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用药与管理 PPT
合集下载
护理安全用药ppt课件
在领取、存放和使用药物时,应核对 药物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药物的配伍禁忌
了解配伍禁忌
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药 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避免 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疗效 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
观察配伍反应
在给药过程中,应密切观 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异常 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 生。
遵循医嘱
在配制药物时,应严格遵 循医生开具的医嘱,不得 擅自更改药物种类或剂量 。
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
了解副作用
护理人员应了解所使用药物的副 作用,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观察副作用
给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 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 生。
处理措施
对于轻微的副作用,可采取适当的 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对于 严重的副作用,应立即停止给药并 紧急处理。
04
特殊药物的使用与注意事 项
详细描述
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包括过敏反应、毒 性反应、继发性反应等。这些反应可 能由于个体差异、药物相互作用或药 物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
特殊药物使用案例分析
总结词
特殊药物是指具有特殊性质或使用要求的药品,需要特别注 意用药安全。
详细描述
特殊药物使用案例包括高风险药品(如化疗药物、抗生素等 )、管制药品(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需要特殊存储 和运输的药品等。这些药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 规定,确保用药安全。
高危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高危药品是指具有较高风险的 药物,如抗肿瘤药物、心血管
药物等。
高危药品必须进行严格的分类 管理,建立专门的存储区域,
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使用高危药品时,必须由医生 开具处方,并由专业护士进行 用药。
护士在使用高危药品时,必须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用药 剂量、时间和途径的正确性, 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护理安全用药与管理PPT
医疗质量的提升
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正确的药物治疗对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要确保 药物得到正确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加速病人的康复。
提升病人满意度
通过确保病人安全和有效的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可以提高病 人的满意度,增强病人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忠诚度。
减少医疗纠纷
降低药物错误的风险
通过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可以降低药 物错误的风险,从而减少因药物问题 导致的医疗纠纷。
降低用药错误风险
用药错误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 患,加强用药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保障患者安全。
定义与概念
护理安全用药
指在护理工作中,遵循医学知识、用药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有效、经济、合理的过程。
护理安全用药管理
指通过建立完善的用药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培训教育等措施,提高 护理人员安全用药意识和能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管理活动。
案例二:某护士安全用药的失误与教训
总结词:失败教训
详细描述:某护士在给患者用药过程中,因疏忽大意导致用药错误,引发患者不良反应。通过这一事 件,医院和护理人员认识到加强用药安全培训和监督的重要性,进一步规范了护理安全用药流程。
案例三:某医院安全用药的改进措施与效果
总结词:改进措施
详细描述:某医院针对用药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如加强药品监管、完善用药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等。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医院安全用药的水平,减少了用药错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护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病人安全与健康
确保病人得到正确的药物治疗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病人接受正确的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以避免药物错误或不 当使用对病人造成伤害。
护理安全用药ppt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26
防范配伍禁忌
有色的注射用药物应最后加入,以防有细小沉淀时不易被发现。 静脉输液时,既要注意同一瓶液体中药物有无配伍禁忌,也要注意 相邻两组液体之间的配伍禁忌,若已知两种药物连续输入时会发生药物 反应,应注意避免连续输入,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管或更换输液器后输 入等方法加以防范.
完整最新版课件
34
给药途径准确
特殊用药方式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者不可吞服; 控释片、缓释片以及肠溶片不宜掰碎后服; 复方炉甘石洗剂属于混悬剂,用时必须摇匀。 标识到位,提供安全的用药环境 如:肠内营养时要挂放管饲标识以便与静脉输液管道区分。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防范配伍禁忌
例1:头孢噻肟钠 pH为4.5—7 头孢噻肟钠+葡萄糖注射液→白色沉淀
例2:青霉素G钠+Vc注射液→青霉素降解加速 原因:Vc注射液中加有焦亚硫酸钠
例3:青霉素G钠+普鲁卡因(异丙嗪、氯丙嗪)→发生复分解反应而 沉淀
例4:丹参+生理盐水→产生沉淀
提示:青霉素静脉给药时,应选择合适溶媒,单独输液,现配现用
完整最新版课件
18
临床新药首次使用流程
主班接到新药医嘱转抄到相应治疗单并注明“新药”,并向药房索 取新药说明书。
首位执行护士仔细阅读说明书,对说明书中主要不良反应、配伍禁 忌用红笔划出,以起到醒目、提示作用。
首位执行护士根据药物说明书核实医嘱是否正确,如有异议及时与 医生联系。
首位执行护士负责使用新药,新药续接瓶时要观察茂菲氏滴管两种 液体混合后有无变色、混浊,输液过程中主动询问患者用药反应情 况。
完整最新版课件
19
临床新药首次使用流程
如新药未能在首位护士当班时使用,对新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必须与接 班者严格交接,确保用药安全。
药物管理及用药安全培训护理课件
05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耐药性监 测
抗菌药物种类及适应症判断
青霉素类
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 各种感染,如肺炎、心
内膜炎等。
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具有抗菌谱广、耐青霉素 酶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呼 吸道、泌尿道等感染。
主要用于治疗需氧革兰阴 性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
如败血症、肺炎等。
对革兰阳性菌、厌氧菌等具 有抗菌作用,适用于呼吸道
储存条件检查以及效期管理
01
02
03
储存环境要求
确保急救药品储存在符合 要求的环境中,如温度、 湿度、光照等,避免药品 受潮、变质或失效。
定期检查与记录
定期对储存的急救药品进 行检查,包括药品的外观 、包装、标签等,并记录 检查情况。
效期管理
建立急救药品效期管理制 度,对近效期药品进行及 时更换或处理,确保患者 用药安全。
06 急救药品管理及应急演练方案
急救药品清单制定和更新策略
确定急救药品目录
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
依据相关指南和医院实际情况,确定 所需急救药品的种类和数量。
与药剂科、采购部门等保持密切沟通 ,确保急救药品的采购、储存和供应 顺畅无阻。
定期评估与更新
根据临床需求和药品供应情况,定期 对急救药品清单进行评估和更新,确 保药品的及时供应和有效性。
应急演练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
设计演练方案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可能 发生的突发事件,设计针 对性的应急演练方案。
组织实施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演 练,包括药品调配、患者 救治等环节,提高应对突 发事件的能力。
评估与反馈
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发 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和 改进,提高演练效果。
《护理安全用药》PPT课件
部分患者对某些药物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如皮疹、呼吸困难等。
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输液反 应,需密切关注。
护理安全用药风险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在配药、给药前,务必核对药品名称、剂量 、用法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落实患者教育
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告知药物使用方法、 剂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保持亲切、耐心的态度,倾听患者的 需求和疑虑,增强患者信任感。
04
护理安全用药的风险防范 与处理
护理安全用药常见风险识别与评估
药物误用风险
剂量错误风险
由于药品名称、包装相似等原因,可能导 致药物误用,造成严重后果。
药品剂量过大或过小,可能导致中毒或治 疗无效。
过敏反应风险
输液反应风险
药物过敏预防
了解患者过敏史,对过敏风险较高的药物进 行皮试,确保用药安全。
输液安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控
输液过程中定期巡视,关注患者输液反应, 及时调整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
护理安全用药风险应急处理
药物误用应急处理
立即停止误用药物,报告医生,尽快采取救治措施,减轻患者损害。
剂量错误应急处理
根据剂量错误情况,联系医生,遵医嘱进行相应处理,如催吐、导泻、补液等。
重要性
护理安全用药是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 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用药,有助于减 少药物不良事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人员在药物管理中的角色与职责
角色:护理人员是药物管理的重要参与者,承担着药物治疗 的执行、监督和协调等职责。
监测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报告和处理药物不良事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造一个“非惩罚性”的工作环境,即建立一个保密、方便、不归咎 于个人的报告系统,使得医护人员愿意主动上报给药错误、分享经验, 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让药师积极参与到临床治疗的过程和决策中,给予更多合理用药的建 议。
要求护士对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隐患问题提出讨论,寻求积极有效的解 决措施。
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护士临床药理知识
首位执行护士仔细阅读说明书,对说明书中主要不良反应、配伍禁 忌用红笔划出,以起到醒目、提示作用。
首位执行护士根据药物说明书核实医嘱是否正确,如有异议及时与 医生联系。
首位执行护士负责使用新药,新药续接瓶时要观察茂菲氏滴管两种 液体混合后有无变色、混浊,输液过程中主动询问患者用药反应情 况。
多种药物不可经同一静脉注入,避免发生未知的配伍禁忌。
特殊用药方式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者不可吞服; 控释片、缓释片以及肠溶片不宜掰碎后服; 复方炉甘石洗剂属于混悬剂,用时必须摇匀。 标识到位,提供安全的用药环境 如:肠内营养时要挂放管饲标识以便与静脉输液管道区分。
需空腹、饭时、饭前、饭后、睡前服用的药物需按要求服用。 如消化药在饭时或饭前服用.可及时发挥药效; 对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等需饭前服; 有刺激性药物需饭后l5-30 min服; 降压药物应根据人体生物钟节律,服降压药每日3次。宜分别 在O7:0O、16:00和l9:OO,早晚两次,用药量早晨应比 下午 适当少些,临睡前不宜服用。 催眠药如巴比妥类需睡前服。
避光输液器 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硝普钠、尼莫地平等;维生素B,维生素c,甲钴 胺及叶酸;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喹诺酮类药物。 易氧化的药物: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 抗肿瘤药物:顺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尼莫司汀、塞替派、甲氨蝶 呤、氟尿嘧啶、阿霉素、米托蒽醌、丝新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必须与接 班者严格交接,确保用药安全。
及时将新药说明书拍成照片,发至QQ群以供大家学习(可将不良反应、 用法、观察要点用红笔标注)。
首位护士负责新药相关资料的检索,对有报道发生配伍禁忌的药物及 新药说明书中未提及的不良反应及时摘录,与新药说明书装订一起, 以供大家学习。
给药途径不正确
用药 过程 中不 安全 因素
用药时间不合理 给药方法不准确 给药速度不合理
护士对药品作用与副反应缺乏全面了解
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一药多名、药名相似 制剂多种 外包装相似
药物方面 不安全因素
一药多名、药名相似
化学名相同而商品名不同:复方甘草酸苷(美能、龙迪泰)、头孢呋 辛2g、头孢呋辛1.75g(嘉比信)等
规范药品保管的安全管理
内服、注射、外用、消毒药以及高危药品、麻醉药品应分别分类 放置。并按有效期时限的先后顺序存放使用。
各类药品的瓶签与药名相符,标签明显、清晰。
严格执行清点制度。每天清点量,每周检查药品的质量。对近期 失效(有效期在6个月)药物注明失效期。
需冷藏的药物如:胰岛素、肝素、 抗生素等放冰箱内(2-10℃)保 存。
临床中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质正确选择不同功能的输液器,从 而预防不溶微粒对患者血管的损害,减少药物性过敏反应的发 生,降低药物的吸附,避免增塑剂和热稳定剂给患者身体健康 带来的潜在危害,最终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精密输液器 适用人群:儿童患者、老年患者、癌症患者、心血管患者、危 重病人、长期需要输液的患者等。 适用药物:中药、抗生素、营养液、氯化钾、果糖、甘露醇、 脂肪乳、化疗药物等。
增进医务之间沟通交流
执行医嘱中若发现医嘱差错或有疑问时应及时与医师 或药师沟通确认或更正,绝不能盲目执行、被动地去 执行。
对于一些特殊药物的使用及时与医师或药师沟通。
加强对病人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什么时间用什么药,使患者参与到治疗过程中,以 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向患者交待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时间、作用及可 能出现的副作用。
的过期药.(2018.10) 其它案例……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 正确执行医嘱
目标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目标五、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严格用药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医嘱处理准确。 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 防范配伍禁忌 选用合适的输液器具 详细询问过敏史
严格用药操作规程 给药途径准确 注意给药间隔时间,维持血药浓度 注意补液速度 :必须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各种药 物的性质调节补液速度。
处理医嘱时,应精力集中,发现有疑问时及时与医生沟通。 电脑录入信息时要正确,并且在用药前查对到位。 用药医嘱转抄后应标明执行时间。
防范配伍禁忌
有色的注射用药物应最后加入,以防有细小沉淀时不易被发现。 静脉输液时,既要注意同一瓶液体中药物有无配伍禁忌,也要注意 相邻两组液体之间的配伍禁忌,若已知两种药物连续输入时会发生药物 反应,应注意避免连续输入,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管或更换输液器后输 入等方法加以防范.
例1:头孢噻肟钠 pH为4.5—7 头孢噻肟钠+葡萄糖注射液→白色沉淀
护士查对 不到位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药物保存方法不当或过期 部分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未分开放置
每班清点流于形式
药物保管方面 不安全因素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药物配制过程中 不安全因素
无菌观念淡薄 配制时间过早
配制药物的剂量不准确 粉针剂溶解不当
未把好药物的配伍禁忌关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护理安全用药与管理
护士在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临床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用药防范措施
特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常州市三院将营养液误输入静脉事件 (2019.6) 张家港第一医院急诊一儿童输液致死事件 (2018.11) 彭州妇幼保健院产科误将酒精输入静脉事件 (2019.03) 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给17名麻疹患儿误输了名为“肌苷葡萄糖注射液”
严格按照医嘱及药物的说明书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
注射剂一般在包装盒上注有“供肌内注射”或“供肌内静脉注 射”。只供肌内注射的药品不可作静脉注射。这不仅有药物纯度 问题,还因肌内注射剂中可能加入为减少疼痛而添加其它药物, 故不可随便作静脉注射用。仅供静脉注射的制剂中,也有为适应 较长时间静脉点滴而添加稳定剂或缓冲剂的,这些也不能作肌内 注射,因此,绝不可“自作主张”任意“代用”而互替。
例2:青霉素G钠+Vc注射液→青霉素降解加速 原因:Vc注射液中加有焦亚硫酸钠
例3:青霉素G钠+普鲁卡因(异丙嗪、氯丙嗪)→发生复分解反应而沉 淀
例4:丹参+生理盐水→产生沉淀
提示:青霉素静脉给药时,应选择合适溶媒,单独输液,现配现用
VC与VK1混合使用,外观无变化。VK1可被强氧化剂VC破坏而失效。 氨苄西林-舒巴坦 10%GS或5%GNS 降效,室温1h失效 氨苄西林-舒巴坦 5%碳酸氢钠降效,且外观有乳光 力月西+氨茶碱 产生固体沉淀物,堵塞输液管路 甘露醇注射液为过饱和溶液, 应单独滴注,如加入电解质如氯化钾, 地塞米松, 可加速甘露醇盐析产生结晶, 并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导致低 血钾 奥硝唑与头孢米诺、20%甘露醇与地米、阿洛西林与替硝唑、安定宜 单独使用、氨溴索、左氧氟沙星与多种药物有配伍禁忌。
护理———实施医疗行为的最前线, 杜绝用药错误的最后关口。
药品保管 方面因素
医嘱处理 方面因素
用药不 安全 因素
药物配制 方面因素
用药过程 中的因素
医嘱处理方面不安全因素
医嘱开立后医生未 通知护士,护士也未 查对,造成执行遗漏
医生字迹潦草,书 写不规范
医嘱开出错误 电脑录入错误
医护 缺少 沟通
正确选用溶媒---1
并非所有的药物均可用注射用水来稀释。各种药物都有其各自的性 质,有的药品在包装盒中即附其所需溶媒,则应使用所附溶媒,不可擅 自更换,如丙戊酸钠注射液、奥美拉唑等。如未附溶媒时,应依据药品 说明书选择溶媒。
林格氏液+碳酸氢盐、碳酸盐、磷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沉淀 中药注射剂(复方丹参、β-七叶皂苷)+生理盐水→沉淀(盐析) 提示:林格氏液一般不可用来配制药物;药物溶媒应正确选择
掌握临床药物相关知识:药物化学名、商品名、用法、剂量、途径、 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熟练掌握各类常用抢救药物的相 关知识。 参加医务科、药剂科的药物知识讲座。 科室建立药物说明书与配伍禁忌表,便于查询。 严格执行临床新药首次使用流程。
主班接到新药医嘱转抄到相应治疗单并注明“新药”,并向药房索 取新药说明书。
药名相似:哌拉西林舒巴坦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与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血栓通与血塞通、阿拉明与可拉明等 制剂多种
丙戊酸钠(0.4g、0.2g、300ml/12g)、善宁(0.1mg、0.2mg)、阿托品 (0.5mg、5mg)、肠溶阿司匹林(50mg、75mg)等
根据医嘱给药。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管理 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 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
证明 在开据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输液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有预防输液反应措施、医院能集中配
制、或病区有配制专用设施 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
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 临床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药品信息及用药
让药师积极参与到临床治疗的过程和决策中,给予更多合理用药的建 议。
要求护士对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隐患问题提出讨论,寻求积极有效的解 决措施。
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护士临床药理知识
首位执行护士仔细阅读说明书,对说明书中主要不良反应、配伍禁 忌用红笔划出,以起到醒目、提示作用。
首位执行护士根据药物说明书核实医嘱是否正确,如有异议及时与 医生联系。
首位执行护士负责使用新药,新药续接瓶时要观察茂菲氏滴管两种 液体混合后有无变色、混浊,输液过程中主动询问患者用药反应情 况。
多种药物不可经同一静脉注入,避免发生未知的配伍禁忌。
特殊用药方式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者不可吞服; 控释片、缓释片以及肠溶片不宜掰碎后服; 复方炉甘石洗剂属于混悬剂,用时必须摇匀。 标识到位,提供安全的用药环境 如:肠内营养时要挂放管饲标识以便与静脉输液管道区分。
需空腹、饭时、饭前、饭后、睡前服用的药物需按要求服用。 如消化药在饭时或饭前服用.可及时发挥药效; 对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等需饭前服; 有刺激性药物需饭后l5-30 min服; 降压药物应根据人体生物钟节律,服降压药每日3次。宜分别 在O7:0O、16:00和l9:OO,早晚两次,用药量早晨应比 下午 适当少些,临睡前不宜服用。 催眠药如巴比妥类需睡前服。
避光输液器 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硝普钠、尼莫地平等;维生素B,维生素c,甲钴 胺及叶酸;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喹诺酮类药物。 易氧化的药物: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 抗肿瘤药物:顺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尼莫司汀、塞替派、甲氨蝶 呤、氟尿嘧啶、阿霉素、米托蒽醌、丝新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必须与接 班者严格交接,确保用药安全。
及时将新药说明书拍成照片,发至QQ群以供大家学习(可将不良反应、 用法、观察要点用红笔标注)。
首位护士负责新药相关资料的检索,对有报道发生配伍禁忌的药物及 新药说明书中未提及的不良反应及时摘录,与新药说明书装订一起, 以供大家学习。
给药途径不正确
用药 过程 中不 安全 因素
用药时间不合理 给药方法不准确 给药速度不合理
护士对药品作用与副反应缺乏全面了解
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一药多名、药名相似 制剂多种 外包装相似
药物方面 不安全因素
一药多名、药名相似
化学名相同而商品名不同:复方甘草酸苷(美能、龙迪泰)、头孢呋 辛2g、头孢呋辛1.75g(嘉比信)等
规范药品保管的安全管理
内服、注射、外用、消毒药以及高危药品、麻醉药品应分别分类 放置。并按有效期时限的先后顺序存放使用。
各类药品的瓶签与药名相符,标签明显、清晰。
严格执行清点制度。每天清点量,每周检查药品的质量。对近期 失效(有效期在6个月)药物注明失效期。
需冷藏的药物如:胰岛素、肝素、 抗生素等放冰箱内(2-10℃)保 存。
临床中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质正确选择不同功能的输液器,从 而预防不溶微粒对患者血管的损害,减少药物性过敏反应的发 生,降低药物的吸附,避免增塑剂和热稳定剂给患者身体健康 带来的潜在危害,最终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精密输液器 适用人群:儿童患者、老年患者、癌症患者、心血管患者、危 重病人、长期需要输液的患者等。 适用药物:中药、抗生素、营养液、氯化钾、果糖、甘露醇、 脂肪乳、化疗药物等。
增进医务之间沟通交流
执行医嘱中若发现医嘱差错或有疑问时应及时与医师 或药师沟通确认或更正,绝不能盲目执行、被动地去 执行。
对于一些特殊药物的使用及时与医师或药师沟通。
加强对病人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什么时间用什么药,使患者参与到治疗过程中,以 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向患者交待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时间、作用及可 能出现的副作用。
的过期药.(2018.10) 其它案例……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 正确执行医嘱
目标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目标五、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严格用药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医嘱处理准确。 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 防范配伍禁忌 选用合适的输液器具 详细询问过敏史
严格用药操作规程 给药途径准确 注意给药间隔时间,维持血药浓度 注意补液速度 :必须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各种药 物的性质调节补液速度。
处理医嘱时,应精力集中,发现有疑问时及时与医生沟通。 电脑录入信息时要正确,并且在用药前查对到位。 用药医嘱转抄后应标明执行时间。
防范配伍禁忌
有色的注射用药物应最后加入,以防有细小沉淀时不易被发现。 静脉输液时,既要注意同一瓶液体中药物有无配伍禁忌,也要注意 相邻两组液体之间的配伍禁忌,若已知两种药物连续输入时会发生药物 反应,应注意避免连续输入,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管或更换输液器后输 入等方法加以防范.
例1:头孢噻肟钠 pH为4.5—7 头孢噻肟钠+葡萄糖注射液→白色沉淀
护士查对 不到位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药物保存方法不当或过期 部分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未分开放置
每班清点流于形式
药物保管方面 不安全因素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药物配制过程中 不安全因素
无菌观念淡薄 配制时间过早
配制药物的剂量不准确 粉针剂溶解不当
未把好药物的配伍禁忌关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护理安全用药与管理
护士在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临床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用药防范措施
特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常州市三院将营养液误输入静脉事件 (2019.6) 张家港第一医院急诊一儿童输液致死事件 (2018.11) 彭州妇幼保健院产科误将酒精输入静脉事件 (2019.03) 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给17名麻疹患儿误输了名为“肌苷葡萄糖注射液”
严格按照医嘱及药物的说明书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
注射剂一般在包装盒上注有“供肌内注射”或“供肌内静脉注 射”。只供肌内注射的药品不可作静脉注射。这不仅有药物纯度 问题,还因肌内注射剂中可能加入为减少疼痛而添加其它药物, 故不可随便作静脉注射用。仅供静脉注射的制剂中,也有为适应 较长时间静脉点滴而添加稳定剂或缓冲剂的,这些也不能作肌内 注射,因此,绝不可“自作主张”任意“代用”而互替。
例2:青霉素G钠+Vc注射液→青霉素降解加速 原因:Vc注射液中加有焦亚硫酸钠
例3:青霉素G钠+普鲁卡因(异丙嗪、氯丙嗪)→发生复分解反应而沉 淀
例4:丹参+生理盐水→产生沉淀
提示:青霉素静脉给药时,应选择合适溶媒,单独输液,现配现用
VC与VK1混合使用,外观无变化。VK1可被强氧化剂VC破坏而失效。 氨苄西林-舒巴坦 10%GS或5%GNS 降效,室温1h失效 氨苄西林-舒巴坦 5%碳酸氢钠降效,且外观有乳光 力月西+氨茶碱 产生固体沉淀物,堵塞输液管路 甘露醇注射液为过饱和溶液, 应单独滴注,如加入电解质如氯化钾, 地塞米松, 可加速甘露醇盐析产生结晶, 并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导致低 血钾 奥硝唑与头孢米诺、20%甘露醇与地米、阿洛西林与替硝唑、安定宜 单独使用、氨溴索、左氧氟沙星与多种药物有配伍禁忌。
护理———实施医疗行为的最前线, 杜绝用药错误的最后关口。
药品保管 方面因素
医嘱处理 方面因素
用药不 安全 因素
药物配制 方面因素
用药过程 中的因素
医嘱处理方面不安全因素
医嘱开立后医生未 通知护士,护士也未 查对,造成执行遗漏
医生字迹潦草,书 写不规范
医嘱开出错误 电脑录入错误
医护 缺少 沟通
正确选用溶媒---1
并非所有的药物均可用注射用水来稀释。各种药物都有其各自的性 质,有的药品在包装盒中即附其所需溶媒,则应使用所附溶媒,不可擅 自更换,如丙戊酸钠注射液、奥美拉唑等。如未附溶媒时,应依据药品 说明书选择溶媒。
林格氏液+碳酸氢盐、碳酸盐、磷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沉淀 中药注射剂(复方丹参、β-七叶皂苷)+生理盐水→沉淀(盐析) 提示:林格氏液一般不可用来配制药物;药物溶媒应正确选择
掌握临床药物相关知识:药物化学名、商品名、用法、剂量、途径、 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熟练掌握各类常用抢救药物的相 关知识。 参加医务科、药剂科的药物知识讲座。 科室建立药物说明书与配伍禁忌表,便于查询。 严格执行临床新药首次使用流程。
主班接到新药医嘱转抄到相应治疗单并注明“新药”,并向药房索 取新药说明书。
药名相似:哌拉西林舒巴坦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与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血栓通与血塞通、阿拉明与可拉明等 制剂多种
丙戊酸钠(0.4g、0.2g、300ml/12g)、善宁(0.1mg、0.2mg)、阿托品 (0.5mg、5mg)、肠溶阿司匹林(50mg、75mg)等
根据医嘱给药。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管理 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 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
证明 在开据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输液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有预防输液反应措施、医院能集中配
制、或病区有配制专用设施 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
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 临床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药品信息及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