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湿疹药方
根治慢性湿疹的中药方
根治慢性湿疹的中药方
湿疹是由于复杂的内外因素激发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
慢性湿疹一般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容易复发。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根治慢性湿疹的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根治慢性湿疹的中药方
内服方
生地10克,白芍10克,丹参10克,当归6克,生白术10克,茯苓10克,生苡仁10克,陈皮6克,防风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方
枯矾、皂矾、轻粉、松香、赤石脂各30克。
共研成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将药厚厚的涂于患处,待1小时左右,药稍干后用纱布包裹,待其干燥结痂自行脱落而愈。
注意,用药治疗期间,患者要保持情绪乐观,避免精神紧张及过度劳累;忌食辛辣、牛羊肉、鱼虾等食物。
慢性湿疹病因
发病原因复杂,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常为多方面。
病人往往是过敏体质,这种过敏体质与遗传因素有关,故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病。
常见的内在因素如:胃肠功能紊乱、精神紧张、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体内有感染病灶、肠道寄生虫等。
外界因素如:日光、风吹、寒冷、炎热、搔抓、摩擦以及接触肥皂、化妆品等,动物皮毛、植物、化学物质等也可诱发。
慢性湿疹临床表现
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也可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
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
持久不愈时,皮损纹变粗大,表现干燥而易发生皲裂。
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处。
自觉剧烈瘙痒,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密集成片,易渗出,境界不清,周围散在小丘疹、丘疱疹,常伴糜烂、结痂,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包或脓痂。
处理适当则炎症减轻,皮 ......。
中药治疗湿疹方法
中药治疗湿疹方法
中药治疗湿疹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桂枝茯苓丸:此方适用于湿热型湿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
2. 达英丹:适用于慢性湿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的作用。
3. 金银花、连翘、黄连等清热解毒中药:适用于湿热病邪所致的湿疹,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痒。
4. 石斛、知母、炒麦芽等清热凉血中药:适用于湿热郁血型湿疹,可以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5. 当归、白芍、柴胡等活血化瘀中药:适用于血瘀型湿疹,可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湿疹时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选用适当的药物。
同时,中药治疗湿疹需要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使用或药物反应等问题。
最好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综合考虑体质、病情、病因等因素,因此建议您咨询中医师或前往正规中医医院就诊。
中医草药治疗湿疹舒缓瘙痒的良方
中医草药治疗湿疹舒缓瘙痒的良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红肿、瘙痒、起水泡或结痂,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虽然现代医学在治疗湿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传统中医草药在舒缓湿疹症状方面也有着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草药治疗湿疹的良方,帮助患者舒缓瘙痒,促进湿疹康复。
1. 金银花和薄荷金银花和薄荷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湿毒引起的湿疹瘙痒非常有效。
可以将金银花和薄荷一同煎水,待水温适中后用纱布蘸取煎好的药水,轻轻拍打患处。
每日多次使用,能够有效缓解瘙痒和红肿情况。
2. 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的功效。
将杞菊地黄丸按照说明书指导服用,常常能够改善湿疹患者的症状。
此外,杞菊地黄丸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对湿疹的治疗非常有帮助。
3. 当归黄莲汤当归黄莲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对于湿疹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
将当归、黄莲加水煎煮,待水温适中后用纱布蘸取汤水,轻轻擦拭患处。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黄莲则能够清热解毒,两者相结合能够缓解湿疹的瘙痒症状。
4. 牡丹皮洗剂牡丹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
将牡丹皮煮成浓汤,用于湿疹患处洗涤,能够有效减轻瘙痒和红肿。
牡丹皮洗剂的使用方法简单,适合广大湿疹患者使用。
5. 石膏粉石膏粉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草药,具有凉血解毒的作用。
将石膏粉与适量的水混合,制成糊状,涂抹于湿疹患处,能够起到很好的舒缓瘙痒症状的效果。
6. 黄芩黄连丸黄芩黄连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清热燥湿、解毒消肿。
黄芩黄连丸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常常能够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症状。
总结起来,中医草药对于湿疹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金银花和薄荷、杞菊地黄丸、当归黄莲汤、牡丹皮洗剂、石膏粉以及黄芩黄连丸等草药配方能够舒缓湿疹症状,减轻瘙痒和红肿,促进湿疹的康复。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最适合的中医草药方剂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验方
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验方湿疹可分为手部湿疹、阴囊湿疹等,临床结合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验方,可增强疗效。
对于湿疹的治疗,应按遵从皮肤科常规处理,切忌盲目用药。
1.鲜马齿苋300克,加水半脸盆煮沸3分钟,去渣,用药水将新毛巾浸透,湿敷患处,日3次,每次40分钟。
2.五倍子6克。
将其炒黄研细末,撒于患处。
3.密佗僧、黄柏、甘草各10克,冰片2克,研细末,外敷患处。
4.荆芥、防风、透骨草各30克,水煎后加醋250毫升泡洗,主治手部湿疹,对脚气也有疗效。
5.大黄9克,清油适量。
将大黄研细末,用清油调擦患处,本方适用于湿疹水泡期。
6.黄柏6克,丹皮炭、陈皮炭各3克,冰片1.5克,蛋黄,油适量。
前4味药研细末,用蛋黄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3次。
7.生黄柏、大枣炭各等份:将大枣炒成炭同生黄柏共研成细粉,香油调匀涂局部。
如渗出液多亦可撒干粉,每日2--3 次。
8、古方中有一条是用蜈蚣治疗湿疹,它的原理是“以毒攻毒”。
蜈蚣三条,猪胆汁少许。
将蜈蚣烘干,碾成粉末,用猪胆汁调均,敷到患处。
9.水蛇1-2条,蟾蜍2-4只,粳米适量。
剥去蟾蜍外皮,去掉头、爪、内脏,洗净后切小块,剥去水蛇皮,去掉内脏,放人开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再人蟾蜍肉一起放人锅内,加粳米(或糯米)水煮粥,调味食。
10.乌梢蛇1条,猪脂、盐、姜少许。
将蛇切片煮汤,加猪脂、盐、姜少许调味,饮汤吃肉。
本方祛风、除湿、解毒,适用于湿疹及风湿痹痛症。
11.吴萸螵硫散:吴茱萸30克,海螵蛸24克,硫黄9克,冰片3克;上药共为细末,湿重流水者用药面撒患处,湿轻流水不重者,用麻油和药抹患处,每日2次。
12.苦参治湿疹:河北来苏州打工的郝勇搬出了他姥爷的验方苦参皮爽康,擦洗几次就好了。
13.中医介绍给大家一个偏方,就是敷用青黛粉治疗湿疹,青黛粉适量,纯芝麻油。
每晚临睡前涂抹一次,直到痊愈,如患处出水,可敷上滑石膏。
青黛粉和滑石粉在一般大型中药店都可以买到。
以上治疗湿疹的偏方,疗效方面并不确切,劝告大家要先去正规医院咨询一下中医,看自己是否适合此偏方,千万不可擅自使用。
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
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文章目录*一、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二、湿疹日常饮食禁忌*三、湿疹多吃什么食物好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1、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用白醋泡水洗脸:很有用,两天湿疹就消了。
可以经常洗用来做为日常保健和预防。
金银花煮水。
每天擦洗次数不限,不要太烫的水洗,稍微温一点。
要是长痱子的,也可以用来洗澡,洗头(煮得淡一点)。
药房有两种买,记得是买专门洗澡的,还有一种是煮水喝的。
艾叶煮水洗澡,每天一次。
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黄呈焦糊状即可,去渣留油、后冷却备用。
皮损处,先用双氧水清洗,然后敷上鸡蛋黄油,外用纱布包扎,三五天即愈。
2、湿疹的病因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
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
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
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3、湿疹怎么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皮疹形态及病程。
一般湿疹的皮损为多形性,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皮疹中央明显,逐渐向周围散开,境界不清,弥漫性,有渗出倾向,慢性者则有浸润肥厚。
病程不规则,呈反复发作,瘙痒剧烈。
湿疹日常饮食禁忌1、忌致敏感食物,若在饮食方面发现有致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牛羊肉、鸡、鸭、鹅、花粉等引起,应彻底禁忌这些食物,以免引起变态反应,导致湿疹复发或加重病情。
2、忌辛辣刺激食物湿疹患,忌饮浓茶、咖啡、酒、吸烟,勿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酒、烟、浓茶等物的刺激可使搔痒加剧,势必引起搔抓,这样又造成恶性循环,使皮损难以痊愈。
葱、大蒜、生姜、辣椒、花椒等味辛、性温食物,耗阴助阳,对湿疹是一种刺激,应避免食用。
3、忌发湿、动血、动气食物,中医认为对皮肤湿疹患者应忌食发湿之物,如竹笋、芋头、牛肉、葱、姜、梨、蒜、韭菜等;动血之物,如慈菇、胡椒等动气之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以有益于疾病康复。
中医治疗湿疹的处方
中医治疗湿疹的处方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湿疹的不同类型和症状,中医会
采用不同的处方进行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湿疹的处方:
1. 清热利湿方:适用于湿热型湿疹,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有水疱。
常用药物有黄芩、黄连、地肤子、苦参等。
2. 养血润燥方:适用于血虚风燥型湿疹,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
常用药物有当归、白芍、熟地黄、何首乌等。
3. 祛风止痒方:适用于风热型湿疹,表现为皮肤瘙痒、起风团。
常用
药物有荆芥、防风、薄荷、蝉蜕等。
4. 健脾化湿方:适用于脾虚湿盛型湿疹,表现为皮肤肿胀、渗出、乏力。
常用药物有茯苓、白术、陈皮、薏苡仁等。
5. 滋阴降火方:适用于阴虚火旺型湿疹,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五
心烦热。
常用药物有知母、黄柏、地骨皮、麦冬等。
6. 活血化瘀方:适用于瘀血型湿疹,表现为皮肤紫暗、疼痛、有瘀斑。
常用药物有红花、桃仁、丹参、川芎等。
7. 外用方剂:除了内服药物外,中医还常用一些外用方剂,如黄连膏、三黄洗剂等,直接涂抹于患处,以减轻症状。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可能
还会结合针灸、拔罐、艾灸等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利于病情恢复。
湿疹中医治疗7大药方
6.温阳除湿水剂
生川乌10g,生草乌10g,艾叶15g,大风子20g,威灵仙30g,红花15g,地肤子20g,苦参20g。每日1剂,加水煎取2000ml,温泡手足,每次30分钟,每日2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双手忌直接接触食物和各种洗涤用品。
“湿性重浊黏腻”,“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久之,阳气不能到达四肢末端,掌跖失于温润,湿邪因而停滞,局部气血瘀闭,肤络不畅.肌肤失养而成本病。故以温通经络、除湿润肤为治疗大法。方中牛川乌、生草乌、艾叶、大风子有温通气血、透达经络之作用,其中川草乌、大风子还有除湿作用;威灵仙通行卜二经络且祛风湿;红花活血通络;地肤子、苦参除湿止痒。诸药相配,则阳气至,经络通,气血畅,湿邪除,肌肤自然润泽。
根据湿热、脾虚、湿阻、血虚风燥、瘀毒积聚等不同证型,随症加减治疗。方中龙胆草性味苦寒,功在燥湿清热,入肝胆膀胱经,苦寒沉降,长于清泻肝胆实火、三焦湿热;黄芩、黄柏、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共辅龙胆草清利三焦实热而燥湿;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车前草长于利湿消肿兼可清热。六一散中滑石性寒而滑,寒能清热,滑可利窍,除膀胱之热结而通利水道;甘草清热解毒。故六一散能利水消肿,兼可清热除烦止渴,釜底抽薪,标本兼治。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消斑,其中生地甘寒,既可凉血泻热,又善养阴生津,佐苦寒之剂免伤阴分;赤芍酸寒,能泻能散,既可凉血活血,又能泻肝火;丹皮苦寒,可清热凉血消斑。三药配合既可清热利湿,凉血消斑,又免过用寒凉而伤阴。板蓝根、马齿苋功在清热解毒,防治毒热湿邪,并能凉血消肿。全方诸药配合,共奏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之功,使热清湿利而皮疹得消。药理研究证实,黄芩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以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生地黄具有皮质激素样免疫抑制作用;马齿苋、甘草等均有抗过敏作用。诸药配合起到抗过敏、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辨证施治,对症治疗,相得益彰,疗效稳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治疗湿疹的10个偏方_儿童保健
湿疹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疾病,该病给很多患者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严重不便,为了治疗这种顽固湿疹,患者需要有耐心以及信心。
那么,中医怎么治湿疹呢?中医治疗湿疹的10个偏方1、黑鱼头:用黑鱼的鱼头放在瓦片上烤焦,碾成粉末,然后用麻油拌了涂在患处,效果挺好的。
2、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
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
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3、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4、荆芥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大黄10克,防风10克,百部10克,连翘10克。
共炒研极细末,每次6克,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
5、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
6、取炉甘石30克,孩儿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上药撒之,无渗出者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
适用于急性湿疹。
7、取轻粉,密陀僧,冰片,雄黄,硫黄,蛇床子,黄柏,地肤子,苍术,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食醋调成糊状,涂擦患处。
适用于顽固性湿疹。
8、生首乌15克、徐长卿6克、蝉蜕6克、金银花6克、野菊花6克、苦参6克、生甘草5克、地肤子6克、白藓皮6克、生薏米6克、茯苓皮6克、苍术3克、茵陈6克、黄芩6克。
水煎服。
每日一剂。
9、白藓皮40克,地肤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药均研成细粉),炉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
将药充分调匀贮瓶中,用时每日3次外搽。
10、全虫方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大黄)15克。
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
湿疹的原因1、环境因素近年来很多研究证实患有湿疹与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中药治疗湿疹的土方药方
中药治疗湿疹的土方药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会引起皮肤的瘙痒、红肿、起泡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拥有独特的优势,其中土方药方更是被广泛应用于湿疹的治疗中。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土方药方,供患者参考。
1. 赤芍黄藤饮材料:赤芍30克,黄藤30克,生地20克,丹参15克,连翘10克,甘草10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洗净,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炖煮2小时,滤出药汁,分两次服用。
用法用量:每日服用2次,每次250毫升。
药理作用:赤芍、黄藤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的作用,生地、丹参可以清热祛湿、滋阴养血,连翘、甘草则具有泄热解毒、舒肝理气的作用。
2. 黄连煎材料:黄连30克,黄芩20克,黄柏20克,栀子15克,生地15克,白芍15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煎煮至水剩一半的量,滤出药汁,待稍凉后外用患处,每日2次。
用法用量:每日外用2次。
药理作用:黄连、黄芩、黄柏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栀子具有凉血解毒的功效,生地、白芍可以清热泻火、滋阴养血。
3. 蒲公英足浴材料:蒲公英根300克,生姜适量。
制作方法:将蒲公英根捣烂,加入适量的水和生姜放入浴盆中,用温水泡脚约30分钟。
用法用量:每日泡脚1次。
药理作用:蒲公英根具有解毒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生姜可以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4. 青黛散疗法材料:青黛30克,苦参25克,蒲公英20克,生地20克,黄柏15克,白芷15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将适量的蜂蜜加入粉末中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2次。
用法用量:每日外敷2次。
药理作用:青黛、苦参、蒲公英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生地、黄柏、白芷则能清热祛湿、滋阴养血。
以上所述的中药土方药方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但并不能保证对每个人都有效。
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湿疹时,建议患者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还需注意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保持身体的健康。
湿疹中药处方大全
湿疹中药处方大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婴幼儿和成人。
它的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瘙痒、起泡、渗液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中医认为湿疹多由体内湿热、血热、气滞等病理因素引起,因此治疗湿疹常采用中药疗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湿疹中药处方,供大家参考。
1. 黄连阿胶汤。
组成,黄连、阿胶、黄芩、连翘、泽泻、栀子、车前子。
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
适用于湿热病毒所致的湿疹,皮肤红肿、瘙痒、有渗液等症状。
用法用量,上述药物共研细末,每次取10克,开水冲泡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味,每日2次。
2. 逍遥散。
组成,黄芩、连翘、泽泻、栀子、车前子、木通、藿香、决明子、茯苓。
功效,清热燥湿,利湿解毒。
适用于湿热蕴结引起的湿疹,皮肤瘙痒、热痛、有渗液等症状。
用法用量,上述药物共研细末,每次取10克,开水冲泡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味,每日2次。
3. 苍术导滞汤。
组成,苍术、厚朴、枳实、法半夏、生姜、甘草。
功效,燥湿导滞,理气止痛。
适用于湿热痰滞所致的湿疹,皮肤瘙痒、热痛、有渗液等症状。
用法用量,上述药物共研细末,每次取10克,开水冲泡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味,每日2次。
4. 茯苓白术汤。
组成,茯苓、白术、甘草、干姜。
功效,健脾渗湿,清热解毒。
适用于湿热蕴结引起的湿疹,皮肤红肿、瘙痒、有渗液等症状。
用法用量,上述药物共研细末,每次取10克,开水冲泡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味,每日2次。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湿疹中药处方,但在使用这些处方前,建议患者先去医院就诊,由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另外,中药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坚持按时按量服药,不宜盲目减量或停药。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摆脱湿疹的困扰。
古今治疗湿疹处方全集
古今治疗湿疹处方全集1.四物消风汤《外伤科学》组成:当归三钱、川芎二钱、赤芍四钱、干地黄五钱、防风二钱、荆芥穗二钱、白鲜皮五钱、生薏仁六钱用法:水煎服功用:养血祛风。
主治: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
2.龙胆草擦剂外《赵炳南临床经验》组成:胆草十斤用法:水煎、第一次加水二十升、开锅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十升,开锅后煮40分钟。
两次药液合并,过滤、浓缩为9600毫升,装瓶。
涂于患处。
功作:清热解毒、止痒止痛主治:急性亚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小儿痱子、丘疹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毛囊炎等。
3.龙骨散外《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龙骨三两、牡蛎三两、海螵蛸三两、黄柏十六两、雄黄三两、滑石粉一两。
用法:直接扑上、或油调外用功用:解毒收敛。
主治:湿疹(湿疡)、接触性皮炎(湿毒疡)、脂溢性皮炎、趾间足癣(臭田螺)。
宜禁:化脓性陈旧肉芽疮面禁用。
4.四黄散外《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组成:大黄一两、黄柏一两、黄芩一两、川连五钱、尖槟榔一两、老松香一两、熟石膏三两、厚朴一两、寒水石二两用法:上为末,香油调搽。
主治:一切面疱痛疮、湿疮、坐板疮、烫火疮。
5.石膏枯矾膏外《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煅石膏18克,枯矾18克、雄黄6克、冰片1克用法:上为极细末、加凡土林187克、调成软膏外用。
主治:阴囊湿疹。
6.石膏白及膏外《中医皮肤学简编》组成:煅石膏62克、白及末31克、密陀僧21克、铅粉15克、枯矾9克。
用法:上为极细末,加凡土林125克,调成泥膏外用。
主治:阴囊湿疹。
7.甘草水外《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甘草(切碎)40克用法:加水2000毫升、煮沸过滤,冷后备用。
取5.6层重叠纱布,浸于2%甘草水溶液,外敷患处,每1、2小时换用湿敷1次。
主治:急性湿疹、湿润糜烂、流水淋漓。
加成:可加冬桑叶30克,或五倍子10克,水煎做冷湿敷。
8.五枝洗剂外《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榆树技、柳树枝、桑树枝、槐树枝、桃树枝。
中医治疗湿疹临床医案
中医治疗湿疹临床医案
临床上常使用中医来治疗湿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临床医案:
1. 湿疹寒湿型:
主症状:患者皮肤湿疹出现红肿、潮湿、瘙痒,伴水肿和渗液。
舌苔白腻,脉滑。
治疗方案:祛湿散寒,疏风祛湿。
常用方剂有桂枝加附子汤、小柴胡汤等。
同时可配合草药外用,如葛根湿毒散或番泻叶煎剂等。
2. 湿疹湿热型:
主症状:患者皮肤湿疹呈红肿、发热、瘙痒,有灼热感。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方案:清热解毒,疏风祛湿。
常用方剂有龙胆泻肝汤、薏苡附子散等。
同时可外用消炎药膏或红霉素软膏等。
3. 湿疹血热型:
主症状:患者皮肤湿疹呈红肿、瘙痒,皮疹表面常有糜烂、溃疡等。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方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常用方剂有银翘散、赤石脂合抱龙散等。
局部可使用草药煎剂或药膏外敷。
4. 湿疹气滞型:
主症状:患者皮肤湿疹呈红肿、瘙痒,可能伴有气短、乳癖等症状。
舌苔较薄,脉弦滑。
治疗方案:疏肝理气,祛风祛湿。
常用方剂有柴胡疏肝散、小
青龙汤等。
外用可选用柴胡疏肝丸研末抹于患处。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湿疹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用合适的方剂和调理方法,由于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治疗效果会有所差异。
因此,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咨询专业中医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湿疹皮炎的治疗方法 中医偏方见效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湿疹皮炎的治疗方法中医偏方见效快
导语:湿疹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是接触和服用了某些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东西,从而引起皮肤上出现红肿、小疙瘩,瘙痒等症状。
患有湿疹皮炎应
湿疹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是接触和服用了某些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东西,从而引起皮肤上出现红肿、小疙瘩,瘙痒等症状。
患有湿疹皮炎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远离过敏源,同时可以采用一些中医的治疗方法。
一:黄连蜂巢治疗湿疹
1:配方:川黄连6克,蜂巢3个,凡士林80克。
制用法:将黄连研极细;蜂巢研末,再加凡士林,文火溶化,搅拌成油膏,先用2%温盐水洗净患处,后涂油膏。
注意不可用热水烫,越烫越坏。
功效:散风祛湿。
治疗湿疹。
二:鱼胆汁治皮肤湿疹
1:配方:青鱼胆、黄柏等份。
制用法:将青鱼胆剪破,取胆汁,与黄柏粉末调匀,晒干研细。
用纱布包裹敷于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
用治皮肤湿疹久治不愈者。
三:绿豆粉香油治湿疹流水
1:配方:绿豆粉、香油各适量。
制用法:将绿豆粉炒成黄色,晾凉,用香油调匀,敷患处。
功效:清热,祛湿。
用治湿疹流黄水。
四:蝉衣治湿疹
1:配方:蝉衣5克,苦参1O克,土茯苓15克,生苡仁10克,白蒺藜10克,地肤子10克,白鲜皮10克,焦山栀10克,生甘草5克,苍术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化湿。
用治小儿急性湿疹。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本草纲目治湿疹的药方
本草纲目治湿疹的药方《本草纲目》中有关湿疹的药物外治处方丰富,具体有药物煎水外洗、制膏外涂、鲜药捣烂外敷、油剂调涂、或研末调涂等,对当今的临床治疗,仍然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本草纲目治湿疹的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本草纲目治湿疹的药方米仁赤豆汤:组成:米仁、赤豆各30克。
制法:将米仁、赤豆加适量水煮烂,加适量糖,每日服二次,连服一个月。
功用:清热、利水、除湿、用于湿疹、皮肤过敏性瘙痒绿豆30克,百合30克,苡仁15克,芡实15克,淮山药15克,冰糖适量。
将绿豆、百合、苡仁、芡实、淮山药一起下锅,加水适量,烂熟后,加冰糖即成。
每日分2次服完,连服数日。
清热解毒,健脾除湿。
适用于脾虚湿盛型湿疹,皮损不红,渗出较多,瘙痒不剧,口淡,舌苔腻者。
野菊花、蒲公英煎煮取汁约200毫升,加入豆腐,调味品同煮沸,用适量水淀粉勾芡、搅匀即成。
功用:清热解毒,用于湿疹、皮肤瘙痒及湿疹的恢复。
锅上火,加水,放入糯米煮粥,煮至粥快熟时,放人莲花及冰糖,再煮片刻,即成。
活血止血、祛湿消风。
适用于湿热俱盛型湿疹。
一剂花椒100克,黄连50克,艾叶500克,用铁锅煎半盆水,水烧沸以后拿下来,用毛巾轻轻擦痒处,每天洗一次,一剂用3天,用三剂洗九天根除湿疹。
本草纲目治湿疹的其他偏方大黄9克,清油适量。
将大黄研细末,用清油调擦患处,本方适用于湿疹水泡期。
黑豆馏油软膏,将土霉素擀成面加适量香油涂于患处。
五倍子6克。
将其炒黄研细末,撒于患处。
鲜地丁适量:捣成膏状,外敷患处。
也可用干地丁文火炒黄,研细面撒患处。
3天换药1次。
生黄柏、大枣炭各等份。
制用法:将大枣炒成炭同生黄柏共研成细粉,香油调匀涂局部。
如渗出液多亦可撒干粉,每日2-3次,配合善鑫.堂万应膏使用效果更佳。
湿疹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在治疗时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虽然使用偏方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偏方治疗湿疹不安全,会有副作用,对于本身体质不好的患者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谨慎用药。
中药治疗湿疹的8个偏方(专业文档)
中药治疗湿疹的8个偏方(专业文档)1、取炉甘石30克,孩儿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上药撒之,无渗出者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
适用于急性湿疹。
2、取生蒲黄、龙骨、乌贼骨各等份,研成细末,过筛,将此粉直接撒于患处,渗液湿透药粉时,再继续撒药。
再用药时,不要将原已干燥的药粉去掉。
适用于急性湿疹渗液多者。
3、取黄柏、龙胆草、苦参各30克,共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药粉撒之,无渗出液则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
该偏方适用于亚急性湿疹。
4、取滑石、五倍子、明矾各15克,蛋黄油适量,滑石、五倍子、明矾共研成细末,再用蛋黄油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天2次。
适用治疗阴囊湿疹。
5、取大枫子50克,苦参50克,蛇床子15克,浮萍15克,荆芥15克,川芎15克,苍耳子30克,仙鹤草30克,加水1500~2000毫升,煎沸15~20分钟,滤取药液,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待药液变温时,可坐浴,每天2次。
该偏方适用于肛门湿疹。
6、取密陀僧15克,冰片10克,雄黄5克,蛇床子10克,黄柏10克,地肤子5克,共研成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食醋调成糊状,涂擦患处,每天3次。
治疗顽固性湿疹。
7、取地肤子30克,五倍子30克,土槿皮、白鲜皮、地榆、土茯苓、皂刺、紫草各15克,黄柏10克,赤石脂10克,甘草10克,加水2500毫升煎至3000毫升,将药汁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
该偏方适用于顽固性肛门湿疹。
8、取明矾30克,皂矾30克,黄丹30克,赤石脂30克,共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将药厚厚地涂于患处,将药稍干后用纱布包裹,待其干燥结痂自行脱落而愈。
适用治疗顽固性慢性湿疹。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回溯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
中药治疗湿疹的常用方剂
中药治疗湿疹的常用方剂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儿童和成年人。
中医认为湿疹多由湿邪侵袭体表所致,治疗湿疹的常用方法之一就是中药治疗。
在中医药中,有许多常用的方剂可以帮助缓解湿疹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湿疹的方剂。
1. 清热泻火方剂清热泻火方剂适合湿疹病情较重,出现红肿、热痛、瘙痒等症状的患者。
其中,代表性的方剂包括黄连解毒汤和龙胆瀑布汤。
黄连解毒汤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黄芩、黄柏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的作用。
龙胆瀑布汤包括黄芩、龙胆草、石决明等成分,可清热泻火、利湿解毒。
2. 祛风湿方剂祛风湿方剂适合湿疹伴随有寒湿化热、风邪内侵等症状。
其中,广藏金风片是一种常用的祛风湿方剂,主要成分包括蓝黛、秦艽、羌活等,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痒的作用。
3. 补益调整方剂补益调整方剂适合湿疹患者体质虚弱、气血不足、免疫力低下的情况。
其中,四物汤是一种常用的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等,具有补血调经的作用,可改善湿疹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
4. 祛湿化痰方剂祛湿化痰方剂适合湿疹病情伴有痰湿内蕴、表现为皮肤湿疹水肿、湿热发胖等症状的患者。
其中,小青龙汤和二陈汤是常用的祛湿化痰方剂。
小青龙汤主要成分包括生姜、大黄、黄芩、干姜等,具有宣肺化痰、祛湿解毒的作用。
二陈汤包括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等成分,可清热化湿、消肿解毒。
5. 温经散寒方剂温经散寒方剂适合湿疹伴有寒湿内蕴的情况。
其中,小建中汤是一种常用的温经散寒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白芍、韭菜等,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中药常用的治疗湿疹的方剂,每个方剂的配方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制定,应在中医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中药治疗湿疹一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效,患者应坚持按时服用,同时配合适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
总结起来,中药治疗湿疹的常用方剂包括清热泻火、祛风湿、补益调整、祛湿化痰和温经散寒方剂。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主要特征是皮肤红肿、瘙痒、起疱、渗液和结痂。
传统中医学认为,湿邪郁滞于皮肤,导致湿疹的发生。
因此,中药土方治疗湿疹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偏方,供大家参考。
一、荷叶泡脚荷叶泡脚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方法。
首先,取适量的新鲜荷叶,洗净切碎。
然后,将荷叶放入足浴盆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泡脚20-30分钟。
荷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和红肿症状。
二、黄连泡脚黄连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干燥湿气的作用。
将适量的黄连粉末加入足浴盆中的温水中,泡脚30分钟。
黄连泡脚可以改善湿疹患者的湿气症状,减轻瘙痒和红肿等不适感。
三、苍耳子熬膏苍耳子又称为地肤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痒生肌的作用。
将苍耳子煎煮,并将煎剂过滤取汁。
在患处涂抹苍耳子汁膏,每天2-3次。
苍耳子熬膏能够有效改善湿疹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的皮肤修复。
四、雷丸洗浴雷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以黄芪、当归、苏木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止痒生肌的作用。
将适量的雷丸研磨成粉末,加入温水中,用雷丸水进行洗浴。
雷丸洗浴可以改善湿疹的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皮肤的修复。
五、板蓝根煮水洗浴板蓝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痒的作用。
将适量的板蓝根切碎,放入锅中煎煮20分钟,将煎剂过滤取汁。
用板蓝根汁调和适量的温水,进行全身洗浴。
板蓝根煮水洗浴可以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和红肿症状,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
总结起来,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有荷叶泡脚、黄连泡脚、苍耳子熬膏、雷丸洗浴和板蓝根煮水洗浴等。
这些偏方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在缓解湿疹的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皮肤的修复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对于湿疹患者来说,如果症状持续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正确选择中药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湿疹处方
中医治疗湿疹处方以下是由整理关于中医治疗湿疹处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中医治疗湿疹处方1、中药配方:苍术15g,白术15g,猪苓15g,茯苓20g,山药15g,生苡仁30g,车前草1Og,泽泻15g,徐长卿30g,陈皮10g,茵陈10g,生甘草6g。
胃纳不香者加藿香、佩兰;渗出多时加萆薢、苦参;有热象苔黄者去苍术加黄柏、滑石。
能健脾除湿,养血润肤。
2、中药配方:生地30g,白芍15g,当归10g,丹参20g,鸡血藤15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萆藓10g,茯苓皮30g,蛇床子10g,生甘草1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能养血疏风,除湿润燥。
中医治疗湿疹需要循序渐进,因为湿疹的病情需要长时间治疗。
如果选择西药,可在医师指导下选择普特彼他克莫司软膏,以及复方醋酸氟轻松酊,或皮肤病血毒丸。
治疗湿疹的中药药方【湿疹症状】初起丘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小者如豆,大者如钱,日久蔓延,扩大成片。
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瘙痒,稍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皮疹,脓疮,结痂而稍有疼痛。
病程缠绵。
【湿疹治法】养血熄风,杀虫清热【湿疹方药】荆芥10g,白藓皮15g,当归10g,大黄10g,防风10g,百部10g,连翘10g【用法】共炒研极细末,每次6g,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
【外洗法】用艾叶一把,加鸽粪一把熬水,温洗秃疮后,再用温水淋洗一次,拭干。
【湿疹按语】该病由于胃经积热,化风生虫所致。
故方中以荆芥、防风透散风热于外;大黄荡涤胃热于下;连翘、百部、白藓皮泄热杀虫;当归养血祛风。
【湿疹方药】全虫方全虫(打)6g,皂刺12g,猪牙皂角6g,苦参6g,刺蒺藜15g,炒槐花15g,威灵仙12g,黄柏15g,白藓皮15g,川军(大黄)15g【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
忌食辛辣。
2、阴部肛周湿疹治疗以清肝泻火,除湿止痒为法,龙胆泻肝汤主之。
外用苦参30g、蛇床子30g、艾叶30g、川椒10g、地肤子30g,水煎外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荔枝的种子具有抗着床和致流产作用。
【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补脾胃;清热解毒;杀虫。
主恶疮肿痛;肠寄生虫病
百合大枣汤:
主料:百合(干)40克,枣(干)100克,桑椹子40克
百合大枣汤的做法:
1. 大枣去核洗净;
2. 百合、桑葚子洗净;
3. 以上三味约同置煲内,加水5碗,煲至出味。
健康提示
1. 凡血虚而风燥者,有慢性皮肤湿疹、干燥脱皮屑、色毒沉着,患部剧烈瘙痒,抓后有黄色液体渗出;
2. 本汤养血祛风,保护皮肤润滑;
3. 桑葚子及桑树所结成的一种聚合果实,多汁叶甜,能补虚益气、明目聪耳、利水消肿、解酒毒。
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
壮医治疗湿疹,常采用以下方法:
1.艾灸阿是穴,曲池(肘横纹头处)、大椎(颈后高骨下方)、合谷(手背一、二掌骨之间中点)。
2.渗出液多时可用煅石膏、煅明矾各适量研粉过筛,调茶油外用。
3.选用黄连、苍耳子、苦楝皮煎水外洗。
4.芦荟100克,捣烂涂患处。
1.冰硼散:清洗患处后,将适量的冰硼散撒于患处,每日用药3~5次,应连续用药3~5日。
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2.双料喉风散:清洗患处后,将适量的双料喉风散喷于患处,每日用药3~5次,应连续用药3~5日。
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3.藿香正气水:清洗患处后,用消毒棉签蘸取适量的藿香正气水涂抹于患处,每日用药3~5次,应连续用药3~5日。
此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止痒的功效。
4.季德胜蛇药片:将5~10片的季德胜蛇药片研成细末,再用米醋将其调成稀糊状。
清洗患处后,将此药糊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可连续用药5日。
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5.青蛤散:清洗患处后,将适量的青蛤散撒于患处,每日用药3~5次,可连续用药5~7日。
若患处皮肤已出现了皲裂、糜烂、渗液等症状,可先将此药与适量的香油调成糊状,再涂抹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可连续用药5~7日。
此药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功效。
缓解痛经
按摩:先用拇指点按肚脐、气海、关元、中极、归来、三阴交,每穴半分钟。
然后仰卧位,用右手掌按揉下腹部(脐以下)约3分钟,再由脐部向耻骨联合(阴部前方高骨)推摩30分钟。
要求经前1周开始自我按摩,每日1次,月经干净后3天结束。
灸法:(1)取关元、气海、曲骨、外陵、三阴交穴。
按艾卷温和灸法操作施术,每次选用3个穴,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连续治疗4天。
腰痛重者,加灸肾俞。
4次为1疗程,治疗间隔4天,适应于痛经,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天施灸术。
2)取神阙、子宫穴。
按灸法常规施灸。
取川牛膝、乳香、没药、白芍、丹参、红花、山检查,广木香各15克,上药共研细末,加冰片1克,混合后贮瓶备用。
敷灸时每次取上药30克,以姜汁(或黄酒)适量调和糊膏状,分别敷于神阙、子宫穴,上盖纱布(或油纸),橡皮膏固定即可,2日换1次药,应于月经前3天(或经期)敷灸。
刮痧:主要刮拭、大椎、肩井、大杼、膏盲,配刮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5次。
肝郁加刮太冲经穴部位,气血虚加刮足三里、命门经穴部位。
轻刮足三里、命门经穴部位3分钟;重刮其它穴位3~5分钟。
拔罐:取肾俞、胸腰部(后背)、骶椎两侧、下脘穴,选用大小适当的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将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每次只拔2~3罐,留罐25~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疗程。
敷贴法:(1)取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各50克,樟脑3克。
先将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水煎2次,煎液浓缩为糊状,混入(溶于95%乙醇)适量乳香、没药液,烘干后研细末,加樟脑备用,月经前3天取药粉5克,用黄酒调为糊状,外敷脐,用胶布固定,药干则调换1次药,月经3天后取下,每月1次,连续使用,治愈为止。
(2)将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20克研为末,用白酒调成糊状加热敷脐,每日1次,经前连用3天,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