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合集下载

高考寓言类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寓言类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寓言类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寓言的含义及特点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一般具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

它具有三个特点即: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哲理性,寓言在于讽喻、劝戒、启迪人们,寄予深刻道理。

二、寓言类材料的审题(1)把握整体寓意具体操作时需要精读材料,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

(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明确材料主旨(寓意)要从整体上把握寓言的主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般来说,一则材料中所包含的主要的、核心的含义,也就是这则材料的“主旨”所在。

读懂寓言,理解寓意是作文的关键。

(2)围绕寓意,拓展思路,由假托的故事作相似联想,联想人生、社会等,根据材料主旨确定立意。

(3)多角度思考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

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4)由果及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三、方法点津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

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

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

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

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

加油!”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审题立意指导方法一:辨证分析全面发展与发挥个人特长的辨证关系。

既要发扬自身优势,又要发现自身的缺点弥补缺漏,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方法二:分层概括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

寓意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寓意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 以上为多则寓意类的材料作文。第一则写仙 人掌在不利的环境中卷起叶片以求在大漠中 生存下去;第二则写沙漠大黄伸展叶片从而 开出了娇艳的花朵。虽然仙人掌和大黄面对 干旱的沙漠采取的方式不一样,但共同点都 是为了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 • 立意:适者(智者)生存;懂得改变自己, 以适应变化了(变坏了)的环境等等。
• 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是:“但我懂得如何 对待别人的光芒”,而该关键句的关键 词是“别人的光芒”,第三自然段进一 步补充说明了钻石如何对待别人光芒的 方式——借用、利用。 • 立意:懂得借力;善用人者得天下;因 你闪亮而闪亮;善假于物;吸收别人的 长处并为我所用以成就自我;正确认识 自我并善于借助外力以成就自我(彰显 自身价值)等等。
• 三、析原因
•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 外在的原因。因此,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由 果溯因提炼立意通常是比较实用的方法。 • (一)一果多因 • 这类材料情节单一,从结果推求原因,产生这 一结果的原因不止一种,每一种原因都可以成 为立意方向。 • 【例】山坡上有一具大树的残干,据说树龄有 400多年。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经历了无数次 风霜雨雪的摧残,曾14次被闪电击中,然而却 顽强地成了一棵巨树。可是后来飞来一群小虫, 用微小而不停止的攻击结束了大树的生命。
• 材料中的乌鸦学鹰没有成功,是因为它既不 具备老鹰的客观条件,又不能从主观上认识 自我,材料借助牧羊人的话表明了对乌鸦的 态度。 • 立意:找准自己的位置;要量力而行;盲目 模仿必然导致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切不 可忘乎所以;一切应从实际出发等等。 • 但是材料中又说乌鸦羡慕老鹰,不只是“临 渊羡鱼”,而是为实现梦想“拼命练习”, 这一情感倾向又主要借助于孩子的话来表明。 • 据此又有新的立意:要有勇气挑战自己;要 勇于尝试等等。

全国卷高考语文-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全国卷高考语文-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全国卷高考语文-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什么是寓言类材料作文所谓寓言类材料,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谕、讽刺的材料。

二、寓言类材料作文特点⑴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⑵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由果溯因,明确结果,探原因)⑶哲理性:寓言在于讽喻、劝戒、启迪人们,寄予深刻道理。

(由此及彼,联系现实悟道理)三、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一)审题原则:1.整体性原则:寓言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的细节。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寓言类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时同样要遵循服从材料的整体、观点可能比较新颖、自己有这方面的素材积累等原则。

(二)审题的一般方法:对于一些寄寓性的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1、把握整体寓意具体操作时需要精读材料,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明确材料主旨(寓意)。

要从整体上把握寓言的主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般来说,一则材料中所包含的主要的、核心的含义,也就是这则材料的“主旨”所在。

读懂寓言,理解寓意是作文的关键。

2、多角度思考: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3、由果溯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4、围绕寓意,拓展思路,由假托的故事作相似联想,联系现实(人生、社会),根据材料主旨确定立意。

高考作文预测审题立意经典解读10例_作文3000字_高考作文预测_

高考作文预测审题立意经典解读10例_作文3000字_高考作文预测_

高考作文预测审题立意经典解读10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

(60分)两座悬崖,中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

女巫站在这边,秃鹫站在那边。

秃鹫不断召唤女巫跳到它那边来。

女巫说,峡谷太宽,她跳不过去。

秃鹫对女巫说,不要用消极的思想打败自己,只要她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

女巫在秃鹫煽动下,热血沸腾起来,她真的开始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于是,一挺胸,一弓腰,向对面的悬崖猛冲过去。

结果,女巫并没有跳过峡谷。

秃鹫看着掉入峡谷的女巫,自言自语道:看来,光鼓动她的热情是不够,还得教她如何锻炼腿部肌肉。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秃鹫的角度:引导别人要根据其实际进行。

不切实际的鼓动会酿成悲剧。

狂躁的激情要不得。

不要等悲剧发生了才反思。

及时总结教训。

女巫的角度:不能偏听偏信,要有自知之明。

认清自己。

抵达目标、实现理想,光有头脑中的热情、胆量和勇气是不够的,更多的时候,还得从脚下的事情做起,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努力锻炼“腿部肌肉”,不断提高自己跨越障碍、战胜困难的能力和水平。

注重平时的锻炼积累,才能跨越障碍,取得成功。

2、请以“花开有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不得套作或抄袭。

【文题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花开有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

这里的“花”可以喻指理想、亲情、友情、爱情等像花一样美丽芬芳的美好事物;“开”则是指对这些美好事物的追求、探寻;“有声”既可以指“追求、探寻”的美好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最终美好的结果。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中的雕用一种特殊的树枝筑巢。

这种被称为“铁树”的树枝不但十分坚硬,而且还生长着许多刺,使得雕巢能够牢固地建在峡谷的悬崖上,巢建好后,雌雕还要在上面铺上树叶、羽毛、杂草,防止幼雕被刺扎伤。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寓言图画诗歌型(1)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寓言图画诗歌型(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审题提示:从羊的角度;和平固然可贵, 但不要对敌人抱有幻想;同不讲信义的人 只能针锋相对等。从狼的角度:恶人的本 性是不会改变的等 ; 从双方的角度:纸上 的东西是靠不住的,一个人不要光看他说 什么,更要看他做什么等。从公证人的角 度:法律需要强力的监督等。
二、图画型
漫画类材料与寓言性材料相似,只是它 的寓意是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漫画作 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以其直观、生动的形 象,讽刺现实生活中某些不好的现象,对人 们提出善意的批评或规劝。因此,我们不能 “就画论画”。也就是说,不是把画面上的 内容作为作文描述、分析、评价的唯一对象。 一般是漫画材料,关键在于弄清漫画包含的 寓意,讽刺或揭露了社会生活中那些现象。 这就是我们作文的中心。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十)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 寓言、漫画、诗歌型
一、寓言故事型
作文命题经常选用寓言材料。寓言是 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篇 幅短小,以述说的故事为喻体,以阐述的 教训和哲理为本体,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 力量。其主题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 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因此,对这种 材料,应抓住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寓意去确 立中心。
例2: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 的事业 ,开始他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 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 需要 3000 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 算。后来他又想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 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 划,至少也需要 3000 年时间,蜗牛知道 自己生命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 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草丛中。
例1:
画面中,两只蜗牛在满腹牢骚,抱怨“硬件” 不如别人的时候,却忘记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才是当务之急。因此,“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是做好工作的关键,”九就是漫画的寓意, 也是我们论述的中心,当然,中心也可定为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 要硬”。

寓言故事类作文审题

寓言故事类作文审题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 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精选课件
5
+ 【题意分析】
+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 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材料中 “ 我没有骗你 ! 叫你一直往前走, 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 是关键句,另外由于题目中要求我们 “ 可以从一个 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 ,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 进行思考。
+ 用全面的观点,从鸟的角度可以在“自由与根”的关系上立意,
+ 从氢气球的角度可以立意为“看似的‘羁绊’却是赖以生存的 根”;用
+ 联系的观点,还可以围绕“生命”与“根”的关系,延展开
精选课件
15
+ 材料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
+ 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它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 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小巧、柔弱和笨拙的萤 火虫如何对付它呢?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那东西细得像头发, 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而蜗牛根 本不把萤火虫放在眼里,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 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 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使蜗 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① 从丰子恺的角度,可确立“创作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等观 点。
② 从农民的角度,可确立“实践出真知”“智慧来源于生活”“把握规律,才能运用规 律”观点。

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的呼喊 ,使 你 不 能不 相信 阳光 的 力量 和 它真 实的存 在 。 和 阳 光对话 ,感 受 光 明 、温 暖 、向上 、力 量 。即使 不用
春 天 ,我 在 这 片土地 上 , 用我 细瘦 的胳 膊 , 紧扶 着我 锈
铜号和鼙鼓 ,即使是 喁喁私语 ,那声音里也 没有卑琐和 阴 钝的犁。深埋在 泥土里的树根 、石块 ,磕绊着我的犁头,消 暗 , 没有 湿淋 淋 的 、怯懦 者 的 哀伤 。 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 ,恨不得立刻躺
是阳光的朋友 ,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
的 心境 。 阳光 ,是 一种 语 言 ,一 种 可 以 听懂 的语 言 。
命的艰辛 ,也不应该 自艾 自怜命运怎 么不济 ,偏偏给 了我这
样 一 块 不 毛之地 。我 要做 的是 咬 紧 牙关 , 闷着 脑 袋 ,拼 却全 身的 力气 ,压倒 我 的 犁头 上去 。我 绝 不企 望有 谁 来代替 , 因 为在 这世 界 上 ,每 人 都有 一 块 必得 由他 自己来 耕种 的 土地 。 “ 在这 片 土地 上 ,用我 细 瘦 的胳 膊 , 紧扶 着 我锈 钝 的 我 犁 。… …我 汗 流浃 背 , 四肢 颤 抖 ,恨 不 得 立刻 躺倒 在 那 片刚
在 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 闪动在 白杨翻转的叶子上 倒 在 那 片刚 刚开 垦的 泥土 之上 。 可我 懂得 我 没有 权利逃 避 , 的 光点 里把 握 阳光 的语 言 节奏 ; 你得 像 一 个朴 实的农 夫 ,把 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 .我无须 问为什 么,也无 手指 插 进松 软 的 泥土 里 ,感 知 阳 光温 暖 的语 言 力度 。如 果你 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 白白地耗 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一、文题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

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根据以上材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1、这堆树根,在木匠眼里,不是材;而在根雕艺术家眼里,却是材。

是“材”还是“非材”,是由于木匠和根雕艺术家选材的标准不同,选材的角度不同。

由此可见,标准和角度决定了判断的对象是材还是非材。

这就可以引发我们联想到现实社会,各行各业对所需之“材”有不同的标准。

对人亦如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标准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大自然不仅需要高山,也需要大川;不仅需要参天大树,也需要小草。

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也需要工人、农民、教师、医生。

教育也不能仅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多一条标准就多出一个人才。

2、可以再深入探究:同样的树根,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眼里,得出“材”与“非材”截然相反的看法呢?又是因其不同的用途决定的。

可见,有用与无用又是判断材与非材的条件。

在你眼里有用就是材,在我眼里无用就是非材。

3、“材”与“非材”并且绝对的,二者之间往往可以互相转化。

关键在于如何开发、挖掘“非材”的潜能,变“非材”为“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

4、看似无用的“非材“,经过“雕琢”,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材”。

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等等.总之,这个话题,虽然以树根为例,但明显具有比喻的含义,可以由“物”及“人”,由物之“材”而谈及“人才”。

5、也可从材料中提炼出: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光;学会审美;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等。

三、本次习作问题分析本则材料的重点是关于“材”与“非材”的问题。

但不少同学并没有抓住这一点立意,而是打了擦边球,有的甚至偏离题意。

例如:1、学会调整自己、变通自己;放飞自我,实现价值。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寓言隐喻类材料作文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寓言隐喻类材料作文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寓言隐喻类材料作文所谓寓言隐喻类材料作文,是指命题者给出一段寓言故事作为材料,要求学生根据寓言故事的寓意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作文。

纵观这几十年的高考作文,这种命题方式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寓言类材料作文与一般的材料作文不同之处就在于寓意含蓄深刻,需要学生自主挖掘,而且侧面多,角度多,立意也多,这常常使考生不明所指、无从理解,作文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

可是,再难写的作文我们也可以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确定它的审题立意,寻找它的写作技巧,从而让我们在高考写作中轻松自如。

学生要写好寓言类材料作文,就必须审好题、立好意。

下面我们就谈谈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立意探索】一、分析形象,理解寓意。

先读材料所述的寓言故事,分清故事的主客体,故事的隐喻性和象征义。

必要时要理顺其中要素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寓言具有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大都是凭借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明辨是非、知道善恶、认识美丑。

理清寓言中主客体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是把握寓意的前提和关键。

考生必须学会从分析主客体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入手,来理解寓言,把握寓意。

寓言类材料作文只要看懂了寓言,抓住了寓言的寓意,确立了作文的立意,写起来同其他话题或命题作文并无差别。

二、由此即彼,对接现实。

寓意通常带有讽喻和象征的作用,阅读材料和审题时,不妨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现象到本质,进行拓展和联想,以此来确定材料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审题时要充分发挥考生自己的想象力,由假托的故事做相似联想,联想人生、社会等。

需要注意的是,读寓言类材料,考生不能被寓言本身的情节所吸引,那样极容易依据浅显的故事本身而写成一篇主旨淡化,或者仅是故事再现的文章。

三、巧选角度,挂靠热点。

寓言类材料,可以由多个角度入手来构思作文,写作时不可能也不应该面面俱到,但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话说、材料最丰富、感受最深、觉得最好写的一个来写。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构思训练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构思训练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构思训练(教师版)一、寓言哲理类1、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开了。

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他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材料中的“锁”“钥匙”“铁棒”都运用了比喻,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锁”比喻为问题、矛盾;“钥匙”和“铁棒”比喻为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钥匙——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说明做任何事情必须以了解为基础,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②铁棒——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说明做事不讲究方法,一味蛮干。

所以,做事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一味蛮干,只会把事情办糟。

2、阅读材料《口鼻眼眉争辩》中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而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功,若无,成何面目?”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寓言的寓意是强调要有团结合作精神。

本文的主旨就明朗了,即评价个人的业绩不能片面地看他的成绩或缺点,而要放在整体利益当中来考虑,看他为整体做出了什么贡献。

1.你認為:十隻手指中,哪隻最有用?哪隻最沒用?若沒有了最沒用的手指,你會怎樣?2.學校中有不同崗位的人,校工好像跟教與學沒有關係,但若沒有他們,學校會變成甚麼樣子?3.若清潔工人和行政長官同時放假一天,你覺得哪個對你的生活影響較大,為甚麼?4.你認為班長是不是班中最重要的同學?為甚麼?5.試想想你在班中、家中和社會中可起甚麼作用?你會怎樣加強你的作用?6.你覺得自己有甚麼獨特的長處呢?你會怎樣善用這長處?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高考寓言故事型材料作文(高考语文寓言类作文)

高考寓言故事型材料作文(高考语文寓言类作文)

高考寓言故事型材料作文(高考语文寓言类作文)高考寓言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寓言的定义】“寓者,寄也;言者,话也”。

所以寓言就是“寄托的话”。

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一个虚构的小故事里。

寓言的表现方式是通过借物喻人、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深刻道理。

寓言特征:1、虚构2、有故事结构因素3、由虚构到现实蕴含深刻道理【基本格式】1、寓言中的主体对象有主次之分。

因此主要对象是审题立意的重点,但次要对象的分析也不可忽视。

2、因素列举的越合理,越有利于紧扣材料,立意正确率就越高。

因此分析寓言材料的构成十分重要。

3、由寓言故事的分析,扣紧因素一一对应,转移到现实,立意不易失误。

【审题方法】方法一:对比列举法对比类寓言材料中常在主体因素对比里凝聚一个或多个人生哲理、社会道理,这个道理在审题时一定要找出来。

如材料:一般的鱼有储气的鳔,便于上浮与下沉,在水中游动自如。

鲨鱼无鳔,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避免下沉。

鲨鱼少一个生存条件,却成为“水中霸王”。

相反,一般的鱼虽然多一个生存条件,命运却不见得怎样好,有时还被鲨鱼吃掉。

这则材料我们就可以提炼出这样的哲理:从一般的鱼这方面也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人生道理:一个人身处顺境,要居安思危,积极进取,才不会遭受失败或被时代淘汰。

或一个人有优势,更要把握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时俱进,否则优势也会转化为劣势。

从鲨鱼这方面也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人生道理:一个人可能条件欠缺,但奋力拼搏,创造生存条件,可以变劣势为优势,出奇制胜,成为强者。

明白了材料所蕴含的道理后,审题的大方向就不会错了。

(联系素材:攻坚、勤奋、磨难等)(练一练)传说古希腊岛上住着两位女妖,她们用美妙的歌声诱惑水手自动跳海而死。

水手奥得赛途经该岛时,用蜡把同伴的耳朵封起来,用绳把自己绑在桅杆上,结果他差点儿挣断绳索跳海。

而歌手奥匪斯过此岛时,则用他高昂的歌声压倒了女妖之歌,令船只安全过海。

注意有些寓言材料对比双方并不都完全相反,立意可以兼双方而有之。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优质课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优质课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 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 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 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 “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 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 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 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 见解,何况不是呢?”
②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是因为:
(1)勇于质疑。(2)敢于挑战权威。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优质课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优质课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 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 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 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 “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 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 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 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 见解,何况不是呢?”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优质课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优质课
3.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 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 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 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 “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 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 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 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 见解,何况不是呢?”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咱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寓言类材料的作文题目,这可有点头疼。

就像走进一个神秘的小森林,得自己找路,还得找对路。

我想起之前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出了一个寓言类材料的作文题,那材料说的是一只小猴子,看到满树的桃子,兴奋得不行,就拼命往上爬,结果爬到一半,看到旁边的苹果好像更诱人,又去够苹果,最后啥也没得到。

拿到这个材料,我一开始那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我就盯着那几句话,反复看,心里琢磨着:这小猴子到底咋回事啊?这到底想说啥呀?后来我静下心来,一点点分析。

我想啊,这小猴子不就是有点贪心嘛,啥都想要,结果啥都没抓住。

这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太贪心,得有个明确的目标,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想到这,我好像有点思路了。

但这还不够,我又开始琢磨,那怎么把这个道理跟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呢?我就想到了自己。

有段时间,我又想参加绘画比赛,又想在运动会上拿名次,还想在数学竞赛里出风头。

结果呢,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哪个也没弄好。

就跟那小猴子似的,看到啥都觉得好,都想去抓,最后啥成果也没有。

我还想到了我一个同学,他学习的时候,一会儿想学语文,一会儿又去弄数学,英语单词还没背几个,又跑去做物理题。

结果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太理想。

再想想社会上,也有好多这样的例子。

有些人看到别人做生意赚钱了,自己也跟风去做,做了一半,发现另一个行业好像更赚钱,又转行,最后把自己折腾得够呛,钱也没赚到。

这么一分析,我发现这个寓言材料虽然简单,但是蕴含的道理可真深刻。

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能看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

审题的时候,不能光看表面,得往深了想,想想这背后反映的人性、社会现象。

要把这个寓言里的角色和情节,跟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它想说啥,才能写出有深度、有内容的作文。

通过这次经历,我算是明白了,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就像是解谜。

得有耐心,得细心,还得能联想,把那看似简单的小故事,变成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材料作文分类审题训练——寓言故事型(高三)

材料作文分类审题训练——寓言故事型(高三)

材料作文分类审题训练——寓言故事型(高三)一、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

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

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

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

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提示:1、可以论证盲目空想者的一事无成。

2、可以论证脱离实际的理论毫无价值。

3、可以论证单纯苦学苦练而不动脑筋、不讲实效,必然劳而无功。

二、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由迷茫到彻悟这是一则禅宗故事。

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

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

”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

”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

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

”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

”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1、可以论证学业、事业都需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切忌急功近利,妄想一步登天。

2、可以论证成功的道路欲速则不达。

3、可以论证为师者应如何启迪学生战胜自我。

三、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决定胜负的铜钱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

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

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寓言类材料的特点:
1、定义: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谕、讽刺的材料。

2、特点:
⑴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
⑵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由果溯因,明确结
果,探原因)
⑶哲理性:寓言在于讽喻、劝戒、启迪人们,寄予深刻道理。

(由此及彼,联系现实悟道理)
二、寓言类材料的审题方法:
1、把握整体寓意
具体操作时需要精读材料,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情
性的句子,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明确材料主旨(寓意)。

要从整体上把握寓言的主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般来说,一则材料中所包含
的主要的、核心的含义,也就是这则材料的“主旨”所在。

读懂寓言,理解寓意是作文的关键。

2、多角度思考: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
中所产生的结果。

3、由果溯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4、围绕寓意,拓展思路,由假托的故事作相似联想,联系现实(人生、社会),根据材料主
旨确定立意。

三、例文解析:
传说有一只鸟儿,从离巢的那一刻起,就在寻找能够大展歌喉的圣洁之树,直到如愿以偿,
才会歇息。

不幸的是,在即将找到圣洁树并飞向其怀抱的一刻,身体被挂在了荆棘上,于是它
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那歌声竟然使
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

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聆
听,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

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唱是以生命为代
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

1 关键语句超脱了自身的痛苦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
2 陈述对象鸟儿
3 事件
4 结果
5 原因(由果溯因)
6 寓意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7 联系现实
8 立意(多角度)从故事本身立意:①超脱了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会美丽;②有顽强的意志,
才能挑战生活中的荆棘;③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

从材料中的议论部分立意:①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②以
生命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也是向生命致敬。

探究案一、阅读下列材料以及立意,看看哪些符合题意,哪些偏题?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

“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

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

“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

”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1、立意角度:①要善于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
②做人要立志高远,历经磨难,但凡事都要保持平常心。

()
③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化标准,要知变通。

()
④追求伟大没有错,但不应该就此鄙视平庸。

()
⑤要敢于质疑。

()⑥金子总会发光。

()
⑦平凡与伟大。

()⑧做事要追寻突破,要能够出彩。

()
⑨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也许是玻璃。

()⑩每个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
⑾承认与尊重是推开成功之门的一双手。

()
寓言类材料审题指导
在审题时,只要抓住材料中的因果联系,就可准确立意,快速构思。

在具体操作时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明对象,找关键,概述现象。

(几个人或物,就有几个立意角度)
第二步,明结果,探原因,揭示本质。

(几个原因,就有几个立意角度)
第三步,明情感,悟道理,联系现实。

(几种情感,就有几个立意角度)
拓展案1、审题练习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
的一声锁开了。

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他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锁、钥匙、铁棒都有象征意义。

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提示】1、材料中共涉及几个对象(人或物),他们各自的结果怎样?
2、范文展示:
生命的绝唱
也许世间没有这样的一种鸟,可是这样的人却有许多,他们有着荆棘鸟的执着,坚定地寻找着那根属于自己的荆棘刺,找到后毫不犹豫地让刺穿透自己的生命,然后便为这根理想之刺一颗颗耗尽了自己生命的热血,把自己的生命绽放成了一朵美丽的绝唱。

(概述材料,并且体现由物及人的联想,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属最佳立意!!)“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悲壮的话语久久回荡。

他为了变法的成功,为了国家的昌盛,为了解民于倒悬,心甘情愿地将这根理想之刺插入胸膛。

一滴滴鲜血浸湿了他脚下土地,也浸湿了懦夫的心,令他们立志;浸湿了壮士的心,令他们起舞。

时光尽管流淌,在浩浩长天与沉沉大地之间依旧高飞着他千秋不死的魂魄。

在那黑暗动荡的年代,谭嗣同,在他的理想之刺上绽放了一朵壮丽的生命的绝唱。

(点题)尘世间,绽放一朵生命的绝唱(照应题目,引起下文。

)每一个生命,都能成就为一个惊天的奇迹,绽放成一朵生命的美丽绝唱,令世人惊艳。

一只美丽的小鸟,毫不犹豫地让那尖利的长刺穿透自己的胸膛,一颗颗殷红的鲜血滴落,一瓣瓣纯美的歌唱从她的口中绽放,绽放成一朵硕大绝美的生命之花,生命的芳香在静静流淌。

我的思想也随着这芳香绽放。

(用抒情笔法引用材料,引起下文!)
谭嗣同,在他的理想之刺上绽放了一朵壮丽的生命的绝唱。

司马迁先生,在他的理想之刺上绽放了一朵丰美的生命绝唱。

李桂林、陆建芬这两只美丽的鸟,将彝寨教育这根棘刺融入生命,绽放着两朵馨香的生命绝唱,芬芳浮动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

(三个事例构成排比,点题)每一个生命,都能成就为一个惊天的奇迹,绽放成一朵生命的美丽绝唱,令世人惊艳。

(点题,同时总结三个事例)
思想的花絮仍在绽放。

这些“荆棘鸟们”在自己选择的刺上绚烂地绽放成一朵朵生命的绝唱。

人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才会如此美好、光明而芬芳。

(主题的升华!)
我想,这人间就是一个荆棘园,每一个生命只要不畏痛楚,就能在适合自己的那根刺上开放成一朵令世人惊艳的绝唱。

为了生命美丽的绽放,
我不畏惧把理想的荆棘刺入胸膛,即使鲜血颗颗滑落,我依然希望此生能散发长久的芬芳。

让嘲讽独自欢呼去吧
这群青蛙的比赛,面对这如此高的塔,旁观者都认为这是可望不可及的,纷纷劝它们放弃,青蛙们也都放弃了攀爬。

只有一只青蛙,到达了塔顶。

难道这一切皆因为它是个聋子?不,关键是它无视他人的议论,从而最终到达了塔顶。

生活在纷杂的大千世界之中,我们总多多少少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或是流言,或是蜚语,亦或是动摇内心的嘲讽。

它们会蒙胧蔽我们的双眼,入侵我们的内心。

但,那又如何?我们要做的,便是坚持自我,让这嘲讽独自欢呼去吧!
玛丽莲·梦露,这个美丽、坚毅的女人是许多人所熟知的。

但她也曾受人嘲讽。

她的童年很不幸,没有正常人一样的家庭,后被母亲托付给了养父养母,梦露总共经历了十一对养父母,在每一个家庭之中,都会受到虐待以及冷遇,她儿时像个男孩子一般,受到鄙视。

但梦露是坚强的,她没有在嘲讽声中跌倒,而是选择坚持自我,不理不问。

或许,她早就知到了自己的实力,她会蜕变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会将那美丽的面容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梦露,永远的美国宝贝,她坚强、坚毅、坚定,没有被嘲讽打倒而一蹶不振,而是任凭嘲讽独自去欢呼,用自己坚持,成就一个永不迟暮的美人,成为一个经典。

《甄嬛传》,这部一度风靡全国乃至海外的电视剧,受到的嘲讽也可谓多之又多。

在这部戏开拍之前,有过多部清宫戏轮番上演,观众们早已审美疲劳,顿时,众多反对拍这部戏的声音开始呐喊。

对于其中的女主角孙俪,许多媒体也评价她水平线有余,霸气不足,纷纷反对由她出演这部戏。

但在众多嘲讽与争议之下,这部《甄嬛传》终还是坚持开拍了,七十六集的长度没有淡化观众的热情,反倒催生出了大批大批的忠实粉丝,可以说,这部戏大获成功,以其风雅古朴的台词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得到了众多的好评,原先的嘲讽声在悄无声息地消逝,更多的是支持的声音与掌声。

若是当时《甄嬛传》的制片人员被嘲讽声击垮了,我们如今可就不能欣赏到这样好的电视剧了。

由此可见,做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至于别人的冷嘲热讽,一概不去理会,随他们独自欢呼去吧!
我们的心中总有梦想与期望,梦想与期望是否能够实现,取决于我们的自身能力与努力的程度,并非他人的评议。

因此,我们不能够一味听凭别人的只字片语,不试试,不坚持,便轻言放弃,让嘲讽独自欢呼去吧,还自己一个精彩的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