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
第10讲 恒成立能成立3种常见题型(解析版)-2024高考数学常考题型
第10讲恒成立能成立3种常见题型【考点分析】考点一:恒成立问题若函数()f x 在区间D 上存在最小值()min f x 和最大值()max f x ,则不等式()f x a >在区间D 上恒成立()min f x a ⇔>;不等式()f x a ≥在区间D 上恒成立()min f x a ⇔≥;不等式()f x b <在区间D 上恒成立()max f x b ⇔<;不等式()f x b ≤在区间D 上恒成立()max f x b ⇔≤;考点二:存在性问题若函数()f x 在区间D上存在最小值()min f x 和最大值()max f x ,即()[],f x m n ∈,则对不等式有解问题有以下结论:不等式()a f x <在区间D 上有解()max a f x ⇔<;不等式()a f x ≤在区间D 上有解()max a f x ⇔≤;不等式()a f x >在区间D 上有解()min a f x ⇔>;不等式()a f x ≥在区间D 上有解()min a f x ⇔≥;考点三:双变量问题①对于任意的[]1,x a b ∈[]2m,x n ∈,使得()()()()1212max max f x g x f x g x ≤⇔≤;②对于任意的[]1,x a b ∈,总存在[]2m,x n ∈,使得()()()()1212min min f x g x f x g x ≥⇔≥;③若存在[]1,x a b ∈,对于任意的[]2m,x n ∈,使得()()()()1212min min f x g x f x g x ≤⇔≤;④若存在[]1,x a b ∈,对于任意的[]2m,x n ∈,使得()()()()1212max max f x g x f x g x ≥⇔≥;⑤对于任意的[]1,x a b ∈,[]2m,x n ∈使得()()()()1212max min f x g x f x g x ≤⇔≤;⑥对于任意的[]1,x a b ∈,[]2m,x n ∈使得()()()()1212min max f x g x f x g x ≥⇔≥;⑦若存在[]1,x a b ∈,总存在[]2m,x n ∈,使得()()()()1212min max f x g x f x g x ≤⇔≤⑧若存在[]1,x a b ∈,总存在[]2m,x n ∈,使得()()()()1212max min f x g x f x g x ≥⇔≥.【题型目录】题型一:利用导数研究恒成立问题题型二:利用导数研究存在性问题题型三:利用导数处理恒成立与有解问题【典型例题】题型一:利用导数研究恒成立问题【例1】(2022·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对任意正实数x ,不等式ln 1x x a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1a <B .2a <C .1a >D .2a >【答案】B【详解】令()ln 1f x x x =-+,其中0x >,则()min a f x <,()111x f x x x-'=-=,当01x <<时,()0f x '<,此时函数()f x 单调递减,当1x >时,()0f x '>,此时函数()f x 单调递增,所以,()()min 12f x f ==,2a ∴<.故选:B.【例2】【2022年全国甲卷】已知函数()a x x xe xf x-+-=ln .(1)若≥0,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1]【解析】(1)op 的定义域为(0,+∞),'(p =(1−12)e −1+1=1(11)e +(1−1)=K1(e+1)令op =0,得=1当∈(0,1),'(p <0,op 单调递减,当∈(1,+∞),'(p >0,op 单调递增o )≥o1)=e +1−,若op ≥0,则e +1−≥0,即≤e +1,所以的取值范围为(−∞,+1]【例3】已知函数211()(1)ln (,0)22f x x a x a a =-+-∈≠R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若对任意的[1,)x ∈+∞,都有()0f x ≥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答案见解析;(2)0a ≤.【解析】【分析】(1)求()'f x ,分别讨论a 不同范围下()'f x 的正负,分别求单调性;(2)由(1)所求的单调性,结合()10f =,分别求出a 的范围再求并集即可.【详解】解:(1)由已知定义域为()0,∞+,()211'()x a a f x x x x-++=-=当10a +≤,即1a ≤-时,()'0f x >恒成立,则()f x 在()0,∞+上单调递增;当10a +>,即1a >-时,x =或x =所以()f x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1a ≤-时,()f x 在()0,∞+上单调递增;1a >-时,()f x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2)由(1)可知,当1a ≤-时,()f x 在()1,+∞上单调递增,若()0f x ≥对任意的[1,)x ∈+∞恒成立,只需(1)0f ≥,而(1)0f =恒成立,所以1a ≤-成立;当1a >-1≤,即10a -<≤,则()f x 在()1,+∞上单调递增,又(1)0f =,所以10a -<≤成立;若0a >,则()f x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又(1)0f =,所以(0x ∃∈,()0()10f x f <=,不满足()0f x ≥对任意的[1,)x ∈+∞恒成立.所以综上所述:0a ≤.【例4】已知函数()ln f x x ax =-(a 是正常数).(1)当2a =时,求()f x 的单调区间与极值;(2)若0x ∀>,()0f x <,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f x 在10,2⎛⎫ ⎪⎝⎭上单调递增,在1,2⎛⎫+∞ ⎪⎝⎭上单调递减,()f x 的极大值是ln 21--,无极小值;(2)1,e ⎛⎫+∞ ⎪⎝⎭.【解析】【分析】(1)求出函数的导函数,解关于导函数的不等式即可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2)依题意可得maxln x a x ⎛⎫< ⎪⎝⎭,设()ln xg x x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即可得解;【详解】解:(1)当2a =时,()ln 2f x x x =-,定义域为()0,∞+,()1122x f x x x-'=-=,令()0f x '>,解得102x <<,令()0f x '<,解得12x >,所以函数()f x 在10,2⎛⎫ ⎪⎝⎭上单调递增,在1,2⎛⎫+∞ ⎪⎝⎭上单调递减,所以()f x 的极大值是1ln 212f ⎛⎫=-- ⎪⎝⎭,无极小值.(2)因为0x ∀>,()0f x <,即ln 0x ax -<恒成立,即maxln x a x ⎛⎫< ⎪⎝⎭.设()ln x g x x =,可得()21ln xg x x -'=,当0x e <<时()0g x '>,当x e >时()0g x '<,所以()g x 在()0,e 上单调递增,在(),e +∞上单调递减,所以()()max 1e e g x g ==,所以1a e >,即1,a e ⎛⎫∈+∞ ⎪⎝⎭.【例5】已知函数()xf x xe=(1)求()f x 的极值点;(2)若()2f x ax ≥对任意0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1x =-是()f x 的极小值点,无极大值点;(2)a e ≤.【解析】【分析】(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点.(2)由题设知:xe a x≤在0x >上恒成立,构造()x e g x x =并应用导数研究单调性求最小值,即可求a 的范围.【详解】(1)由题设,()(1)xf x e x '=+,∴1x <-时,()0<'x f ,()f x 单调递减;1x >-时,()0>'x f ,()f x 单调递增减;∴1x =-是()f x 的极小值点,无极大值点.(2)由题设,()2xx f x xe a =≥对0x ∀>恒成立,即x ea x≤在0x >上恒成立,令()x e g x x =,则2(1)()x e x g x x '-=,∴01x <<时,()0g x '<,()g x 递减;1x >时,()0g x '>,()g x 递增;∴()(1)e g x g ≥=,故a e ≤.【题型专练】1.(2022·四川广安·模拟预测(文))不等式ln 0x kx -≤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A .[)0,e B .(],e -∞C .10,e ⎡⎤⎢⎥⎣⎦D .1,e ∞⎡⎫+⎪⎢⎣⎭【答案】D 【解析】【分析】由题可得ln xk x ≥在区间(0,)+∞上恒成立,然后求函数()()ln 0x f x x x=>的最大值即得.【详解】由题可得ln xk x≥在区间(0,)+∞上恒成立,令()()ln 0x f x x x =>,则()()21ln 0xf x x x-'=>,当()0,e x ∈时,()0f x '>,当()e,x ∈+∞时,()0f x '<,所以()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0,e ,单调减区间为()e,+∞;所以()()max 1e ef x f ==,所以1ek ≥.故选:D.2.(2022·北京·景山学校模拟预测)已知函数()ln 2f x x x ax =++.(1)当0a =时,求()f x 的极值;(2)若对任意的21,e x ⎡⎤∈⎣⎦,()0f 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1)极小值是11+2e e f ⎛⎫=- ⎪⎝⎭,无极大值.(2)222,e ⎡⎫--+∞⎪⎢⎣⎭【解析】【分析】(1)由题设可得()ln 1f x x '=+,根据()f x '的符号研究()f x 的单调性,进而确定极值.(2)()ln 20f x x x ax =++≤对任意的21,e x ⎡⎤∈⎣⎦恒成立,转化为:2ln 2ln x x a x x x+-≥=+对任意的21,e x ⎡⎤∈⎣⎦恒成立,令()2ln g x x x=+,通过求导求()g x 的单调性进而求得()g x 的最大值,即可求出实数a 的取值范围.(1)当0a =时,()ln 2f x x x =+,()f x 的定义域为()0+∞,,()ln 1=0f x x '=+,则1ex =.令()0f x '>,则1,e x ⎛⎫∈+∞ ⎪⎝⎭,令()0f x '<,则10,e ⎛⎫∈ ⎪⎝⎭x ,所以()f x 在10,e ⎛⎫ ⎪⎝⎭上单调递减,在1,e ⎛⎫+∞ ⎪⎝⎭上单调递增.当1e x =时,()f x 取得极小值且为1111ln 2+2e e ee f ⎛⎫=+=- ⎪⎝⎭,无极大值.(2)()ln 20f x x x ax =++≤对任意的21,e x ⎡⎤∈⎣⎦恒成立,则2ln 2ln x x a x x x+-≥=+对任意的21,e x ⎡⎤∈⎣⎦恒成立,令()2ln g x x x=+,()222120x g x x x x -+'=-+==,所以2x =,则()g x 在[)1,2上单调递减,在(22,e ⎤⎦上单调递增,所以()12g =,()222e2e g =+,所以()()22max2e 2e g x g ==+,则222e a -≥+,则222e a ≤--.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222,e ⎡⎫--+∞⎪⎢⎣⎭.3.(2022·新疆克拉玛依·三模(文))已知函数()ln f x x x =,()()23g x x ax a R =-+-∈.(1)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2)若对任意()0,x ∞∈+,不等式()()12f xg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1,e ⎛⎫+∞ ⎪⎝⎭,(2)(],4-∞【解析】【分析】(1)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即解不等式()0f x '>;(2)参变分离得32ln a x x x≤++,即求()()()32ln 0,h x x x x x =++∈+∞的最小值.(1)()ln f x x x =定义域为(0,)+∞,(ln +1f x '=()0f x '>即ln +10x >解得1e x >,所以()f x 在1,)e∞+(单调递增(2)对任意()0,x ∞∈+,不等式()()12f xg x ≥恒成立,即()21ln 32x x x ax ≥-+-恒成立,分离参数得32ln a x x x≤++.令()()()32ln 0,h x x x x x =++∈+∞,则()()()231x x h x x +-'=.当()0,1∈x 时,()0h x '<,()h x 在()0,1上单调递减;当()1,x ∈+∞时,()0h x '>,()h x 在()1,+∞上单调递增.所以()()min 14h x h ==,即4a ≤,故a 的取值范围是(],4-∞.4.(2022·内蒙古赤峰·三模(文))已知函数()()ln 1f x x x =+.(1)求()f x 的最小值;(2)若()()212-++-≥x m x x f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答案】(1)min 21()e f x =-(2)(],3-∞【解析】【分析】(1)求出函数的导数,利用导数求函数在定义域上的最值即可;(2)由原不等式恒成立分离参数后得2ln m x x x ++,构造函数()2ln h x x x x=++,利用导数求最小值即可.(1)由已知得()ln 2f x x '=+,令()0f x '=,得21ex =.当210,e x ⎛⎫∈ ⎪⎝⎭时,()()0,f x f x '<在210,e ⎛⎫ ⎪⎝⎭上单调递减;当21,e x ⎡⎫∈+∞⎪⎢⎣⎭时,()()0,f x f x '在21,e ⎡⎫+∞⎪⎢⎣⎭上单调递增.故min 2211()e e f x f ⎛⎫==- ⎪⎝⎭.(2)()()212-++-≥x m x x f ,即2ln 2++≤x x x mx ,因为0x >,所以xx x m 2ln ++≤在()+∞,0上恒成立.令()2ln h x x x x =++,则()()()min 222112(),1x x m h x h x x x x +-=+-'=,令()0h x '=,得1x =或2x =-(舍去).当()0,1x ∈时,()()0,h x h x '<在()0,1上单调递减;当[)1,x ∞∈+时,()0>'x h ,()x h 在[)1,+∞上单调递增.故()min ()13h x h ==,所以3≤m ,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3-∞.5.【2020年新高考1卷(山东卷)】已知函数1()e ln ln x f x a x a -=-+.(1)当a e =时,求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若不等式()1f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21e -(2)[1,)+∞【解析】【分析】(1)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在点()()1,1f 切线方程,即可得到坐标轴交点坐标,最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结果;(2)方法一:利用导数研究函数()f x 的单调性,当a =1时,由()10f '=得()()11min f x f ==,符合题意;当a >1时,可证1()(1)0f f a''<,从而()f x '存在零点00x >,使得01001()0x f x ae x -'=-=,得到m in ()f x ,利用零点的条件,结合指数对数的运算化简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可以证得()1f x ≥恒成立;当01a <<时,研究()1f .即可得到不符合题意.综合可得a 的取值范围.【详解】(1)()ln 1x f x e x =-+Q ,1()xf x e x'∴=-,(1)1k f e '∴==-.(1)1f e =+Q ,∴切点坐标为(1,1+e ),∴函数()f x 在点(1,f (1)处的切线方程为1(1)(1)y e e x --=--,即()12y e x =-+,∴切线与坐标轴交点坐标分别为2(0,2),(,0)1e --,∴所求三角形面积为1222||=211e e -⨯⨯--.(2)[方法一]:通性通法1()ln ln x f x ae x a -=-+Q ,11()x f x ae x-'∴=-,且0a >.设()()g x f x =',则121()0,x g x ae x -'=+>∴g(x )在(0,)+∞上单调递增,即()f x '在(0,)+∞上单调递增,当1a =时,()01f '=,∴()()11min f x f ==,∴()1f x ≥成立.当1a >时,11a <,111a e <∴,111()(1)(1)(1)0a f f a e a a -''∴=--<,∴存在唯一00x >,使得01001()0x f x ae x -'=-=,且当0(0,)x x ∈时()0f x '<,当0(,)x x ∈+∞时()0f x '>,0101x ae x -∴=,00ln 1ln a x x ∴+-=-,因此01min 00()()ln ln x f x f x ae x a-==-+001ln 1ln 2ln 12ln 1a x a a a x =++-+≥-+=+>1,∴()1,f x >∴()1f x ≥恒成立;当01a <<时,(1)ln 1,f a a a =+<<∴(1)1,()1f f x <≥不是恒成立.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方法二]【最优解】:同构由()1f x ≥得1e ln ln 1x a x a --+≥,即ln 1ln 1ln a x e a x x x +-++-≥+,而ln ln ln x x x e x +=+,所以ln 1ln ln 1ln a x x e a x e x +-++-≥+.令()m h m e m =+,则()10m h m e +'=>,所以()h m 在R 上单调递增.由ln 1ln ln 1ln a x x e a x e x +-++-≥+,可知(ln 1)(ln )h a x h x +-≥,所以ln 1ln a x x +-≥,所以max ln (ln 1)a x x ≥-+.令()ln 1F x x x =-+,则11()1xF x x x-'=-=.所以当(0,1)x ∈时,()0,()F x F x '>单调递增;当(1,)x ∈+∞时,()0,()F x F x '<单调递减.所以max [()](1)0F x F ==,则ln 0a ≥,即1a ≥.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1a ≥.[方法三]:换元同构由题意知0,0a x >>,令1x ae t -=,所以ln 1ln a x t +-=,所以ln ln 1a t x =-+.于是1()ln ln ln ln 1x f x ae x a t x t x -=-+=-+-+.由于()1,ln ln 11ln ln f x t x t x t t x x ≥-+-+≥⇔+≥+,而ln y x x =+在,()0x ∈+∞时为增函数,故t x ≥,即1x ae x -≥,分离参数后有1x x a e -≥.令1()x x g x e -=,所以1112222(1)()x x x x x e xe e x g x e e -------=='.当01x <<时,()0,()'>g x g x 单调递增;当1x >时,()0,()g x g x '<单调递减.所以当1x =时,1()x x g x e -=取得最大值为(1)1g =.所以1a ≥.[方法四]:因为定义域为(0,)+∞,且()1f x ≥,所以(1)1f ≥,即ln 1a a +≥.令()ln S a a a =+,则1()10S a a='+>,所以()S a 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因为(1)1S =,所以1a ≥时,有()(1)S a S ≥,即ln 1a a +≥.下面证明当1a ≥时,()1f x ≥恒成立.令1()ln ln x T a ae x a -=-+,只需证当1a ≥时,()1T a ≥恒成立.因为11()0x T a ea-=+>',所以()T a 在区间[1,)+∞内单调递增,则1min [()](1)ln x T a T e x -==-.因此要证明1a ≥时,()1T a ≥恒成立,只需证明1min [()]ln 1x T a e x -=-≥即可.由1,ln 1x e x x x ≥+≤-,得1,ln 1x e x x x -≥-≥-.上面两个不等式两边相加可得1ln 1x e x --≥,故1a ≥时,()1f x ≥恒成立.当01a <<时,因为(1)ln 1f a a =+<,显然不满足()1f x ≥恒成立.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1a ≥.【整体点评】(2)方法一:利用导数判断函数()f x 的单调性,求出其最小值,由min 0f ≥即可求出,解法虽稍麻烦,但是此类题,也是本题的通性通法;方法二:利用同构思想将原不等式化成ln 1ln ln 1ln a x x e a x e x +-++-≥+,再根据函数()m h m e m =+的单调性以方法三:通过先换元,令1x ae t -=,再同构,可将原不等式化成ln ln t t x x +≥+,再根据函数ln y x x =+的单调性以及分离参数法求出;方法四:由特殊到一般,利用(1)1f ≥可得a 的取值范围,再进行充分性证明即可.题型二:利用导数处理存在性问题【例1】(2022·河北秦皇岛·三模)函数()3233f x x x a =-+-,若存在[]01,1x ∈-,使得()00f x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 .(),1-∞-B .(),1-∞C .()1,3-D .(),3-∞【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将问题转化为求解函数()f x 的最大值问题,先通过导数方法求出函数()f x 的最大值,进而求出答案.【详解】因为()3233f x x x a =-+-,所以()()[]23632,1,1f x x x x x x =-∈-'-=.由题意,只需max ()0f x >.当x ∈[1,0)-时,()0f x '>,当(0,1]x ∈时,()0f x '<,所以()f x 在[1,0)-上单调递增,在(0,1]上单调递减,所以()max 0()30f f x a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3-∞.故选:D.【例2】已知函数()326f x ax bx x c =+++,当1x =-时,()f x 的极小值为5-,当2x =时,()f x 有极大值.(1)求函数()f x ;(2)存在[]013x ∈,,使得()202f x t t ≤-成立,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答案】(1)()3233622f x x x x =-++-;(2)(,1][3,)-∞-+∞ .【解析】【分析】(1)求导后,根据()()120f f ''-==和()15f -=-,解得,,a b c 即可得解;(2)转化为()2min 2f x t t ≤-,再利用导数求出函数()f x 在[]13,上的最小值,然后解不等式223t t -≥可得结果.(1)∵()2326f x ax bx '=++,由()()120f f ''-==,得3260a b -+=且12460a b ++=,解得1a =-,32b =,又()15f -=-,∴32c =-,经检验1a =-,32b =时,()3233622f x x x x =-++-满足题意,∴()3233622f x x x x =-++-;(2)存在[]013x ∈,,使得()202f x t t ≤-,等价于()2min 2f x t t ≤-,∵()()()2336321f x x x x x '=-++=--+,当[1,2)x ∈时,()0f x '>,当(2,3]x ∈时,()0f x '<,∴()f x 在(2,3]上递减,在[1,2)上递增,又()15f =,()33f =,∴()f x 在[]13,上的最小值为()33f =,∴223t t -≥,解得1t ≤-或3t ≤,所以t 的取值范围是(,1][3,)-∞-+∞ .【例3】(2022·辽宁·高二阶段练习)已知0a >,若在(1,)+∞上存在x 使得不等式e ln x a x x a x -≤-成立,则a 的最小值为______.【题型专练】1.已知函数()()222ln f x x a x =++.(1)当5a =-时,求()f x 的单调区间;(2)若存在[]2,e x ∈,使得()2242a f x x x x+->+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1)单调递减区间为()0,2,单调递增区间为()2,+∞;(2)2e e 2,e 1∞⎛⎫-++⎪-⎝⎭.【解析】【分析】(1)当5a =-时,()28ln f x x x =-,得出()f x 的定义域并对()f x 进行求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f x 的单调区间;(2)将题意等价于()24222ln 0a x a x x ++-+<在[]2,e 内有解,设()()24222ln a h x x a x x+=+-+,即在[]2,e 上,函数()min 0h x <,对()h x 进行求导,令()0h x '=,得出2x a =+,分类讨论2a +与区间[]2,e 的关系,并利用导数研究函数()h x 的单调和最小值,结合()min 0h x <,从而得出实数a 的取值范围.(1)解:当5a =-时,()28ln f x x x =-,可知()f x 的定义域为()0,+∞,则()28282,0x f x x x x x-'=-=>,可知当()0,2x ∈时,()0f x ¢<;当()2,x ∈+∞时,()0f x ¢>;所以()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2,单调递增区间为()2,+∞.(2)解:由题可知,存在[]2,e x ∈,使得()2242a f x x x x+->+成立,等价于()24222ln 0a x a x x++-+<在[]2,e 内有解,可设()()24222ln a h x x a x x+=+-+,即在[]2,e 上,函数()min 0h x <,()()()()()()()22222122422222242x x a a a x a x a h x x xx x ⎡⎤+-+++-+-+⎣⎦∴=--==',令()0h x '=,即()()120x x a ⎡⎤+-+=⎣⎦,解得:2x a =+或1x =-(舍去),当2e a +≥,即e 2a ≥-时,()0h x '<,()h x 在[]2,e 上单调递减,()()min24e 2e+220e a h x h a +∴==--<,得2e e 2e 1a -+>-,又2e e 2e 2e 1-+>-- ,所以2e e 2e 1a -+>-;当22a +≤时,即0a ≤时,()0h x '>,()h x 在[]2,e 上单调递增,()()()min 2622ln 20h x h a a ∴==+-+<,得6ln 40ln 41a ->>-,不合题意;当22e a <+<,即0e 2a <<-时,则()h x 在[]2,2a +上单调递减,在[]2,e a +上单调递增,()()()()min 22622ln 2h x h a a a a ∴=+=+-++,()ln 2ln 2ln e 1a <+<= ,()()()22ln 222ln 2222a a a a ∴+<++<+,()()()22622ln 226224h a a a a a a ∴+=+-++>+--=,即()min 4h x >,不符合题意;综上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2e e 2,e 1∞⎛⎫-++⎪-⎝⎭.【点睛】思路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利用导数解决不等式成立的综合问题:(1)利用导数解决单调区间问题,应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否则,写出的单调区间易出错;利用导数解决含有参数的单调性问题,要注意分类讨论和化归思想的应用;(2)利用导数解决不等式的综合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构造新函数,利用导数研究的单调区间和最值,再进行相应证明.2.(2022·河北深州市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已知函数()ln 21f x x ax =-+.(1)若1x =是()f x 的极值点,确定a 的值;(2)若存在0x >,使得()0f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所以,函数()f x 在1x =处取得极大值,合乎题意,故2a =.(2)解:存在0x >,使得()ln 210f x x ax =-+≥可得ln 12x a x+≤,构造函数()ln 1x g x x+=,其中0x >,则()2ln x g x x '=-,当01x <<时,()0g x '>,此时函数()g x 单调递增,当1x >时,()0g x '<,此时函数()g x 单调递减,则()()max 11g x g ==,所以,21a ≤,解得12a ≤,因此,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 ⎥⎝⎦.3.已知函数()ln xf x x=,设()f x 在点()1,0处的切线为m (1)求直线m 的方程;(2)求证:除切点()1,0之外,函数()f x 的图像在直线m 的下方;(3)若存在()1,x ∈+∞,使得不等式()()1f x a x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1)y =x ﹣1;(2)见详解;(3)(﹣∞,1).【解析】【分析】(1)求导得21ln ()xf x x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k 切=f ′(1),进而可得答案.(2)设函数h (x )=f (x )﹣(x ﹣1)=ln xx﹣x +1,求导得h ′(x ),分析h (x )的单调性,最值,进而可得f (x )﹣(x ﹣1)≤0,则除切点(1,0)之外,函数f (x )的图象在直线的下方.(3)若存在x ∈(1,+∞),使得不等式a <ln (1)x x x -成立,令g (x )=ln (1)xx x -,x >1,只需a <g (x )max .【详解】(1)221ln 1ln ()x xx x f x x x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k 切=f ′(1)=1,所以直线m 的方程为y =x ﹣1.(2)证明:设函数h (x )=f (x )﹣(x ﹣1)=ln xx﹣x +1,2221ln 1ln ()1x x x h x x x ---'=-=,函数定义域为(0,+∞),令p (x )=1﹣lnx ﹣x 2,x >0,p ′(x )=﹣1x﹣2x <0,所以p (x )在(0,+∞)上单调递减,又p (1)=0,所以在(0,1)上,p (x )>0,h ′(x )>0,h (x )单调递增,在(1,+∞)上,p (x )<0,h ′(x )<0,h (x )单调递减,所以h (x )max =h (1)=0,所以h (x )≤h (1)=0,所以f (x )﹣(x ﹣1)≤0,若除切点(1,0)之外,f (x )﹣(x ﹣1)<0,所以除切点(1,0)之外,函数f (x )的图象在直线的下方.(3)若存在x ∈(1,+∞),使得不等式f (x )>a (x ﹣1)成立,则若存在x ∈(1,+∞),使得不等式()1f x x ->a 成立,即若存在x ∈(1,+∞),使得不等式a <ln (1)xx x -成立,令g (x )=ln (1)xx x -,x >1,g ′(x )=221(1)(21)ln (1)x x x xxx x ⋅----=221(21)ln (1)x x xx x ----,令s (x )=x ﹣1﹣(2x ﹣1)lnx ,x >1s ′(x )=1﹣2lnx ﹣(2x ﹣1)•1x 2ln 212ln 1x x x x x x x x x--+--+==,令q (x )=﹣x ﹣2xlnx +1,x >1q ′(x )=﹣1﹣2lnx ﹣2=﹣3﹣2lnx <0,所以在(1,+∞)上,q (x )单调递减,又q (1)=0,所以在(1,+∞)上,q (x )<0,s ′(x )<0,s (x )单调递减,所以s (x )≤s (1)=0,即g ′(x )≤0,g (x )单调递减,又111ln lim lim 1(1)21x x x x x x x →→==--,所以a <1,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1).4.已知函数()ln 1f x x x ax =-+.(1)若()f x 在点(1,(1))A f 处的切线斜率为2-.①求实数a 的值;②求()f x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2)若存在0(0,)x ∈+∞,使得()00f x <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①3a =;②减区间为2(0,)e ,增区间为2(,)e +∞,极小值为21e -,无极大值;(2)(1,)+∞.【解析】【分析】(1)求得函数的导数()ln 1f x x a '=+-,①根据题意得到()2f x '=-,即可求得a 的值;②由①知()ln 2,0f x x x '=->,结合导数的符号,以及极值的概念与计算,即可求解;(2)设()1ln g x x x=+,根据存在0(0,)x ∈+∞,使得()00f x <成立,得到()min a g x >成立,结合导数求得函数()g x 的单调性与最小值,即可求解.【详解】(1)由题意,函数()ln 1f x x x ax =-+的定义域为(0,)+∞,且()ln 1f x x a '=+-,①因为()f x 在点(1,(1))A f 处的切线斜率为2-,可得()12f x a '=-=-,解得3a =.②由①得()ln 2,0f x x x '=->,令()0f x '>,即ln 20x ->,解得2x e >;令()0f x '<,即ln 20x -<,解得20x e <<,所以函数()f x 在2(0,)e 上单调递减,在2(,)e +∞上单调递增,当2x e =时,函数()f x 取得极小值,极小值为()221f e e =-,无极大值,综上可得,函数()f x 的减区间为2(0,)e ,增区间为2(,)e +∞,极小值为21e -,无极大值.(2)因为()ln 1f x x x ax =-+,由()00f x <,即000ln 10x x ax -+<,即00000ln 11ln x x a x x x +>=+,设()1ln ,0g x x x x=+>根据题意知存在0(0,)x ∈+∞,使得()00f x <成立,即()min a g x >成立,由()1ln ,0g x x x x =+>,可得()22111x g x x x x-'=-=,当01x <<时,()0g x '<,()g x 单调递减;当1x >时,()0g x '>,()g x 单调递增,所以当1x =时,函数()g x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11g =,所以1a >,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5.已知函数()ln (R)f x x ax a =+∈.(1)当a =1时,求曲线()y f x =在x =1处的切线方程;(2)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3)若存在0x ,使得()00f x >,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210x y --=;(2)0a ≥时,()f x 在()0,∞+单增;0a <,()f x 在10,a ⎛⎫- ⎪⎝⎭单增,在1,a ⎛⎫-+∞ ⎪⎝⎭单减;(3)1a e>-.【解析】【分析】(1)求出函数导数,将切线横坐标代入得到斜率,再求出切点纵坐标,最后写出切线方程;(2)求导后,通分,分0,0a a ≥<两种情况讨论得到单调区间;(3)当0a ≥时,代特值验证即可,当0a <时,函数最大值大于0,解出即可.【详解】由题意,()1(1)1,1,f f x x'==+所以()12,f '=所以切线方程为:()121210y x x y -=-⇒--=.(2)110,()ax x f x a x x+'>=+=,若0a ≥,则()0f x '>,()f x 在()0,∞+单增;若0a <,则10,x a ⎛⎫∈- ⎪⎝⎭时,()0f x '>,()f x 单增;1,x a ⎛⎫∈-+∞ ⎪⎝⎭时,()0f x '<,()f x 单减.(3)由(2),若0a ≥,则(2)ln 220f a =+>,满足题意;若0a <,()max 111(ln 10f x f a a a e ⎛⎫=-=-->⇒>- ⎪⎝⎭,则10a e -<<,综上:1a e>-.题型三:利用导数处理恒成立与有解问题【例1】(2022·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设函数()()()()1e e ,e 1x xf x xg x ax =--=--,其中R a ∈.若对[)20,x ∀∈+∞,都1R x ∃∈,使得不等式()()12f x g x ≤成立,则a 的最大值为()A .0B .1eC .1D .e【例2】已知函数2()ln (R),()22f x ax x a g x x x =+∈=-+.(1)当12a =-时,求函数()f x 在区间[1,e]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若对任意的1[1,2]x ∈-,均存在2(0,)x ∈+∞,使得()()12g x f x <,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最大值为ln 21-,最小值为12-;(2)61(,)e -+∞.【解析】【分析】(1)利用导数研究()f x 的区间单调性,进而确定端点值和极值,比较它们的大小,即可得最值;(2)将问题转化为1[1,2]x ∈-、2(0,)x ∈+∞上1max 2max ()()g x f x <,利用二次函数性质及导数求函数最值,即可得结果.(1)由题设()ln 2x f x x =-,则2()2x f x x-'=,所以在[1,2)上()0f x '>,()f x 递增,在(2,e]上()0f x '<,()f x 递减,则1(1)2f =-<e (e)12f =-,极大值(2)ln 21f =-,综上,()f x 最大值为ln 21-,最小值为12-.(2)由22()22(1)1g x x x x =-+=-+在[1,2]x ∈-上max ()(1)5g x g =-=,根据题意,只需max max ()()g x f x <即可,由1()f x a x'=+且,()0x ∈+∞,当0a ≥时,()0f x '>,此时()f x 递增且值域为R ,所以满足题设;当0a <时,1(0,)a-上()0f x '>,()f x 递增;1(,)a -+∞上()0f x '<,()f x 递减;所以max 1()()1ln()f x f a a =-=---,此时1ln()5a --->,可得61ea >-,综上,a 的取值范围61(,)e -+∞.【点睛】关键点点睛:第二问,将问题转化为1[1,2]x ∈-、2(0,)x ∈+∞上1max 2max ()()g x f x <求参数范围.【例3】已知函数()sin cos f x x x x =+.(1)当()0,πx ∈时,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设函数2()2=-+g x x ax .若对任意[]1π,πx ∈-,存在2[0,1]x ∈,使得()()1212πf xg x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1)当x ()0,π∈时,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π0,2⎛⎫⎪⎝⎭,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π,π2⎛⎫ ⎪⎝⎭;(2)1[,)2+∞.【解析】【分析】(1)首先对函数求导,根据x 的取值情况判断()f x '的正负情况,进而得到()f x 的增减情况;(2)对任意[]1π,πx ∈-,存在2[0,1]x ∈,使得12()()h x g x ≤成立,等价于max max ()()h x g x ≤,然后对a 进行讨论,分别求函数的最值,进而得到结论.(1)因为()sin cos f x x x x =+,所以()sin cos sin cos f x x x x x x x '=+-=.当x ()0,π∈时,()'f x 与()f x 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xπ0,2⎛⎫ ⎪⎝⎭π2π,π2⎛⎫ ⎪⎝⎭()'f x +0-()f x 单调递增π2单调递减所以当x ()0,π∈时,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π0,2⎛⎫⎪⎝⎭,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π,π2⎛⎫⎪⎝⎭.(2)当[]π,πx ∈-时,()()f x f x -=,所以函数()f x 为偶函数.所以当[]π,πx ∈-时,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ππ,2⎛⎫-- ⎪⎝⎭,π0,2⎛⎫ ⎪⎝⎭,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π,02⎛⎫- ⎪⎝⎭,π,π2⎛⎫⎪⎝⎭,所以函数()f x 的最大值为πππ222f f ⎛⎫⎛⎫-== ⎪ ⎪⎝⎭⎝⎭.设()()12πh x f x =,则当[]π,πx ∈-时,()max 1π12π24h x =⋅=.对任意[]1π,πx ∈-,存在2[0,1]x ∈,使得12()()h x g x ≤成立,等价于max max ()()h x g x ≤.当0a ≤时,函数()g x 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为(0)0g =,不合题意.当01a <<时,函数()g x 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为2()g a a =,则214a ≥,解得12a ≥或12a ≤-,所以112a ≤<.当1a ≥时,函数()g x 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为(1)21g a =-,则1214a -≥,解得58a ≥,所以1a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1[,)2+∞.【例4】(2022·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二期末)已知函数()ln xf x x=,2()ln(1)2g x x ax =++,若211,e x ∀⎡⎤∈⎣⎦,()20,1x ∃∈使得12()()f x g x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ln 2,2⎛⎫-∞- ⎪B .ln 2,2⎛⎤-∞-⎥C .1,e⎛⎫-∞- ⎪⎝⎭D .ln 2,e 2⎛⎤-∞- ⎥故选:A【例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3331,0422112,122x x x f x x x ⎧-+≤≤⎪⎪=⎨⎪+<≤⎪⎩,()e xg x ax =-()R a ∈,若存在[]12,0,1x x ∈,使得()()12f x g x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B .(],e 2-∞-C .5,e4⎛⎤-∞- ⎥D .(],e -∞≤【题型专练】1.(2022·河南·南阳中学高三阶段练习(理))已知函数()33f x x x a =-+,()211x g x x +=-.若对任意[]12,2x ∈-,总存在[]22,3x ∈,使得()()12f x g x ≤成立,则实数a 的最大值为()A .7B .5C .72D .32.(2022·福建宁德·高二期末)已知()()11e x f x x -=-,()()21g x x a =++,若存在1x ,2R x ∈,使得()()21f x g x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A .1,e ∞⎡⎫+⎪⎢⎣⎭B .1,e ∞⎛⎤- ⎥⎝⎦C .()0,e D .1,0e ⎡⎫-⎪⎢3.(2022·河南安阳·高二阶段练习(理))已知函数ln ()x f x x=,2()ln(1)2g x x ax =++,若211,e x ∀⎡⎤∈⎣⎦,2(0,1]x ∃∈使得()()12f x g x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ln 2,2⎛⎫-∞- ⎪B .ln 2,2⎛⎤-∞-⎥C .1,e⎛⎫-∞- ⎪⎝⎭D .ln 2,e 2⎛⎤-∞- ⎥4.已知函数2()21)2ln ()2f x ax a x x a R =-++∈((1)若曲线()y f x =在1x =和3x =处的切线互相平行,求a 的值与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设2()(2)e =-x g x x x ,若对任意(]10,2x ∈,均存在(]20,2x ∈,使得12()()f x g x <,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2=3a ,单调递增区间为3(0,),(2,)2+∞,单调递减区间为3(,2)2(2)ln 21a >-【解析】【分析】(1)求出()'f x ,由(1)(3)f f ''=得a ,再利用由()0f x '>、()0f x '<可得答案;(2)转化为(]0,2x ∈时,max max ()()f x g x <,容易求出max ()(0)(2)0g x g g ===,所以只须max ()0f x <,()()12()ax x f x x='--,讨论12a ≤、12a >可得答案.(1)21()(21),(1)1,(3)3f x ax a f a f a x '''=-++=-+=-,由(1)(3)f f ''=得23a =,()()232272()333x x f x x x x--=-+=',由()0f x '>得()30,2,2x ∞⎛⎫∈⋃+ ⎪⎝⎭,由()0f x '<得3,22x ⎛⎫∈ ⎪⎝⎭,所以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30,,2,2∞⎛⎫+ ⎪⎝⎭,单调递减区间为3,22⎛⎫⎪⎝⎭.(2)若要命题成立,只须当(]0,2x ∈时,max max ()()f x g x <,由()()22e xg x x '=-可知当(]0,2x ∈时max ()(0)(2)0g x g g ===,所以只须max ()0f x <对()f x 来说,()()122()(21)ax x f x ax a x x--=-++'=,(1)当12a ≤时,在(]0,2上有10-≤ax ,∴()0f x '≥这时max ()(2)222ln 2f x f a ==--+,由max ()0f x <得1ln 212a -<≤;(2)当12a >时,max 11()2ln 22f x f a a a ⎛⎫==--- ⎪⎝⎭,设1()2ln 22h a a a =---,则2221214()022a h a a a a -'=-=<,∴()h a 在1,2⎛⎫+∞ ⎪⎝⎭递减,1()2ln 2302h a h <=-<⎝⎭,∴当12a >时,max ()0f x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ln 21a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任意1x D ∈,均存在2x E ∈,使得12()()f x g x <,转化为max max ()()f x g x <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的问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5.已知函数()()ln xf x ax a x=-+∈R ,'为()f x 的导函数.(1)求()f x 的定义域和导函数;(2)当2a =时,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3)若对21e,e x ⎡⎤∀∈⎣⎦,都有()11f x ≥成立,且存在32e,e x ⎡⎤∈⎣⎦,使()2102f x a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1)()()0,11,+∞ ,()()2ln 1ln x f x a x -'=-+(2)()f x 在()0,1单减,()1,+∞也单减,无增区间(3)2110,2e a ⎡⎤∈-⎢⎥⎣⎦【解析】【分析】(1)根据分母不等于0,对数的真数大于零即可求得函数的定义域,根据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及商的导数公式即可求出函数的导函数;(2)求出函数的导函数,再根据导函数的符号即可得出答案;(3)若对21e,e x ⎡⎤∀∈⎣⎦,都有()11f x ≥成立,即1111ln x ax x -+≥,即1111ln a x x ≤-+,令()11ln h x x x=-+,2e,e x ⎡⎤∈⎣⎦,只要()min a h x ≤即可,利用导数求出函数()11ln h x x x=-+的最小值即可求出a 的范围,()()2222ln 11122ln x f x a a x -'+=-,()()2ln 112ln x g x a x -=-,求出函数()g x 的值域,根据存在32e,e x ⎡⎤∈⎣⎦,使()2102f x a '+=成立,则0在函数()g x 的值域中,从而可得出a 的范围,即可得解.(1)解:()f x 的定义域为()()0,11,+∞ ,()()2ln 1ln x f x a x -'=-+;(2)解:当2a =时,()()()()()22222172ln 2ln ln 1ln 1482ln ln ln x x x x f x x x x ⎛⎫-+⎪-+-⎝⎭'=-+=-=-,()0f x ¢<恒成立,所以()f x 在()0,1和()1,+∞上递减;(3)解:若对21e,e x ⎡⎤∀∈⎣⎦,都有()11f x ≥成立,即1111ln x ax x -+≥,即1111ln a x x ≤-+,令()11ln h x x x =-+,2e,e x ⎡⎤∈⎣⎦,则()()()()22222ln 11ln ln x x h x x x x x x -'=-=,对于函数())ln 0x x x ϕ=>,()122x x xϕ'==,当04x <<时,()0ϕ'>x ,当4x >时,()0ϕ'<x ,所以函数()ln x x ϕ=()0,4上递增,在()4,+∞上递减,所以()()ln 4204x ϕϕ≤=-<,当2e,e x ⎡⎤∈⎣⎦时,ln 0x >,所以ln x <()2ln x x <,故()0h x '<恒成立,()h x 在2e,e x ⎡⎤∈⎣⎦为减函数,所以()()2min e h x h ==211e 2-+,所以211e 2a ≤-+,由(1)知,()()2ln 1ln x f x a x -'=-+,所以()()2222ln 11122ln x f x a a x -'+=-,记()()2ln 112ln x g x x -=-,令1ln t x =,1,13t ⎡⎤∈⎢⎥⎣⎦,则原式()211,123g x t t a t ⎛⎫⎡⎤=-+-∈ ⎪⎢⎥⎣⎦⎝⎭的值域为1,242a a ⎡⎤--⎢⎥⎣⎦,因为存在32e,e x ⎡⎤∈⎣⎦,使()2102f x a '+=成立,所以02a -≤,1042a -≥,所以102a ≤≤,综上,2110,2a e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及导数的四则运算,考查了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考查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考查了计算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对不等式恒成立合理变形转化为求最值是解题关键.。
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学生)
.
.n b +证明:当
(2)若关于x 的不等式32-≤--a ax x 的解集不是空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w.w.w.k.s.5.u.c.o.m
2.三个同学对问题“关于x 的不等式232255x x x ax ++-≥在[]1,12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提出各自的解题思路.
甲说:“只须不等式左边的最小值不小于右边的最大值”.
乙说:“把不等式变形为左边含变量x 的函数,右边仅含常数,求函数的最值”.
丙说:“把不等式两边看成关于x 的函数,作出函数图像”.
参考上述解题思路,你认为他们所讨论的问题的正确结论,求a 的取值范围.
3. 求与抛物线2:E y ax =相切于坐标原点的最大圆C 的方程.
4. 设a ∈R ,二次函数2()22.f x ax x a =--若()0f x >的解集为A ,
B≠∅,求实数。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系列:函数中“恒成立问题”的类型及策略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系列:函数中“恒成立问题”的类型及策略一、恒成立问题地基本类型在数学问题研究中经常碰到在给定条件下某些结论.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某结论成立问题,其表现形式通常有: 在给定区间上某关系恒成立。
某函数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R 。
●某不等式地解为一切实数。
❍某表达式地值恒大于a 等等…恒成立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地性质、图象,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有利于考查学生地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地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因此也成为历年高考地一个热点.恒成立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一次函数型;②二次函数型;③变量分离型;④根据函数地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⑤直接根据函数地图象.二、恒成立问题解决地基本策略<一)两个基本思想解决“恒成立问题”思路1、max )]([)(x f m D x x f m ≥⇔∈≥上恒成立在思路2、min)]([)(x f m D x x f m≤⇔∈≤上恒成立在如何在区间D 上求函数f(x>地最大值或者最小值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习题地实际,采取合理有效地方法进行求解,通常可以考虑利用函数地单调性、函数地图像、二次函数地配方法、三角函数地有界性、均值定理、函数求导等等方法求函数f<x)地最值.这类问题在数学地学习涉及地知识比较广泛,在处理上也有许多特殊性,也是近年来高考中频频出现地试卷类型,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二>、赋值型——利用特殊值求解等式中地恒成立问题,常常用赋值法求解,特别是对解决填空题、选择题能很快求得.例1.由等式x 4+a 1x 3+a 2x 2+a 3x+a 4=(x+1>4+b 1(x+1>3+b 2(x+1>2+b 3(x+1>+b 4定义映射f:(a 1,a 2,a 3,a 4>→b 1+b 2+b 3+b 4,则f:(4,3,2,1>→(>A.10B.7C.-1D.0略解:取x=0,则a 4=1+b 1+b 2+b 3+b 4,又a 4=1,所以b 1+b 2+b 3+b 4=0,故选D例2.如果函数y=f(x>=sin2x+acos2x 地图象关于直线x=8π-对称,那么a=<).A .1B .-1C .2D .-2.略解:取x=0及x=4π-,则f(0>=f(4π->,即a=-1,故选B.此法体现了数学中从一般到特殊地转化思想.<三)分清基本类型,运用相关基本知识,把握基本地解题策略1、一次函数型:若原题可化为一次函数型,则由数形结合思想利用一次函数知识求解,十分简捷给定一次函数y=f(x>=ax+b(a≠0>,若y=f(x>在[m,n]内恒有f(x>>0,则根据函数地图象<直线)可得上述结论等价于)(0)(>>n f m f 同理,若在[m,n]内恒有f(x><0,则有)(0)(<<n f m f 例2.对于满足|a|≤2地所有实数a,求使不等式x 2+ax+1>2a+x 恒成立地x 地取值范围.分析:在不等式中出现了两个字母:x 及a,关键在于该把哪个字母看成是一个变量,另一个作为常数.显然可将a 视作自变量,则上述问题即可转化为在[-2,2]内关于a 地一次函数大于0恒成立地问题.解:原不等式转化为(x-1>a+x 2-2x+1>0在|a|≤2时恒成立,设f(a>=(x-1>a+x 2-2x+1,则f(a>在[-2,2]上恒大于0,故有:⎩⎨⎧>>-)2(0)2(f f 即⎪⎩⎪⎨⎧>->+-0103422x x x 解得:⎩⎨⎧-<><>1113x x x x 或或∴x<-1或x>3.即x∈(-∞,-1>∪(3,+∞>此类题本质上是利用了一次函数在区间[m,n]上地图象是一线段,故只需保证该线段两端点均在x 轴上方<或下方)即可.2、二次函数型涉及到二次函数地问题是复习地重点,同学们要加强学习、归纳、总结,提炼出一些具体地方法,在今后地解题中自觉运用.<1)若二次函数y=ax 2+bx+c(a≠0>大于0恒成立,则有00<∆>且a <2)若是二次函数在指定区间上地恒成立问题,可以利用韦达定理以及根地分布知识求解.例3.若函数12)1()1()(22++-+-=a x a x a x f 地定义域为R,求实数a 地取值范围.分析:该题就转化为被开方数012)1()1(22≥++-+-a x a x a 在R 上恒成立问题,并且注意对二次项系数地讨论.解:依题意,当时,R x ∈012)1()1(22≥++-+-a x a x a 恒成立,所以,①当,1,01,01{,0122=≠+=-=-a a a a 时,即当此时.1,0112)1()1(22=∴≥=++-+-a a x a x a②当时,时,即当012)1(4)1(,01{012222≤+---=∆>-≠-a a a a a有,91,09101{22≤<⇒≤+->a a a a 综上所述,f(x>地定义域为R 时,]9,1[∈a 例4.已知函数2()3f x x ax a =++-,在R 上()0f x ≥恒成立,求a 地取值范围.分析:()y f x =地函数图像都在X 轴及其上方,如右图所示:略解:()22434120a a a a ∆=--=+-≤62a ∴-≤≤变式1:若[]2,2x ∈-时,()0f x ≥恒成立,求a 地取值范围.分析:要使[]2,2x ∈-时,()0f x ≥恒成立,只需)(x f 地最小值0)(≥a g 即可.解:22()324a a f x x a ⎛⎫=+--+ ⎪⎝⎭,令()f x 在[]2,2-上地最小值为()g a .⑴当22a -<-,即4a >时,()(2)730g a f a =-=-≥73a ∴≤又4a> a ∴不存在.⑵当222a -≤-≤,即44a -≤≤时,2()(3024a a g a f a ==--+≥62a ∴-≤≤又44a -≤≤ 42a ∴-≤≤⑶当22a->,即4a <-时,()(2)70g a f a ==+≥7a ∴≥-又4a <- 74a ∴-≤<-综上所述,72a -≤≤.变式2:若[]2,2x ∈-时,()2f x ≥恒成立,求a 地取值范围.解法一:分析:题目中要证明2)(≥x f 在[]2,2-上恒成立,若把2移到等号地左边,则把原题转化成左边二次函数在区间[]2,2-时恒大于等于0地问题.略解:2()320f x x ax a =++--≥,即2()10f x x ax a =++-≥在[]2,2-上成立.⑴()2410a a ∆=--≤22a ∴--≤≤-+⑵24(1)0(2)0(2)02222a a f f a a ⎧∆=-->⎪≥⎪⎪⎨-≥⎪⎪-≥-≤-⎪⎩或2225--≤≤-∴a 综上所述,2225-≤≤-a .解法二:<运用根地分布)2—2⑴当-<-2,即a >4时,g (a )=f (-2)=7-3a ≥2∴a ≤2a ∉(4,+∞)∴a 不存53在.⑵当-2≤-≤22a,即-4≤a ≤4时,2g (a )=f (a 2)=--a +3≥24a ,2-22-2≤a ≤2-22-2∴-4≤a ≤2⑶当->2,即a <-4时,g (a )=f (2)=7+a ≥2,2a∴a ≥-5∴-5≤a <-4综上所述-5≤a ≤22-2.此题属于含参数二次函数,求最值时,轴变区间定地情形,对轴与区间地位置进行分类讨论;还有与其相反地,轴动区间定,方法一样.对于二次函数在R 上恒成立问题往往采用判别式法<如例4、例5),而对于二次函数在某一区间上恒成立问题往往转化为求函数在此区间上地最值问题3、变量分离型若在等式或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地范围已知,另一个变量地范围为所求,且容易通过恒等变形将两个变量分别置于等号或不等号地两边,则可将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函数地最值问题求解.运用不等式地相关知识不难推出如下结论:若对于x 取值范围内地任何一个数都有f(x>>g(a>恒成立,则g(a><f(x>min 。
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教师)
..n b +证明:当2(1cos=+22 4.a =,2n n+ 4132n n+++ 1122n n n++-11122n n n +=--2.()(2≠++=a c bx ax x f 1. (1)若关于x 的不等式02>--a ax x 的解集为),(+∞-∞,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关于x 的不等式32-≤--a ax x 的解集不是空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w.w.w.k.s.5.u.c.o.m2 三个同学对问题“关于x 的不等式232255x x x ax ++-≥在[]1,12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提出各自的解题思路.甲说:“只须不等式左边的最小值不小于右边的最大值”.乙说:“把不等式变形为左边含变量x 的函数,右边仅含常数,求函数的最值”. 丙说:“把不等式两边看成关于x 的函数,作出函数图像”.参考上述解题思路,你认为他们所讨论的问题的正确结论,求a 的取值范围.3. 求与抛物线2:E y ax =相切于坐标原点的最大圆C 的方程.4. 设a ∈R ,二次函数2()22.f x ax x a =--若()0f x >的解集为A ,{}|13,B x x 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0()(2≠++=a c b x a x x fB ≠∅⇔ (2) 当0a >时{x x x >B ≠∅⇔21a +3<⇒于是,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6,7⎛⎫+∞ ⎪⎝⎭解法二:(1) 当0a <时象的对称轴2.a ⇒<-6,7⎛⎫+∞ ⎪⎝⎭学会用函数和变量来思考()f x 是奇函数上单调递增。
解:()f x m ≤]1,1-恒成立,即max 1am f +≥,max f f =220am m -+≥在[1,1-又4a > 0≥ 6∴-4a -≤≤⑶当22a->又4a <- 总上所述,-⑶解法一:分析:题目中要证明上恒成立,若把a 移到等号的左边,则把原题转化成左边二次函数在区间0在[]2,2-()lg(f x =又1a b >>}0>()lg(xf x a b =-b(f x '∴)x 在()0,+∞上单调递增上单调递增,∴。
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
A.0 B.-2 C.-3 D.-522.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x2-ax+2a>0在R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若函数f(x)=ax2+2ax+2对一切x∈R,f(x)>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4若函数f(x)=x2-ax-3对x∈[1,3]上恒有f(x)<0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5.已知函数y=ax2+2ax+1的定义域为R.(1)求a的取值范围;(2)解关于x的不等式x2-x-a2+a<0.6.已知f(x)=x2+ax+3-a,若x∈[-2,2],f(x)≥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7.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2≥2x-ax(a∈R).A .0B .-2C .-3D .-52答案D [由对一切x ∈(0,12],不等式x 2+ax +1≥0都成立,所以ax ≥-x 2-1,即a ≥-x -1x .设g (x )=-x -1x ,只需a ≥g (x )max ,而g (x )=-x -1x 在x ∈(0,12]上是增函数,所以g (x )=-x -1x 的最大值是g (12)=-52.] 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2a >0在R 上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0,8) [因为x 2-ax +2a >0在R 上恒成立,所以Δ=a 2-4×2a <0,所以0<a <8.]3.若函数f (x )=ax 2+2ax +2对一切x ∈R ,f (x )>0恒成立,如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析:当a =0,显然f (x=2)>0对一切x ∈R 都成立.当a ≠0时,f (x )=ax 2+2ax +2的图象与直角坐标系中的x 轴无交点且抛物线开口向上 则{a >0∆=(2a)2−8a <0 解得0≤a <2 4若函数f (x )=x 2-ax -3对x ∈[1,3]上恒有f (x )<0成立,求a 的范围?解:要使f (x )<0在[1,3]上恒成立,则必使函数f (x )=x 2-ax -3在[1,3]上的图象在x 轴的下方,由f (x )的图象可知,此时a 应满足{f(1)<0f(3)<0,解得 a >2 5.已知函数y =ax 2+2ax +1的定义域为R.(1)求a 的取值范围;(2)解关于x 的不等式x 2-x -a 2+a <0.[解] (1)因为函数y =ax 2+2ax +1的定义域为R ,所以ax 2+2ax +1≥0,恒成立.①当a =0时,1≥0恒成立;②当a ≠0时,则⎩⎨⎧a >0,Δ=4a 2-4a ≤0,解得0<a ≤1.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0,1]. (2)由x 2-x -a 2+a <0得,(x -a )[x -(1-a )]<0.因为0≤a ≤1,所以①当1-a >a ,即0≤a <12时,a <x <1-a ; ②当1-a =a ,即a =12时,(x −12)2<0,不等式无解; ③当1-a <a ,即12<a ≤1时,1-a <x <a . 综上所述,当0≤a <12时,解集为(a ,1-a );当a =12时,解集为∅;当12<a ≤1时,解集为(1-a ,a ).6.已知f (x )=x 2+ax +3-a ,若x ∈[-2,2],f (x )≥0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 设函数f (x )=x 2+ax +3-a 在x ∈[-2,2]时的最小值为g (a ),则(1)当对称轴x =-a 2<-2,即a >4时,g (a )=f (-2)=7-3a ≥0,解得a ≤73,与a >4矛盾,不符合题意.(2)当-a 2∈[-2,2],即-4≤a ≤4时,g (a )=3-a -a 24≥0,解得-6≤a ≤2,此时-4≤a ≤2. (3)当-a 2>2,即a <-4时,g (a )=f (2)=7+a ≥0,解得a ≥-7,此时-7≤a <-4. 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7≤a ≤2.7.解关于x 的不等式ax 2-2≥2x -ax (a ∈R).[解] 原不等式可化为ax 2+(a -2)x -2≥0⇒(ax -2)(x +1)≥0.(1)当a =0时,原不等式化为x +1≤0⇒x ≤-1;(2)当a >0时,原不等式化为(x −2a )(x +1)≥0⇒x ≥2a 或x ≤-1;(3)当a <0时,原不等式化为(x −2a )(x +1)≤0.①当2a >-1,即a <-2时,原不等式等价于-1≤x ≤2a ;在此处键入公式。
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
高中数学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既含参数又含变量,往往与函数、数列、方程、几何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形式灵活、思维性强、不同知识交汇等特点. 考题通常有两种设计方式:一是证明某个不等式恒成立,二是已知某个不等式恒成立,求其中的参数的取值范围.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关键是转化化归,通过等价转化可以把问题顺利解决,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记得教学经验谈谈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构造函数法在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时,一种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就是构造适当的函数,即构造函数法,然后利用相关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在一个含多个变量的数学问题中,需要确定合适的变量和参数,从而揭示函数关系,使问题更加面目更加清晰明了,一般来说,已知存在范围的量视为变量,而待求范围的量视为参数.例1 已知不等式对任意的都成立,求的取值范围.解:由移项得:.不等式左侧与二次函数非常相似,于是我们可以设则不等式对满足的一切实数恒成立对恒成立.当时,即解得故的取值范围是.注:此类问题常因思维定势,学生易把它看成关于的不等式讨论,从而因计算繁琐出错或者中途夭折;若转换一下思路,把待求的x为参数,以为变量,令则问题转化为求一次函数(或常数函数)的值在内恒为负的问题,再来求解参数应满足的条件这样问题就轻而易举的得到解决了。
二、分离参数法在不等式中求含参数范围过程中,当不等式中的参数(或关于参数的代数式)能够与其它变量完全分离出来并,且分离后不等式其中一边的函数(或代数式)的最值或范围可求时,常用分离参数法.例2已知函数(为常数)是实数集上的奇函数,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Ⅰ)若对(Ⅰ)中的任意实数都有在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上恒成立注:此类问题可把要求的参变量分离出来,单独放在不等式的一侧,将另一侧看成新函数,于是将问题转化成新函数的最值问题:若对于取值范围内的任一个数都有恒成立,则;若对于取值范围内的任一个数都有恒成立,则.三、数形结合法如果不等式中涉及的函数、代数式对应的图象、图形较易画出时,可通过图象、图形的位置关系建立不等式求得参数范围.例 3 已知函数若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解: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函数及的图象,由于不等式恒成立,所以函数的图象应总在函数的图象下方,因此,当时,所以故的取值范围是注:解决不等式问题经常要结合函数的图象,根据不等式中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两个函数,利用函数图像的上、下位置关系来确定参数的范围.利用数形结合解决不等式问题关键是构造函数,准确做出函数的图象.如:不等式,在时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此不等式为超越不等式,求解时一般使用数形结合法,设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下准确做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借助图象观察便可求解.四、最值法当不等式一边的函数(或代数式)的最值较易求出时,可直接求出这个最值(最值可能含有参数),然后建立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求解.例4 已知函数(Ⅰ)当时,求的单调区间;(Ⅱ)若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Ⅱ)当时,不等式即恒成立.由于,,亦即,所以.令,则,由得.且当时,;当时,,即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在处取得极大值,也就是函数在定义域上的最大值.因此要使恒成立,需要,所以的取值范围为.例5 对于任意实数x ,不等式│x+1│+│x-2│>a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分析①:把左边看作x 的函数关系,就可利用函数最值求解.解法1:设f (x )=│x+1│+│x-2│ =-2x+1,(x ≤1)3,(-1<x ≤2)2x-1,(x >2) ∴f (x )min =3. ∴a <3.分析②:利用绝对值不等式│a │-│b │<│a ±b │<│a │+│b │求解f (x )=│x+1│+│x-2│的最小值.解法2:设f(x)=│x+1│+│x-2│,∵│x+1│+│x-2│≥│(x+1)-(x-2)│=3,∴f(x)min=3. ∴a<3.分析③: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解法3:设x、-1、2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是P、A、B,则│x+1│+│x-2│=│PA│+│PB│,当点P在线段AB上时,│PA│+│PB│=│AB│=3,当点P不在线段AB上时,│PA│+│PB│>3,因此不论点P在何处,总有│PA│+│PB│≥3,而当a<3时,│PA│+│PB│>a恒成立,即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x+1│+│x-2│>a 恒成立.∴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3).小结求“恒成立问题”中参数范围,利用函数最值方便自然,利用二次不等式恒为正(负)的充要条件要分情况讨论,利用图象法直观形象.综上,恒成立问题多与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联系在一起,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热门题型,它以“参数处理”为主要特征,以“导数”为主要解题工具.往往与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有关,所以解题时要善于将这类问题与函数最值联系起来,通过函数最值求解相关问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因题目涉及知识面广,解题方法灵活多样,技巧性强,难度大等特点,要求有较强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较高的解题能力,上述方法是比较常用的,但因为问题形式千变万化,考题亦常考常新,因此在备考的各个阶段都应渗透恒成立问题的教与学,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领悟和总结,教师也要介入心理辅导和思想方法指导,从而促使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上得到改善和提高.。
高中数学x恒成立、存在性问题解决办法
恒成立、存在性问题解决办法总结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min a f x a f x ≤⇒≤恒成立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能成立⇒()min a f x >;()()max a f x a f x ≤⇒≤能成立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在M 上恰成立⇔()a f x >的解集为M ()()R a f x M a f x C M ⎧>⎪⇔⎨≤⎪⎩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另一转化方法:若A x f D x ≥∈)(,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小值A x f =)(min ,若 ,D x ∈B x f ≤)(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大值B x f =)(max . 4、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 i n m i n ≥5、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 a x m ax ≤6、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ax ≥7、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in ≤8、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上方;9、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下方; 题型一、简单型1、已知函数12)(2+-=ax x x f ,xax g =)(,其中0>a ,0≠x . 1)对任意]2,1[∈x ,都有)()(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构造新函数) 2)对任意]4,2[],2,1[21∈∈x x ,都有)()(21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转化)简解:(1)由12012232++<⇒>-+-x x x a x a ax x 成立,只需满足12)(23++=x x x x ϕ的最小值大于a 即可.对12)(23++=x xx x ϕ求导,0)12(12)(2224>+++='x x x x ϕ,故)(x ϕ在]2,1[∈x 是增函数,32)1()(min ==ϕϕx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320<<a .2、设函数b x x a x h ++=)(,对任意]2,21[∈a ,都有10)(≤x h 在]1,41[∈x 恒成立,求实数b 的范围. 分析:思路、解决双参数问题一般是先解决一个参数,再处理另一个参数.以本题为例,实质还是通过函数求最值解决.方法1:化归最值,10)(10)(max ≤⇔≤x h x h ;方法2:变量分离,)(10x xab +-≤或x b x a )10(2-+-≤; 方法3:变更主元(新函数),0101)(≤-++⋅=b x a xa ϕ,]2,21[∈a简解:方法1:对b x xax h ++=)(求导,22))((1)(xa x a x x a x h +-=-=',(单调函数) 由此可知,)(x h 在]1,41[上的最大值为)41(h 与)1(h 中的较大者.⎪⎩⎪⎨⎧-≤-≤⇒⎪⎩⎪⎨⎧≤++≤++⇒⎪⎩⎪⎨⎧≤≤∴ab ab b a b a h h 944391011041410)1(10)41(,对于任意]2,21[∈a ,得b 的取值范围是47≤b . 3、已知两函数2)(x x f =,m x g x-⎪⎭⎫ ⎝⎛=21)(,对任意[]2,01∈x ,存在[]2,12∈x ,使得()21)(x g x f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解析:对任意[]2,01∈x ,存在[]2,12∈x ,使得()21)(x g x f ≥等价于m x g x-⎪⎭⎫ ⎝⎛=21)(在[]2,1上的最小值m -41不大于2)(x x f =在[]2,0上的最小值0,既041≤-m ,∴41≥m题型二、更换主元法1、对于满足2p ≤的所有实数p,求使不等式212x px p x ++>+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讲义:恒成立问题——参变分离法
恒成⽴问题——参变分离法一、基础知识:1、参变分离:顾名思义,就是在不等式中含有两个字母时(一个视为变量,另一个视为参数),可利用不等式的等价变形让两个字母分居不等号的两侧,即不等号的每一侧都是只含有一个字母的表达式。
然后可利用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求出另一变量的范围2、如何确定变量与参数:一般情况下,那个字母的范围已知,就将其视为变量,构造关于它的函数,另一个字母(一般为所求)视为参数。
3、参变分离法的适用范围:判断恒成立问题是否可以采用参变分离法,可遵循以下两点原则:(1)已知不等式中两个字母是否便于进行分离,如果仅通过几步简单变换即可达到分离目的,则参变分离法可行。
但有些不等式中由于两个字母的关系过于“紧密”,会出现无法分离的情形,此时要考虑其他方法。
例如:()21log a x x -<,111axx e x-+>-等(2)要看参变分离后,已知变量的函数解析式是否便于求出最值(或临界值),若解析式过于复杂而无法求出最值(或临界值),则也无法用参变分离法解决问题。
(可参见”恒成立问题——最值分析法“中的相关题目)4、参变分离后会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假设x 为自变量,其范围设为D ,()f x 为函数;a 为参数,()g a 为其表达式)(1)若()f x 的值域为[],m M ①()(),x D g a f x "Σ,则只需要()()min g a f x m£=()(),x D g x f x "Î<,则只需要()()min g a f x m<=②()(),x D g a f x "γ,则只需要()()max =g a f x M³()(),x D g a f x "Î>,则只需要()()max =g a f x M>③()(),x D g a f x $Σ,则只需要()()max g a f x M£=()(),x D g a f x $Î<,则只需要()()max g a f x M<=④()(),x D g a f x $γ,则只需要()()min g a f x m³=()(),x D g a f x $Î>,则只需要()()min g a f x m>=(2)若()f x 的值域为(),m M ①()(),x D g a f x "Σ,则只需要()g a m£()(),x D g a f x "Î<,则只需要()g a m £(注意与(1)中对应情况进行对比)②()(),x D g a f x "γ,则只需要()g a M³()(),x D g a f x "Î>,则只需要()g a M ³(注意与(1)中对应情况进行对比)③()(),x D g a f x $Σ,则只需要()g a M <(注意与(1)中对应情况进行对比)()(),x D g a f x $Î<,则只需要()g a M<④()(),x D g a f x $γ,则只需要()g a m >(注意与(1)中对应情况进行对比)()(),x D g a f x $Î>,则只需要()g a m>5、多变量恒成立问题:对于含两个以上字母(通常为3个)的恒成立不等式,先观察好哪些字母的范围已知(作为变量),那个是所求的参数,然后通常有两种方式处理(1)选择一个已知变量,与所求参数放在一起与另一变量进行分离。
恒成立问题常见类型及解法
恒成立问题常见类型及解法重庆清华中学 张忠在近年高考试题中,常见条件中出现“恒”、“都”、“总”、“永远”、“一切”等关键词的试题,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恒成立问题。
对此类题,许多学生常常一筹莫展,但如果了解它的题型,选择合适的对策,解决问题就会游刃有余。
高中数学中的恒成立问题,总体上分为两种典型类型:等式的恒成立和不等式的恒成立。
一、等式的恒成立问题(恒等问题)【例】 是否存在常数a 、b 、c 使得等式:122311122222··…++++=+++n n n n an bn c ()()()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证明你的结论。
(一). 利用多项式恒等定理,建立方程组求参数多项式f(x)g(x)的充要条件是:对于a 的任意一个取值,都有f (a )g (a );或者两个多项式各同类项的系数对应相等。
解法一:因为3222)1(n n n n n ++=+所以12231222··…++++n n ()=++++++++++++=++++++=+++()()()()()()()()()123212121213121141123111022233322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显然当a b c ===31110,,时等式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
(二). 待定系数法和数学归纳法对策:先用待定系数法探求a 、b 、c 的值,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
解法二:令n=1,n=2,n=3可得,解得。
以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2+2·32+…+n(n+1)=(3n 2+11n+10)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证略)。
(三)、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若函数f(x)是奇(偶)函数,则对一切定义域中的x ,f(-x)=-f(x)((f(-x)=f(x))恒成立;若函数y=f(x)的周期为T ,则对一切定义域中的x,f(x)=f(x+T)恒成立。
高中数学恒成立
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类型1:设)0()(2≠++=a c bx ax x f类型3:αα>⇔∈>min )()(x f I x x f 恒成立对一切αα>⇔∈<max )()(x f I x x f 恒成立对一切。
类型4:)()()()()()()(max min I x x g x f x g x f I x x g x f ∈>⇔∈>的图象的上方或的图象在恒成立对一切 恒成一、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若不等式)1(122->-x m x 对满足22≤≤-m 的所有m 都成立,求x 的范围。
解析:我们可以用改变主元的办法,将m 视为主变元,即将元不等式化为:0)12()1(2<---x x m ,;令)12()1()(2---=x x m m f ,则22≤≤-m 时,0)(<m f 恒成立,所以只需⎩⎨⎧<<-0)2(0)2(f f 即⎪⎩⎪⎨⎧<---<----0)12()1(20)12()1(222x x x x ,所以x 的范围是)231,271(++-∈x 。
二、利用一元二次函数的判别式对于一元二次函数),0(0)(2R x a c bx ax x f ∈≠>++=有:(1)R x x f ∈>在0)(上恒成立00<∆>⇔且a ;(2)R x x f ∈<在0)(上恒成立00<∆<⇔且a例2:若不等式02)1()1(2>+-+-x m x m 的解集是R ,求m 的范围。
三、利用函数的最值(或值域)四、例4:(1)求使不等式],0[,cos sin π∈->x x x a 恒成立的实数a 的范围。
解析:由于函]43,4[4),4sin(2cos sin ππππ-∈--=->x x x x a ,显然函数有最大值2,2>∴a 。
四:数形结合法对一些不能把数放在一侧的,可以利用对应函数的图象法求解。
高中数学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高中数学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一、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有关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若能把不等式转化成二次函数或二次方程,通过根的判别式或数形结合思想,可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基本结论总结例1 对于x∈R,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例2:已知不等式对于R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解:要使对于R恒成立,则只须满足:(1)或(2)解(1)得,解(2)=2∴参数的取值范围是-2<2.练习1.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对于x∈R,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3.若不等式的解集是R,求m的范围。
4.取一切实数时,使恒有意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例3.设,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关键点拨:为了使在恒成立,构造一个新函数是解题的关键,再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进行分类讨论,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若二次不等式中的取值范围有限制,则可利用根的分布解决问题。
解:,则当时,恒成立当时,显然成立;当时,如图,恒成立的充要条件为:解得。
综上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例4 。
已知,求使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的a的取值范围。
解法1:数形结合结合函数的草图可知时恒成立。
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
解法2:转化为最值研究1. 若上的最大值。
2. 若,得,所以。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
注:1. 此处是对参a进行分类讨论,每一类中求得的a的范围均合题意,故对每一类中所求得的a的范围求并集。
2. 恒成立;解法3:分离参数。
设,注:1. 运用此法最终仍归结为求函数的最值,但由于将参数a与变量x分离,因此在求最值时避免了分类讨论,使问题相对简化。
2. 本题若将“”改为“”可类似上述三种方法完成。
仿解法1:即读者可仿解法2,解法3类似完成,但应注意等号问题,即此处也合题。
例5. 已知:求使恒成立的a的取值范围。
解法1:数形结合结合的草图可得:或得:。
解法2:转化为最值研究1.,所以。
2. 若矛盾。
3. 若矛盾。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
数学中恒成立与有解问题
数学中的恒成立与有解问题一、恒成立问题若不等式 f x A 在区间 D 上恒成立 , 则等价于在区间 D 上 f x若不等式 f xB 在区间 D 上恒成立 , 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 f x minmaxAB常用方法1、分别变量法;2、数形结合法;3、利用函数的性质;4、改正主元等;1、由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题 1. 若关于 x 的不等式 ax 22x2 0 在 R 上恒成立 ,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题思路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求解解析:当 a0 时 , 不等式 2x2 0 解集不为 R , 故 a 0 不满足题意 ;当 a0 时 , 要使原不等式解集为a 0, 解得a1R , 只要4 2a 0 222综上 , 所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 1,)22、转变成二次函数的最值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题 2:已知二次函数满足 f (0) 1,而且 f ( x 1) f ( x) 2x ,请解决以下问题( 1)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求 m 的取值范围。
( 2) 若 f (x) 2x m 在区间 [ 1,1] 上恒成立解题思路 :先分别系数 , 再由二次函数最值确定取值范围.解析: (1)设 f ( x)ax 2 bx c(a 0) .由 f (0)1 得 c 1,故 f ( x) ax2 bx 1.∵ f ( x 1) f ( x)2x ∴ a( x1)2 b( x 1)1 (ax2 bx 1) 2x即 2axa b 2x ,因此 2a 2, a b 0 ,解得 a 1,b1 ∴ f ( x)x 2x 1(2)由 (1) 知 x 2x 12x m 在 [ 1,1]恒成立 ,即 m x 2 3x 1 在 [ 1,1] 恒成立 .令 g( x)x 23x 1 (x 3)2 5 , 则 g(x) 在 [ 1,1] 上单调递减 . 因此 g(x) 在 [ 1,1] 上的最小值为g(1)1 .2 ( 4 , 1) .m 的取值范围是因此 规律总结 :m f (x) 对所有 x R 恒成立 , 则 m [ f (x)]min ; m f ( x) 对所有 x R 恒成立 , 则 m [ f (x)]max ;注意参数的端点值能否取到需检验。
高中数学素能培优(二) 恒成立与能成立问题
例2(2024·山东潍坊模拟)已知函数f(x)=log3 9 ·log3(3x),函数g(x)=4x-2x+1+5.
(1)求函数f(x)的最小值;
(2)若存在实数m∈[-1,2],使不等式f(x)-g(m)≥0成立,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1
2 3
2
令 =t,则 t∈(0, ],- 2 − +1=-3t2-2t+1,
3
2
2
5
1
5
2
2
令 g(t)=-3t -2t+1,t∈(0, ],则 g(t)的最小值为 g =- ,所以 2-4m ≤- ,
3
3
3
3
33Biblioteka 3222
整理可得(3m +1)(4m -3)≥0,解得 m ≥ 4,即 m≥ 2 或 m≤- 2 .
2
因为
2
y= -x
7
在(1,4)内单调递减,所以值域为(- ,1),所以
2
2
-x
在(1,4)内能成立,
a 的取值范围是(-∞,1).
命题点3
更换主元法
解决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能成立)的某些问题时,若能适时的把主元变量
和参数变量进行“换位”思考,往往会使问题降次、简化,方便问题的求解.
例5已知当a∈[2,3]时,不等式ax2-x+1-a≤0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1
例 1(2024·江西南昌模拟)已知函数 f(x)=x -ax+a ,若在区间[ ,a]上,
数学中的恒成立与有解问题
数学中的恒成立与有解问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数学中的恒成立与有解问题一、恒成立问题若不等式()A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min f x A > 若不等式()B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max f x B <常用方法1、分离变量法;2、数形结合法;3、利用函数的性质;4、变更主元等;1、由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题1.若关于x 的不等式2220ax x ++>在R 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题思路: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求解解析:当0a =时,不等式220x +>解集不为R ,故0a =不满足题意;当0a ≠时,要使原不等式解集为R ,只需202420a a >⎧⎨-⨯<⎩,解得12a >综上,所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2、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题2:已知二次函数满足(0)1f =,而且(1)()2f x f x x +-=,请解决下列问题 (1)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若()2f x x m >+在区间[1,1]-上恒成立 ,求m 的取值范围。
解题思路:先分离系数,再由二次函数最值确定取值范围.解析:(1)设2()(0)f x ax bx c a =++≠.由(0)1f =得1c =,故2()1f x ax bx =++.∵(1)()2f x f x x +-= ∴22(1)(1)1(1)2a x b x ax bx x ++++-++=即22ax a b x ++=,所以22,0a a b =+=,解得1,1a b ==- ∴2()1f x x x =-+ (2)由(1)知212x x x m -+>+在[1,1]-恒成立,即231m x x <-+在[1,1]-恒成立.令2235()31()24g x x x x =-+=--,则()g x 在[1,1]-上单调递减.所以()g x 在[1,1]-上的最小值为(1)1g =-.所以m 的取值范围是(,1)-∞-.规律总结:()m f x ≤对一切x R ∈恒成立,则min [()]m f x ≤;()m f x ≥对一切x R ∈恒成立,则max [()]m f x ≥;注意参数的端点值能否取到需检验。
高中数学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归纳分类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初步一、图象法【例1】若关于x的不等式mx2-x-1<0对x∈R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练】若关于x的不等式mx2-mx+2≥0对x∈R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变1】若关于x的不等式(a2-4)x2+(a+2)x-1≥0的解集为空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变2】已知函数f (x )=mx 2-6mx +m +8的定义域为R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例2】当x ∈[﹣2,2]时,不等式p 2+px +1>2p +x 恒成立,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练】对任意[ 1 1]a ∈-,,不等式024)4(2>-+-+a x a x 恒成立,求x 的取值范围.二、最值法【例3】若不等式x2-mx+1>0对x∈[0,2]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练】若不等式x2+ax+1≥0对x∈[0,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变】若8x4+8(a-2)x2-a+5>0对于任意的实数x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练】若不等式的x2+ax-2<0对x∈(-1,3)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例5】若不等式mx2-2mx-1<0对x∈(1,2]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三、分离法【例6】若2ax2-x≤0对x∈[1,2]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练】若不等式ax2+2x+1>0对于x∈R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例7】若不等式x2-mx+1>对x∈[0,2]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练】若不等式x2+ax+1≥0对x∈[0,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变】已知x2+(a-3)x+a>0,对x∈(-1,2)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家庭作业】1、对一切实数x,不等式ax2+(a-6)x+2>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对任意实数p∈[﹣1,1],不等式px2+(p﹣3)x﹣3>0成立,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3、不等式x2-3<ax-a对一切3≤x≤4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4、对一切实数x,不等式x2+a|x|+1≥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5、若不等式mx2-x+1>0对x∈(1,3)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6、设对任意实数x∈[-1,1],不等式x2+ax-3a<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恒成立问题及处理
恒成立问题及处理一、知识归纳1、恒成立问题是高中数学的一种重要问题类型,其涉及面广融合知识点多,一直是试题命制的宠儿。
其分类有:方程(等式)恒成立、不等式恒成立。
2、方程恒成立(1)几种常见叙述:对于任意的x 来说,方程f(x)=0都(恒、始终)成立。
关于x 的方程f(x)=0其解集为R 。
(2)处理方程恒成立问题的基本方法:比较系数法(据条件列整等式,令系数相等得所需)、赋值法(据条件恰当赋值得所需,赋值又分赋数值与赋变量值)。
(3)整式方程恒成立的结论:如关于x 的方程ax+b=0其解集为R ⇔a=b=0。
关于x 的方程ax 2+bx+c=0其解集为R ⇔a=b=c=0。
(4)掌握解决方程恒成立问题的基本方法:赋值法、比较系数法;能根据成题特点,合理选择最优解题策略;在解决方程(等式)恒成立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特殊与一般,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
3、不等式恒成立(1)几种常见叙述:对于任意的x 来说,不等式f(x)>0都(恒、始终)成立。
关于x 的不等式f(x)>0其解集为R 。
(2)处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基本方法:结论法(有时要注意讨论)、图象法、最值分析法(注意分离法的应用)。
(3)一元一次、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结论:关于x 的不等式ax+b>0⇔a=0且b>0。
关于x 的不等式ax 2+bx+c>0⇔a>0且△<0。
(4)掌握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基本方法:结论法、图象法、最值分析法;能根据题目的构成特征,合理选择解题最优策略;在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典例解析例1、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f(f(f(x)))=8x+7,求f(x) .例2、无论k 取何值,二次函数k k kx x k y --++=222)1(的图像总过一定点,求出这个定点。
例3、已知()x f 是定义域在R 上不恒为0的函数,且对任意的R b a ∈,都满足: ()()()a bf b af ab f +=(1)求()0f ,()1f 的值;(2)判断()x f 的奇偶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高中数学 必修5 22.恒成立问题
22.恒成立问题教学目标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_1.掌握恒成立问题的题目特征;2.掌握恒成立问题的讨论方法.教学过程1.恒成立问题:对任意的R x ∈都成立(或都不成立).即“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2.恒成立问题的题型特点:不等式的解集为R 或∅.3.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两种思路:(1)转化成“最值”问题:0)(>x f 恒成立0)(min >⇔x f ;0)(<x f 恒成立0)(max <⇔x f .拓展:m x f >)(恒成立m x f >⇔min )(;m x f <)(恒成立m x f <⇔max )(. (m 为常数)(2)分类讨论:讨论二次项系数a 、根的判别式∆、对称轴ab x 2-=、函数值等. 4.对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讨论的一般方法:(1)02>++c bx ax 对R x ∈恒成立.①当0=a 时,若0=b ,0>c ,该不等式恒成立.②当0>a 时,若0<∆,该不等式恒成立.③当0<a 时,该不等式不恒成立.(2)02<++c bx ax 对R x ∈恒成立.①当0=a 时,若0=b ,0<c ,该不等式恒成立.②当0<a 时,若0<∆,该不等式恒成立.③当0>a 时,该不等式不恒成立.例1:若一元二次不等式0342≥-+-m x x 对于R x ∈恒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练1:若不等式012>++mx x 的解集为R ,求m 的取值范围.例2:当a 为何值时,不等式01)1()1(22≥----x a x a 的解集为∅?练2:若不等式0142>++bx x 在]2,1[恒成立,求b 的取值范围.作业:若关于x 的不等式042≥--m x x 对]1,0(∈x 恒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
高三总复习专题---恒成立问题
恒成立问题(最值问题)天天依依heart恒成立问题是高考函数题中的重点问题,也是高中数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不管是小题,还是大题,常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突破恒成立问题。
知识储备(我个人喜欢将参数放左边,函数放右边)先来简单的(也是最本质的)如分离变量后,()a f x ≥恒成立,则有max ()a f x ≥ ()a f x ≤恒成立,则有min ()a f x ≤ (若是存在性问题,那么最大变最小,最小变最大) 1.对于单变量的恒成立问题如:化简后我们分析得到,对[],x a b ∀∈,()0f x ≥恒成立,那么只需min ()0f x ≥ [],x a b ∃∈,使得()0f x ≥,那么只需max ()0f x ≥ 2.对于双变量的恒成立问题如:化简后我们分析得到,对[]12,,x x a b ∀∈,12()()f x g x ≥,那么只需min max ()()f x g x ≥如:化简后我们分析得到,对[]1,x a b ∀∈,[]2,x c d ∃∈使12()()f x g x ≥,那么只需min min ()()f x g x ≥如:化简后我们分析得到,[]1,x a b ∃∈,[]2,x c d ∈使12()()f x g x ≥,那么只需max min ()()f x g x ≥还有一些情况了,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一句话(双变量的存在性与恒成立问题,都是先处理一个变量,再处理另一个变量)3.对于带绝对值的恒成立问题,我们往往先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去掉绝对值,再转变成恒成立问题(2014.03苏锡常镇一模那题特别典型)今天呢,我会花很多时间来讲解一道二次函数,因为二次函数是最本质的,(甚至我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所有导数的题目95%归根结底就是带参数二次函数在已知定义域上根的讨论,3%是ax b +与3ax b +这种形式根的讨论,2%是观察法得到零点,零点通常是11,,e e之类),所以如果我们真正弄清楚了二次函数,那么对于千变万化的导数题,我们还会畏惧吗?那么我们先从一道练习题说起一.二次函数型(通常方法是讨论对称轴,根据图像求最值)例题1.已知22()21xax af x +-=-定义域为R ,求a 的取值范围思考:① 引入定义域(非R )②参数在二次项,就需考虑是否为0③引入高次(3次,4次,1x ,ln x ,x e 等等)④引入2a ,3a 等项(导致不能分离变量)方法:1.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直接根据图像讨论最值(二次函数也可以分离变量) 2.对于高次或者特殊函数,一般分离变量求最值(分离变量后对函数求导,确定导函数的正负情况,确定单调性,从而确定在已知定义域上的最值) 3.对于不能分离变量的,只能直接求导,对参数讨论,从而确定单调性,确定最值变式:①已知()f x ax b =+,若对任意的(,)x m n ∈,均有()0f x ≥,求a 的取值范围 ②已知2()25f x ax x =+-,若对任意的(3,2)x ∈-,均有()0f x ≥,求a 的取值范围③已知22()2(1)5f x ax a x =++-,若对任意的(3,2)x ∈-,均有()0f x ≥,求a 的取值范围④已知3()2(1)5f x ax a x =++-,若对任意的(3,2)x ∈-,均有()0f x ≥求a 的取值范围⑤已知32()2(9)5f x ax a x =+--,若对任意的(3,2)x ∈-,均有()0f x ≥求a 的取值范围例题2.(改编)已知函数()122+-=x ax x f 在[]3,1上的最大值为()a M ,最小值为()a m ,又已知函数()()()a m a M a g -=,(1)求()a g 的表达式;(2)指出()a g 的单调区间,并求出()a g 的最小值答案:根据对a 是否为0以及对称轴的讨论,易知11,2()195,2a a M a a a ⎧-≤⎪⎪=⎨⎪->⎪⎩195,311()1,131,1a a m a a a a a ⎧-≤⎪⎪⎪=-<<⎨⎪-≥⎪⎪⎩ ,所以易知184,31112,()321196,1284,1a a a a g a a a a a a a ⎧-+≤⎪⎪⎪+-<≤⎪=⎨⎪+-<≤⎪⎪⎪->⎩所以()g a 在1(,)2-∞单调递减,在1(,)2+∞单调递增,所以当12x =时,()f x 有最小值12点评:本题考察的主要是二次函数带参数在已知定义域上的最值问题的讨论变式:1.对称轴不动(①定义域不动 ②定义域动(含参数))2.对称轴动(含参),定义域不动(考试最喜欢考)3.对称轴动(含参),定义域动(含参) 但是参数还是同一个参数 方法:找出对称轴与定义域边界及定义域中值的临界点讨论即可4.对称轴动(含参),定义域动(含参) ①参数不一样,那么或许可以看看题目中参数的范围,是否可以直接根据单调性求解 ②参数不一样,参数也没范围,那么真不能做了(13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定点A (a ,a ),P 是函数1y x=(x >0)图象上一动点.若点P ,A 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2,则满足条件的实数a 的所有值为__________. 解:由题意设()0001,,0P x x x ⎛⎫> ⎪⎝⎭则有()222222200000200000111112++2=+-2+22PA x a a x a x a x a x a x x x x x ⎛⎫⎛⎫⎛⎫⎛⎫=-+-=+-+- ⎪ ⎪ ⎪ ⎪⎝⎭⎝⎭⎝⎭⎝⎭ 令()001t 2x t x +=≥ 则()222=(t)=t 2222PA f at a t -+-≥ 对称轴t a =1.2a ≤时,22min 2(2)2422428PA f a a a a ==-+∴-+=1a =- , 3a =(舍去) 2.2a >时,22min 2()228PA f a a a ==-∴-=10a = , 10a =-(舍去) 综上1a =-或10a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高,考查了带参数的二次函数在已知定义域上的最值问题(高一下学期必须学会),同时考查了换元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 是一道非常漂亮的题目二.三次函数及特殊函数型(通常是求导后对二次函数的零点进行讨论,从而求最值)先来几个比较特殊的题目,平时稍微长点心眼,多记记,就记住了1.(原创)已知函数()0f x >且'()()0xf x f x -> 对所有满足条件的函数()f x ,始终有3(2)(23)(1)f a a f >-+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由题可知0x =时,0(0)0f ->与题目()0f x >矛盾,所以显然有0x ≠所以由条件易知()f x x 单调递增,由题可知3(2)23(1)22f a a f -+>始终成立,即 3(2)232(1)21f a a f -+>恒成立,因为()f x x 单调递增,又()f x x 是满足条件的所有函数,所以 (2)2(1)1f f 的最小值总大于1,所以有32312a a -+≤,易知a 的范围是152a --≤或1512a -+≤≤点评:对于某些题中既有()f x 又有()'f x 的这种题型,我们不妨去联想它的原函数2.(原创)已知函数22()log (1)f x x x ax =++-;若对于任意31,2a ⎛⎤∈ ⎥⎝⎦,总存在⎥⎦⎤⎢⎣⎡∈1,210x ,使得不等式0()f x m >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析知2log (1+)x 单增,又分析知2x ax -在1x =时取最大值,所以0()f x 的最大值为(1)f ,所以有(1)m f <恒成立,分离变量易知12m <3.322()=+(0)f x x ax a x m a -+>若对任意[]3,6a ∈,()1f x ≤在[]2,2x ∈-上恒成立,求m 范围解答:先看成是a 的二次函数,对称轴为[]1,12x∈-,所以最大值不是在3处就是在6处,所以有32323916361x x x m x x x m ⎧+-+≤⎪⎨+-+≤⎪⎩对[]2,2x ∈-恒成立,易知87m <- 点评:对于一些双变量的函数最值问题,我们难以处理时,往往可以去看看本身的定义域,从而确定原函数的单调性,确定最值4. 对满足2p ≤所有实数p ,求使不等式212x px p x ++>+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解答:看成是p 的一次函数点评:对哪个参数恒成立,就看成是哪个参数的函数5.已知2101m x mx -<+对4x ≥恒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解答:法1:看成乘积小于0恒成立,转变成二次函数恒成立 法2:必须有一正一负恒成立变式:2101m x mx ->-对4m ≥恒成立,求x 的取值范围 解答:如果看成是m 的函数,乘积后就变成关于m 的三次函数,所以我们可以转变思维,转变成两个式子同正或同负6.若对于满足13t -≤≤的一切实数t ,不等式222(3)(3)0x t t x t t -+-+->恒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为 .解答:分解因式易知[]2()(3)0x t x t ---> 所以必须有同正或同负恒成立点评:通过这几个题目的对比,所以我们发现虽然我们常说对哪个参数恒成立就看成是哪个参数的函数,但是有时候也需要转变思维,不能太死板7.已知2237()345x x f x a x ++=+-+,若对任意的[]1,3x ∈-,()0f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类题:(10.江苏). 将边长为m 1正三角形薄片,沿一条平行于底边的直线剪成两块,其中一块是梯形,记2(S =梯形的周长)梯形的面积,则S 的最小值是 .点评:二次比二次型的值域问题,一定要熟练掌握,先分离常数,转变成一次比二次,设一次为t ,转变成关于t 的对勾函数,解决值域另外一次比一次型的其实只是对称中心改变而已,可以直接画图,建议跟学生讲明白8.228()1mx x nf x x ++=+的最大值是9,最小值是1,求m 与n 的值解答:整理成关于x 的二次函数,由题意知二次函数一定有解,所以有0δ≥恒成立,转变成关于y 的一个二次函数恒成立,易知5和9是它的两个根,容易把,m n 求出来点评:此题比较特殊,只要讲过,那么以后碰到这类题,就不再那么无从下手了9.(08江苏)已知13)(3+-=x ax x f 对于[]1,1-∈x 总有0)(≥x f 成立,则a = 解:2()'33f x ax =-法1:分离变量,求最值 法2:直接求导10.若不等式|3ln ax x -|≥1对任意(0,1]x ∈都成立,则实数a 取值范围是 .解析: 显然1x =时,有||1,1,,1a a or a ≥≤-≥。
恒成立问题
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f (mx) mf ( x) 0 ,1 .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复习了恒成立问题 的一般解法。
0
b 2a
f 0
所以当 a 0 时,f ( x) 0在x [ , ] 上恒成立
b 2a b 2a
f
或
f
0
或
b 2a
b 2a
0
f 0
(2)当 a 0 时,
f 0
f 0
恒成立问题的一般解法
“恒成立”问题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 问题,它是函数、数列、不等式及导数
等内容交汇处的一个较为活跃的知识点,
这样的题目一般综合性强,,因此成为历
年高考的一个热点.
1、若 x a0 a1 1 x a2 1 x a5 1 x ,
5 2 5
a f ( x) 恒成立 a f ( x)min .
若在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 已知,另一个变量的范围为所求,且容易通过恒等变形
将两个变量分别置于不等号的两边,则可将恒成立问题
转化成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
11、 (2010 天津文) 设函数 f ( x) x
1 ,对任意 x 1, x
∴
4 m 3
7、 对任意 a [1,1] ,不等式 x 恒成立,求
2
(a 4) x 4 2a 0
x 的取值范围.
解:令 f (a) ( x 2)a x2 4 x 4 ,则原问题转化为
f (a) 0 对 a [1,1] 恒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既含参数又含变量,往往与函数、数列、方程、几何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形式灵活、思维性强、不同知识交汇等特点. 考题通常有两种设计方式:一是证明某个不等式恒成立,二是已知某个不等式恒成立,求其中的参数的取值范围.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关键是转化化归,通过等价转化可以把问题顺利解决,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记得教学经验谈谈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构造函数法
在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时,一种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就是构造适当的函数,即构造函数法,然后利用相关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在一个含多个变量的数学问题中,需要确定合适的变量和参数,从而揭示函数关系,使问题更加面目更加清晰明了,一般来说,已知存在范围的量视为变量,而待求范围的量视为参数.
例1 已知不等式对任意的都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解:由移项得:.不等式左侧与二次函数非常相似,于是我们可以设则不等式对满足的一切实数恒成立对恒成立.当时,
即
解得故的取值范围是.
注:此类问题常因思维定势,学生易把它看成关于的不等式讨论,从而因计算繁琐出错或者中途夭折;若转换一下思路,把待求的x为参数,以为变量,令
则问题转化为求一次函数(或常数函数)的值在内恒为负的问题,再来求解参数应满足的条件这样问题就轻而易举的得到解决了。
二、分离参数法
在不等式中求含参数范围过程中,当不等式中的参数(或关于参数的代数式)能够与其它变量完全分离出来并,且分离后不等式其中一边的函数(或代数式)的最值或范围可求时,常用分离参数法.
例2已知函数(为常数)是实数集上的奇函数,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Ⅰ)若对(Ⅰ)中的任意实数都有在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由题意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在上恒成立
注:此类问题可把要求的参变量分离出来,单独放在不等式的一侧,将另一侧看成新函数,于是将问题转化成新函数的最值问题:若对于取值范围内的任一个数都有恒成立,则;若对于取值范围内的任一个数都有恒成立,则.
三、数形结合法
如果不等式中涉及的函数、代数式对应的图象、图形较易画出时,可通过图象、图形的位置关系建立不等式求得参数范围.
例 3 已知函数若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解: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函数及的图象,由于不等式恒成立,所以函数的图象应总在函数的图象下方,因此,当时,所以故的取值范围是
注:解决不等式问题经常要结合函数的图象,根据不等式中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两个函数,利用函数图像的上、下位置关系来确定参数的范围.利用数形结合解决不等式问题关键是构造函数,准确做出函数的图象.如:不等式,在时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此不等式为超越不等式,求解时一般使用数形结合法,设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下准确做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借助图象观察便可求解.
四、最值法
当不等式一边的函数(或代数式)的最值较易求出时,可直接求出这个最值(最值可能含有参数),然后建立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求解.
例4 已知函数
(Ⅰ)当时,求的单调区间;
(Ⅱ)若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Ⅱ)当时,不等式即恒成立.由于,,亦即,所以.令,则,由得.且当时,;当时,,即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在处取得极大值,也就是函数在定义域上的最大值.因此要使恒成立,需要,所以的
取值范围为.
例5 对于任意实数x,不等式│x+1│+│x-2│>a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①:把左边看作x的函数关系,就可利用函数最值求解.
解法1:设f(x)=│x+1│+│x-2│
=-2x+1,(x≤1)3,(-1<x≤2)2x-1,(x>2)
∴f(x)min=3.
∴a<3.
分析②:利用绝对值不等式│a│-│b│<│a±b│<│a│+│b│求解f(x)=│x+1│+│x-2│的最小值.
解法2:设f(x)=│x+1│+│x-2│,
∵│x+1│+│x-2│≥│(x+1)-(x-2)│=3,
∴f(x)min=3. ∴a<3.
分析③: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
解法3:设x、-1、2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是P、A、B,则│x+1│+│x-2│=│PA│+│PB│,当点P在线段AB上时,│PA│+│PB│=│AB│=3,当点P不在线段AB上时,│PA│+│PB│>3,因此不论点P在何处,总有│PA│+│PB│≥3,而当a<3时,│PA│+│PB│>a恒成立,即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x+1│+│x-2│>a 恒成立.∴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3).
小结
求“恒成立问题”中参数范围,利用函数最值方便自然,利用二次不等式恒为正(负)的充要条件要分情况讨论,利用图象法直观形象.综上,恒成立问题多与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联系在一起,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热门题型,它以“参数处理”为主要特征,以“导数”为主要解题工具.往往与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有关,所以解题时要善于将这类问题与函数最值联系起来,通过函数最值求解相关问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因题目涉及知识面广,解题方法灵活多样,技巧性强,难度大等特点,要求有较强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较高的解题能力,上述方法是比较常用的,但因为问题形式千变万化,考题亦常考常新,因此在备考的各个阶段都应渗透恒成立问题的教与学,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领悟和总结,教师也要介入心理辅导和思想方法指导,从而促使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上得到改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