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_(4)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_(4)

五、教师语言暴力预防与化解任何现象的发生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才能更有效地防止或遏制教师语言暴力现象。

因此,本章根据以上对教师语言暴力的归因分析和理论批判出发,从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优化教师工作环境、规范教师言语行为等几个方面,提出预防与化解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构想。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1.提高教育理论素养 树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1)培养对学生的宽容精神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是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而宽容精神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理念。

宽容精神要求教师在观念上摆脱完美主义的束缚,容忍儿童成长中的缺点和错误。

完美主义者固执偏激,求全责备,容不得半点差错、失误,甚至只能接受100分而不能容忍99分——这是不少教师和家长常犯的一种“现代病”。

笔者在采访中遇到一个“郁闷”的小学四年级学生,“郁闷”的原因是“期中考试没考好,妈妈让我写检查”,并说以前只要没考好妈妈还打过她。

放学时见到了来接孩子的家长,听到这名学生的妈妈和其他家长谈论孩子期中考试的情况:“我家孩子这次没考好,只得了两个100分,语文只考了95分。

”笔者听了,大吃一惊,问道:“如此好的成绩竟然说没有考好!难道让她都考100分吗?”该家长十分肯定地回答:“是啊。

我们以前基本上都是三个100分(笔者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

”笔者表示这样要求孩子未免苛刻,但该家长振振有词:“这是老师的要求啊!他们老师说,在小学阶段要尽量要求孩子考满分,到了初中才能成为尖子生。

”笔者表示孩子会很累,该家长说:“小孩哪有累着的,她天天都很快乐。

”然而笔者却看到那名“郁闷”的小女孩漂亮的脸蛋上架着一幅近视眼镜!更为可悲的是,笔者了解到,像这样的学生和家长为数不少。

这与该校教师的误导不无63关系,而这种不宽容的完美主义则是罪魁祸首!真正的宽容精神不仅体现在对孩子考试分数的轻看上、对孩子一时失败的宽恕谅解的态度上,还应体现在对人性固有的弱点,如软弱、愚蠢、庸俗乃至猥琐之处的容忍。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完整版)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130-77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傻猪”、“人渣”、“别给脸不要脸”、“你爸你妈是近亲结婚吧”、“换作我楼上跳下去算了”……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48%的小学生、36%的初中生、18%的高中生表示,老师在批评自己或者同学时使用过这样的语言。

但更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竟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说,能接受老师的语言暴力。

就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暴力状况,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随机对本市近30所中小学的3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学生年龄越小“受害”越烈:16%的小学生、5%的初中生、2%的高中生表示经常受到教师的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现象在小学中主要集中在高年级阶段。

尽管现代社会学生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烈,但令人惊讶的是,72%的小学生、32%的初中生、52%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可以接受老师的语言暴力。

只有平均不到10%的学生选择“通过诉讼、向教委反映、投诉”等方式解决。

“小学生可以接受老师的语言暴力的比例之所以高,跟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老师比较依赖、在心理还没有形成较深的权利意识等有关。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近年来,教师语言暴力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调研。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调研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改善这一问题。

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使用侮辱、贬低、威胁等不恰当语言,对学生造成心理和情感上的伤害。

这一问题在教育领域普遍存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表现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

问卷调查覆盖了全国各地的多所学校,共收集了X份有效问卷。

访谈对象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文献资料分析则涵盖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为本次调研提供了理论支持。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超过X%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使用过不恰当语言,其中以贬低、侮辱和威胁为主要表现。

访谈中,多名学生表示曾遭受过教师的言语攻击,导致情绪低落、自卑感加重,甚至出现厌学现象。

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当下,还可能延续到其未来生活。

学生在遭受语言暴力后,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学业和人际关系。

长远来看,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对其职业发展、家庭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教师语言暴力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教师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评价体系不完善、工作压力大等因素。

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值也使得一些教师在面对学生问题时过于急躁,采取了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加强教师职业素养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教育过程中言语暴力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在师范教育中增加相关课程,从源头上解决教师语言暴力问题。

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改变单一以学生成绩衡量教师工作质量的做法。

通过学生的全面发展、团队合作等能力,激发教师的正面动机,减少语言暴力的发生。

学校应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定期对教师进行语言暴力方面的测评和监督。

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存在语言暴力的教师,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并及时予以纠正。

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是指公共空间中可见的文字型态,包括街道名称、广告牌、商店招牌、公共信息板等,它向人们展示了某一区域内的语言使用情况与特点。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_(1)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_(1)

二、教师语言暴力现状调查本章从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个不同角度出发,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存在状态,反映学生、教师和家长三方对教师语言暴力的基本认识和态度,重点从教师语言暴力的承受者——学生的角度出发,调查分析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严重程度及对学生的危害。

(一)研究方法及样本说明1.研究方法本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进行研究。

文献法是进行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进行教育研究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本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已有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特别是关于教师语言暴力的存在状态及危害性的研究。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在郑州市选取8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其中学生问卷1200份,教师和家长问卷各400份;问卷设计参考了台湾人本教育基金会2004年3月对台湾国中、小校园体罚状况进行调查的问卷①和2005年7月—12月“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 的教师语言暴力调查问卷。

②为了得到更为真实、全面的信息,笔者选择了在调查中遇到的一例教师语言暴力典型个案的当事人,根据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进行了访谈。

在访谈开始之前事先说明了本研究的目的,打消他们的疑虑,以便其能够敞开心扉进行交流,从中得出更多有效的信息。

2.样本说明①/archives/2004/09/01/26/#more-26.②张雪梅.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J].中国教师,2006,(06).12由于河南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郑州是河南的省会,选取郑州市中小学生和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可保证样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在本次调研中,调查的学校包括一所重点中学(包括高中部和初中部)、一所普通中学、两所公立重点小学、一所民办小学、一所农村中学和一所中专学校(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调查范围涉及市区、郊区和农村;学校类别有城市也有农村;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有重点学校也有普通学校,而且接受调研的学校都积极支持并配合。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可编辑)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可编辑)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可编辑)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一、引言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使用侮辱、谩骂、嘲笑等不文明、不尊重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给学生带来心理和情感上的伤害。

教师语言暴力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而且可能会对学生造成长期的心理和情感伤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语言暴力的现状和成因,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和教师,用于了解教师语言暴力的现状和成因。

访谈则主要对一些受到语言暴力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了解他们对教师语言暴力的感受和看法。

三、调研结果1.教师语言暴力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教师语言暴力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有近三成的教师承认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其中以口头禅、粗话为主。

另外,有近一成的教师承认在情绪失控时出现过辱骂学生的情况。

在访谈中,有些学生表示曾受到过教师的语言暴力,这些学生普遍感到心理和情感上受到了伤害,对学习和课堂氛围产生了负面影响。

2.教师语言暴力成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工作压力大:大部分教师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家庭教育。

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教师情绪失控,出现不文明的语言。

(2)教师教育素质不高: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从而出现不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3)学生行为不当:有些学生存在不良行为习惯,如上课讲话、迟到早退等,这可能会引发教师的情绪反应。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教师语言暴力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且成因复杂。

为了减少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的伤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情感需求,避免使用侮辱、谩骂、嘲笑等不文明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师语言暴力实训调查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实训调查报告

一、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然而,近年来,教师语言暴力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教师语言暴力的现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本调查针对教师语言暴力进行了实训调查。

二、调查背景与方法1. 调查背景教师语言暴力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侮辱、贬低、恐吓等行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的现象。

教师语言暴力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业和生活。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语言暴力进行实训调查。

调查对象为我国某地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

同时,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教师语言暴力的看法和应对策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教师语言暴力现状(1)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普遍存在。

调查发现,45%的教师承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曾对学生进行过语言暴力,其中小学教师占比最高,达到50%。

(2)教师语言暴力形式多样。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语言暴力主要包括侮辱性语言、贬低性语言、恐吓性语言等。

其中,侮辱性语言占比最高,达到60%。

(3)教师语言暴力原因复杂。

调查发现,教师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教育观念陈旧、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工作压力过大、对学生关爱不足等。

2. 教师对语言暴力的认知(1)大部分教师认识到语言暴力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调查发现,85%的教师认为教师语言暴力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2)教师对语言暴力的应对策略有限。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5%的教师表示能够有效应对语言暴力,其余教师表示缺乏应对策略。

3. 教师对语言暴力实训的看法(1)教师普遍认为语言暴力实训对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发现,90%的教师表示愿意参加语言暴力实训。

(2)教师对实训内容的需求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最希望实训内容包括:语言暴力案例分析、心理辅导技巧、沟通艺术、教师职业道德等。

学校场域中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质性研究以南京A中学为例

学校场域中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质性研究以南京A中学为例

学校场域中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质性研究以南京A中学为例一、内容概要南京A中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校,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

然而在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校园里,却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以南京A中学为例,对学校场域中教师语言暴力现象进行质性研究,以期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我们的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在南京A 中学确实存在。

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使用一些不当的言辞,如侮辱、挖苦、讽刺等,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伤害。

这些言语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我们深入访谈了多位学生、家长和教师,发现了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一些特点。

首先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学校的各个年级和科目,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有可能受到教师语言暴力的影响。

其次这种现象的程度不同,有些教师只是偶尔使用不当言辞,而有些教师则频繁地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伤害。

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样,包括教师个人素质、教育观念、家庭教育背景等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使他们认识到语言暴力的严重性。

其次学校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于涉及教师语言暴力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家长和社会也应该关注这一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研究的背景,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而在学校这个特殊的场域里,学生们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心理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然而有时候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情绪波动、沟通不畅等原因,出现一些不当的语言行为,这些行为就被称为“教师语言暴力”。

那么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到底有多大呢?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南京A中学的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相当严重。

语言暴力实训报告

语言暴力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的角色和责任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语言暴力这一现象却不容忽视。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师对语言暴力的认知,我校组织了一次语言暴力实训活动。

以下是我在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背景语言暴力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使用侮辱、贬低、恐吓等不当语言的行为。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甚至影响整个教育环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开展了此次语言暴力实训活动,旨在提高教师对语言暴力的认识,培养教师正确使用语言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理论学习: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使教师了解语言暴力的定义、表现形式、危害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

2. 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教学场景,让教师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在语言暴力环境下的感受,从而加深对语言暴力的理解。

3. 心理辅导:针对教师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4. 实践操作:通过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让教师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

四、实训心得体会1. 认识语言暴力的严重性:通过实训,我深刻认识到语言暴力对学生的危害。

一个教师的不当言行,可能会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避免使用语言暴力。

2. 提高自身修养:实训使我明白,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才能更好地关爱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 学会换位思考:在角色扮演环节,我体验到了学生受到语言暴力时的痛苦。

这使我意识到,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4. 加强沟通技巧:实训让我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

我们要学会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语言暴力实验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其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愈发重要。

然而,近年来,教师语言暴力现象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探讨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教师语言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探讨教师语言暴力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3. 为预防和减少教师语言暴力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某小学五年级学生3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

2. 实验材料:教师语言暴力模拟材料、学生心理测试量表、学生行为观察记录表。

3. 实验步骤:(1)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试和行为观察,了解两组学生的基本情况。

(2)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学生接受教师语言暴力模拟,对照组学生接受正常教学。

(3)实验后,再次对两组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行为观察,比较两组学生在实验前后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组学生在接受教师语言暴力模拟后,心理测试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现出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 实验组学生在接受教师语言暴力模拟后,行为观察记录表显示,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低,甚至出现逃课、打架等不良行为。

3. 实验结果表明,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五、讨论与分析1. 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教师语言暴力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教师语言暴力使学生感到自尊心受损,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2. 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教师语言暴力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低,甚至出现逃课、打架等不良行为。

这可能是由于教师语言暴力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3. 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教师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缺乏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

中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以X中学为个案的开题报告

中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以X中学为个案的开题报告

中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以X中学为个案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而对于中学教师来说,他们的职责之一就是教授语文课程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适的语言表达和写作。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中学教师却常常使用语言暴力来对待学生,如辱骂、贬低、威胁等,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成长造成伤害。

因此,研究中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并探讨对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X中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校中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探讨中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成因、影响和解决对策,旨在提高中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探讨:1. X中学中学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有哪些?以及表现形式和特征是什么?2. 中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是什么?和哪些因素有关?3. 中学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效有怎样的影响?4. 如何有效解决中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在学校和个人层面上有哪些对策可行?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1. 定量分析:通过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X中学中学教师的语言暴力现象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中学教师语言暴力的表现和特征。

2. 案例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观察的方式,选取一名中学教师,在其教学中掌握其语言暴力行为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中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影响和解决对策等问题。

四、研究预期成果通过对X中学中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我们将获得以下预期成果:1. 了解X中学中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表现和特点,进一步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 提出对于中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解决对策,为中学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师语言暴力的的案例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的的案例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的的案例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使用带有恶意、贬低、歧视等言语来对待学生,对学生心理健康和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以下为教师语言暴力的案例报告。

我国某小学王老师因感觉班上学生不够积极,常常激动地吼叫,口出恶言,比如“你这个笨蛋!你这么没用!你能不能好好学习!”等诸如此类的话。

这样的行为引起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经过调查和处理,王老师被校方批评教育,并加强了教师培训。

另一种案例是发生在一位初中语文老师身上。

这位老师平时就喜欢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比如说“你那么胖,你当家务劳动大妈去吧!”“你的成绩那么差,你当个垃圾分类工吧!”等等,此种言语不仅严重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引起了家长的不满和愤慨。

最终,这位教师被调离了岗位,并接受了严厉的处罚。

教师语言暴力的严重危害需要我们重视,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对情绪管理的培训和辅导,从根本上预防教师语言暴力的发生。

如果遇到了教师语言暴力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当及时介入,彻底解决问题,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_(3)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_(3)

四、教师语言暴力归因分析(一)教师自身素质因素分析人的素质就是人所具有的有效地从事一定社会活动的内在条件、一种准备状态。

古人曾说考察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言行是他内在素质的表现,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行。

可见,人的言谈举止决定于他自身素质的高低。

人的素质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几个方面。

本节只对引起教师语言暴力的教师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

1.教育理论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人的素质与知识文化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人的某种精神上的缺陷,常常是由于知识上的不足造成的。

众所周知,我国教师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农村教师大多是民办教师或中师毕业。

文化素质不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缺乏教育心理学及教育艺术方面的知识,也有不少教师根本还没有认识到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错误、陈旧的教育观念作梗,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引起教师语言暴力的一个主要原因。

(1)片面的成才观导致教师对学生评价失之偏枉教育在本质上是“成人”的教育,即培养儿童成为人格完整、身心健康的人。

而当今的中小学教育,由于其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学校、教师把考试和升学作为主要的培养目的,分数和名次成了学生的“命根”,升学率也成了不少学校追求的最高目标,“成人”教育异化为“成才教育”、“精英教育”、甚至是“考试教育”。

这种片面、狭隘的成才观导致教师忽视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人格尊严,以偏带全,以点带面,把成绩和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能力、品质甚至未来人生的主要标准,毫不留情地给他们扣上“笨蛋、弱智、废物”的帽子。

教师以分数和名次为43主要标准,把学生划分为优、中、差不同等级,对“优等生”笑脸相迎,对所谓的“差生”冷眼相待;这可以说是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位农村中学生对此感触颇深:“平时,排座位按分,参加什么活动也按分。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
“傻猪”、“人渣”、“别给脸不要脸”、“你爸你妈是近亲结
婚吧”、“换作我楼上跳下去算了”……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
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48%的小学生、36%的初中生、18%的高中生表示,老师在批评自己或者同学
时使用过这样的语言。

但更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竟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说,能接
受老师的语言暴力。

就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暴力状况,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
中心随机对本市近30所中小学的3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学生年龄越小“受害”越烈:16%的小学生、5%的
初中生、2%的高中生表示经常受到教师的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现
象在小学中主要集中在高年级阶段。

尽管现代社会学生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烈,但令人惊讶的是,72%的小学生、32%的初中生、52%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可以接受老师
的语言暴力。

只有平均不到10%的学生选择“通过诉讼、向教委反映、投诉”等方式解决。

“小学生可以接受老师的语言暴力的比例之所以高,跟小学
生年龄比较小、对老师比较依赖、在心理还没有形成较深的权利
意识等有关。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雪梅说,“而中学生处于向成年过渡的年龄阶段,教育程度、心理、思维
发展已经能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自我保护的意识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也已经有了权利保护的意识。


禁止教师语言暴力亟须法律依据。

教师语言暴力的的案例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的的案例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的的案例报告
近年来,教师语言暴力事件频发,不仅令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深感痛心和无奈,也给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讨教师语言暴力的现状和原因,笔者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案例一:某小学老师在课堂上对一名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辱骂,导致该生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分析:教师的批评和指责应该以建设性为主,不能过度贬低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尊严。

此外,教师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不以权势为谋求满足。

案例二:某中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刻意的排挤和歧视,导致学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分析:教师应该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因自己的偏见和偏执对学生进行歧视和排挤。

如果教师自身存在问题,应该及时纠正和改进,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案例三:某高中老师在班级微信群里对学生进行了人身攻击和谩骂,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了严重的困扰。

分析: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不以个人情绪和利益为出发点,不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和谩骂。

如果教师与学生存在纠纷和矛盾,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处理和解决,而不是采取过激的手段。

综上所述,教师语言暴力事件的发生主要源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
职业道德存在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只有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_(2)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_(2)

三、教师语言暴力反思与批判(一)教师语言暴力危害反思1.对学生学业的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对某些学生产生偏见,表露出对其冷漠和歧视,甚至对其采取训斥、讽刺、侮辱等粗暴言行,学生感觉并“理解”了教师对自己的低期望值后,就会丧失自我实现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粗暴、蛮横的态度和言语,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厌恶,以戒备、敌视的态度对待教师,对教师所授课程也会厌烦、拒斥,丧失学习兴趣,成绩越来越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并及时改正,反而自以为是,认为学生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当初判断的“正确性”,就会愈发增加对学生的歧视、厌恶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回顾自己童年时代的学习生活时谈到:他出生于山区的一个贫民家庭,上学时常受富家子弟的欺辱,最使他苦恼的是,连老师也对他屡加歧视。

一次,他的作文中出现了两个精彩的句子,老师竟怀疑不是他写的,不仅污蔑他根本不可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句子,还毫不犹豫地给他判了个“差”。

他深感委屈,从此便以不听课的方式对抗老师的蛮横无理。

这一年,他的成绩倒数第一,差点不及格,成了被老师言中的“名副其实”的“差生”。

第二年,换了一位正直可亲的老师,对他既热情又耐心。

他学习的兴趣逐渐回升,当年就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在以后的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在回顾这些往事后,苏步青指出:“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青年是祖国的希望,但花朵结什么果,希望能否实现,关键是操在教师的手里。

”①本次调查中,学生在回答“教师的不文明语言可能对你造成的影响”这一问题时,有22%的小学生、72%的初中生和78%的高中生选择了“情绪低落、提不起①苏步青.老师的教导毕生不忘[J].上海教育,1985,(09).25学习的兴趣”;28%的小学生、68%的初中生和70%的高中生选择了“仇恨老师、讨厌上他(她)的课”,这两种选择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

有些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特别强的孩子,遇到“自以为是”的语言暴力施暴者,就会出现恶性循环。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_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_

一、教师语言暴力内涵解读(一)相关概念厘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对暴力的认识往往与“武力”、“肉体伤害”等物质性的特征联系在一起,语言暴力目前在我国并不是一个通识概念。

而当代西方社会普遍认为,“暴力不必总意味着身体暴力,它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可以表现为用语言伤害一个人的情感和尊严。

”①那么语言能否成为一种暴力手段?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评价等言语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一种伤害学生的教育暴力?本章将从现实需要和学术研究两个角度出发,尝试对语言暴力和教师语言暴力进行概念阐释。

1.暴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暴力”被解释为:①强制的力量或武装;②特指国家的强制力量②。

可见,一直以来,暴力是一个政治和法学概念。

但是在当今和平时代,社会公共卫生和教育领域的暴力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遍而又复杂的现象,对其进行定义不再仅仅是一门严密的政治和法律问题,而需要根据时代特征和社会文化准则,对其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进行新的界定和阐释。

研究和平理论的著名学者约翰·加尔顿(J﹒Galtung)认为,在当代和平环境中,暴力不只是一种法律行为的规定和描述,更是一种严重的道义批评;一切被称为暴力的行为或现象都是非道义的,世界上不存在好的暴力。

因此,加尔顿把暴力定义为“任何使人无法在肉体或是思想上实现他自身潜力的限制”。

③这种“限制”也就是本研究所采用和强调的“暴力”。

世界卫生组织则把暴力定义为:蓄意的运用躯体的力量或者权力,对自身、他人、群体或者社会进行威胁或者伤①[澳]弗朗茨·M·乌克提茨著,万怡,王莺译.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社,2001.207.②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0.③转引自:徐贲.密友资本主义背景下的社会冲突:当今中国的贫困和暴力[J].当代中国研究,2004,(02).2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身体损伤、发育障碍、精神伤害、死亡或权益的剥夺。

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023-10-29•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对策建议目•结论与展望录01研究背景和意义语言暴力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关注小学教育阶段中,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严重性日益凸显现有研究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语言暴力的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发生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深入了解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02文献综述语言暴力的定义及类型语言暴力的定义语言暴力是指使用贬低、侮辱、威胁等语言形式,对他人或群体进行不公正的对待,导致其受到心理或情感上的伤害。

语言暴力的类型根据研究,语言暴力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直接言语侮辱、间接言语侮辱和威胁恐吓。

直接言语侮辱是指直接使用贬低、侮辱性的语言来对待他人;间接言语侮辱是指使用暗示、冷嘲热讽等方式来侮辱或嘲笑他人;威胁恐吓是指使用威胁或恐吓的方式来控制或强迫他人。

语言暴力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语言暴力会导致小学生长期处于心理压力和焦虑状态中,影响其心理健康。

心理压力与焦虑自尊心受损学习成绩下降社会适应困难语言暴力会严重损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其缺乏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受到语言暴力的小学生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动力等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受到语言暴力的小学生可能会难以适应社会,导致其社交能力受损,进而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1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原因分析23部分教师的教育水平较低,缺乏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容易在使用语言时出现不当情况。

教师教育水平及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成绩,对于成绩不佳的学生容易采取贬低、侮辱等不当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不当部分教师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在教育过程中发泄情绪,从而对学生使用语言暴力。

情绪控制不当03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小学教师和学生关于语言暴力的看法和经历。

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观察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对比,以揭示语言暴力的根源和影响。

教师语言暴力的的案例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的的案例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的的案例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不当言语或语气,对学生进行侮辱、贬低、威胁等行为。

以下是一些教师语言暴力的案例报告:
案例一:某学校一名初三学生,由于成绩不佳,常常被班主任语言暴力攻击。

班主任常常对他说:“你这个笨蛋,怎么还能上初三?”“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做个什么也不会的人。

”这种攻击让该学
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学习动力也大大降低。

案例二: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讲了一个笑话,但是因为语言表达不太准确,得到了老师的批评。

老师说:“你这么小就已经
这么不懂事,以后你一定是个失败者。

”这个学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怀疑自己的能力。

案例三:某高中一名女生,在化学课上因为不懂得一个概念而被老师批评。

老师说:“你这样的学生上了高中都不知道这个,你还是
不是人?”这种语言暴力让这个女生感到十分尴尬和难过,她开始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怀疑和压力。

这些案例中,教师的语言暴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

因此,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使用贬低、威胁等不当言辞,保持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尊重。

- 1 -。

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

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

CATALOGUE目录•引言•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现状和问题•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解决策略和建议•结论01语言暴力的定义语言暴力的类型和表现形式语言暴力的影响和后果02现象案例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现象和案例原因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原因包括工作压力大、缺乏教育法律法规意识、个人修养不足等。

问题小学教师语言暴力不仅会伤害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未来的发展。

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原因和问题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影响和后果影响小学教师语言暴力会对小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学习兴趣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后果小学教师语言暴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教师的形象和信誉。

03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沟通技巧030201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加强管理和监督机制03营造友善和谐的文化氛围0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02倡导多元评价和正面激励改变教育观念和文化氛围041 2 3语言暴力的定义和范畴语言暴力的复杂原因语言暴力的长期影响语言暴力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小学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小学阶段的语言发展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挑战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特殊性和挑战性深入研究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原因…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THANKS。

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

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


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02
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
生观。
提升沟通能力
03
举办沟通技巧培训,帮助教师掌握与学生和家长有效沟通的方
法。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教师行为
制定明确规章制度
学校应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明确禁止教师使用语言暴力。
建立奖惩机制
对遵守规定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规者进行严肃处理。
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比较研究
国内政策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教师语言暴力行为,并规定了相应的法 律责任。
国外政策
一些发达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惩处教师语言暴力行为 ,并加强预防和干预措施。
政策法规比较
国内外政策法规在教师语言暴力行为的定义、处罚力度、预防措施等 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互相借鉴和补充。
对教育事业和社会信任度冲击
教育质量下降
语言暴力问题可能导致学生对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教育质量和效果。
社会信任度降低
语言暴力行为会破坏教育的公信力,降低社会对教育的信任度和期望值。
05
应对策略与建议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职业素养
增强法律意识
01
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语言暴力的定义和法律责任
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实践经验总结
建立师生沟通机制
加强教师培训
通过开展师生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等方式 ,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减少误解 和冲突。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 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 职业素养和自律意识。
建立惩罚与激励机制
家校合作
明确教师语言暴力行为的处罚措施,同时 设立奖励机制,表彰在处理语言暴力问题 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
“傻猪”、“人渣”、“别给脸不要脸”、“你爸你妈是近亲结婚吧”、“换作我楼上跳下去算了”……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48%的小学生、36%的初中生、18%的高中生表示,老师在批评自己或者同学时使用过这样的语言。

但更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竟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说,能接受老师的语言暴力。

就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暴力状况,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随机对本市近30所中小学的3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学生年龄越小“受害”越烈:16%的小学生、5%的初中生、2%的高中生表示经常受到教师的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现象在小学中主要集中在高年级阶段。

尽管现代社会学生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烈,但令人惊讶的是,72%的小学生、32%的初中生、52%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可以接受老师的语言暴力。

只有平均不到10%的学生选择“通过诉讼、向教委反映、投诉”等方式解决。

“小学生可以接受老师的语言暴力的比例之所以高,跟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老师比较依赖、在心理还没有形成较深的权利意识等有关。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雪梅说,“而中学生处于向成年过渡的年龄阶段,教育程度、心理、思维发展已经能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自我保护的意识有所提高,大部
分学生也已经有了权利保护的意识。

”禁止教师语言暴力亟须法律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