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设计说明书
水厂设计说明书
![水厂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26bda758e9951e79b892719.png)
某师净水厂设计一、设计原始资料1.净产水量:5000m3/d2.水源为河水,建胜河3.(1)最高浑浊度为2000NTU(2)碱度为5mg/L(3)总硬度:月平均最高368mg/L, 月平均最低156mg/L(4)PH值:6.9—7.6(5)色度:12度(6)大肠菌群数:1800CFU/100ml(7)水温:月平均最高27.7℃月平均最低6.9℃4.净化出水要求: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5.净水厂地形图:比例尺1:2006.地形资料:拟建水厂厂址地形平坦,地质为砂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600kPa,无地下水7.各种材料均可供应。
二.设计计算(一).确定净水厂的设计水量根据GB50013—2006规定: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量,应按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确定。
水厂自用水率应根据原水水质、所采用的处理工艺和构筑物类型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一般可采用设计水量的5%~10%。
当滤池反冲洗水采取回用时,自用水率可适当减小。
考虑滤池反冲洗水采取回用及用水安全,自用水率取8% 则设计水量Q=5000³(1+0.08)=5400 m3/d(二)确定净水厂工艺流程和净化构筑物的型式1.混凝剂的投配及加药间尺寸确定根据最高浊度,此河水水质与长江水类似,则混凝剂采用硫酸铝(含三氧化二铝16%),投加量最高为28.7mg/L,最低为15.6 mg/L,平均24.8 mg/L,无需助凝剂。
每天工作时间为16h。
(1)确定石灰(纯度50%)投加量:硫酸铝投加量计算时取28 mg/L,折合成三氧化二铝为28 mg/L³16%=4.48 mg/L。
三氧化二铝分子量为102,故投加量相当于4.48/102=0.044mmol/L.剩余碱度取0.37 mmol/L,则得﹝CaO﹞=3³0.044-0.125+0.37=0.377 mmol/LCaO分子量为56,则石灰投加量为0.377³56/0.5=42 mg/L (2)药库尺寸计算ⅰ设计参数:水量Q=5400/16=337.5m³/h;最大加药量a=28mg/L;仓库储量按7-15d计算,这里取7d。
净水厂设计说明
![净水厂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a7070eb551810a6f524867a.png)
净水厂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1)水厂近期净产水量为2.5万m3/d.(2)水源为河水,原水水质如下所示:编号项目单位分析结果备注1 水温℃最高30,最低52 色度<15度3 臭和味无异常臭和味4 浑浊度NTU 最大300,最小20,月平均最大1305 PH 76 总硬度 mg/L(以CaCO3计) 1257 碳酸盐硬度 mg/L(以CaCO3计) 958 非碳酸盐硬度 mg/L(以CaCO3计) 309 总固体 mg/L 20010 细菌总数个/mg ﹥110011 大肠菌群个/L 80012 其它化学和毒理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3)河水洪水位标73.20米,枯水位65.70米,常年平均水位标高68.20米。
(4)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22℃,最冷月平均温度4℃,最热月平均温度34℃,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1℃.常年风向东南。
(5)地质资料:净水厂地区高程以下0~3米为粘质砂土,3~6米为砂石堆积层,再下层为红砂岩。
地基允许承载力为2.50~公斤/厘米。
(6)厂区地形平坦,平均高程为70.00米,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西北50米,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7)二级泵站扬程(至水塔)为40米。
2. 设计依据及原则2.1设计依据(1)《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给水工程》(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给水》(第3册)(3)《给水排水工程师常用规范选》(上册)(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5)《给排水简明设计手册》(6)《给水工程》(7)《给水排水标准图集》(8)《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资料》(第1册)(9)《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10册)2.2 设计原则(1)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以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
城镇水厂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必要时通过计算确定。
(2)水厂应该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
(3)水厂中应考虑各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及部分停止工作时,仍能满足用水要求。
水厂设计说明与计算书给水课程设计报告书
![水厂设计说明与计算书给水课程设计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f831b858e87101f69e3195d6.png)
水厂设计说明与计算书第1章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1.1 设计水质水量1.1.1 设计水质本设计给水处理工程设计水质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原水中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细菌、病毒以及其他有害万分,使净化后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的要求。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3)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基础资料:1.厂区地形平坦无高差。
2.原水水质分析表原水水质分析表3.滤砂筛分资料(请改组成所需d10=0.5mm,K80=1.8的滤料)。
4.该水厂所在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1.1.2 设计水量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以水质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
Q d=Q a*K d=60000×1.5=90000m3/d水厂自用水量主要用于滤池冲洗和澄清池排泥等方面。
城镇水厂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本设计取8%,则设计处理量为:Q=(1+a)Q d =1.08×90000=97200m3/d式中Q——水厂日处理量;a——水厂自用水量系数,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本设计取8%;Q a——平均日设计供水量(m3/d),为6万m3/d;Q d——最高日设计供水量(m3/d);K d——供水量日变化系数,取1.5。
1. 2 给水处理流程确定1.2.1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
一般来讲,地下水只需要经消毒处理即可,对含有铁、锰、氟的地下水,则需采用除铁、除锰、除氟的处理工艺。
地表水为水源时,生活饮用水通常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
如果是微污染原水,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一般净水工艺流程选择:1.原水→简单处理(如用筛网隔虑)适用条件:水质要求不高,如某些工业冷却用水,只要求去除粗大杂质时2.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适用条件:一般进水悬浮物含量应小于2000-3000mg/L,短时间允许到5000-10000mg/L,出水浊度约为10-20度,一般用于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
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
![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2dc734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0.png)
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1、引言在这个章节,我们将介绍本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和范围,以及背景信息和设计团队的角色和职责。
1.1 目的本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是为水厂设计提供详细的设计指南,包括技术规范、材料选择、工程流程和其他设计相关的信息。
1.2 范围本设计说明书适用于给水厂的设计,涵盖了从原水处理到净化水处理的全部过程。
1.3 背景信息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有关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给水厂的规模和位置,以及相关的环境和地质条件。
1.4 设计团队本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是由设计团队完成的。
团队成员包括水处理专家、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和自动化工程师。
每个团队成员在设计过程中都有特定的职责和角色。
2、技术规范2.1 原水质量要求在此章节,我们将详细说明原水的质量要求,包括pH值、悬浮固体的含量、有机物的浓度等。
2.2 处理工艺选择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展示不同的处理工艺选项,并解释为什么选择特定的工艺。
2.3 处理设备选型详细介绍所选工艺相关的处理设备的选型原则和参数要求。
2.4 运行参数给出运行参数的范围和要求,包括流量、压力、温度等。
3、水污染控制3.1 溶解物质的控制说明如何控制水中的溶解物质,包括硬度、铁、锰等。
3.2 悬浮物质的控制介绍悬浮物质的控制方法,如沉淀、过滤等。
3.3 有机物质的控制详细说明有机物质的控制策略,包括活性炭吸附、氧化等。
4、设备布局和工程流程4.1 设备布局以图表形式展示设备布局,并解释为什么选择特定的布局方案。
4.2 工程流程展示水处理的整个流程,并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和控制要求。
5、施工和安装5.1 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阶段、关键工序和所需人力资源。
5.2 安装要求列出设备安装的要求和步骤,包括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的相关规范。
6、运行和维护6.1 运行参数详细说明运行参数的监测和调整要求,包括定期检查设备和水质。
6.2 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保养和故障排除的步骤和频率。
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
![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1616efa02768e9951e738f0.png)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和设计任务1.1 设计基本资料近期规模1万m3 /d.水处理构筑物按照近期处理规模进行设计.水厂的主要构筑物分为1组。
第二章水厂工艺方案的确定2.1 设计基本资料水处理构筑物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处理后水质要求、水厂规模、水厂用地面积和地形条件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初步选定方案如下:取水→一级泵站→管式静态混合器→竖井式絮凝池→斜管沉淀池→重力无阀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消毒剂第三章水厂各个构筑物的设计计算3.1 一级泵站1.一泵房吸水井水厂地面标高0.000m,河流洪水位标高为-1.000m,枯水位标高为-6.000m,设计一泵站吸水井底标高为-8.000m,进水管标高为-7.000m,一泵站吸水井顶标高为0.500米,宽为6m,长度20m,分为两格。
2.一泵房一泵房底标高为-9.000m,一泵房顶标高为6.500m.3.2 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设计原则:溶液池的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渣管。
池壁需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
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上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1.0m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
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来防腐。
已知条件:水厂构筑物设计流量Q=10000m3/d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温,参考有关水厂的运行经验,选精致硫酸铝为混凝剂。
最大投加量为30mg/L,精致硫酸铝投加浓度为10%。
采用计量投药泵投加。
计算过程:1.溶液池容积W1W1=uQ/(417bn)式中:u—混凝剂(精致硫酸铝)的最大投加量,30mg/L;Q—处理的水量,416.67m3/h;b—溶液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10%;n—每日调制次数,2次。
所以: W1=30×416.67/(417×10×2)= 1.5 m3溶液池容积为2 m3 ,有效容积为1.5 m3,有效高度为1m,超高为0.3m,溶液池的形状采用矩形,长×宽×高=1.5×1.0×1.3m.置于室内地面上,池底坡度采用0.03.溶液池旁有宽度为1.5m工作台,以便操作管理,底部设放空管。
水厂设计说明书
![水厂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0411ba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8.png)
⽔⼚设计说明书扬州⼤学环境科学与⼯程学院《⽔质⼯程学》Ⅰ课程设计班级给排⽔1001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3.01⽬录第⼀章总论 (3)⼀、设计任务 (3)⼆、基本资料 (3)三、提供设计的⾃然资料(城市概况) (3)四、⽔处理所⽤材料 (4)五、⽇⽤⽔量变化规律 (4)六、主要参考资料 (4)第⼆章总体设计 (5)第三章净⽔⼚设计 (6)⼀、设计⽔量计算 (6)⼆、投药系统 (6)三、絮凝设备—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的设计 (7)四、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的设计 (8)五、过滤设备—V形滤池的设计 (10)七、清⽔池的设计 (15)⼋、泵房设计 (15)第四章⽔⼚总体布置 (17)⼀、平⾯布置 (17)⼆、⾼程布置 (18)第⼀章总论⼀、设计任务某城镇⽣活⽤⽔⾃来⽔⼚⼆、基本资料1、⽔⼚净产⽔量 164000 m3/d2、⽔质资料:⽔质条件如下:项⽬⽔库⽔浊度10~50NTU(短时500NTU)⾊度⽔温PH细菌总数14000个/ml总⼤肠菌群35000个/L总硬度 2.8mmol/l碱度2mmol/l嗅和味其他三、提供设计的⾃然资料(城市概况)某市⼀乡镇,供⽔包括集镇和下属的主要⾏政村。
1、地质条件:,该地区地质上处于沉积平原,中部起伏平缓,地震烈度为7度,地基承载⼒为100KN/m2。
⽔⼚⼚址平⾯为⼀荒地,地形平坦,地⾯标⾼为7.5m。
2、⽓象资料1)年平均⽓温14.2℃,最⾼温度39o C,最低温度⼀15℃2)年平均降⾬量1060毫⽶,最⼤年降⾬量1535毫⽶,最⼩年降⾬量542.31毫⽶3)主导风向:东南风3、最⼤冻⼟深度:100mm4、地下⽔平均⽔位:0.51m5、⽔源状况⽔库地处该镇东南⽅向,周围⼭地丛林,植被覆盖率⾼,⽆⽣活、⼯业、矿区污染,⽔质有保障,⽔量充⾜,能满⾜供⽔要求。
常⽔位2.0m,最⾼⽔位3.56m,最低⽔位0.50m⽔库外堤地⾯标⾼7.0m四、⽔处理所⽤材料1、混凝剂:聚合氯化铝2、消毒剂:液氯3、滤料:⽯英砂,筛分结果资料:筛号筛孔(毫⽶)筛的校准孔径(毫⽶)剩在筛上的砂重经过该号筛的砂重重量(克)百分率%12 1.68 1.51 2.5 97.5 97.5 14 1.41 1.23 12.4 85.1 85.1 16 1.19 1.01 20.4 64.7 64.7 18 1.00 0.9 23.5 41.2 41.2 25 0.71 0.6423.9 17.3 17.3 35 0.50 0.49 11.4 5.9 5.9 60 0.25. 0.24 5.6 0.3 0.3 底盘0.3 0 0五、⽇⽤⽔量变化规律⼩时0-1 1-2 2-3 3-4 4-5 5-6 6-7 7-8% 2.25 2.7 2.45 2.5 2.6 4.3 5.4 5.9⼩时8-9 9-10 10-11 11-12 12-13 13-14 14-15 15-16% 6.0 5.84 6.0 5.56 5.8 5.3 4.2 4.5⼩时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5.75 5.85 3.7 3.8 2.4 2.24 2.7 2.26出⼚⽔压⼒0.42MPa六、主要参考资料1、《给⽔⼯程》第四版中建出版社2、《室外给⽔设计规范》20063、《净⽔⼚设计知识》中建出版社4、《给排⽔设计⼿册》1.3.10.11 中建出版社5、《净⽔⼚设计》⽔利电⼒出版社6、《给排⽔快速设计⼿册1》中建出版社7、《给⽔处理⼯艺设计计算》8、《给⽔排⽔⼯程设计实训教程》机械⼯业出版社第⼆章总体设计根据以上原⽔⽔质分析,确定该⼚的⽔处理⼯艺流程如下:第三章净⽔⼚设计⼀、设计⽔量计算⽔⼚⽇供⽔量 164000m 3/d ,⾃⽤⽔量5%,因此⽔⼚的设计供⽔量为Q=1.05×164000=172200m 3/d=7175m 3/h=1.99m 3/s 。
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
![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e78505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b.png)
摘要xx市新东区给水工程,是为了满足该区近期和远期用水量增长的需要而新建的。
该工程分为两期工程,最终的供水设计规模为30万m3/d,整个工程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三部分。
其工艺流程如下:水源取水口自流管管道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 V型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配水管网用户同时,本设计课题还包括:水厂占地面积,人员配备,厂内建筑物布置和管线定位等。
整个工艺流程中主要构筑物的设计时间为多通道折板絮凝池:13min平流沉淀池:1.5hv型滤池的滤速为12v/min目录Abstract摘要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设计依据及资料第二节设计规模及范围第二章设计原始资料第一节自然条件第二节城市概况第三节城市用水资料第三章给水工程设计第一节用水计量第二节给水水源第三节给水系统和给水方案比较第四节输水管与给水管网第五节取水构筑物第六节净水厂第七节二级泵站和清水池第八节加氯加药间第九节辅助建筑物第十节水厂平面布置第四章.投资估算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估算依据第三节.估算方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设计依据及资料设计主要依据及资料如下:1xx市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2敖江水源水质分析表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一)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三)5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十)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十一)7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8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一)9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四)第二节设计规模及范围设计规模:30万立方米/天设计范围:xx市新东区第二章设计原始资料第一节自然条件2.1.1地形、地质xx市地处xx江下游xx盆地,盆地总面积约200Km2,四周有鼓山、旗山、五虎山莲花峰等群山环抱。
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市中心散落有乌山、于山和屏山等小山,南台岛上有仓山、盖山和城门山。
市区高程一般为5~15m(黄海高程系),xx江横贯市区,由于地势较低,易受洪涝灾害,需沿江、河筑堤。
市区主要有两类地质:一是靠山的丘陵地区,主要在于于山、乌山、屏山一带以及市区四周群山余脉高地和仓山区丘陵地带,容许承载力约0.25Mpa;二是淤积、冲积地区为高压缩性土,范围较广,淤泥埋藏浅,容积承载力为0.05~0.08MPa,地下水位高,一般在地面下0.5~2.0m。
(完整word版)水厂毕业设计说明书
![(完整word版)水厂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2253fd4e009581b6bd9eba4.png)
```目录摘要.....................................................4 1前言................................................... 5 2概述................................................... 5 2.1 设计依据.............................................5 2.2 设计原则.............................................6 2.3 城市概况.............................................6 2.4 气象资料.............................................62.5 水文资料.............................................73 总体设计...............................................7 3.1 水厂规模..............................................7 3.2 厂址确定..............................................9 3.3 原水水质和出水水质...................................103.4 工艺流程.............................................104 取水构筑物设计计算.....................................10 4.1 进水间设计计算.......................................114.2 取水泵房设计计算.....................................135 混凝工艺设计计算......................................14 5.1 混凝投配设备设计计算.................................155.2 混合设备设计计算.....................................186 絮凝池设计计算.........................................20 6.1 设计参数.............................................21 6.2 栅条絮凝池计算.......................................226.3 水力校核.............................................267 沉淀池设计计算.........................................27```7.1 设计参数.............................................27 7.2 沉淀池计算..........................................27 7.3 水力校核.............................................29 7.4集水系统.............................................297.5排泥.............................................318 滤池设计计算...........................................31 8.1 设计参数.............................................31 8.2 滤池计算.............................................32 8.3 冲洗排水槽...........................................32 8.4 排水渠...............................................33 8.5 集水渠...............................................33 8.6 配水系统.............................................338.7 冲洗水箱.............................................359 消毒...................................................37 9.1 加药量...............................................379.2 加氯间布置...........................................3710 清水池设计计算........................................3811 二级泵房设计计算......................................38 11.1设计流量............................................38 11.2 扬程................................................39 11.3 水泵选型及附属设备选择..............................3911.4 泵房布置............................................4012 辅助建筑物设计........................................4013 水厂平面布置..........................................40 13.1水厂平面布置主要内容................................40```13.2水厂平面布置的要求..................................4113.3水厂具体布置........................................4114 水厂高程布置..........................................4115 结论..................................................43总结与体会...............................................43谢辞.....................................................43参考文献.................................................44```摘 要本设计是对射洪县自来水厂进行工艺设计。
给水厂毕业设计说明书
![给水厂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c0607e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6.png)
给水厂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说明书:给水厂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生产的扩大,给水厂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供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给水厂面临着供水能力不足、水质问题等诸多挑战,急需进行技术更新和改进。
因此,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座现代化、高效的给水厂,以满足城市人口的用水需求。
二、设计内容1.总体设计(1)给水厂选址:选择离城市主要消费区较近的地段,便于供水管网的布置和供水效率的提高。
(2)供水能力计算:根据城市人口数量、水用量和产业用水需求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计算给水厂的供水能力。
(3)布局设计:科学配置给水厂的各个功能区域,包括进水处理区、净水处理区、卫生消毒区、出水区等,使各个区域能够高效地协同工作。
2.进水处理(1)原水选取:根据当地水源情况,选择适合的水源进行供水。
(2)原水处理工艺:结合进水水质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原水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絮凝、混凝、沉淀等,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3)给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原水处理过程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3.净水处理(1)滤池设计:选择合适的滤料和滤程,对水中的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进行有效过滤。
(2)消毒工艺:采用先进的消毒方式,对滤后水进行消毒,确保水质安全。
(3)水质在线监测:引入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净水质量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水质达标。
4.卫生消毒(1)消毒剂选用: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对供水系统进行消毒处理。
(2)消毒剂投加系统:设计合理的消毒剂投加系统,确保消毒剂准确投加。
(3)消毒设施定期维护:对消毒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5.出水区(1)出水泵站设计:根据给水厂设计的供水能力,设计合理的出水泵站,保证水压稳定。
(2)水质监测系统:引入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出厂水质进行实时监控。
(3)备用设备设置:设置相应的备用设备,确保在设备故障或维护期间,能够正常供水。
水厂设计说明书(3篇)
![水厂设计说明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c66c2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c.png)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用水需求,提高水厂的生产能力,确保供水安全,本水厂设计项目应运而生。
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约XX亩,设计规模为XX万吨/日,旨在为周边居民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自来水。
二、设计依据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2.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2016)3. 《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DBJ01/T-102-2007)4. 《城市给水工程水质标准》(GB 5749-2006)5. 《城市给水工程运行管理规范》(GB 51001-2014)6. 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三、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水厂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供水安全。
2. 高效节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降低能耗,提高水厂运行效率。
3. 环保节能: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降低水厂对环境的影响。
4. 经济合理: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5. 易于管理:设计合理,便于水厂运行、维护和管理。
四、设计范围1. 水源取水工程:包括取水泵房、取水管道、水质监测系统等。
2. 水处理工程:包括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等环节。
3. 水厂构筑物:包括清水池、反应池、沉淀池、滤池、消毒间等。
4. 辅助设施:包括变配电室、化验室、维修间、仓库等。
5. 输配水工程:包括输水管道、配水管网、加压站等。
五、设计内容1. 水源取水工程(1)取水泵房:设计采用双曲线倒锥形泵房,泵房尺寸为XX×XX×XX米,有效容积为XX立方米。
(2)取水管道:采用钢管,直径为XX米,长度为XX米。
(3)水质监测系统:设置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源水质,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 水处理工程(1)预处理:采用絮凝沉淀工艺,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
(2)常规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确保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自来水厂设计书
![自来水厂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611036dc80eb6294dd886c14.png)
目录一、设计说明书 (3)1工艺流程的选择 (3)1.1原水水质 (3)1.2《生活饮用水标准》(GB 5749-2006) (3)1.3工艺要求 (3)1.4设计工艺流程与选择 (3)2构筑物形式的确定 (4)2.1构筑物总体布置形式 (4)2.2配水 (4)2.3絮凝剂的选择、投加及混合 (4)2.4絮凝池 (5)2.5沉淀 (5)2.6臭氧接触处理系统 (5)2.7活性炭滤池 (5)2.8消毒系统 (5)3水厂平面布置说明 (5)3.1常规因素 (5)3.2特殊因素 (6)3.3主要构筑物及管路尺寸 (6)3.4布置方式 (6)4水厂高程布置说明 (6)二、设计计算书 (7)1设计水量 (7)2配水井设计计算 (7)2.1设计规模 (7)2.2有效容积 (7)2.3配水井外形尺寸设计 (7)2.4进水管管径D1 (7)2.5出水溢流堰 (7)2.6配水管管径D2 (7)3混合加药设计计算 (7)3.1絮凝剂选择及投加量 (7)3.2投加系统设计计算 (7)3.3混合器设计计算 (8)4絮凝池设计计算 (8)4.1絮凝池有效体积 (8)4.2过水孔洞流速 (8)4.3内部水头损失计算 (9)4.4外形尺寸计算 (9)5沉淀池设计计算 (10)5.1沉淀池基本设计 (10)5.2清水墙面积A (10)5.3斜管长度 (10)5.4池子高度 (10)5.5复算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 (10)6砂滤池设计计算 (10)6.1滤池基本设计、尺寸 (10)6.2滤池相关的高程设计计算 (10)6.3配水系统设计计算 (10)6.4洗砂排水槽 (11)6.5滤池的管渠计算 (11)7臭氧接触池设计计算 (12)7.1臭氧发生器气源、发生系统 (12)7.2臭氧接触池设计计算 (12)7.3对尾气处理装置的简单说明 (13)8活性炭滤池设计计算 (13)8.1主要设计参数 (13)8.2滤池面积及个数 (13)8.3炭滤池总高度 (13)8.4配水系统 (13)8.5炭滤池的冲洗与冲洗排水槽高度 (13)8.6支撑系统 (13)9消毒 (13)9.1加氯量计算 (13)9.2加氯系统 (13)10清水池设计计算 (13)11水厂高程设计计算 (13)12.水泵选择 (14)三、图纸 (14)1、水厂平面布置图 (14)2、水厂高程布置图 (14)3、沙滤池结构图 (14)四、参考文献 (14)1、参考书籍 (14)2、参考论文 (14)一、设计说明书1工艺流程的选择1.1原水水质原水呈现异色,存在着氨氮及耗氧量较高等问题。
水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厂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dd6aaa0e009581b6bd9ebd9.png)
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总论1、1 城市概况该镇位于南方地区,风景优美,山清水秀,但近年来因为工业得快速发展与生活水平得提高,造成城市缺水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建设一座城镇水厂,满足生活与工业用水得需要。
1、2自然条件1、2、1 温度、气象条件(1)风向及风速:常风向为东南风,最大风速8m/s;(2)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37、2℃,最低气温5、1℃。
1、2、2 厂址地形、地物情况厂区地面基本平坦,高差相差1米左右,高程在25—26米之间,厂区基本上就是河滩地,周围很大面积内没有农田。
1、2、3 水文地质条件(1)流经该市河流得最高水位为24、00m,最低水位22、80m,平均水位23、00m,河水最高水温25℃,最低水温8℃,平均水温14℃(2)地下水水位高程为21、00m,地下水无侵蚀性。
(3)工程地质良好,土质基本上就是砂砾石层,地基承载力18~20T/M2,适宜于工程建设;(4)最大积雪深度0厘米,最大冻土深度0厘米,地震设防等级:6级以下。
1、2、4 用电条件处理厂址附近能够提供双电源或双回路得供电需求。
1、2、5水质分析结果第二章总体规划与方案论证2、1 水源选择一般原则水源选择遵循得一般原则有:(1)水源选择前,必须进行水资源勘察。
(2)水源选用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水量充沛可靠;原水水质符合要求;符合卫生要求得地下水,优先作为生活饮用水得水源;与农业、水利综合利用;取水、输水、净化设施安全经济与维护方便;具有施工条件。
(3)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应有确切得水文地质资料,取水量必须小于容许开采量,严禁盲目开采。
(4)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得保证率,应根据城市规模与工业大用户得得重要性选定,一般可采用90%-97%。
(5)确定水源、取水点与取水量等,应取得有关部门得同意。
(6)生活饮用水水源得水质与卫生防护,应符合现行得《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得要求。
2、2 净水厂厂址选择与方案确定2、2、1水厂厂址选择得一般原则水厂厂址得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给水水厂设计说明书
![给水水厂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943eea40975f46526d3e11a.png)
一.设计资料1.1.1 供水要求1)给水厂水量为30000m3/d。
2)水厂自用水量系数为5~8%,时变化系数1.5~1.4。
3)水厂出水水压为45~50m。
4)出厂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5)水厂自用水取5%。
6)时变化系数取1.5。
1.1.2 原水水质某河流原水水质分析结果(见表1)表1 某河流的原水水质分析结果1.3 饮用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见表2)表2 生活饮用水水质非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62项)1.2 设计任务1)根据水质、水量、地区条件、施工条件和一些水厂运转情况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2)拟定各种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及工艺参数。
3)选择各构筑物的形式和数目,初步进行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在此基础上确定构筑物的形式、有关尺寸安装位置等。
4)进行各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定出各构筑物和主要构件的尺寸,设计时要考虑到构筑物及其构造、施工上的可能性。
5)根据各构筑物的确切尺寸,确定各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的确切位置,并最后完成平面布置。
确定各构筑物间连接管道、检查井的位置。
6)水厂厂区主体构筑物(生产工艺)和附属构筑物的布置,厂区道路、绿化等总体布置。
二.设计说明2.1 选择方案2.1.1 絮凝工艺:方案:采用机械絮凝池和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组合使用机械絮凝池优点:絮凝效果好,节省药剂;水头损失小;可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缺点:需机械设备和经常维修。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优点:絮凝效果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缺点:容积较大;水头损失较大;转弯处絮粒容易破碎;出水流量不易分配均匀;出口处易积泥,适用于流量每日大于3万立方米且水量变化较小的水厂。
两种形式絮凝池组合使用有如下优点:当水质水量发生变化时,可以调节机械搅拌速度以弥补隔板往复式絮凝池的不足;当机械搅拌装置需要维修时,隔板往复式絮凝池仍可继续运行。
此外,若设计流量较小,采用往复式隔板絮凝池往往前端廊道宽度不足0.5m,不利于施工,则前端采用机械絮凝池可弥补此不足。
给水水厂设计说明书
![给水水厂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cd21a42e45c3b3567ec8bc3.png)
一.设计资料1.1.1 供水要求1)给水厂水量为30000m3/d。
2)水厂自用水量系数为5~8%,时变化系数1.5~1.4。
3)水厂出水水压为45~50m。
4)出厂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5)水厂自用水取5%。
6)时变化系数取1.5。
1.1.2 原水水质某河流原水水质分析结果(见表1)表1 某河流的原水水质分析结果1.3 饮用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见表2)表2 生活饮用水水质非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62项)1.2 设计任务1)根据水质、水量、地区条件、施工条件和一些水厂运转情况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2)拟定各种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及工艺参数。
3)选择各构筑物的形式和数目,初步进行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在此基础上确定构筑物的形式、有关尺寸安装位置等。
4)进行各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定出各构筑物和主要构件的尺寸,设计时要考虑到构筑物及其构造、施工上的可能性。
5)根据各构筑物的确切尺寸,确定各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的确切位置,并最后完成平面布置。
确定各构筑物间连接管道、检查井的位置。
6)水厂厂区主体构筑物(生产工艺)和附属构筑物的布置,厂区道路、绿化等总体布置。
二.设计说明2.1 选择方案2.1.1 絮凝工艺:方案:采用机械絮凝池和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组合使用机械絮凝池优点:絮凝效果好,节省药剂;水头损失小;可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缺点:需机械设备和经常维修。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优点:絮凝效果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缺点:容积较大;水头损失较大;转弯处絮粒容易破碎;出水流量不易分配均匀;出口处易积泥,适用于流量每日大于3万立方米且水量变化较小的水厂。
两种形式絮凝池组合使用有如下优点:当水质水量发生变化时,可以调节机械搅拌速度以弥补隔板往复式絮凝池的不足;当机械搅拌装置需要维修时,隔板往复式絮凝池仍可继续运行。
此外,若设计流量较小,采用往复式隔板絮凝池往往前端廊道宽度不足0.5m,不利于施工,则前端采用机械絮凝池可弥补此不足。
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
![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ef79ea5284ac850ad024231.png)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给水厂设计1万吨/d班级:电厂化学0901指导老师:丁可轩姓名:孟海军学号:2009040108给水厂1万吨/d设计水明书目录1概述设计任务及依据…………………………………31.1原水水质资料……………………………………31.2 设计任务与步骤……………………………………3-42.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42.1 原水水质与处理标准对照分析………………………4—52.2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52.2.1 设备选择…………………………………………………5—92.2.2 初步制定工艺流程图………………………………………92.3 水厂设计规模………………………………………………2.4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2.4.1 配水井的设计………………………………………………2.4.2 管式静态混合器的设计………………………………………2.4.3 折板絮凝池的设计…………………………………………2.4.4 竖流沉淀池的设计……………………………………………2.4.5 V型滤池的设计………………………………………………2.4.6 消毒…………………………………………………………2.4.7 清水池的设计………………………………………………3 水厂各处理构筑物平面布置的依据说明及特点…………………3.1 平面布置综述………………………………………………………3.2 本设计平面布置……………………………………………………黄河水利技术学院水处理工程技术《给水厂设计》说明书4. 水厂高程布置……………………………………………………4.1 高程布置综述……………………………………………………5 设计总结……………………………………………6 参考资料……………………………………………给水厂1万吨/d设计水明书给水厂设计1万吨/d1概述设计任务及依据1.1原水水质资料编号项目单位分析结果附注1 色度度202 浑浊度mg/L200-15003 嗅和味度合格4 PH值7.75 总硬度mg/L250 以CaCO3计6 铜mg/L0.87 锌mg/L0.28 锰mg/L0.019 砷mg/L0.00210 细菌总数个/L28011 大肠菌群个/L731.2设计任务与步骤根据所给原始资料,进行城市净水厂工艺设计及工程扩大初步设计。
某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
![某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3b63946767f5acfa1c7cdad.png)
目录第一章绪论1.1工程概况第二章净水厂工艺流程的选择2.1 混凝剂药剂的选用与投加2.2 消毒剂的选择2.3 混合设备2.4 絮凝池2.5 沉淀池2.6 滤池第三章净水构筑物的计算3.1 溶解池和溶液池3.2 混合设备3.3 絮凝池3.4 沉淀池3.5 滤池3.6 清水池第四章水厂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4.1 平面布置4.2 高程布置第一章绪论1.1工程概述1.1.1城市概述该开发区是199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重点开发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北部,距离市中心约25公里。
经过近十多年的艰苦创业,该开发区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 目前该开发区已经成为湖南省及常德市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该区内需水量较大,经有关部门与水利、环保等部门协商后,决定建一新水厂,从沅江取水。
该区近期水厂设计规模3万m3/d,远期5万m3/d。
1.1.2气象水文地质资料(1)地理位置东径108;北纬27°(2)地形地貌城区地形平坦,其吴淞标高为32.0米。
(3)气象资料气温:历年最高气温39 o C;历年最低气温-5 o C;常年平均气温18 o C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冰冻期:5天;土壤冰冻深度:0.1米(4)土壤地质资料土壤承载力:2.3 kg/cm2;浅层地下水离地面1.5 米1.1.3水源状况:(1)河流概述:水源水量丰富,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因河道航运繁忙,取水构筑物不得影响航运。
(2)河流特征:(3)水质资料1.1.4水处理用材料与药剂资料(1)混凝剂:硫酸铝、三氯化铁、碱式氯化铝(2)混凝剂投加量参考值(3)当地所产滤料:石英砂、无烟煤、铁矿石等均有供应(4)用于消毒的药剂:液氯、漂白粉、臭氧、二氧化氯等均有供应,其他材料可按设计要求采购。
第二章净水厂工艺流程的选择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原水水质符合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除菌落总数偏高外,其余参数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规定。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86987a6529647d26285278.png)
城市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与计算书第1章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1.1 设计水质水量1.1.1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一、设计任务根据任务书所给定的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设计一个中小型给水处理厂。
该水厂所在地区为广东地区。
设计题目:二、城市自来水厂规模为11.6 万m3/d。
三、设计原始资料1、源水水质资料2.石英砂筛分曲线:我的曲线是d34、水厂所在地区为粘土地区,厂区地下水位深度 4.15米,主导风向南风。
具体参数:a=110m,b=120m,c=50m,d=60m,地面标高26.90m。
总设计水量:水厂自用水量按7%计算。
进水管采用2条DN900的钢管。
1. 2 给水处理流程确定1.2.1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
一般来讲,地下水只需要经消毒处理即可,对含有铁、锰、氟的地下水,则需采用除铁、除锰、除氟的处理工艺。
地表水为水源时,生活饮用水通常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
如果是微污染原水,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一般净水工艺流程选择:1.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适用条件:一般进水悬浮物含量应小于2000-3000mg/L,短时间内允许到5000-10000mg/L,出水浊度约为10-20度,一般用于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
2.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一般地表水广泛采用的常规流程,进水悬浮物允许含量同上,出水浊度小于2NTU。
3.原水→接触过滤→消毒1)一般可用于浊度和色度低的湖泊水或水库水处理。
2)进水悬浮物含量一般小于100mg/L,水质稳定、变化较小且无藻类繁殖。
4.原水→调蓄预沉、自然预沉或混凝预沉→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高浊度水二级沉淀(澄清),适用于含砂量大,砂峰持续时间较长时,预沉后原水含砂量可降低到1000mg/L以下。
本设计采用一般常规的净水处理工艺,其净水工艺流程如下:、第2章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2.1、加药间2.1.1药剂溶解池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下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0.20m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
水厂设计计算说明书
![水厂设计计算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406235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f.png)
净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宾川县二水厂工程的设计规模为2.0万m 3/d ,分两期实施。
一期工程规模为1.0万m 3/d 。
一期工程设计流量Q=2410.110000⨯=458.33 m 3/h=0.127 m 3/s 。
1.配水混合井配水井按二期设计,一次修建完成。
分为3格,每格均为正方形(2.0m ×2.0m ),有效水深2.0m ,保护高度0.5m 。
原水进入配水井中间一格后通过池壁底端的连通渠向两边均匀分流,并在外侧的两格装有推进式机械浆板混合装置,搅拌器直径0.68m ,外缘线速度4.6 m/s ,搅拌功率2.5Kw 。
向配水井内投加混凝剂后,经机械混合器快速混合,混合时间1min ,然后由配水井上端连接的DN400配水管向网格絮凝池均匀配水。
在浊度较低季节或水厂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检修时,可以超越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投药后配水混合井直接配水到无阀滤池进行直接过滤。
]2.网格反应池 2.1设计数据(1)设计流量Q=0.127 m 3/s ; (2)反应时间t =12.5min ; (3)每个反应池有6个竖井;(4)过网流速分四档,分别为:0.25m/s ,0.19m/s ,0.10m/s ,0.07m/s ;2.2主要计算(5)平面尺寸反应池容积ϖ=Qt =0.127×12.5×60=95.25 m 3 反应池有效水深H ’=3.6 m反应池的总面积F =46.266.325.95'==H ϖm 2 反应池分6格,每格的面积f = 41.4646.266==F m 2 单格平面尺寸2.1 ×2.1m (6)反应池的总高度HH =H 1+H 2+ H 3H 1——排泥斗高度,取1.1m ; H 2——池中有效水深,取3.6m ; H 3——保护高,取0.4m ; H =1.1+3.6+0.4=5.10m根据泥斗尺寸验算斗底坡度为52.3°,排泥顺畅。
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概要
![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869d04941eb91a37f0115cd2.png)
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给水)1设计原始资料1.1城镇概略该小镇位于广东省中部,属热带和亚热带季民风候。
市里地势平展,除中部有一座较高的山(主峰海拔310m)外,市里主要建在台地和平原上。
居住人口约15 万,分为两个生活区 : 新城区和旧城区。
1.2城市用水状况城市用水按 15 万人口设计,居民最高日用水量按210 L cap d ,给水普及率: 100%。
市里以 4~6 层的多层建筑为主。
2.城市给水工程用水量计算2.1 居民区用水量计算该地域地处我国广东省中部,设计人口15 万,为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最高日用量依据《给排水规范大全》,采纳 210 L/cap.d。
则居住区最高日用水量为:Q1=qNf=210 ×15×10 4×100% × 10 3 =3.15×10 4Q1——城市最高日综适用水,m3/d;q——城市最高日综适用水量定额,L/(cap.d);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f ——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纳f=100%2.2.公共建筑用水量计算医院日用水量依据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3.1)查得,医院病人用水量为400 L/cap.d,依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 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悉,每个医院用水人数为 800 床。
(共两个医院)则医院日用水量:Q 医院 = 400(m3/d)中学日用水量2.2.2.1 第一中学日用水量依据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3.1)查得,中、小学生用水量为40 L/cap.d 依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 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悉,第一中学用水人数 2000 人。
于是,Q 中学 1=(m 3/d)2.2.2.2 第二中学日用水量因为人数相同,近似于上边计算过程,则可得:Q = Q =(m /d)中学 2中学 13所以,中学最高日用水量为:Q 中学 =Q 中学 1+ Q 中学 2 =80+80=160(m 3/d)小学日用水量2.2.3.1 第一小学用水量依据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3.1)查得,中、小学生用水量为40 L/cap.d ,依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悉, 第一小学用水人数1500 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原始资料1、自然资料1)气温:平均最高气温35℃,平均最低气温-6℃,平均温度15℃2)土壤:冻土深度0.8m。
3)全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平均风速是1.6m/s。
2、地质资料:本地区5级地震区,地下水位低于地面10m。
3、水源位置: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北方向5km处,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4、水厂工作情况:昼夜均匀工作,厂区地势平坦。
5、水源水质分析资料:设计水量3.6万m3/d(不包括水厂自用水量)二、设计内容1、选择净水构筑物形式及其组成。
2、进行构筑物与主要管道的水力计算并决定其尺寸。
3、水厂平面布置。
包括:各种生产性构(建)筑物、辅助生产构(建)筑物及附属生活构(建)筑物的平面定位;生产管线、阀门、排水管道、阀门井、检查井的布置定位。
4、水厂高程布置确定各生产构筑物的标高、水面标高、管线的埋深及标高。
三、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水厂平面布置图(比例为1:200或1:100)3、水厂高程布置图(比例为1:100或1:50)设计说明书一、设计原始资料1、自然资料1)气温:平均最高气温35℃,平均最低气温-6℃,平均温度15℃2)土壤:冻土深度0.8m。
3)全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平均风速是1.6m/s。
2、地质资料:本地区5级地震区,地下水位低于地面10m。
3、水源位置: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北方向5km处,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4、水厂工作情况:昼夜均匀工作,厂区地势平坦。
5、水源水质分析资料:二、设计内容1、原水水质分析及工艺流程的选择由水源水质分析资料可知,原水最高浊度500度,超过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规定,故需去除浊度;细菌总数12000个/ml,大肠杆菌3000个/L,大大超过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规定,故需进行消毒灭菌;水源PH值为7.0~7.5,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规定,所以不需处理和调整;原水硬度以及铁锰铜的含量较低(总硬度450mg/L,铁0.3mg/L,锰0.1mg/L,铜1.0mg/L),已经符合水质要求,同时原水色度较高(10~15度),略有臭味,原水没有受到有机物的污染。
根据以上水质分析,可以确定净水处理工艺流程。
合理的净水工艺流程是水厂保证供水水质的关键,净水工艺流程应根据原水水质和设计生产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本设计采用的净水工艺流程如下:同时考虑安全供水,采用两条生产线,详见水厂平面布置图。
2、各构筑物与主要管道的水力计算并确定其尺寸(1)混合设备在给排水处理过程中原水与混凝剂、助凝剂等药剂的充分混合是使反应完善从而使得后处理流程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条件,混合是取得良好絮凝效果的重要前提。
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很多,如药剂的品种、浓度、原水温度、水中颗粒的性质和大小等。
混合设备的基本要求是药剂与水混合快速均匀,同时只有原水与药剂的充分混合,才能有效提高药剂使用率,从而节约用药量,降低运行成本。
混合的方式主要有管式混合、水力混合、水泵混合以及机械混合等。
由于水力混合难以适应水量和水温等条件的变化,且占地大,基建投资高;水泵混合适用于取水泵房较水厂处理构筑物近(≤150m)的水厂,但由资料可知,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北方向5km处,故不宜采用水泵混合;机械混合耗能大,维护管理复杂,相比之下,管式静态混合器是处理水与混凝剂、助凝剂、消毒剂实现瞬时混合的理想设备,管式混合具有占地小,投资省,设备简单,混合效果好,管理方便等优点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本设计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对药剂与水进行混合,设计两个管式静态混合器。
管式静态混合器的设计A 、已知条件 设计水量为3.6万m 3/d ,水厂自用水量取总用水量的10%,则进水量为3.6*1.1=3.96万m 3/d ,水厂进水管投药口至絮凝池距离为5m ,进水管采用两条铸铁管DN500。
时用水量Q H =3.96*10000/24=1650m 3/h B 、设计计算1)进水管流速v 根据d=500mm ,q=1650/(3600*2)=0.229 m 3/s查水力计算表知v=1.17m/s,1000i=3.64,则水头损失为: H=il=3.64*5/1000=0.02m 2)混合器选择选用管式静态混合器,规格铸铁管DN500,见下图混合静态混合器(2)混凝剂A 、混凝剂的选择: 选择碱式氯化铝([]m n n Cl OH Al -62)()(10%)作为水处理用混凝剂。
因为碱式氯化铝本身无害,据全国各地使用情况,净化后的生活用水一般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所以选择碱式氯化铝作为水处理混凝剂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B 、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据原水浑浊度最高值500 mg/L 以及混凝剂投加量参考值(下表)确定设计投加量为25 mg/L混凝剂投加量参考值表原水浊度 <=1002003004006008001000混凝剂 投加量(mg/L )碱式氯化铝10 12.8 17.4 23 26.8 29.5 32.1C 、混凝剂的投加方式为便于自动化管理,本设计选用计量泵投加:计量准确,可以实现自控。
压力管DN500计量泵溶液池DN15投药管计量泵投加(3)溶解池和溶液池A 、 溶液池建设两组,以便于交替使用,即一用一备,保证连续投药。
溶液池的容积 W 2=aQ/417cn ,其中a=25mg/L ,每天补充溶液池药剂的次数为两次,即n=2,溶液浓度为10%。
所以有令溶液池的长宽均为2.0m ,则有效水深为1.3m ,同时,加上0.2m 作为水池的保护高,再加上0.1m 用来贮存残渣,则池深为1.6m 。
所以,溶液池的尺寸为2.0x2.0x1.6,容积为6.4。
池底坡度为0.02,并设置d=100mm 的排泥管一只,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
B 、溶解池的容积为溶液池的0.3倍,即W 1=0.3W 2=0.3*6.4=1.92m 3,溶解池的长宽均为1.4m ,则有效水深为1.0m ,同时,加上0.2m 的保护高,再加上贮存残渣的高度0.1m ,则池深为1.3m 。
所以溶解池的尺寸为 1.4x1.4x1.3。
为减小劳动量,同溶液池一样,池底坡度为0.02,设置d=100mm 的排泥管一只, 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
溶解池放水时间采用10min ,则放水流量为查水力计算表可得d 0=70mm ,流速v=0.91m/s,比阻i=0.0309。
B 、 溶解池搅拌设备溶解池搅拌设备采用固定平桨板搅拌机。
C 、 投药管投药管流量:q=606024100022⨯⨯⨯⨯W =6060241000295.4⨯⨯⨯⨯=0.114L/S 。
查水力计算表可知,投药管管径d=15mm ,相应流速为v=0.69m/s(2)絮凝设备絮凝设备的基本要求是,原水与药剂混合后,通过絮凝设备应形成肉眼可见的大的密实絮凝体,絮凝池形式较多,应用较普遍的是隔板絮凝池和机械絮凝池。
由于隔板絮凝池通常用于大、中型水厂,因为水量过小时,隔板间距过狭不方便施工和维修,而机械絮凝池适用于大、中、小型任何水厂,故此处设计采用机械絮凝池。
将机械絮凝池分为四组,即每一条生产线两组,每组絮凝池分为三个格池,机械絮凝池利用电动机经减速装置驱动搅拌机进行搅拌,故水流的能量消耗来源于搅拌机的功率输入。
由于处理规模不大,搅拌轴的安装位置采用垂直轴式,各格均安装一台搅拌机,为适应絮凝体形成规律,第一格搅拌强度最大,而后逐格减小,从而速度梯度G 值也相应由大到小。
搅拌强度决定于搅拌器转速和桨板面积,由计算决定。
此处采用桨板式机械絮凝池, 设计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① 絮凝时间一般为15~20min ;② 池内一般设3~4档搅拌机。
各搅拌机之间用隔墙分开以防止水流短路。
隔墙上下交错开孔。
开孔面积按穿孔流速决定。
穿孔流速以不大于下一档桨板外缘线速度为宜。
为增加水流紊动性,在每格池子的池壁上设置固定挡板。
③ 搅拌机转速按叶轮半径中心点线速度通过计算确定。
线速度宜自第一档0.5m/s 起逐渐减小至末档的0.2m/s 。
④ 每台搅拌器上桨板总面积宜为水流截面积的10~20%,不宜超过25%,以免池水随桨板同步旋转,降低搅拌效果。
A 、絮凝池尺寸设计流量Q s =1650m 3/h,则每组的池子的设计流量为Q j =Q s /4=412.5m 3/h 。
絮凝时间取20min ,絮凝池每个格池有效容积为:取46m3长宽均为3.5m ,则水池的水深为3.76m ,超高0.24m ,则水池的池深为4.0 m 。
每个格池之间用120mm 的墙体分隔开。
所以每组絮凝池的尺寸为3.5x10.8x4.0。
B、搅拌设备1)叶轮及桨板的尺寸叶轮直径采用池宽的50%,即D=3.5x0.5=1.75m。
叶轮浆板中心点线速度采v1=0.5m/s,v2=0.35m/s,v3=0.2m/s。
桨板长度l=0.7D=1.75x0.7=1.225m。
桨板宽度b=0.1m旋转桨板面积为8x0.1x1.225=0.98m2固定挡板面积为1 m2挡板面积占总过水断面面积的百分数为(0.98+1)/3.5x3.76=15%符合要求2)叶轮消耗的能量外侧桨板r2=0.85m,r2=0.75m;内侧桨板r2=0.45m,r2=0.35m。
r0=0.4m。
内外桨板各4块。
设浆板相对于水流的线速度等于桨板旋转线速度的0.75倍,则相对于水流的叶轮转速为: ω1=0.75 v1/r0=0.75*0.5/0.4=0.92rad/sω2=0.75 v2/r0=0.75*0.35/0.4=0.66rad/sω3=0.75 v3/r0=0.75*0.2/0.4=0.37rad/s则消耗的功率为:3)絮凝池所需的总功率P=121.5+44.9+7.9=174.3w4)校核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絮凝池总平均速度梯度经核算,G和GT均符合要求(3)沉淀池根据浅池理论,增加沉淀面积,减小下降深度,可以提高沉淀效率。
为保证沉淀完全,采用斜板沉淀池。
沉淀池分为两组,即每条生产线一组。
采用侧向流进水,斜板与水平面夹角为60°。
同时在池底设置刮泥设备。
每组池底有200mm的排泥管四只。
A、设计流量Q=Q S/2=0.23m3/s颗粒的沉降速度B、设计采用数据有效系数0.75斜板水平倾角60°斜板板长 l=1.5m斜板间距 P=0.1m沉淀池水平流速v=0.02m/sC、斜板面积D、斜板高度E、沉淀池宽度池宽B= Q/vh=0.23/(0.02×1.3)=8.8mF、沉淀池长度斜板间隔数N=B/P=8.8/0.1=88斜板组合全长L=A f,/N1=1534/(88*1.5)=11.6=12mG、沉淀池高度H=h+保护高+积泥高度+配水区高度+水面=1.3+0.3+0.95+1.45+0.8=4.5mH、复核颗粒沉降需要长度颗粒沉降需要的长度12m可满足沉淀需要的长度(4)滤池本厂采用双层滤料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