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举制度「范本」

合集下载

大清会典事例科举

大清会典事例科举

大清会典事例中关于科举的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科举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说明。

以下为具体内容:
1. 科目:科举考试设有文、武两科,文举又分为进士、举人、贡生三级。

进士科分词林、翰林、经科等,以殿试成绩分一甲、二甲、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和进士以下等第。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赐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

2. 考试:会试后将试卷分为三甲、三等。

一甲赐进士出身,二甲、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二、三名称为榜眼和探花。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及第,二甲第一称为传胪。

会试合格者参加殿试,考试内容为对策,一般以《四书》《五经》为题,由皇帝亲定甲第。

3. 流程:从参加乡试合格到参加殿试的流程大致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通过层层选拔后,方可为官。

4. 考试内容:包括制艺(即八股文)、诗词、策论等。

科举考试只准用朱熹《四书集注》与《圣谕广训》作为准绳,一切异端邪说皆在禁止之列。

此外,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中,还有许多其他规定,例如禁止士人在考试前烧香祈神,禁止士子赌博及犯流罪以上者参加考试等等。

同时,对于考试舞弊也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

总的来说,大清会典事例中关于科举的部分详细介绍了清朝的科举制度,包括科目、考试流程、考试内容、其他规定和惩罚措施等。

通过这些规定,清朝政府试图选拔出有才干的读书人,以充实官员队伍,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的文献资料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清朝科举取士程序

清朝科举取士程序

清朝科举取士程序
清朝科举取士程序整理:黎路超
一甲(进士):3人,状元(从六品),榜眼(正七品),探花(正七品)
皇二甲(进士出身):40~50人(正七品),第一名称传胪,亚元
帝三甲(同进士出身):100~300人(正八品),第一名称传胪
殿试(与会试同年)
地点:京城;主考:皇帝取

列等一、二、三等
复试(紧接会试)
地点:皇宫保和殿,
及第贡士(录取100~500人,第一名称会元)(出贡)
会试(三年一次,丑未辰戌年三月)
地点:京城;主持:礼部,皇帝任命正副考官
正榜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可做知县
及第(孝廉)
乡试(三年一次,子午卯酉年八月)
地点:省城贡院;皇帝派主考官贡生、监生一、二等及三等前5名(大省前10名)
进入或录科、录遗生
科考,(学政到任第二年)
地点:学校;学政主考
岁考(学政到任第一年)
地点:学校;学政主持
一等:禀生(公家按月发粮)
合格生员(秀才)(第一名称案首)入官办学校读书二等:增生
三等:附生
童生试(院试,每年一次)地点:书院;省学政主持
合格童生
童生试(府试,每年一次)地点:府;同知主持
通过
童生试(县试,每年二月)地点:县城;知县主考
学生(上过学,不论年龄)。

明清两代的科举资料

明清两代的科举资料

明清两代的科举资料第⼀级,⼊门级——————童⽣。

县。

甲、基本特点:县衙礼房组织,知县主考,县学教谕监考,本县廪⽣做保。

多在⼆⽉举⾏,清考五场。

⼄、考试过程:第⼀场为正考,考试通过即可参加府试。

其余四场考⽣⾃⾏决定,但第⼀次落选者不能参加其余四场考试。

考试内容各有不同。

考试揭晓,谓之「发案」,每次发案,鸣炮⽤吹⼿。

发案⽤圆式,或⽇圈。

取在第五⼗名以内,为第⼀圈。

圈分内外两层,外层三⼗名,内层⼆⼗名,亦有不分内外,列五⼗名为⼀⼤圈。

居外层正中提⾼⼀字写者,为第⼀名,只写坐号,不写姓名,逆时针排写,出50名圈者为出圈或叫出号,第⼆圈以下仿此。

丙、考试结果:第⼀名县案⾸,如⽆重⼤事故⼀路绿灯直接院试,可以算是内定的童⽣名额之⼀了。

前⼗名,称作县前⼗,亦是荣誉,府试须提坐堂号。

府。

甲、基本情况府礼房组织,知府主考,府学教授监考。

多在四⽉举⾏,清考三场。

其余和县试⼤同⼩异,府案⾸肯定直通院试,府前⼗也是重点。

第⼆级,功名在⾝,各省提学/学政组织的院试合格者————⽣员,秀才。

因为学政被称作提督学院,所以称作院试。

学政由皇帝钦派翰林充任,每省⼀⼈,三年⼀任,学政考⽂童兼考武童,故加提督衔,全部官衔「钦命提督某省学政」,⾝份等同钦差,舆巡抚平⾏,三品以上官充任。

学政负责主持院试,选拔秀才,并督察府、县的学官,学政是绝对不能主持乡试的。

甲、基本情况三年之内两次,院考两场,考试内容与府,县考⼤致相同,省内巡回考试,明清多以道为巡回的划分。

⼄、考试过程略丙、考试结果县考,府考,院考三次末场,均为案⾸,俗称「⼩三元」。

最后院试录取者称之⽣员,分三等廪⽣——————⼀等优秀者,⼀般是前三名。

资格很严,各级都有限额,府学四⼗⼈,州学三⼗⼈,县学⼆⼗⼈,每⼈⽉给廪⽶六⽃。

年银四两。

有廪⽶有职责,所以有定额。

(翻了很多古籍,⼤致是先为⽣员分等,选廪⽣,再根据原籍补充府学40⼈的名额,很多时候府学40⼈廪⽣是不⾜额的)增⽣————⼆等优秀者,不供给粮⾷,⽆定额。

清朝科举考试制度

清朝科举考试制度

清朝科举考试制度清朝科举考试分童子试和正试。

其中童子试又分县试、府试、院试,只有通过了这三重考试才算是生员,也就是秀才。

之后才能参加正试。

而正试又包括乡试、会试、殿试,其中乡试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中者称之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

如果有人连续考中解元、会元、状元,那么就称此人“连中三元”。

中国从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第一次科举考试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历经1280多年总共产生状元1400位其中“连中三元”者有15位。

清朝296年的统治中,从1646年(顺治三年)开始科考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科举考试取消,共计考试112期,产生状元114位。

这就有个疑问,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是一次殿试只能产生一位状元,那为什么在112期考试中产生114位状元呢?后来,在看了《百家讲坛》纪连海老师的讲座后才知道。

原来,在顺治九年和十二年,满汉单独分科考试,就是这两年各出了两各状元。

所以在112期的考试中产生11 4位状元。

而114位状元中又有三位是“连中三元”。

他们是王玉壁、钱启、陈继昌。

王玉壁是武科连中三元,是清朝唯一一个武科连中三元者,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跨朝代的武科状元,这是因为他的“三元”是从明朝考到清朝的。

在1636年明朝武科乡试中取得第一名1651年,顺治八年连续参加会试、殿试分别考中会、状元。

所以说他是唯一跨朝代的连中三元;钱启在连中两元后,在殿试中,乾隆认为他都连中两元了,多不容易啊,于是九特批他免考定为状元。

那么有父亲这么做,就会有儿子学着做,在嘉庆二十五年,广西人陈继昌再度连中三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十五,也是最后一位连中三元者。

我们现在的考试,不管是中考、高考还是其他考试,基本上是采取“择优入取”制。

而清朝的科举考试则不然,当时讲究的是省级平衡,在会试中,每个省出现28位举人参加考试,在这28个举人中就一个考中贡士,到皇帝那儿参加殿试,产生状元、榜眼、探花,而这三者是绝对不可能出现于同一个省的。

清代的科举制度简介

清代的科举制度简介

清代的科举制度简介(图)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前后一千多年,是传统社会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做简单的介绍。

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中,考生为取得正式科考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这是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通常每三年(逢子、午、卯、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

由于考期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

考试分三场举行,每场三天,前后共考九天。

参加乡试的是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秀才。

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中了举人谓之“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称为“老爷”。

会试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或“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或“殿元”、“鼎元”,第二名俗称“榜眼”(在北宋初期,殿试录取一甲第二、三名,意指榜中双眼,明、清则仅取第二名)。

第三名俗称“探花”。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殿试二甲的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因翰林院为“储才”之地,所以可说仍是学生性质,每月有月考,三年一大考,成绩佳者可为官,谓之“散馆”。

三甲之进士,得依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所得之等第授以官职。

成绩优秀者分发到六部当主事(各部职员),其次是当内阁中书(文书起稿工作);成绩名列后头的,则分发到各省当知县。

但当时知县之职在一般人眼中未必较六部主事、内阁中书差。

执法严峻的清代科举制度

执法严峻的清代科举制度

执法严峻的清代科举制度苏德彪科举起自隋唐,讫于清末,乃中国封建社会的抡才大典。

清代科举多沿明朝制度而慎科名,严防弊窦,立法周详,前所未有。

得人材之盛,更超以前各朝。

其乡试、会试都加磨勘、复试、复勘程序,对衡文不公,草率将事者罚不贷,而交通关节,贿赂厥幸者犹重。

磨勘原则是:首严弊端,次检瑕疵字句,偶疵者贷之。

字句可疑,文题不正除名。

若干卷以上考官及同考官革职或逮问,不及若干卷夺俸或降调。

以八股文四书五经题取士,乡试、会试同用,考场禁卫森严、秩序肃然。

考官分内帘官和外帘官,录取士子张榜公布。

科场如有弊端或舆论谴责,皇帝多亲自处理。

考官及举子处以极刑者数例。

今将主要方面略述如下。

一、乡试。

乡试考取举人,参加考试的有各府县生员(俗称秀才)及贡生和监生。

分文科和武科举,皆于子、午、卯、酉年举行,文科考期在八月,武科在十月。

本文主要述文科兼叙武科。

乡试场所称贡院,又称闱。

闱场及中额:顺天、江南皆一百六十余名;浙江、江西、湖广、福建皆一百余名;河南、山东、广东、四川,山西、陕西、广西、云南、贵州,自九十名递减至四十名(武科中额约减半数)。

皆分经取中。

主考官及同考官是内帘,主司评衡试卷,取中与否,皆由朝廷派遣。

清初用翰林官,不久改任协办大学士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大员为正副主考。

外帘提调由各省督抚任其职,监试用布政、按察二司(后改任道员)。

受卷、弥封、监门、巡绰、搜检、供给等各有定员。

试题用八股文,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雍正年曾增《孝经》、不久罢去)命题,名为制义(“义”也称“艺”)。

三场考试,首场八月初九、二场八月十二、三场八月十五。

顺治二年乙酉(1645年)颁发科场条例,首场四书三题,五经各四题,士子各占一经。

四书以朱子集注为准;《易》以程传朱子本义为准;《书》以蔡传为准;《诗》以朱子集传为准;《春秋》以胡安国传为准(后不用胡传,而以《左传》为文,参以《谷梁》、《公羊》);《礼记》以陈皓说为准。

规章制度清朝科举制度

规章制度清朝科举制度

规章制度-清朝科举制度1. 背景介绍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极为重要的考试制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而在唐宋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发展完备,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在清朝时期,科举制度仍然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其影响力甚至超过其他时期。

2. 具体规定清代科举制度分为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进士、举人、会元。

进士是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通常每三年一次,而举人和会元则更为频繁。

2.1 进士考试进士考试是科举制度的最高级别考试,它的合格者可以直接进入中央政府任职,并且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进士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府试和会试。

府试是地区性的选拔,只要通过府试,就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京城举行,规模远比府试大,通常会有几千人参加。

在会试中,考官审阅考生的论文,会同其他考官评定发布举人、会元、进士三种等次。

2.2 举人考试举人考试是进士考试之下的考试,规模比进士考试小。

它是省级或者专区性的选拔,获得举人的资格后,可以参加进一步的考试,成为进士。

2.3 会元考试会元考试是进士考试之上的考试,也是最低一级的考试。

它通常在会试之前举行,也可以是会试之后补考。

会元考试合格者可以视为举人,并有资格参加进一步的考试。

3. 对中国的影响清朝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实行,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称为“中国古代经验、智慧、思想和文化的结晶”。

它不仅完善和实现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而且对中国的文化、教育、社会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4. 改革与批判清朝科举制度并不完美,它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弊端,被人们评价为“英才辈出、浪费无度”。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进步,清朝科举制度也不断被修正和改革,但是,它的影响力和地位却一直稳定不变。

近年来,清朝科举制度受到批判甚至被指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封建化,但是其对中华文明的的深入影响也是无法否认的。

5. 结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而清代科举的完善和实行,对中国文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清朝的科举制度

清朝的科举制度

清朝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从隋朝创立到清朝废除,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让底层百姓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考中了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但更多的却是终其一生求而不得。

清朝的科举制度,从低到高共有六个等级的考试,每级考试对于应试者的资格,考试的内容、时间、地点、主考官都有严格的规定。

通过县试、府试的称为童生,证明你是个读书人初通文墨,要想再往上变成秀才就需要通过院试考核,有些人考到七老八十也还是个童生,说明秀才也不是容易当的,因为秀才已经有了些许特权,虽然没资格做官,但是身份地位已经高人一等了。

科举之路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乡试,通过了就是举人,这绝对是人生的分水岭,因为举人可以做官了,每个月国家还给发俸禄,还免去一切徭役赋税,就算当不上官一辈子也不愁了。

举人参加会试通过后成为贡士,贡士可以说等同于进士了,只要没有什么意外情况,顺利的参加了皇帝主持的殿试,就是进士了,因为殿试一般不会淘汰任何人,只不过是最终排个名次。

进士是皇帝的门生,这份荣耀绝对是那个时代读书人一生的梦想!
科举考试有不同的考试科目,但八股文绝对是最重要的,无论有没有真才实学,只要八股文写得好一样可以做状元。

科举状元次次有,但是连中三元甚至连中六元真的是叹为观止。

下面是一篇王阳明写的八股文,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清代的科举制度简介

清代的科举制度简介

清代的科舉制度簡介我國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歷經唐、宋、元、明、清各代,前後一千多年,是傳統社會知識分子躋身仕途的重要途徑。

下面僅就清代的科舉制度做簡單的介紹。

在清朝的科舉制度中,考生為取得正式科考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儒生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俗稱「秀才」。

這是功名的起點。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鄉試。

通常每三年(逢子、午、卯、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

由於考期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稱「秋闈」。

考試分三場舉行,每場三天,前後共考九天。

參加鄉試的是通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秀才。

鄉試取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中了舉人謂之「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稱為「老爺」。

2.會試。

鄉試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或「春闈」。

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3.殿試。

由皇帝親自主持,考策問。

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

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或「殿元」、「鼎元」,第二名俗稱「榜眼」(在北宋初期,殿試錄取一甲第二、三名,意指榜中雙眼,明、清則僅取第二名)。

第三名俗稱「探花」。

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殿試二甲的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因翰林院為「儲才」之地,所以可說仍是學生性質,每月有月考,三年一大考,成績佳者可為官,謂之「散館」。

三甲之進士,得依覆試、殿試、朝考,三次所得之等第授以官職。

成績優秀者分發到六部當主事(各部職員),其次是當內閣中書(文書起稿工作);成績名列後頭的,則分發到各省當知縣。

但當時知縣之職在一般人眼中未必較六部主事、內閣中書差。

清朝科举制度范文

清朝科举制度范文

清朝科举制度范文篇一:清朝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仿照明朝制度分童子试和正式考试通过童子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乡试、会试实行回避制度试官子弟、亲戚不能参加当次的考试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考生考前要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和三代履历倡优、皂隶的子孙与居丧守孝者不能参加考试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县试考四场或五场前两场考八股文与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第三场考诗赋第四场、第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县试录取后即可参加府试事实上考生在第一场被录取后即可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时间大多在四月参加府试报名、保结及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只是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保人要多一名府试通过后是院试院试: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称学政学台或宗师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童生通过岁试就算“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正式考试(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闱指考场)其正副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式的考场叫做贡院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考生必须于前一天进场、第三天交卷出场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又称“桂榜”乡试考生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行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会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试由礼部主办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明朝多以翰林官及内阁大学士担任充当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殿试:新录取的贡士进行殿试殿试在四月份举行由皇帝主持考策问策问是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内阁拟题皇帝选定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的殿试都只考策问一场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考中者都泛称为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篇二:明朝的科举制度明朝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视考试者统称为童生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秀才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的考试叫“录科”考中了秀才从此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还有某些特权: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但你并不是官下一级的的考试是乡试是省一级的统考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出题过关的才是举人获第一名的叫解元举人是有资格做官的当官的死了就有机会轮到举人接下来的考试会试你的对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三百人左右取得贡生第一名是“会元”要当进士还要过一关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是殿试考试的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可以当个八品县丞的官了八股文八股是明朝的创造这套玩意自朱元璋起到明朝中期发展完善影响了后来近五百年的知识分子学子们的考试科目分为三场第一场考经义也就是四书五经第二场考试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考时务策论也就是给你个事情让你分析颇有点应用文的意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义对学子而言只要背好四书五经就行了题目只能在这里出范围相当小背起来容易而且写文章时有规定的字数一般不超过五百字关键在于格式和个人发挥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你不能随便写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称八股文这种写法十分古板你想多写一个字都不行很多人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而内容废话连篇痛苦的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四书五经只有那么多字各级考试都从里面出题于是奇技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意思何况学生呢结果就是糊涂考糊涂八股说到底是一种形式而已就算古板应该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但规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朱熹圣人的思维去写八股考试的弊端是很多的选出的人才很多都是书呆子明朝学者宋濂形容过八股选出的某些人才“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活脱脱一副白痴面孔但八股文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儒林外史》中曾经写道“八股文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可见八股文是很多文体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限制下很多优秀人才更能脱颖而出如后来的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人才是八股文锻造出来的总的看来这一制度弊多利少禁锢人们的思维篇三:明朝科举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利弊研究田佳懿[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由来和发展情况分析其“取之有序进之有等”、“兼用人才南北并举”和“八股举业士林标准”等特点着重阐述了其对士人入仕、区域发展的利弊提出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带给古今中国教育的启示[关键词]明朝科举制度利弊教育启示1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实行了1300多年,其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达到了极盛完全臻于成熟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完[1]全合流是其成熟的重要标志科举制使选拔官吏包含着学校育才科举选才、铨叙用才三个完整的环节对清朝的科举制度以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1.1科举制度的由来及演变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世袭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的发展演变过程经过历史的选择科举制度逐渐成为占据封建社会选官制度主流地位的制度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行政领域中对世界的重大贡献[2] 随着秦汉的统一中国古代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开始主宰中国封建社会由此产生了以官僚政治为基础的君主独裁制而中央集权则需要不断强化官僚政治和控制意识形态其中科举制度是达到人和思想双重控制的最有效手段同时又能源源不断通过比较公平和激烈的竞争为官僚队伍提供新鲜血液[3]经过汉朝察举制以及汉魏六朝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探索在公元605年隋朝初年诞生了划时代的科举制度隋唐是科举制度的草创阶段虽然已经实行了严格意义上的考试但仍保留了察举制的一些遗风同时还有唐人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创造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唐人的气度和自信都让新近诞生的科举制度深深地烙上唐人的印记在科目设置、考场规范和科举与教育等三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到了宋朝虽然未能实现真正的大统一但是两宋经济非常繁荣文化十分发达科举考试在各个方面达到了完全成熟采取了锁院、别头试、弥封、誊录、三级评定等一系列措施以健全制度防范作弊保障公正整个宋朝所选进士超过其它朝代总和甚至对于多次应试不中者从太祖开始赐进士出身后增加了对超过50岁举子的录取文人地位之高空前绝后极大的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成熟元朝时代世袭制扰乱了科举制度的正常推行其总共举行了16次科考阻碍了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2]明朝以后科举制度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则成为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人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1.2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在明朝科举制达到鼎盛时期明朝科举考试分四级进行即:院试(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童试三年两考县试由县官主考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这三次考试总称小考或童试.应考者称“童生”院试考中者称“秀才”(俗称)正称为“生员”凡录之生员都送入府州县学秀才是求取功名的起点有资格参加下一级乡试了可身穿蓝衫.头戴银雀顶清制见县官不跪免去差役、田赋.也就是不同于布衣百姓了[1]乡试考试地点在省城贡院三年一考.乡试考中者称“举人”头名称“解元”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举人在京师会试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通称进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有一个变化过程唐时科目繁多考试内容也宽明算主考算学道举考老庄道学,进士以诗赋为主宋代王安石罢诸科并于进士一科,改考儒家经义致使经学在科考中越来越重要这与程朱理学地位的提高是相应的明代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礼》、《春秋》、《礼记》命题其文略仿宋经义代古人语气为之1形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21《续文献通考辑要·选举考》2《续文献通考辑要·选举考》从此八股文一直支配着科举考试或者干脆称之为“八股取士”[4]2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影响2.1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进入到了它的鼎盛时期这不仅是因为明朝在它统治的270多年间三年一试制度化、规范化地举行乡试90次(录取举人102399人)举行殿试89次(共取进士24599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明朝总结以往科举考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改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的规程在洪武年间就颁行并实施了明清五百多年奉为“永制”的“科举之式”“取之有序进之有等”明朝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朝进学读书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所谓“科举必由学校”就是必须经由学校之途才能走向科举之路换句话说只有首先成为学校的生员才有可能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科举一律按照乡试、会试和殿试依次递进所谓“非科举毋得与官”[5]“兼用人才南北并举”明朝科举对后世的另外一大贡献是南北卷制度的正式确立通俗地说也就是确定了南北地区录取名额的分配问题由于洪武年间的南北榜事件朱元璋从政治角度开始实行南北分卷取士制度虽然作为政治之本的科举制度背离了最核心的公平和公正原则但是对于地区平衡、振奋人心和激励士气等起了极大作用[6] “八股举业士林标准”从题目、内容、文章结构、字数等强制考试内容和形式历代对八股文的嘲讽讥刺、攻讦痛斥其中陈登原在《国史旧闻》中总结出来的七大罪状:一是沉溺滥套未尝学问;二是渣滓细嚼毫无滋味;三是依口胡说重复沓叠;四是即使工巧并非艺术;五是对于文学反为阻碍:六是明知无用聊以求官;七是即有法眼准则无从[7]2.2明朝科举制度的利弊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大清入关以后沿用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对于中国近现代的教育发展产生及其深刻的影响2.2.1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对士人入途的影响科举制度在明朝时期到达鼎盛但是中举之路十分漫长十分艰辛十年寒窗苫就为了功成名就士人进入仕途几乎都要通过科举这一条道路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者尤数人为之悬梁刺股耗尽一生心血在学生入学方面根据洪武二年颁布的《立学设科格式》的规定生员要“于民间俊秀及官员子弟选充(守令)必躬亲相视人才俊秀容貌整齐年及十五之上已读《论》、《孟》四书者方许入学其年至二十之上愿入学者听”在明朝士农工商子弟均可入学至于生员的入学年龄后来也不局限于十五岁以上如大学士高谷“甫十岁乃遣入邑库.即能奋力于学”成化三年(1467)朝廷颁发的《修明学政十事》中规定:“自今各处提调官选择子弟年十五、十六以下资质聪明俊秀者方许入学”由此可见在生员的选拔上就存种种限制更重要的是在古代女性是没有这些权利的乡试在命题、作文、搜检、誊录、校文、复核等方面设立了严格的制度基本保证了考试的公正举人是有资格做官的而举人要当宫难度很大他们要参加三次会试如果还是不能考过就可以去吏部注册一般要过几年有的甚至要等十几年等到现任官员退休或死亡后有了空缺这些举人就有官做了而挑选的举人除了看背景就是看长相了这叫做“大挑”这个时候长得丑的就很可能落选了而且举人能做的官的官阶是很低的只能够保证衣食无忧中了举人之后想更进一步就要通过会试会试不仅竞争激烈而且考试条件差在殿试过程中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具有好的心理素质最后听天由命[8]由此明朝的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整个士人阶层把中举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惟一追求把读书作为追求功名的惟一方式许多读书人一生经营于此皓首穷经唐朝诗人赵嘏的“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诗句就是对此的最形象的说明历经宋、元四百余年的发展之后明代的科举制度更为完善对知识分子的笼络和钳制手段更为多样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的诏书中说:“汉唐及宋取士各有定制然但贵文学而不求德艺之全前元待士甚优而权豪势要每纳奔竞之人夤缘阿附辄窃仕禄其怀材抱道者耻与并进甘隐山林而不出风俗之弊一至于此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3然而他以及他的继承者只把四书和朱子的注疏作为科考的惟一范围而且谨依此一范围而不能有任何发挥和创造对人才德艺的衡量仅凭一篇死板无用的八股制艺势必让才情平庸者靠吹牛拍马、“夤缘阿附”者采取卑鄙手段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往往成为科场之中的常胜将军而有才学之士只想凭自己的能力取得社会的认可这就决定了他们科举之路的崎岖艰难很多学子呕心沥血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科举成为这些读书人的严重心病[9]2.2.2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明朝采用科举制度而且实行南北榜对于许多经济落后和发达地区产生了不同影响在地理偏僻、经济落后的徽州地区徽州人是南迁的皇族后裔为了繁荣家3张廷玉.明史:卷七〇[M].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695页族以考取科举为第一途径取得了骄人的科举的成绩许多大族不仅子弟及第者数量多而且世代相接连绵不断[10]如歙县洪氏宗族“子孙藩盛数千指成习诗书敦礼让登名仕版者相望”4绩溪程氏“世有宦业诗书于官府”5歙县棠樾鲍氏“尤以儒名累叶相承”6据《沙溪集略》7统计仅歙县沙溪凌氏一族有明一代就产生了21名进士57名举人44名国学生90名郡邑庠生和44名贡监生徽州宗族科举业绩也带动了整个徽州科举的繁盛从而造就了登峰造极的徽州文化在山重水复的江西吉安书院发展十分繁荣明朝一代吉安进士及第就有994名占江西三千进士的三分之一景泰年间江西籍大学士陈循对英宗是如此述及的:“江西及浙江、福建等处自昔四民之中其为士者有人而臣江西颇多江西诸府而言吉安府又独盛”8这些虽然是粗略的数据但同样足以说明明朝江西书院数量之多及书院教育之发达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而进士名额之多则从另一方面表明了书院教育的发达与科举是密不可分、共同繁荣的即得益于明朝高度发达的科举制度[11]在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下与宋朝时期相比三峡地区教育迅速发展构成了一密集区、二点状的分布格局即以巴县、长寿、涪州三地为密集区和以忠州、夷陵州为二点状分布的科举人才分布区教育重心在重庆府治巴县这不仅得益于自身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更主要在于朝廷公平选拔人才大力推广科举制度使得巴蜀地区的文化教育不断繁荣[12]而在我们绍兴文化教育更加兴兴向荣有的是哲学家兼文学家如王守仁、刘宗周等;有的是书法家兼文学家如徐渭、陈洪绶等;有的是戏曲家兼文学家如史盘、孟称舜等明代小品文大家钱宰、王思任、张岱、祁彪佳均出自绍兴还有些作家他们或者是官位显赫、名震全国的高官大儒或者是悠然乡居的文人雅士或者两者同时具备这一切形成了绍兴府作家的群体特色和创作特色同样在经济繁华的基础上得益于科举制度的盛行[13]基于明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区域发展呈现均衡发展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正和公平但在明朝的不同时期科举制度执行率不同导致朝代各个时期的兴衰3明朝科举制度的启示明朝科举制度的核心是公平与公正原则但是它本身是统治阶级维持权利和统治的产物在许多方面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遏制了人才多样化和社会多4《白云集》卷5《洪氏宗谱序》5《篁墩文集》卷13《世肖坊记》6《鲍氏诵先录》第1册《鲍氏遗笔记》7《沙溪集略》卷38转引自陈小强、陈小芒:《江西书院文化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xx年11月总25卷第11期。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篇一:清朝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仿照明朝制度,分童子试和正式考试。

通过童子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

乡试、会试实行回避制度,试官子弟、亲戚不能参加当次的考试。

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

考生考前要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和三代履历。

倡优、皂隶的子孙与居丧守孝者不能参加考试。

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

县试考四场或五场。

前两场考八股文与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

第三场考诗赋,第四场、第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

县试录取后即可参加府试。

事实上,考生在第一场被录取后即可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

时间大多在四月。

参加府试,报名、保结及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只是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保人要多一名。

府试通过后是院试。

院试: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称学政,学台或宗师。

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童生通过岁试,就算“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

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正式考试(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闱指考场)。

其正副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

乡试有正式的考场,叫做贡院。

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

考生必须于前一天进场、第三天交卷出场。

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又称“桂榜”。

乡试考生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行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会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的贡院举行。

会试由礼部主办,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

清代科举制度

清代科举制度

改革科举考试方式
清代科举制度增加了乡试、会试的次数, 使得更多人能够参加考试。
清代科举制度逐渐采用八股文、策论等考 试方式,以更加全面地考察考生的综合素 质。
科举制度的终结
新学兴起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教育的普及,新 学逐渐兴起,对传统的科举制度产生了
冲击。
废除科举的呼声
随着新学的兴起和社会的变革,越来 越多的人开始呼吁废除科举制度。
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高阶段,由皇帝亲自主持。
殿试的考试内容以皇帝钦点题目为主,注重考察应考者 的政治素养和治国理念。
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皇宫举行,应考者称为甲第。
殿试的考官为皇帝和翰林院官员,考试形式非常庄重, 竞争异常激烈。
03 清代科举制度的影响与意 义
对社会的影响
阶级流动
科举制度为下层阶级提供了上升 通道,使得社会阶层流动成为可 能。通过科举,许多寒门士子得 以进入统治阶层,改变了他们的 社会地位。
清代科举制度
目录
• 清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背景 • 清代科举制度的构成与流程 • 清代科举制度的影响与意义 • 清代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终结 • 清代科举制度的清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背 景
起源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在隋唐之前,官员 大多通过世袭或举荐制度产生,难以保证其能力和素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隋 唐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使人才得以公平竞争。
反思与启示
平衡公平与效率
01
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公平性,又要注重效率,避免
过于僵化和束缚。
注重实际能力与实用技能
02
在考试内容上应更加注重对实际能力和实用技能的考察,以适

清代科举制度

清代科举制度

清代科举制度
一、院试
院试属于各省的考试,每年二月进行,院试合格录取了,就等于考上学院,可以从国家仓库取得禄米,成为国家所养的士子,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二、乡试
乡试是由国家派考试官,每三年考一次,在秋天八月举行,分三场( 八月初九、八月十二、八月十五)进行,每场考三天,也称秋闱。

乡试考中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员。

三、会试
通过乡试的人,第二年进京师进行礼部考试,称会试。

会试每三年进行一次,在春天三月举行,分三场( 三月初九、三月十二、三月十五)进行,也叫春闱。

举人参加会试合格后成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员。

四、殿试
会试考中之后,贡士要在会试一个多月后,进行另一考试即殿试。

殿试是在皇宫殿廷,皇帝出题,贡士问答,殿试结果出三甲。

一甲录取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叫传胪;三甲若干人,称同进士出身。

五、廷试
殿试以后, 进行朝考也叫廷试。

经廷试后,分三等录取。

第一名叫朝元,可授予庶吉士或翰林院编修,状元固定授给修撰、编修,殿试二甲授予编修,三甲授予检讨,其他到中央或地方州、县做官。

明清科举制度范文

明清科举制度范文

明清科举制度范文
明清科举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在明朝时期被完善,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社会考试。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以重文轻武为原则,将考生从一等官到十等官,从省级官员到朝廷官员,分为十级考试。

考试分为"定科"、"进站"和"殿试"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是重要的。

从明朝末期到清朝,这种考试制度一直在实施,在当时占据重要地位。

明清科举制度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和精神。

它为包括官僚制在内的各种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科举制度不仅提供了民众参加考试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整个国家的文化教育,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和继承。

明清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它没有仅仅依赖唐宋诗词的内容,更多的是基于儒家文化,从而更好地体现了古代哲学文化的历史特征和发展趋势。

舆论认为,明清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考试制度,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

清朝科举制度最新9篇

清朝科举制度最新9篇

清朝科举制度最新9篇清代科举考试的程序篇一清代士人在应科举以求功名的路上,要经过考取生员、考取举人和考取进士这三个步骤。

在这一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考试。

确言之,清代各种科举考试可以归入生员考试、举人考试和进士考试等三个系列。

在这三个系列中,秀才系列和举人系列的考试均与学政这一官职有关。

清代的学政是中央派往各省管理教育和科举事务的官员,其制源于宋代。

宋代曾置提举学事司,掌一路州县之学政,并巡察所部儒师之优劣、士子之勤惰。

明代除在各省设置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之外,还分设各种道员,其中有一种以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校的道员,称提学道,一般由京朝官简任。

这种制度在清代继续沿用,雍正后统称钦命提督某省学政,一般称学政。

学政多由朝廷在翰林院、詹事府官员中选任,由其他京官选任者也带翰林院编修或检讨衔;由于学政还兼有在派往省份考试武生的职责,因而又加提督衔。

清代的学政三年一任,逢子、卯、午、酉乡试之年的八月简放,其基本任务有三个:第一是主持院试(详下文),录取各府、州、县学的生员;第二是主持各地检验生员学业的岁考;第三是主持作为乡试预备考试的科考。

学政系朝廷使节,不受督抚节制,地位很高。

下面将科举制度中生员、举人和进士三个系列的考试程序做一个大致的叙述:(一)生员(秀才)系列的考试。

童生考取生员须经本县、本府(或本直隶州、厅)和学政的三级考试:1、县试。

县试由州县官主持,日期多在二月。

其程序,童生向本县衙署的礼房报名,填写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存、殁、已仕、未仕之履历;或出具同考五人互相保结,或出具本县廪生的保结,保其身家清白,不属于优倡隶皂之子孙,以及没有冒籍、匿丧、顶替、假捏姓名等情,然后方准应考。

县试一般共考五场,每日一场,黎明前点名入场,即日交卷。

第一场为正场,试《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题目、诗、文的写法皆有一定格式和字数限制。

第一场录取者准应府试,其余各场是否参考听考生自便。

县试第一者称县案首,院试时惯例录取入学。

清代科举制度流程

清代科举制度流程

清代科举制度流程
《清代科举制度流程》
嘿呀,咱今儿个就来聊聊清代科举制度那点事儿。

你知道吗,这清代科举啊,那可是有一套复杂得很的流程呢!
先说说这第一步,童试。

这就好比是科举的大门槛儿,那些个小孩子啊,都得先去考这个。

我就听说啊,有个小娃娃,才七八岁呢,就被家里人赶着去参加童试啦。

你想想,那么小的孩子,背着个大书包,紧张兮兮地往考场走,那模样可有意思啦。

他呀,到了考场里,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那些题目直发懵,估计心里头在想:“哎呀呀,这些都是啥呀!”不过呢,这就是科举的开始呀。

过了童试,就到了乡试。

这乡试可就不简单啦,那都是些有学问的人去考呢。

我见过一个书生,为了考乡试,那可是日夜苦读啊。

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桌子上堆满了书,头发都不怎么打理,乱糟糟的。

到了考试那天,他背着一大包书就去了考场,那紧张的样子,就好像要上战场似的。

再往后就是会试啦,能到这一步的人那可都是学霸级别的啦。

我听说有个考生啊,为了准备会试,连觉都睡不好,每天都在琢磨那些难题。

到了考试的时候,他在考场里那是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地答题呀。

最后就是殿试啦,能参加殿试的那可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这些人啊,在皇帝面前答题,那压力得多大呀。

我想象着他们一个个站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出,就等着皇帝发问,那场面可真是够紧张的。

哎呀呀,这就是清代科举制度的流程啦,从童试到殿试,一步步走来,可真是不容易呀。

就像那些考生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着,真的很让人佩服呢!
这清代科举制度啊,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留下的故事和记忆,却一直让我们回味呀。

明清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制度这里简单说一下清代科举选拔贡生的制度:清时在县学考取的叫“邑庠生”,在府学考取的叫“郡庠生”,统称为“秀才”。

秀才经过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政府月给廪食,称“廪生”。

只有廪生才有资格被选为贡生,即贡元,但也有个别特殊优异成绩的秀才被直接授予贡生。

取得贡生资格,可以不经乡试(省考)直接上京参加会考,与乡试得中的举人同等待遇,所以也可以在家宅和宗祠上挂匾或者在家门口和宗祠门口竖旗杆。

明清科举制度【从童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童试童试,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在唐、宋时称州县试,明、清称郡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

清朝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

通过後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

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清朝的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

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

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

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有邑庠生和郡庠生,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生员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

生员获得入学的资格後,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

不过明清的入官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知识传授。

入学後经过学政的选拔,便可以参加下一级乡试。

成绩特佳的生员,有机会被选为贡生,成为国子监的学生。

与国子监其他监生不同,贡生是正途所出。

国子监学生多由省、府、州、县学生员中选拔,亦有由捐纳而得者,入监就学者有贡生、监生之分,然通谓之太学生/国学生或国子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科举制度「范本」篇一:清朝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仿照明朝制度,分童子试和正式。

通过童子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

乡试、会试实行回避制度,试官子弟、亲戚不能参加当次的考试。

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

考生考前要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和三代履历。

倡优、皂隶的子孙与居丧守孝者不能参加考试。

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

县试考四场或五场。

前两场考八股文与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

第三场考诗赋,第四场、第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

县试录取后即可参加府试。

事实上,考生在第一场被录取后即可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

时间大多在四月。

参加府试,报名、保结及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只是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保人要多一名。

府试通过后是院试。

院试: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称学政,学台或宗师。

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童生通过岁试,就算“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

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正式考试(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闱指考场)。

其正副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

乡试有正式的考场,叫做贡院。

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

考生必须于前一天进场、第三天交卷出场。

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又称“桂榜”。

乡试考生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行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会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的贡院举行。

会试由礼部主办,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

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

会试的主考官,明朝多以翰林官及内阁大学士担任充当,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

殿试:新录取的贡士进行殿试,殿试在四月份举行,由皇帝主持,考策问。

策问是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内阁拟题,皇帝选定。

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

明清两朝的殿试都只考策问一场。

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

考中者都泛称为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

篇二:明朝的科举制度明朝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

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视,考试者统称为童生,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秀才。

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的考试,叫“录科”。

考中了秀才,从此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还有某些特权: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

但你并不是官。

下一级的的考试是乡试。

是省一级的统考,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出题,过关的才是举人。

获第一名的叫解元。

举人是有资格做官的。

当官的死了就有机会轮到举人。

接下来的考试会试。

你的对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三百人左右,取得贡生,第一名是“会元”。

要当进士,还要过一关。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是殿试。

考试的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

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划分档次,共有三甲。

一甲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可以当个八品县丞的官了。

八股是明朝的创造。

这套玩意自朱元璋起,到明朝中期发展完善,影响了后来近五百年的知识分子。

学子们的考试科目分为三场,第一场考经义,也就是四书五经,第二场考试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考时务策论,也就是给你个事情让你分析,颇有点应用文的意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义。

对学子而言,只要背好四书五经就行了,题目只能在这里出,范围相当小,背起来容易,而且写文章时有规定的字数,一般不超过五百字。

关键在于格式和个人发挥,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你不能随便写,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称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你想多写一个字都不行,很多人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而内容废话连篇。

痛苦的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四书五经只有那么多字,各级考试都从里面出题,于是奇技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何况学生呢?结果就是糊涂考糊涂。

八股说到底是一种形式而已,就算古板,应该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但规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朱熹圣人的思维去写。

八股考试的弊端是很多的,选出的人才很多都是书呆子,明朝学者宋濂形容过八股选出的某些人才“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活脱脱一副白痴面孔。

但八股文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儒林外史》中曾经写道“八股文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可见,八股文是很多文体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限制下,很多优秀人才更能脱颖而出,如后来的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人才是八股文锻造出来的。

总的看来,这一制度弊多利少,禁锢人们的思维。

篇三:明朝科举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利弊研究[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由来和发展情况,分析其“取之有序,进之有等”、“兼用人才,南北并举”和“八股举业,士林标准”等特点,着重阐述了其对士人入仕、区域发展的利弊,提出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带给古今中国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明朝科举制度利弊教育启示1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实行了1300多年,其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达到了极盛,完全臻于成熟,科举与的完[1]全合流,是其成熟的重要标志。

科举制使选拔官吏包含着学校育才,科举选才、铨叙用才三个完整的环节,对清朝的科举制度以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

1.1科举制度的由来及演变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世袭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的发展演变过程。

经过历史的选择,科举制度逐渐成为占据封建社会选官制度主流地位的制度,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行政领域中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2]随着秦汉的统一,中国古代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开始主宰中国封建社会,由此产生了以官僚政治为基础的君主独裁制,而中央集权则需要不断强化官僚政治和控制意识形态,其中科举制度是达到人和思想双重控制的最有效手段,同时又能源源不断通过比较公平和激烈的竞争为官僚队伍提供新鲜血液。

[3]经过汉朝察举制,以及汉魏六朝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探索,在公元605年,隋朝初年诞生了划时代的科举制度。

隋唐是科举制度的草创阶段,虽然已经实行了严格意义上的考试,但仍保留了察举制的一些遗风,同时还有唐人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创造,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唐人的气度和自信都让新近诞生的科举制度深深地烙上唐人的印记,在科目设置、考场规范和科举与教育等三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到了宋朝,虽然未能实现真正的大统一,但是两宋经济非常繁荣,文化十分发达,科举考试在各个方面达到了完全成熟。

采取了锁院、别头试、弥封、誊录、三级评定等一系列措施,以健全制度,防范作弊,保障公正,整个宋朝所选进士超过其它朝代总和,甚至对于多次应试不中者,从太祖开始赐进士出身,后增加了对超过50岁举子的录取,文人地位之高空前绝后,极大的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成熟。

元朝时代,世袭制扰乱了科举制度的正常推行,其总共举行了16次科考,阻碍了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2]明朝以后,科举制度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则成为科举的必由之路。

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

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人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

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1.2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在明朝科举制达到鼎盛时期。

明朝科举考试分四级进行即:院试(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童试三年两考,县试由县官主考,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

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

这三次考试总称小考或童试.应考者称“童生”。

院试考中者称“秀才”(俗称),正称为“生员”。

凡录之生员都送入府州县学。

秀才是求取功名的起点,有资格参加下一级乡试了。

可身穿蓝衫.头戴银雀顶,清制见县官不跪,免去差役、田赋.也就是不同于布衣百姓了。

[1]乡试考试地点在省城贡院。

三年一考.乡试考中者称“举人”,头名称“解元”。

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

举人在京师会试,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通称进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有一个变化过程。

唐时科目繁多,考试内容也宽,明算主考算学,道举考老庄道学,进士以赋为主。

宋代王安石罢诸科,并于进士一科,改考儒家经义,致使经学在科考中越来越重要,这与程朱理学地位的提高是相应的。

明代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礼》、《春秋》、《礼记》命题。

其文略仿宋经义,代古人语气为之1,形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2。

1《续文献通考辑要·选举考》2《续文献通考辑要·选举考》从此,八股文一直支配着科举考试,或者干脆称之为“八股取士”。

[4]2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影响2.1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进入到了它的鼎盛时期。

这不仅是因为明朝在它统治的270多年间,三年一试,制度化、规范化地举行乡试90次(录取举人102399人),举行殿试89次(共取进士24599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明朝总结以往科举考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改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的规程,在洪武年间就颁行并实施了明清五百多年奉为“永制”的“科举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