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直升机原理
直升机原理图
1动压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动压英文名称:dynamic pressure其他名称:速压定义:总压与静压之差,运动流体密度和速度平方积之半。
所属学科:航空科技(一级学科);飞行原理(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在正对流动运动的方向的表面,流体完全受阻,此处的流体速度为0,其动能转变为压力能,压力增大,其压力称为全受阻压力(简称全压或总压,用P表示),它与未受扰动处的压力(即静压,用P静表示)之差,称为动压(用P动表示)。
即:P动 = P - P静 = ρ*V*V*1/2其中:ρ为密度,V为速度推导:先看看势能的推导势能=F*S=m*g*h=ρ*Q*g*h=ρ*g*h*QF为力大小,S为面积,m为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Q为体积即势能=压强*体积动能=m*V*V*1/2=ρ*Q*V*V*1/2=ρ*V*V*Q*1/2=动压*体积体积为Q,所以动压为1/2*ρ*V*V即证。
飞机飞行的原理就是运用机翼上下气流速度是不一样而产生的压力差托起飞机的,注意机翼上下的空气速度是不一样的,它是由机翼的结构和飞机的迎角所决定的。
2L=CρV^2/2,L是升力,C为升力系数,ρ是标准大气密度为一恒量,V是飞机的指示空速3直升机是怎样改变方向的陀螺效应这是一个很奇妙的物理现象,如下图,一个转动的物体,当在某一点施力,施力的效果会出现在沿转动方向90 度的地方出现,而且转动的物体会有保持原来状态,抗拒外来力量的倾向,也就是转动中物体的轴心会极力保持在原来所指的方向。
像枪管中的膛线使子弹高速旋转以保持直进性就是运用陀螺效应,直升机高速旋转的主旋翼同样的也会有陀螺效应产生,控制方式也必须考虑这种力效应延后90 度出现的陀螺效应。
陀螺仪的功用直升机飞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主旋翼可变角度产生反向推力而上升,但对机身会产生扭力作用,于是需要加设一个尾旋翼来抵消扭力,平衡机身,但怎样使尾旋翼利用合适的角度,来平衡机身呢?这就用到陀螺仪了,它可以根据机身的摆动多少,自动作出补偿讯号给伺服器,去改变尾旋翼角度,产生推力平衡机身。
直升机桨叶工作原理动图
直升机桨叶⼯作原理动图越⼤型的直升机,动⼒系统驱动主旋翼所产⽣的扭矩通常也越⼤,需要更强的反扭矩系统才能加以平衡,但为了把涵道式尾桨“塞”到尺⼨有限的机尾垂直尾开孔结构内,涵道式尾桨的桨叶直径并不像传统尾桨那样容易放⼤,以便得到更⼤的侧向拉⼒〔或推⼒)。
与应⽤在同级直升机上的传统尾桨相⽐,涵道式尾桨的桨叶直径通常只有传统尾桨的40%~50%,但叶⽚数量更多〖传统尾桨多为2⼀5叶,涵道式尾桨则为8⼀13叶),转速也更⾼如果为了提供更⼤的侧向⼒量⽽进⼀步放⼤涵道式尾桨桨叶尺⼨,那么外覆整流罩的尺⼨也需随之放⼤,以致抵消其在减振、降噪与安全性⽅⾯原理如采⽤传统尾桨。
取代尾旋翼作为抵消主旋翼扭⽮巨的反扭⽮巨系统,实际作法是在尾梁根部安装I台由发动机驱动的可变螺距风扇,这台风扇可以超过5000rprn的转速、将从尾梁根部表⾯进⽓吸⼊的空⽓,加压后吹向尾梁后端,然后从尾梁后端⽯下侧的⼀或两条狭长排⽓缝隙排出,前着主旋翼下洗⽓流.同沿着尾梁表⾯流下,利⽤翼下洗⽓流⼀过司沿着尾梁表⾯流下,利⽤康达效应的附⾯作⽤,让沿着尾梁表⾯流动的⽓流发⽣偏转并加速,形成吹向机⾝左侧的环流控制⽓流,从⽽提供平衡主旋翼扭詎所需的侧向⼒量。
尾梁末端还没有⼀套喷流助推器,由可转动的外环与固定内环组成,内环左右两侧都开有排⽓槽,没有从尾梁排⽓缝隙流出的加压空⽓,可从这两个排⽓嘈中排出,形成助推喷流。
驾驶员可像操纵传统尾桨⼀样,利⽤脚蹬来转动喷流助睢器外环,利⽤外环遮盖在内环排⽓槽上的不同位置,控制从喷流助推閤排出的喷⽓流量:桨叶在环形过程中相对于其他桨叶有⼀定的挥舞外,材质也必须具有弹性,这就是为什么直升机停在地⾯时,桨叶总是“耷拉”着的原因。
但机械铰链磨损⼤,可靠性不好,德国 MBB⽤弹性元件取代了挥舞铰,研制成功⽆铰桨叶,第⼀个应⽤⽆铰桨叶的是 MBB Bo-105。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直升机飞行原理 ppt课件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 第1章 直升机飞行原理
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的比较:主要的不同之处是4个基本力(重力、升 力、推力和阻力)中的升力、推力和阻力的产生方法不一样。 ➢ 升力由运动的翼型产生,要改变升力的大小,则必须改变翼型与相 对气流之间的攻角。
• 在固定翼飞机上,要想实现改变攻角,必须通过改变机身沿横轴的俯 仰角的大小。
旋翼实度。 ➢ 挥舞(FLAPPING):在升力的作用下,桨叶绕水平关节的垂直运动。 ➢ 阻尼(DRAGGING):在阻力作用下,桨叶绕垂直关节的水平运动,也称摆
振。 ➢ 垂直飞行(VERTICAL FHGHT):直升机在垂直方向的上升和下降,由总距
杆操纵。 ➢ 转换飞行(TRANSLATIONAL FLIGHT):除垂直方向以外任何方向的飞行,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 第1章 直升机飞行原理
主旋翼
➢ 主旋翼
• 旋翼有效力
把每片桨叶产生的 升力合成为一个力, 这个力作用在桨叶 叶尖旋转平面的中 心,且垂直于这个 平面,这个力叫做 旋翼有效力,也叫 旋翼总空气动力。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 第1章 直升机飞行原理
• 旋翼锥体角
主桨叶形成一个倒锥体,桨叶与桨毂旋转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锥体角,它的 定义是桨叶的展向中心线与桨叶叶尖平面之间的夹角。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
第 01 章 直升机飞行原理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 第1章 直升机飞行原理
1.1 直升机概述(直升机与垂直/短距起落飞行器)
垂直/短距起落飞行器(V/STOL aircraft) ➢ V/STOL:vertical or short takeoff and landing ➢ 空气动力学原理主要侧重于在低速前飞时升力的产生。 ➢ “升力”是指飞行中为保持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所需的垂直向上的力, 它也可能是常规的垂直向上的力和前飞所需的推进力的合力。
直升机飞行操控的基本原理
直升机飞行操控的基本原理图 1 直升机飞行操纵系统- 概要图(a)(b)图2 直升机操纵原理示意图1.改变旋翼拉力的大小2.改变旋翼拉力的方向3.改变尾桨的拉力飞行操纵系统包括周期变距操纵系统、总距操纵系统和航向操纵系统。
如图2所示,周期变距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姿态(横滚和俯仰),总距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高度,航向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航向。
一、周期变距操纵系统周期操纵系统用于操纵旋翼桨叶的桨距周期改变。
当桨距周期改变时,引起桨叶拉力周期改变,而桨叶拉力的周期改变,又引起桨叶周期挥舞,最终使旋翼锥体相对于机身向着驾驶杆运动的方向倾斜,从而实现直升机的纵向(包括俯仰)及横向(包括横滚)运动。
纵向和横向操纵虽然都通过驾驶杆进行操纵,但二者是各自独立的。
周期变距操纵系统(见图3)包括右侧和左侧周期变距操纵杆(1)和(3)、可调摩擦装置(2)、橡胶波纹套(4)、俯仰止动件(5)、横滚连杆(7)、俯仰连杆(8)、横滚止动件及中立位置定位孔(9)、横滚拉杆(10)、横滚协调拉杆(11)、俯仰扭矩管轴组件(12)、总距拉杆(13)、与复合摇臂相连接的拉杆(14)、伺服机构(15)、伺服机构(横滚+总距)(16)、伺服机构(俯仰+总距)(17)和可调拉杆(18)等组件。
1.右侧周期变距操纵杆3.左侧周期变距操纵杆2.可调摩擦装置4.橡胶波纹套5.俯仰止动件6.复合摇臂 7.横滚连杆8.俯仰连杆9.横滚止动件及中立位置定位孔10.横滚拉杆11.横滚协调拉杆12.俯仰扭矩管轴组件13.总距拉杆14.与复合摇臂相连接的拉杆15.伺服机构16.伺服机构(横滚+总距)17.伺服机构(俯仰+总距)18.可调拉杆图 3 直升机周期变距操纵系统(一)纵向操纵情况当前推驾驶杆时,通过俯仰扭矩管轴组件(9)及俯仰连杆(8),使复合摇臂(6)上的纵向摇臂逆时针转动,通过其后的拉杆、摇臂,使左前侧纵向伺服机构下移,自动倾斜器固定盘向左前方倾斜,旋翼桨盘前倾,进而使直升机向前运动。
直升机飞行原理(图解)
飞行原理(图解)直升机能够垂直飞起来的基本道理简单,但飞行控制就不简单了。
旋翼可以产生升力,但谁来产生前进的推力呢?单独安装另外的推进发动机当然可以,但这样增加重量和总体复杂性,能不能使旋翼同时担当升力和推进作用呢?升力-推进问题解决后,还有转向、俯仰、滚转控制问题。
旋翼旋转产生升力的同时,对机身产生反扭力(初中物理:有作用力就一定有反作用力),所以直升机还有一个特有的反扭力控制问题.直升机主旋翼反扭力的示意图没有一定的反扭力措施,直升机就要打转转/ 尾桨是抵消反扭力的最常见的方法直升机抵消反扭力的方案有很多,最常规的是采用尾桨。
主旋翼顺时针转,对机身就产生逆时针方向的反扭力,尾桨就必须或推或拉,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推力,以抵消主旋翼的反扭力.抵消反扭力的主旋翼-尾桨布局,也称常规布局,因为这最常见/ 典型的贝尔407 的尾桨主旋翼当然也可以顺时针旋转,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两者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有意思的是,美、英、德、意、日直升机的主旋翼都是逆时针旋转,法、俄、中、印、波兰直升机都是顺时针旋转,英、德、意、日的直升机工业都是从美国引进许可证开始的,和美国采用相同的习惯可以理解,中、印、波兰是从前苏联和法国引进许可证开始的,和法、俄的习惯相同也可以理解,但美国和俄罗斯为什么从一开始选定不同的方向,法国为什么不和选美国一样的方向,而和俄罗斯一致,可能只是一个历史的玩笑。
各国直升机主旋翼旋转方向的比较尾桨给直升机的设计带来了很多麻烦。
尾桨要是太大了,会打到地上,所以尾桨尺寸受到限制,要提供足够的反扭力,就需要提高转速,这样,尾桨翼尖速度就大,尾桨的噪声就很大。
极端情况下,尾桨翼尖速度甚至可以超过音速,形成音爆.尾桨需要安装在尾撑上,尾撑越长,尾桨的力矩越大,反扭力效果越好,但尾撑的重量也越大。
为了把动力传递到尾桨,尾撑内需要安装一根长长的传动轴,这又增加了重量和机械复杂性.尾桨是直升机飞行安全的最大挑战,主旋翼失去动力,直升机还可以自旋着陆;但尾桨一旦失去动力,那直升机就要打转转,失去控制.在战斗中,直升机因为尾桨受损而坠毁的概率远远高于因为其他部位被击中的情况。
直升机飞行操控的基本原理
直升机飞行操控的基本原理图 1 直升机飞行操纵系统- 概要图(a)(b)图2 直升机操纵原理示意图1.改变旋翼拉力的大小2.改变旋翼拉力的方向3.改变尾桨的拉力飞行操纵系统包括周期变距操纵系统、总距操纵系统和航向操纵系统。
如图2所示,周期变距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姿态(横滚和俯仰),总距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高度,航向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航向。
一、周期变距操纵系统周期操纵系统用于操纵旋翼桨叶的桨距周期改变。
当桨距周期改变时,引起桨叶拉力周期改变,而桨叶拉力的周期改变,又引起桨叶周期挥舞,最终使旋翼锥体相对于机身向着驾驶杆运动的方向倾斜,从而实现直升机的纵向(包括俯仰)及横向(包括横滚)运动。
纵向和横向操纵虽然都通过驾驶杆进行操纵,但二者是各自独立的。
周期变距操纵系统(见图3)包括右侧和左侧周期变距操纵杆(1)和(3)、可调摩擦装置(2)、橡胶波纹套(4)、俯仰止动件(5)、横滚连杆(7)、俯仰连杆(8)、横滚止动件及中立位置定位孔(9)、横滚拉杆(10)、横滚协调拉杆(11)、俯仰扭矩管轴组件(12)、总距拉杆(13)、与复合摇臂相连接的拉杆(14)、伺服机构(15)、伺服机构(横滚+总距)(16)、伺服机构(俯仰+总距)(17)和可调拉杆(18)等组件。
1.右侧周期变距操纵杆3.左侧周期变距操纵杆2.可调摩擦装置4.橡胶波纹套5.俯仰止动件6.复合摇臂 7.横滚连杆8.俯仰连杆9.横滚止动件及中立位置定位孔10.横滚拉杆11.横滚协调拉杆12.俯仰扭矩管轴组件13.总距拉杆14.与复合摇臂相连接的拉杆15.伺服机构16.伺服机构(横滚+总距)17.伺服机构(俯仰+总距)18.可调拉杆图 3 直升机周期变距操纵系统(一)纵向操纵情况当前推驾驶杆时,通过俯仰扭矩管轴组件(9)及俯仰连杆(8),使复合摇臂(6)上的纵向摇臂逆时针转动,通过其后的拉杆、摇臂,使左前侧纵向伺服机构下移,自动倾斜器固定盘向左前方倾斜,旋翼桨盘前倾,进而使直升机向前运动。
图解飞机的飞行原理
图解飞机的飞⾏原理本⽂根据互联⽹资料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图⽚有多张是动图,如果你是从微信或⽹页打开的,可能是看不到动画效果的,建议你在 简书 ⾥阅读,将获取最佳阅读体验!没有看到动画的话,此⽂的效果将⼤打折扣!⼤众对飞机是⽐较好奇的,⼼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问号,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飞机是怎么操纵的?飞机的构成是怎样的?其实,飞机并不神秘,相信看完这些图,你就会秒懂⼀些飞机相关的知识,保你成为半个飞机设计专家!⼤多数飞机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机翼、机⾝、尾翼、起落装置和动⼒装置。
飞机的操纵⾯可不能说飞机是由钢铁造成的,钢铁只占很少⼀部分飞机的受⼒升⼒的产⽣--⽓流流过的压⼒差产⽣了升⼒,飞⾏的根本流速越快,压⼒越⼩机翼受⼒与迎⾓⼤⼩的关系飞机运动的三轴简化,俯仰、滚转、偏航滚转是副翼控制的俯仰运动靠升降舵控制偏航运动靠⽅向舵控制实际的飞机舵⾯是这么动的飞机的操纵驾驶舱操控装置⼀般为如下形式:控制杆——或者⼀个控制曲柄,固连在⼀根圆柱上,通过操纵副翼和升降舵控制飞机的滚转和俯仰。
⽅向舵踏板——控制飞机的偏航。
操纵飞机的基本⽅法飞⾏员操纵驾驶盘(或驾驶杆)、脚蹬板,使升降舵、副翼和⽅向舵偏转,能使飞机向各个⽅向转动。
后拉驾驶盘,升降舵上偏,机头上仰;前推驾驶盘,则升降舵下偏,机头下俯。
向左压驾驶盘,左边副翼上偏,右边副翼下偏,飞机向左滚转;反之,向右压驾驶盘右副翼上偏,左副翼下偏,飞机向右滚转。
向前蹬左脚蹬板(即蹬左舵),⽅向舵左偏,机头向偏转;反之,向前蹬右脚蹬板(即蹬右舵),⽅向舵右偏,机头向右偏转。
航空发动机--飞机前进的动⼒提供涡轮风扇发动机,⼤型运输机的发动机。
涡扇⽓路两条,外边这条提供基本70-80%的推⼒,⾥边这条仅提供20-30%的推⼒。
涡轮喷⽓发动机,喷⽓就靠喷来推动了。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活塞发动机直升机⼒的抵消直升机前进和上升控制起落架收放⽰意延伸阅读: 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从世界上出现飞机以来,飞机的结构形式虽然在不断改进,飞机类型不断增多,但到⽬前为⽌,除了极少数特殊形式的飞机之外,⼤多数飞机都是由下⾯五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机翼、机⾝、尾翼、起落装置和动⼒装置。
直升机原理ppt课件
三、直升机结构
减速器 旋翼 桨毂 倾斜器 发动机 尾桨
机载设备 燃油箱 起落架 机身 传动装置
三、直升机结构
★ 旋翼系统:包括桨叶和桨毂
功用:产生升力、推力和操纵力。
三、直升机结构
旋翼
旋翼由桨叶和桨毂组成。一副旋翼 的桨叶最少有两片,最多可达七片。
根据桨叶与桨毂的连接方式,旋翼 形式有四种,即全铰式、半铰式、无铰式 和无轴承式。
无铰式是取消水平铰 和垂直铰,只保留轴向铰。
无轴承式是取消三个铰。桨叶的运动靠其 扭转变形和弯曲变形来实现。
三、直升机结构
★ 尾桨
尾桨是安装在直升机尾端的小螺旋桨,它产 生拉力,用以平衡旋翼旋转时给直升机的反作用扭 矩,保持预定的飞行方向;
发挥飞机安定面作用,保持直升机飞行过程 中的航向稳定。
三、直升机结构
前飞时由于左右两侧气流不对称,导致左右两侧桨叶 升力分布不对称,从而引起很大的周期变化的桨根弯矩。
二、直升机飞行原理
桨叶的挥舞运动 桨叶的摆振运动 桨叶的变距运动
挥舞铰(水平铰) 摆振铰(垂直铰) 变距铰(轴向铰)
二、直升机飞行原理
二、直升机飞行原理
二、分类
直升机按用途分为运输直升机、武装直升机、 反潜直升机
★ 操纵系统
操纵系统的功用是将驾驶员对驾驶杆和脚 蹬的操纵传到有关的操纵机构,以改变直升机 的飞行姿态和方向。
操纵系统主要由驾驶杆、脚蹬、油门变距 杆、自动倾斜器、液压助力器、加载机构、旋 翼刹车、连杆、摇臂等组成。
它可分为三部分:油门变距系统、脚操纵 系统和驾驶杆操纵系统。
三、直升机结构
★ 操纵系统
航空航天概论
——直升机
升力
阻力
图解直升机原理
图解直升机原理之一---涡轮轴发动机工作原理航空涡轮轴发动机航空涡轮轴发动机,或简称为涡铀发动机,是一种输出轴功率的涡轮喷气发动机。
法国是最先研制涡轴发动机的国家。
50年代初,透博梅卡公司研制成一种只有一级离心式叶轮压气机、两级涡轮的单转于、输出轴功率的直升机用发动机,功率达到了206kW(280hp),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直升机用航空涡轮轴发动机,定名为“阿都斯特—l”(Artouste—1)。
首先装用这种发动机的直升机是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生产的Bell 47(编号为X H—13F),于1954年进行了首飞。
涡轴发动机的主要机件与一般航空喷气发动机一样,涡轴发动机也有进气装置、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及排气装置等五大机件,涡轴发动机典型结构如下图所示。
进气装置由于直升机飞行速度不大,一般最大平飞速度在3 50km/h以下,故进气装置的内流进气道采用收敛形,以便气流在收敛形进气道内作加速流动,以改善气流流场的不均匀性。
进气装置进口唇边呈圆滑流线,适合亚音速流线要求,以避免气流在进口处突然方向折转,引起气流分离,为压气机稳定工作创造一个好的进气环境。
有的涡轴发动机将粒子分离器与进气道设计成一体,构成“多功能进气道”,以防止砂粒进入发动机内部磨损机件或者影响发动机稳定工作,这种多功能进气道利用惯性力场,使含有砂粒的空气沿着一定几何形状的通道流动。
由于砂粒质量较空气大,在弯道处使砂粒获得较大的惯性力,砂粒便聚集在一起并与空气分离,排出机外(见下图)。
压气机压气机的主要作用是将从进气道进入发动机的空气加以压缩,提高气流的压强,为燃烧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压气机内气体流动的特点,可以分为轴流式和离心式两种。
轴流式压气机,面积小、流量大;离心式结构简单、工作较稳定。
涡轴发动机的压气机,其结构形式几经演变,从纯轴流式、单级离心、双级离心到轴流与离心混装一起的组合式压气机。
当前,直升机的涡轴发动机大多采用的是若干级轴流加一级离心所构成的组合压气机。
直升机飞行操控的基本原理
直升机飞行操控的基本原理图1直升机飞行操纵系统-概要图(a)(b)图2直升机操纵原理示意图1.改变旋翼拉力的大小2.改变旋翼拉力的方向3.改变尾桨的拉力飞行操纵系统包括周期变距操纵系统、总距操纵系统和航向操纵系统。
如图2所示,周期变距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姿态(横滚和俯仰),总距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高度,航向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航向。
一、周期变距操纵系统周期操纵系统用于操纵旋翼桨叶的桨距周期改变。
当桨距周期改变时,引起桨叶拉力周期改变,而桨叶拉力的周期改变,又引起桨叶周期挥舞,最终使旋翼锥体相对于机身向着驾驶杆运动的方向倾斜,从而实现直升机的纵向(包括俯仰)及横向(包括横滚)运动。
纵向和横向操纵虽然都通过驾驶杆进行操纵,但二者是各自独立的。
周期变距操纵系统(见图3)包括右侧和左侧周期变距操纵杆(1)和(3)、可调摩擦装置(2)、橡胶波纹套(4)、俯仰止动件(5)、横滚连杆(7)、俯仰连杆(8)、横滚止动件及中立位置定位孔(9)、横滚拉杆(10)、横滚协调拉杆(11)、俯仰扭矩管轴组件(12)、总距拉杆(13)、与复合摇臂相连接的拉杆(14)、伺服机构(15 )、伺服机构(横滚+总距)(16 )、伺服机构(俯仰+总距)(17)和可调拉杆(18)等组件。
161.右侧周期变距操纵杆 3.左侧周期变距操纵杆2.可调摩擦装置 4.橡胶波纹套 5.俯仰止动件 6.复合摇臂7.横滚连杆8.俯仰连杆9.横滚止动件及中立位置定位孔10.横滚拉杆11.横滚协调拉杆12.俯仰扭矩管轴组件13.总距拉杆14.与复合摇臂相连接的拉杆15.伺服机构16.伺服机构(横滚+总距)17.伺服机构(俯仰+总距)18.可调拉杆图3直升机周期变距操纵系统(一)纵向操纵情况当前推驾驶杆时,通过俯仰扭矩管轴组件(9)及俯仰连杆(8),使复合摇臂(6)上的纵向摇臂逆时针转动,通过其后的拉杆、摇臂,使左前侧纵向伺服机构下移,自动倾斜器固定盘向左前方倾斜,旋翼桨盘前倾,进而使直升机向前运动。
各种飞机的操纵原理PPT课件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
特点:
操纵信号由系统本身产生,对飞机实施自动和半自动控制,协 助驾驶员工作或自动控制飞机对扰动的响应
低速副翼 全速副翼 滚转扰流板 升降
可配平的水平安定面 方向舵
5
Page5
固定翼飞机的操纵面
左副翼
右副翼
6
Page6
固定翼飞机的操纵面
左副翼
右副翼
左升降舵
右升降舵
7
Page7
固定翼飞机的操纵面
左副翼
右副翼
左升降舵 升降舵调整片
右升降舵 升降舵调整片
8
Page8
固定翼飞机的操纵面
左副翼
右副翼
俯仰配平
– 直线飞行中改变迎角的基本原理 – 驾驶杆力与调整片
飞机的方向操纵性(无滚转)
– 飞行中改变侧滑角的基本原理 – 蹬舵反倾斜现象
飞机的横侧操纵性(无侧滑)
– 飞行中不带侧滑的横侧操纵基本原理
– 横侧反操纵(有害偏航) – 副翼操纵的失效和反逆
– 提高飞机侧向操纵效率
66
中央操纵机构 手操纵机构 脚操纵机构
飞行操纵系统构成
传动机构 机械传动 电传操纵 光传操纵
驱动机构 人力驱动 液压助力 电动助力
操纵面
副翼
主
操
升降舵
纵
方向舵
襟翼、缝翼 辅
助 操
扰流板
纵 安定面
67
飞行操纵系统分类——信号来源
人工飞行操纵系统
特点:操纵信号由驾驶员发出
组成:
飞机的俯仰、滚转和偏航操纵系统(主操纵系统)
增升、增阻操纵系统,人工配平系统等(辅助操纵系统)
30
直升飞机飞行原理
直升飞机飞行原理直升机能飞上天的原理是什么? 要想理解它必须先理解1600年伯努利发现的"伯努利原理"。
如果知道了这个原理就能知道直升机升天的原理了。
所谓"伯努利原理"就是类似空气或水的流体流速快,流体产生的压力就会变弱。
所以水流动时如果一边的水势强,另一边弱那么水势弱的一边压力就大,水势强的一边压力就小。
如果在它们之间放入树叶,树叶就会顺着水势强的一边。
因为水势弱的一边压力大,水势强的一边就把树叶推向弱的一边。
半圆模样的木板经过大气时同样如此。
把半圆圆的一面朝上放置以后,如果把半圆向前移动就把空气分成了上下两股气流。
向上的空气就会沿着半圆圆的一边流动,向下的空气就会沿直线流动。
因为半圆的长度更长,向上的空气流动更快。
下面流动较慢的空气就被流动快的空气-压力较弱的-上方推动做半圆运动。
这种力被称为"举力"。
飞机能飞上天也是有了这种力的缘故。
因为飞机的机翼上部旋转出的是流线型,所以就能很容易的上升。
直升机上升的原理稍微复杂一些。
因为它虽然利用了举力但是和流线型的机翼产生的举力是不同的。
直升机的旋转机翼上部和下部是一样的。
那么是如何产生举力的呢?直升机改变旋转机翼的角度就产生了举力。
这可以坐在车上体会到。
汽车行驶时把旁边的车窗放下后把手略微伸出窗外。
如果把水平伸开的手稍微向前倾斜就能感到手在上升。
在水平面上倾斜后接受风的上下面积不同就产生了举力。
利用这个原理直升机把中央螺旋桨的机翼角度倾斜后使之旋转就产生了举力。
想要改变直升机方向时只要改变机翼面的角度就行了。
这可以从陀螺上得到验证。
轻轻拨动沿反时针方向急速旋转的陀螺的右边就会发现陀螺会向前旋转。
陀螺旋转时同时进行两边的旋转运动。
一种是自己沿着轴旋转的运动,另一种是沿着轴周围旋转的运动。
一般旋转式这两个运动会保持均衡,如果拨动旋转的陀螺的一边,破坏了这种平衡,那么为了保持平衡陀螺就会反射似地向前旋转。
直升机飞行原理
2.5直升机与旋翼机的飞行原理2.5.1直升机的飞行原理1.概况与普通飞机相比,直升机不仅在外形上,而且在飞行原理上都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它没有固定的机翼和尾翼,主要靠旋翼来产生气动力。
这里所说的气动力既包括使机体悬停和举升的升力,也包括使机体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运动的驱动力。
直升机旋翼的桨叶剖面由翼型构成,叶片平面形状细长,相当于一个大展弦比的梯形机翼,当它以一定迎角和速度相对于空气运动时,就产生了气动力。
桨叶片的数量随着直升机的起飞重量而有所不同。
重型直升机的起飞重量在20t以上,桨叶的数目通常为六片左右;而轻、小型直升机,起飞重量在1.5t以下,一般只有两片桨叶。
直升机飞行的特点是:(1)它能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要求较低;(2)能够在空中悬停。
即使直升机的发动机空中停车时,驾驶员可通过操纵旋翼使其自转,仍可产生一定升力,减缓下降趋势;(3)可以沿任意方向飞行,但飞行速度较低,航程相对来说也较短。
2.直升机旋翼的工作原理直升机旋翼绕旋翼转轴旋转时,每个叶片的工作类同于一个机翼。
旋翼的截面形状是一个翼型,如图2.5.1所示。
翼型弦线与垂直于桨毂旋转轴平面(称为桨毂旋转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桨叶的安装角,以:表示,有时简称安装角或桨距。
各片桨叶的桨距的平均值称为旋翼的总距。
驾驶员通过直升机的操纵系统可以改变旋翼的总距和各片桨叶的桨距,根据不同的飞行状态,总距的变化范围约为2(~146(b)图2.5.1直升机的旋翼气流V与翼弦之间的夹角即为该剖面的迎角「。
显然,沿半径方向每段叶片上产生的空气动力在桨轴方向上的分量将提供悬停时需要的升力;在旋转平面上的分量产生的阻力将由发动机所提供的功率来克服。
旋翼旋转时将产生一个反作用力矩,使直升机机身向旋翼旋转的反方向旋转。
前面提到过,为了克服飞行力矩,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如单桨式、共轴式、横列式、纵列式、多桨式等。
对于最常见的单桨式,需要靠尾桨旋转产生的拉力来平衡反作用力矩,维持机头的方向。
直升机-原理PPT课件
2021/3/9
授课:XXX
1
直升机
– 垂直起降 – 能够在空中悬停 – 发动机空中停车时,旋翼自转,仍可产
生一定升力,减缓下降趋势 – 可以沿任意方向飞行 – 飞行速度较低,航程相对来说也较短。
2021/3/9
授课:XXX
2
旋翼工作原理
2021/3/9
前缘
Vq
类同于机翼
授课:XXX
授课:XXX
12
直升机的构型
法国“小羚羊”武装直升机
美国西科斯基公司CH-54起重直升机
2021/3/9
授课:XXX
俄罗斯卡-50共轴双旋翼直升机
13
国CH 47串列双旋翼直升机
直升机的构型
2021/3/9
授课:XXX
14
直升机的构型
2021/3/9 西科斯基驾驶VS-300型直授课升:机XXX
授课:XXX
8
油门总距杆操纵
油门总距杆通常位于驾驶
员座椅的左方,由驾驶员左 手操纵,此杆可同时操纵旋 翼总距和发动机油门,实现 总距和油门联合操纵。
油门调节环位于油门总距杆的端部,在
不动总距油门杆的情况下,驾驶员左手拧 动油门调节环可以在较小的发动机转速范 围内调 整发动机功率。
2021/3/9
授课:XXX
9
脚蹬
座椅前下部
对于单旋翼带尾桨的 直升机,
蹬脚蹬
→ 尾桨变距
→ 改变尾桨推(拉)力
→ 机头指向
→ 航向
2021/3/9
授课:XXX
10
直升机的操纵
2021/3/9
授课:XXX
11
直升机的构型
力矩及力矩平衡问题
直升机原理详解
直升机原理详解
直升机是一种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它采用一对主旋翼并带有固定桨的设计,使用垂直推力把飞机从地面升起,以及使它能够悬停,并能在横向及纵向方向运动。
它是在1940年代初创造出来的,并且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它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
直升机的原理是利用垂直推力来拉起飞机,并靠翼尖控制它的航向,此外,当飞机落入空气时,它也会受到空气动力学的影响并形成一个抵抗力。
此外,还要考虑到飞行时飞机与空气之间的摩擦系数也会影响其飞行效率。
主要的直升机结构由机头、桨叶、螺旋桨轴、机尾和主架组成,它们分别是由螺旋桨轴、桨叶、机头和机尾组成的主要部件。
螺旋桨轴在机身中央,桨叶在机身上段,机头和机尾代表飞机的前部后部,它们构成了直升机的一般结构。
直升机飞行过程可分为两大步骤:一是起飞步骤,二是保持固定高度的步骤,最终实现降落。
起飞过程就是往上推力拉起飞机,使其到达一定的高度,而保持固定高度的步骤就是根据环境中飞机悬停的位置,调节桨叶摆动的角度,使飞机保持相对稳定的高度,最后利用悬停的状态实现降落。
由于各种不同的环境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解直升机原理之一---涡轮轴发动机工作原理航空涡轮轴发动机航空涡轮轴发动机,或简称为涡铀发动机,是一种输出轴功率的涡轮喷气发动机。
法国是最先研制涡轴发动机的国家。
50年代初,透博梅卡公司研制成一种只有一级离心式叶轮压气机、两级涡轮的单转于、输出轴功率的直升机用发动机,功率达到了206kW(280hp),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直升机用航空涡轮轴发动机,定名为“阿都斯特—l”(Artouste—1)。
首先装用这种发动机的直升机是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生产的Bell 47(编号为X H—13F),于1954年进行了首飞。
涡轴发动机的主要机件与一般航空喷气发动机一样,涡轴发动机也有进气装置、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及排气装置等五大机件,涡轴发动机典型结构如下图所示。
进气装置由于直升机飞行速度不大,一般最大平飞速度在3 50km/h以下,故进气装置的内流进气道采用收敛形,以便气流在收敛形进气道内作加速流动,以改善气流流场的不均匀性。
进气装置进口唇边呈圆滑流线,适合亚音速流线要求,以避免气流在进口处突然方向折转,引起气流分离,为压气机稳定工作创造一个好的进气环境。
有的涡轴发动机将粒子分离器与进气道设计成一体,构成“多功能进气道”,以防止砂粒进入发动机内部磨损机件或者影响发动机稳定工作,这种多功能进气道利用惯性力场,使含有砂粒的空气沿着一定几何形状的通道流动。
由于砂粒质量较空气大,在弯道处使砂粒获得较大的惯性力,砂粒便聚集在一起并与空气分离,排出机外(见下图)。
压气机压气机的主要作用是将从进气道进入发动机的空气加以压缩,提高气流的压强,为燃烧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压气机内气体流动的特点,可以分为轴流式和离心式两种。
轴流式压气机,面积小、流量大;离心式结构简单、工作较稳定。
涡轴发动机的压气机,其结构形式几经演变,从纯轴流式、单级离心、双级离心到轴流与离心混装一起的组合式压气机。
当前,直升机的涡轴发动机大多采用的是若干级轴流加一级离心所构成的组合压气机。
例如,国产涡轴6、涡轴8发动机为l级轴流加1级离心构成的组合压气机;“黑鹰”直升机上的T700发动机其压气机为5级轴流加上l级离心。
压气机部件主要由进气导流器、压气机转子、压气机静子及防喘装置等组成。
压气机转子是一个高速旋转的组合件,轴流式转子叶片呈叶栅排列安装在工作叶轮周围,离心式转子叶片则呈辐射形状铸在叶轮外部,见下图。
压气机静于由压气机壳体和静止叶片组成。
转于旋转时,通过转子叶片迫使空气向后流动,不仅加速了空气,而且使空气受到压缩,转于叶片后面的空气压强大于前面的压强。
气流离开转于叶片后,进入起扩压作用的静于叶片。
在静于叶片的通道、空气流速降低,压强升高,得到进一步压缩。
一个转子加一个静于称为一级。
衡量空气经过压气机被压缩的程度,常用压缩后与压缩前的压强之比,即增压比来表示。
增压比是评估压气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现代直升机装用的涡轴发动机,要求压气机的总增压比越来越高,有的已使增压比达到20,以使发动机获取尽可能高的热效率和轴功率。
喘振是压气机的一种有害、不稳定工作状态。
当压气机发生喘振时,空气流量、空气压力和速度发生骤变,甚至可能出现突然倒流现象。
喘振的形成通常由于进气方向不适,引起压气机叶片中的气流分离并失速。
喘振的后果,轻者降低发动机功率和经济性,重者引起发动机机械损伤或者使燃烧室熄火、停车。
为防止发动机发生喘振,保证压气机稳定可靠地工作,可在压气机前面采用角度可变的导流片,也可在压气机中部通道处设置放气装置。
除了在发动机结构设计时要考虑采取防喘措施外,还要求飞行使用中注意避免因为操纵不当致使压气机发生喘振。
燃烧室燃烧室是发动机内燃油与空气混合、燃烧的地方。
燃烧室一般由外壳、火焰筒组成,气流进口处还设有燃油喷嘴,起动时用的喷油点火器也装在这里。
燃烧室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由于气体流速很高(一般流速为5 0一100m/s之间),混合气燃烧如大风中点火,因此保持燃烧稳定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稳定燃烧,在燃烧室结构设计上采取气流分流和火焰稳定等措施(见下图)。
经过压气机压缩后的高压空气进入燃烧室,被火焰筒分成内、外两股,大部分空气在火焰筒外部,沿外部通道向后流动,起着散热、降温作用;小部分空气进入火焰筒内与燃油喷嘴喷出(或者甩油盘甩出)的燃油混合形成油气混合气,经点火燃烧成为燃气,向后膨胀加速,然后与外部渗入火焰筒内的冷空气掺合,燃气温度平均可达1500℃,流速可达230m/s,高温、高速的燃气从燃烧室后部喷出冲击涡轮装置。
工作时,先靠起动点火器点燃火焰筒内的混合气,正常工作时靠火焰筒内的燃气保持稳定燃烧。
由于燃烧室的零件工作在高温、高压下,工作中常出现翘曲、变形、裂纹、过热烧穿等故障,为此燃烧室采用热强度高、热塑性好的耐高温合金。
按照燃气在燃烧室的流动路线,燃烧室可分为直流和回流式两种。
直流燃烧室形状细且长,燃气流动阻力小,回流燃烧室燃气路线回转,燃气流动阻力大,但可使发动机结构紧凑,缩短转于轴的长度,使发动机获得较大的整体刚度。
图2.2—34为国产祸轴8发动机的燃烧室,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一种折流燃烧室,使燃气折流适应甩油盘甩出燃油的方向,以提高燃油雾化质量及燃烧室工作效率。
涡轮涡轮的作用是将高温、高压燃气热能转变为旋转运动的机械能。
它是涡抽发动机的主要机件之一,要求尺寸小、效率高。
涡轮通常由静止的导向叶片和转动的工作叶轮组成。
和压气机恰好相反,祸轮的导向叶片在前,工作叶片在后。
从燃烧室来的燃气,先经过导向叶片、由于叶片间收敛形通道的作用,提高速度、降低压强,燃气膨胀并以适当的角度冲击工作叶轮,使叶轮高速旋转。
现代涡轴发动机进入涡轮前的温度可高达1500℃,涡轮转速超过50000r/min。
由于涡轮工作时要承受巨大的离心力和热负荷,所以涡轮一般选用耐高温的高强度合金钢,此外,还要为祸轮的散热和轴承的润滑进行周密设计。
与一般涡轮喷气发动机不同,直升机用涡轴发动机的涡轮既要带动压气机转动,又要带动旋翼、尾桨工作。
现在大多数涡轴发动机将涡轮分为彼此无机械连接的前、后两段,见上图。
前段带动压气机工作,构成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转子;后段作为动力轴,即自由涡轮,输出铀功率带动旋翼、尾桨等部件工作。
前、后两段虽不发生机械连接关系,却有着气体动力上的联系,可以使得燃气发生器涡轮与自由涡轮在气体热能分配上随飞行条件改变作适当调整,这样就能使涡轴发动机性能与直升机旋翼性能在较宽裕的范围内得到优化组。
排气装置根据涡轴发动机工作特点,一般排气装置呈圆筒扩散形,以便燃气在自由涡轮内充分膨胀作功,使燃气热能尽可能多地转化为轴功率。
现代涡轴发动机的排气装置能做到使95%以上的燃气可用膨胀功通过自由祸轮转变为轴功率,而余下不到5%的可用膨胀功仍以动能形式向后嚎出转变为推力。
发动机排气装置历排出的热流是直升机主要热辐射源之一,其热辐射的强度与排气热流、的温度和温度场的分布有关。
现代军用直升机为了在战场上防备敌方红外制导武器的攻击,减小自身热辐射强度,采用红外抑制技术。
该技术除设法降低发动机外露热部件的表面温度外,主要是将外界冷空气引入排气装置内,掺进高温徘气热流中,降低温度并冲淡徘气热流中所含二氧化氯的浓度,以降低红外信号源能量。
先进的红外抑制技术往往要将排气装置、冷却空气道以及发动机的安装位置通盘考虑,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效的红外抑制系统.(见下图)。
图解直升机原理之二---直升机的空气动力特点旋翼的空气动力特点(1)产生向上的升力用来克服直升机的重力。
即使直升机的发动机空中停车时,驾驶员可通过操纵旋翼使其自转,仍可产生一定升力,减缓直升机下降趋势。
(2)产生向前的水平分力克服空气阻力使直升机前进,类似于飞机上推进器的作用(例如螺旋桨或喷气发动机)。
(3)产生其他分力及力矩对直升机;进行控制或机动飞行,类似于飞机上各操纵面的作用。
旋翼由数片桨叶及一个桨毂组成。
工作时,桨叶与空气作相对运动,产生空气动力;桨毂则是用来连接桨叶和旋翼轴,以转动旋翼。
桨叶一般通过铰接方式与桨毂连接(如下图所示)。
旋翼的运动与固定翼飞机机翼的不,因为旋翼的桨叶除了随直升机一同作直线或曲线动外,还要绕旋翼轴旋转,因此桨叶空气动力现象要比机翼的复杂得多。
先来考察一下旋翼的轴向直线运动这就是直升机垂直飞行时旋翼工作的情况,它相当于飞机上螺旋桨的情况。
由于两者技术要求不同,旋翼的直径大且转速小;螺旋桨的直径小而转速大。
在分析、设计上就有所区别设一旋冀,桨叶片数为k,以恒定角速度Ω 绕轴旋转,并以速度Vo沿旋转轴作直线运动。
如果在想象中用一中心轴线与旋翼轴重合,而半径为r的圆柱面把桨叶裁开(参阅图2,1—3),并将这圆柱面展开成平面,就得到桨叶剖面。
既然这时桨叶包括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对于叶剖面来说,应有用向速度(等于Ωr)和垂直于旋转平面的速度(等于Vo),而合速度是两者的矢量和。
显然可以看出(如图2.1—3),用不同半径的圆柱面所截出来的各个桨叶剖面,他们的合速度是不同的:大小不同,方向也不相同。
如果再考虑到由于桨叶运动所激起的附加气流速度(诱导速度) ),那么桨叶各个剖面与空气之间的相对速度就更加不同。
与机翼相比较,这就是桨叶工作条件复杂,对它的分析比较麻烦的原因所在。
旋翼拉力产生的滑流理论现以直升机处于垂直上升状态为例,应用滑流理论说明旋翼拉力产生的原因。
此时,将流过旋翼的空气,或正确地说,受到旋翼作用的气流,整个地看做一根光滑流管加以单独处理。
假设:空气是理想流体,没有粘性,也不可压缩;旋转着的旋冀是一个均匀作用于空气的无限薄的圆盘(即桨盘),流过桨盘的气流速度在桨盘处各点为一常数;气流流过旋翼没有扭转(即不考虑旋翼的旋转影响),在正常飞行中,滑流没有周期性的变化。
根据以上假设可以作出描述旋翼在:垂直上升状态下滑流的物理图像,如下图所示,图中选取三个滑流截面,So、S1和S2,在So面,气流速度就是直升机垂直上升速度Vo,压强为大气压Po,在S1的上面,气流速度增加到V1= Vo+v1,压强为P1上,在S1 的下面,由于流动是连续的,所以速度仍是V1,但压强有了突跃Pl下>P1上,P1下一P1上即旋翼向上的拉力。
在S2面,气流速度继续增加至V2=Vo+v2,压强恢复到大气压强Po。
这里的v1是桨盘处的诱导速度。
v2是下游远处的诱导速度,也就是在均匀流场内或静止空气中所引起的速度增量。
对于这种现象,可以利用牛顿第三用动定律来解释拉力产生的原因。
旋翼的锥体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假定桨叶位:桨毂旋转平面内旋转。
实际上,目前的直升机都具水平铰。
旋翼不旋转时,桨叶受垂直向下的本身重力的作用(如下图左)。
旋翼旋转时,每片叶上的作用力除自身重力外,还有空气动力和惯性离心力。
空气动力拉力向上的分(T)方向与重力相反,它绕水平铰构成的力矩,使桨叶上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