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 第17课解放战争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4121499390c69ec3d4bb7536.png)
社会主要矛盾分析:
抗日战争胜后,
国内阶级矛盾上升 为主要矛盾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已转化为中国人民同 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 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的发展或解决将决定中国的命运
2.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原因:
国民党方面:一是由于国际国内的舆论给蒋
介石一定的压力;第二,也是最关键的,即蒋尚未 完成打内战的全部准备工作,因此采取了“假和平、 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
《双十协定》 内容:
和平建国; 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协会议; 保证人民权利等。
未达成协议
的内容: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
谈判地点 重庆桂园
重庆谈判后张治中为毛泽东送行
意义:
第一,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 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第二,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民主党派中 扩大了影响。
第三,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 上陷于被动地位。
重庆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 这期间,毛泽东或者单独,或在周恩来、王若 飞的陪同下,或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参加下, 就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问题直接与蒋介石进行 了多次会谈。有关国内和平问题的具体谈判, 则是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和国民党政府 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之间进行 的。
130万人
1946年月
1948年秋
(2)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颁布了 《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 担架、送粮草、运弹药等任务,这一切都使人 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促使战争胜利的方 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共27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3ed0d0559eef8c75fbfb3a2.png)
国民党军总部 南京
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战役 辽沈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80 万头 粮食 0.7 亿斤
160 万 13800 副 6750 辆
淮海
平津 合计
150 万 30.5 万副 88 万辆
180 万 20000 副 40 万辆 490 万
6300 头
100 万头
4.3 亿斤
3 亿斤
180 多万头 8 亿斤
5、重庆谈判的历史意义:
A、对于中共来说? B、对于国民党来说?
6、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召开了有中共和国民党 以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
中心内容: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 争论的实质: 要不要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要不要 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军的合法地位。
结果: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时间: 北 平 谈 判
1949年4月初
双方代表: 共产党以周恩来首, 国民党以张治中为首 文件: 《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国民政府拒签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抗战胜利以后中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 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 动派之间的矛盾。
2、三种政治力量的角逐
A、国民党 消灭共产党等进步力量,建立国民党
一党专政,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和加强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实际上是使 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1948年11月 先打两头、 ─ 49年1月 后取中间
基本解放 华北全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北平谈判
国民党:划江而治 东山再起 目的 共产党: 迅速结束战争 实现国内和平 减少人民痛苦
思考:
三大战役结束后,敌我力量对比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共消灭国民党军 队150多万人,可以说全国胜利就在 眼前,那么在这种巨大的优势之下, 中共为什么还愿意和国民党举行和 平谈判呢?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共23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734c19f61fb7360a4c65a5.png)
•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 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 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
“假和平、真内战”
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中共: 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间
第一次电邀时间:1945年8月14日 第二次电邀时间:1945年8月20日 第三次电邀时间:1945年8月23日
第三次电报内容
歼敌55万,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地区、中原地区
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依据:主要矛盾的变化 影响: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
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 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探究问题2
阅读“学思之窗”,思考:土地改革运动的 开展与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呢? ①土改的进行发展了解放区的经济,为解放战 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 中共 新民主主义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共产党政治上取得主动权,赢得民心。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_解放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_解放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2e58bd2d376baf1ffc4fadaf.png)
标志: 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 意义:由被动作战到主动作战 过程: 辽沈、淮海、平津 意义: 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北平谈判:背景、结果
渡江战役:南京政府覆灭 追歼残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历 史意义
国内意义 国际意义
思想意义
淮海战役示意图
黄百韬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敌55万余人
黄维
杜聿明
平津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灭和改编敌52万余人 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 占领南京。 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 上的日历永远定格在了这 一天——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 国民政府覆灭
机动 形 总 军队 兵力 兵力 势 人民 280 优于 主 解放军 万 敌军 动
装 后 备 方
大为 改善 巩 固
士 气
高 昂 低 落
国民党 军队
365 不足 万
被 动
略占 危机 优势 四伏
决战时机成熟
辽沈战役示意图
1948年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东北全境解放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 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
1、战略防御阶段(1946.7~1947.6)
内战爆发初期,蒋介石给不喜数学的毛泽东出了 一道难解的数学题: 430 ︰ 127 =? 飞机十坦克十大炮十美元︰步枪十手榴弹十小米十0 =?
中华民国政府︰延安边区政府= ?
蒋介石十杜鲁门︰毛泽东十0 =?
党美 的国 军援 事助 装国 备民 美 军 在 塘 沽 登 陆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共29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b1e60c866fb84ae45c8dda.png)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430万人 373万人
国民党军队:
195万人 130万人
100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2)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土地改革 (1947-1948) 1.经济: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内容: ,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分配给人民的土地,由 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 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 以前所欠地主富农高利贷者的高利贷债务; ) 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 地所有权。 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由选举产生; 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经营等。
国共签署了《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 (2)结果: 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 利等)但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未达成协议 (3)影响:使中共政治上取得了主动,赢得了民心;使 国民党政治上处于被动、孤立地位; 2. 1946年初召开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二、过程: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2. 1946年初召开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948年冬,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 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意义: 使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 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战略反攻阶段(1948.9---1949.1)
2.军事方面: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鄂豫晥 三省交界处)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 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 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 就必然的走向全国的胜利。” ——毛泽东 影响: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 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 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 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ppt课件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d865432e3f5727a5e962f8.png)
(2)中国共产党赴重庆谈判的原因是响应全国人民要求和平 的呼声,从捍卫人民的利益出发,尽一切可能制止内战,努力 寻求和平、民主、团结的道路。另一方面,如果和谈不成,也 要以真和谈来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向全国人民表明 中共的和平诚意,以利于团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争取那些对 蒋介石抱有幻想的中间力量。 (3)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是人民 力量的胜利。因为人民强烈要求和平、民主,坚决反对内战的 呼声,推动了重庆谈判,迫使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建国方针,签 署了《双十协定》。第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 和平的诚意,得到广大人民、国内外舆论特别是中间舆论的支 持和同情。第三,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它要 再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 特别提示:重庆谈判说明了中共顺应民意,极力争取和平 民主,双方谈判实际上是民主与专制、和平与战争的较量。
重庆谈判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方法点拨:重庆谈判的原因要结合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国 共双方的政治目标分析。意义要结合《双十协定》的内容剖 析。 精讲阐释 (1)蒋介石提出谈判的主要原因是争取准备内战的时间, 欺骗国内外舆论。其真实意图是:一方面,如果毛泽东不去, 就可宣传共产党无和平诚意,把内战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另一方面,如毛泽东去了,就可利用机会准备内战,并诱使 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以实现他的“军令统一” 和“政令统一”的目的。
(1)国内意义: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________的历史 从此结束,________、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世界意义:改变了世界______,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 和______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思想意义:是________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_______的胜利。 1.新民主主义革命 2.(1)分裂 独立 (2)政治格局 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 义 毛泽东思想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共2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d69de12b160b4e777fcf30.png)
b、作战目标: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②结果: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陕北和山东
解放区)进攻。
2、战略反攻
①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 ②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呢?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 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 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一、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1.重庆谈判 (1945.8-10)
原因:①平压国力民,党内:战迫准于备国尚内未外完的成和
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 ,揭穿蒋介石的阴谋
③美国为了自身利益, 扶蒋反共
结果:签署 《双十协定》(内容
)
②重庆谈判结果如何?
《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
“双十协定”规定: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
阶级
探索
结果
为什 近
么党 领导
代 前 期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人民
走社
资产阶级
会主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义道
路是 近
历史 代
的选
后 期
择?
党派 国民党 反动派 民主党派
共产党
主张
专制独裁 继续半殖半封道路
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
4.北平谈判 蒋介石:元旦求和,以和谈作为缓兵之计。 毛泽东:新年献词, “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谈判,达成 《国内和平协定》 蒋介石拒绝签字!
5.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共22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4bf844a26925c52dc5bf28.png)
人民解放军则占着优势。”
——毛泽东
问:“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反映出中共怎样的 战略思想?应该采取什么战术?
战略上藐视敌人
战术上重视敌人(即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集中
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作战目标。)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中共的战略战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毛泽东(1945年8月) 材料三:国民党在战后,保存和扩充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又接受了 日伪大量军事装备。总兵力以达到400万人,正规军280个旅,约200万人, 其中一部分完全由美国训练与装备。
------《中国现代史》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
抗战胜利以后各种力量对中国前途的态度主张如何?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群众 渴望和平民主、反对战争 中国共产党 建立独立、自由、民主、
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 国家
国民党 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美 国 扶蒋反共的侵华政策
渴望和 平民主
坚持 独裁内战
中国人民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探究 活 动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
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
召集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政协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
受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蒋介石拒绝签字,和谈破裂
1、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2、北平谈判:《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八项条件
天宜虎钟
3、渡江战役若有 :将胜推踞龙翻国山 风 民七 律政府的统治
·
情勇盘雨
4、向全国进天亦 军追穷:今胜追歼起 苍 国人 民民党残余部队,解放大部国土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共33张PPT)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fc30a6ba0d4a7302763a61.png)
2020/6/10
1
一、内战的爆发
1.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背景:(1)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和战争创
伤的中国人民,一致渴望和平,反对内战,重 整家园,发展生产,安定生活;
(2)国际上,一些国家也希望中国实现和
平,国共和平解决矛盾;更重要的是,国民党
的主力部队还远在西南、西北等大后方,军事
1948年秋
2020/6/10
22
(2)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颁布了 《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 担架、送粮草、运弹药等任务,这一切都使人 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促使战争胜利的方 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2020/6/10
2020/6/10
9
结果:经过谈判,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 内容:
和平建国; 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协会议; 保证人民权利等。
未达成协议
的内容: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
2020/6/10
10
谈判地点 重庆桂园
2020/6/10
重庆谈判后张治中为毛泽东送行
11
意义:
第一,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 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态势还不利于立即发动内战。
2020/6/10
2
社会主要矛盾分析:
抗日战争胜后,
国内阶级矛盾上升 为主要矛盾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已转化为中国人民同 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 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的发展或解决将决定中国的命运
2020/6/10
3
2.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人教版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共25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6382b17f1922791688e8e4.png)
500
450
430万400源自350300250
200
150
120万
100
中共 国民党
50
0 兵力
“打到延安去,活抓毛泽东” ——1946.10 蒋介石
人民解放军采取运 动战方式,集中兵 力,大歼敌人,国 民党军队被迫由全 面进攻转为重点进 攻。1947年春,中 原解放军的胜利突 围,宣告国民党 “围歼”毒计破 产。
政治欺骗
二、经过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 议》,国名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
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 1946.61947.6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 1947.61948.9
• 挺进大别 山
• 1948.91949.1
• 三大战役
战略决战
最后的胜利
• 1949.4 • 渡江战役
(一)战略防御
解放战争开始时敌我力量对比(1946年7月)
小结
和平民主
一个 目标
两次 谈判
重庆谈判 北平谈判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三个 阶段
四大 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 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的战争。
巩固练习
1.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是( )
①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 ②阶级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
毛泽东转战陕北途中
张家口保卫战 上党保卫战
(二)战略反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开反攻的序幕
三军配 合,两翼
牵制
刘伯承、邓小平
(三)战略决战
进入战略决 战时机成熟
1948年国内局势: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精品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精品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4e53750c6c175f0e7cd137f9.png)
去,当时有几种前途命运可供中国人民选择:一是帝国主
【例 2】
第二次国共内战 (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
争”;中华民国称之为“抗共卫国勘乱战争”),是二十世 纪中叶在中国境内发生的中国共产党军队与国民政府军队 之间的一场长期战争,也是近现代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一场内战。中共把这次战争称为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 )
C.长征
【精析】
D.北伐战争
一、内战的爆发 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由于 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 和 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采取“ 假和平、真内战 ” 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商讨” 国内和平 问题。 2.为争取 和平 , 毛 泽 东 赴 重 庆 谈 判 , 达 成 《 双十协定 》,规定: 和平 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 政协会议 ,保证 人民权利 ;但对 人民军队 和 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3. 1946 年初, 未能达成协议。 政治协商会议 在重庆召 开 , 会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 . 1949 年 4 月 ,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拒 绝 在 《 国内和平协定 》上签字,和谈破裂。 2.1949 年 4 月 21日, 渡江 战役开始, 23日 占 领 南 京,统治中国 取得 22 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 。 的历史结束, 基本胜利
(1) 1948 年 9 月,辽沈战役打响,首先攻占 锦州 , 11月初,东北全境 解放 。
(2) 1948 年11月,以 徐州 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打响, 1949 年 1 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3)平津战役中,由于 中共的努力争取 , 傅作义 接 受和平改编, 1949 年 1 月,北平和平解放。 (4)三大战役从 规模 和成果上 看 , 是 空 前 国民 的, 党军队的主力 基本被消灭。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f855adf70975f46527d3e1d9.png)
2.内战爆发 (1)标志: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中原 解放区。
(2)战况 ①全面进攻:解放军采取 运动战 方式,集中优 势兵力,打歼灭战。 ②重点进攻:从 1947 年春开始,解放军粉碎国民 党军队对陕北和 山东 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1947 年 6 月,刘伯承、 邓小平 率 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② 2.战略决战┄┄┄┄┄┄┄┄③ (1)条件:1948 年秋, 敌我力量 发生重大变化。
第 17 课 解放战争
[学习目标] 1.了解抗战胜利后复杂的国内形势。 2.掌握解放战争的进程,尤其是重大战役。 3.比较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的异同。 4.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①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真内战 ”的策 ①背景:蒋介石采取“假和平、
(3)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北平谈判 (1)背景: 蒋介石在 1949 年元旦发出“求和” 声明。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 到底。
《国内和平协定》 (2)结果:国共两党代表达成
最后修正案,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
2.渡江战役:4 月 21 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 江。4 月 23 日,解放军占领 南京 ,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政府覆灭。┄┄┄┄┄┄┄┄④ 3.追歼残匪: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新民 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①[点拨] 内战的爆发不是偶然的, 具有必然性, 因为蒋介石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了 其必然反共反人民的面目。而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 民的利益,以实现民主政治,推翻国民党军事独裁统 治为目标。二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②[思考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第17课 解放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第17课 解放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174675bbf705cc17552709de.png)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部分任务分别是什 么?内线和外线各指什么?
内线指解放区,外线指国统区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 数
430万
370万
127万
190万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 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 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A.欺骗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 B.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C.维护国民党专制独裁 D.诱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
2、在解放战争防御阶段,蒋介石重点进攻的地 区是
对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 立了新中国。
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 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 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阅读材料思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 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 “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武装的,采取自我批判方法的,联系人民群 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 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 统一战线。”这就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三件主 要武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大法宝。
党的建设 武装斗争 统一战线
国何共借关鉴完系成?的表演格变:过程国说共明两了党什关么系?的对今演天变祖国统一有
时期
关系
原因
影响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1927年) 合作
反革命势力强大 , 革命力量需要联合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 统治,沉重打击了 帝国主义的侵略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政治史)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 (共42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政治史)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 (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240940af1ffc4ffe47ac42.png)
材料三 “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判方法的,联系人民群 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 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 线。”这就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三件主要武器,也 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四 小手绢,四方方,哥去前方打老蒋。妹 送哥到大路旁,贴心的话儿对哥讲:家中事,你 莫想,全有妹妹我承当。打完老蒋早回家……
100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土地改革:
颁布: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依据: 主要矛盾的变化
影响: 解放区1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
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 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7课 解 放 战 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7课 解 放 战 争](https://img.taocdn.com/s3/m/bff6392743323968011c9212.png)
第17课解放战争一、内战的爆发抗战胜利后的形势: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中共代表的人民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导致战争爆发②美蒋勾结准备内战扶蒋反共,帮蒋介石建亲美反共政府,对抗苏联1.重庆谈判(1945.8-10)(1)原因:①国民党: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内战准备尚未完成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揭穿蒋介石的阴谋(2)结果:签署《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一致2、政协会议(1946初、重庆)(1)政协协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2)结果: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3、全面内战爆发-------战略防御:(1946.6—1947.5)(1)爆发:1946年6月1946年6月底,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
解放军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计划(2)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陕北1947年人民解放军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一)战略反攻:1947.5—1948.81、经济: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2. 军事---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二)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948.9—1949.1)1、条件(背景):(1)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我军数量迅速增加。
(2)国民党收缩战线,实行重点防御。
(3)我军士气高昂,决战条件成熟。
2、三大战役(1)辽沈战役--1948.9-11 (2)淮海战役--1948.11-1949.1(3)平津战役--1948.11-1949.1(1)、辽沈战役①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课件(共31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d5c66ef46527d3240ce050.png)
因素是什么?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 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 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 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 破裂,走向对抗。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
(1)重庆谈判:
目的: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广大 人民。 双十协定 》。 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署《_________
(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_____________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结果:政协协议被国民党撕毁,和平建国的希望
第17讲
解放战争
课标:
①重庆谈判 ②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③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自主学习 1.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和平建国 作了哪些努力?结果怎样? 2.简述人民解放战争爆发的标志以及战
争进程 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中国共产党为和平建国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探究一、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点
1.政治背景和实力 (1)第一次合作时,国共两党都处在发展的初期。中 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国民党也只有少量的军 队和弱小的政权,是两个革命政党的合作。 国民党已成为执政党,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共产党已走向成熟,拥有一支相当力量的革命军队和巩固 的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
推翻国民政府 _________统治,解放南京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对中国: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 迎来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7c6417dd88d0d232d46a1f.png)
分享本节课知识点+2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①重庆谈判
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解
②政协会议
放
①战略防御
战
2、战争阶段 ②战略反攻和
争
战略决战
③最后胜利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胜利的原因 2、胜利的意义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04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 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 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 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将拒绝谈判,我 们更有文章可做。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的“如意算盘”是什么?
如果毛不去: 就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 论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利用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政权 和军队
②政协会议 (46.1)
依据:《双十协定》内容 结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1949年4月北平和谈情景
思考:从当时的兵力和民心看,共产党领导 的人民军队必胜无疑,为什么还要与国民党 和谈?
北平和平谈判
背景
蒋介石:“求和”声明
中共: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
蒋介(石2)为结何果下:野 双方达成李《宗国仁内为和何平愿协意定》最后修 正案,但南京和国谈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
如果毛去: 获得准备发动内战的时间,调兵遣将、 部署内战
磨好刀再杀
思 毛泽东是否应该去重庆谈 考 判?
一是尽量争取和平
二是揭露美蒋“假和 平真内战”阴谋
毛泽东抵达重庆,受到 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
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根据下列图表,探究中共战略决战时机成熟的表现
(图1) 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1946年6月)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27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 基本上是步枪
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 小城镇、乡村、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中日民族矛盾转 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 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二、战争的进程
(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
1、战略防御 (2)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
(1946.6—1947.6) (3)粉碎重点进攻(地区)
2、战略反攻 刘邓挺进大别山(标志)
(1947.6—1948秋)
(1946.6-1947.6)
山
解
东
放
战
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争
全面进攻被粉碎
防
几个月后,重点
御
进攻被粉碎
阶
段
战略反攻为什么首选中原地区?
• 1、中原地区敌人防守薄弱 (主力在陕北和山东) • 2、大别山地区是革命老区,群众基础好 • 3、中原地区战略地位重要
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陕北
山东
点
重
1946年8月6日 延安
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 安娜·路易斯·斯特
朗的采访
“一切反动派都是 纸老虎 ”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 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 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 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 于人民。”
——毛泽东1946年8月6日
1、战略防御阶段——粉碎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
1946年 重庆政协会议
结果: 通过一些有利 于人民的政协
决议
1946年,周恩来在重庆召开 的政协会议上讲话
一、争取和平民主时期(1945.8—1946.6)
1、重庆谈判 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
3、意义:
中共取得了在政治上的主动权
思维升华 思考:最终和平的愿望还是落空了,内
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1949年4月15日, 国共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1949年4月1日在北平举行的国共和平谈判会 场,周恩来正在讲话
“欢迎真和平, 反对假和平”。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团是为真和平而 来吗?中共的态度怎样?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 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 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论和活动的 精神支柱。
——《解放战争全记录》
南京国民政府北平和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目的: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 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
根据双方力量对铁比和路时交间通判线断战争所处的偏战远略地阶区段
(图2)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
军队
总 机动 兵力 兵力
装 备
后 方
士 气
战
人民 280 优于 大为 巩 高
略
解放军 万 敌军 改善 固 昂
决
国民党 365 军队 万
不足
略占 危机 优势 四伏
低 落
战
这张表格和战争初期的表格相比,发生了什么变 化? 这种变化,使人民解放军作出了怎样的决策?
辽沈战役示意图
从1948年9月到1948年11月, 辽沈战役历时52天,林彪、 罗荣桓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 军共歼敌47万多人,国共双 方的力量发生了转折:人民 解放军由280万上升为310万, 国民党军队由365万下降为 290万,人民解放军 不仅在 质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军队, 而且第一次在数量上超过了 国民党军队。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时期(1945.8—1946.6)
1、重庆谈判(1945.8—10)
(1)背景:共产党——尽力争取和平民主. 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2)结果: 签署 《双十协定》
内容: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 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3)斗争焦点: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性问题
黄百韬 杜聿明
淮海战役示意图
从 1948年11月6日到 1949年1月10日,华东、中 原野战军激战66天,歼灭 黄敌 治维中军心55南.5京万就人直,接国暴民露党在统 人民解放军的铁拳之下, 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创造了 极为有利的条件。
平津战役示意图
从1948年11月29日到 1949年1月31日,在64 天的时间里华北人民 解放军和东北人民解 放军共歼灭和改编敌 军52万人,基本解放 了华北全境。
国民政府覆灭
1948年12月 靖海解放 1949年3月 隆江、神泉解放 1949年4月 葵潭、惠城解放 1949年5月20日 惠来全县解放 1949年10月19日 揭阳解放
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 放
基本胜利!
全 中
国
1949年8月2日 南京
美国大使司徒雷 登登上专机,从南 京取道东京回国。 在司徒雷登回国途 中,美国政府发表 了中美关系白皮书。
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 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 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3日,解放 军占领南京。 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 桌上的日历永远定格在 了这一天——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
傅作义接受 和平改编
歼敌47万
三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大
歼灭、收编敌人52万
战
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役
后
歼敌55.5万
(2)、意义: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 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4、战略决胜——渡江战役
1949年4月1日 北平
六国饭店
(1) 背景:北平和谈
以张治中为首席谈 判代表的南京国民 政府和平谈判代表 团飞抵北平。来到 下榻的北平六国饭 店时,一幅大标语 映入眼帘:
3、战略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
(1)北平和平谈判
4、战略决胜
(2)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3)追歼残敌
内战爆发初期,蒋介石给不喜数学的毛泽 东出了一道难解的数学题
430 ︰ 127 =?
飞机十坦克十大炮十美元︰步枪十手榴弹十小米十0 =?
中华民国政府︰延安边区政府= ?
蒋介石十杜鲁门︰毛泽东十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