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现场急救技术--止血、包扎

合集下载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PPT课件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PPT课件
2:特异性症状:骨擦音,畸形,异常活动,明 显的功能障碍等。
固定的材料
1:夹板,是最常用的固定材料,其 长寛要与伤肢相适应。 2:无夹板时,可用树枝、木棒、竹 片、硬纸板等来替代。 3:亦无替代材料时,也可把
断肢固定于健侧肢体上。
固定的方法
上肢固定法:(讲解示范) 下肢固定法:(讲解示范) 骨盆固定法:(讲解示范) 其他部位的固定。
1.内脏脱出; 2.异物贯穿伤; 3.断肢(指、趾)残臂(端)。
内脏脱出的包扎
异物贯穿伤 的包扎
三:骨折固定
通过固定来限制伤肢活 动,达到避免进一步损伤、 减轻伤员痛苦、便于伤 员搬运的目的。
骨折的症状
1:一般症状:局部肿胀、疼痛。如伤处 还 有环形压痛,纵轴叩击痛等症,则骨折可能 性较大;
2:加压包扎止血:多用于小静脉和毛细 血管出血;也可用于四肢关节等处动脉出 血(屈肢加墊),有骨折不能用。
3: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部动脉出血。
4:止血带代用品止血:常用三角巾、布 带、毛巾、领带、回巾、衣袖等。
加压包扎止血
上止血带注意事项
1:止血带适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轻微 出血不 宜使用; 2:上止血带不宜直接扎在皮肤上; 3:上止血带后,应做好明显标志,派专人护送,並 向接收医护人员叫交待查清楚; 4:上止血带时间过长,每隔一小时,应放松2─3 分钟,以避免肢体坏死; 5:上肢止血时,应避开上臂的中1/3处; 6:不能用铁丝、细绳索、线等替代止血带。
Thank You
理、微生物学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 五行、八 纲脏腑辨 证基础上 ,运用朴 素辩证法 及思辨推 理方法, 认识机体 、自然、 疾病三者 关系,发 展起来的 一门以“ 功能人”包 括功能脏 器为概念 的独特的 医学哲学 理论体系 。在治疗 上,除了 药物外, 还有针灸 、推拿气 功、耳针 等特殊疗 法,它是 世界传统 医学中最 完善的一 种医学理 论体系。 它为人类 尤其为中 国人民健 康和民族 繁衍做出 了巨大贡 献。

急诊抢救技术—创伤患者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

急诊抢救技术—创伤患者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

急诊抢救技术—创伤患者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一、止血(一)适应证凡是出血的伤口都需止血。

根据损伤血管不同,外伤出血大致可分为:①动脉出血:出血压力高,可随心脏搏动从伤口向外喷射,呈鲜红色,如在短时间内出血量大,可危及生命。

②静脉出血:血液缓慢持续从伤口流出,暗红色,一般可找到出血点。

③毛细血管出血:多看不清明显伤口,量较少。

(二)操作前准备根据出血性质不同,就地取材,采用不同止血措施。

止血可用的器材很多,现场抢救中可用消毒敷料、绷带,甚至干净布料、毛巾等进行加压止血;充气止血带、止血钳等专用止血器械是较可靠的止血方法。

(三)操作步骤1.加压包扎法适用于创口小、毛细血管或较小静脉的出血。

局部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消毒盖上无菌纱布,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压扎紧,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

2.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动脉位置表浅且靠近骨骼处的出血。

止血方法为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端(近心端),血流被阻断。

①面部出血:在下颌角前约15cm处压迫颌下动脉,大出血时往往同时压住两侧颌下与颞动脉。

②颞部出血:对着下颌关节压住颞动脉。

③用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手指两侧的指动脉,阻断血流;一侧肘关节以下部位的外伤大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压迫上臂中段内侧,阻断肱动脉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手臂;手部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

④下肢出血:一侧下肢的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伤员应该处于坐位或卧位;一侧足部的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足背中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及足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3.填塞止血法适用于伤口较深的出血,可用消毒的棉垫、纱布填塞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等包扎。

4.抬高肢体法适用于临时应急措施,不适用于动脉出血。

5.屈肢法适用于肘或膝关节以下,在肘窝、窝处放上纱布卷、棉垫卷,然后用绷带把肢体弯曲,使用环形或8字形包扎,但方法复杂,一般不采用。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第一节:止血1.包扎止血:适用于:表浅伤口出血或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血。

⑴粘贴创可贴止血:将自粘贴的一边先粘贴在伤口的一侧,然后向对侧拉紧粘贴另一侧⑵敷料包扎:将足够厚度的敷料、纱布覆盖在伤口上,覆盖面积要超过伤口周边至少3厘米⑶就地取材可选用三角巾,手帕,清洁的布料包扎止血。

2.加压包扎止血: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清洁的毛巾,绷带,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的目的。

常用的器材(图3-2):加压包扎的方法:⑴直接加压法:通过直接压迫出血部位而止血。

操作要点:伤员坐位或卧位,抬高患肢(骨折除外),用敷料覆盖伤口,覆料要超过伤口周边至少3厘米,如果敷料已被血液浸湿,再加上另一敷料。

用手加压压迫,然后用绷带、三角巾包扎。

⑵间接加压法:伤口有异物的伤员,如扎入体内的剪刀、刀子、钢筋、玻璃片等,应先保留异物,并在伤口边缘固定异物,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

3.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端(近心端),以压闭血管,阻断血流。

采用此法救护人员需熟悉各部位血管出血的压迫点。

仅适用于急救,压迫时间不宜过长。

现分述如下:⑴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下颌角处的面动脉,面部的大出血常压住双侧才能止血。

⑵颞部出血:用拇指在耳前对着下颌关节上用力,可将颞动脉压住。

⑶颈部出血:在颈根部,气管外侧,摸到跳动的血管就是颈动脉,用大拇指放在跳动处向后,向内压下(图3-6)。

⑷腋窝及肩部出血:在锁骨上凹处向下向后摸到跳动的锁骨下动脉,用大拇指压住。

⑸前臂出血:上臂肱二头肌内侧用手指压住肱动脉能止住前臂出血。

⑹手掌手背的出血:一手压在腕关节内侧,通常摸脉搏处即桡动脉部,另一手压在腕关节外侧尺动脉处可止血。

现场外伤急救技术主要指止血、包扎、固定技术

现场外伤急救技术主要指止血、包扎、固定技术

创伤急救技术现场外伤急救技术主要指止血、包扎、固定技术。

在现场特殊条件下,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外伤,也不管是什么部位的外伤,最基本的急救处理靠这些技术,这些技术若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应用,往往在挽救伤员生命、防止病情恶化、减少伤员痛苦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

因此,止血、抱扎、固定技术是每一个院前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也是每一个急救医务人员需要了解的技术,而且应该在群众中大规模推广此类技术。

一、止血术: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如出血量达总血量的40%(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

出血伤员的急救,只要稍拖延几分钟就会造成危及生命的祸害。

因此,外伤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止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外伤出血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

内出血主要到医院救治,外出血是现场急救重点。

理论上将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有搏动,量多,速度快;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缓慢流出;毛细血管出血时,血色鲜红,慢慢渗出。

若当时能鉴别,对选择止血方法有重要价值,但有时受现场的光线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区分。

现场止血术常用的有5种,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可以把几种止血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一)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

这是一种不要任何器械、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因为止血时间短暂,常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

1、头面部指压动脉止血法头面部的止血动脉如图6-14所示。

(1)指压颞浅动脉:适用于一侧头顶、额部的外伤大出血,方法如图6-15所示。

在伤侧耳前,一只手的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包扎
2. 绷带:我国标准绷带长6米,宽度分 3、 4、 5、 6、 8、10厘米6种规格, 供包扎实际需要选用。绷带的一头卷起 为单头带,从两头卷起则为双头带。其 长度可视包扎部位的需要而定。现场救 护没有上述常规包扎材料时,可用身边 的衣服、手绢、毛巾等就地材料进行包 扎。
包扎
(三)包扎的方法 1. 头部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的底边 向内折叠约两指宽,放在前额眉上,顶 角向后拉盖头顶,将两底边沿两耳上方 往后拉至枕部下方,左右交又压住顶角 绕至前额打结固定(见图18)。 2. 头、耳部风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 顶角打一个结,置于前额中央,头部套
包扎
拇指按住反扎处,右手将绷带反折向下 拉紧绕缠肢体,但绷带反扎处要注意避 开伤口和骨突起处。
包扎
外伤急救技术--固定
骨折的固定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之一的固定术主
要用于骨折的时候, 因此,在学习固定 方法之前要先了解骨折的症状和急救要 点,才能正确地使用固定方法。
固定
(一)骨折的分类:人体骨骼因外伤发生 完全或不完全的断裂时叫骨折。由于致 伤外力的不同,可造成不同类型的骨折, 骨折断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叫开放性骨 折,未与外界相通的叫闭合性骨折。根 据骨折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性骨 折,不完全性骨折。
止血
外伤急救技术--包扎
包扎 (一) 包扎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包扎的目
的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 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痛苦, 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 压包扎还有压迫止血的作用。包扎要求 动作轻快、准、牢,包扎前要弄清包扎 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 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
止血
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易损伤神经, 造成肢体坏死。上止血带的伤员,必须 在明显的部位标明上止血带的部位和时 间;上止血带的时间超过二个小时,要 每隔一个小时放松一次,每次 10分钟, 为避免放松止血带时大量出血,放松期 间可改用指压法临时止血。 (1)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一条长1米 的橡皮管,先用绷带或布块垫平上止血 带的部位,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
1. CPR(心肺复苏术):当遇到意外伤害时可能导致生命威胁,如心脏性猝死等,所以在野外急救过程中执行心肺复苏术非常重要。

2. 止血:掌握压迫止血法和包扎止血法。

除了在伤口处施压外,戴上手套、处理成膏状的大丁玲药膏或中药丸敷贴在伤口上都能起到止血的作用。

3. 骨折固定:正确的骨折固定措施可以预防或减少骨折现场取消移植产生的损伤。

简便易行的方法是用木板或棍子作为固定垫在肢体两侧进行简单的固定操作。

4. 伤口处理:及时清洗、消毒伤口并涂上药膏进行处理,以利于伤口的愈合和避免感染。

灾难现场的止血、包扎、固定与搬运

灾难现场的止血、包扎、固定与搬运

2、蛇形包扎法(斜绷法) 1)适用于需由一处迅速延伸至另一 处时或作简单的固定。夹板固定多用此 法。
2)方法是先将绷带以环形法缠绕 数圈,然后以半个绷带宽度为间隔,斜 行上缠,各周互不遮盖。
3、螺旋形包扎法 1)适用于包扎直径基本相同如上臂、手 指、躯干、大腿等部位。

2)方法是先环形缠绕数圈,然后稍微倾斜 螺旋向上缠绕,每周遮盖上周的2/3---1/2。
2)方法是在伤处下方先环形缠绕数圈, 再将绷带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重复作“8” 字形旋转缠绕,每周遮盖上周的1/3---1/2。
包扎
目的
包扎是外伤常用方法,具有保护 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甲板、 减轻疼痛、压迫止血、有利于伤口早 期愈合等作用。
各种伤口清创处理后,或无条件 清创,为避免污染加重,需包扎伤口。
包扎方法
三角巾包扎 绷带包扎 多头带包扎 丁字带包扎
包扎材料
常用的包扎材料有:创口贴、尼 龙网套、绷带、三角巾、胶条、四头 带及其它临时代用品,如干净的手帕、 毛巾、头巾、衣物、腰带、床单、领 带等。
包扎法操作要点
1、尽可能戴上医用手套,如无可用敷 料、干净布片、塑料袋、餐巾纸为隔离层。 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 成后,用肥皂清洗手。 2、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 伤情。 3、不用水冲洗伤口(化学伤除外)。 伤口封闭要严密,防止污染伤口。 4、动作要轻巧而迅速,部位要准确, 伤口包扎要牢固,松紧适宜。
2、颜面部出血 o 颜面部血供来自两侧动脉,对准伤 侧下颌角前约1cm凹陷处,用拇指向内 向上压迫面动脉。
o
3、头面部、颈部出血 在颈侧面胸锁乳突肌前缘用双拇指向内 后压在出血处动脉的上下两端,用于颈动脉 损伤。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体上。

[医学]现场急救四大技术

[医学]现场急救四大技术

◇止血带止血法
• 适用:上、下肢大出血,指压止血法或 加压包扎止血法无效时
• 止血动脉: 上肢肱动脉----上臂上1/3处 下肢股动脉----大腿上1/3处
一垫
二结
三拎 四绞
标明止血时间
五固定
• 不轻易上止血带 • 不得直接扎在皮肤上
注意事项
• 松紧适宜
• 记录上止血带时间,用红色布条标明
• 每隔40-50分钟松解3—5分钟
• 1、橡皮止血带 • 2、气性止血带 • 3、布制止血带
(1)橡皮止血带
• 左手在离带端约10cm处由 拇指、示指和中指紧握, 使手背向下放在扎止血带 的部位,右手持带中段绕 伤肢一圈半,然后把带塞 入左手的示指与中指之间, 左手的示指与中指紧夹一 段止血带向下牵拉,使之 成为一个活结,外观呈A字 型。
刻不容缓的止血术
现场止血术常用的有四种, 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应用 一种,也可以把几种止血法结合一 起应用,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 安全的止血目的。
止血术
•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容 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
• 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 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 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
一、创伤现场救护的一般原则
1、树立整体意识,注意自身与伤 员的安全。
2、先救命后救伤。 3、检查伤情,快速、有效止血。
4、优先包扎头、胸、腹部伤口,后包扎四 肢伤口。
5、先固定颈部,后固定四肢。
6、操作迅速、准确,动作轻巧。
外伤现场急救四大技术
在现场条件情况下,不管是什么性质伤, 也不管是什么部位伤,最基本的急救处理靠这四 大技术。这些技术若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 应用,往往在挽救伤员生命,防止病情恶化,减 少伤员痛苦以及预防并发症等均有良好作用。这 些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认真学习,认真练习,人 人都可以学会,一旦遇到有人外伤时就可以大胆 使用。

外伤急救技术——止血法(1PPT课件

外伤急救技术——止血法(1PPT课件

(2)指压桡、尺动脉:适用于手部大出血.用两 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 尺动脉,阻断血流。因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手掌部 有广泛吻合支,所以必须同时压迫双侧。
(3)指压指(趾)动脉:适用于手指(脚趾)大 出血,用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手指(脚趾)两侧
的指(趾)动脉,阻断血流
(4)指压股动脉:适用于一侧下肢的大出血,用两 手的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 阻断股动脉血流。伤员应该处于坐位或卧位。
(5)指压胫前、后动脉:适用于一侧脚的大出血, 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脚足背中部搏动的
胫前动脉及足跟与内踝之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胫后动脉。
(二)直接压迫止血法: 适用于较小伤口的出血, 用无菌纱布直接压迫伤口处,压迫约10min。
(三)力口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各种伤口,是一种比较可 靠的非手术止血法。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 巾或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这是一种目 前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在没有无菌纱布时,可使用消毒卫生
外伤急救技术— —止血法(1
外伤急救技术主要指止血、包扎、固定技术。特殊条件下,不管是什么性质 的外伤,也不管是什么部位的外伤,最基本的急救处理靠这些技术,这些技 术若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应用,往往在挽救伤员生命、防止病情恶化、 减少伤员痛苦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因此,止血、抱扎、 固定技术是队医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也是每一个驴友需要了解的技术。 止血术: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 4000~5000ml,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时,会出现头 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如出血量达总 血量的40%(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出血伤员的急救,只要 稍拖延几分钟就会造成危及生命的祸害。因此,外伤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 重症之一,止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外伤出血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内 出血主要到医院救治,外出血是现场急救重点。理论上将出血分为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有搏动,量多,速度快; 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缓慢流出;毛细血管出血时,血色鲜红,慢慢渗出。 若当时能鉴别,对选择止血方法有重要价值,但有时受现场的光线等条件的 限制,往往难以区分。现场止血术常用的有5种,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 可选用一种,也可以把几种止血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 安全的止血目的。 (一)指压动脉止血法: 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方法为用手 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这是一种 不要任何器械、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因为止血时间短暂,常需要与其 他方法结合进行。

创伤急救的六大技术

创伤急救的六大技术

创伤急救的六大技术
创伤急救的六大技术主要包括:
1.止血术:止血是创伤急救的首要任务,可以采用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和加压包扎止血法等。

止血的原则是动脉出血要在近心端结扎,静脉出血要在远心端结扎。

2.包扎术:包扎主要是减轻患者疼痛,避免组织器官进一步损伤和感染,同时减轻患者的损伤。

临床上可以采用三角巾或其他无菌纱布进行包扎。

3.固定术:固定目的是防止受伤部位移动,减轻疼痛,避免加重损伤。

固定方法包括局部固定和全身固定,可以使用布料、绷带、夹板等器材。

4.搬运术:在创伤急救中,正确的搬运方法能够迅速转移伤者,降低疼痛和痛苦,并为医生救治奠定基础。

常用的搬运方法包括拖行、抱持、抬举等。

5.处理:创伤急救现场要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覆盖等处理,防止感染。

根据伤口情况,可以选择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

6.生命支持治疗:在创伤急救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

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外伤现场急救技术--止血、包扎

外伤现场急救技术--止血、包扎

外伤现场急救技术--止血、包扎一、概述止血的技术包括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动脉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包扎技术又包括三角巾的包扎法和绷带的包扎方法。

操作所能用到的物品和材料包括三角巾、绷带、纱布和棉垫、止血带、三角巾宽带及三角巾窄带。

二、止血法(一)间接压迫止血法(指压动脉止血法)间接压迫止血法,即指压动脉止血法,是用在四肢及面部动脉或大的静脉出血,可首先采用。

事先应该熟悉常用的动脉压迫点,要求用一定的力量将动脉压在骨骼的浅面,压扁血管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该方法只能够减少出血量,不太可能完全止血,只能短时间控制大的出血,所以应该尽快改用其他的止血方法。

常用的动脉压迫法有面动脉压迫法、枕后动脉压迫法、尺桡动脉压迫法、肱动脉压迫法、股动脉压迫法和腘动脉压迫法等。

1.面动脉压迫法当一侧面部出血的时候,在同侧的下颌骨的下缘摸到面动脉的搏动,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即可。

2。

枕后动脉压迫法用于头后部的出血,在耳后乳突下方稍外侧摸到枕动脉的搏动,将其压向枕骨面即可。

3.尺桡动脉压迫法用于手部出血的止血,先在手腕腕横纹的稍上方的位置,内外两侧摸到尺桡动脉的搏动,然后用双手的拇指分别将其压下尺骨桡骨的浅面即可.4。

肱动脉压迫法肱动脉压迫法用于前臂出血的止血,先在上臂内侧中部的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摸到肱动脉的搏动,然后用拇指或者其他四指将其压向肱骨干即可.5。

股动脉压迫法股动脉压迫法用于大腿以下出血的止血,在腹股沟韧带稍下方处摸到股动脉的搏动,然后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将其压向耻骨下肢即可。

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双手掌根重叠,压向股动脉的搏动即可。

6.腘动脉压迫法腘动脉压迫法用于小腿以下部位的出血的止血。

先在腘窝处摸到腘动脉的搏动,然后用大拇指向后压向股骨即可.(二)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法)先让伤员坐下或者躺下,抬高受伤部位。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直接在伤口上按压5分钟左右.如果持续出血,不要除去最初的敷料,而是在这个敷料上再加上一块敷料,并重新包扎好即可.(三)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一般用在控制四肢动脉的出血,直接压迫止血法止血无效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扎止血带的部位非常重要,一般应该扎在出血部位的近端,尽量的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的范围.但是,上臂的中下1/3处,切忌扎止血带,以免损伤桡神经;前臂、小腿不宜上止血带,因为有两根长骨,可能使血液的阻断不全.止血带止血法有三种常用的方法: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卡式止血带止血法和三角巾止血带止血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现场急救技术--止血、包扎
一、概述
止血的技术包括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动脉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包扎技术又包括三角巾的包扎法和绷带的包扎方法。

操作所能用到的物品和材料包括三角巾、绷带、纱布和棉垫、止血带、三角巾宽带及三角巾窄带。

二、止血法
(一)间接压迫止血法(指压动脉止血法)
间接压迫止血法,即指压动脉止血法,是用在四肢及面部动脉或大的静脉出血,可首先采用。

事先应该熟悉常用的动脉压迫点,要求用一定的力量将动脉压在骨骼的浅面,压扁血管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该方法只能够减少出血量,不太可能完全止血,只能短时间控制大的出血,所以应该尽快改用其他的止血方法。

常用的动脉压迫法有面动脉压迫法、枕后动脉压迫法、尺桡动脉压迫法、肱动脉压迫法、股动脉压迫法和腘动脉压迫法等。

1.面动脉压迫法
当一侧面部出血的时候,在同侧的下颌骨的下缘摸到面动脉的搏动,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即可。

2.枕后动脉压迫法
用于头后部的出血,在耳后乳突下方稍外侧摸到枕动脉的搏动,将其压向枕骨面即可。

3.尺桡动脉压迫法
用于手部出血的止血,先在手腕腕横纹的稍上方的位置,内外两侧摸到尺桡动脉的搏动,然后用双手的拇指分别将其压下尺骨桡骨的浅面即可。

4.肱动脉压迫法
肱动脉压迫法用于前臂出血的止血,先在上臂内侧中部的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摸到肱动脉的搏动,然后用拇指或者其他四指将其压向肱骨干即可。

5.股动脉压迫法
股动脉压迫法用于大腿以下出血的止血,在腹股沟韧带稍下方处摸到股动脉的搏动,然后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将其压向耻骨下肢即可。

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双手掌根重叠,压向股动脉的搏动即可。

6.腘动脉压迫法
腘动脉压迫法用于小腿以下部位的出血的止血。

先在腘窝处摸到腘动脉的搏动,然后用大拇指向后压向股骨即可。

(二)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法)
先让伤员坐下或者躺下,抬高受伤部位。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直接在伤口上按压5分钟左右。

如果持续出血,不要除去最初的敷料,而是在这个敷料上再加上一块敷料,并重新包扎好即可。

(三)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一般用在控制四肢动脉的出血,直接压迫止血法止血无效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

扎止血带的部位非常重要,一般应该扎在出血部位的近端,尽量的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的范围。

但是,上臂的中下1/3处,切忌扎止血带,以免损伤桡神经;前臂、小腿不宜上止血带,因为有两根长骨,可能使血液的阻断不全。

止血带止血法有三种常用的方法: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卡式止血带止血法和三角巾止血带止血法。

扎止血带的注意事项:第一,应该选择有弹性的胶管或布条,不要使用非弹性的绳索或电线,以免损伤皮肤和组织;第二,避免把止血带直接勒在皮肤上面,在皮肤上应该加以衬垫,衬垫可以用衣物、毛巾等;第三,扎止血带应该松紧适合,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的搏动为准,因为过松达不到止血的目的,会增加出血量,过紧会造成肢体的肿胀和坏死;第四,上止血带之前,应该抬高该患肢2~3分钟;第五,连续使用止血带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的时间30秒钟~1分钟;第六,扎完止血带以后,应该在伤员身体明显的地方标名扎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的时间,并向接诊的医生交代;第七,需要断肢再植的伤员,不宜扎止血带,如有动脉硬化、糖尿病、慢性肾病的病人应该慎用止血带止血法。

1. 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
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先用毛巾在伤肢上加以衬垫,用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拿着止血带的一端,将另一端绕伤肢两圈后,再用左手的食指、中指夹住止血带,拉出形成一个 V 字形的活结。

当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桡动脉的搏动,就说明达到了止血的效果。

再将一个时间标签放在伤员身体明显的地方,写上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的时间。

注意操作完成以后,要在伤员身体明显的地方放上一个时间标签,标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时间,并向接诊的医生交代。

2.卡式止血带止血法
3.三角巾止血带止血法
(四)填塞止血法
一般用在深部伤口出血,如肌肉、骨端、鼻出血等。

填塞止血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容易增加感染的机会。

三、包扎法
(一)绷带包扎法
1.螺旋形包扎法
先在伤肢的远端缠绕两圈以后,螺旋形的向上缠绕,每绕一圈重叠1/2~1/3,绕成螺旋状,当绷带超过覆盖的纱布两厘米处,即可固定。

螺旋包扎法一般用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如四肢、躯干等地方。

固定绷带,可以用绷带扣、胶布、安全别针,也可将绷带的末端塞入前一圈绷带内加以固定。

2.环形包扎法
一般用于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例如手腕等部位。

先将绷带做环形缠绕,第一圈稍呈斜形,第二圈将第一圈之斜形的一角压住环形圈内,然后环绕数周后用胶布等固定即可。

环形法也可用于其他绷带包扎方法起始的时候。

3.“8”字形包扎法
以手背部出血为例,先在伤口处放上无菌敷料,放好以后,在手腕子上用绷带由内向外缠绕两圈进行固定。

然后将绷带向远端绕手指头一圈,露出小指的甲床,再向下进行“8”字形的缠绕,直到完全覆盖敷料。

缠绕的时候,每一圈压住上一圈的2/3,露出1/3,最后在手腕上缠绕一圈固定即可,固定在外侧。

绷带的“8”字形包扎方法还可以在手心出血时候的使用。

绷带的“8”字形包扎法还可用在足部的出血与外伤,包扎完全以后,应该在肢体的远端检查一下血液循环的情况。

4.人字形包扎法
肘关节出血包扎先在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覆盖完成以后,将绷带在肘关节最突出的地方缠绕两圈固定敷料。

再将绷带向上绕一圈,再向下绕一圈,反复缠绕。

绷带的人字形包扎法,还可以用在足部的出血以及足踝扭伤的包扎。

绷带的人字形包扎法还可用于膝关节的外伤与出血的包扎。

5.反折包扎法
6.螺旋反折包扎法
在前臂一般是用螺旋形的包扎法,但是纱布绷带容易滑脱,所以可以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法。

(二)三角巾的包扎方法
1.头部帽式包扎
头部帽式包扎一般用于头皮的外伤和出血,先将伤口处覆盖无菌的纱布,再将三角巾的底边折一下子,然后从双耳的上方向后方延伸,将两侧的底角在枕骨下面交叉,再回到前额打一个平结。

打好后,该三角巾的顶角收紧折入即可。

2.风帽式包扎
风帽式包扎主要用于头部两侧的出血与外伤的包扎固定。

先该三角巾的顶角和底边各打一个结,做成一个帽状,把顶角的结放在伤员的前额,把底边的结放在枕骨的下方,包住头部,将底边拉紧,向外反折,再向前将下颌包住,最后绕到枕后打结完成。

3.单肩包扎
一般用在肩部的外伤。

先将三角巾折成燕尾状铺在病人的肩部,在伤肩的下方环绕打结固定。

4.胸部包扎
先在受伤的部位用棉垫压迫止血,再将三角巾的底角、底边在腰间打结,再将三角巾的顶角向上拉紧。

5.大手挂包扎
大手挂包扎一般用于前臂、上臂的外伤的包扎和固定。

先将三角巾张开,边角绕过颈部,将另一侧的边角提起,大手挂应该在伤侧的锁骨上窝上打结,在打结的地方加一个棉垫进行衬垫。

大手挂的高度调整至小于90度。

最后整理一下露出手指指尖,便于观察血液循环,在肘部将三角巾收好。

6.小手挂包扎
小手挂包扎一般用于手部、肩关节和锁骨的包扎和固定。

先将三角巾张开,放在病人的身体上,包过伤侧肢体的上1/3,再把手包进去。

最后绕过肩胛骨,在没有受伤一侧的锁骨上窝处打结,打结的部位加上一个衬垫。

小手挂的角度是上臂和前臂呈45度角。

最后检查一下血液循环的情况。

7.异物刺入体内的包扎(以头顶部异物伤为例)
异物刺入体内不要拔除,以免加重损伤会引起大的出血,下面以头顶部的异物为例来进行包扎。

先将纱布在异物的周围进行压迫止血,再用一个环形垫支撑异物,环形垫应该高于异物,固定好以后,再用三角巾做帽式包扎就可以了。

在运输的途中,要小心地保护避免异物的移动。

8.眼部受伤的包扎
眼睛受伤也可以用三角巾进行包扎,先将三角巾折成窄带,把该三角巾从枕后向前交叉,包住双眼,在枕后打结。

无论是单眼受伤,还是双眼受伤都要采取这种包扎方法,以免加重眼睛的损伤。

9.膝部包扎
该方法一般用于膝关节的包扎与固定。

把三角巾折成宽带放在膝关节上面,两侧的底角向后交叉一前一后缠绕,上下打结固定就可以了。

(三)特殊伤的包扎方法
1.开放性气胸的包扎
开放性气胸因为胸部有贯通伤,伤口处有气体溢出,需要立即封闭伤口,使开放性的伤口变成闭合性的伤口。

先用大块的无菌的纱布或者棉垫封闭伤口,再用不透气的材料,如塑
料袋、保鲜膜封闭伤口,用胶布封住不透气的材料的三边,包括上边、左边和右边,留向下的一边不封,形成一个活瓣,加快排出胸膜腔的气体。

2.腹部内脏脱出的包扎
当腹腔内脏脱出,不要还纳,用生理盐水浸湿无菌敷料,用无菌敷料覆盖在内脏的表面以保护内脏,再用无菌的碗盖在内脏上面,最后用三角巾将碗包扎固定。

基层单位如果没有相应的换药碗,可以用其他的碗或者材料来代替。

当包扎完成以后,伤员应采取仰卧位或者半卧位,下肢屈膝可将衣物垫于膝关节下,使膝关节呈半曲状态,以减轻病人腹壁的张力,减轻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