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教学走进生活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在课改中我们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猜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创造出自己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
一、转变观念—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
“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太强,与学生密切联系太少,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导致教师为达到数学目标而搞题海战术,反复机械训练,阻碍学生思维发展。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
二、联系实际—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础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其学习过程中将是“枯燥乏味”的,学习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新的课程标准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课堂教学服务。
如“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因为长方体中各个部分之间总是存在着“相对”与“相交”的位置关系,而抓住了这节课的核心,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看到并重视这两种关系呢?在物理学中觉的鼓掌这一动作上,我们就可以找到了研究“相对”与“相交”的切入点。
在上课开始前。
1、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前与我们共同上课的教师表示欢迎(学生鼓掌)。
2、研究鼓掌动作。
(1)鼓掌动作看来简单,人人都会,但要认真研究起来还真有学问呢。
比如这样鼓掌行吗?(教师只用一只手在胸前煽来煽去)(2)两只物就一定能行吗?(教师用两只手前后交错在胸前煽来煽去)(3)那么鼓掌时,两只手的位置应该做到掌心相对。
(4)通过教师手势使学生认识“上下相对”、“左右相对”和“前后相对”。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第六篇: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第六篇: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一、小学数学教学的当前状况从客观角度上分析,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仍然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过分注重结果却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在对数学公式的掌握上,只要求学生记住公式,却不要求学生记住公式的来源。
对于这样的情况,由于学生缺乏对公式的理解,只要求死记硬背的话,学生容易和同类的公式搞混,从而陷入更加迷茫的状态。
而在现阶段,针对这一现实,教师往往会用大量的同类习题来帮助学生记住公式,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有效增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反复的练习得出的结果只是逼迫学生记住这一套公式,便于以后遇到同类试题时生搬硬套而已。
数学教育中最关键最精华的部分就是数学思维,只要掌握了数学思维,才能使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现代的数学教育模式往往避开了这个精华部分,并不能训练并养成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
因此,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对传统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进行改革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改革后的数学教育模式以贴近生活为主要目标,改变传统模式中的对公式的死记硬背以及生搬硬套策略,着重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从生活中找到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数学例子,在缓解学生对数学陌生感的同时,加强对数学的理解。
用近在身边的例子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用兴趣在学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条沟通的桥梁。
但是,现阶段的教育情况还远远达不到预想中的效果。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的讲授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课堂的教学效果并未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这也是学生各个学科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二、小学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的策略(一)仔细研究教材,合理备课,使教材内容贴近生活。
所谓的备课就是指教师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实现有效的课堂学习效率,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本门学科的基本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课堂讲授方式的一种方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而言,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促使学生养成思维模式的阶段,因此,针对小学的教育方法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论文三篇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论文三篇篇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1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分析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指的是通过营造丰富而生动的各类生活情境,来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体验,并突出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性及开放性等,从而促使小学生可以将通过数学学习到的知识技能,用于实际生活中,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生活化教学还具备了以下几个基本的特点:首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当围绕儿童的生活世界来做为活动背景进行,并在活动中不断改变自己,提出新的教学与学习要求;其次,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目标要能全面地体现出教学整体目标,既要包含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也应当包含学生意志、行为习惯及合作沟通、创新能力发展等;最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应当加强师生的共同参与性,促进课堂教学的相互作用及亲身体验。
生活化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数学,同时有助于学生培养自身数学能力,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乃至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1]。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来捕捉围绕学生生活背景中出现的数学现象,进而发掘出数学知识中存在的生活内涵。
2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措施分析2.1采用生活化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针对数学语言的一种教学。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抽象化数学知识,转换成可以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和形象地进行理解并接受的知识,关键在于数学化语言的运用。
众所周知,看起来似乎是枯燥乏味的数学,其实里面蕴藏了许多生动而有趣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师若是缺乏高素质的语言艺术,是无法将它发掘出来。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语言生活化,即是带领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及理解的重要方式。
例如在圆柱认识的学习过程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充分的认识到圆柱的特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去摸一下身边的圆柱形物体,并让学生说出自身的体会和感受。
一些学生会说摸到的是一个光滑的平面;而另一些同学则可能会说摸到的是一个圆形。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小学数学优秀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现状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
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但是学生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
我国现有的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应结合实际生活所需的数学知识,来改造数学教材。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数学知识,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同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然而这种创新精神也是需要培养的。
教师不再按教材内容去讲解,而是着创造性地选择使用教材。
改变原有的数学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更开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就很难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能力的环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探索机会,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生活中找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收集起来和同学们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并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极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将生活时间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关于教学与生活小学数学的论文
关于教学与生活小学数学的论文关于教学与生活小学数学的论文一、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1.教学导入阶段的生活化教学究其本质而言,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早期,感性思维比较强,而且小学生普遍不具备很强的理性思维,面对这种特殊的规律,广大数学教师务必清楚地认识到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教学导入阶段的重点内容,只有在此阶段将生活相关内容渗透进去,才能够利于小学生改变学习的动机,并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分类法这一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举一些事例来加以论证,尽量找寻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内容,将数学的思想完全渗透到现实生活当中。
2.教学的内容当中应该完全地渗入生活化当中要想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并激发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为便捷的途径就是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创设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生活情境。
也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比较自然地融入教学氛围当中,从而产生对学习的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画图和学生图片唤起学生的'兴趣,运用简单数学模型,便能将这些枯燥的数字比较恰当准确地包含进去。
一旦生活和数学结合在一起,学生再算起来就比较容易接受,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进而降低了教师教学的难度。
3.课后布置作业的生活化要求长期以来,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任何一门课程课堂教学之后进行知识回顾的最佳途径。
数学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如果每天都要生去做一些枯燥的纯数字的习题,小学生必然会觉得枯燥,也不能按时、准确、高质量地完成作业。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当尽量将作业的布置和设计渗透进生活化内容,让学生在数学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同样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处处联系。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记录家里在买菜或者去超市购物时候的付账明细,借此让学生在生活中锻炼口算能力,也温习课堂知识,还培养起小学生生活化的数学思想。
二、结语总之,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第一部分: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生活化教学转变。
生活化教学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一、生活化教学的背景与意义1. 背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强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也逐步向生活化教学转型。
2. 意义(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生活化教学注重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互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生活化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理论,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生活化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符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生活化教学策略1.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
2. 利用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教师应组织丰富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注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小论文(整理7篇)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小论文(整理7篇)篇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论文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利用身边感兴趣的事物理解数学知识,并能最终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一改传统教学方式死板沉闷的特点,新鲜有趣,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主动感受,发挥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接受新知识,激发学习动力。
1.2提高学习效率。
生活化教学就是做到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用学生通俗易懂、容易理解的方式,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及现象将课本知识呈现出来,并最终回归与实践,将抽象的问题归于具体,将复杂的问题归于简洁,不再是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枯燥讲解,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记忆,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知识的掌握,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生活化教学。
2.3课后巩固。
课后的巩固环节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除了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例如我们之前讨论的“认识人民币”这一节,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后,让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商店里买一些学习用具。
在询问过多少钱之后自己付款,有家长监督,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
当学生能够做到准确无误地拿出相应面值的人民币时,这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就深深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成功交易之后,学生会因为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买东西的.任务而高兴不已,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是有用的,对自己的生活是有帮助的,从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动力十足地进行下面的学习。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让他们充分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全文5篇)
小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全文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论文提纲)小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选题目的:小学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作为数学的源泉,数学更是离不开生活的。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论证中心: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我们应该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
引论: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将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因而毫无疑问的应当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单纯以教材为主要学习内容,往往会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困难,会脱离现实的客观存在,使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价值,使学生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
联系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
本论:一、走进生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我们会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生活是数学教学的最好课堂,如银行的存储利息的计算都要用到生活知识的计算。
学生应该走进生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的生活。
二、生活知识融入数学,更好地学习1、展示生活,了解数学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让数学知识走进小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是现实的、是有用的。
2、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周围,为了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学习数学,可从有目的的,合理地创设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有兴趣的数学问题,只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开启智慧之门。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第一部分: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旨在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背景分析1. 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过于抽象,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单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生缺乏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导致知识运用能力不强。
2. 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生活化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生活。
二、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生活化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建构数学知识。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活化教学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生活化教学策略1. 挖掘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将生活素材融入数学教学,创设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活案例引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选用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组织丰富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实践能力。
4. 激发学生思维,促进知识内化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促进知识的内化。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第一部分:引言一、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小学数学教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我国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的教学理念。
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小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以下问题:1. 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 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3.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深入研究。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文献,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2. 实证研究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验证;3. 案例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四、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分析: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3.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证研究:通过实际教学案例,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4.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建议:结合研究结论,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具体可行的教学建议。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分析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
2.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论文8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论文8篇第一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摘要: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学问。
在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必须立足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乐趣,进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农村小学;教学内容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明显脱节;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未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忽略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在新课改形势下,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妥善解决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以便为改进和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1教学导入生活化良好的教学导入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通过教学导入,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成功激发了,进而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学习西师版“射线”、“直线”和“线段”的概念时,教师可事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一束光线、一段铁轨和一双筷子,注意让同学们观察这三种常见事物的特点,如此导入有助于将抽象的几何事物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学生们就不会由于几何概念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学习内容了。
大家通过仔细观察,联想自身的生活经验发现,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实际上是由一个发光点发射出去的,那么这个发光点就相当于几何图形中的“端点”,而这束光线并没有固定的长度,而是向另一方无限延长的,那么它就是一条射线;某段笔直的铁轨因其向两边无限延长,所以就是“直线”的形象;吃饭用的筷子有固定的两个端点,即它的长度是确定的,那么筷子就是一条“线段”的形象。
不难发现,通过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与数学教学内容相联系、相结合,有利于将复杂的、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生活化,不但使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变得趣味横生,更能激发学生们探索数学新知识的乐趣,克服了农村小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理解困难、接受新知识较慢的缺陷。
2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要积极鼓励农村小学生走出课堂,彻底破除教材知识的框架和局限,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身生活之中。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论文第一部分: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更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并提出具有实用性的教学策略。
一、背景分析1. 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等。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畏惧心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
2. 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生活化教学是指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理解和应用知识。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生活化教学有助于:(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数学知识真正为生活服务;(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1. 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挑战性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在分蛋糕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概念。
2. 生活案例引入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引出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面积”时,教师可以拿出一块地砖,让学生测量其长和宽,然后计算面积,进而引出面积的计算公式。
3. 生活化教学活动教师应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时间”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时间管理大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任务,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4. 生活化评价方式教师应采用生活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调查家人的喜好,并制作成统计表,以此来评价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数学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现实,必须联系日常生活实际。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践中,使“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若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愿意学,越学越爱学。
一.故事激趣,在画中学乐中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低段的孩子喜欢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兴趣中学,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习,让学习内容贴近生活。
例如,在学完<<上下>>后,我们可以采用故事激趣,引导学生根据老师讲的故事情节运用上下的位置关系。
新的一年,青青草原迎来了很大的变化,小灰灰长大了,却整天在家里面捣乱。
为了让小灰灰能成为一只真正的狼,灰太狼送他去上学了。
懒羊羊也有改变,某天他在苹果树下睡大觉,树上突然掉下一个苹果,将懒羊羊砸晕。
这时就引导孩子们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懒羊羊及其物体上下的位置关系,并将自己想的画在纸上。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上下关系的例子,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我们身边的数学吧!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思维,充分体现“做中学”“画中学”的理念,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一点儿也不觉得苦和累。
真正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学会。
二.重视学习过程,让孩子在玩中学《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
数学教学应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论文
数学教学应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数学具有生活性,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走进生活。
让数学教学走进生活,就是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参与,让学生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所以说让数学走进生活在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数学教学走进生活的重要意义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运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应用意识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让数学教学走进生活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形象思维逐步发展到抽象思维,数学教学走进生活符合这个规律,它从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的问题抽象出数、数量关系及符号,变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它在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中起了过渡作用,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兴奋的学习情感、态度生活经验化的问题,可引起学生的兴趣。
愉悦的情绪能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对这些问题既充满信心,又进行思索探究,呈现出一种跃跃欲试的情态。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用能力数学是人们生活、学习、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应用,但我国学生的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让数学教学走近生活,正是对新大纲要求的体现,它能够充分加强数学、生活的联系,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在生活问题中学习数学知识,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二、在教学中的几点建议在小学数学中,从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 (2)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概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
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
每一次新课学完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每一章节的知识学完以后,我会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找一些类似的问题来解决,完成一定数量的生活化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完整的目标,不仅有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还应包括学生意志、交往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应强调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和新身体验,创造性的实现目标的教育过程,做到学与思、思与行、行与创的统一。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1、数学教学生活化,还可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再通过回顾这些问题与结论的可行性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存、取,观察银行利率牌,“利率是什么?”“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不同?”……学生会有很多的问题,学生会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从而找到符合需要的储蓄方式。
这样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现实建立联系。
2、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
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要从小做起。
如结合主题图问学生“从这幅图中可以发现那些数学信息?”又如“长短”一课,除了教材中的比铅笔、比手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哪种“资源”进行比较。
再如“位置”一课,除了教室中的“位置”外,还可以想到什么地方有“位置”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联想到影院、列车、书架等生活中与“位置”相关的问题。
小学数学与生活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与生活教学论文第一部分:引言与背景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我国,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忽视了与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小学数学与生活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背景1. 国际背景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数学与生活教学的有效结合。
例如,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 国内背景我国近年来也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提倡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难以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脱节。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1. 研究目的(1)探讨小学数学与生活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2)分析数学与生活教学相结合的实际案例,总结经验与启示。
(3)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2. 研究意义(1)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3)推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小学数学与生活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教学案例,验证所提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
五、论文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与背景,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
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探讨小学数学与生活教学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为策略与方法,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文论文
浅析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众所周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在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寻找。
”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因此,教师在课改实验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进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数学教学中,还要求教师教学时去配置生活原型,但有些问题在课堂中不能真实展现,却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经历,教师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用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
因此,学生的学习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生活与科学中的现象和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数学问题融人这个生活原型,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包装,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生动的内容被列入教材后就成了抽象的概念。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再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融合,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如,在教学“8的分成”时,我创设了一个分苹果的情境:妈妈买来8个苹果,要你分给自己和妹妹吃,你准备怎么分呢?有哪些分法?为什么?这样一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这样学生对8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在课堂中渗透了“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
正是因为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欲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数学走进生活》小学教师论文
让数学走进生活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很简单,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光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教学是不行的。
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以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都有所了解,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
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学校,让他们寻找校园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教室进行参观,寻找教室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不同的游戏、故事。
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
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9加几》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
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怎样算的?”,他把算法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你真棒”的小盖章。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概要:如果说教室是数学的课堂,那么生活应该是数学的“大课堂”。
只有让学生回归生活,在学习数学时贴近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自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情景中,让学生在玩中认知、学习,不仅使得教学有趣,更能让学生有深刻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认数”一课时,由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字“0”难以理解。
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圈套玩具”的游戏入手。
首先在地上放了10个玩具,让学生轮流站在固定的位置用套圈去套玩具,学生一边玩游戏,一边向笔者汇报:“我套中了2个”“我套中了4个”“我套中了1个”“我一个也没有套中”,笔者赶紧追问:“一个也没有套中,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0”的认识,学生马上体会到“0”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深刻地理解了“0”的意义。
1.从生活中感受数学,走进数学一直以来,学生总觉得数学太抽象,存在一些畏难、恐惧的心理。
那么,教师应该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消解学生的这种心理。
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
如,学生每天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需要多少分钟,走了多少米?到教室后有多少个同学在?自己是第几个进教室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中感受数学的存在,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遥远、深奥。
又如,学生在学习元、角、分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在陪父母去超市买东西或市场买菜时,亲自实践,将元、角、分的知识与加减法整合在一起,这就是数学的生活化。
2.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如果数学只是数学,走不出课本、习题,那么数学学起来必然是枯燥的。
特别是一些计算题、应用题,一旦产生了厌烦心理,学生将失去探索精神,情绪会低落,学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如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笔者认为,可以在数学学习中引入情境教学。
如,用谜语的方式创设一个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数学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小学数学教学走进生活
摘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最好的诠释。
也就说数学知识和方法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笔者将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展开旨在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和创新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155—01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这是数学教师长久以来都在探究的课题。
我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当前新课改的要求,觉得让数学学习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因此提出以下设想以求教于万家。
一、制定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教材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这里所指的学生实际生活并不单是单纯学生生活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数学化的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学
习活动的根本所在。
学习材料生活化可以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力的状态。
和许多研究者的认识一致的是,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仍然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
学习材料生活化就是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数学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社会生活。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我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注重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
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
数学总能找到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抓住了联系,就能把活学到的知识进行活用。
但这种思维习惯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培训。
适当地进行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
育,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元素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问题。
数学的身影在生活中每个角落,数学的价值来自日常生活。
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
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
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厘米、米等长度单位时,可以从比高矮实际事例人手使学生明白了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度、平伸两臂的长度、给爸爸妈妈测量坐高,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度等。
这些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
同时也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四、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
例如,在讲授“利息”的知识点后,笔者安排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自己做一次小小会计员”,让学生去银行了解现在的利率,然后让他们把积攒的零用钱存起来,怎样存最合算?这样的作业学生极有兴趣。
在这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而且此次活动.还可以是对学生不乱花钱的思想教育,实现教知识和育人的统一。
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
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必须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习变得通俗、有趣、生动,使数学教学实践变得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