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反复结合

合集下载

形象思维 方面

形象思维 方面

形象思维方面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两个相互辩证的基本思维元素,这两个思维共同构成了主体对事物层次联系的认识。

抽象思维的核心是通过大量的现象来提炼出本质的东西,即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提炼出的本质不再是实际的事物,而是一些概念类的东西;形象思维的核心是把概念类的东西以一种特例或类似的事物进行表达,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一般与特殊就属于层次联系中的概念。

这两个思维是互逆的过程,抽象是增加维度,形象是减少维度。

由于人对于实际的事物认识比较轻松,而对概念认识比较吃力,因此形象思维帮助初步认识事物;但要想深入认识事物,还得寻找本质,这时就需要抽象思维的辅助了。

从表现上看,抽象思维是收敛的,而形象思维是发散的。

由于抽象的过程是从总多特殊到单一一般的过程,因此是多对一的过程,是收敛的;而形象的过程是一个一般到众多特殊的过程,而且特殊的底层元素通常并不会对应一个高层元素,而是在不同的方面会对应多个,因此是发散的。

这两种思维在工程中是相互配合的,缺一不可。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就好像人类的左右大脑负责不同的思维方向,一个负责抽象,一个负责形象,如果用另外一组词表达就是:理性与感性。

由于人直接面对的是具体的事物,因此人们对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认识比较容易,而对不是直接可见、不是直接可以触摸的抽象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而在对抽象的概念、规律等的理解过程中就需要进行转换,把抽象事物按照形象事物来理解,这就用到了形象思维。

其实在这里说的形象思维和文学、艺术中的形象思维不太一样。

艺术、文学中的形象思维是更特例的表达,更接近于感官的表达,这里说的形象思维不局限于感官。

核心形象思维是对事物间层次联系的认知,认为客观事物存在层次联系,更低层次的元素是对高层次元素的特殊化、实例化表达,是更特殊化的体现。

形象思维通过对高层次的元素进行层次联系的整理来得出低层次元素的表达。

一般低层次元素的可视程度更高,即更形象。

形象思维的核心是具象化。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可操 作 的 教 学 活 动 。
1 观察和分析相结合
观察是一种基本 的认 识 过程。一般情 况下 , 人们 初 次的观察或表面的观察 , 只看到事物的现象 , 获得对 事物 的表面 的、 本质 的认 识 , 时 它 只是一 种感 知 非 这 觉, 属于感性 认识。 当观察 继续深 入 , 即有计 划 、 目 有 地深入地观察 , 抓住 了事物 的本质特征 和规律性 的联 系, 这时的观察 已不是感性认识而属 于理性认识 了, 这 就是一种思维活动 ( 主要 为形象思 维 ) 9世纪 3 。l 0年 代, 施旺和施 莱登利用显微镜生物体进行观察 , 同 并
究 ,7 4) l 2 ( :l3~l8 l
由于缺乏资金支持 , 不能到其 他地 区的学校进 行全 面
的调查 , 只能局限在 自己附近 的几所学 校甚至 只是 自
[] 3 丁养军 . 0 . 国教育硕 士专 业学位现存 问题及对策研究 . 2 6我 0 继 续教育研究 , : 9 7 56~l [] 4 朱旭东.06 教育硕士与教 师教育 的学术制度建设 . 20 . 中国教 师 .
经把现代生物知识 纳入 到在生物 学课 程标 准中 , 物 生 学教材 中也就相应 地出现很多现代生物科学技 术知识 和实验技术 , 这些知 识或实验 技术 是许多 中学教师 从
3( : 5 4) 9~l l
己的学校进行调查 , 获取数据 , 这样调查结果难免有 失 科学性 , 创新性就更 无从谈起 。③ 适 当减少教育 理论
课程 的学习 , 增加生 物学专业 知识 的学 习。生 物科学
[] 5壬
[] 6徐
强.06 自主招生形势下提高教育硕士培 养质量的探 索与 20 .
过去多次观察获得 的表象联系起来 , 不断地进行 比较 、 补充 、 修改和概括 , 才抓住 了事物 的本质 特征 , 建立 了

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程性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程性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程性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形象思维指的是以具体的形象、实物或图像为基础进行思维活动,而抽象思维则是以符号、概念、规律等抽象概念为基础进行思维活动。

在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更倾向于以具体的形象和实物为基础进行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他们逐渐能够进行更为抽象的思维活动。

了解小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过程,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程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发展规律,探讨教学策略对学生认知过程的影响,结合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指导。

在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分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过程,有助于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机制,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字数200】1.2 研究目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程性研究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转变过程,探讨教学策略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挖掘在教学实践中有效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方法,以及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转变的规律,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揭示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规律,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维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2000字】2. 正文2.1 发展阶段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转变发展阶段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转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早期的学习阶段,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感觉和直观的形象思维来理解数学概念。

形象思维是直接感知和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它是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基础。

青少年的思维从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辩证思维过渡

青少年的思维从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辩证思维过渡

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会经历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辩证思维的发展。

抽象思维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思考不依赖于具体的形象,而是通过抽象的概念来理解和表示事物。

这种思维方式通常出现在儿童早期,是人类语言和智力发展的基础。

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在思考过程中会使用形象来帮助理解事物。

这种思维方式常常出现在儿童晚期和青少年早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辩证思维是指人们在思考过程中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能够发现问题的矛盾性并加以解决。

这种思维方式通常出现在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

在青少年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会从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变,并最终发展到辩证思维。

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并且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经历、教育和文化背景等。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青少年的思维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会学会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且能够更好地进行逻辑推理。

这些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个人成长都非常重要。

另外,青少年还会发展出一些新的思维能力,如创造性思维和概括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来创造新的思想和解决方案。

概括性思维则是指人们能够将复杂的信息概括成简明扼要的概念,使其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随着青少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这些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因此培养和锻炼这些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有具体性、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

用实例分析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在幼儿早期思维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以直觉行为思维为主,在幼儿中期思维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在幼儿末期思维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是属于抽象思维发育的前端形式。

通过现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其特点的概括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譬如信息加工理论,先天模块论,理论论等。

当然这些探讨还处于研究的早期阶段。

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抽象概念在少年期的迅速形成,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且是解剖生理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而使脑的思维能力得以增强)。

如果不借助抽象概念的形成来发展少年的头脑,他就会好像在智力发展上停滞了:他不能理解理论概括的现实依据,他的语言表达不清,想像贫乏,他的双手不会做出复杂的、精细的劳动动作。

我终于明白了: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还能够胜任脑力劳动并且从中感到乐趣,而到了少年时期,学习对他来说却变成了痛苦的负担,那么这正是由于没有借助抽象思维来发展他的头脑所造成的可悲后果。

儿童的智力才能到了少年期好像在慢慢地黯淡下来和趋向迟钝,这是令人十分担忧的。

” 美国著名教育家贝斯特指出:“经过训练的智慧是力量的源泉。

” 小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完全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增长,它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而形成的(小学三四年级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

1.注重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抽象化由于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考研参考100题第7部分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考研参考100题第7部分

1.艺术思潮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艺术思潮的产生有几个基本条例。

首先艺术思潮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变革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与当时的社会思潮特别是哲学思潮关系密切。

哲学思潮是社会思潮的核心。

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也必然会影响到艺术领域,随之产生新的艺术思潮。

第二,艺术思潮的产生也离不开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离不开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

这种艺术自身发展的特定要求与社会思潮相结合,形成新的艺术主张,则会促使新的艺术思潮产生。

第三,艺术思潮的产生,还必须有一大批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创作倾向大致相同的理论家、艺术家,他们有比较系统的艺术思想和活跃的艺术实践活动,创作出一大批艺术作品,往往形成一个或数个艺术流派,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甚至构成了一定的艺术运动,体现出群体性的创作潮流。

例如: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以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哲学、心理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在艺术上强调表现,否定理性,主张反传统和标新立异,形成了一个涉及戏剧、绘画、文学、音乐、电影、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多种流派的国际艺术思潮。

这种艺术思潮的出现迎合了社会的需要,体现了艺术发展的趋势,并为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2.世界三大园林类型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与东方园林。

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

在英国18世纪反抗机械文明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兴起之前,欧洲园林多以几何性质为显著的形式特点,表现出欧洲人的审美理想与外在、暴露的文化精神。

法国园林在17世纪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且影响到欧洲许多国家。

阿拉伯园林发端于古代巴比伦和波斯。

对于来自沙漠的民族来说,最能体会清凉而流动的水所具有的意义,最能感受到“流水”和“活水”这类词汇的亲切,水意味着生命,所以园林中很重视水的利用。

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一、语文教学中两种思维结合的理论依据长期以来,在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理论影响下,一些人误认为抽象思维才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人类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方式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客观真理。

因此,中学语文课比较重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忽略形象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注重对文章内容作理性的分析、概括,而缺乏对语言情味、意蕴的挖掘,对具体形象的感知,以及对作品情感因素、审美因素的体会。

美国著名脑心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佩里博士经过多年研究,探明了人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左脑控制抽象思维,右脑控制形象思维。

这一现代脑科学的最新研究理论,从根本上纠正了长期以来的左脑优势理论和只有抽象思维才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的错误观点。

它表明:在人的主观世界中,抽象思维并非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唯一方式,形象思维同样也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它们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两个基本方式,不能互相代替;它们必须得到协调和平衡发展,互相补充,才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和完善。

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必将是左右脑协调发展、更加聪明、更富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

因此,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形象思维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体系,但二者之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

二者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结合。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它是两种思维的产物,既有抽象思维,又有形象思维,因而就要求教师在教读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时,必须注意这类文章的特点,注意两种思维的结合。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才能达到既有情感感染、又有理性分析;既能走进作品之中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又能走出作品之外,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以语言训练为核心,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既训练抽象思维,又训练形象思维的目的。

谈小学数学课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效融合

谈小学数学课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效融合

谈小学数学课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效融合随着学科教育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也发生着变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两种思维方式。

在小学生的数学教育过程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效融合,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一、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关系形象思维是指在头脑中构建出一幅可以看、摸、闻、尝、听等多个方面的事物图像或情景,然后加以思考整合的能力。

形象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更好地理解数学解题步骤和方法。

抽象思维是指通过对形象思维中的图像或情景的提炼、概括,使它更加抽象简洁,从而达到通用的、普遍的适用性,并驱使这样的抽象思维同形象思维紧密结合,合理运用它们,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多变的问题让学生研究,让学生有机会自由探讨,使学生建立起一些基础的形象思考模式,这样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用卡片、图形等教具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几何图形的规律和性质,如正三角形的认知就可通过折叠三个小正三角形加以体验。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概念和认识,慢慢地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学生建立基础的形象思维能力后,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类比、推理、分类等方法,让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抽象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介绍数字的意义时,教师可以将数字与有意义的信息联系起来,例如一位小朋友森林里有7只小鹿问了一遍,按此经验数出多少只小鹿。

这样,学生即使在没有具体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活动。

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时,教师应注重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融合。

即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建立一个可视化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把数学概念抽象化。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紧密联系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紧密联系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紧密联系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紧密的联系
这是因为除每个人的天赋、气质、性格、文化素养等因素不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人们从事的职业不同,我们常说“三句不离本行”就是这个意思。

一般来说,运动员、烹调师、杂技演员长于操作思维,电影的“编”、“导”、“演”长于蒙太奇思维,哲学家长于哲学思维、理论思维、宏观思维,诗人长于形象思维、比喻思维,如此等等。

即使在同一职业中由于分工不同,也会的不同的思维特点,如在军人中,侦察兵的逻辑思维强,长于追溯思维、辨伪思维,工程兵、航空兵的空间思维强,总之,职业是个体思维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另外,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抽象地思考问题总是以形象直感思维为基础,进行形象思维又常常联系着抽象思维。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画面是一丛牡丹,牡丹花下还卧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猫。

宰相吴正肃看后说:“这是一只正午的猫。

”他是这样解释的:“一是花瓣分披,色泽浓艳而干燥,正是中午时候牡丹的样子;二是猫的眼睛细长如线,正是中午的猫眼形象。

如果是清晨的牡丹,花瓣应是收缩而湿润,猫的眼睛就是圆的了。

”这就是抽象的思考与形象的想象紧密地统一在思维过程中的典型实例。

艺术概论8艺术创作中的心里和思维活动

艺术概论8艺术创作中的心里和思维活动

第三节艺术创作中的心里和思维活动一、形象思维和艺术思维1、形象思维:(百科定义)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事物表象进行取舍时形成的,是只要用直观形象的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包括审美判断和科学判断等),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包括文学语言、绘画线条色彩、音响节奏旋律及操作工具等)创造和描述形象(包括艺术形象和科学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

形象思维:(书上)指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运用生活积累起来的与主题相关的诸多表现加以升华,或分解为重组、想象与联接等,在头脑中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所采用的一种意象系统化的思维方式。

(P248)从文学艺术创作角度分析:所谓形象思维,也就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征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作出艺术美的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审美水平。

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形象,是通过“象”来构成思维流程的,就是所谓的神与物游。

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感情形象思维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2、形象思维对于艺术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艺术构思阶段,艺术家运用形象思维将积累的素材进行形象化、具体化、典型化。

3、形象思维具有的5个特征:1、形象性2、想象性3、情感性4、艺术个性5、审美性4、形象思维的逻辑性1、形象思维的逻辑思维方式A、基形意象:最基础的局部意象,离开了它就不能进行形象思维。

B、完形意象:由基形意象构成的完整单一的形象叫做完形意象。

C、群形意象:构思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完形意象组合成一个复杂的多个意象画面,这就叫做群形意象。

D、易形意象:改变了前一个完形意象,成为了另一个崭新的完形意象和群形意象。

2、形象思维的逻辑规律:A、和谐律B、融合律C、理想律2、艺术思维: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内容和目标,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引导和协助,两者互相配合,互相转化地共同完成艺术构思任务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自始至终都在以构思一个完整艺术意象为其目的和任务。

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

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
相结 合。 中学语 文教 材中的记叙文 . 特别是
! 冒


从而引发学生想像,头脑中浮现出以作品语言描述的艺术形象 为基本原型的、 且带有 自己经验色彩的新的形象。 学生有了深切 的形象感受作为基础,他们对人物思想性格的理解才是准确鲜
明的。 “

文学作品, 它是两 种思维的产物, 既有抽象
玉n ’ 书 I . I 牵 : I } 冉

象 认识 是 燥 象的 而 师 果能。 和 涵 ” 学习 文的 效 法 这 语文 的 式, 的 也 枯 抽 。教 如 会” 泳 是 语 有 方 。 种 学习 模 实 够 学 的 象 维,学生 情入 质 是 过 谢言 的 、味 合 进 感 u 激发 生 形 思 使 入 境 上 通 直萎 语 意义情 综 地 行 受和 蜗。 这 丰 他 在 习 程中 情 体 然 种 养 语 传 经 至 仍 重 当 它 要 语 富 们 学 过 的 感 验, 后 培 学生 感的 统 验,今 应 视。 然,还 和
再 作理性分 那结果可就大 析, 不~样了。
哮 葛《 莹鼋的钕鼙 载组 织导 屯连 行表 演 ,然后 再对课文作理性分析 ;学习 《 的叔叔 于勒》 我 ,为 了使学生对菲利普 夫


文知识( 包括语法、 文章、 修辞、 文学等方面) 相结合, 使具有 感性
经验 苴魄 恐 熬 正稚提商 I 例如 , 学习《 一文 中的景物描 写。微风早经停息了; 药》 “ 枯草 支支直立 , 有如铜丝。 丝发抖的 声音 , 空气中愈颤愈 细 一 在 细到
明 ,那 么,形象思维则使 学生对人物形 象的认识 变得丰 富而生 力的。
1 .
暑 —
情节、 面 活画 构 ' 而 要 场 等生 面的 思) 就 语言 理 分 是 使 概 的 言与 动 形 富 因 的 解 析 雨 要 抽象 括 语 生 的 象 丰

低年级数学形象与抽象思维的对转

低年级数学形象与抽象思维的对转

低年级数学形象与抽象思维的对转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概念我们需要了解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概念。

形象思维是指依赖于感觉和直观形象进行思维活动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是以感知为基础的思维,通过观察和感受来认识事物。

而抽象思维则是一种脱离感觉和具体形象的思维活动,是在认识事物时不依赖于感觉形象,而是以概念和符号为基础进行思维活动。

在数学学习中,形象思维主要表现为学生依赖具体的图形、物体或情境来理解和解决问题;而抽象思维则是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符号和概念去解决没有具体情境的数学问题。

二、低年级数学形象思维的特点在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

因为他们的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

所以在教学中,老师需要以具体的物体、图形和情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感受和理解数学的含义和规律。

老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和游戏来教授加减法,让学生通过操作实物来体会数学运算的过程和结果。

低年级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重复、比较和类比的方式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形象思维在这个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随着学生年级的逐渐增加,数学学习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学生必须逐渐转变思维方式,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培养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转变。

1. 引导学生建立抽象思维的意识学校和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抽象思维的意识,让他们明白抽象思维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能力,是将来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以通过讲解一些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和例子,让学生明白抽象思维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逐步引入抽象概念和符号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逐步引入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让学生通过比较和联系来理解和掌握。

可以通过比较实物和相应的数学符号,让学生明白符号是对实物的一种抽象表示,有助于简化数学问题和推理过程。

3.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数学学习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概论作业第四章第三节概括

艺术概论作业第四章第三节概括

艺术概论作业第四章第三节概括音教122 12051224 徐舒静前言概括:研究艺术创作活动必然要研究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心理以及思维活动的特点及其特殊规律。

一形象思维与艺术思维(1)形象思维应称之为意向思维——首先任何一个客观具体事务的形象必须经过人的感官产生感觉,进而产生知觉这两道关,然后在脑细胞屏幕上留下记忆表象,只有这个表象才有资格成为思维的材料。

当表象作为艺术思维中那个的艺术想象的材料时,经过将表象升华或者将表象分解、重组和联接等,再经过艺术想象,从而加工成艺术胎儿——完整的艺术意向,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物化为艺术形象——作品。

其次从形象思维之一术语的来源来看,它是从别林斯基给艺术或诗所下的定义误译而来的。

(2)艺术思维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亦形象思维为主要内容和目标,以抽象思维为引导和协助,两者相互配合、互相转化共同完成艺术构思任务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自始至终都在以构思出一个完整艺术意向为其目的和任务。

(3)艺术思维在“艺术掌握世界方式”或艺术创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在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中,都包含着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模式。

艺术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助。

科学思维则以抽象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助。

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都有爆发形象思维或抽象思维的可能,只是艺术创作中爆发形象思维灵感较多,科学思维爆发抽象思维灵感较多。

二意识与无意识(1)从人类心理发展史看,人的意识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2)意识是人在清醒状态下对现实的一种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则是潜意识,指的是未被意识到的潜在的心理活动。

(3)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

后又改用三重人格理论,与前述人的心理结构的三部分对应,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4)弗洛伊德对无意识心理现象的贡献。

(5)无意识大致可分为六种不同性质和不同作用的类型——误差无意识(无意识的错误或者疏漏,折射人心中的愿望)、病患无意识(病中出现的无意识状况)、梦幻无意识(心上梦,荒诞梦,混杂梦)、本能无意识(人与生而来的本能)、习惯无意识(多年的习惯导致的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种族传承的无意识)。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改进高中物理教学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改进高中物理教学
第 5卷 第 4期 21 0 0年 l 2月
北 京 教育 学 院学 报 f 自然科 学 版 )
J OUR NAL OFBElI J NG NSrTUT OF E I .I E DUCAT ONf I NATURAL S E CI NCE EDI 0N) T1
Vo . . 1 No4 5
模 型 、 因斯坦 的光子说 等等 都是 在实验现 象 的基 础上 通过 反复 的 、 分的形象 思维 活动加 以抽象 后 爱 充
建 立 起 来 的 。可 见 。 理 学 是 人 类 形 象 思 维 与 抽 象 思 维 完 美 结 合 的智 慧 结 晶 ! 物
传 统教 学 由于只蓖视 抽象思 维 能力的训 练和培 养 . 视形象 思维 在学 习 中的重要作 用 . 丰 富多 忽 使
思 维结合 起来 , 教学效 果又 会如何 呢?实 践后 , 我们发 现 , 生不再 怕物 理 , 而爱学 、 学 反 会学 物理 了。
1 动手 实践 与观察 分 析 相 结合 , 究物 理规 律 探
众 所周 知 . 理实验 在教学 巾起着 重要作 用 . 物 著名物 理教 育 专家 朱正元 先生 曾这样 评价物 理实验 的功能—— “ 千言万 语说 不清 . 做实验 就分 明 ” 的确 . 验现 象 中积 淀着 大量 的物理规 律 , 果能 引 一 实 如 导学生 亲 自动手 实验 并进 行有 目的 的观察 分析 。 不仅 会使 学生 因视 觉 、 触觉 、 觉 的刺激 而 提 高学 习 感 兴趣 , 而且有 利于激 发学 生思维 的积极性 、 培养 学生 独立思 考 和勇于创 新 的精神 。 在动手 过程 中 . 他们
头脑 中会产 生一 系列 的直 觉形象 ( 即物理表 象 ) 正好 用来 进行 分解 、 合 、 , 组 分析 、 括等 思维 加工 , 概 使

低年级数学形象与抽象思维的对转

低年级数学形象与抽象思维的对转

低年级数学形象与抽象思维的对转形象与抽象是数学思维中最基本的两种思维模式。

形象思维是指通过直观的感觉、形象或具体的事物来认识和思维问题;抽象思维是指通过概念、逻辑和符号来认识和思维问题。

形象思维是人类最早形成的思维方式,它是直接感觉到的、用感官来认识和构思问题的思维方式。

而抽象思维则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以概念和符号来认识和构思问题的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二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有机结合起来的。

在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并不是特别成熟,因此比较适合通过形象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游戏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的内涵。

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通过使用小球、积木、图形等实物让学生进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和规律。

在教授几何知识时,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图形模型,让学生观察、比较和构造各种图形,从而形象地理解几何知识。

形象思维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形象思维,学生可以形成直观感知和具体化的数学概念,从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和生动。

在低年级阶段,形象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学生来说,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世界和解决问题的基础能力,是他们理解数学知识、发现问题规律的基础。

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形象思维并不是数学学习的终点,抽象思维同样是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低年级阶段,教师既要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同时也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

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可以通过运用适当的语言和实例,让学生逐步理解并习惯于抽象思维。

在教授数学的公式时,可以通过实例的引导,让学生初步理解公式的概念和作用;在教授数学的逻辑推理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谈小学数学课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效融合

谈小学数学课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效融合

谈小学数学课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效融合1. 引言1.1 概述小学数学课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融合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阵地。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数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形象思维是指通过感官感知、形象思维等方式来进行思维活动,抽象思维则是指抽象概念和符号等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融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1.2 探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形象思维指的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经验来建立对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抽象思维则是将这些具体形象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概念和规律。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辅相成,在数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形象思维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实物进行对应,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含义和应用。

形象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抽象思维在数学学习中同样至关重要。

抽象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定律和规律。

通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理论,拓展思维广度,并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数学学习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通过有效融合这两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该重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融合,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念的转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念的转化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转化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概念和思维模式,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

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示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物和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艺术学概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补充例子

艺术学概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补充例子

艺术学概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补充例子
①抽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则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艺术创作基本的和主要的思维方式。

②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形象思维也常有抽象思维的伴随。

在艺术构思与创造的过程中,诸如作品体裁的选择、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人物性格的设计、表现手法的选择等等,或多或少都离不开抽象思维活动。

③例如文学作品需要通过语言来描述形象,更需要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王安石把“春风又到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贾岛把“僧推月下门”改为“僧敲月下门”,一字之动,反映出作家在艺术创作中对每个字含义的反复推敲。

古代的一些玄言诗、哲理诗、议论散文,更是明显地体现出抽象思维的作用。

有的诗歌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体现出寓意深邃、耐人寻味的深刻哲理,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等等。

④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抽象思维在艺术活动中,必须服从于形象思维的规律,有机融合在形象思维中,如钱钟书先生所讲“理之在诗,如水中盐,有味而无痕”。

事实上,在艺术活动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也正是
这样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共同发挥作用的。

思维的基本方法——形象思维法与抽象思维法

思维的基本方法——形象思维法与抽象思维法

思维的基本方法——形象思维法与抽象思维法2008-11-17 20:29综合运用形象思维法和抽象思维法有助子促进大脑两半球功能平衡协作发展,能大大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是个生物学的超级电子计算机,而对它非凡功能的认识,只不过刚刚跨进这个领域的门坎。

我们对自己头脑内复杂的神经网中所发生的活动远远不如我们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事知道得多。

几千年来我们对大脑的功能一直知之甚少,直到近代才有了一些进展,对大脑三个方面结构功能有了较多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三个重大发现:大脑两半球的功能特点;单个脑细胞的生理结构及其联系模式;大脑中连续发生的电学化学交互反应数。

这里主要讲述大脑两半球的功能特点。

传统的看法认为,大脑两半球有不同的功能,左脑为优势半球,它负责人体右侧,人类靠它进行思维,所以又称它为理性半球、知识脑、数字脑。

过去认为,右脑是劣势脑,缺乏高级功能。

近年来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的看法,198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R.W.斯佩里教授根据他四十多年割裂脑的研究发现:左右半球在功能上是不对称的,有分工的。

一般说来,人脑左半球主要具有言语符号、分析、逻辑推理、计算数字等抽象思维的功能;右半球主要具有非言语的、综合的、形象的、空间位置的、音乐的等形象思维的功能。

由此认为:左半球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球是形象思维中枢。

左脑功能特点是串行的、继时的信息处理,是收敛性的因果式的思考方式;右脑则是并行的、空间的信息处理,是发散性的非因果式的思考方式。

胼胝体是连结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有人估计有4亿条,起联结左右半球全部皮质的作用,使大脑两半球互通信息。

可见大脑两半球既有各自的功能特点,又相互联结,联合起作用。

从大脑两半球功能特点来看,在大脑左右半球中主要储存着两种信息,即语言信息和形象信息,或者说是概念系统和形象(或称表象)系统;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编码系统,即抽象记忆、抽象思维与形象记忆、形象思维。

怎样看待数学的抽象性?——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反复结合

怎样看待数学的抽象性?——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反复结合

怎样看待数学的抽象性?——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反复结

汤建英
【期刊名称】《《内蒙古教育》》
【年(卷),期】2009(000)009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汤建英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5
【相关文献】
1.怎样看待数学的抽象性?——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反复结合 [J], 汤建英
2.高中数学教学需注重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J], 钱亚琴
3.高中数学教学需注重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J], 钱亚琴;
4.高中数学教学需注重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J], 陈杨
5.高中数学教学需注重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J], 陈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反复结合
我今年带一年级数学,以前带过一年,上课快一个月了,对的学生学习情况都有了一个了解.我们现在在学到10以内的加减法.一班有一个同学叫张明朗,他做这些口算题的时候,要靠扳手指完成.然后我观察了一下,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在用这个方法,正确率还可以。

孩子们扳手指的方法有几种,如“4+3=?”(1)先数出4个手指,再数出3个手指,然后一起数共几个。

(2)很快伸出4个手指,再伸出3个手指,然后数出共多少个。

(3)很快伸出4个手指,再把3记在心里,从4开始边扳手指边接着往下数3个,得到5。

(4)在脑子里接着数,先记着第一个加数,再接着数,第二个加数用手指帮忙,数出3个手指。

1、学生的计算能一味依赖形象吗?
看着这些孩子很快很熟练地扳着手指,我不由地思考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数学的启蒙?对于10以内的加法,老师又该如何教呢?孩子接触计数便开始形成数概念,加减法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会计数的基础上的,加减法活动同时又可以促进数概念的发展。

3岁左右的儿童在成人的影响下能说出个别数词,并能凭机械记忆按顺序背诵这些自然数的名词,但他们并不理解这些数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逐渐能按物点数,逐步体会到数与实物之间的那种对应关系,一般4岁以后儿童大多能数出10以内物体的总数,这时儿童的数概念获得了重要发展。

在此基础上儿童便可以开始借助实物形象去理解加法,如家里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人?孩子脑子里没有3+2=5的“数字事实”,但是,孩子可以用一起数或继续数的方法,通过数实物算出答案。

平时和一些年轻的家长探讨如何教自己的孩子学习加法,大家的做法基本上是这样。

可见生活情
境和实物形象是孩子计数、学习加法、数概念发展的基础。

一般的儿童在4——5岁间便能凭借实物理解加法并得出答案。

但问题是很多家长对学龄前孩子的要求或者说对孩子数概念的培养就到这个层次。

上面这个例子中,第一种方法是处于最低级水平,先从1数到4,再从1数到3,再从1数到7,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完全依靠计数的方法进行。

第二种方法的水平略高于第一种,它的前提是能很快用手指表示某一个数(10以内的),数与实物的对应很准确,但它与第一种一样都是借助手指用一起数的方法得出答案的。

第三种和第四种都是采用接着数的方法,要比前两种的要求高,运用第三种方法时孩子在接着数第二个加数时,容易把第二个加数搞错,第四种方法的正确率要比第三种高。

总之这四种方法孩子都是靠扳手指得到加法的得数,是靠动作思维来完成的。

除了扳手指,我还发现咱们教材中讲的一些方法也非常好,比如:(1)用画画的方法得到答案,先画4个圆,再画3个圆,然后一起数。

(2)孩子在脑子里先记住4,然后在脑子里接着数3个,得到7。

使用这种方法时最好把大数放在前面,然后接着数少的数,不容易出错。

(3)孩子看到4就想到有4个实物,如苹果,看到3就想到3个苹果,然后想4和3组成7。

这三种方法和前面扳手指的方法都可以称之为构造事实,小学生构造事实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和探索的过程。

但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最后一种方法虽然仍用接着数的方法进行,但它已脱离了具体的实物和形象,是靠想象进行表象思维,思维水平较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儿童学习加法必须有足够的形象支撑,或是实物演示,或是凭借手指,首先建立基数的概念,然后建构加法的意义,通过对意义的理解借助形象得到一个个10以内的具体加法算式的得数。

跳过这一形象环节,让学
生直接用提取记忆的方法学习加法,这是不利于学生数概念发展的,也是有违学生的思维特点的。

那反之,儿童学习加法能不能依赖直观形象呢?面对现在学前教育普遍提前的状况,我们是不提倡让学生记忆加减法表,而是可以在实物操作与提取记忆之间引导想象,借助表象进行思维。

表象是人脑对当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

在孩子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两只手、十粒手指的作用功不可没,所以作为老师,当发现学生一味依赖扳手指的方法来进行加减法计算时,不能生硬粗暴地去阻止,而应该自然地引导儿童用想手指的方法进行加法计算,通过手指这一表象进行想象。

从简单的想象起,如5+2、5+3等5加几的10以内加法最适合用这种方法进行,逐步过度到6+3、4+4等算式。

我用这个方法指导张明朗同学做题,效果非常显著,比平时做题快了几乎一倍。

我想他再继续进行这样的表象思维训练,依赖原来实物形象计算就能脱离形象这一“拐棍”顺利前行了。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2、学习数学要尽可能从形象入手。

在第二学期当中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学生对这个两类加法特别容易混淆。

学生头脑中还没有“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也不能空洞、抽象地告诉学生“几个十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

那怎样告诉学生呢?这个是我在网上找到的解决方法:在主题图教学之后分四步走,帮助学生辨别两类题,体会“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

第一步: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用计数器帮助对比、区分,如25+20,25+2,44+50,44+5等等。

第二步:只拨第一个加数,想加第二个加数的拨珠动作,再说出得数。

第三步:计数器拿走,想象两数相加的拨珠动作,再说出得数。

第四步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

这四步可
以是小步子前进,思维由动作到半动作半表象再到表象思维最后到抽象思维,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拾级而上。

记得布鲁纳著名的也是引起争议最多的论点是:“任何学科都可以用理智上忠实的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所谓“理智上忠实的形式”是指适合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学科的基本结构,或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套用他的话,小学阶段数学上的任何知识只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都可以让每个学生学会。

现在,我在教学一个新的知识点尤其是比较难的知识都能尽可能地采用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

3、由算理的直观到算法的抽象。

在小学阶段有大量的计算教学,如何由算理的直观上升到算法的抽象应该是我们在计算教学中永远要研究的主题?从认识过程来看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

感性认识,即形成感觉、感知和表象的阶段,是对事物的认识的低级阶段。

理性阶段,即对表象进行概括和抽象而形成概念的阶段。

表象是感知的保存和再现,表象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中介和桥梁。

所以,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千万不要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关注和研究,更不要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循序渐进过程,比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

我们要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反复结合,提升数学教学中思维教学的含金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