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主要建筑思潮与流派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c941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e.png)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西方设计流派是指西方国家在设计领域中的各种风格和流派。
这些设计流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文化背景下形成,并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西方设计流派的知识点,展示其独特的特点和对设计界的贡献。
一、巴洛克风格(Baroque Style)巴洛克风格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其特点是装饰华丽、线条优美、造型复杂。
巴洛克风格的设计充满了壮丽、优雅和夸张的元素,常被用于宫殿、教堂、宗教画等领域。
巴洛克风格的色彩鲜明、光影变化多端,给人以华丽、浮夸的感觉。
二、新古典主义风格(Neoclassical Style)新古典主义风格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是对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的一种回归。
新古典主义风格注重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模仿和借鉴,强调对称、简洁、平衡的设计原则。
这种风格的设计作品常见于政府建筑、公共场所和一些重要纪念碑。
三、艺术装饰风格(Art Nouveau Style)艺术装饰风格兴起于19世纪末的法国,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国和美国。
这种风格的设计追求自然形态和线条的流动感,强调曲线、花朵和植物的图案,具有独特的艺术感和装饰性。
艺术装饰风格的设计作品经常出现在建筑、家具、珠宝和平面设计领域。
四、现代主义风格(Modernism Style)现代主义风格在20世纪初兴起,并对当代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主义追求简洁、功能性和工业化生产的原则,反对过度的装饰和复杂性。
这种风格的设计作品注重形式的纯粹、材料的实用和结构的合理。
现代主义风格在建筑、家具、平面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五、后现代主义风格(Postmodernism Style)后现代主义风格是20世纪后期的一种设计思潮,对现代主义风格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各种元素的混合和碰撞,追求个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包容。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作品常以戏剧性的形式表达,突破传统的设计限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专项试题:名词解释
![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专项试题: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709380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7.png)
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专项试题:名词解释2017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专项试题:名词解释考生们在复习《中外建筑史》时都知道有很多的知识考点,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专项试题:名词解释,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1. 主流建筑风格; 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类型和相应的建筑型制和建筑风格主流建筑风格具有独特性、统一性和稳定性三大特征2. 吉萨金字塔群;胡夫、哈夫拉、孟卡乌拉,方锥形金字塔的代表,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大斯芬克斯4. 山岳台建筑;古代西亚,用于崇拜天体、崇拜山岳、观测星相6. 帕赛玻里斯;波斯帝国时期,两个仪典大厅、后宫、财库以“三门厅”为联系8. 希腊三柱式;1、多立克柱式-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代表着男性的阳刚之美2、爱奥尼柱式-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代表着女性的阴柔之美3、科林斯柱式-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代表着生命的华贵之美9. 雅典卫城;古希腊最代表性的建筑群,几乎影响了此后欧洲几千年的建筑,现今仍是世界上最经典的建筑群之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卫城建在一陡峭的山冈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
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像,主要建筑是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卫城山门和卫城中心的雅典娜帕提农铜像。
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从城下仰望,都能看到较为完整与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
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也是全希腊的精神文化以及政治中心。
包括:山门、雅典娜神像、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
其建筑特点:1、突破了小小城邦国家和地域的局限性,综合了原来分别流行于大希腊和小亚西亚的多立克艺术和爱奥尼艺术。
2、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
雅典卫城建在希腊雅典城中央的一个突起的不大的山冈上。
剧场会堂建筑代表:麦迦洛波里期剧场。
20世纪60年代建筑设计风格
![20世纪60年代建筑设计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5756d0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4.png)
20世纪60年代建筑设计风格
摘要:
1.20 世纪60 年代建筑设计风格的背景和特点
2.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和影响
3.反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和流派
4.代表性建筑和设计师
5.20 世纪60 年代建筑设计风格的影响和意义
正文:
20 世纪60 年代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期,建筑设计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逐渐成为主流,但也出现了一系列反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和流派。
这些思潮和流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设计的走向,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现代主义建筑是20 世纪60 年代建筑设计风格的主要特点。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性和简约性,追求形式和结构的一致性。
这种风格在二战后迅速崛起,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包括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等。
然而,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普及,一些人对这种风格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他们认为现代主义建筑过于冷漠和理性,缺乏人情味和文化内涵。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反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和流派应运而生。
这些思潮和流派包括后现代主义、高技派、新古典主义等。
20 世纪60 年代的代表性建筑和设计师包括安藤忠雄、贝聿铭、保罗·鲁
道夫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20 世纪60 年代建筑设计风格的特点,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总的来说,20 世纪60 年代建筑设计风格是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受到了挑战和冲击,但同时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外国现代设计史知识点
![外国现代设计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60f6e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0.png)
外国现代设计史知识点导言:外国现代设计史是设计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到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设计风格、思想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外国现代设计史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设计的发展历程。
一、巴洛克艺术与建筑巴洛克艺术和建筑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是一种充满动态和装饰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设计注重对称性、曲线和运动感,追求宏伟壮丽的效果。
柱形、壁龛和半圆形的构造是巴洛克设计的典型特征。
二、包豪斯学派包豪斯学派成立于20世纪初的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
包豪斯倡导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注重材料的实用性和工艺的精确性。
包豪斯设计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结合,强调设计要服务于大众。
三、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的欧洲,是一种追求艺术与生活融合的设计风格。
此运动主张艺术应该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人们的生活环境。
装饰艺术运动注重线条的流动性、花纹的丰富性和色彩的鲜明性。
四、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20世纪初兴起,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和设计观念。
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形式的简化、功能的实现和机械化的生产。
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师有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沃格尔斯等。
五、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是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注重垂直线条和尖拱形的设计,追求空间的延伸和向上发展。
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坎特伯雷大教堂等。
六、现代印刷术的影响现代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对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刷技术的发展使设计在视觉传达方面更加丰富多样,文字、图像和颜色可以更加精确地表达设计者的意图。
七、国际风格20世纪中叶,国际风格成为现代设计的主流流派之一。
国际风格注重简约的几何形式、尺度的均衡和色彩的纯粹性。
这种设计风格强调功能性,追求普适性和全球性。
八、数码设计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数码设计成为现代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码设计涉及到图像处理、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等多个方面,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工具。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a4481d7e561252d380eb6eb0.png)
前现代主义时期
· 工艺美术运动:从传统中借取手工艺精神。
· · 新艺术运动:从自然中获取纹理和图案。 都没有找到真正适合材料的形式。 没有找到真正适合工业生产方式的形式。
三、流派时期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建筑方面,这都应该是世界建筑史上最狂 飙突进、最有革命性的一个时期,流派纷呈,英才辈出。建师们追 逐革命、理想、社会责任、历史感等等具有深刻意义的崇高目标, 并且建立了现代城市规划和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体系,诞生了一大 批令人景仰的伟大建筑师,留下了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
主要建筑观点
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当代建筑应该体现工业化的精神 。 1、反传统,反对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抛开历史上建筑风格和样式 的束缚,按照今日建筑的逻辑,灵活自由地进行创作。 2、强调建筑师要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需求和经济问题。
3、主张采用新技术成就,在建筑设计中注意发挥新材料、新结构和新设备、工 业化施工的特点。
代表作 William Morris, Red House
红屋 Red House Philip Webb 1859-1860 平面 L 形,外材料:当地红砖, 按功能开窗,材料、功能、艺术 造型三者结合。
Deanary Garden
工 艺 美 术 运 动
• 莫里斯William Morris:富商 • 学历:牛津大学神学 • 特长:平面设计,涉 及织物、墙纸、瓷砖、地毯、彩色玻璃
1927年斯图加特魏森霍夫国际建筑展
包豪斯(Bauhaus):
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旨在培养现代设计人才的教育机构,也是世界上第一 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奠基者。它的 成立也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正式诞生。
评价: 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奠基者; 奠定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 创立的理性设计特征为日后欧洲工业产品 设计风格打下基础。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139b30dd852458fb770b56e7.png)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1、巴洛克风格这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
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2、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
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
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3、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
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
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分支一览表(安显楼)
![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分支一览表(安显楼)](https://img.taocdn.com/s3/m/b2247a87cc22bcd126ff0cd3.png)
当代建筑
新现代主义风格
比喻古典主义
代表人物:马里奥·博塔
代表作:圣约翰教堂
后现代主义装饰商业建筑
减
少
约西格拉姆大厦
理性主义(功能主义)
:一切从功能出发,建筑
的形式服从建筑的功能
密
斯
名言:少即是多
代表作: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格
罗
皮
乌
斯
开创现代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教育设计救国,带有社会性质
代表作:法古斯工厂
包豪斯校舍
柯
布
西
埃
名言:建筑是住房的机器
代表作:萨沃伊别墅
基本古典主义
代表人物:阿尔多·罗西、拉斐尔·莫尼奥
代表作:巴西集合住宅,博尼苏丹博物馆
新都市主义
典雅
主义
(形式主义
代表人物:山崎实(雅玛萨基)
代表作品:纽约世贸中心
年代
(大约)
建筑思潮
10年-20年
早期-发展期
30-50年代
成熟期
50年代—70年代
鼎盛时期
80-90年代
物极必反
以后
当代建筑
现代建
筑的发
展历程
(20世纪)
现代主义建筑:为穷苦阶级服务、带有社会性(包豪斯的成立标志着现代现代设计的诞生)1928年瑞士成立CIAM通过《雅典宪章》
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在国际建筑界的统治地位)
有机主义(赖特、阿尔托)
:局部属于整体、整体属部、局部和整体又与环境相协调.
代表作:流水别墅、
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
国际主义风格
(由于2战大批建筑师来到美国,美国社会阶层不同于欧洲国家,服务对象发生变化)
当代建筑主要思潮和流派
![当代建筑主要思潮和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6ba70116f705cc175427095a.png)
当代建筑主要思潮和流派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
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
1927年在密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
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
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
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二、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四、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五、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
同时,怀疑、批评、责难也开始增多。
1966美国建筑师文丘里(R.Venturi)发表着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这本书明确地提出了种种同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
如果说1923年出版的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经典性着作,那么《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可以说是后现化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最重要的纲领性文献。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出现有着比单纯的喜新厌旧更深刻的原因。
当代建筑主要思潮和流派
![当代建筑主要思潮和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f1063a830b4c2e3f572763cb.png)
当代建筑主要思潮和流派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
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
1927年在密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
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
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
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二、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四、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五、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
同时,怀疑、批评、责难也开始增多。
1966美国建筑师文丘里(R.Venturi)发表着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这本书明确地提出了种种同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
如果说1923年出版的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经典性着作,那么《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可以说是后现化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最重要的纲领性文献。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出现有着比单纯的喜新厌旧更深刻的原因。
浅谈当代建筑造型设计的思潮与流派
![浅谈当代建筑造型设计的思潮与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7b1ba8395a8102d276a22f82.png)
6 解构主义及反 构成主义
解构主义是后结构主义哲学家 3 德里 达的代表性理论, 在哲学、语言学和文艺批评 领域译作消解哲学、 解体批评, 分解论、 解构 和解构主义等. 后结构主义否定结构主义把语言当成一 个封闭的 稳定的、有明确含号 与符号之间的比较和差异之中。 由于建筑现象的复杂, 加上人为的复杂表 述, 解构在建筑中的含义很不容易确切表达, 许多被认为是解构主义的作品, 与解构理论之 FI并无直接关系。 R 概括地说, 建筑中 的解构〔 或 解构主义建筑)是指后结构主义的解构理论在 建筑创作中的反映
不绝如 缕。
3 个性建筑一 建 筑形象 构成
( I )突出、强调建筑物的竖向线条是当代 建筑师常采用的手法, 它能使建筑物产生一种 飘逸而上的感觉, 一种直抒胸臆的情怀, 常常 使人联想到勃勃的生机和气息 .简单的1}向线 条排列的建筑方面并不困难, 但是, 与环境结 合是建筑外观处理上常遇到的主要问题。这 就依靠建筑师根据建筑物所处具体位置,建 筑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也是建筑师白身 尺度感一个体现. (2 )突出平整外形的设计造型较多体现在 办公,宾馆建筑, 在繁华喧杂的建筑群中, 运 用平面整体性为主立面, 在平整外形的基础再 迫求某些线条、门窗的变化, 使建筑物脱颖而 出, 给人一种清朗、简朴的造型, 表达一种大 度、高尚的意境。反而有些办公建筑采用复 杂、多变的主立面会带给人们一种繁琐,心烦 的感觉和视觉效果。 建筑造型应该是活泼的, 没有任何框框和
的 纲领性文献.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出现有着比单纯 的“ 喜新厌旧’ 更深刻的原因。 加世纪是各方 面变化迅速的时代。 相隔50 年左右, - 80年 70 代的西方社会同20 - 30年代的情况相比, 变化 巨大。文丘里的建筑观点反映着这一改变, 他 说出了许多人想说未悦,或说不清楚的建筑艺 术观念, 他把事情挑明了.从而推动了加 世纪 后期建筑思潮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5 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建筑思潮源远流长, 建筑领域的 新古典主义也是频仍出现的思潮 , 人们甚至创 造出新新古典主义之类的名称, 以示不同时期 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别。 在 20 坦 己在世界范围内, 烤, 各种新古典主义建 筑仍大量出现, 即在现代主义建筑极盛时期, 各国各地区形形色色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仍是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9944343f866fb84ae45c8d5f.png)
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古典主义、后现代形式主义)①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
②提倡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双重译码”的标识特征;③试图创立以非理性的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为美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
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费城老年人公寓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当时西方建筑师探索信息社会建筑发展方向的一种潮流,它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建筑流派:1)隐喻主义:①针对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反传统、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而提出的,是后现代主义的三大建筑流派之一。
②主张通过运用建筑语言、建筑形象,将建筑拟人化、拟物化,使之产生特有的组合气氛,唤起人们对不同建筑及其片段的种种观感,产生比喻效果。
③它可以丰富建筑,使其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其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隐喻主义不拘泥于后现代主义,将后现代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特林、矶崎新代表作品:斯图加特美术馆、日本筑波中心2)文脉主义: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重新关注历史文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在设计中引入了许多古典建筑元素,试图以新的方式使用历史元素。
无论是邻里空间,还是建筑风格,都试图建立与城市历史的关联性。
②建筑形式看上去古典,但每一个片段常被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等非常规的要素所削弱,将传统元素从“原本文脉关系中撕拉出来”,再以既冲突又和谐的方式组合。
历史元素也因此转入了一种新创造的文脉关系之中。
③认为历史建筑的形式原理和方法事实在产生现代建筑作品的整体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表现出强烈的手法主义倾向。
3)装饰主义: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十分喜爱在建筑立面上附加各种装饰,所谓的装饰主义,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②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并不在意装饰本身与建筑的功能结合,而是注重装饰的构图效果。
将建筑立面上的各类构件分为有实际功能的“功能构件”与同建筑功能分离的“非功能构件”。
主要建筑思潮与建筑流派
![主要建筑思潮与建筑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0244522f581b6bd97f19ead0.png)
主要建筑思潮与建筑流派主要建筑思潮与建筑流派提要: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
同时,怀疑、批评、责难也开始增多。
1966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发表着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本书明确地提出了种种同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
更多精品试题■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
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
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
1927年在密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
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
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
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二、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四、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五、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
同时,怀疑、批评、责难也开始增多。
1966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发表着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本书明确地提出了种种同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
现代主义建筑与古典主义建筑分析
![现代主义建筑与古典主义建筑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882dd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3.png)
目
现代主义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
录
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原因
现代主义建筑
一、基本内容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 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 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 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 为现代派建筑。
连续运动空间
赖特并不认为空间只是一种消极空幻的虚无,而是视作为一种强大的发展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推开 墙体,穿过楼板,甚至可以揭开屋顶,所以赖特越来越不满足于用矩形包容这种力量了,他摸索用 新的形体去给这种力量赋形,海贝的壳体给他这样一种启示,运动的空间必须有动态的外壳——一 种无穷连续的可塑性。
有特性和诗意的形式
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
我们不应该无视后代的要求,但更应该寻求现时的欢乐和丰富的生活,革命不能无视过去的创造,但我们 应该努力消化吸收使之进入我们的思想。赖特首先立足于吸收民间传统有价值的东西去创立美国自己的文 化,一个例证是住宅的门廊,它最早源于瑞士和帝国的敞廊,后来出现在美国南部种植园主的住宅中,到 十九世纪初,美国的住宅普遍采用了门廊作为一个娱乐休息的面积,赖特接受了这一传统构件,但在他的 草原式住宅中他不是用门廊围绕住宅内部而是把它用来保持和延长住宅的平面构图,如温斯路住宅。还有 一个就是十字行平面的运用,这原来是美国传统住宅的固有形式,这种平面有利于三面采光,赖特继承了 这种形式,但他使空间向外伸展,上下穿差,从而产生新的空间效果。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 征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 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生一种明显的对 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贯穿空间,飞 腾跃起,赋予了建筑最高的动感与张力。赖 特对于国际形式主义、空谈机能主义的态度, 浓缩地表当前由起居室通到下方溪流的楼梯。 这个著名的楼梯,关联着建筑与大地,是内、 外部空间不可缺少的媒介,且总会使人们禁 不住地一再流连其间。流水别墅可以说是一 种以正反相对的力量在微妙的均衡中组构而 成的建筑。也可以说是水平或倾斜穿插推移 的空间手法,交错融合的稀世之作。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a25dca9804d2b160a4ec001.png)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1、巴洛克风格这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
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2、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
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3、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
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
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15-后现代主义建筑
![15-后现代主义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3d4c6e6c482fb4daa58d4b63.png)
15-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古典主义、后现代形式主义)①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
②提倡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双重译码”的标识特征;③试图创立以非理性的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为美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
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费城老年人公寓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当时西方建筑师探索信息社会建筑发展方向的一种潮流,它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建筑流派:1)隐喻主义:①针对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反传统、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而提出的,是后现代主义的三大建筑流派之一。
②主张通过运用建筑语言、建筑形象,将建筑拟人化、拟物化,使之产生特有的组合气氛,唤起人们对不同建筑及其片段的种种观感,产生比喻效果。
③它可以丰富建筑,使其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其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隐喻主义不拘泥于后现代主义,将后现代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特林、矶崎新代表作品:斯图加特美术馆、日本筑波中心2)文脉主义: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重新关注历史文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在设计中引入了许多古典建筑元素,试图以新的方式使用历史元素。
无论是邻里空间,还是建筑风格,都试图建立与城市历史的关联性。
②建筑形式看上去古典,但每一个片段常被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等非常规的要素所削弱,将传统元素从“原本文脉关系中撕拉出来”,再以既冲突又和谐的方式组合。
历史元素也因此转入了一种新创造的文脉关系之中。
③认为历史建筑的形式原理和方法事实在产生现代建筑作品的整体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表现出强烈的手法主义倾向。
3)装饰主义: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十分喜爱在建筑立面上附加各种装饰,所谓的装饰主义,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②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并不在意装饰本身与建筑的功能结合,而是注重装饰的构图效果。
现代建筑设计思潮与流派的发展剖析
![现代建筑设计思潮与流派的发展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2cf37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c.png)
现代建筑设计思潮与流派的发展剖析现代建筑设计是建筑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的发展是在探索新的可能性和适应变革中不断进行的。
现代建筑具有明显的特点,例如简约、抽象和功能主义等,而这些特点也形成了不同的设计思潮和流派。
一、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现代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它最早在20世纪初出现,并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比如克罗泽尔爵士的作品就能代表现代主义的早期风格。
其设计的建筑物是简洁的、几何形的、无装饰的,使用钢、玻璃和混凝土等新材料,强调物质性与技术性。
随着不断更新的新材料和建筑技术,现代主义得以进一步发展。
巴赫曼式设计和设色式设计等新的设计方法不断探索和发展。
20世纪中后期,现代主义的思想影响了整个建筑领域,出现了一大批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如莱·柯布西耶,他是现代主义建筑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二、后现代主义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出现。
它是一种哲学、文化和自然反应的表现形式。
后现代主义建筑不是单纯强调建筑功能性,而是更强调建筑本身的美学价值。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物常常具有非线性、曲线和不对称的外观以及非常规的结构形式。
建筑师们在设计中使用各种复杂的形式和构造,反映出他们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种种限制的反感。
后现代建筑常常和环境产生对话,使它们更具有亲和力。
三、生态主义现代建筑设计的另一种流派是生态主义建筑。
生态主义建筑是一种关注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建筑类型。
它的目标是倡导使用可持续发展技术和绿色建筑材料,以最小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生态主义建筑常常将本地材料、自然光和通风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
建筑师不仅考虑建筑的效率和实用性,也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主义建筑旨在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建筑风格现代建筑设计虽然强调其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但仍有一定的风格。
例如工艺风格、女权主义风格和新技术风格等,它们的特点有所不同,但都强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学价值。
现代艺术思潮名词解释
![现代艺术思潮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4df04b5d15abe23482f4dc8.png)
现代艺术思潮一名词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文艺流派,1909年意大利马里艺术。
2.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一座富有个性的建筑作品。
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着名的表演艺术中心,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位于贝尼朗岛,面临大海,被设计成贝壳型。
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3.埃菲尔铁塔:为法国政府为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巴黎建造一座作的永久性纪念塔。
选定桥梁工程师埃菲尔。
设计以钢架结构而成,高300米。
埃菲尔铁塔在现代美学上的意义今天已经得到普遍承认,它解开了现代审美的新篇章,是现代美学和现代艺术新纪元的伟大起点之一。
4.纳比派:纳比派,法国的艺术社团,其主要成员是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
纳比派受了高更的艺术影响而从事新的探索发展:导致了象征主义的庄严、简约化和变形的装饰风格。
5.维也纳分离派: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的支流。
该流派反对当时相对保守的维也纳学院派,他们没有明确的纲领,指是思想、类型相近的艺术一群。
其设计风格颇为大胆独特,往往采用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是追求艺术实用性合理性的新艺术流派。
6.“青骑士”:20世纪初在慕尼黑活跃的表现主义集团,成员有康定斯基、马尔凯、克利等。
青骑士集团多采用抒情的抽象语言,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更感兴趣,希望给这种内在精神以一种可见的形和色。
从而把艺术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为一体。
7、光效应艺术:它是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利用光学的感觉加强绘画效果的抽象艺术。
他们的目的是要通过各种不同的纹样和色彩,利用观众的视觉变化来造成一种幻觉效果。
他们是打破了纯绘画艺术和装饰图案艺术之间的界限,对工艺美术银幕艺术,广告艺术和建筑艺术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代表比亚齐、赖利等。
8.构成主义:20世纪初构成主义兴起于俄国的艺术运动。
是指运用不通材料制作和悬挂结合成的雕塑。
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
包豪斯、后现代主义、粗野主义等
![包豪斯、后现代主义、粗野主义等](https://img.taocdn.com/s3/m/3223951ca6c30c2259019e5e.png)
1.包豪斯所谓“包豪斯风格”实际上是人们对“现代主义风格”的另一种称呼。
它原本是德国1919年创立的一所艺术和建筑学校。
但这个词早已远远超出学校的定义,扩展到它所倡导的建筑风格之上,强调造型和功能的兼容。
其风格就是构成艺术,即由几何形体以及特定的排列形式(重复、渐变、特异等等)来进行设计。
除了建筑之外,包豪斯在各个设计领域、现代戏剧和美术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2.未来主义亦称未来派,是1908年由意大利青年诗人托马索·马利内蒂在米兰发起的派别。
他在城市建设工程中提出“动”与“变”,用构图方案表达高层建筑物的电梯以及地铁和多层车道的高速关系及新时代精神,形成了建筑领域中的未来主义倾向。
未来主义者反对古典的、庄重的、祭祀的、戏剧性的、装饰的、纪念性的、轻巧的及一切取悦于人的建筑,反对保护、修复和重建古典建筑。
他们反对垂直线和水平线,反对立方体、方锥体和圆,提倡斜线和椭圆的创造富有动态的建筑机体。
经常用长线条来表现速度感、运动感和紧迫感。
3.表现主义表现主义建筑最早出现在20世纪早期的北欧,特点是奇异的角形结构、有机形状和内部空间。
可以说,钢筋混凝土之所以能进入建筑史,有它的一部分功劳。
下图的建筑元素为波茨坦的爱因斯坦天文台,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其流线型的造型对美国工业建筑产生了深刻影响。
4.世纪中期现代主义风格这里说的“世纪中期”是指1930-1960年代之间从美国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涵盖了建筑、室内、产品和图形设计领域。
简洁的线条、温和的曲线和不同材质的巧妙运用,让这种风格成为了颇受大众欢迎的经典。
5.粗野主义这种建筑流派主要流行于1950-1960年代之间,粗野主义同纯粹主义一样,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的形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空间、车道、走廊、形体、色彩、质感和比例关系而获得。
通过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来表现沉重和粗野的形式感,把表现与混凝土的性能及质感有关的沉重、毛糙、粗鲁作为建筑美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