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交往礼仪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生班队会言谈举止礼仪教案

小学生班队会言谈举止礼仪教案

六礼六仪之《言谈举止礼仪》活动设计教学目标:学习并使用问候语,以正确使用问候语为荣;通过学习,能够在生活中优雅的谈吐、认真聆听、在与人交谈时,使用得体的体态语言;在个人的容貌、姿态、举止、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充分展现新时期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一位年轻人去李村,可他不知道去李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这里离李村有多远?”老头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路,一直没有看到有叫李村的地,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来什么道理。

同学们,你们知道年轻人悟出什么道理了吗?如果你是这位年轻人应该怎么说?找生回答,教师相机补充(生活中只有对别人有礼貌,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师:同学们,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文明用语不可少,我们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正确的使用文明用语,有助于我们人际交往。

尤其是对我们学生来说,如果经常使用文明用语,那么人人都喜欢我们,赞美我们。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言谈礼仪和举止礼仪。

二、言谈礼仪学习师:言谈礼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有礼貌用语,谈吐礼仪,聆听礼仪,举止礼仪。

下面请四位同学分别来介绍这四种言谈礼仪。

生汇报:1.礼貌用语:礼貌用语分为问候语、致谢语、致歉语、迎送语、应答语。

2.谈吐礼仪:谈吐是指说话时的言辞和举止。

优雅而闻名的谈吐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动作要领是谈话的姿态要端正,要保持合理的谈话距离,注意谈话的态度,选择谈话的主题和内容,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和场合,把握好谈话的分寸。

3.聆听礼仪:在与人的交谈过程中,聆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认真的聆听对方的谈话时尊重对方的表现。

动作要领:注重自己的姿态,聆听对方谈话时要全神贯注,有耐心。

聆听对方谈话时要主动积极,过程中要积极反馈,不要随意插话,不要轻易打断对方。

4.举止礼仪: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手势、表情、肢体语言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小学生社交礼仪教学班会课教案

小学生社交礼仪教学班会课教案

小学生社交礼仪教学班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自我修养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注重形象,以及如何与人交流。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岗位培训:班委和各组负责人进行社交礼仪的基本培训。

2.互动游戏:使用互动游戏等方式进行互动教学。

3.文化讲解:对相关文化进行深入讲解,深入理解社交礼仪的意义和重要性。

4.嘉奖激励:通过嘉奖强化优秀表现。

5.自我反思: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社交礼仪的规范和作用。

2.如何注重形象和与人交流。

3.如何尊重他人、文化和习俗。

四、教学方法本次社交礼仪教学班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个人经验和参与度。

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结合小组讨论对相关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引导学生学会交流。

2.互动游戏:使用互动游戏方式进行互动式教学,吸引学生兴趣。

3.演示、表演: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方式的演示、表演,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4.影片展示:通过影片展示相关文化或习俗,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岗位培训:班委和各组负责人进行社交礼仪的基本培训,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遵守什么,注意礼仪方面的要求等。

2.互动游戏:使用互动游戏等方式进行互动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入了解社交礼仪的作用和意义。

3.文化讲解:对相关文化进行深入讲解,加深学生对社交礼仪的理解,让学生懂得尊重、理解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4.嘉奖激励:通过嘉奖方式,强化学生的优秀表现,促进班级主题教育的实施。

5.自我反思: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在社交礼仪方面的不足,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本次班会课内容涵盖了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作用,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互动式教学方式,增进了学生对社交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社交礼仪方面的不足,提高其自我修养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社交礼仪班会教案二年级

社交礼仪班会教案二年级

社交礼仪班会教案二年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礼仪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和很多人来往,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展现自己的礼仪,处处得体,已成为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开展社交礼仪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特别针对二年级的学生,设计了一系列的社交礼仪班会教案,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演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社交礼仪技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与形象魅力。

一、班会教案设计思路1.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技巧,如问候、告别、对话技巧等;(2)提升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使学生更有自信、更得体;(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能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2.教学内容本次班会教学,将从以下方面入手:(1)社交礼仪的意义和重要性;(2)如何行走、站立的正确姿势;(3)如何进行问候、礼貌用语、扶老助弱等方面的训练;(4)如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了解对话技巧和表情、语音、姿势方面的训练;(5)如何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班会教案教学步骤1.教师讲解在班会开始前,教师先对社交礼仪进行简单的讲解,自己充分展现良好的礼貌和行为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演习。

2.展示与演练通过视频、图片、模拟演练等反复的展示和实践演练,让学生了解并模仿正确的行走、站立、问候、礼貌用语、扶老助弱等各种社交礼仪行为。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表情、语音、姿势等方面的训练,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形象魅力和修养。

3.对话交流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教师再根据其表现情况进行指导和矫正,让学生逐渐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

4.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如协作完成一项任务、组队表演等,培养他们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根据学生表现水平进行评分,并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小学社交礼仪教案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

小学社交礼仪教案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

小学社交礼仪教案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小学社交礼仪教案: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第一部分:引言(150字左右)社交礼仪是人们在交往中应遵守的一种行为准则,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和教养。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形成社交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因此,通过教学来培养和引导孩子们遵守社交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教师教授适合小学生的社交礼仪,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交行为和人际关系。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00字左右)1. 了解社交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 学会基本的社交礼仪,如问候、介绍、道歉、感谢等;3. 培养文明用餐和公共场所注意行为;4. 学会尊重他人、言谈得体、与他人友好相处。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及方法(800字左右)1. 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及影响(200字左右)通过故事、图片等教具,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重要性,以及礼仪不当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破坏人际关系、导致误解等。

引导学生明白良好的社交礼仪对于和他人的良好交往非常关键。

2. 基本社交礼仪(300字左右)分别以问候、介绍、道歉和感谢为重点,通过示范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

教师可用简短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并模仿正确的社交礼仪行为。

3. 文明用餐和公共场所行为(200字左右)教授学生在餐桌上的基本行为规范,如正确使用餐具、不讲究吃相、尊重食物等。

同时,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也应保持礼貌和秩序,如排队、不乱扔垃圾等。

4. 尊重他人、言谈得体和友好相处(100字左右)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是社交礼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避免伤害他人感情的言行。

学生应培养善意、耐心、宽容和友好的沟通方式,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150字左右)1. 观察学生的表现:教师在日常观察中,注意学生在交往中是否运用了教授的社交礼仪。

可通过观察学生在队伍中的排队表现,餐桌上的用餐举止等来评估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

小学生交往礼仪教案

小学生交往礼仪教案

小学生交往礼仪教案导言作为一个小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有各种实用技能,比如交往礼仪。

良好的交往礼仪不仅可以让我们增加人际关系、扩充社交圈,更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信心、自尊和自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小学生交往礼仪。

一、言谈礼仪1.打招呼每次见到人都要主动打招呼,比如对于同学,要礼貌的问候:“你好!”或“早上好!”等。

同时也要注意打招呼的语气,不要说得过于生硬,而要亲切自然。

2.称呼礼仪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称呼的正确性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直呼其名,而应说出称呼,比如“小玲同学”、“小明同学”等。

如果是长辈,更应该加上敬称,比如“爷爷”、“奶奶”等。

这些称呼在字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却可以代表我们对所交往人的关心和尊重。

3.礼仪问候在面对长辈或是对方特别拜访时,需要用到更为严谨的礼仪问候,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比较正式的问候语,比如“您好!”、“请问您有需要吗?”等。

二、交往礼仪1.尊重谦让在交往中,我们要时刻尊重别人,尽量不要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

比如在和人说话的时候,不能插肩而过,或是说出伤人的话语等。

2.礼尚往来处事需要尽量两全其美,不是为了得到自己的荣誉和获益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

礼尚往来不仅是我们应该遵循的精神,也是一种应有的行动。

我们在平常和同学交往时,要有适当的礼尚往来的精神,关心对方,不断的向对方问候,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3.接纳不同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接纳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等等。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喜欢某些事物,而有些人则不喜欢。

我们需要尊重和接纳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哪怕我们真的认为他们是错误的。

三、行为礼仪1.让先在一个礼貌的社交世界中,我们需要时刻注意让先,先让人家说、先让对方放行、先归还书本等等。

这样的小小行为不仅能够展现我们的礼貌,也能够让我们的社交更加友好和平稳。

2.约定好的事情要遵守在交往中,我们经常需要约定某些事情。

若是迟迟不遵守,将造成很大的麻烦,也会让对方对我们失去信任。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知识。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和谐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交往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交往中的基本礼仪规范,如问候、称呼、交谈、倾听、表达、礼貌用语等。

3. 探讨如何在不同场合下运用交往礼仪,如家庭、学校、社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交往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实践应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往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交往礼仪。

3. 情景模拟法: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参与实践,提高交往礼仪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交往中的经验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事例引出交往礼仪的重要性。

2. 讲解基本知识:介绍交往礼仪的概念、规范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交往礼仪。

4.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参与实践,提高交往礼仪能力。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交往中的经验和感悟。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交往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b. 学生在实际交往中的礼仪表现。

c. 学生对交往礼仪的认同感和实践应用能力。

3. 评价标准:a. 知识掌握:能准确理解和表述交往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c. 认同感:认识到交往礼仪的重要性,愿意主动践行并推广。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交往礼仪比赛或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邀请专家或社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交往礼仪。

3. 开展交往礼仪主题班会或小组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材。

小学社交礼仪教案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和人际关系

小学社交礼仪教案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和人际关系

小学社交礼仪教案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和人际关系小学社交礼仪教案引言: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应遵守的规范和行为准则。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和人际关系意义重大,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

本教案旨在以实际案例为依据,通过一系列活动和讨论,帮助小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交礼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部分:认识社交礼仪(介绍,讨论)1. 社交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 社交礼仪是什么?为什么它重要?- 社交礼仪如何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2. 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对他人的权利和观点保持尊重和理解。

- 诚实和诚信:保持诚实和诚信的态度,不撒谎或欺骗。

- 互助合作:愿意帮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并对他人的成功感到高兴。

- 谦虚谨慎:不自夸,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第二部分:实际活动演练(角色扮演)1. 活动1:面对面交流-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例如:询问路线、借书等),进行面对面交流的角色扮演。

- 角色扮演结束后,同学们一起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在交流中遇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

2. 活动2:餐桌礼仪- 学生模拟在餐桌上的行为规范,包括用餐姿势、如何使用餐具、与他人交流等。

- 各小组逐一进行展示,并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部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小组讨论,展示)1. 尊重他人多样性- 学生讨论不同背景和兴趣爱好的人如何相处,如何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差异。

- 学生分享自己与不同类型人群相处的经验,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2.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学生讨论如何与同学、老师和家人建立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 学生分享他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经验和观点。

结语:通过这个社交礼仪教案,我们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实际的活动演练和讨论,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实践中,学生们将更好地理解社交礼仪对于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能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升与他人的相处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质。

小学教学备课教案学习社交礼仪

小学教学备课教案学习社交礼仪

小学教学备课教案学习社交礼仪小学教学备课教案:学习社交礼仪教案一:引言在小学阶段,社交礼仪的学习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交交往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社交礼仪,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并培养尊重他人、懂得感恩以及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本教案旨在为小学教师提供一份系统而全面的备课教案,以促进学生在社交礼仪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案二:教学目标1.了解社交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常见日常场景中的社交礼仪规范;3.培养学生在社交交往中表现出尊重、友善、懂得感恩的行为;4.引导学生意识到社交礼仪与建立好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关联。

教案三: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社交礼仪;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鼓励他们互相合作、相互尊重;3.实地参观:带领学生参观社交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教案四:教学步骤1.引导讨论:通过提问学生对社交礼仪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社交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情景模拟: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问候他人、与他人交谈等,进行情景模拟,要求学生按照社交礼仪规范进行操作;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例如集体讨论如何在学校食堂排队有序、如何礼貌地与老师交流等;4.实地参观:安排学生参观社交场所,引导他们观察并发现身边的社交礼仪现象;5.总结反思: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社交礼仪规范,让学生自主发言,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6.延伸活动:布置相关的作业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实践、巩固所学的社交礼仪。

教案五: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准备包括社交礼仪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常见场景下的社交礼仪规范的多媒体课件;2.角色扮演:准备相关素材和角色扮演道具,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实践社交礼仪;3.实地参观场所:提前联系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交场所安排学生参观。

教案六:教学评估1.观察记录: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并记录他们的社交礼仪行为;2.小组讨论: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社交礼仪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让他们汇报讨论结果;3.作品展示:要求学生以图文、演讲等方式展示他们对社交礼仪的理解和实践。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7篇)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7篇)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7篇)社交礼仪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能主动、快乐地向同伴及幼儿园内熟悉的人问好,知道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2.认真倾听、理解故事,学说礼貌用语你好、再见,尝试运用体态语言辅助礼貌用语的表达。

活动准备:绘本的多媒体课件一份;幼儿园工作人员向小朋友问好的录像五段;立体纸塑人物两个;自制的《找朋友》歌曲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快乐问好教师组织《找朋友》游戏,导入主题。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幼儿在找朋友游戏中复习敬礼和握手等动作。

二、故事欣赏,学习问好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倾听理解故事,学习礼貌用语并用动作辅助表达。

提问:悠悠和马哥哥怎么打招呼的?和羊姐姐呢?悠悠又是怎么样和熊奶奶打招呼的啊?悠悠和马哥哥时做了什么动作?和熊奶奶打招呼时做的是什么动作。

小结:我们和不同的人问好要用不同的方法,和小伙伴要招招手,和长辈要鞠躬。

教师带领幼儿向故事角色问好。

三、游戏翻新,行为练习教师鼓励幼儿向不同的人问好,然后教师依次播放幼儿园这些工作人员回应的的录像。

(本班班主任老师、陌生教师、保健医生、门卫爷爷、礼仪小标兵、本班幼儿的妈妈……) 小结:我们用不同的问好方法和遇到的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打招呼,打招呼的时候还要有肢体动作。

四、激励迁移,养成礼仪教师出示自制的《找朋友》歌曲图谱,清唱歌曲: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招招手呀(鞠个躬呀),笑眯眯呀,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教师依次出示立体纸塑人物小姐姐和老奶奶,请幼儿一边唱歌曲一边练习问号的动作。

提问:客人老师是我们的长辈还是小伙伴,那我们要怎么样和他们打招呼啊?幼儿集体在歌曲声中和客人老师打招呼。

幼儿园礼仪教案二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幼儿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愿望。

3、引导幼儿体验父母的辛苦,增加彼此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学过的有关帮成人做事的儿歌、有关亲子活动介绍的联系单。

活动环节:一、谈话活动(一)以图片的形式,帮助幼儿回忆儿歌的内容。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知识。

2. 培养学生文明交往的习惯和意识。

3. 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能力和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交往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基本的交往礼仪原则3. 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仪注意事项4. 不同场合下的交往礼仪要求5. 交往礼仪的实践与演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往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仪实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不同场合下的交往礼仪。

4. 实践演练法: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练习交往礼仪。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教室环境布置,如座位排列、投影仪等。

3. 实践演练道具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交往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基本的交往礼仪原则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场合下的交往礼仪要求。

4. 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交往中的经验和感悟。

5. 实践演练: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练习交往礼仪。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基本交往礼仪知识的掌握。

2.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的交往礼仪表现,评估其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交往礼仪的理解和实践。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练习,检查其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理解。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交往礼仪。

2. 开展“交往礼仪优秀学生”评选活动,激励学生更好地遵守礼仪规范。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交往礼仪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中学生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2. 分析学生的实际交往场景,评估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契合度。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8篇)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8篇)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8篇)社交礼仪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接打电话的礼貌用语和注意事项。

2、感受接打电话的乐趣,愿意在接打电话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体会与人正确愉快地交往。

活动准备:1、台式电话机两部。

2、可制作成简易电话用的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等材料。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通过复习歌曲《打电话》引出活动主题,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你们知道歌曲里唱了一件什么事情吗?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教师: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你都和谁打过电话?3、教师表演打电话,引导幼儿学习接打电话时的礼貌用语和注意事项。

(1)教师:喂,您好,请问你找谁?请稍等,我正在给小朋友上课,等下课我再打给你,好吗?再见!(2)教师:小朋友,老师刚才在做什么?都说了些什么?(3)幼儿讨论打电话时应该怎样礼貌地与人交谈。

(4)教师:谁知道还要注意哪些打电话的问题呢?教师:打电话的时间不要过早或过晚,以免影响别人休息;也不能在别人工作、学习或有事的时候打电话。

4、幼儿尝试用礼貌用语两两结伴玩“打电话”的游戏。

(1)幼儿和同伴自由组合玩“打电话”的游戏。

5、引导幼儿制作电话,玩“打电话”的游戏。

(1)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学会了怎样打电话了,可是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电话呢?制作方法:把毛线的一头绑在牙签上,将毛线的另一头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后拉出来,然后再穿过一个杯子,将毛线绑在另一个牙签上。

瞧,电话就这样做好了,小朋友也来试试吧。

(2)幼儿两人一组制作电话,玩游戏。

社交礼仪教案篇二设计意图:培养幼儿的代客礼仪,通过情景表演、讲述及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客人来之前应准备什么,客人来时如何招待客人,客人走时如何道别,从而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行为和热情好客的品质。

活动目标:1、主动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师的启发下,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师的启发下,和大家一起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2、养成热情、主动待客的习惯。

3、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小学三年级下社交礼仪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社交礼仪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社交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的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2、了解不同场合下的礼仪;3、提高学生的礼仪意识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社交礼仪知识学习;2、常用礼仪用语和行为准则;3、沟通技巧的学习;4、实践训练。

三、教学重点1、社交礼仪知识和常用礼仪用语的学习;2、沟通技巧的培养;3、实践训练。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和实践训练相结合;2、情境模拟练习法和小组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1、学习社交礼仪知识(1)带领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知识,讲解和分析常见的礼仪用语和行为准则,如微笑、握手、问候、道别、礼物赠送等。

(2)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要求,如学校、家庭、公共场所、商务场合等。

2、培养沟通技巧(1)要求学生平时多交流,提高口头表达和听取他人意见的水平。

(2)模拟常见的交际场景,如求助、破冰、倾听、回应等,让学生学会沟通技巧,如:不打断对方的讲话、耐心倾听对方讲完、用肢体语言和眼神表达自己的态度等。

3、实践训练(1)分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礼仪,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沟通交流,如面试、晚宴、商务洽谈等。

(2)请家长配合,让学生在家中也多多练习,如家中宾客来访时,学生可以主动出来迎接,礼貌地问好,奉上饮料。

六、教学评价1、课堂教学效果评价;2、实践训练评价。

七、教学建议社交礼仪是一项长期的修行,孩子们需要通过切身的实践和日积月累的训练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礼仪素养。

希望家长和学校能够共同合作,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不断加强和关注孩子的礼仪修养,培养他们拥有高尚的人品和良好的道德素质。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知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运用礼仪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个人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交往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基本礼仪规范3. 日常交往中的礼仪注意事项4. 礼仪在不同场合的应用5. 礼仪与个人素质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往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礼仪。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4. 角色扮演法: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交往礼仪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PPT、多媒体设备2. 案例材料、讨论题3. 角色扮演道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交往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基本礼仪规范,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日常交往中的礼仪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礼仪的认识和体会,互相学习、交流。

5.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交往礼仪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礼仪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课后辅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待同学和老师的礼貌态度。

2. 角色扮演评价: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礼仪运用是否得当、沟通是否顺畅等。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角色扮演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交往礼仪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礼仪比赛,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人际交往教案:小学生礼仪问候教案二

人际交往教案:小学生礼仪问候教案二

一、教案名称
小学生礼仪问候教案二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让小学生学会合适的礼仪问候方式,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内容
1.安排学生在教室中排成一列,练习站立的姿势和挺胸直立的方式。

2.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问候语,如“早上好”、“你好”、“晚上好”等。

并请学生练习自然地、
准确地说出这些问候语。

3.分组训练,叫每个小组的学生,互相问候,练习正确使用问候语,各小组分别进行演
练。

4.模拟学生在校园中遇到不同场合,在正确的场合使用正确的问候语。

例如:在学校里与
老师、同学们见面时,要用礼貌的问候语;在居家时可以使用更亲密的问候语等。

5.通过角色扮演,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及沟通能力, 让学生合理运用问候礼仪去交流。

四、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在不同场合运用正确的礼仪问候方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五、教学方法
采用口头讲解、实地演练和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正确的礼仪问候方式。

六、教学时长
本教案的教学时长为2个课时。

七、制定教案者
本教案由XX老师完成,适用于小学生的教育教学。

八、教案评估
教学完成后,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礼仪问候的方式,检验学生对于本教案知识的掌握情况。

也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仪问候方式的情况,评估教学的效果。

邻里交往礼仪(小学礼仪教案)

邻里交往礼仪(小学礼仪教案)

邻里交往礼仪(小学礼仪教案)第一章:邻里交往的重要性1.1 引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了解邻里之间的友好交往对生活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1.2.1 解释邻里交往的含义和意义1.2.2 讨论邻里交往的好处1.2.3 分析邻里交往不足的坏处1.3 活动建议:1.3.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邻里之间的美好经历1.3.2 角色扮演:模拟邻里之间的友好交往,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章:邻里交往的基本原则2.1 引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邻里交往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2 教学内容:2.2.1 讲解邻里交往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友善、互助等2.2.2 分析违反这些原则的后果2.2.3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将这些原则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3 活动建议:2.3.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自己在邻里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2.3.2 情景剧:让学生模拟在邻里交往中如何做到尊重、友善、互助等第三章:邻里交往的礼仪技巧3.1 引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了解邻里交往中应具备的礼仪技巧。

3.2 教学内容:3.2.1 讲解邻里交往中应具备的礼仪技巧,如问候、倾听、表达感谢等3.2.2 分析这些礼仪技巧在增进邻里关系中的作用3.2.3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将这些礼仪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3.3 活动建议:3.3.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邻里交往中运用礼仪技巧的经历3.3.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在邻里交往中如何运用问候、倾听、表达感谢等礼仪技巧第四章:邻里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4.1 引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邻里交往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2 教学内容:4.2.1 分析邻里交往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误解、矛盾、隐私侵犯等4.2.2 讲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沟通、妥协、尊重隐私等4.2.3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4.3 活动建议:4.3.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邻里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4.3.2 情景剧:让学生模拟在邻里交往中如何运用沟通、妥协、尊重隐私等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邻里交往的实践活动5.1 引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了解邻里交往的实践活动对增进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小学生社交礼仪教案

小学生社交礼仪教案

小学生社交礼仪教案【小学生社交礼仪教案】一、引言社交礼仪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正确、文明、得体地表现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社交礼仪是培养他们良好人际关系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与实践,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

二、认识社交礼仪的重要性1. 社交礼仪的定义:社交礼仪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相处时的行为规范,通过掌握社交礼仪,可以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2. 社交礼仪的意义:社交礼仪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文明的言行举止。

3. 社交礼仪的应用场景:社交礼仪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场合,如家庭聚会、学校活动、公共场所等。

三、学习社交礼仪的方法1. 视觉学习:观看优秀的榜样、模仿他们的优秀行为,如注意他人的言谈举止、穿着得体、面带微笑等。

2. 游戏体验:通过小组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3. 情景模拟:根据不同场合,设计社交礼仪实践活动,如模拟家庭聚会、学校活动等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礼仪知识。

四、基本的社交礼仪规则1. 礼貌用语:学生应学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尊重他人的感受。

2. 目光交流:学生应学会与他人进行目光交流,表达自己的尊重和关注。

3. 握手礼仪:学生应学会正确握手的方法,如紧握对方手掌,保持适当的力度,传递亲切和自信。

4. 问候礼仪:学生应学会向他人问好,如早上好、晚上好等,展示出友好和礼貌的态度。

5. 餐桌礼仪:学生应学会正确使用餐具,进食时保持端庄,不发出噪音,不说脏话等。

6. 言谈举止:学生应学会用和善的语气与他人交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说伤人的话。

五、活动设计1. 社交礼仪知识问答:利用问答形式,加深学生对社交礼仪的认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 角色扮演:设计不同场合的社交礼仪小剧场,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出正确的社交礼仪行为。

3. 礼仪实践活动:在校内组织各类活动,如学校开放日、校友见面会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运用所学的社交礼仪知识。

社交礼仪教案模板小学

社交礼仪教案模板小学

课时:2课时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礼仪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社交礼仪,增进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1. 社交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基本社交礼仪的实践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接受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

2.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社交礼仪。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料。

2. 社交礼仪示范视频或图片。

3. 社交礼仪实践情境模拟道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社交礼仪经验。

2. 提出问题:“什么是社交礼仪?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社交礼仪?”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社交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基本的社交礼仪规范,如问候、礼让、尊重他人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社交礼仪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正确与错误。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实践练习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社交礼仪情景模拟,如问候、介绍、礼让等。

2. 学生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社交礼仪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社交礼仪的经验。

二、深入讲解1. 教师深入讲解社交礼仪的细节,如问候语、称呼、敬语等。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场合下的社交礼仪规范。

三、实践练习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社交礼仪情景模拟,如参加聚会、拜访亲友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家人、朋友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记录下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践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社交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社交礼仪的情况,了解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社交礼仪的小学教案

培养学生社交礼仪的小学教案

培养学生社交礼仪的小学教案课题:培养学生社交礼仪年级:小学学科: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了解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规范;3.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力;4.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人际关系。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素材;2. 社交礼仪的示范视频;3. 社交活动的道具准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介绍何为社交礼仪,并引导学生讨论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

引导(10分钟)老师播放社交礼仪的示范视频,并与学生一起观看。

观看结束后,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示范视频中的社交礼仪规范,引导学生思考何为良好的社交礼仪。

讲解(15分钟)老师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详细讲解基本的社交礼仪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尊重他人:礼貌用语、倾听他人、不打断别人说话;2. 交流技巧:眼神交流、微笑、握手;3. 感谢和道歉:表达感谢、道歉的方式;4. 习惯养成:注意个人卫生、穿戴整齐、保持礼貌。

示范(10分钟)老师通过角色扮演和学生互动的方式,对社交礼仪进行示范。

例如,模拟一场面试或商务会议,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交场合中的交流和表达。

练习(20分钟)1. 分小组进行社交场景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社交交流练习,如问候、介绍、道谢等。

2. 学生自选搭档,互相观察对方的社交行为,然后提出改进建议。

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并再次强调良好的社交礼仪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的社交礼仪。

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为下一堂课做准备,要求学生观察家庭聚会等社交活动,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心得和对于社交礼仪的思考。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讲解基本规范,示范和练习社交场景,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能力。

通过此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增强学生与人沟通、合作和交往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同学要这样哦
• 1、每天见到同学,互相问好。 • 2、出入教室不拥挤,楼内行走,慢步轻声靠
右行,不和同学玩不安全游戏。 • 3、对同学不起哄、不叫绰号,不取笑同学。 • 4、同学有困难要热情帮助,有缺点要互相帮
忙改正,有优点要互为榜样学习。 • 5、与同学发生误会要积极沟通、谦让宽容。
对其他人要这样哦
小学生交往礼仪
小学生人际交往礼仪
所谓人际交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 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双向或多向行为。在人与人之 间的接触中,进行交际的双方或多方通过积极主动的 相互作用,达到沟通信息、交流感情、增进了解、发 展友谊、互利合作的目的。
小学生人际交往礼仪,是指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老师、家 长、同学、朋友及其他人员交往 中体现良好礼节、习惯等行为方 式。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人际交往礼仪?
营造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提升个人素质, 塑造美好形象。
和父母 和同学
和老师 和其他人
对父母长辈要这样哦
1、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经常和他们交流思想、。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尽可能地减轻 他们的负担。 3、对父母态度端正。不顶撞父母,不闹脾气,对父母的不正 确言行要宽容并适时适度地解释、说明。 4、离家或回家与父母打招呼,未经父母许可不得晚归、远出 及无故在外过夜。长辈离家或回家时要主动招呼、递接物品。 5、进父母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后进入。不得随意翻动父母 的私人用品。 6、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用品收放整齐,不乱摆放。 7、生活节俭,不浪费,不摆阔气,不虚荣攀比,不向父母提 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过分要求。
对老师要这样哦
1.进校见老师,微笑问好,离校时主动与老师再见。 2.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问好(或向老师再 见);课堂提问要先举手。 3.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或敲门,听到“请进”或看 到示意方可进人,并主动与办公室内的老师打招呼。 4.和老师谈话时,适时适度的与老师交流,虚心接受 指教。 5.尊重老师,不在背后议论老师。与老师意见有分歧 时,以尊敬的态度,主动与老师交换意见。
•1.观看演出时,不乱喊、不起哄,适时鼓掌,尊重演员和 工作人员。 •2.遇外宾要有礼貌,热情大方,不围观尾随。与外宾交谈 时要落落大方、以礼相待。 •3.尊重别人的饮食习惯、尊重客人的民族习惯。 •4、看见老幼病残孕和怀抱婴儿的乘客主动让座。 •5.在公共场合,要做到人多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 皮纸屑等。 •6.要善于网上与人文明交流,不浏览、不发送不良信息。
学会使用文明用语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