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的护理措施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卫版恙虫病教学护理课件
讨论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患者,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尽早采取有效 治疗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和观察。
护理经验分享
护理经验1
对于高热患者,应采取物理降温 措施,如冰敷、酒精擦浴等,避
免使用退烧药,以免加重病情。
护理经验2
对于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应注意保 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和挤压 患处,防止感染。
护理经验3
对于肝脾肿大的患者,应注意卧床 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指标。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恙虫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护理的重点内容
恙虫病的临床表现
详细介绍了恙虫病的常见症状和 体征,如高热、淋巴结肿大、皮 疹等,帮助护理人员识别和评估
病情。
护理措施
针对恙虫病患者的护理需求,提 供了具体的护理操作方法,如病 情观察、物理降温、皮肤护理等, 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心脏疾病、 肺部感染等,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加强呼吸道护理、定期翻身拍背等。
护理措施
一旦出现并发症,需要及时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如吸氧、心电监护等,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 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建议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和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 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提高护理团队的凝 聚力和执行力。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患者,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尽早采取有效 治疗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和观察。
护理经验分享
护理经验1
对于高热患者,应采取物理降温 措施,如冰敷、酒精擦浴等,避
免使用退烧药,以免加重病情。
护理经验2
对于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应注意保 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和挤压 患处,防止感染。
护理经验3
对于肝脾肿大的患者,应注意卧床 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指标。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恙虫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护理的重点内容
恙虫病的临床表现
详细介绍了恙虫病的常见症状和 体征,如高热、淋巴结肿大、皮 疹等,帮助护理人员识别和评估
病情。
护理措施
针对恙虫病患者的护理需求,提 供了具体的护理操作方法,如病 情观察、物理降温、皮肤护理等, 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心脏疾病、 肺部感染等,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加强呼吸道护理、定期翻身拍背等。
护理措施
一旦出现并发症,需要及时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如吸氧、心电监护等,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 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建议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和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 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提高护理团队的凝 聚力和执行力。
恙虫病的护理 ppt课件
(三)淋巴结肿大全身表浅淋巴结常肿大,近焦痂的局部淋 巴结肿大尤为显著。一般大小如蚕豆至鸽蛋大,可移动,有 疼痛及压痛,无化脓倾向,消散较慢,在恢复期仍可扪及。
四)皮疹 约35~100%的患者在4~6病日出现暗红色斑丘疹。 无痒感,大小不一,直径为0.2~0.5cm,先见于躯干,后蔓 延至四肢。轻症者无皮疹,重症者皮疹密集,融合或出血。皮 疹持续3~10天消退,无脱屑,可留有色素沉着。有时在第7 ~8病日发现软硬腭及颊粘膜上有粘膜疹。
恙虫病的护理
胸心六区 黄怡芳
流行病学
1.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野外工作者及青壮年发病率高
2.流行特征:散发 夏秋季 5~11月
6~7月高峰
3.流行地区:恙螨分布在温暖潮湿地区,尤其热带雨林中更
多。东南亚地区的恙螨种类繁多,是世界上恙螨最集中的地
区。我国以东南沿海至西南边境省区为最多,尤其云南至广
(七)预防
消灭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个人防护避免
1.消灭传染源
主要是灭鼠。应发动群众,采用各种灭鼠器与药物相结合的综 合措施灭鼠。
2.切断传播途径
铲除杂草、改造环境、消灭恙螨孳生地是最根本措施。流 行区野外作业时,应铲除或焚烧住地周围50米以内的杂草 ,然后喷洒1~2%敌敌畏。
3.个人防护避免
在溪边草地上坐卧,在杂草灌丛上晾晒衣服。在流行区野外 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工作活动时,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 脚口,身体外露部位涂擦5%的邻苯二甲酸二甲脂(即避蚊 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苯甲酸苄酯或硫化钾溶液;以防 恙螨幼虫叮咬。发现恙螨幼虫叮咬,可立即用针挑去,涂以 酒精或其他消毒剂。
被恙螨叮咬的局部皮肤先有充血、水肿、形成小丘疹,继而 形成水疱,然后坏死和出血,形成黑色痂皮,称为焦痂,焦 痂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内脏普遍充血,肝脾因充血及网状内 皮细胞增生而肿大,心肌呈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炎,肺有出 血性肺炎,肾呈间质性炎症,脑20天,一般为10~14天
恙虫病科普讲座PPT
预防恙虫病的方法
使用防蜱虫产品:涂抹或喷洒含有 驱蜱成分的产品,如驱蚊液、驱蚊 喷雾等。
恙虫病的诊断 和治疗
恙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确诊方法:恙虫病的确诊依靠临床表现 和实验室检查。 治疗方法:恙虫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 素治疗,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恙虫病的知识 普及
恙虫病的知识普及
宣传健康教育:通过宣传恙虫 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 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加强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居住 、工作场所周围的杂草,减少 蜱虫滋生的环境。
恙虫病科普讲座PPT
目录 恙虫病概述 恙虫病的症状 预防恙虫病的方法 恙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恙虫病的知识普及 总结
恙虫病概述
恙虫病概述
什么是恙虫病:恙虫病是由蜱虫叮 咬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蜱虫的生活环境:蜱虫主要生活在 草丛、树林等潮湿的地方。
恙虫病概述
恙虫病的传播途径:蜱虫叮咬感染过恙 虫病的动物后再叮咬人类,将病原体传 播给人类。
总结
总结
恙虫病是一种由蜱虫叮咬传播的传染病 。
预防恙虫病需要注意个人防护和使用防 蜱虫产品。
总结
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助于恙虫病的控 制和治疗。 普及恙虫病知识可以提高公众的防 护意识和预防能力。
谢谢您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赏聆听
恙虫病的症状
恙虫病的症状
早期症状:恙虫病早期症状类 似感冒,包括发热、头痛、乏 力等。
晚期症状:若未及时治疗,恙 虫病可进展为神经系统疾病, 引发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神 经炎等。
预防恙虫病的 方法
预防恙虫病的方法
注意个人防护:在进入蜱虫生活环境时 ,应穿长袖长裤,戴帽子等,减少蜱虫 叮咬的机会。 检查身体:在离开蜱虫生活环境后,应 仔细检查全身是否有蜱虫叮咬,及时将 蜱虫清除。
恙虫病的护理医学PPT课件
.
10
护理措施 (一)高热护理
高热是恙虫病的首发症状之一。发热时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应 用温水或酒精擦浴,效果不明显时按医嘱予药物降温。 1.退热时患者大量出汗,及时更换衣服,以防着凉;保持床单 及被单干燥整洁,病房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鼓励患者多饮水,注意营养和液体补充,进食营养丰富、容 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坚硬食物及刺激物(辣椒、酒等 ),并嘱病人少量多餐,同时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溃疡是本病特征性表现之一,对本病诊断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其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 mm~1.5 cm,焦黑 色,边缘隆起,周围有红晕。不痛不痒,无渗液。痂皮脱落后 ,中央凹陷形成溃疡,基底部呈现淡红色肉芽创面。护理时注 意保持焦痂与溃疡部位的清洁,不能强行撕脱痂皮,局部涂抹 2%甲紫后用无菌敷料覆盖,防止继发感染。因恙虫病侵袭人 体湿润、气味较浓、较隐蔽的部位如腹股沟、肛周、会阴、外 生殖器、腋窝等,偶尔在胸、乳房、脐、趾间、眼睑部位。需 细致检查,精心护理,同时保护患者隐私。
.
13
(四)饮食护理 应给予易消化,少纤维的营养丰富饮食。发热期可给流质或半 流质饮食,多饮水;恢复期患者食欲好转明显,可开始进食 稀饭和软饭,然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
14
(五)心里护理
患者对本病陌生,出现情绪紧张,有的听到恙虫、恙螨即谈 恙色变,胆战心惊,能不能治彻底,会不会终身生体内携带 恙虫;会不会传染给他人以及家人,忧心重重,患者会产生 被隔离、被歧视、被社会抛弃的感觉,有时患者会产生不被 理解及接受的孤独感。针对患者心理特征、文化层次,有针 对性给予心理支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及 家属讲述恙虫病的来龙去脉,传播方式,恙虫病不会由人传 染给人,也不会殃及家人,不会通过性传播,用抗生素是可 以治愈,病死率1%~3%,使患者解除顾虑,安心养病接受治 疗。
恙虫病ppt课件
环境改善
改善居住环境,如加强房屋通 风,保持室内干燥等。
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对恙虫病的认识,提 高预防意识。
宣传教育
宣传途径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途径进行宣传教育 。
重点人群
针对儿童、老年人、野外工作者等重点人群 进行重点宣传教育。
教育内容
介绍恙虫病的传播方式、预防措施、治疗方 法等。
定期更新
根据恙虫病发病情况,及时更新宣传教育内 容。
病原治疗
选用针对恙虫病立克次体的特效药物 进行治疗,如氯霉素、四环素类抗生 素等。
合并症处理
针对患者出现的合并症,如心脏疾病 、肺部感染等,给予相应治疗,同时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治疗方案
病原治疗
氯霉素每日20mg/kg,分2次口 服或静脉滴注,退热后继续用药 3-5天;或四环素类抗生素,如 盐酸多西环素每日10mg/kg,分 2次口服,退热后继续用药3-5天 。严重病例可使用头孢曲松钠等
其他症状
恙虫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咳 痰、胸闷、胸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 、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
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肝肿大、黄 疸、脾肿大等症状。
03
恙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高热、焦痂或溃疡等 典型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
实验室检查
采集患者血液、淋巴结穿刺液 等标本进行恙虫病立克次体的 分离培养,阳性结果可确诊。
避免野外活动
尽量减少在恙螨栖息着防护服
在野外活动时,应穿着 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
露。
定期除草
清理居住环境附近的杂 草,减少恙螨的栖息地
。
控制方法
01
02
03
恙虫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预防和控制
预防和控制
预防蜱虫叮咬:穿长袖衣物、 戴帽子、使用防蚊虫喷雾剂 检查身体:及时发现并移除蜱 虫
预防和控制
接种疫苗:提高抵抗力
诊断和治疗
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通过体液检测和症 状判断 抗生素治疗:早期发现和治疗 的重要性
诊断和治疗
康复和注意事项:定期复查,避免再次 感染
结论
结论
恙虫病的重要性:传染性疾病 需引起重视 预防是关键:个人卫生和环境 卫生的双重防控
结论
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变化,做好防 控工作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恙虫病的科普 知识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病因和症状 预防和控制 诊断和治疗 结论
引言
引言
什么是恙虫病:一种由叮咬传 播的传染病 主要传播途径:蜱虫传播
引言
疾病流行地区:蜱虫较为常见的地区
病因和症状
病因和症状
病因:蜱虫叮咬感染 主要症状:发热、疲劳、头疼 、关节痛等
病因
恙虫病诊断与治疗PPT
免疫调节治疗:针对免疫系统 异常引起的并发症,如过敏、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营养支持治疗:针对营养不良 引起的并发症,如贫血、低蛋
白血症等
心理治疗:针对心理问题引起 的并发症,如焦虑、抑郁等
预防与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
避免在草丛、灌木 丛中活动,减少与 恙虫的接触
穿着长袖长裤,避 免皮肤暴露
使用驱虫剂,减少 被恙虫叮咬的风险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诊断困难:恙虫病 早期症状不明显, 容易与其他疾病混 淆
治疗困难:目前尚 无特效药,治疗效 果有限
预防困难:缺乏有 效的疫苗和预防措 施
传播途径:恙虫病 可通过多种途径传 播,难以控制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治疗方法:更加安全、有效、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更加全面、有效 的预防措施和疫苗
联合用药: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用药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必要时进行监测和调整用药方 案
并发症治疗
抗炎治疗:针对炎症引起的 并发症,如关节炎、肌炎等
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感染引 起的并发症,如肝炎、心肌炎 等
抗生素治疗:针对细菌感染引 起的并发症,如肺炎、脑膜炎 等
恙虫病的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如四环素、 氯霉素等
物理治疗:使用热敷、按摩等方 法缓解症状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清淡,避免 刺激性食物
休息与锻炼:保证充足的休息, 适当进行锻炼,增强体质
对症治疗
抗生素治疗:首选四环素类药物,如多 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抗炎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 匹林、布洛芬等
实验室诊断
显微镜检查:观察恙虫病病原体形态和数量 血清学检测: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水平 核酸检测:检测患者血液、尿液或组织样本中的病原体DNA或RNA 免疫学检测: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如IgM、IgG等
恙虫病科普宣传PPT课件
总结
总结
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螨传播的疾 病,通过科普宣传和预防控制 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请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避免虫咬,加强环境卫生,共 同预防恙虫病的传播。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了解恙虫病
高发地区:亚洲、非洲和澳大利 亚等地。
预防恙虫病
预防恙虫病
避免虫咬:穿长袖长裤、使用虫咬 防护剂等措施可减少受到虫咬的机 会。 居住环境:保持清洁卫生,减少虫 害滋生的环境。
预防恙虫病
科普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恙虫病 科普宣传,提高大众的防范意 识。
识别恙虫病
识别恙虫病
早期症状:恙虫病早期会出现皮 肤瘙痒、红疹等症状。 诊断方法:医生通过观察症状、 采集血液样本等方式进行诊断 。
恙虫病科普宣 传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了解恙虫病 预防恙虫病 识别恙虫病 治疗和防控 恙虫病的影响 总结
引言
引言
简介: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螨传播的 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问题:你知道恙虫病的传播途径和 症状吗?
引言
目标:本PPT将帮助你了解恙虫 病的科普知识。恙螨主要通过感染动 物或叮咬人类传播。 症状:恙螨叮咬引起的感染会导 致皮肤红疹、发痒和发热等症 状。
治疗和防控
治疗和防控
治疗方法:恙虫病患者可通过药 物治疗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来控制疾病。
防控措施:加强公共环境卫生、 控制传染源、加强个人卫生等 是防控恙虫病的重要措施。
恙虫病的影响
恙虫病的影响
人类健康:恙虫病对人类健康造成 一定影响,但通过科学防控可以降 低疾病发病率。
社会经济:恙虫病的发病和治疗对 社会经济也造成一定压力,因此加 强科普宣传和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恙虫病护理PPT课件
45
5. 并发症的护理
消化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在恙虫病流行季节,对怀疑为恙虫病的
患者,应注意观察有无腹痛、呕吐情况 及大便的颜色,常规做大便潜血试验, 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脉搏、血压变化,给 予流质饮食,大便转黄色后改半流质饮 食,避免进食坚硬等刺激性的食物及对 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43
护理
4.头痛护理 因颅内小血管炎和 血管周围炎,患者常伴有头痛, 严重者表现为剧烈的头痛及意识 障碍,须严密观察患者头痛情况 及意识状况。
44
5. 并发症的护理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注意患者有无咳嗽、咳痰、咯血及呼
吸困难等症状,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 畅,定时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排痰,痰 多不易咳出时给予药物雾化吸人2次/d, 以稀化痰液,利于排痰,必要时吸痰。 呼吸困难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
致病性不同与变形杆菌OXk有共同抗原 抵抗力:弱 对氯霉素,四环素敏感
6
流行病学
传染源: 鼠 类: 既是传染源也是储存宿主
7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通过被恙螨(mite)叮咬而传播 地里纤恙螨
红纤恙螨
8
9
恙螨幼虫图片
10
恙螨实际 大小如图所示
11
恙、螨幼虫传播恙虫病示意图
卵 成虫 稚虫
鼠等 幼虫
30
31
32
33
乳头下方与乳晕交 界处也是恙螨叮咬 的地方
34
临床表现
病程第2周:——出现并发症 多脏器损害表现
支气管肺炎、肾功能损害,神经 系统症状、中毒性肝炎.中毒 性心肌炎,消化道出血
35
临床表现
病程第3周: 症状消失,恢复健康 但部分病例可病重死亡
5. 并发症的护理
消化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在恙虫病流行季节,对怀疑为恙虫病的
患者,应注意观察有无腹痛、呕吐情况 及大便的颜色,常规做大便潜血试验, 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脉搏、血压变化,给 予流质饮食,大便转黄色后改半流质饮 食,避免进食坚硬等刺激性的食物及对 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43
护理
4.头痛护理 因颅内小血管炎和 血管周围炎,患者常伴有头痛, 严重者表现为剧烈的头痛及意识 障碍,须严密观察患者头痛情况 及意识状况。
44
5. 并发症的护理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注意患者有无咳嗽、咳痰、咯血及呼
吸困难等症状,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 畅,定时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排痰,痰 多不易咳出时给予药物雾化吸人2次/d, 以稀化痰液,利于排痰,必要时吸痰。 呼吸困难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
致病性不同与变形杆菌OXk有共同抗原 抵抗力:弱 对氯霉素,四环素敏感
6
流行病学
传染源: 鼠 类: 既是传染源也是储存宿主
7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通过被恙螨(mite)叮咬而传播 地里纤恙螨
红纤恙螨
8
9
恙螨幼虫图片
10
恙螨实际 大小如图所示
11
恙、螨幼虫传播恙虫病示意图
卵 成虫 稚虫
鼠等 幼虫
30
31
32
33
乳头下方与乳晕交 界处也是恙螨叮咬 的地方
34
临床表现
病程第2周:——出现并发症 多脏器损害表现
支气管肺炎、肾功能损害,神经 系统症状、中毒性肝炎.中毒 性心肌炎,消化道出血
35
临床表现
病程第3周: 症状消失,恢复健康 但部分病例可病重死亡
恙虫病PPT课件
淋巴结肿大的部位通常在颈部、 腋窝、腹股沟等处,但也可出 现在其他部位。
淋巴结肿大的程度因个体差异 而异,通常为轻度至中度肿大, 但有时可出现明显的淋巴结肿 大。
其他症状
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 头痛、乏力、食欲不 振、咳嗽、恶心、呕 吐等。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眼 部症状,如结膜炎、 角膜炎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 脏疾病的症状,如心 悸、气促等。
施,以缓解患者症状。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遵医嘱治疗,保持良 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提
高机体免疫力。
恙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04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和治疗恙虫病患者
对疑似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减少传染源。
隔离患者
将患者隔离在特定区域,以防止疾病传播。
动物宿主的控制
对恙螨等动物宿主进行灭杀或控制,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02
提醒公众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到恙螨滋生的地方活
动。
监测与报告
03
鼓励公众发现疑似病例后及时报告,以便及早发现和控制疾病
传播。
恙虫病的相关知识
05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恙虫病需与流行性出血热、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等鉴别。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资料,确诊需依赖于病原学或免疫学检 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尿蛋白阳性,血清学检测恙虫病立克次 体抗体阳性。
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流行季节
啮齿类动物是恙虫病的 主要传染源,如鼠类。
恙螨幼虫叮咬传播是主 要的传播方式。
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 和青壮年更易感染。
恙虫病多发于夏秋季节, 与气温和湿度有关。
恙虫病的预防措施PPT课件
降低发病率
宣传材料
宣传单张:介绍恙 虫病的症状、传播 途径和预防措施
海报:展示恙虫病 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视频:介绍恙虫病 的预防措施和注意 事项
宣传手册:详细介 绍恙虫病的预防措 施和治疗方法
1
2
3
4
知识普及
01
恙虫病的传播 途径:通过恙 螨叮咬传播
02
预防措施:避 免在草丛、灌 木丛中活动, 穿长袖长裤, 使用驱蚊剂
03
症状识别:发 热、皮疹、淋 巴结肿大等
04
及时就医:出 现症状及时就 医,避免延误 治疗
THANKS
汇报人
肤暴露
03
使用驱虫剂, 避免被恙螨
叮咬
04
定期检查身 体,发现症 状及时就医
2
恙虫病的症状 与诊断
典型症状
1 发热:体温升高,可达39℃以上 2 皮疹:出现红色斑疹,可伴有瘙痒 3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4 肌肉疼痛: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疼痛 5 肝脾肿大:肝脾肿大,可伴有黄疸 6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社区合作:与社 区医疗机构、卫 生部门等合作, 共同开展恙虫病 预防工作。
4
预防措施的教 育与宣传
健康教育
01
宣传途径:通过 媒体、社区、学 校等渠道进行宣
传
02
宣传内容:介绍 恙虫病的症状、 传播途径、预防
措施等
03
宣传对象:针对 不同人群进行有
针对性的宣传
04
宣传效果:提高 公众对恙虫病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 肌肉疼痛、皮疹等
A
影像学检查:X线、CT 等
C
宣传材料
宣传单张:介绍恙 虫病的症状、传播 途径和预防措施
海报:展示恙虫病 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视频:介绍恙虫病 的预防措施和注意 事项
宣传手册:详细介 绍恙虫病的预防措 施和治疗方法
1
2
3
4
知识普及
01
恙虫病的传播 途径:通过恙 螨叮咬传播
02
预防措施:避 免在草丛、灌 木丛中活动, 穿长袖长裤, 使用驱蚊剂
03
症状识别:发 热、皮疹、淋 巴结肿大等
04
及时就医:出 现症状及时就 医,避免延误 治疗
THANKS
汇报人
肤暴露
03
使用驱虫剂, 避免被恙螨
叮咬
04
定期检查身 体,发现症 状及时就医
2
恙虫病的症状 与诊断
典型症状
1 发热:体温升高,可达39℃以上 2 皮疹:出现红色斑疹,可伴有瘙痒 3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4 肌肉疼痛: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疼痛 5 肝脾肿大:肝脾肿大,可伴有黄疸 6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社区合作:与社 区医疗机构、卫 生部门等合作, 共同开展恙虫病 预防工作。
4
预防措施的教 育与宣传
健康教育
01
宣传途径:通过 媒体、社区、学 校等渠道进行宣
传
02
宣传内容:介绍 恙虫病的症状、 传播途径、预防
措施等
03
宣传对象:针对 不同人群进行有
针对性的宣传
04
宣传效果:提高 公众对恙虫病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 肌肉疼痛、皮疹等
A
影像学检查:X线、CT 等
C
恙虫病护理PPT课件
43
护理
• 4.头痛护理 因颅内小血管炎 和血管周围炎,患者常伴有头痛, 严重者表现为剧烈的头痛及意识 障碍,须严密观察患者头痛情况 及意识状况。
44
5. 并发症的护理
•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注意患者有无咳嗽、咳痰、咯血及
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 通畅,定时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排痰, 痰多不易咳出时给予药物雾化吸人2次 /d,以稀化痰液,利于排痰,必要时 吸痰。呼吸困难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
致病性不同与变形杆菌OXk有共同抗原 抵抗力:弱 对氯霉素,四环素敏感
6
流行病学
传染源: 鼠 类: 既是传染源也是储存宿主
7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通过被恙螨(mite)叮咬而传播 地里纤恙螨
红纤恙螨
8
9
恙螨幼虫图片
10
恙螨实际 大小如图所示
11
恙、螨幼虫传播恙虫病示意图
卵 成虫 稚虫
鼠等 幼虫
40
护理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 氯霉素的一个严重不良反应是骨髓抑
制,所以在使用氯霉素时应注意观察 血象变化,若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或皮肤紫癜等出血倾向时应立即报告 医生停药。
41
护理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 服用四环素类药物应观察消化道症状,
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及有无过敏 反应。此外,四环素类药物有乳牙色素 沉着和牙釉质发育不良及致畸胎的不良 反应,因此孕妇、哺乳妇和7岁以下患儿 禁用此药。同时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时应 避免与牛奶、钙、铁、镁食物或含有上 述成分的药物同服,需服用时要间隔3h 以上。
13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田间劳作的农民、野外作业人员
(伐木、筑路工人、地质勘探人员等)、 野外训练部队和野外旅游者等受恙螨侵 袭机会较多,容易发生感染。
护理
• 4.头痛护理 因颅内小血管炎 和血管周围炎,患者常伴有头痛, 严重者表现为剧烈的头痛及意识 障碍,须严密观察患者头痛情况 及意识状况。
44
5. 并发症的护理
•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注意患者有无咳嗽、咳痰、咯血及
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 通畅,定时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排痰, 痰多不易咳出时给予药物雾化吸人2次 /d,以稀化痰液,利于排痰,必要时 吸痰。呼吸困难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
致病性不同与变形杆菌OXk有共同抗原 抵抗力:弱 对氯霉素,四环素敏感
6
流行病学
传染源: 鼠 类: 既是传染源也是储存宿主
7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通过被恙螨(mite)叮咬而传播 地里纤恙螨
红纤恙螨
8
9
恙螨幼虫图片
10
恙螨实际 大小如图所示
11
恙、螨幼虫传播恙虫病示意图
卵 成虫 稚虫
鼠等 幼虫
40
护理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 氯霉素的一个严重不良反应是骨髓抑
制,所以在使用氯霉素时应注意观察 血象变化,若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或皮肤紫癜等出血倾向时应立即报告 医生停药。
41
护理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 服用四环素类药物应观察消化道症状,
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及有无过敏 反应。此外,四环素类药物有乳牙色素 沉着和牙釉质发育不良及致畸胎的不良 反应,因此孕妇、哺乳妇和7岁以下患儿 禁用此药。同时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时应 避免与牛奶、钙、铁、镁食物或含有上 述成分的药物同服,需服用时要间隔3h 以上。
13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田间劳作的农民、野外作业人员
(伐木、筑路工人、地质勘探人员等)、 野外训练部队和野外旅游者等受恙螨侵 袭机会较多,容易发生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传播途径 恙螨幼虫是本病传播媒介。恙螨种 类近3000多种,但能传播本病者主要为地里恙螨, 红恙螨与高湖恙螨。其生活史包括卵、幼虫、稚虫、 蛹和成虫。仅幼虫营寄生生活需吸吮动物的体液, 其余发育段皆为自营生活。由于幼虫一生中仅叮咬 动物或人一次,所以由感染鼠类获得立克次体的恙 螨幼虫,在当代无传播机会,经稚虫、蛹、发育为 成虫产卵。立克次体经卵传至下一代(第二代)幼 虫,当第三代幼虫叮刺动物或人时,立克次体随唾 液传入新的宿主,故称为隔代传播人群易感性人群 对本病均易感,但病人以青壮年居多。感染后免疫 期仅持续数月,最长达10个月。且只能获得对园株 病原体的免疫力,故可再次感染不同株而发病。
(三)流行特征由于鼠类及恙虫的滋生、繁殖受气 候与地理因素影响较大,本病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与 地区性。北方10、11月高发季节,南方则以6~8月 为流行高峰,11月明显减少、而台湾、海南、云南 因气候温暖,全年均可发病。本病多为散发,偶见 局部流行。恙螨多生活在温暖、潮湿、灌木丛边缘、 草莽平坦地带及江湖两岸。
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受染的恙螨幼虫叮咬人体后,病原体先在局部 繁殖,然后直接或经淋巴系统入血,在小血管内皮 细胞及其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生长繁殖,不断 释放立克次体及毒素,引起立克次体血症和毒血症。 立克次体死亡后释放的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本 病的基本病变与斑疹伤寒相似,为弥漫性小血管炎 和小血管周围炎。小血管扩张充血,内皮细胞肿胀、 增生、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皮疹由立克次体在真皮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引起 内皮细胞肿胀、血栓形成、血管炎性渗出及浸润所 致。
疾病特征
焦痂与溃疡是该病的特殊体征,某组病例总结,98%的病 例有此特征。当皮肤受咬后,首先出现红色丘疹,继而变为 水疱,以后中心部坏死,形成黑色痂皮,即焦痂。焦痂呈圆 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2-10毫米,也可小至1毫米或大至15 毫米,周围绕以红晕,稍隆起成围堤状。痂皮脱落后形成小 溃疡。溃疡也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整齐而稍隆起,基底洁 净。焦痂好发于腋窝、腹股沟、外生殖器、腰、背等处,一 般只有一个,有时可有二,三个。由于焦痂与溃疡不痛不痒, 通常匿于隐蔽处,病人和医生往往不易察觉,易造成漏诊误 诊。
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幼虫叮咬的局部,因毒素损害、小血管形成栓塞、 出现丘疹、水泡、坏死出血后成焦痂,痂脱即成溃 疡。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尤以焦痂附近的淋巴最 为明显。体腔如胸腔、心包、腹腔可见草黄色浆液 纤维蛋白渗出液,内脏普遍充血,肝脾可因网状内 皮细胞增生而肿大,心脏呈局灶或弥漫性心肌炎; 肺脏可有出血性肺炎或继发性支气管肺炎;脑可发 生脑膜炎;肾脏可呈广泛急性炎症变化;胃肠道常 广泛充血。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0天,一般为10~14天。 (一)毒血症症状起病急骤,先有畏寒或寒颤, 继而发热,体温迅速上升,1~2天内可达39~41℃, 呈稽留型、弛张型或不规则型。伴有相对缓脉、头 痛、全身酸痛、疲乏思睡、食欲不振、颜面潮红, 结合膜充血。个别患者有眼眶后痛。严重者出现谵 语、烦躁、肌颤、听力下降,脑膜刺激征,血压下 降,还可并发肺炎。发热多持续1~3周。
流行病学
病分布很广,横跨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带及亚 热带地区,但以东南亚、澳大利亚及远东地区常见。 我国主要发生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云南、 四川、贵州,江西、新疆、西藏等省、自治区,以 沿海岛屿为多发。近年江苏、山东、安徽和某些地 区也有小流行或散发。
(一)传染源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如沟鼠、黄胸鼠、家鼠、田鼠等。野兔、家 兔、家禽及某些鸟类也能感染本病。鼠类感 染后多隐性感染,但体内保存立克次体时间 很长,故传染期较长。人患本病后,血中虽 有立克次体,但由于恙螨刺螫人类仅属偶然 现象,所以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恙虫病的护理
恙虫病 的概念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 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 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 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恙虫病的疾病病原
恙虫病立克次体呈双球或短杆状,多成对排列,大小不等,约0.2~ 0.5μ m×0.3~1.5μ m,寄生于细胞浆内。用姬姆萨染色,细胞核呈紫 红色,胞浆为淡蓝色,立克次体为紫红色靠近胞核旁,成堆排列。患者 的血液等标本接种在鸡胚卵黄囊,Hela细胞中均可分离出病原体。小白 鼠对其很敏感,常用来作病原分离。本立克次体株特异性抗原血清型较 多,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可分为5型:Karp,Gilliam,kato, Fan及Chon。近又鉴定出3个新的抗原型,总共已发现8个抗原型。因 不同地区、不同株间的抗原性与毒力均有差异,故病情及病死率的差异 也较大,恙虫病立克次体另具有与变形杆菌OXk共同抗原成分的耐热多 糖抗原,临床上常用变形杆菌OXk为抗原作凝集试验协助诊断。但与 OX2、OX19不发生凝集反应。病原体耐寒不耐热,低温可长期保存,20℃能存活5周,加热56℃10分钟即被杀灭;对一般消毒剂极为敏感。
疾病传播
恙虫病立克次体由恙螨(常为红纤恙螨及地理纤恙螨) 经卵传递,以叮咬取食物时传给诸如森林及农村鼠类,包括 家鼠,田鼠,及野鼠等。人体感染在恙螨幼虫叮咬后发生。 潜伏期约6-21天左右(平均10-12天),起病往往突然,典 型病例常以恶寒或寒战开始,在第一周,体温迅速上升至 39-40度,常见有严重的头痛,并有结膜感染充血。在发热 的5-8天,躯体常出现斑疹,并常扩展到手臂和腿。他们可 能很快消退,或变成斑丘疹,色泽加深。在发热的第1周, 可有咳嗽;第2周,可发生肺炎。发病同时可见有四肢酸痛, 疲乏思睡,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在重笃病例,脉率增加,血压下降,出现谵妄,昏迷及肌肉 抽搐,间质性心肌炎也比其他立克次体病更常见。
(二)传播途径 恙螨幼虫是本病传播媒介。恙螨种 类近3000多种,但能传播本病者主要为地里恙螨, 红恙螨与高湖恙螨。其生活史包括卵、幼虫、稚虫、 蛹和成虫。仅幼虫营寄生生活需吸吮动物的体液, 其余发育段皆为自营生活。由于幼虫一生中仅叮咬 动物或人一次,所以由感染鼠类获得立克次体的恙 螨幼虫,在当代无传播机会,经稚虫、蛹、发育为 成虫产卵。立克次体经卵传至下一代(第二代)幼 虫,当第三代幼虫叮刺动物或人时,立克次体随唾 液传入新的宿主,故称为隔代传播人群易感性人群 对本病均易感,但病人以青壮年居多。感染后免疫 期仅持续数月,最长达10个月。且只能获得对园株 病原体的免疫力,故可再次感染不同株而发病。
(三)流行特征由于鼠类及恙虫的滋生、繁殖受气 候与地理因素影响较大,本病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与 地区性。北方10、11月高发季节,南方则以6~8月 为流行高峰,11月明显减少、而台湾、海南、云南 因气候温暖,全年均可发病。本病多为散发,偶见 局部流行。恙螨多生活在温暖、潮湿、灌木丛边缘、 草莽平坦地带及江湖两岸。
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受染的恙螨幼虫叮咬人体后,病原体先在局部 繁殖,然后直接或经淋巴系统入血,在小血管内皮 细胞及其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生长繁殖,不断 释放立克次体及毒素,引起立克次体血症和毒血症。 立克次体死亡后释放的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本 病的基本病变与斑疹伤寒相似,为弥漫性小血管炎 和小血管周围炎。小血管扩张充血,内皮细胞肿胀、 增生、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皮疹由立克次体在真皮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引起 内皮细胞肿胀、血栓形成、血管炎性渗出及浸润所 致。
疾病特征
焦痂与溃疡是该病的特殊体征,某组病例总结,98%的病 例有此特征。当皮肤受咬后,首先出现红色丘疹,继而变为 水疱,以后中心部坏死,形成黑色痂皮,即焦痂。焦痂呈圆 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2-10毫米,也可小至1毫米或大至15 毫米,周围绕以红晕,稍隆起成围堤状。痂皮脱落后形成小 溃疡。溃疡也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整齐而稍隆起,基底洁 净。焦痂好发于腋窝、腹股沟、外生殖器、腰、背等处,一 般只有一个,有时可有二,三个。由于焦痂与溃疡不痛不痒, 通常匿于隐蔽处,病人和医生往往不易察觉,易造成漏诊误 诊。
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幼虫叮咬的局部,因毒素损害、小血管形成栓塞、 出现丘疹、水泡、坏死出血后成焦痂,痂脱即成溃 疡。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尤以焦痂附近的淋巴最 为明显。体腔如胸腔、心包、腹腔可见草黄色浆液 纤维蛋白渗出液,内脏普遍充血,肝脾可因网状内 皮细胞增生而肿大,心脏呈局灶或弥漫性心肌炎; 肺脏可有出血性肺炎或继发性支气管肺炎;脑可发 生脑膜炎;肾脏可呈广泛急性炎症变化;胃肠道常 广泛充血。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0天,一般为10~14天。 (一)毒血症症状起病急骤,先有畏寒或寒颤, 继而发热,体温迅速上升,1~2天内可达39~41℃, 呈稽留型、弛张型或不规则型。伴有相对缓脉、头 痛、全身酸痛、疲乏思睡、食欲不振、颜面潮红, 结合膜充血。个别患者有眼眶后痛。严重者出现谵 语、烦躁、肌颤、听力下降,脑膜刺激征,血压下 降,还可并发肺炎。发热多持续1~3周。
流行病学
病分布很广,横跨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带及亚 热带地区,但以东南亚、澳大利亚及远东地区常见。 我国主要发生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云南、 四川、贵州,江西、新疆、西藏等省、自治区,以 沿海岛屿为多发。近年江苏、山东、安徽和某些地 区也有小流行或散发。
(一)传染源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如沟鼠、黄胸鼠、家鼠、田鼠等。野兔、家 兔、家禽及某些鸟类也能感染本病。鼠类感 染后多隐性感染,但体内保存立克次体时间 很长,故传染期较长。人患本病后,血中虽 有立克次体,但由于恙螨刺螫人类仅属偶然 现象,所以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恙虫病的护理
恙虫病 的概念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 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 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 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恙虫病的疾病病原
恙虫病立克次体呈双球或短杆状,多成对排列,大小不等,约0.2~ 0.5μ m×0.3~1.5μ m,寄生于细胞浆内。用姬姆萨染色,细胞核呈紫 红色,胞浆为淡蓝色,立克次体为紫红色靠近胞核旁,成堆排列。患者 的血液等标本接种在鸡胚卵黄囊,Hela细胞中均可分离出病原体。小白 鼠对其很敏感,常用来作病原分离。本立克次体株特异性抗原血清型较 多,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可分为5型:Karp,Gilliam,kato, Fan及Chon。近又鉴定出3个新的抗原型,总共已发现8个抗原型。因 不同地区、不同株间的抗原性与毒力均有差异,故病情及病死率的差异 也较大,恙虫病立克次体另具有与变形杆菌OXk共同抗原成分的耐热多 糖抗原,临床上常用变形杆菌OXk为抗原作凝集试验协助诊断。但与 OX2、OX19不发生凝集反应。病原体耐寒不耐热,低温可长期保存,20℃能存活5周,加热56℃10分钟即被杀灭;对一般消毒剂极为敏感。
疾病传播
恙虫病立克次体由恙螨(常为红纤恙螨及地理纤恙螨) 经卵传递,以叮咬取食物时传给诸如森林及农村鼠类,包括 家鼠,田鼠,及野鼠等。人体感染在恙螨幼虫叮咬后发生。 潜伏期约6-21天左右(平均10-12天),起病往往突然,典 型病例常以恶寒或寒战开始,在第一周,体温迅速上升至 39-40度,常见有严重的头痛,并有结膜感染充血。在发热 的5-8天,躯体常出现斑疹,并常扩展到手臂和腿。他们可 能很快消退,或变成斑丘疹,色泽加深。在发热的第1周, 可有咳嗽;第2周,可发生肺炎。发病同时可见有四肢酸痛, 疲乏思睡,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在重笃病例,脉率增加,血压下降,出现谵妄,昏迷及肌肉 抽搐,间质性心肌炎也比其他立克次体病更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