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章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述(网络版)(1)
《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各章的教学大纲
《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一)课程性质《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是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学习和掌握民间文学采录、整理、研究的原则与方法,培养民间文学教学和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鉴赏和接受力。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理论讲授2学时)讲授内容:1.民间文学学科的由来:与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渊源关系、对其具有多学科价值的“特殊的文学”之说的理解。
2.民族民间文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范围:定义、我国55个少数民族人民自古以来所创造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创作”。
3.民族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其源头活水的地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和形式上、文学与文化内涵上的独特性。
4.学习民族民间文学的目的与意义:继承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建设和谐社会。
5.学习民族民间文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站在劳动人民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田野调查、增强学科的学术含量、建设系统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重点:民间文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范围。
难点:民族民间文学的多学科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民族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理论讲授2课时)讲授内容:1.直接人民性和民族性的理解:与底层民众的社会生活水乳交融的关系、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色与思想、语言风格。
2.集体性与口头性的理解:创作上与作家文学个人创作的区别、流传上与作家文学书面流传的区别、在七大基本特征中的主导地位。
3.传承性与变异性的理解:对民族口头文学与民俗文化传统的继承、在流传过程中内容与形式上发生变异的途径与原因。
4.立体性的理解:民族民间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因此具有的多学科研究价值、对七大基本特征的总结归纳和彼此间的联系。
第八章民间歌谣(5篇范文)
第八章民间歌谣(5篇范文)第一篇:第八章民间歌谣第八章民间歌谣第一节歌谣的界定与分类一、歌谣的界定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
实际上它包括“民歌”和“民谣”两部分。
《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可见古人是把歌和谣分别看待的。
《毛传》注曰:“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即配合乐曲来唱的叫“民歌”,不配乐曲自由咏诵的叫“民谣”。
因为要合乐歌唱,民歌的字句结构及其节奏韵律须严守一定的规格。
民谣的语言形式则比较灵活自由,但也有一定的节奏韵律感,便于琅琅上口。
民歌的曲调属于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在民间文艺学中,通常讲民歌的歌词部分和民谣合起来称为民间歌谣。
二、歌谣的分类中国歌谣内容广泛,品类繁多,在编纂《中国歌谣集成》时,将它们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
1、劳动歌包括各种号子(船夫号子、搬运工人的装卸号子等)、田歌、矿工歌、伐木歌、采茶歌等所有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协调劳动节奏的民歌。
劳动歌起源很早,至今仍有不少伴随民众的劳动生产活动留存下来。
2、时政歌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在旧时代,人们常借歌谣表示对社会政治的褒贬美刺。
3、仪式歌伴随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和婚丧礼仪等吟唱的歌谣。
有的论著把它分为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和祀典歌四种。
其中礼俗歌在民间最为流行,如出嫁歌、婚礼歌、孝歌或丧歌、起屋上梁歌等。
4、生活歌广泛反映人民群众日常劳动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歌谣,从不同侧面表现各行各业、各种不同遭遇的劳动人民的生活。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农民生活歌、妇女生活歌、工匠生活歌等。
5、情歌反映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歌谣。
它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各个阶段、各个侧面,如初识、试探、互相赞美、热恋、离别相思、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等,均有生动的反映。
在爱情生活比较自由的少数民族地区,情歌尤为发达,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艺术性高,往往是歌谣中的精品。
民间文学概论 简要
• 如何理解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民间文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创作与流传都是出 于生活、生产活动的需要,并且作品本身就是相 关活动的一部分,而不是脱离日常生活轨道的专 门创作。
——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来讲,民间文学是民俗 学的一部分。
1.不仅是文学现象,还直接参与民众的生活, 是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2.提供大量的历史、宗教、伦理、社会、语 言的资料; 3.民间文学现象是同社会习俗、仪式、宗教、 人类的恋爱生活交织在一起的; 因此,研究民间文学必须从社会生活 的整体来考察,注重其双重属性。
• 1846年,(英)威廉·汤姆斯提出。 • “folk”民众,“lore”知识,“民众的知 识”。 • 两层含义: • 1.民俗本身:风俗、习惯、歌谣、故事、寓 言等;2. 研究民俗的理论。 所以Folklore既可指民俗,也可指民俗学,民 间文学。
Folklore
19世纪此学科(Folklore)在各国的名称: • 德国:乡土志、地方志,着重研究平民社会的民俗问题, 带有社会学的倾向(赫尔德,格林兄弟:集体创造论), 民族主义、爱国主义。 • 英国:民俗学,古物学者汤姆斯,缪勒:语言疾病说、自 然神话论(比较神话学理论),泰勒:万物有灵论、遗留 物说,社会功能。 • 法国:民族学,将民间诗歌视作法国民族精神的体现。 • 俄国: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民族学、民族志、民俗学。 • 日本:民俗学、口承文艺论,知识阶层。
民间文学
主讲人:中文系•段战戈 邮箱:zzesdzg@
民间文学的概念
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人 民群众自己创作,并在人民群 众中广为流传的口头文学,是 与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它反 映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富生活和 思想感情,表现人民群众的审 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 的民族传统特色。
大学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复习提纲(免费完整版)
民间文学复习绪论关键概念1、民间文学答:概括地说,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
对于该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有特色的文艺现象。
其次,民间文学是民众的创作。
第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艺术形式。
2、民间文艺学答:从文艺属性着眼研究民间文学,就是一种文艺学的研究。
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就是民间文艺学。
但是“民间文艺学”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很少用,通常称作“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这个说法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另一种含义就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也就是“民间文学学”或“民间文学之学”。
所谓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第二种含义,即“民间文学之学”,也就是民间文艺学。
3、民俗答: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4、语言民俗答:语言民俗是个广义的概念,指以语言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
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包括俗语、称谓语、流行语、吉祥语、暗语、咒语等短小、不成篇的语言成分。
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等既可以看做民间语言,也可以看做民间文学。
5、民间答:什么是“民间”,也就是什么是民俗学之“民”的问题,是近年来被中外民俗学者普遍关注,并引起广泛讨论的问题。
在西方民俗学史上,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的“民”的概念在外延上经历了一个由窄到广的演变过程。
大致经历了一下一段演变轨迹:民是以承载着“大众古俗”的乡民为主的民众——乡民和野蛮人——乡下人和流入城里的乡下人和他们的后代——任何人组成的任何群体,只要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点并有自己的传统。
在我国,民“民”的内涵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大体上可总结为是这样一个过程:与贵族、圣贤相对的“平民”或“民众”,重点指下层平民——“人民”或“劳动人民”,是与“反动统治者”、“剥削阶级”相对的一个群体,是以农民、工人等直接生产者为主的并富于革命性的阶级群体——打破很长时期以来关于“民”的阶级论,重要的民俗,在一个民族里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它不仅仅限于哪一个阶级。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讲解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讲解民间文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间文学概述一、民间文学的概念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二、民间文学的性质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艺现象,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一)民间文学是一种文艺现象。
1、民间文学是一种单纯朴素的文学样式2、民间文学是一种表演性的文学样式。
民间文学的表演性有两点本质性的含义:一是民间文学是一种活态的、立体性的文艺现象。
二是民间文学是与特定环境中的民众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文艺现象,其意义往往并不限于作品本身所能展示的那些内容。
(二)民间文学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来看,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三、民间文学的研究现状1.英国:开展民俗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
代表人物:泰勒、弗雷泽、马林诺夫斯基英国研究民间文学的主要方法,早期是将民间文学看作原始文化遗留物的进化论方法,后期是将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发生着作用的社会现象的功能方法。
2、芬兰是当代世界民间文学研究活动的中心。
国际民俗学家协会、国际民间叙事研究协会和北欧民俗协会的会址都在芬兰。
历史地理学派,也称为芬兰学派。
按照芬兰学派的方法编撰的主民民间文学工具书AT分类法和《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书。
3、德国:格林兄弟对民间故事采录出版以及对神话的研究;缪勒创立的太阳神话学派,本非提出的流传学派。
4、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学派,以“自生说”来解释故事主题的起源,以“外来说”来解释故事情节的起源,认为主题可以自生,情节可以借用。
1928年,普罗普出版《民间故事形态学》归纳出两个最基本的叙事因素:“功能”和“行动范围”5、日本:柳田国男研究“口承文艺”。
提出“重出立证法”,研究民间故事反复出现那些情节,分析其基本核心与变化的部分。
提出“方言周圈论”,认为距离文化发达城市越远,方言和民俗也就保存越多。
民族民间文学概要
皮影
唐山皮影的影人由头荏(头部)和戳子(身子)组成。在影人的头部造型中其 面部造型多采用侧面平视的“五分像”,也就是正侧面。只有少数的丑角和精怪的 面部造型使用半侧面脸即“七分像”。如独眼瞎的丑角,就必须用七分脸造型, 因为五分脸的造型,无法表现影人的一只眼瞎的特征。虽有少部分影人才用七分脸, 但是大部分的影人的脸部造型都是五分脸。
清代以前,影戏演出的 剧本非常少。 很多演出的剧目都是无 文字的,由艺人们口传 心授。 目前,我们所知道清代 以前的剧本就只有明末 的影卷《薄命图》和 《六月雪》。 到了清代,这种情况得 到了改变。 在这一时期一些文人墨 客专门为影戏编写剧本。 “剧本有唱念的全部文 字,俗称‘影卷’,即 所谓‘经卷本’”
文学与美学的融合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起源
• 关于唐山皮影起源,顾额刚先生曾感慨:它历史虽然不短, 却没有可写的历史可以凭借”。因为缺乏明确的史料记载, 所以唐山皮影的产生年代难以界定。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 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唐山皮影起源于宋金时期,另一种认 为唐山皮影起源于明代末期。 • 但是从年发现的标有“明万历己卯年抄”的影卷《薄命图》 来看,其影卷故事完整,行当齐全,可见当时唐山皮影的 发展已经成熟。 • 因此,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唐山皮影起源于宋金时期。宋代 是中国影戏最早的兴盛期,北宋都城汁京是中国影戏史上 最早的繁盛地,因此这里就是中国各地影戏广泛流传的发 端之处。而宋金之间的战争则为影戏的传播提供了契机。 宋金之间的战乱使得影戏艺人被迫逃向全国各地,进而促 使影戏在全国的传播。唐山皮影也是在这一时期得以兴起 的。
念白:寒毡曾坐透,铁砚欲磨穿 学生张羽,字凤翔,乃是金州盖城人士。 自幼读书,不幸父母双亡。求名不进,只落得家贫如 洗。 居住山村,草屋三间。 每日与那一帮老叟幼童,捕鱼打柴,倒也十分快乐。 是我自幼喜爱音乐,善吹一支短笛,能通六律。 今日闲暇无事,我不免携带短笛,拿着板斧, 上山打柴一回便了。 唱:我张羽,命儿孤。幼失父母,兄弟皆无。 中途落了魄,枉读诗与书。 迁居山村来住,成了一个樵夫。 每日上山将柴打,布衣保暖无拘束。 携短笛,出了屋。腰掖板斧,路儿很熟。 一直将山上,微风冷飕飕。 听些百鸟歌叫,看些草兔猿狐。 霎时打了柴两捆,坐在石上很舒服。 念白:你看皓日当空,微风洒洒。 待我取出短笛,吹上一曲便了。
民间文学重点
民间文学重点民间文学重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定义与特征一.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口头的集体创作,是一种立体文学,实用文学,具有直接人民性,立体性,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和多功能性等特征性质:文艺属性(语言艺术),民俗文化(文化现象)二.★基本特征★(同上)+单纯朴素+表演性第二节★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价值★1.实用价值2.艺术价值3.科学价值第三节民间文学的地位1.民间文学是文学的鼻祖2.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3.凡是文学体裁都出自于民间文学4.古今中外作家都受过民间文学的鼓励第四节民间文学的体裁范围1.散文类(传说,故事)2.韵文类(史诗,歌谣)3.韵散相间类(民间曲艺,民间小戏)第二章民间故事第一节民间故事的定义与分类(与神话,传说的异同)一.定义:广义,包括神话,传说,故事三种体裁狭义,除神话和传说之外的那些民间口头叙事作品,主要是民间幻想故事,写实故事,笑话和寓言等。
二.民间故事与神话共同点是:口头之作,带有表演性不同点是:1.没有神话那样的讲述庄严,与宗教祭典仪式等各种信仰的直接关系。
是世俗性和娱乐性的,讲述随时随地,具有较强的伦理色彩。
2.二者的功能不同民间故事是主要提供娱乐3.二者的描写手法不同民间故事使用一种世俗化的手法,贴近生活是民间故事区别与神话的主要特征。
三.民间故事与传说1.二者的内容性质不同传说有"传说核",民间故事是虚幻的2.二者的结构安排不同民间故事是顺序,传说根据时间不同3.二者讲述方式不同民间故事,有习惯性的,如“从前...有一个人...有一件事...”世俗的传说是有具体时间和地点四.分类1.幻想故事童话(特征)具有超自然的境界和浓郁的幻想色彩,故事中保留着古老的信仰观念与制度。
《七兄弟》,《叶限》2.生活故事巧女类型,呆女婿类型3.寓言故事比较简短4.笑话情节单纯,常用夸张手法,突出可笑之处第二节民间故事的传承一.家族传承二.社会传承第三节民间幻想,写实,笑话与寓言故事第四节★民间故事的艺术特点★1.背景模糊化2.人物典型化(类型化)3.情节程式化4.风格理想化5.语言白描化1.篇幅短小,主题鲜明;2.情节单纯,平中见奇;3.轻松愉快,寓庄于谐。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第八章民间文学分类研究之五——史诗(三)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第八章民间文学分类研究之五——史诗(三)英雄史诗是历史的产物,反映的是古代的战争,思维方式也带有古代人特有的幻想成分,但英雄史诗悲壮雄阔的风格,奇诡的想象和空前的规模,给人以开拓的勇气,引人自豪。
它们是拥有这些文学巨宝的民族的财富,也是国家的瑰宝。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又称《格萨尔王传》。
主要流传于青藏高原的藏族地区。
和所有英雄史诗一样,格萨尔是史诗的主人公,也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国王。
《格萨尔》的大致情节如下:由于人间灾祸连年,妖魔横行,大梵天决定派神子下凡去拯救人类。
格萨尔就是神的儿子,他具备超人的神力。
12岁时赛马夺冠,回到岭地当上了岭国国王,人称格萨尔王。
岭国北方有一个魔国,魔王凶残暴虐,趁格萨尔去东方修行之时抢走了格萨尔王的爱妃梅萨。
格萨尔为雪耻去北方降魔,魔王的妹妹阿达娜爱上了格萨尔,帮助他杀死了魔王,格萨尔娶她为王妃,留在魔国享受爱情。
岭国的西方是霍尔国,其国王垂涎格萨尔王后珠牡的美丽,趁格萨尔留居魔国之际进攻岭国。
珠牡率众反抗,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格萨尔的兄长阵亡,珠牡被掠走。
格萨尔闻讯后顿时醒悟,他化装成流浪汉潜入霍尔国,杀死霍尔国王救回王后。
岭国的南方是姜国,为了夺取岭国的盐池而屡次进犯岭国,国王萨丹武艺高强,精通妖法,但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格萨尔征服了四方妖魔,又征服了周边众多国家,成为举世瞩目的大英雄。
但是故事并未结束,在格萨尔南征北战的年月,他的母亲和爱妃阿达娜均病逝而入地狱。
格萨尔下地狱救出母亲和妃子,并把她们送入天堂。
至此,格萨尔下凡的任务彻底完成,大梵天派众神接他返回天界。
于是格萨尔带领王后珠牡和梅萨在美妙的音乐中升天,格萨尔的故事结束。
《格萨尔》共有120多部,其中经常演唱、流传广,影响大的有30多部。
最精彩的一部是《霍岭战争》。
霍岭战争是格萨尔平定四方过程中经历的最著名的一场战争,史诗既有战争场景的刻画,又有忠贞爱情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以格萨尔和王后珠牡为首的一大批岭国英雄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西藏从分裂战乱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
民间文学教学重点内容介绍(一)
民间文学教学重点内容介绍(一)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本章为绪论性质,要求从总体上把握什么是民间文学,搞清民间文学的范围界限及其本质特征,同时认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用及其多功能的社会价值,为学习民间文学理论、作品研究及采集工作打下深厚的基础。
本章的重点是民间文学的概念及特征。
本章的难点是民间文学的人民性及立体性特征。
要求与一般文学的社会作用联系起来考虑民间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
在此基础上,考虑它的特殊功能--实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第一节民间文学的概念和范围"民间文学"或称人民口头创作,它是指有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人民口头文学,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人民群众自己创作,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
鲁迅把文学分为"消费者的文艺"和"生产者的文艺"两种(《论旧形式的采用》),民间文学基本上是属于"生产者的文艺",它有别于上层统治者的庙堂文学和作家书面文学。
过去在长期的阶级社会里,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们承袭了原始社会唯一的文学形式--口头创作,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即"生产者的文艺")。
由于生产者在历史上属于下层人民,因而民间文学作品常常反映出劳动人民的世界观和他们的生活疾苦。
现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体脑劳动的区分已不十分严格,因而民间文学的作者队伍也有所变化(虽然并不显著),近代民间文学"folklore"一词,也作广义的"民俗学"解。
同时,民间文学也有别于一般俗文学,俗文学是从形式上通俗来讲的。
但通俗文学在历史上并不都是劳动人民的创作,其艺术特点上有同于民间文学者(如通俗性与口头性),亦有异于民间文学者,这里我们只将民间曲艺、民间戏剧划归民间文学范围,大量作家创作的通俗作品则不包括在内。
第二节民间文学的特征一、人民性文学的人民性并不是民间文学所独有的。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民间文学概论目录第一章绪言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三章民间文学的价值第四章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第五章各族民间文学的交流与相互影响第六章神话第七章民间传说第八章民间故事第一章绪言第一节民间文学的概念一、民间文学称谓的由来二、民间文学的概念与范围三、民间文学的体裁分类第二节学习民间文学的目的和意义民间文学称谓的由来民间文学这个名称是由民俗学演变而来的。
最早提出“民间文学”这个概念的是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
他所说的“民俗学”(Folklore)的意思是“民众智识”(The Learing of the people)。
他说,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包括了“古时候的举止(manners),风俗,仪式(observanees),迷信,民曲(ballade),谚语等等”。
他的这段论述,含有很重的民间文学成份。
后来,英国的班尼(C·S·Burne)在她的《民俗学概论》的专著中又很明确地指出,民俗学的内容包括传袭的信仰(Beliees),习惯(Customs),故事(Stories),歌谣(Songs),俚语(Sayfngs)等流行于民间的文化事象。
很显然,这些文化事象中的许多品类,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民间文学的样式。
这种理论的提出,引起各国学者的兴趣和关注,使他们各自又作了种种解释。
在美国和前苏联,对“民俗学”一词的研究主要是指口头文学或口头创作,近似于民间文学在我国,“民俗学”一词是1913年由日本传入的。
到“五四”运动时期,则有更多的学者从事“民俗学”的研究,但名称尚未统一,有的叫“民俗学”,有的叫“民间文学”,而“民间文学”的概念在学术界已经逐步明朗化。
1955年,我国创办的《民间文学》发刊词明确指出:“这个刊物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对全国各民族口头文学的搜集、整理,同时促进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我们要用较多的篇幅来刊载各族人民口头创作。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完整内容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完整内容民间文学复习资料第一节民间文学的概念1、“民间文学”概念: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它运用口语的形式传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
它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理想、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
2、民间文学的对象与范围:研究对象:民间创作并流传的各种口头文学作品及活动。
范围:范围广泛,如神话、传说、歌谣、史诗、谚语、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等。
3、民间的学科属性:从借助艺术形象来把握生活的特点来看,民间文学是一种广泛存在着的文艺现象,它属于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4、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传承文化的人文学科,民间文学也是民间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因此民间文学的研究是民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现代的民俗资料,可以被运用去解决或推断古代的民间文学(如古歌谣、传说、神话等)的某些问题。
例如《诗经?国风》里的民歌中的叠章复句。
其次,民俗学资料可以论证现代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民间文学”(Folk Literature)这个学术名称是从国际术语Folk-lore发展来的,原文是“民众的智慧、民众的知识”;十九世纪70年代,这个术语被确定为“民俗学”的含义(即“关于民众智慧的科学”的意思)。
广义的民俗学——凡是民间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属于民俗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狭义概念,即专指民间文学创作。
“五四”时期,中国学者将其解释成“民俗学”。
同时又具体地译为“民间文学”,即专指“民俗学”当中口头艺术部分。
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Folk-lore;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研究;我们对一门学科下定义是比较容易的,需要给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下定义就比较困难。
民间文学有两层涵义:民间文艺学是研究民间文学的起源、流传及社会功能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是和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流头,在原始社会时期是惟一的文学。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民间文学概论第一节民间文学的界定与分类第二节民间文学的特征民间文学的特征是多方面的,这里所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与作家书面创作相比较而言,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即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
一、民间文学的集体性1、集体性的含义及表现: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标志。
作家文学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都由作家独立完成,创作成果有版权的保护。
民间文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创作者,它是集体创作、集体传承的。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在创作和流传上,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2)由个别人编出作品雏形,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步完善。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2、集体性特征形成、发展及其具体内涵(1)集体创作,集体流传;(2)体现在内容上,反映着群体的生活特点、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3)体现了特定群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集体智慧和才艺的结晶。
3、研究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的意义:(1)研究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对我们理解民间文学的特殊本质具有理要意义。
民间文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民间文学的巨大生命力,都必须联系集体性方能求得科学的认识。
(2)由于它是劳动人民自己集体创作的成果,直接而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他们的爱憎情感和道德观念、他们的理想愿望和人生哲学等,因而具有直接的人民性。
(3)由于它所表达的是活动于广大时间空间范围之内的人民群众的集体意识,所以它是研究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方的民众心理状态的生动材料。
二、民间文学的口头性1、口头性含义及其表现:民间文学又常被称作“人民的口头创作”或“口头文学”。
因为它是一种活跃在人民口耳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
人民大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
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
少数名族文学
节庆文化正月一日——元旦(又名春节、元日、元辰、端日),除旧迎新各种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灯节),举行各种赛会、观灯。
二月初二——土地诞节(龙抬头节),准备农事活动。
二月十二——花朝节(又称百花生日)举办花市。
三月初三——清明节,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扫墓踏青。
四月初八——浴佛节,举办佛事活动。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名重五)吃粽子、划龙船。
七月初七——乞巧节(又称七夕)妇女节日,聚会乞巧。
七月十四——中元节——祭祖、祭鬼。
八月十五——中秋节——团员节,吃月饼、赏月、庆丰收。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名重九),登高、赏菊。
十一月初四——冬至节,祭祖。
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吃腊八粥。
十二月二十三——灶王节(又名小年)祭灶。
十二月三十——除夕第一节、岁时节日的形成岁时节日,即岁时民俗,是一种及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一般是指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生活中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传承。
岁时民俗的最初形成,是和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直接导致了岁时民俗的形成。
古代人主要根据太阳的升没,寒暑的交替,月亮的圆缺,物候的变化来观测天文,制定历法的。
在古代,天文知识很受人们的重视,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中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
‘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
‘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
‘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业。
‘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也。
”在对天象的观测中,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与人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七曜”、“二十八宿”。
“七曜”,即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二十八宿,则是在黄道、赤道附近,由恒星组成的二十八个星区。
人们用它作为坐标,观测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二十八宿分别为:苍龙七宿、玄武(龟蛇)七宿、白虎七宿、朱雀七宿。
以此想象为四种动物,又称“四象”。
对天象的观测及记录,使人对天象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有了认识。
民间文学概论讲义
民间文学概论讲义民间文学概论授课大纲第一讲导论一.民间文学的定义二.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三.民间文学的范围四.民间文学的性质第二讲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一.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二.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三.民间文学的发扬性特征四.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第三讲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其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与多重价值1.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2.民间文学的多重价值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哺养2.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第四讲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搜集、记录与整理一.田野作业的形式与规则二.田野作业中的全面收集三.田野作业中的钟爱记录四.田野作业资料的整理与科学编定第五讲神话一.神话界说道与起源二.神话分类三.神话的基本特征四.神话的价值及其研究第六讲民间传说一.民间传说概说二.民间传说的分类三.民间传说的特征四.民间传说的价值及其研究第七讲民间故事一.民间故事的界定与分类二.民间故事的特征与价值三.故事家与民间故事的发扬四.民间故事的研究问题与故事学研究方法第八谈民间歌谣一.民间歌谣的概说二.民间歌谣的分类三.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与功能四.歌俗、歌节与歌手第九讲民间叙事诗一.民间叙事诗的概念二.民间叙事诗的分类三.民间叙事诗的特征四.民间叙事诗的研究第十讲史诗一.史诗的定义与意义二.史诗的分类三.史诗艺人与史诗发扬第十一讲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一.谚语二.谜语三.歇后语第十二讲民间说唱一.民间饶舌概说二.评书与昆曲三.慢书与快板四.相声第十三讲民间小戏一.民间小戏的概念、类型与源流二.民间小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三.民间道具戏第十四讲民间文学研究一.国际性的学术研究领域二.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流派及其方法三.民间文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一参考文献1.《民间文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2.《民间文学作品选》(上、下),高等学校民间文学教材编写组,上海文艺出版发行,1980。
民间文学(课件)
民间文学课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一、民间文学的性质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它既是该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二、民间文学的范围(一)范围:一个民族集体创造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谚语、民间谜语、俗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二)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关系:共同点:形式上的通俗易懂不同点:①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②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主要以口语来创作和流传,通俗文学则是书面创作和流传;③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的创作,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个群体的思想或情趣,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它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故其思想和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
※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混淆的另一种情况,是将个人取材于民间文学的创作成果,简单地看做是民间文学。
个人对民间文学素材的处理,如果只是在忠实于原作的前提下,进行出土文物式的科学整理,然后在发表出来,仍属于民间文学。
如果是吸取民间文学素材,重新改编和再创作,那就属于作家文学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中国民间文学事业进入一个新时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口头文学和语言;②表演艺术;③民俗活动;④传统手工艺;⑤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民间知识和文化空间。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一节集体性民间文学既属人民群众集体创作而产生,又在流传中不断为人民群众所补充完善。
一、集体性特征的三重含义:1.民间文学在社会成员的互动过程中产生。
2.表演者和观众并没有绝对的区分,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相互转化3.文本、语境、表演三层面构成完整的民间文学行为※民间文学在产生后被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拥有。
民间文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一民间文学的性质1、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类别,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并行的独特语言艺术.2、文学分为:作家文学通俗文学民间文学3、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民间文学是原始社会的唯一文学。
5、民间文学从创作主体来说,主要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人民的作品6、民间文学作品: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7、拉法格“民间文学是人民的灵魂忠实、率直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心朋友,人民向他倾吐悲欢苦乐的情怀,也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的备忘录.”8、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口语9、西方国家称为Folklore 苏联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日本称为口承文艺10、定义: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二民间文学的范围1、民族集体创造的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有:神话、民间史诗、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长诗、谚语、谜语、俗语、歇后语、民间说唱、小戏。
2、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共同性:形式上通俗易懂差异性:A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B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是以口语来创作,通俗文学是以书面创作和流传C内容和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群体的思想和情趣,通俗文学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
第二节中国民间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一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1、民间文学源于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活动2、民间文学类型:A原生态 B 再生态 C 新生态3、原始形态民间文学:A建立在劳动基础上,渗透在生活各方面的歌谣活动B宗教活动仪式伴随的神圣叙事,称为神话C休闲消遣故事和传说二、中国民间文学丰富遗产1、民歌是诗歌创作的奶娘,民间故事则是叙事文学的源头2、甲金文字以及《易经》卜辞里,有很好的歌谣。
2500年前的中国诗歌总集《诗经》3、公元2世纪三国时代,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笑林》4、唐宋用于讲故事的底本叫“话本"对长篇小说的形成决定性的作用。
《民间文学概论》教学提要全
《民间文学概论》教学提要全第一篇:《民间文学概论》教学提要全《民间文学概论》教学提要关于本课程的教学民间文学,是由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和传播的一种语言艺术。
文艺理论(文艺学)是研究各种文艺现象并阐明其基本原理的学科。
民间文艺理论(民间文艺学)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就文学领域而言,有作家文学理论和民间文学理论两大体系,这两个体系,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前者主要是研究作家书面文学的创作规律,以具体的作家作品为对象;后者主要是研究民间口头文学的创作规律,以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及其有关诸种事象为对象。
由于属“选修课”,成绩是“考查”。
除平时了解到课、听课、讨论发言、提问回答等情况外,就课堂讲授的内容做一次作业;学期末交一篇搜集整理自己家乡的传说故事或民俗风情,或一篇评论指定的民间作品,篇幅2千字左右。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民间文学?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
”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和传播,反映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种语言艺术。
高尔基指出:民间文学“主要是劳动群众的口头创作”(《给莫琳娜的信》)。
是“从他们自己的劳动经验中抽取出来的知识的总汇。
”(《高尔基文献集》)过去前苏联一直称民间文学为“人民口头创作”。
鲁迅也说:“既有消费者,必有生产者,所以一面有消费者的艺术,一面也有生产者的艺术。
”(《且介亭杂文。
论‚旧形式的采用‛》)民间文学具备一般文学的重要特质,固然是文学,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
其特殊在于,它以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而存在,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民族民众传承的生活文化之一。
国际上,对民间文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纳入民俗学的范畴。
威廉。
汤姆斯: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包括了“古时候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等。
”(《人类学辞典》,台湾版)这显然是统指所有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民众文化现象,民间文学自然也不例外。
民间文学概论1
民间文学第一绪论一、定义1、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
其创作成果(作品)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情操。
2、民间文学主要样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诗史、抒情叙事长诗、民间小戏(戏曲)、谜语、歇后语。
3、民间文学定义的核心——劳动人民口头创作。
4、民间文学的国际统称——Folk-lore(【英】威廉.汤姆斯语)二、进一步理解民间文学的含义民间文学作者—劳动人民为主的某个若干个群体。
民间文学创作方式—口头创作(后加文字记录)。
民间文学流传方式—口耳相传。
民间文学内容上最大特点—反映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艺术情操(直接人民性)。
三、为什么开设和学习《民间文学》课程?1、从历史上的地位看,民间文学是历史事象的记录2、从文学创作起源看,民间文学起了源头和标杆作用3、从作家成长状况看,民间文学是古今中外作家的摇篮和乳娘4、从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看,民间文学是学员实践需要的重要内容之一四、民间文学的特征(内容、创作流传、艺术和生态方面)艺术方面(了解):真情。
朴素。
富有音乐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一)内容直接地表现人民自己的思想感情,直接地描写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劳动与社会斗争),并且用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具体表现在:(1) 民间文学是人民生话、历史的全面而生动的形象反映。
(2) 文学是交流感情的工具,感情只能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获得,只有亲身参加劳动、参加人民起义斗争,才能真切而生动地描写它们。
(3) 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史诗、歌谣,都体现了民族精神、人民的道德观念和理想愿望。
所以,我们说民间文学是民族的灵魂。
(4)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自己的文学创作,在本质上属于先进文化与民主思想的范畴。
(5) 民间文学鲜明地表现了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心灵美和人情美。
(二)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方面特征(基本特征)—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流传性(传承性)、传统性、1. 口头性民间文学与作家创作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口头性,由此又形成了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变异性、流传性、传承性等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第一节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述一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概念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这一概念是相对于汉族民间文学而提出的,一般简称为民族民间文学,从范围上看,它包括我国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各种民间文学作品。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又是一个集合概念,指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和承传的文学,它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族心理,表现了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
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特征第一、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民族化特征是指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以本民族的艺术形式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性格的特点。
从内蕴到艺术形式的民族化正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内尺度和外标识。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也就成了不同民族的民间文学的重要标志。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学又可以称之为本民族的心灵史,因为不同民族的民间文学总是努力的塑造着本民族的民族精神。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也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征。
第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地域化特征指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受特定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形成某个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地域化特色的先天因素,社会和文化环境是适生于本地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人文生态系统,它们共同使某一地域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呈现出鲜明的地域化特征。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地域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各少数民族创造的独属于某地域的民间文学,因为是直接由某地域的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环境共同孕育而成,所以它在内容题材上会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
二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相互交流和影响的过程中会出现地域化改造现象。
原产生于某地域的民间文学传承到其它地域时,往往在内容题材及细节因素上会发生地域特征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民间文学之间形成交流的必要条件。
第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多功能化特征是指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所具有的民族史、宗教信仰、文化教育、娱乐审美等等多方面功能的特点。
第二节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分类为了更全面的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基本面貌和独特性,我们主要采取了从代表样式、民族属性、语系等三个角度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进行分类的方式。
一代表样式从基本样式而言,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民间长诗、民歌、戏剧、曲艺、诵词、谚语等等。
这些样式在不同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中又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相对于汉族民间文学而言,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神话、英雄史诗、民歌和长诗尤其突出,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样式在汉族民间文学中,要么薄弱,要么稀见,正是它们充实并丰富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学的宝库。
少数民族神话学界认为,中国55个少数民族差不多都有自己古老而神奇的神话,这些少数民族神话几乎囊括了神话的所有种类譬如开天辟地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神话、宗教神话等等。
从流传地域看,许多族源、语源相近的少数民族还形成了共同的神话圈,比如西南华南中东南地区形成了南方民族神话圈,以创世神话为代表;东北西北形成了北方民族神话圈,以萨满神话为代表。
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主要反映南方少数民族开天辟地、人类起源以及远古先民少数民族史诗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创造了熠熠生辉的英雄史诗。
举世闻名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和《玛纳斯》,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内涵丰富,都是百余万诗行或数十万诗行的鸿篇巨制。
我国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如彝、哈尼、纳西、白、拉祜、傈僳、羌、普米、景颇、阿昌、德昂、傣、布依、水、苗、瑶、侗、土家、壮等少数民族中,都流传着本民族或本支系的创世史诗,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南方创世史诗群”,这是一个在南方地域范围内流传,围绕“创世”的中心线索而创作传播,并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原始性叙事长诗的集合群体。
少数民族长诗中国少数民族长诗可分为叙事长诗和抒情长诗两种。
与中国汉族叙事长诗极不发达的情况相对照,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叙事长诗尤其丰富。
几乎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叙事长诗,有的民族甚至有几十部、上百部。
除了叙事长诗外,中国少数民族还创造了长诗中的另一种形式即抒情长诗。
少数民族民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以歌为媒,以歌传情,他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劳作、教育娱乐、宗教祭祀都离不开歌唱。
很多少数民族的民歌堪称世界歌舞艺术的明珠,土家族《龙船调》,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的“花儿与少年”,侗族大歌,维吾尔族“刀郎木卡姆”等等都享有世界性声誉。
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劳动号子、田歌和山歌、儿歌、舞歌、宗教歌、多声部民歌等等别具特色,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实了中国民歌的宝库。
二民族属性有55个少数民族,也就有55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这是从民歌的族群属性角度给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分类。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独有的最为典型和精美的民间文学样式,被称为是草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维吾尔族民间文学较集中的反映了维吾尔族的民族性格和心理气质,广泛流传于新疆地区的机智人物故事——阿凡提故事就是其中的代表。
土家族以能歌著称,土家哭嫁歌、丧鼓歌、薅草歌、上梁歌、情歌、穿号子等民歌拥有独特的“五句子”形式与“竹枝词”形式。
侗族大歌同样具有世界性声名。
民间曲艺也值得关注。
蒙古族的“乌力格尔”、达斡尔族“乌钦”、鄂伦春族“摩苏昆”、赫哲族“伊玛堪”、哈萨克族“阿依特斯”、布依族“八音坐唱”、傣族“章哈”等,它们均被收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语系语族从民族民间文学语言所属的语系、语族和语支的角度对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进行分类也是一种重要的思路。
从这一角度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分类,可以通过各民族民间文学所使用的语言系属的情况了解其发生、演变的过程以及与其它民族民间文学相互交流和影响的情况。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按民族语言谱系分类法,可以分为汉藏、阿尔泰、印欧、南亚、南岛五个语系的民族民间文学,各个语系中又有不同的语族语支。
①在中国,使用民族较多的语系主要是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
第三节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一各民族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或影响属于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交叉研究的重要内容。
我国学者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民族民间文学,取得了一批较为知名的研究成果。
如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第五章《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其比较研究的立足点是把各民族民俗文化看作有机整体来进行观照。
陶立璠的《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基础》第五章《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较详细的运用了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对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进行了研究。
马学良、梁庭望、李云忠等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主要对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民歌、民间传说和故事、民间叙事长诗以及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文学进行了比较研究,注意寻找其共性,辨析其区别并挖掘导致这些共性和区别的原因。
季羡林的《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强调了民间文学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
张玉安、陈岗龙主编的《东方民间文学比较研究》也有意识地在“民间文学”的研究中引入了“比较的思维”和“比较的方①中国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所属的语系语族情况参见本章附表一。
法”。
一些对各民族民间文学进行分区域分语族研究的成果,则特定的范围内运用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如汪立珍的《满-通古斯诸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跨越满族、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五个民族,涉及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叙事诗、民歌、谚语、传承人等八个领域,比较研究的视野起了重要作用。
二一体多元格局及多层面互动交流的特征我们说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交流或影响,是通过将不同民族的民间文学中内容、情节、原型、类型、母题、形式相近相似的作品加以比较,找寻其共同性,辨明其区别,并通过实在可靠的分析而得到证明的。
学界认为,中国民间文学在整体上呈现为一体多元格局。
①“一体”主要体现在56个民族的民间文学全部属于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具有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特征。
“多元”,主要体现在各民族民间文学既保持着它们独特性,也相互交流和影响,从而造成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学的复杂性。
中国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主要表现为一种普遍的、多层面的互动现象。
所谓“普遍”,指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民间文学是彼此交流并影响的,而且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民间文学同样保持着密切的互动交流关系,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所谓“多层面”,是指各民族民间文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关系,各民族民间文学的思想观念和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这种关系。
在思想观念和题材内容上,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学都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它们既表现了各族人民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各族劳动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也包含着各民族人民的进步思想和革命精神。
如揭露和抨击黑暗的社会制度,赞美纯洁坚贞的爱情,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等等,反映了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因此,许多民间文学作品受到各民族人民的喜爱并广为传播,共同的思想观念和题材内容,反映了各民族民间文学的密切关系。
譬如神话或古歌,许多民族都有主题类似的作品。
各民族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的相互影响更加普遍。
各民族文学在艺术形式、表现技巧上各有特点,创作方法上各不相同,异彩纷呈,绚丽多姿,这是各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的具体表现。
但这些民族特点并非封闭独立地发展,而是不断地相互学习和借鉴。
比如各民族之间的长诗、民歌和民间戏曲在艺术形式上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就非常直接和迅速。
三各民族民间文学互动交流的原因各民族民间文学之间相互交流和影响的事实促成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这种交流与影响有诸多原因,在这里进行简要规纳和分析。
相似的民族发展经历和与之相应的文化心理促进了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交流。
地域上杂居或相邻的各民族之间,他们的民间文学交流更为便利。
同族源和同语系、语族、语支的民族之间,民间文学的交流互动更容易沟①陈建宪,《中国各族民间文学多元一体格局鸟瞰》,《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3期,第10-14页。
通。
宗教信仰的影响是构成各民族民间文学相互交流影响的重要原因。
此外,战争、经贸、文化交流等等各方面原因,也会促成不同民族之间的民间文学的交流影响。
思考题1、简要分析民族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2、民族文学与民族民间文学之关系。
2、少数民族神话与汉族神话之比较。
3、举例分析少数民族民歌形式多样化特点。
4、试析民族民间文学相互交流和影响的主要表现及主要原因。
参考书目:陶立璠,《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基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赵志忠,《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吴重阳,《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吴晓东,《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刘守华巫瑞书,《民间文学导论》,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马学良梁庭望李云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1997年版;韦东超王瑞莲,《中国民族流变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