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
博士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博士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为促进我校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提高,保证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送审前发表的学术论文须符合以下规定:一、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须符合各学院的要求(附后),且须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其中1篇已公开发表(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另行规定内容见附表);理工科类博士研究生须有1篇学术论文用英文发表。
二、在《华南理工大学学报》和其他高校学报,以及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其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多篇论文只统计1篇,在学术会议上发表多篇会议论文只统计1篇,且各学科认可的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须被SCI/EI收录。
(法学院、思想政治学院另行规定内容见附表)三、博士研究生以本人为第一作者在本学科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视为达到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四、博士研究生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的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发明专利相当于1篇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另行规定,环境与能源学院博士生不适用于本款内容)。
五、如无特殊说明,认可的期刊目录以录用时的版本为准,且不含增刊、特刊、专刊等;JCR分区及SCI影响因子以录用、发表或提交审核时的最新版本为准;JCR分区指大类分区。
六、提交审核的学术论文网络在线发表(即具有DOI号、在网络可查阅文章全文)视为公开发表。
七、被录用的学术论文应有编辑部的正式录用函和导师签名的论文投稿原件。
八、论文第一作者/专利第一发明人是指博士研究生本人署名第一,或者导师署名第一、本人署名第二;论文第一署名作者指博士研究生本人署名第一;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专利申请人单位必须是华南理工大学。
九、博士研究生申请答辩时,如果其提交审核的学术论文中尚有正式录用但未公开发表(或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但未正式授权)的,允许其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经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可先准予毕业,但暂不审议其学位,待其在毕业后两年内所提交审核的学术论文全部公开发表(或专利授权)后,再由本人提出申请审议其学位。
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是什么?

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是什么?
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主要涉及到论文的质量、发表渠道、发表数量、授权和版权等方面。
具体要求如下:
1. 论文质量要求高:博士研究生是高层次的研究人员,其论文要求具有创新性、独立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能够把握学科前沿,解决学术问题。
2. 发表渠道要有道路: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要选取有一定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刊物和会议,比如SCI(科学引文索引)、EI (工程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以及国内高水平期刊。
3. 发表数量要求一定:一般来说,博士研究生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根据学校和专业不同,发表篇数会有所不同。
另外,在发表数量上要注重质量,不能为了数量而降低质量。
4. 授权和版权必须明确:对于发表论文,博士研究生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保证自己拥有版权和发表权,以免侵犯他人权益。
总之,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严格,其目的在于推动科学研究进步,提高学术水平,并为博士研究生今后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相关规定

大学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相关规定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质量,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根据《医科大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学校对毕业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作出以下相关规定:一、本规定所指学术论文是指研究生在攻读相应学位期间及期后,以学位论文相应内容及在读期间所做科研工作为基础公开发表或参与撰写的学术论文。
二、博士研究生必须将本人的博士学位论文以论著形式(原则上不含短篇报道)在SCI源期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一篇(或已被期刊杂志录用),方准许申请学位。
提交文章补申请学位的期限原则上为毕业后五年内。
要求第一作者(排名第一)SCI学术论著1 篇JCR3区及以上(或IF>3);或1 篇以共同第一作者(排名前二)JCR2区及以上(或IF>5);或以1 篇共同第一作者(排名前三)JCR1区(或IF>8)。
发表的SCI 文章在网络检索到方能领取学位证书。
三、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一般为医科大学,其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按以下4种格式之一规范署名:(一)医科大学+学院(部)名称(校本部各学院(部)及省立临床学院和福总临床学院),如: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名称(含直属和非直属),如: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四)非我校附属医院的通讯作者,可署名2个单位,但其学院(部)或挂靠学院(部)名称必须排在第1位。
如:1.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2. 厦门市中山医院。
2.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2.省立医院。
四、第一作者一般标注一个作者单位。
在我校研究生院备案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可标注2个作者单位,其单位排序及通讯作者署名不做要求,其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不做要求。
五、不按规定署名作者单位名称的文章将不予承认。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毕业后如用于公开发表或申报成果,必须署名医科大学,否则,一经发现我校有权取消原授予的学位并取消其研究生导师的招生资格。
岭南学院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中山大学

岭南学院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导师的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山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和学位论文属于同一领域并具有相关性。
一、论文期刊及篇数规定 理论经济学(学科代码:0201)、应用经济学(学科代码:0202)、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三个学科的博士生申请博士学位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岭南学院中文学术期刊目录(博士生适用)》一类期刊(含一A和一B)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2、在《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一类重要期刊目录》SSCI、SCI收录的经济学、管理学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3、在《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须发表在《岭南学院中文学术期刊目录(博士生适用)》二类期刊或SSCI、SCI收录的经济学、管理学国际期刊上。
两篇论文所在刊物不可同为中山大学出版的刊物。
二、其它规定 1、发表的刊物范围:不含CSSCI扩展版期刊、不含被《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原则(试行)》(2014年修订)列入黑名单的期刊、不含与本学科不相关的刊物。
2、学术论文发表的刊物应为正刊,除特别指明外,不包括增刊、特刊、专刊等。
3、发表的时间要求:中文论文,必须在申请正式答辩前提交已正式发表的纸质版论文;英文论文,必须在申请正式答辩前至少提交论文的Online版本和论文发表的DOI编号。
4、学校或学院公派出国(境)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在国(境)外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署名单位排名时,国外导师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中山大学为第二署名单位也认可。
5、留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与普通全日制学生相同。
6、本规定从2016级博士生开始实施,对于2016级之前的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按照学院原规定执行。
7、本规定由岭南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负责解释。
岭南学院 二O一八年九月 附:《岭南学院中文学术期刊目录(博士生适用)》 。
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社会科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关于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一、基本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应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正式刊出在重要期刊上(重要期刊名录见附件1),另1篇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学术期刊、集刊上。
以上期刊、集刊的增刊不计。
为鼓励博士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凡在清华大学奖励期刊(见附件2)上发表论文或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英文论文并被SSCI 或A&HCI收录,其论文发表数量不作硬性要求。
具体说明如下:1.第一作者允许导师为第一作者时博士生可以是第二作者,且作者单位应署名清华大学的情况;2.重点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必须正式刊出,另1篇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学术期刊、集刊上的学位论文,允许未正式发表,但已被正式录用的情况,除提供正式期刊录用函以及论文原稿外,还应由博士生导师写出认定意见,提交学位分委员会审核;3.博士生在多国国际会议上发表1篇论文(被收入论文集),导师写出认定意见,学位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等同于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学术期刊、集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4.论文博士、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发表论文要求原则上与在校博士生相同。
如果研究生申请答辩时未满足上述基本要求,但满足毕业条件,允许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通过者,可先予毕业,但分委员会暂不审议学位,直至在规定时间期限(博士生毕业后两年)内满足发表论文基本要求后,由本人再申请审议其学位。
二、适用范围1.适用于2008年秋季学期及以后入学的博士生;2.2008年秋季学期前入学的在学博士生,可选择适用本次修订后的要求,也可选择适用未修订的现行要求;3.当前已离校但尚未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适用该生毕业审查时的要求。
附件1:重要期刊名录附件2:奖励期刊目录。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为适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形势,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和科研能力,学校要求提高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标准,根据《关于提高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通知研院〔2016〕45号》、《中山大学关于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论文刊物及篇数规定从2016级博士研究生开始,学院所有学科(包括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1202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和020204金融学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在申请论文预答辩前必须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认定的期刊目录(期刊目录见附件)上发表符合以下要求之一的学术论文:(1)在学院认定的中文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2)在学院认定的英文期刊目录TOPB及以上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
二、其它规定1.学术论文应在申请论文预答辩前正式发表(含在线发表),才能进入申请学位审议阶段。
(1)发表学术论文是指正式刊出、已印刷出版或在线发表的论文;(2)发表学术论文应与学位论文属于同一领域并具有相关性;(3)学术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4)博士生必须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5)当主导师为第一作者时,博士生必须为第二作者;(6)博士生本人第一署名单位名称:中文期刊,统一注释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外文期刊,统一注释为“SunYat-senBusinessSchool,SunYat-senUniversity”;(7)对于在国(境)外发表的SCI(含SCIE)、EI、SSCI、A&HCI收录的学术论文可以是附有导师签名的正式录用通知。
2.学校或学院公派出国(境)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在国(境)外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署名单位排名时,国外导师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中山大学为第二署名单位也可以。
3.学术论文发表的刊物应为正刊,除特别指明外,不包括增刊、特刊、专刊等。
4.本规定的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目录若有调整,则博士生在读期间所有版本均视为有效。
管理类学科博士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管理类学科博士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根据建设与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管理学院的发展目标,管理学院学科分委员会经过认真分析讨论,决定对管理类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需满足下列要求之一:1、在学院认定的A+类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者在学院认定的A+类高水平国际期刊投稿论文1篇,该论文通过第1轮评审、并经修改后已进入第2轮评审。
附导师及学科/领域负责人签字确认的论文投稿信息、第1轮评审意见与结果和进入第2轮评审的论文全文。
论文署名规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博士生是所发表论文的第一或第二作者;在博士生作为第二作者时,第一作者应为导师或副导师;论文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署名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2)当论文作者中只有一位我校在读博士研究生时,博士生作为唯一通讯作者可视为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2、在学院认定的A1或A2类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篇。
3、在SCI/SSC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2篇。
4、在SCI/SSC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认定的国内高水平期刊(公共管理学报、管理科学除外)发表论文1篇。
5、在SCI/SSC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英文论文2篇并由博士生本人参会报告。
由导师与学科负责人签字确认。
6、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认定的国内高水平期刊(公共管理学报、管理科学除外)发表2篇论文,同时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英文论文1篇并由博士生本人参会报告。
7、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认定的国内高水平期刊(公共管理学报、管理科学除外)或SCI/SSC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1篇,同时至少在CSSCI/CSCD检索期刊或E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2篇。
上述期刊论文中应至少有一篇为英文论文,否则须另外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英文论文1篇并由博士生本人参会报告。
说明1、期刊论文发表认定:包括正式发表或给出DOI编号的在线发表论文。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2008年7月修订)一、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博士生培养方案是进行博士生培养工作、教学管理和质量检查的主要依据。
培养方案由研究生院组织各博士点制定与实施。
博士生培养方案一般按二级学科制定,应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研究方向、学位课程(包括必修、选修)设置和考试要求、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实践环节、社会调查、培养方式、阅读书目和资料等方面的内容,应对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中英文名称、课时、开课学期、任课教师、考核方式及阅读书目做出明确的规定。
各单位需组织全体导师集体讨论拟定,经学位评议组审核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
制定博士生培养方案,应体现较高学术起点,要规定博士生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掌握学科前沿动态的程度、应具备的独立科研能力及博士学位论文标准等。
每个博士生都应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应由博士生导师负责组织指导小组和博士生共同制定,在入学后3个月内完成。
个人培养计划除博士生和导师各留一份外,应送一份交教务员监督执行,另一份送研究生院备案。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的依据是本专业培养方案,但应结合研究方向与博士生个人的特点,对培养各个环节作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安排。
要充分注意因材施教,发挥博士生主动性及创造性。
二、培养目标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要求博士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良好的品德和科学修养、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1—2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三、学习年限博士生的学制为3年。
博士生在学期间,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少于整个学习年限的三分之二。
因各种特殊情况,由导师提出,经所在学院(包括中心、医院、实体系,以下简称院系)同意,研究生院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每次申请延长不超过1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7年。
中山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

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专业:学位申请人:导师姓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成员:年月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论文题目: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格式专业:工程力学硕士生:XXX指导教师:XXX(宋体小三,多倍行距,1.25)摘要(小二黑体居中)本文给出了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排版格式要求。
文中格式可作为编排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模板,供博士(硕士)研究生参考使用。
摘要部分说明:“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二,然后空两行。
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
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别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
文中不允许出现插图。
重要的表格可以写入。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2《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模板

附件2:《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模板XX学院(系、中心、医院)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山大学,博士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论文应与学位论文属于同一领域并具有相关性,其他学科的学术论文应属于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
一、论文刊物及篇数规定〔按一级学科(无一级学科授权的,按二级学科)对发表学术论文的篇数、刊物、IF 值做规定;对发明专利等其它可以认定的学术成果做规定等〕A 一级学科(学科代码、学科名称)B 一级学科(学科代码、学科名称)C 一级学科(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代码、学科名称)二、其它规定(各单位视具体情况做规定)1.若中山大学不是第一署名单位时,本单位对可以认可的中山大学署名顺序的规定[ 如学校或本单位公派出国(境)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在国(境)外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署名单位排名] 。
2.对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合作作者排名(含并列第一作者)以及学术论文IF 值的有关规定(注: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中山大学,认定的作者最多人数不超过全部作者排序的前五位)。
3.学术论文应在审议学位的当月月底之前正式发表(含在线发表)。
对于在国(境)外发表的SCI (含SCIE)、EI、SSCI、A&HCI 收录的学术论文可以是附有导师签名的正式录用通知。
对投稿国外顶级学术刊物的论文,发表时间要求可以酌情放宽,但应明确放宽的前提条件。
4.学术论文发表的刊物应为正刊,除特别指明外,不包括增刊、特刊、专刊等。
5.本单位规定的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目录若有调整,则博士生在读期间所有版本均视为有效。
6.从事涉密课题研究的博士生,在开题时已办理相关备案手续的,可以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
7.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博士生申请论文答辩时未达到发表学术论文要求者,可以申请论文答辩。
答辩通过者,可先行毕业,毕业后在规定期限(博士生从入学到获得博士学位七年)内达到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要求的,可以向培养单位提出学位审议申请。
博士毕业论文发表要求

博士毕业论文发表要求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1、北京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在申请学位前,一般应以北京大学名义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未达到要求者,一般不接受其学位申请。
各专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数以及本专业的“重要刊物”、“核心刊物”名称,由各院(系、所、中心)结合本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作出规定,并列入培养方案。
[1]2、武汉大学: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2]3、中国人民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3]4、吉林大学:没有收集到具体文件。
根据送到重庆大学评审的博士论文《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第150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来看,作者发表的5篇论文中只有1篇属于CSSCI,其余4篇均是非期刊论文(其中有一篇是报纸,另3篇为以书代刊。
)5、中国政法大学:公开发表2篇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在学期间第一至第三学期,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每个学期分别提交至少1篇本专业的科研论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并于第一学年末提交学年论文1篇(字数应在1万字以上)。
上述论文经导师评阅合格后,计2学分。
在中期考核之前,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独着正式发表2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
[4]6、西南政法大学:3篇核心期刊说明:该校期刊目录为北大中文核心与CSSCI合并数据,再加上部分经学校承认的期刊或者书籍,共计1500多种。
[5]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篇核心说明:只收集到在职博士生提前毕业要求——在申请提前毕业时,必须在该校认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重点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三篇。
[6]据此推测,正常毕业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不可能高于3篇。
博士毕业论文发表要求

博士毕业论文发表要求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1、北京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在申请学位前,一般应以北京大学名义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未达到要求者,一般不接受其学位申请。
各专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数以及本专业的“重要刊物”、“核心刊物”名称,由各院(系、所、中心)结合本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作出规定,并列入培养方案。
[1]2、武汉大学: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2]3、中国人民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3]4、吉林大学:没有收集到具体文件。
根据送到重庆大学评审的博士论文《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第150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来看,作者发表的5篇论文中只有1篇属于CSSCI,其余4篇均是非期刊论文(其中有一篇是报纸,另3篇为以书代刊。
)5、中国政法大学:公开发表2篇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在学期间第一至第三学期,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每个学期分别提交至少1篇本专业的科研论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并于第一学年末提交学年论文1篇(字数应在1万字以上)。
上述论文经导师评阅合格后,计2学分。
在中期考核之前,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独着正式发表2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
[4]6、西南政法大学:3篇核心期刊说明:该校期刊目录为北大中文核心与CSSCI合并数据,再加上部分经学校承认的期刊或者书籍,共计1500多种。
[5]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篇核心说明:只收集到在职博士生提前毕业要求——在申请提前毕业时,必须在该校认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重点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三篇。
[6]据此推测,正常毕业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不可能高于3篇。
化学学院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

化学学院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已公开或授权的发明专利权人应为“中山大学”。
博士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学术论文应属于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
一、论文刊物及篇数规定按一级学科化学(学科代码0703、包含化学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对发表的学术成果做规定。
第一条博士学位申请者,在学期间完成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科研成果应达到下列之一的基本要求:(1)以第一作者发表或录用论文的SCI影响因子总和达到8.0或以上。
(2)以第一作者发表或录用论文的SCI影响因子总和达到3.0或以上;并作为第一完成人至少公开1项发明专利。
(3)以第二作者在J. Am. Chem. Soc.、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上发表1篇或以上学术论文,且导师认定工作量已达到要求。
对于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上述期刊的其它论文,由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审议确定。
(备注:2017级及以后的博士生不适用。
)第二条对于第一条(1)-(3)款所规定的论文和专利的作者排名,是指除导师以外的署名顺序。
对于“共同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均分影响因子,但文章篇数算一篇。
SCI收录刊物的影响因子以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开会前的最新值为准。
二、其它规定1.申请学位时不计算非第一署名单位的文章。
2.对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合作作者排名(含并列第一作者)以及学术论文IF 值的有关规定(注: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中山大学,认定的作者最多人数不超过全部作者排序的前五位)。
3.学术论文应在审议学位的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开会前正式发表或接收。
4.学术论文发表的刊物应为正刊,除特别指明外,不包括增刊、特刊、专刊等。
5.本单位规定的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目录若有调整,则博士生在读期间所有版本均视为有效。
6.从事涉密课题研究的博士生,在开题时已办理相关备案手续的,可以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2009年7月修订)为了促进我校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提高,保证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现就我校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作如下规定。
理工科类本规定适用于在我校理学、工学门类所有学科申请学位的博士研究生。
一、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博士研究生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须达到以下要求:在国内外SCI、EI(核心)检索源期刊上发表(含被录用)或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或所属学科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并被SCI、EI(光盘版)收录的学术论文2篇。
博士研究生发表的满足上述要求的学术论文中,须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用英文发表,须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已公开发表。
SCI、EI(核心)检索源期刊以学术论文录用时公布的版本为准。
二、学校鼓励博士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国际重要学术期刊(见附表1)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视为达到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三、学校鼓励博士研究生申请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
凡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相当于1篇SCI或EI(光盘版)收录的学术论文。
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学科本规定适用于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艺术学四个一级学科所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金融工程与管理、创新工程与管理、工程与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科技与教育管理、产业经济学、设计艺术学等十个二级学科申请学位的博士研究生。
一、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学术论文为: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见附表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所列期刊(以学术论文录用时公布的版本为准,且均不含以上期刊的增、特、专刊等)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SCI、SCI、A&HCI、EI和ISTP收录的学术论文。
二、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见附表2)被列为A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视为A 类期刊论文;被列为B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视为B类期刊论文.。
《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2016年7月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我校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适用本工作细则。
硕士、博士学位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的学科门类及专业学位种类、领域授予。
对于可授予不同门类学位的学科、专业,可根据原有专业基础以及研究生所学课程、研究课题,授予相应门类学位。
第三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授予工作按照各专业学位试行办法或专业学位全国教学(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另行制定《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位工作实施细则》。
第四条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我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学校实际制定的规章制度,遵守学术规范,在本校学习并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门技术水平者,经我校审查同意,均可按本细则规定向我校申请相应的学位。
申请人不得使用同一篇学位论文重复申请学位。
凡因考试作弊或违反学术规范受到处分的不授予学位。
第二章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条学位评定委员会机构设置(一)学校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由学校主要负责人、各学科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的知名学者组成。
成员一般为25名,主席由校长担任,任期2~3年。
委员会成员由研究生院会同教务部、发展规划办公室提名,校长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
(二)根据学科门类成立若干学位分委员会,协助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
学位分委员会一般由7~15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任期2~3年。
学位分委员会主席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任。
委员会成员由研究生院会同教务部、发展规划办公室提名,报校长批准。
(三)按培养单位成立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教育与学位委员会及本科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
1. 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教育与学位委员会由7~15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家组成,原则上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家总数不低于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且至少有两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青年学术骨干、一名其他学院相关学科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组成成员必须包括院长(主任)、分管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副主任),院长(主任)担任委员会召集人。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为了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提高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现对我校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要求规定如下:一、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有效统计刊物为:1、核心期刊;2、统计源期刊;3、SCI、SSCI、EI收录的期刊或ISTP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集;4、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或《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收录。
以上刊物均不含在增刊中发表的论文;二、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需达到以下要求:1、基本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有效刊物上发表3篇或以上(提前攻博、直博生必须发表4篇或以上)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2篇以本人为第一署名,且至少有1篇已经正式刊出;在《华南理工大学学报》发表多篇论文只以1篇论文计;被录用的学术论文应有编辑部的正式录用函(包括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拟发表卷、期)和导师签名的学术论文投稿原件。
2、质量要求(1)理工类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被SCI、EI(光盘版)索引收录或2篇学术论文被ISTP 索引收录,人文社会科学类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被SCI、EI(光盘版)、SSCI、ISTP、《新华文摘》或《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收录;(2)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用外文撰写并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录用。
3、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要求(1)学校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在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正式公开发表1篇论文,视为达到了发表论文的要求。
各学科的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后确定。
(2)有2篇或以上的学术论文在SCI(光盘版)、EI(光盘版)源刊上接受发表,视为达到了发表论文的要求。
(3)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可提出该学科的论文发表补充规定,由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后确定。
二、学校鼓励研究生申请专利。
一个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可以相当2篇EI收录论文;两个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可以相当于1篇EI收录论文;一个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可以相当于1篇“核心或统计源”刊物论文。
学术论文发表管理制度

学术论文发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医院学术论文发表工作,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医院学术论文的管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的管理制度,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和学术研究人员。
第三条定义1.学术论文:指以医院为单位、科研人员或临床医生为作者,发表于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的研究成绩。
2.科研人员:指医院科研院所工作的专职科研人员。
3.临床医生:指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疗人员。
第二章学术论文发表审核第四条学术论文发表审核的程序学术论文发表审核由医院学术委员会负责。
具体程序如下:1.申报:科研人员或临床医生在准备发表学术论文前,应向所在科研院所或临床科室提出申报,提交论文全文、作者署名和所在单位信息等相关料子。
2.审核:所在科研院所或临床科室应组织专家对申报的学术论文进行审核。
审核内容重要包含学术水平、研究创新性、数据真实性、论文质量等方面。
3.反馈:科研院所或临床科室应及时将学术论文审核结果反馈给作者。
假如审核通过,作者可连续向学术委员会申请发表;假如审核不通过,应告知作者审核不通过的原因,并提出修改看法。
4.再审:作者依据审核看法进行修改后,可重新提交申请并再次经过学术委员会的审核。
第五条学术论文发表审核的标准1.学术水平:论文应具有肯定的学术价值,切实推动医疗领域的科学发展。
2.研究创新性:论文应具备肯定的创新性,能够对现有科研领域有所贡献。
3.数据真实性:论文所供应的数据应真实可靠,并符合科研伦理规范。
4.论文质量:论文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规范,结构合理、内容完整、语言准确。
第六条学术论文发表审核的时限学术论文的发表审核时限不得超出30个工作日,学术委员会应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反馈给作者。
第三章学术论文发表管理第七条学术论文发表成绩的统计科研院所和临床科室应定期对本单位的学术论文发表成绩进行统计,并向学术委员会进行报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前必须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应属于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括综述、短篇、通信、摘要、病例报告。
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ncology in South China)。
发表的学术论文博士生本人应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导师是审查学术论文的第一责任人,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必须经过导师审核同意。
一、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及篇数规定(一)申请基础医学博士学术学位(学科代码1001,分子医学方向),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以排名第一作者在SCI收录刊物(含SCIE)发表学术论文1篇,IF值≥5.0分;2.以排名第一作者在SCI收录刊物(含SCIE)发表学术论文2篇,至少一篇IF值3.0以上,累计IF值≥5.0分;3. 以排名第一作者在自然指数统计的自然科学期刊目录内发表学术论文1篇;4.SCI(含SCIE)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合作作者(含并列第一作者):IF≥10.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2位符合要求;IF≥15.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3位符合要求,署名无并列第一作者的,认可排名前2位作者符合要求;IF≥20.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5位符合要求,署名无并列第一作者的,认可排名前3位作者符合要求。
(二)申请临床医学博士学术学位(学科代码1002)、特种医学博士学术学位(学科代码1009),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 以排名第一作者在SCI收录刊物(含SCIE)发表学术论文1篇,IF值≥3.0分;2. 以排名第一作者在SCI收录刊物(含SCIE)发表学术论文2篇,每篇IF值1.0以上,累计IF值≥3.0分;3.SCI(含SCIE)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合作作者(含并列第一作者):IF≥6.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2位符合要求;IF≥10.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3位符合要求,署名无并列第一作者的,认可排名前2位作者符合要求;IF≥15.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5位符合要求,署名无并列第一作者的,认可排名前3位作者符合要求。
博士生发表文章规定及重点期刊目录(201104)-推荐下载

人文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社会科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关于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一、基本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应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正式刊出在重要期刊上(重要期刊名录见附件1),另1篇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学术期刊、集刊上。
以上期刊、集刊的增刊不计。
为鼓励博士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凡在清华大学奖励期刊(见附件2)上发表论文或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英文论文并被SSCI 或A&HCI收录,其论文发表数量不作硬性要求。
具体说明如下:1.第一作者允许导师为第一作者时博士生可以是第二作者,且作者单位应署名清华大学的情况;2.重点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必须正式刊出,另1篇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学术期刊、集刊上的学位论文,允许未正式发表,但已被正式录用的情况,除提供正式期刊录用函以及论文原稿外,还应由博士生导师写出认定意见,提交学位分委员会审核;3.博士生在多国国际会议上发表1篇论文(被收入论文集),导师写出认定意见,学位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等同于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学术期刊、集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4.论文博士、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发表论文要求原则上与在校博士生相同。
如果研究生申请答辩时未满足上述基本要求,但满足毕业条件,允许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通过者,可先予毕业,但分委员会暂不审议其学位,在规定时间期限(博士生毕业后两年)内,满足发表论文基本要求后,由本人再申请审议其学位。
二、适用范围1.适用于2008年秋季学期及以后入学的博士生;2.2008年秋季学期前入学的在学博士生,可选择适用本次修订后的要求,也可选择适用未修订的现行要求;3.当前已离校但尚未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适用该生毕业审查时的要求。
附件1:重要期刊名录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1《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3《文学遗产》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4《语言文字应用》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5《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馆合办6《中国比较文学》上海外国语大学7《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8《新文学史料》人民文学出版社9《语言科学》江苏徐州师范大学10《文艺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11《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12《当代作家评论》中国作协辽宁分会13《中文信息学报》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交叉学科>14《鲁迅研究月刊》鲁迅博物馆15《世界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16《电子与信息学报》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交叉学科>一级学科哲学1《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2《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3《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学会4《世界宗教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5《中国宗教》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6《道德与文明》中国伦理学会7《现代哲学》中山大学主办8《伦理学研究》中国伦理学会9《美术观察》中国艺术研究院10《中州学刊》河南省社科院11《文艺争鸣》吉林省文联12《逻辑学研究》中国逻辑学会13《世界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4《天津社会科学》天津市社会科学院一级学科历史学 1《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2《近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3《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4《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5《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6《世界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7《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8《史学月刊》河南大学9《史学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10《史学集刊》吉林大学11《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南开大学12《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厦门大学13《中共党史研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所14《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15《史林》上海社会科学院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1《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国家教育部社政司3《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上海社科院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中央编译局6《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局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研究中心8《科学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党校9《学术研究》广东省社科联10《国外理论动态》中央编译局11《思想理论教育》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教科院12《社会主义研究》华中师范大学13《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山东大学14《理论前沿》中央党校15《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学科社会学1《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社会》上海大学3《青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4《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5《社会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6《学海》江苏省社会科学院7《开放时代》广东省社会科学院8《江苏社会科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9《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10《社会科学战线》吉林省社会科学院11《学术界》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2《北京社会科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13《社会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人民大学14《统计研究》中国统计学会15《中国统计》国家统计局16《心理学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7《心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8《心理科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9《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心理与行为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二级学科英语语言文学1《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2《外国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3《中国翻译》中国翻译协会4《外国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5《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6《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7《当代外国文学》南京大学8《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9《中国外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0《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学科科学技术哲学1《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3《科学学研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4《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5《中国科技论坛》科技部发展战略研究院6《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7《中国科技史杂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8《科学技术与辩证法》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二级学科国际关系1《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2《现代国际关系》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3《当代亚太》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4《国际论坛》北京外国语大学5《国际观察》上海外国语大学6《外交论坛》外交学院7《国际政治研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8《欧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9《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二级学科高等教育学1《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清华大学3《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4《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务院学位办6《复旦教育论坛》复旦大学7《比较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8《教育发展研究》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教学会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1《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大学3《成都体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北京体育大学5《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6《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7《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8《体育学刊》华南师范大学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1《新闻战线》人民日报2《新闻记者》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3《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4《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5《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6《当代电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7《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8《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9《电视研究》中央电视台10《新闻大学》复旦大学综合类 1《文史》中华书局2《文史哲》山东大学3《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清华大学4《中华文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5《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6《河北学刊》河北省社科院7《江海学刊》江苏省社科院8《中国典籍与文化》教育部高校古委会9《文献》国家图书馆10《学术月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备注:1.公共管理学科的博士生执行公共管理学院重要期刊目录;2.理论经济学学科的博士生执行经管学院重要期刊目录;3.境外人文社科类正式学术期刊也属重要期刊,但申请审议学位时须经分委员会认定;4.以上重点核心期刊目录适用于相关学科博士生,但不受学科限制;5.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在《科普研究》(中国科普研究所)、新闻学院博士生在《中国记者》(新华社)、《新闻与写作》(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上发表文章,视同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根据中山大学要求,经过讨论确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前必须发表学术论文(不包括综述、短篇、通信、摘要、病例报告),学术论文应属于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
导师是审查学术论文的第一责任人,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必须经过导师审核同意。
单位署名规定: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家或地方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以排名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可署第一或第二单位。
作者排名规定:博士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
并列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符合相关规定可获得认可。
具体要求如下:
一、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及篇数规定
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及篇数按一级学科及申请学位类型分别制
定规定
(一)申请临床医学(学科代码1002)、口腔医学(学科代码1003)、基础医学(学科代码1001)、特种医学(1009)学术学位博士,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以排名为第一作者在中国科学院JCR分区表大类三区以上刊
物(含三区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
2.以排名为第一作者在SCI收录刊物、SCIE收录刊物(IF≥
3.0)
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2篇及以上累计IF≥3.0。
3.以非排名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按以下条件认可:
IF≥6.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2位符合要求;
IF≥10.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3位符合要求,署名无并列第一作者的,认可排名前2位作者符合要求;
IF≥20.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5位符合要求,署名无并列第一作者的,认可排名前3位作者符合要求。
学术学位博士生Meta分析不纳入计算。
(二)申请中西医结合(学科代码1006)博士学术学位,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以排名为第一作者在中国科学院JCR分区表大类三区以上刊物(含三区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
2.以排名为第一作者发表2篇,其中至少1篇在SCI收录刊物、SCIE收录刊物(IF 1.0以上,含1.0)、另外一篇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等主办的系列杂志(仅适用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具体期刊目录见附件)、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排名前400位的杂志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
3.以非排名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按以下条件认可:
IF≥3.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2位符合要求;
IF≥6.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3位符合要求,署名无并列第一作者的,认可排名前2位作者符合要求;
IF≥10.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5位符合要求,署名无并列第一作者的,认可排名前3位作者符合要求。
(三)申请临床医学(学科代码1051)、口腔医学(学科代码1052)博士专业学位,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以排名为第一作者在中国科学院JCR分区表大类三区以上刊物(含三区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
2.以排名为第一作者发表2篇,其中至少1篇在SCI收录刊物、SCIE收录刊物(IF 1.0以上,含1.0)、另外一篇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杂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排名前400位的杂志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3.以非排名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按以下条件认可:
IF≥3.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2位符合要求;
IF≥6.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3位符合要求,署名无并列第一作者的,认可排名前2位作者符合要求;
IF≥10.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5位符合要求,署名无并列第一作者的,认可排名前3位作者符合要求。
二、发表学术论文的其它规定
1.学术论文应在审议学位的当月月底(6月底、12月底)之前正式发表(含在线发表)。
对于在国(境)外发表的SCI(含SCIE)、EI收录的学术论文可以是附有导师签名担保的正式录用通知。
2.学术论文发表的刊物应为正刊,除特别指明外,不包括增刊、特刊、专刊等。
3.本规定所指刊物目录若有调整,则博士生在入学后七年内所有版本均视为有效。
4.从事涉密课题研究的博士生,在开题时已办理相关备案手续的,可以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
5.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博士生申请论文答辩时未达到发表学术论文要求者,可以申请论文答辩。
答辩通过者,可先行毕业,毕业后在规定期限(博士生从入学到获得博士学位七年)内达到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要求的,可以向培养单位提出学位审议申请。
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按《中山大学关于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申请学位的补充规定》(2014年5月)执行。
6.本单位制订的博士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应从2016年级博士生开始实施(含同等学力博士)。
7.本规定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委员会负责解释。
未尽事宜,参照中山大学有关规定执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7年11月
主管领导签名:
日期:
附件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学术学位博士发表学术论文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