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程实践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习俗见闻

【内容摘要】传说,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和习俗。然而,由于地域的分异,各地生活习惯的不同,春节的习俗和传说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习俗,对于年年回家乡过春节的我还算了解家乡习俗,当然有些不知道,也特意打电话询问了长辈,本文就是整理过后关于我家乡春节见闻和习俗的文章。

【关键词】春节,家乡,见闻,习俗

春节可谓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盛大,也最被中国人民重视的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不同的地方形成了有着些许差异的风俗习惯。身为安徽阜阳人,地理位置中部偏北,属于皖北地区,因此我们的春节更多是具有北方味道。一、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安徽阜阳春节习俗

(一)、过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当天也叫大年初一,节日气氛浓厚,无论家人在何处,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二)、除夕也称大年三十,跟各地有点不同的是,我们一大家包括大伯和两个叔聚在一起吃饭喝酒,那是一年中人最多,也是最热闹的一次“家族聚会”。而

年夜饭便是每个家庭自己人聚在一起,忘记了一年的压力和烦恼,围着电视边吃边看边聊天。

(三)、春联也是年味的一种重要的“佐料”。在农村,一般都是家中较大的孩子帮父亲贴春联,也叫“门对子”。用浆糊在木质的门面上贴上对联,保佑新的一年财源滚滚,一帆风顺。

(四)、过年总少不了“压岁钱”,大年初当天早晨,身为晚辈的我们便开始在到长辈的家中拜年。虽然现在很少有真的去跪下拜年,但是口头上的拜年是必不可少的。

(五)、大年初一清早起床后,开门要放开门炮,祭天地,接门神。初一这天不能扫地,茶水也要倒在专备的盆中,不泼出门,意思是不把财气扫(泼)出去,也不可用剪刀之类的锋利的东西,一般肉和饺子都是前一天准备好,好让在大年初一这天不动刀也不用劳动。

(六)、除夕夜吃完饭后,一家人会带着鞭炮到附近最近的寺庙,我们那一片最近的庙叫:铁神庙。放完鞭炮上完香然后就开始拜佛,然后想佛祖许下自己的愿望。

三、春节见闻

阜阳的老百姓,把春节视为过新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一过了腊八,年味就逐渐浓起来。“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农村里自家养的猪该杀了,家家都开始置办年货。虽然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小孩子了,但是一到过年还是忍不住像孩童那样尽情的耍闹。孩子们学校放假了,大家就聚在一起打雪仗,捉迷藏。到了晚上,男孩子口袋里装着鞭炮,时不时放上一个。女孩子提着各色灯笼满街跑,有大红的宫灯、粉色的莲花灯、白色的兔子灯、金黄的鲤鱼灯……灯笼像夏天的流萤一样,到处闪烁。

到了腊月二十三祭灶,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燃起了垛香。有的垛香高达六层,可以烧个十天半月。香烟袅袅,布满了天空,弥漫着浓浓的香气。从此,鞭炮声便接连不断。时不时还有谁家放的焰火,划破夜空,在空中爆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引得孩子们发出阵阵欢呼。

祭灶最主要的贡品是糖瓜子。据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专管监视的,腊月二十三这天他要上天汇报这家的表现。给他糖瓜子吃,就可以粘住他的嘴,

免得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三道四。贴在灶台上灶王爷的神像两边也通常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

祭灶过了,大人要把糖瓜子拿来做点心了。一般的做法是先把糖瓜子在锅里炒化,做成糖稀。然后倒在预先铺好的炒面上趁热摊开,再撒上一层炒好的豆面,放上一些糖桂花,或炒热的芝麻,擀成薄饼,卷起来,再用刀切成小段,像花卷馍一样,最后用准备好的小方块纸一个一个包好,就算做成了,阜阳人称之为“面糖”。如果在炒好的糖稀里分别放进芝麻、花生米、炒米,拌匀,压实,再切成块,就可以做成芝麻糖、花生糖、炒米糖等。

孩子们盼着过年,因为过年还可以穿新衣服,拿到压岁钱。大人们在忙过年,孩子们就聚在一起唱儿歌:“祭罢灶,年来到,闺女要花儿要炮……”大人们要忙两件大事:一件是蒸过年的馍,一般每家要蒸好多锅。蒸好的馍上都要点上大红的梅花点,以示喜庆。馍都放在秫秸编的馍篓里,到吃的时候在笼里馏一馏。这蒸的馍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所以叫过年馍。放在贡桌上的馍还要插上蒸馍花,五颜六色的花插在白馍上,显示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办年还要炸馓子。这种工作是亲戚朋友互相帮着炸;还有走乡串户的专门炸馓子的师傅。炸馓子的师傅把袖子挽得高高的,把搓好的面条放进装满油的大乌盆里,再一圈一圈地挽在胳臂上,把面条拉得又细又长,放进热油锅里反复地炸,炸到焦黄为止。那些天,家家户户都能闻到蒸馍的香味和炸馓子的油香气,充满着浓浓的年味。

阜阳人过年的菜肴主要是蒸菜。蒸菜一般有米粉肉、扒猪头、蒸腊肉、蒸咸鱼、狮子头等。另外,接待客人还少不了一样家常菜,就是把回锅肉、粉丝、馓子、炸丸子、豆芽、豆腐一起烩成的杂烩汤。吃饭时每人盛上一大碗,大家一手拿馍,一手端汤,热气扑面,既实惠,又可口。

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贴春联、门神、窗花、年画,一样都不能少。春联请有学问的先生写的,各种书体的对联琳琅满目。年画是木板印刷的,色彩艳丽,对比鲜明,满溢着喜气。一般堂屋里贴的是三星高照、八仙过海,新房里贴的是连年有余、和合二仙,闺房里贴的是四美图,孩子们的屋里贴的是老鼠迎亲、三英战吕布等等,不一而足。

华灯初上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吃饺子。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餐桌上显得特别温馨、暖和。妈妈还会在其中一个饺子里包进一个硬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