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禁毒教育》第一课时:毒品的类型及危害

合集下载

禁毒教案共4课时

禁毒教案共4课时

第一课时什么是毒品【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教学重点】毒品的种类【教学方法】典型事例讲解法、图片展示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美丽鲜花的图片)看见这些美丽的鲜花,我们总会有很多美好的联想,但是有一种花虽然美丽无比,然而人们一看到它就会不寒而栗(多媒体展示这种花的图片)。

请问:这种花叫什么名字?人们为什么一看到它就会不寒而栗?(罂粟花)(多媒体展示图片及资料)1、吸毒致死的少年(图片)2、吸毒青少年在戒毒所里(图片)3、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是无与伦比的,吸毒者中青少年占总数的85%,大多数走向吸毒的青少年都是因为好奇,没想到最终不能自拔,走上犯罪道路。

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

出示课题:毒品——人类的杀手那么,什么是毒品?毒品种类有哪些?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比一比,说一说。

1、什么是毒品?2、你知道毒品的种类有哪些?学生踊跃回答,教师多媒体出示正确答案。

(一)毒品是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指出:“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种类(1)鸦片(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的图片)鸦片又称“阿片”,俗称“大烟”、“鸦片烟”、“烟土”等,是英文名Opium的音译,来自于鸦片罂粟。

鸦片有生鸦片和熟鸦片之分,形状不一,常以球状、饼状或砖状出售。

(2)海洛因(多媒体课件展示海洛因的图片)海洛因即二乙酰吗啡,鸦片毒品系列中最纯净的精制品,是目前我国吸毒者吸食和注射的主要毒品之一。

海洛因进入人体后,首先被水解为单乙酰吗啡,然后再进一步水解成吗啡而起作用。

因为海洛因的水溶性、脂溶性都比吗啡大,故它在人体内吸收更快,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反应。

辅导学生正确应对毒品的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辅导学生正确应对毒品的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辅导学生正确应对毒品的禁毒安全教育教案标题:辅导学生正确应对毒品的禁毒安全教育教案引言:毒品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难以避免。

毒品所造成的危害不仅是个人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同时还会对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造成巨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校开展大量的禁毒宣传和教育工作,然而如何有效地辅导学生正确应对毒品的危害、提高其防范和抵御毒品的能力,成为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毒品的分类和危害毒品是指那些可以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错乱、造成精神依赖或使人成瘾,并对人体产生智力、心理、行为等多种方面危害的物质。

根据毒品的性质,毒品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麻醉药品。

如海洛因、哌替啶等,主要用于手术镇痛,大剂量可以麻醉人体。

(二)刺激药品。

如冰毒、可卡因等,可以提高心理兴奋度、抑制食欲、增强性欲,但是副作用严重。

(三)大麻类药品。

主要包括大麻、大麻油、爆炸草等,具有精神活性、挥发性和发酵性等特点,长期使用会导致思维、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的障碍。

(四)吸入剂。

如氧气、氦气等,大量吸入会引起身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以上这些毒品在使用后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二、学生应对毒品的态度对于毒品的态度,在教育学生中也是很重要的。

一方面,学生需要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的危害对身体、心理、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具有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能力,学会利用科学知识和方法预防毒品。

(一)掌握正确的信息。

毒品的危害性需要通过适当的渠道来进行了解。

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信息,通过媒体进行了解防范毒品知识、了解毒品的危害性等等。

教育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二)重视毒品知识的学习。

孩子们不能以为禁毒只是口号,或给学生一个恐吓,一定要促进学生对禁毒问题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重视毒品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不能忽视。

(三)了解正常的社交圈和行为。

毒品是非法的,所以一旦身边出现使用毒品的人或情况,一定要快速离开,避免损失和伤害。

毒品的危害和种类

毒品的危害和种类

毒品的危害和种类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关于毒品的话题,而大多数人对于毒品的认识只是草草了了解,缺少实质性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常见的毒品种类和它们的危害。

毒品是指那些会对人体产生短期或长期的精神和身体影响的药物。

与普通的药物相比,毒品的效果更加强烈,更加令人上瘾。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毒品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类。

第一类毒品是大麻,它是植物的一部分,被认为会使人感到放松和快乐,但它也会造成干嘴,眼睛发红和呕吐等不良反应。

长期吸食大麻还会影响到大脑的正常发育,对记忆力和注意力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类毒品是可卡因,这是一种粉末式的化学制剂,会使人感到兴奋和自信,但它也可能会导致失眠、剧烈的焦虑和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

长期滥用可卡因还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包括肺部和心脏等器官受损。

第三类毒品是海洛因,是由阿片制成的一种药物,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它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非法毒品之一。

吸食海洛因会产生暂时的幸福感和疼痛消退感,但它也会导致瞳孔缩小、昏迷、痉挛和呼吸困难等严重问题。

长期吸食海洛因还会导致脑部永久受伤和身体上的其他严重问题,甚至会导致死亡。

在我们的生活中,毒品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很多人可能想尝试一些大胆的新事物,然而往往忽视了自己应该承受的风险。

毒品使用不仅会影响正常生活,还可能导致犯罪行为。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尽一切所能去避免吸毒的行为,以确保我们的未来和人生得到充分保障。

《禁毒教育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教育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教育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预防毒品的方法。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毒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毒品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同时也是毒品接触的高风险期。

此外,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比较复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环节1.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性。

例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禁毒教育第一课》,我们将会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预防毒品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2.展示一些毒品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毒品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毒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环节:知识讲解环节1.毒品的定义和种类:教师简单介绍毒品的定义和种类,如海洛因、冰毒、鸦片等。

例如:毒品是指能够对人体产生依赖性和毒性的物质,包括海洛因、冰毒、鸦片等。

2.毒品的危害:教师详细讲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如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等。

例如:海洛因可以导致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冰毒可以引起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毒品的滥用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3.毒品的预防方法:教师介绍预防毒品的方法,如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毒品的能力等。

例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以让我们远离毒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毒品的能力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毒品的侵害。

第三环节:情感教育环节1.引导学生认识毒品对生命的威胁,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毒品的能力。

禁毒宣传知识内容

禁毒宣传知识内容

禁毒宣传知识内容禁毒宣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工作,它的目的是通过向公众传递禁毒知识,提高人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警惕性,从而减少毒品的滥用和危害。

下面是禁毒宣传知识的内容:一、毒品的种类毒品是指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它们可以通过吸入、注射、口服等方式进入人体,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常见的毒品包括海洛因、冰毒、大麻、可卡因等。

这些毒品的成分和危害不同,但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二、毒品的危害毒品的危害非常大,它们会对身体和心理都造成很大的伤害。

毒品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身体的危害:毒品会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损害,如肝脏、肾脏、心脏等。

长期使用毒品还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易感染疾病。

2.对心理的危害:毒品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导致人的思维和行为出现异常。

长期使用毒品还会导致精神疾病。

3.对社会的危害:毒品的滥用会破坏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导致犯罪、家庭破裂等问题。

三、禁毒的重要性禁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工作,它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禁毒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人民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禁毒可以减少毒品的滥用和危害,保护人民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2.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禁毒可以减少毒品的滥用和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3.促进经济的发展:禁毒可以减少毒品的滥用和犯罪,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禁毒的措施禁毒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实现。

禁毒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传递禁毒知识,提高人们的禁毒意识和警惕性。

2.打击毒品犯罪:加强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打击毒品的生产、贩卖、运输等环节。

3.治疗戒毒:为吸毒者提供治疗和戒毒的服务,帮助他们戒除毒瘾,重新回归社会。

4.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维护全球的安全和稳定。

以上是禁毒宣传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毒品,保护自己和家庭的健康和安全。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PPT课件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PPT课件

02 毒品种类介绍
传统毒品
01
鸦片
由罂粟果实中提取,具有镇痛、止咳等作用,但长期吸食会严重损害身
体健康。
02
海洛因
吗啡类毒品总称,以吗啡生物碱作为合成起点得到的半合成毒品,对人
类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03
大麻
大麻是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广的毒品之一,对神经系统有抑制、麻醉
作用,吸食后产生快感,有时会出现幻觉和妄想,长期吸食会引起精神
K粉
即氯胺酮,静脉全麻药,有时也可用作兽用麻醉药。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易溶于水,通 常在娱乐场所滥用。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强烈扭动,会导致神经中毒反应、精神分裂 症状,出现幻听、幻觉、幻视等,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严重的损害。
常见毒品类型
01
02
03
04
鸦片类
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等, 这些毒品都来源于罂粟植物。
完善戒毒康复人员帮扶政策
提供戒毒康复服务
建立完善的戒毒康复服务体系,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医疗、心理等 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落实社会保障政策
将戒毒康复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并实现就业。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远离毒品侵害
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毒品概述 • 毒品种类介绍 • 毒品危害分析 • 毒品预防与教育措施 • 打击毒品犯罪行动与政策支持 • 总结与展望未来工作方向
01 毒品概述
毒品定义与特点
毒品定义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 、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 药品和精神药品。

高一上学期《禁毒教育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高一上学期《禁毒教育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教育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禁毒知识,使学生了解毒品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的危害。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防毒意识,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向身边人宣传,为禁毒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毒品的相关知识,树立正确防毒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向身边人宣传,为禁毒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关毒品危害的短片,提问学生:“这段短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播放完毕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出课题:禁毒教育第一课)二、新课教学1. 认识毒品教师:什么是毒品?请举例说明。

学生:鸦片、海洛因、冰毒等。

教师: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我们应当远离毒品。

教师:你们知道哪些毒品?请说出来听听。

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毒品是会腐蚀人的青春和美好生活的“第一滴毒液”,一个香甜可口的糖果、一杯芳香四溢的咖啡都可能成为毒品的伪装。

毒品给个人身心健康带来巨大伤害,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们要擦亮双眼,识破毒品的伪装。

2. 毒品危害教师:毒品危害之大,你们知道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吸毒者在吸毒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严重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中毒症状,如意志消沉、情绪异常、自卑绝望、攻击报复等。

长期吸毒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免疫力降低,各种疾病也会随之而来。

此外,吸毒还会造成家庭破裂,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和谐。

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3. 拒绝毒品教师提问:“如何做到拒绝毒品?”(小组讨论)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防毒意识和能力。

当别人诱导、引诱自己吸毒时,要坚决拒绝;当自己有好奇心时,要克制自己,不要因好奇去尝试吸毒。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拒绝毒品。

4. 预防毒品犯罪教师提问:“毒品犯罪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小组讨论)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吸毒人员以吸毒为常业,实施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贩卖毒品是“金主”,是吸食、注射毒品人员背后的罪恶推手;毒品犯罪以暴力为后盾,往往与盗窃、抢劫等其他犯罪相互交织。

禁毒安全教育知识点

禁毒安全教育知识点

禁毒安全教育知识点禁毒安全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旨在帮助人们预防和抵御吸毒、毒品侵害。

禁毒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向公众传达相关知识和技能,以预防吸毒行为的发生,同时帮助“一旦吸毒了怎么办”的人群。

下面是禁毒安全教育的知识点。

一、毒品的分类1、麻醉药品类:主要是指可卡因、海洛因、吗啡等。

这些药品能够使人产生麻痹、昏迷、睡眠等。

麻醉药品通常是短期的治疗某些疾病的辅助方法。

2、精神药品类:主要包括冰毒、摇头丸、大麻等。

这些药品能够刺激大脑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幻觉、强烈的兴奋和快感,长期使用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疾病及不可逆转的影响。

二、毒品的影响1、毒品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吸毒会损害肝脏、肺、心脏等身体器官,引起多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2、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吸毒带来的不仅是对自身的危害,还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吸毒者的行为会引起社会不安定要素的增加,易导致犯罪行为。

3、毒品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即使停止吸毒,毒品的影响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可能一生都不会消失。

三、如何防范毒品侵害1、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防止其接触毒品。

2、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学生应该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避免接触毒品。

3、减少社交场所的前往:学生要减少前往社交场所,避免接触毒品。

4、警惕陌生人的接触:对于陌生的人的接触,要提高警惕,在发现不良行为时及时报警。

5、鼓励积极锻炼: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6、加强社区管理:社区应该组织禁毒宣传活动,提高禁毒意识,加大对毒品贩卖的打击力度。

四、吸毒的危害吸毒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1、毒品依赖:毒品会导致人对其产生依赖性,无法自行戒毒。

2、伤害身体器官:毒品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对脑组织尤为严重。

3、犯法行为:吸毒是违法行为,如果被警方发现,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4、严重影响生活:吸毒会给人的生活、工作、家庭带来严重的影响。

五、如何帮助吸毒者1、温情关怀:吸毒者需要温情关怀,以感受到自己是被关心的。

《禁毒教育》课件

《禁毒教育》课件
《禁毒教育》
01 毒品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 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 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 药品。也可以通俗的讲,一切列入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 和精神药品,一旦被非法使用便是毒品。
当今社会,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在歌舞娱乐场所蔓延泛 滥,不仅危害人类的健康,而且危害社会安定,诱发各 种刑法犯罪的法律责任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涉毒违法的法律责任。
1、《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 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 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 神药品的。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条例》中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
《条例》第十四条规定: 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不 得实施下列行为,不得为 进入娱乐场所的人员实施 下列行为提供条件:
(1)贩卖、提供毒品、或者组织、强迫、教唆、强诱、 欺骗、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 (2)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嫖娼; (3)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 (4)提供或者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陪侍; (5)赌博; (6)从事邪教、迷信活动; (7)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03 涉毒违法犯罪的法律责任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一)《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基本知识
3、显著位置悬挂警示标志。 娱乐场所应当在营业场所的大厅、包厢、包 间内的显著位置悬挂含有禁毒、禁赌、禁止 卖淫嫖娼等内容的警示标志、未成年人禁入 或者限入标志,标志应当注明公安部门、文 化主管部门的举报电话。

春骄课堂禁毒知识

春骄课堂禁毒知识

春骄课堂禁毒知识一、毒品的定义和分类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根据类型,毒品可分为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致幻剂类、苯丙胺类等。

二、毒品对身体的危害毒品对身体有多方面的危害。

首先,毒品会导致身体机能的损害,如肝脏、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其次,毒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精神障碍、行为异常和心理问题。

此外,毒品还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的下降,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三、毒品对心理的影响毒品对心理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

长期使用毒品会导致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个性改变等问题。

此外,毒品还会导致成瘾和依赖,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和依赖,难以自拔。

四、毒品对社会的影响毒品对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毒品会破坏家庭和社会秩序,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其次,毒品会破坏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犯罪率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此外,毒品还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经济的损失。

五、禁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禁毒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个人健康的重要措施。

首先,禁毒可以防止毒品对个人身体的危害,保护公民的健康和生命。

其次,禁毒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减少犯罪和社会不安定因素。

此外,禁毒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六、禁毒的政策和法律各国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来打击毒品犯罪。

这些政策和法律通常包括严厉的惩罚措施,如刑事处罚和罚款等。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禁毒机构和执法队伍来执行禁毒政策和法律。

同时,各国政府也积极开展禁毒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禁毒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

七、禁毒的实践和经验各国在禁毒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禁毒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毒品的氛围。

其次,禁毒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打击毒品犯罪、加强戒毒治疗和开展预防教育等。

此外,禁毒需要注重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毒品问题。

禁毒宣传小知识

禁毒宣传小知识

禁毒宣传小知识一、毒品的种类及危害1.吸食类毒品:如海洛因、鸦片等,会严重损害身体器官功能,导致成瘾、生活无法自理。

2.注射类毒品:如冰毒、摇头丸等,具有强烈的致幻作用,长期使用会严重损害大脑功能。

3.吸烟类毒品:如大麻、鸦片等,会引起嗜睡、食欲不振、瞳孔散大等现象。

4.流行类毒品:如杜冷丁、麻黄素等,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方式多种多样。

二、毒品的危害1.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毒品会损害人体各个器官,导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2.对家庭的危害:毒品使人变得荒废、疏远家人,甚至引发家庭破裂。

3.对社会的危害:毒品犯罪猖獗,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威胁。

4.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毒品会破坏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其正常成长。

三、禁毒宣传的重要性1.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帮助公众认识毒品的危害,提高拒绝毒品的意识。

2.提高监管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减少毒品对社会的危害。

3.增加政策法规宣传,提高公众对毒品违法行为的认识和了解。

4.加强家庭、学校等领域的宣传教育,提高未成年人对毒品的警惕和抵制意识。

四、禁毒宣传的途径1.利用媒体传播: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和打击毒品的政策法规,提高公众对毒品的警惕和抵制意识。

2.利用宣传资料:制作各类宣传册、海报、宣传视频等,向社会大众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和应对毒品的方法。

3.利用社会宣传活动:组织禁毒讲座、展览等,提高公众对毒品的认知和了解。

4.利用学校教育:开展学校禁毒教育活动,提高未成年人对毒品的警惕和抵制意识。

五、禁毒宣传的策略1.科学合理的宣传方式:通过讲座、展览等多种形式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和打击毒品的政策法规,提高公众对毒品的警惕和抵制意识。

2.突出重点、重在预防:重点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引导公众拒绝毒品,重在预防。

3.着眼未成年人,加强教育:通过学校、社会等渠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禁毒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毒品的警惕和抵制意识。

4.积极引导,号召共同防范: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禁毒宣传,共同防范毒品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

毒品的危害课件pptx

毒品的危害课件pptx

03
引发暴力犯罪。
社会舆论压力增大
1
毒品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涉及毒品的个 人和事件往往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批评。
2
公众对毒品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涉毒人员 的道德评价和社会压力也随之增大。
3
媒体报道和社交网络等渠道的传播,使得涉毒人 员的形象和名誉受到极大损害。
06 预防与治理措施 建议
加强青少年教育引导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如举报毒品犯罪 、参与禁毒志愿服务等。
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打击力度
制定更加完善的禁毒法律法规,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 击力度。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
THANKS
感谢观看
02 个人健康危害
身体健康受损
毒品会严重损害身体各个器官 和系统,如心脏、肝脏、肾脏 、神经系统等。
长期吸毒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各种疾 病。
毒品中的有害物质会对身体造 成直接伤害,如注射毒品容易 引发感染、炎症等。
精神心理异常
毒品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 致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心
毒品的危害课件pptx
目 录
• 毒品概述与分类 • 个人健康危害 • 家庭和社会关系危害 • 经济和职业发展危害 • 法律和道德层面危害 • 预防与治理措施建议
01 毒品概述与分类
毒品定义及特点
毒品是指能够使人产 生依赖性的精神活性 物质。
毒品对人体健康和社 会稳定等特点 。

涉及毒品犯罪的个人将留下 案底,影响未来就业、升学
等人生发展。
毒品犯罪往往与暴力、黑社会 等犯罪活动相关联,进一步加
剧社会安全问题。

禁毒教育内容】 禁毒安全教育

禁毒教育内容】 禁毒安全教育

禁毒教育内容】禁毒安全教育(一)毒品的概念。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目前我国规定管制的这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237种,另外针对近几年来麻醉药品“氯胺酮”在我国的泛滥,也已被列入管制药品的范畴。

(二)毒品的特性。

毒品之所以与其它药品、毒物有所不同是在于毒品。

四个属性(特性)即毒品具有毒害性、依赖性(成瘾性)、滥用性和被管制性,这四个属性缺一不可,缺一而不能成为毒品,而毒品的依赖性是基础,它决定了毒品的其它三个属性。

(三)毒品的分类。

毒品有很多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6种)、吗啡类(3种)、盐酸乙基吗啡类(3种)、可待因类(5种)、可卡因类(2种)及合成麻醉药类(6种)等129种。

2、精神药物:包括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三唑仑等;中枢兴奋剂,如甲基苯丙胺(“冰”毒)、亚甲二氧甲基丙胺(MDMA)(“摇头丸”)等和致幻剂,如麦角酰二乙胺(LSD),苯环利啶(PCP)等。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两大类: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天然毒品是自然界动、植物中本身就存在的,可直接吸食或经提炼、精制后被滥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过程,这些毒品包括大麻、鸦片、吗啡、可卡因等;合成毒品是指人们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品(毒前体)经过化学反应而制造出来的,包括海洛因、安非他命类如冰毒、LSD、PCP等。

不管怎么分类,不管是麻醉药品还是精神药品,是天然毒品还是合成毒品,他们的提炼和合成均与易制毒化学品有关,是易制毒化学品的产物。

(四)毒品的危害。

毒品是全球性公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它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社会安全。

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吸毒导致家破人亡、吸毒遗害后代、吸毒诱发刑事犯罪、吸毒诱发贪污、吸毒盗窃抢劫、吸毒加速死亡、吸毒纵火杀人、吸毒杀人抢劫、吸毒为害社会、吸毒败坏社会风气、吸毒导致自伤自残自杀。

禁毒教育课件ppt

禁毒教育课件ppt

04
戒毒与康复
戒毒所的作用与戒毒方法
戒毒所的作用
提供安全、封闭的环境,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 控制戒断症状,预防复吸。
戒毒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疗法等,其中药 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戒毒所的局限性
戒毒所不能完全解决吸毒问题,需要家庭、社会 等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
康复治疗与康复机构
康复治疗
通过禁毒教育,青少年可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和侵害。
全社会共同参与禁毒工作,共建和谐社会
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应当加强对子女的禁毒教育,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强化社会监督
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加强对毒品犯罪的打击 和防范,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社会后果
吸毒者会面临社会歧视、排斥,影 响就业和家庭生活,同时可能成为 毒品犯罪的诱因。
禁毒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执法力度
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加大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 ,严格执法。
社会参与
禁毒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形 成全社会共同抵制毒品的氛围。
宣传教育
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 识。
禁毒教育课件
目录
• 禁毒教育概述 • 毒品种类与危害 • 禁毒法律法规 • 戒毒与康复 • 预防毒品侵害 • 禁毒工作展望与建议 • 总结与反思
01
禁毒教育概述
什么是毒品
毒品定义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 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 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 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
神药品。
毒品类型

禁毒PPT

禁毒PPT
主要成分:其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为 四氢大麻酚(简称THC)。THC在 吸食或口服后有精神和生理的活性 作用。
吸食危害:大麻服用后可影响中枢 神经系统 ,引起快感,并引起倦睡, 大剂量服用可引起幻视,焦虑,抑 郁,情绪突变,妄想等反应。 Nhomakorabea冰毒
冰毒:又称甲基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明或去氧 麻黄素,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 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由于它的毒性剧烈, 人们便称之为“冰毒”。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 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
摇头丸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 能诱导快感、提高 自信心、增强爆发力,具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 上瘾后难以戒断,半年内复吸率仍高达95%以 上。
02
毒品的危害
1.毁灭自己
①对身体: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及产生戒断症状, 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吸毒过量以至死亡。此外,由于毒品 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滥用毒品可导致 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急慢性肝炎、肺炎、败血症、心内膜炎、肾功能衰 竭、心律失常、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各种皮肤病、 慢性器质性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性病及艾滋病。 ②对心理: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 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 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与能力。长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销骨 立,人不象人,鬼不象鬼。因此,有人告诫吸毒者:“吸进是白色粉末, 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01 认识毒品 02 毒品的危害
防毒措施
03
CONTENTS


01
认识毒品
什么是毒品

防毒禁毒宣传资料

防毒禁毒宣传资料

防毒禁毒宣传资料近年来,毒品滥用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了高度的关注。

为了加强防毒禁毒工作,提高人们对毒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需要广泛宣传和普及相关知识。

本文将从毒品的种类和危害、毒品滥用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如何预防毒品滥用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毒品的种类和危害毒品主要分为三大类:鸦片类、大麻类和合成类毒品。

其中,鸦片类毒品包括海洛因、吗啡等,大麻类毒品包括大麻、大麻果实等,合成类毒品包括冰毒、摇头丸等。

毒品滥用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极其危害的影响。

首先,毒品滥用会导致身体健康受损。

吸食毒品会对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造成直接损害,长期滥用甚至会导致瘫痪、器官衰竭等严重后果。

其次,毒品滥用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

毒品会破坏人的思维、判断和行为机制,导致吸毒者出现幻觉、恐慌、焦虑等心理症状,甚至引发精神疾病。

此外,毒品滥用还会破坏个人的社会人际关系,使吸毒者逐渐失去家庭、朋友和社会支持。

最后,毒品滥用对社会安全和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吸毒者为了获得毒品资金往往会从事非法活动,例如贩毒、抢劫、盗窃等,这不仅危害了个人和社会的安全,也对公共秩序产生不利影响。

二、毒品滥用的原因和后果毒品滥用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个人因素是滥用毒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人过度追求刺激和快感,通过吸毒来满足这种需求。

此外,青少年在身体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同伴的影响,从而导致滥用毒品。

社会因素也是诱发毒品滥用的重要原因,如贫困、失业、社会压力等。

这些因素使得一些人选择吸毒来逃避现实和痛苦。

毒品滥用的后果不可估量。

对个人来说,毒品滥用会导致身体健康状况恶化,心理健康受到极大损害,并可能丧失家庭和社会支持。

对家庭来说,滥用毒品的成员会给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家庭关系破裂。

对社会来说,毒品滥用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离婚、抚养问题等,给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

三、如何预防毒品滥用为了有效预防毒品滥用,需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教育宣传。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加强对毒品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禁毒教育》作业设计方案-中职拓展通用版班会育人生命安全

《禁毒教育》作业设计方案-中职拓展通用版班会育人生命安全

《禁毒教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了解禁毒的重要意义,树立防毒、拒毒的坚定意识,并掌握基本的禁毒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禁毒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内容本课程第一课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认识毒品:介绍常见毒品的种类、特征及危害,使学生明确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 了解禁毒法规:让学生了解国家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毒品对人的影响,认识到禁毒的重要性。

4. 禁毒教育知识问答:通过课堂提问及互动方式,巩固学生对禁毒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5. 课堂实践:进行防毒、拒毒模拟场景训练,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及心理建设。

三、作业要求本课程对学生的作业要求如下:1. 学生应主动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了解本课时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2. 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做好课堂笔记。

3. 完成案例分析报告,分析案例中涉及到的毒品危害及个人应如何防范。

4. 完成禁毒教育知识问答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5. 参与课堂实践环节,积极投入模拟场景训练,提升自身应对能力。

四、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将主要依据以下标准:1. 学生的预习情况及课堂参与度。

2. 案例分析报告的深度和广度,是否能够准确分析案例中的问题。

3. 禁毒教育知识问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课堂实践环节的表现及应对能力。

评价方式将结合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五、作业反馈完成作业后,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与指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与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2. 对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知识问答及实践环节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

3. 通过作业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禁毒知识,增强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4. 对全体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讲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禁毒知识。

毒品及其危害性

毒品及其危害性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一、毒品种类● 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类。

天然毒品是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鸦片。

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海洛因。

合成毒品是完全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如冰毒。

● 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等。

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如鸦片类。

兴奋剂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如苯丙胺类。

致幻剂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如麦司卡林。

● 从毒品的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品,如鸦片类。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如苯丙胺类。

● 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

传统毒品一般指鸦片、海洛因等阿片类流行较早的毒品。

新型毒品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冰毒、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在我国主要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在歌舞娱乐场所中流行。

常见传统毒品种类1,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

因产地不同而呈黑色或褐色,味苦。

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吸食时有一种强烈的香甜气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某学校禁毒教育教案
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原产于小亚细亚,适应性很强,从非洲最南端到地球北部莫斯科的气候,它都能生长。

罂粟为一年生植物,植株高1米到5米,花为蓝紫色或白色,叶子为银绿色,分裂或有锯齿。

罂粟花落后,在顶端结成椭圆型的果实──罂粟果。

取罂粟果划破表皮,会流出乳白色的果汁。

果汁暴露于空气后干燥凝结,即变成褐色或黑色,这就是生鸦片。

生鸦片经过提炼生成吗啡,吗啡再经化学药物提炼即生成海洛因。

大麻及其衍生物
大麻是一种粗大、直立、芳香的一年生雌雄异株的灌木。

大麻原产于中亚,在北温带地区种植较为广泛。

大麻里含有大麻酚、大麻二酚和四氢大麻酚等数种生物碱。

其中四氢大麻酚是服用大麻后产生致幻作用的主要成份。

大麻服用后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欣快感,并引起倦睡。

大剂量服用可出现幻视、焦虑、抑郁、情绪突变、妄想狂样的反应。

大麻主要是在心理上而不是在生理上引起成瘾。

长期使用者在停止使用2-4周可消除其影响,而不会象停止服用鸦片那样出现生理症状。

大麻的衍生物主要是大麻脂和大麻油。

海洛因
亦称盐酸二乙酰吗啡,英文名Heroin,译为海洛因。

其来源于鸦片,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得的产物。

其主要成分为二乙酰吗啡,属于合成类麻醉品。

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多数为白色结晶粉末,极纯的海洛因俗称“白粉”。

有的可闻到特殊性气味,有的则没有。

由于海洛因成瘾最快,毒性最烈,曾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一般持续吸食海洛因的人只能活7一8年。

安纳咖
学名苯甲酸钠咖啡因,是由苯甲酸钠和咖啡因以近似1:1的比例配制而成的。

其中咖啡因起兴奋神经作用,苯甲酸钠起助溶作用以帮助人体吸收。

安纳咖作为兴奋型的精神药品,临床上用于治疗中枢神经抑制以及麻醉药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等症,它通过兴奋中枢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的活动。

安纳咖还有一定的解热镇痛作用。

长期使用安纳咖除了会产生药物耐受性,需要不断加大用药剂量外,也有与咖啡因相似的药物依赖性和毒副作用,因此也是受管制的精神药品,非法制造、贩卖安纳咖同样构成制造、贩卖毒品罪。

新型毒品“麻果”,比摇头丸毒性更强。

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的,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国际禁毒公约和中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食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毒品)。

鸦片、海洛因等麻醉药品主要是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得到的半合成类毒品,而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所以新型毒品又名“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

同时,因为新型毒品的滥用多发生在娱乐场所,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

可卡因(俗称:Bump, Coke, Flake, Snow, Candy)是一种微细、白色的结晶粉状的生物碱,性粉末,味苦,具舌麻痹感,由古柯的叶子提炼而成,又称古柯碱。

古柯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的山坡或高地上。

在拉美地区的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秘鲁是古柯叶的主要种植国以及可卡因的主要生产国。

可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即脊髓、髓质、大脑等系统的兴奋剂,可刺激大脑皮质,麻痹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从而产生欣快感及视、听、触等幻觉。

可卡因鼻吸后很快为鼻粘膜吸收,因刺激性及对血管有收缩作用,故容易形成鼻腔溃疡。

可卡因可在服用数周后即可产生习惯性,使服用者在心理上对其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因而成为一种特别
容易使人上瘾的毒品。

服用可卡因后,会逐渐发生偏执狂型精神病,并日渐加剧,使精神衰退。

大剂量服用后可刺激脊髓.引起惊厥,乃至整个神经系统抑制,引起呼吸衰竭造成死亡。

鸦片(opium)
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片烟”“阿芙蓉”等。

鸦片系草本类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用刀割后流出的汁液,经风干后浓缩加工处理而成的褐色膏状物。

这就是生鸦片。

生鸦片经加热煎制便成熟鸦片,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俗称烟膏。

鸦片是一种初级毒品。

生鸦片可直接加工成吗啡。

鸦片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吗啡、可待因等,含量可达10%一20%。

摇头丸
主要成分是冰毒,是冰毒的一种。

冰毒的成分是甲基苯丙安,纯品很像冰糖,贩卖者为了便于吸食者使用,制作成各种规格的片剂、丸剂,就是“摇头丸”——人服食后为释放能量会不停手舞足蹈,摇头晃脑。

冰毒是一种精神类毒品,吸食后透支人体的能量,对内脏器官伤害很大。

吸食者有暴力攻击倾向,易引发暴力攻击、性侵害、抢劫等事件,成为社会治安隐患。

有人曾诉说吸食冰毒后的感觉:“血液沸腾,敢干平时最不敢干的事。

”有报章透露,冰毒吸食一次即可成瘾。

冰毒对吸食者和社会的危害性,远甚于海洛因。

摇头丸
“摇头丸”学名亚甲基双氧甲基苯丙胺(MDMA),纯品为白色粉末,属于安非他命兴奋剂,化学结构类似冰毒,俗称"X"、"E"、"摇头丸"、"亚当"" 的士高饼干"、"欢乐丸"、"忘我"、"快乐丸"等。

种类繁多、形状和图案多达上百种。

这类毒品主要以片剂形式出售,也有以胶囊丸装填形式出售。

药片状中以圆形、棱形、鱼形为多数。

图案有"天鹅"、"钻石"、"蝴蝶"、"苹果"、"党旗"、"三菱"、"酒杯"、"笑脸"、"太极"、"鸽子"、"奔驰"、"AI"、"CU"、"S"、"CK"、"E/D"、"RN"、"LM"、"OTC/MX"、"V"、"JJ"等等。

冰毒
甲基苯丙胺及其衍生物。

甲基苯丙胺(又名去氧麻黄碱或安非他命),俗称“冰”毒,属联合国规定的苯丙胺类毒品。

主要来源是从野生麻黄草中提炼出来的麻黄素(EPHEDRINE)。

它源于日本。

在日本曾经使用过“冰”毒的人数超过200万人,直接滥用者55万人,毒品滥用者都用静脉注射,其中有5万人患苯丙胺精神病。

1990年首先发现由台湾毒贩进入我国沿海地区制造、贩运出境的“冰”毒案件。

甲基苯丙胺的形状为白色块状结晶体,易溶于水,一般作为注射用。

长期使用可导致永久性失眠,大脑机能破坏、心脏衰竭、胸痛、焦虑、紧张或激动不安,更有甚者会导致长期精神分裂症,剂量稍大便会中毒死亡。

所以说,“冰”毒被称为“毒品之王”。

k粉
“K粉”的化学名称叫“氯胺酮”,其外观为纯白色细结晶体,在医学临床上一般作为麻醉剂使用。

2003年,公安部将其明确列入毒品范畴。

K粉的吸食方式为鼻吸或溶于饮料后饮用,能兴奋心血管,吸食过量可致死,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

K粉成瘾后,在毒品作用下,吸食者会疯狂摇头,很容易摇断颈椎;同时,疯狂的摇摆还会造成心力、呼吸衰竭。

吸食过量或长期吸食,可以对心、肺、神经都造成致命损伤,对中枢神经的损伤比冰毒还厉害。

吗啡(Roxanol)
是一种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是鸦片的主要生物碱,从鸦片中提炼而成。

吗啡通过注射及口服可产生欣快感,并产生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肠胃系统的副作用。

吗啡是一种全身抑制药,使用后容易成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