进行纯化。
通过测量在不同条件下的淀粉酶活性,确定最适宜的条件。
2.实验条件(1)培养条件:温度为30℃,pH为6-7(2)培养基:含淀粉和琼脂的培养基。
(3)检测条件:培养基含有淀粉,通过碘液滴加法观察形成的蓝色溶解圈明暗程度。
3.分析方法(1)测量淀粉酶活性采用I2-KI法测定淀粉酶活性。
将一定量的菌株培养液加入含淀粉的缓冲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碘液和KI溶液,混匀后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淀粉转化的程度。
(2)蛋白质含量测定通过BCA方法测定菌株培养液中的蛋白质含量。
将菌株培养液样品与BCA试剂混合,在一定温度下测量吸光度来确定蛋白质含量。
(3)酶动力学参数分析采用酶动力学参数分析方法,如麦克斯韦–玛尔特尔方程等,通过测定在不同底物浓度下的淀粉酶活性,来确定酶的最适底物浓度、最适酶浓度以及酶的最大反应速率。
一株碱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F o n u o da dDrg
2 1 年 第 l 卷第 0 期 00 2 5
17 6
一
株碱 性 淀粉 酶产生菌 的筛选及产 酶条件优 化 一
宋 燕,李 津
( 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 限公司, 山东 济 南 2 0 0 ) 5 1 1
摘 要 : 目的 获 取 工 业 生 产 上 有 潜 在 应 用 价 值 的 碱 性 淀 粉 酶 产 生 菌 。 方 法 土 壤 中 筛 选 出5 产 淀 粉 酶 的 菌 株 ; 经 正 交 株 试 验 确 定 培 养 基 的 最 优 组 成 ; 通 过 摇 瓶 发 酵 初 步 确 定 了 发酵 条 件 。 结 果 产 淀 粉 酶 活 性 最 高 的 为 来 源 于 草 地 土 壤 的 菌 株
Af rc lv td fr8hi h k ra 0 ℃ wi 0r n tea ls— rd cn cii f 1一 e c e 1 t ut ae s a e t e i o n 4 t 1 / , h my aep o u ig a t t o ¥I 6ra h d2 U/ h 8 mi vy 14
S ONG Ya LI i n, n J
(h n o g a sh L m d h r cui l o Ld Jn n 5 1 1 C i ) S a d n uc & , , 2 a A s a t Ob et e oo ti laiea ls—rd c gs a s i a ep t t l au s nteid s y b t c: jci T bana l myaepo u i t i c h v oe i le ut . r v k n n r n wh h n av i h n r
/.,它在发酵8h /6 时产酶 能力最强 ;优化后 的培养 基为玉米粉3%,蛋 白胨08%,磷酸氢二钠06%,硫酸铵0 . . . 2%,氯 化铵01 . 5%,p .。于4 H 90 0℃,10r n 8 mi条件 下培养,菌株 / 6 / / .酶活性 可达 到214U mL 1 / 。结论 筛选 出5 株产淀粉酶 的菌 株 ,其 中菌株 / 6 株耐碱性Ⅱ淀粉酶产 生菌 。 /一是1 一 关键词 :碱性 淀粉 酶;菌株筛选;正交试验 ;优化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样品采集和预处理的思考题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样品采集和预处理的思考题
首先,请去筛选高温菌,可以选择附近环境长期处于高温状态的锅炉、暖房等地方的土壤,有腐殖质的地方最好,取一点土回来。
将土样泡热水,搅匀,轻微沉淀后取上清,将上清3000g离心5分钟,菌就沉底了,倒掉上清,加入少量无菌水,打匀,你就获得了浓缩的菌液,配置培养基,可以选择EMB等高营养全培养基,将获得的菌液梯度划线于平板上。
至于高温下培养48小时,长出的菌落为高温菌,尽量多的挑取单菌落,标记代号,摇瓶培养,获得的菌液进行破胞,8000g离心10分钟,细胞残渣沉底,上清中含有淀粉酶(如果这种菌能产生淀粉酶的话)琼脂、淀粉、水高温灭菌,倒平板,用牛顿杯立于上面,滴入上一步离心获得的上清,高温处理数小时连续观察,淀粉被分解,凝胶变清澈的就是能产生淀粉酶的菌液。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淀粉酶产生菌的初步筛选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淀粉酶产生菌的初步筛选一、实验目的学习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淀粉酶产生菌株。
二、实验内容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和分离。
三、实验原理在筛选培养基平板上,可溶性淀粉被目的菌株产生的淀粉酶水解,形成透明圈。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产生的淀粉酶的种类和活力各不相同,对可溶性淀粉的水解能力各不相同,所形成的水解圈与菌落大小比值故而不同,因而根据其比值可初步断定其对可溶性淀粉的水解能力。
许多细菌和霉菌产生淀粉酶,特别是一些芽孢杆菌,因此,本实验将土壤样品加热处理后,将其接种到筛选培养基平板进行培养,根据平板的水解圈做初筛,从中筛选出产淀粉酶活性较好的菌株进行保藏。
四、实验材料和用具1、材料:土壤样品2、试剂:牛肉膏蛋白胨筛选培养基平板(含可溶性淀粉1%)、45mL无菌水瓶3、仪器及用具: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摇床、酒精灯、牙签、移液枪、试管、涂布器、量筒等。
五、操作步骤(一)准备材料1、筛选固体培养基: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可溶性淀粉(1%),配制600mL,制备30个平板。
2、含45mL水的三角瓶5瓶,200ul枪头及枪头盒3盒,牙签3瓶,涂布器3包,灭菌处理。
(二)菌种分离1、土壤采集选取采集地点地表植被根系周围的土壤,首先去除地表浮土,然后挖取2-5cm深的土壤样品,每个样品约取20g土壤,装入塑料袋内,备用。
2、制备菌悬液取5g土壤样品置于含45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用振荡器震荡10分钟,在90度水浴锅中处理15分钟。
3、涂布平板培养与分离吸取100ul悬浮液,用涂布器涂布于筛选培养基平板,待液体充分被吸收后,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48h。
每组做2个平板。
(三)菌种初步筛选在平板中加入少量卢戈氏碘液,观察菌落形成透明水解圈情况,用无菌牙签挑取产水解圈的菌落,转接到新的筛选培养基中,每个平板上接种16个菌种,每组接种2个平板,置于37℃培养24h。
在平板内加入卢戈氏碘液,根据单菌落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H/C)大小进行初筛,选择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大的菌株,从中选取淀粉酶活力相对较高的菌株。
α-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160r/vain摇床培养12h/’种子液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产酶发酵培养基上,37℃、160r/min摇床培养24h后发酵液5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酶活力。
选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作为试验菌种。
1.4.L3酶活力的测定一1。
仅一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为长短不一的短链糊精和少量的还原糖,而使淀粉对碘呈蓝紫色的特异反应逐渐消失,可以用这种显色消失的速度来衡量酶的活力。
用YoungJ.Y00改良法:取5rIll0.5%可溶性淀粉溶液,在40℃水浴中预热10min,然后加入适当稀释的酶液0.5ml,反应5min后用5Illl0.1mol/LH2S04溶液终止反应。
取0.5m1反应液与5lIll工作碘液显色,在620nm波长处测光密度。
以0.5ml水代替0.5rIll反应液为空白,以不加酶液(加相同的水)的管为对照。
,酶活力单位定义为:在40℃、5vain内水解ln蟮淀粉(0.5%淀粉)的酶量为1个活力单位。
酶活力计算公式如下:酶活力(u/IIll)=(民一R)/RoX50XD式中,尺。
、R分别为对照、反应液的光密度;D为酶的稀释倍数,调整D使(R一尺)/民在0.2~0.7。
1.4.2酶学性质的研究。
1.4.2.1酶反应最适温度的确定。
设置40、60、80℃3个温度梯度,测定反应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酶活力,确定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1.4.2.2酶反应最适pH值的确定。
用不同的缓冲液设置pH值为4、6、lO3个梯度值,测定反应系在不同pH值下的酶活力,确定酶反应的最适pH值。
1.4.2.3ca2+对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在100℃下调整酶液中Ca2+的不同浓度,测定不同时间F的酶活力,确定cd+对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2.1Or"淀粉酶生产菌株的分离筛选2.1.1初筛结果。
采用碘熏法从淀粉筛选平板}=挑出lO株有明显淀粉水解圈(图1)的菌株。
图1菌种的水解圈Fig.1Hydrolyzedcircleofstrain2.1.2复筛结果。
淀粉酶高产菌的筛选、诱变、鉴定及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淀粉酶高产菌的筛选、诱变、鉴定及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淀粉酶是一种在生物体内或外分泌的酶,能够催化淀粉分解为糖类。
淀粉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酿酒工业、饲料工业等领域。
为了提高淀粉酶的产量和活性,科研人员常常通过筛选、诱变和鉴定淀粉酶高产菌来进行研究。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项目,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淀粉酶高产菌的筛选、诱变、鉴定及应用过程。
这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筛选淀粉酶高产菌。
学生将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淀粉酶高产菌的筛选。
首先,他们需要从环境样品中采集不同的微生物菌株,比如土壤、水样等。
然后,学生需要设计合适的培养基,并将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中。
接下来,他们将通过测定淀粉酶的活性来筛选出产酶能力较强的菌株。
第二步,诱变淀粉酶高产菌。
学生将使用虚拟实验室中提供的诱变剂,对筛选出的淀粉酶高产菌进行诱变。
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诱变剂和处理方法,如化学诱变、辐射诱变等。
通过比较诱变前后淀粉酶的活性,学生可以评估诱变效果。
第三步,鉴定淀粉酶高产菌。
学生需要通过虚拟实验室中提供的鉴定方法,对诱变后的菌株进行鉴定。
他们可以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基因测序,比较诱变前后的基因序列差异。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电泳等技术,分析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第四步,应用淀粉酶高产菌。
在虚拟实验室中,学生将学习淀粉酶的应用。
他们可以设计模拟实验,比如在不同条件下测定淀粉酶的活性。
此外,学生还可以了解淀粉酶在食品工业、酿酒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以及淀粉酶在生物工程中的潜力。
通过这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淀粉酶高产菌的筛选、诱变、鉴定及应用过程。
他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亲自体验科研的乐趣和挑战。
此外,虚拟实验室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总之,淀粉酶高产菌的筛选、诱变、鉴定及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是一个有趣且实用的教学工具。
它可以帮助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实验小结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实验小结
本实验旨在筛选具有淀粉酶活性的菌株,经过活性药物筛选法,通
过对新鲜海藻类源淀粉酶活性药敏试验结果,用神经酰胺蓝显色法共
分离出了12株具有淀粉酶生成活性的菌株,且12株菌株的淀粉酶活
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淀粉酶活性。
经过16s rDNA分析,结果表明,
这12株菌株属于嗜热及高温嗜热乳杆菌科,包括拟南芥病毒乳杆菌属、干燥乳杆菌属,伯氏乳杆菌属、钝吸乳杆菌属等。
以上结果表明,该
方法高效可靠,可以用于筛选具有淀粉酶活性的微生物菌株,为药物
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发酵工程实验指导
实验一淀粉酶生产菌的筛选一、实验目的学习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
二、实验原理淀粉酶在酿造、纺织、食品加工、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用途。
淀粉酶是一类淀粉水解酶的统称,它能将淀粉水解成糊精等小分子物质并进一步水解成麦芽糖或葡萄糖,淀粉被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因此可根据淀粉培养基上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所选菌株的淀粉酶活力。
三、实验用品1.样品淀粉含量丰富的土样。
2.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加水至1000ml,pH7.0。
121℃灭菌20min。
初筛平板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可溶性淀粉2g,琼脂18g,加水至1000ml,pH7.4。
121℃灭菌20min。
Lugol碘液:碘1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
先将碘化钾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将碘溶解于碘化钾溶液中,待碘全溶后,加足水即可。
3.器材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电子天平,电炉,恒温振荡器,恒温培养箱;烧杯,量筒,三角瓶,培养皿,移液管,洗耳球,试管,试管架,接种针,涂布棒。
四、实验方法1.培养基制备:配制肉汤培养基45ml,分装于250ml三角瓶中,纱布封口,灭菌。
配制初筛平板培养基350ml,分装于500ml三角瓶中,封口膜封口,灭菌。
2.倒平板:将融化的初筛平板培养基冷却至50~60℃,以无菌操作法倒至已灭菌的培养皿中,至盖满底部。
冷却凝固待用。
3.样品预处理:取5g土样接入45ml肉汤培养基中,30℃摇床振荡15min制成土壤悬液,此时的稀释度为10-1。
另取4支试管,分别记作10-2、10-3、10-4、10-5共5个梯度,每支试管内加入9mL 无菌水。
用无菌移液管从三角瓶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到10-2试管中混匀,再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到10-3试管中,依此类推直至10-5试管。
4.平板涂布分离:分别从不同稀释度的试管中吸取0.1ml悬液,均匀涂布于初筛培养基平板上,于30℃培养24~48h。
实验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实验1-5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诱变系列实验
实验需知
实验分组:2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分6组(名 单上报),每次实验结束留1组同学值日
实验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包括实验出 勤、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结束:将实验用品收拾整齐,由实验老师 确认实验结束后方可离开
7. 产淀粉酶菌株的增殖培养
液体培养基分装:10ml/瓶,每个菌株对应1瓶( 每组1-2瓶,参考鉴定结果)
液体培养基接种:用接种环从固体培养基表面上 沾取少许菌苔,将接种环在液体培养基内振摇几 次即可。
做好标记,放入摇床中振荡培养24h。
8. 产淀粉酶菌株的纯化——平板划线法
灼烧接种环,冷却后用接种环挑取少量菌苔 左手持平皿,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接种
稀释
1ml 1ml 1ml 1ml 1ml 1ml
1g
10ml 10-1
9ml 9ml 9ml 9ml 9ml 9ml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分离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步骤5.各组做好标记,置于30 ℃恒温培养48 h (倒置培养??)
6. 产淀粉酶菌株的鉴定(下次课)
6. 产淀粉酶菌株的鉴定
实验结束后请各组同学务必与实验老师处签到后方 可离开,否则记为缺勤
最后一组同学使用完超净台后,需将台内废液、使 用过的枪头等清理干净,移液枪调回最大量程,并 用酒精棉球将台面擦拭干净后,打开紫外灯照射。
希望提出指导与建议
霉菌菌落特点
大而疏松,呈绒毛状(曲霉)、絮状(毛霉) 、地毯状(青霉)或蜘蛛网状(根霉)
有的无固定大小,延至整个培养基中 产色素,使菌落显色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实验报告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淀粉酶是一种常见的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植物中。
淀粉酶能够水解淀粉分子,将其分解成糖类分子,如葡萄糖、麦芽糖等。
淀粉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中。
制备高效的产淀粉酶菌株,对实现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通过筛选不同菌株的淀粉酶产量,选出产淀粉酶效果较好的菌株,为后续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三、实验步骤及方法1. 菌株的选取本实验选取了3株常见的淀粉酶产生菌株,分别为Bacillus subtilis、Aspergillus niger、Trichoderma reesei。
2. 菌株的培养将3株菌株接种到琼脂培养基中,经过静置培养后,选取菌落较为圆润、生长状态良好的菌落,移植至含有淀粉质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淀粉酶产量的筛选实验。
3.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分别取3组接种液,以葡萄糖和淀粉为基质,分别加入菌液,进行淀粉酶活性测定。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含1%淀粉质的液体培养基和0.5%葡萄糖液体培养基。
(2)将接种液投入含1%淀粉质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1mol/L乙酸钠溶液,pH为5.6,放置于37℃水浴中反应30min,加入 1%伊红色溶液备用。
(3)将接种液投入含0.5%葡萄糖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1mol/L乙酸钠溶液,pH为5.6,放置于37℃水浴中反应30min,加入1%伊红色溶液备用。
(4)通过比较加入菌液前后溶液颜色的深浅,计算出淀粉酶的酶活力。
4. 结果记录及分析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中测定了3株菌株的淀粉酶活性,并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不同菌株的淀粉酶活性| 菌株名称 | 淀粉酶酶活力 || ------------------ | --------------- || Bacillus subtilis | 0.19 U/mL || Aspergillus niger | 0.21 U/mL || Trichoderma reesei | 0.23 U/mL |根据上表结果可以看出,3株菌株在淀粉酶产量方面的效果有所不同。
实验一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和纯化
1.样品:草坪采集的新鲜土壤
2.培养基
2.1 平板筛选培养基牛肉膏5g 蛋白胨10g NaCl 5g 可溶性淀粉 2g蒸馏水 1000ml,调节PH为7.0,121℃灭菌20min(固体培养基,则每升培养基中加20g琼脂)。
2.2 斜面培养基牛肉膏5g 蛋白胨10g NaCl 5g 可溶性淀粉 2g蒸馏水 1000ml,调节PH为7.0,121℃灭菌20min(固体培养基,则每升培养基中加20g琼脂)。
2.3涂布平板取9个筛选培养基,用记号笔在培养皿底部贴上标签,分别注明稀释度(10-2、10-3、10-4、10-5、10-6)、组别和班级,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由10-2、10-3、10-4、10-5、10-65管土壤稀释液中各吸取0.1ml,小心地滴在对应平板培养基表面中央位置,右手拿无菌玻璃涂棒平放在平板培养基表面上,将菌悬液先沿同心圆方向轻轻地向外扩展,使之分布均匀。室温下静置5~l0min,使菌液浸入培养基。
1.2 溶化在烧杯中先加入4/5总体积蒸馏水。将药品完成溶解后,倒入锅中加热至煮沸时加入琼脂,边夹边搅拌直到琼脂完全溶解。
1.3调Ph 根据培养基对pH的要求,用1M/L NaOH或1M/LHC1溶液调至所需pH。测定pH可用pH试纸或酸度计等,最后补充水到所需总体积。
1.4分装过滤后立即用漏斗进行分装。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染在管口或瓶口,以免浸湿棉塞,引起污染。液体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固体分装量为管高的1/5,灭菌后制斜面;分装三角瓶,其装量以不超过三角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平板分离法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其基本原理是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成分、酸碱度、温度和氧等要求,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或平板划线分离法等方法分离、纯化出该微生物,直至得到纯菌株。
微生物工程试验
实验一淀粉酶生产菌的筛选一、实验目的学习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
二、实验原理淀粉酶在酿造、纺织、食品加工、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用途。
淀粉酶是一类淀粉水解酶的统称,它能将淀粉水解成糊精等小分子物质并进一步水解成麦芽糖或葡萄糖,淀粉被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因此可根据淀粉培养基上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所选菌株的淀粉酶活力。
三、实验用品1.样品淀粉含量丰富的土样。
2.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 NaCl 5g,加水至1000ml, pH7.0。
121 ℃ 灭菌20min。
初筛平板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 NaCl 5g,可溶性淀粉2g,琼脂18g, 加水至1000ml, pH7.4。
121℃灭菌20min。
Lugol碘液:碘1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
先将碘化钾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将碘溶解于碘化钾溶液中,待碘全溶后,加足水即可。
3.器材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电子天平,电炉,恒温振荡器,恒温培养箱;烧杯,量筒,三角瓶,培养皿,移液管,洗耳球,试管,试管架,接种针,涂布棒。
四、实验方法1.培养基制备:配制肉汤培养基45ml,分装于250ml三角瓶中,纱布封口,灭菌。
配制初筛平板培养基350ml,分装于500ml三角瓶中,封口膜封口,灭菌。
2.倒平板:将融化的初筛平板培养基冷却至50〜60℃,以无菌操作法倒至已灭菌的培养皿中,至盖满底部。
冷却凝固待用。
3.样品预处理:取5g 土样接入45ml肉汤培养基中,30℃摇床振荡15min制成土壤悬液,此时的稀释度为10-1。
另取4支试管,分别记作10-2、10-3、10-4、10-5共5个梯度,每支试管内加入9mL无菌水。
用无菌移液管从三角瓶中吸取1mL 土壤悬液,加入到10-2试管中混匀,再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到10-3试管中,依此类推直至10-5试管。
4.平板涂布分离:分别从不同稀释度的试管中吸取0.1ml悬液,均匀涂布于初筛培养基平板上,于30℃培养24〜48h。
实验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六、结果分析
从不同地点获得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差1.为什么要用淀粉作为碳源? 2.为什么要及时观察实验结果,否则会有什么样的后 果?
3.为什么同一个土样要稀释不同梯度进行涂平板?
当能合成淀粉酶的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时,会将淀粉
酶分泌到菌体周围,使菌落周围的淀粉水解成为小分子量的 糊精、聚糖和单糖。
在用碘显色时,在菌体周围形成透明圈。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
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 牛皮纸
蛋白胨
牛肉膏
培养皿
试管
NaCl
琼脂 可溶性淀粉 碘液
四、实验步骤
3. 土样的采集
(1)每一小组不同环境取土样并记录当时取样环境情况。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稀释分离:
取土样 1g,加入 9mL无菌水,逐步稀释至105、106、107 ,每个梯度涂2个平皿。
(3)30℃恒温培养48 h。
图示:梯度稀释法分离微生物
四、实验步骤
(4)产淀粉酶菌株的鉴定。
涂布棒
恒温培养箱
玻璃珠
四、实验步骤
1.筛选培养基的配制
可溶性淀粉 2g,NaCl 5g,牛肉膏 5g,蛋白胨 10g,琼脂
20g,水1000mL。
2.碘液的配制 称取 KI 2g,用50 mL去离子水溶解,迅速称量I2 0.5g并加 入KI溶液中,用纯水定容到100mL,搅拌溶解后保存在棕色 瓶中,橡皮塞封口。
1实验一实验一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n从土壤中筛选一株能够合成分泌淀粉酶的微生物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n自然界中有些微生物能够以淀粉作为碳源进行生长繁殖
实验一: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活力测定
实验一: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活力测定指导老师:辛XX生命科学学院XX级生物技术班 XX同组人:XX,XX,XX,XX摘要:目的:从以分离到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中筛选出能产生生理活性物质的菌株并测出淀粉酶活力。
方法:利用土壤制成菌液,将其涂抹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再用淀粉培养基培养,最后通过淀粉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淀粉产生菌产淀粉的能力。
再使用分光光度计精确测量淀粉酶的酶活力。
关键词:淀粉酶;透明圈;酶活力;分光光度计我们从学校的花坛中采集一些土壤样本,拿到实验室中,进行淀粉产生菌的筛选。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将土壤稀释液涂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几天后在拼板上课长出细菌或者是其他的微生物,并繁殖形成菌落。
将初次筛选得到的微生物接到淀粉培养基上培养,因为只有能够产生淀粉酶的细菌才能够利用培养集中的淀粉成分来完成自身的生命活动,才能够生存。
故在淀粉培养基上长出的菌便是淀粉产生菌。
淀粉酶是指一类能催化分解淀粉分子中糖苷键的酶的总称,它能将淀粉水解成糊精等小分子物质并进一步水解成麦芽糖或葡萄糖,淀粉遇到碘变蓝,这种淀粉-碘复合物在660nm处有较大的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随着酶的不断分作用,淀粉长链被切断,生成小分子的糊精,使其对碘的蓝色反应逐渐消失,因此可以根据一定时间内蓝色消失的程度为指标来测定α-淀粉酶的活力。
因此可以根据淀粉培养基上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所选菌株的淀粉酶活力。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实验材料长春师范学院家属楼前小菜园1.1.2实验药品碘液、2%可溶性淀粉、pH6.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标准糊精溶液、0.5mol/L乙酸、0.85%生理盐水。
1.1.3实验仪器培养皿、锥形瓶、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
1.2方法1.2.1培养基的配置(1)分离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5g琼脂粉,pH调至7.2,121℃灭菌15min,待冷却至50℃左右时,于超净工作台倒平板)(2)筛选培养基:淀粉培养基(可溶性淀粉 20g, 硝酸钾 1g, 磷酸氢二钾 0.5g, 氯化钠 0.5g,硫酸镁 0.5g, 硫酸亚铁 0.01g, 琼脂 20g, 水 1000毫升,调整pH值到7.2~7.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
一、实验要求:
1、写出完整的分离纯化淀粉酶产生菌的实验步骤;
2、写出分离培养基及其相关试剂所需的量、仪器、器皿所需的量;
3、掌握从土壤分离酵母菌的方法和技术,从样品中分离出所需菌株;
4、学习并掌握平板倾注法和斜面接种技术,了解培养淀粉酶产生菌的培养
条件和培养时间。
二、实验原理:用梯度稀释法来分离淀粉酶产生菌
三、实验材料:
1.培养皿、移液管、刮铲、显微镜等,
2.可选取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 ;
3.培养基与试剂 :牛肉膏、蛋白胨、NaCl 、可溶性淀粉、蒸馏水、琼脂粉。
四、实验步骤:
1、选定采土点后,铲去表土层2-3cm,取3-10cm深层土壤5g,装入灭过
菌的牛皮纸袋内,封好袋口,并记录取样地点、环境及日期。
土样采集后应及时分离,凡不能立即分离的样品,应保存在低温、干燥条件下,尽量减少其中菌相的变化。
2、培养基的配置,(1)分离培养基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加0.2%可溶性淀
粉即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可溶性淀粉2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5g琼脂粉pH调至7.2121℃灭菌15min待冷却至50℃左右时
于超净工作台倒平板。
注:先将可溶性淀粉加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到溶化好的培养基中调匀; (2)分离培养基液体培养基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加0.2%可溶性淀粉,即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可溶性淀粉2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pH调至7.2,121℃灭菌15min。
3、取所采的土样5g加入到三角瓶中,加入无菌水45mL,30℃摇床振荡30min制成土
壤悬液,此时的稀释度为10-1。
另取7支试管分别记作10-2、10-3、10-4、10-5、10-6、10-7、10-8共8个梯度每支试管内加入9mL无菌水。
用无菌移液管从三角瓶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到10-2试管中混匀,再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到10-2试管中,依此类推直至10-7试管。
分别从10-6、10-7、10-8三个稀释度的试管中吸取100uL悬液,均匀涂布于分离培养基平板上,于27℃培养1-2天,等长出菌落后,将检测试剂卢戈氏碘液加入到平板中,菌落周围形成水解圈的菌株即是产淀粉酶的菌株,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如菌落周围有无色圈说明该菌能分解淀粉。
将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较大菌株,即产酶能力较强的菌株的进行编号。
4、纯化; 将保存的菌株用接种环沾取少量培养物至平板上,并进行2-3次划线分离,
挑取单菌落至平板上,培养后观察菌苔生长情况并镜检验证为纯培养。
将纯化后产酶能力较强菌株保存至斜面培养基中培养.
5、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菌落,用低陪显微镜在培养皿的反面观察每个菌
落边缘生长特点,简要地描述菌落的质地、颜色和表面结构.
五、实验报告:
1.简述分离操作过程的关键无菌操作技术。
2.将所分离的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结果填入表中。
表平均每克样品所含微生物数
每克样品所含菌数=平均值×稀释倍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