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电子控制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abs电子控制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abs电子控制单元硬件电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fb1ea083d049649a665815.png)
一.引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设备,如ABS、安全气囊等。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简称为ABS,是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的一个重要装置。
有人说制动防抱死系统是汽车安全措施中继安全带之后的最大进展,是提高汽车制动安全性的又一重大进步。
ABS有的四大优点:1.加强对车辆的控制。
装备有ABS的汽车,驾驶员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仍能保持着很大程度的操控性,可以及时调整方向,对前面的障碍或险情做出及时、必要的躲避。
而未配备ABS的车辆紧急制动时容易产生侧滑、甩尾等意外情况,使驾驶员失去对车辆的控制,增加危险性。
2.减少浮滑现象。
没有配备ABS的车辆在潮湿、光滑的道路上紧急制动,车轮抱死后会出现车辆在路面上保持惯性继续向前滑动的情况。
而ABS由于减少了车轮抱死的机会,因此也减少了制动过程中出现浮滑的机会。
3.有效缩短制动距离。
在紧急制动状态下,ABS能使车轮处于既滚动又拖动的状况,拖动的比例占20%左右,这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最大,即所谓的最佳制动点或区域。
普通的制动系统无法做到这一点。
4.减轻了轮胎的磨损。
使用ABS消除了在紧急制动过程中抱死的车轮使轮胎遭受不能修复的损伤,即在轮胎表面形成平斑的可能性。
大家留心就会发现,在道路上留下长长刹车痕迹的是未装备ABS的车辆,而装备了ABS 的车辆,只会留下轻微的刹车痕迹,并且是一小段一小段的,明显减少了轮胎和地面的磨损程度。
二.A BS的基本工作原理ABS通常都由控制装置和ABS警示灯等组成。
在不同的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往往不同,电子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和控制逻辑以及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都不尽相同。
在常见的ABS系统中,每个车轮上各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将有关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
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调压电磁阀组成,电动泵组成和储液器等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制动管路与制动主缸和各制动轮缸相连。
单片机课程设计:汽车ABS控制器模拟测试系统硬件接口设计与实现
![单片机课程设计:汽车ABS控制器模拟测试系统硬件接口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66c9227bf01dc281e53af03e.png)
引言:汽车行驶在路途中遇到突发状况时进行紧急制动,容易发生侧滑,甚至发生掉头和侧翻。
相当多的交通事故由此产生。
因此在行车制动中,不能让车轮抱死,进而才不发生侧滑和掉头,甚至可以在制动过程中正常转向。
汽车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便是一套能在制动过程中随时监测车轮滑转程度,并依此自动调节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矩,防止车轮自动抱死的系统装置。
目前,我国对批量生产的ABS进行质量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种:道路试验和静态检测。
前者跑道上专人测试,费用昂贵。
后者借助仪表对ABS的元件进行静态测试,价格低廉适合批量检测。
但元件静态特性没问题并不能保证ABS的功能正常。
对于批量生产的汽车ABS进行质量静态检测需要能够反映车辆实际制动情况进而来判断其功能是否正常,并评定其性能的优劣。
因此汽车ABS性能模拟测试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ABS控制器(ECU)的性能决定了ABS 的性能。
因此ABS的性能检测的关键在于ECU的性能检测。
开发的汽车ABS 性能模拟测试系统能实现ABS ECU 的性能检测与评价。
本文进行ABS ECU与性能测试系统的硬件接口的研究,以实现对ABS ECU的实时检测。
第一章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构成3.1.1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组成汽车A8S系统由控制器、电磁阀、轮速传感器三部分组成,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3-1所示(以气压制动为例)。
3.1.1控制器ABS控制器ECU是整个防抱死刹车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它接受车轮速度传感器送来的速度信号,通过计算与逻辑判断产生相应的控制电信号,控制电磁阀去调节制动压力。
当车轮滑移率不在控制范围之内时,控制器就输出一个控制信号,使电磁阀打开或关闭,从而调节轮缸压力,使轮速上升或下降,将汽车车轮滑移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汽车的安全、可靠制动。
电子控制器主要有输入电路、微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和输出电路等组成。
电子控制器的作用是在制动过程中通过对四个车轮轮遮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
ABS轮速信号处理电路研究
![ABS轮速信号处理电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d660f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0.png)
ABS轮速信号处理电路研究ABS轮速信号处理电路是一种针对车辆ABS系统设计的电路,主要用于处理轮速传感器所收集到的信息,以及控制车辆的制动和安全系统。
在现代汽车技术中,ABS技术已经是一个普遍应用且基本上是必不可少的技术。
ABS轮速信号处理电路是系统中的核心,主要作用是对轮速传感器得到的轮轴转速信号进行采集,放大,滤波以及数字化等处理并输出给ECU(电子控制单元),使得ECU能够对车辆的刹车进行调节。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ECU判断刹车系统与偏差检测。
相比普通轮速传感器的信号,ABS轮速信号处理电路需要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因为这一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取决于它的性能。
由于ABS系统需要快速反应,因此ABS轮速传感器的工作速度也需要相应地提高。
它还必须能够稳定地处理来自不同类型的轮速传感器的信号,包括脉冲、矩形等。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ABS轮速信号处理电路采用了一种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架构,该架构可以提供高效的信号处理能力,同时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此外,FPGA还支持多种高级算法的实现,例如数字滤波,自适应采样等。
这些算法可以通过编程进行自由组合,以实现最优化的性能。
在ABS轮速信号处理电路中,一个重要的元件是运算放大器。
它的作用是放大轮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将其传递给FPGA。
同时,需要通过低通滤波器将高频干扰和杂波滤除,以保证信号质量。
另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是ADC(模数转换器),ADC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FPGA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ABS轮速信号处理电路中,ADC还需要具有高分辨率和高采样速率以确保对轮速变化的快速响应,以保证最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ABS轮速信号处理电路是现代汽车综合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大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和刹车系统的响应速度。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为智能化的ABS系统和更为先进的轮速信号处理电路的发展,以满足人们对于汽车安全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汽车ABS电控系统设计
![汽车ABS电控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6c5fc92cc58bd63186bd17.png)
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册得分:考试课程汽车电子及电气传动技术题目汽车ABS电控系统设计姓名许志强学号2013200789学院机电学院指导老师李声晋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汽车ABS电控系统设计一.汽车要安装ABS的必要性1.汽车的制动过程1.1汽车的制动性:汽车制动性: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制动性评价指标:制动效能,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抗热衰退性能;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跑偏、测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1.2汽车制动时的运动1.2.1 制动时汽车受力分析汽车在制动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地面给汽车的作用力、风的阻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
汽车在直线行驶并受横向外界干扰力作用和汽车转弯时所受到地面给汽车的力如图(1-1)所示。
其中Fx为地面作用在每个车轮上的地面制动力,其大小取决于路面的纵向附着系数和车轮所受的载荷。
Fy为地面作用在每个车轮上的侧滑摩擦力,侧滑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侧向附着系数和车轮所受的载荷,当车轮抱死时,侧滑摩擦力将变得很小,几乎为零。
汽车直线制动时,若受到横向干扰力的作用,如横向风力或路面不平,汽车将产生侧滑摩擦力来保持汽车的直线行驶方向,如图1-1(a)所示。
若汽车在转弯时制动或在制动时转弯,也将产生侧滑摩擦力使汽车能够转向,如图1-1 (b)所示。
图1.1汽车直线和转弯制动时的平面受力简图汽车单车轮在良好的硬路面上制动时受力状况如图(1-2)所示。
图中Tµ是制动器制动盘与制动钳之间的摩擦力矩;Fxb是轮胎与地面之间作用的地面制动力;G是汽车车体作用于车轮的垂直载荷;Ft是车轴作用于车轮的推力;N是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ν是车体速度;ω是车轮转动角速度;r是车轮半径。
图1-2 单个车轮在制动时的受力分析Tu车轮制动器中摩擦片与制动鼓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矩,单位N.m。
Fxb是地面制动力W是车轮垂直载荷。
浅析ABS电子控制单元及控制电路原理
![浅析ABS电子控制单元及控制电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ef322d1711cc7930b71648.png)
浅析ABS电子控制单元及控制电路原理作者:陈伟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24期[摘要]汽车防抱死制动装置即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就是为了消除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因素而专门设置的制动压力调节系统。
ABS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将各传感器传来的信号进行检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给制动压力调节器以对各制动轮缸的制动液压进行调节,控制车轮的滑移率始终保持在10%~20%之间,防止车轮完全抱死,从而得到最佳制动效果。
本文简单介绍ABS电子控制单元的功用及控制电路原理,简单分析ABS电路系统。
[关键词]ABS 控制单元功用电路分析中图分类号:S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4-0220-011.ABS的ECU及控制电路原理分析电子控制单元简称ECU,是汽车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中的控制中心。
它是一台微型计算机,一般是由两个微处理器和电路组成,封装在金属壳体中,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通常安装在汽车尘土和潮气不易浸入,电磁干扰较小的部位。
电子控制单元通过线束与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相连,在某些车型上,为了使ABS系统结构紧凑,减少插头和线束,将ECU就安装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上。
1.1 电子控制单元的功用当ABS系统起作用时,电子控制单元监测并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情况,即ECU具有对制动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两方面的功能。
1)防抱死控制功能。
对制动系统进行防抱死制动控制是电子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ECU 接收各个车轮转速传感器及其他传感器的输入信号,然后按照预先设置的控制逻辑进行处理和运算,从而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对执行机构进行控制,通过制动压力调节装置调节制动压力,防止各车轮抱死。
2)系统监测功能。
对制动系统进行监测是电子控制单元的另一个功能,ECU接收制动灯开关、压力开关以及其他各种信号来监测ABS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当ECU监测到ABS系统工作不正常时,会自动停止。
ABS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设计
![ABS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d8a1f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e.png)
ABS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设计优秀设计摘要ABS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或改善汽车紧急制动时的操控性和稳定性,缩短了制动距离,是一种新型的汽车电子控制产品,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轿车为研究对象,展开对汽车ABS的研究。
主要完成了以下的工作:通过对单个车轮时的受力分析确定了影响车轮附着系数的主要因素;通过比较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和霍尔效应传感器的性能优缺点,采用并设计了霍尔效应式轮速传感器;通过对控制结构的分析设计了以INTEL公司生产的80C196KC单片机为核心的实时控制系统,包括信号输入电路、控制输出电路、驱动电路等硬件部分;经比较各种控制方案,确定了“逻辑门限制法”作为控制方案,并选用加速度和滑移率的组合作为控制参数。
采用事件门限来计算车轮的转速。
本文通过学习比较根据所学只是设计了ABS控制系统。
从理论上实现了ABS 的控制功能,完成了设计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对汽车制动理论和制动装置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控制单元门限值滑移率轮速传感器ABSTRCT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 is an important device to improve the active safety of vehicle. ABS can greatly improve steering control ability during the brake maneuver and shorten stopping distance. Toda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vehicle speed, ABS is applied widely.With the ca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earch on ABS hasbeen carried on. And a series of work were finished:The dynamic situation of wheel was analyzed. Then, the model of hydraulic ABS was built and assured main complication affect the wheeler appendiculate coefficient.By comparing the capability of electromagnetism rotate speed sensor with Houer rotate speed sensor, we chose the later, and have designed a sensor of this kind.Via analyse the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we have designed a real-time system with the singlechip 80c196kc produced by Intel company .It comprises with signal input, singlechip system, output, drive electro circuit and otherwise parts of hardware segment.After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projects of the controllers, the method of logic rate has been comfirmed, and the combination of acceleration and slippage rate as been chose as control parameters. The time gate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wheel rotate speed was adopted.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knowledge I have mastered, I designed a ABS system and realized the control function in theory, accomplished my assignment. I have gotten a in-depth understand of motorcar trig theory and equipment. It widen my knowledge scope, improved my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Kyewords: ABS electronic control slippage gate rotate speed sensor目录1 防抱死制动系统概述 (1)1.1 ABS的功能 (1)1.2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发展历史 (2)1.3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3)1.4 国内ABS系统研究的理论状态和具有代表的ABS产品公司 (5)2.1 制动时汽车的运动 (7)2.1.1 制动时汽车受力分析 (7)2.1.2 车轮抱死时汽车运动情况 (8)2.2 滑移率定义 (10)2.3 滑移率与附着系数关系 (10)2.4 制动时车轮运动方程 (12)2.5 采用防抱死制动的必要性 (13)2.6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14)3 防抱死制动系统硬件设计 (18)3.1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布置形式与组成 (18) 3.1.1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18) 3.1.2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21) 3.2 80C196KC最小系统 (23)3.2.1 CPU简介 (24)3.2.2 时钟电路设计 (28)3.3 防抱死制动系统轮速传感器选择 (29) 3.3.1霍尔传感器的设计 (32)3.3.2霍尔开关电路的选择 (32)3.3.3传感器齿盘的设计 (34)3.4 防抱死制动调压系统工作过程9 (35) 3.5 电源设计 (39)3.6 信号输入电路设计 (39)3.7 电磁阀驱动电路的设计 (40)3.8 泵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43)3.9 ABS系统报警LED灯设计 (44)3.10 EPROM和RAM的扩展 (45)3.11故障诊断硬件电路设计 (47)3.12硬件抗干扰设计 (48)3.13车轮制动器的选择 (52)4.1 控制方案和控制参数的选取 (55)4.2 控制参数及其计算 (56)4.2.1门限减速度的求取 (56)4.2.2门限加速度的求取 (58)4.2.3路面识别技术 (58)4.2.4车身参考速度的确定 (58)4.3 控制过程 (62)4.4 程序设计 (65)5 结论与展望 (67)5.1 研究工作总结 (67)5.2 防抱死制动系统发展方向 (67)参考文献 (70)英文翻译 (68)附录 (77)致谢 (84)1 防抱死制动系统概述1.1 ABS的功能汽车ABS在高速制动时用来防止车轮抱死,ABS是英文Anti-lock Brake Syetem的缩写,全文的意思是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
系统课程设计ABS电控系统线路设计与分析
![系统课程设计ABS电控系统线路设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5a59ef5fbfc77da269b1d8.png)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华夏HX7160轿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线路设计模块四——ABS电控系统线路设计与分析学院: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班级:交通运输1002学号:1011022047姓名:董鹏举指导老师:邵金菊二0一三年七月十八日华夏HX7160 ABS系统线路设计与分析一、ABS电控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1、系统组成与结构ABS电控系统主要由电子控制装置、执行器、传感器三部分组成。
2、系统功能ABS系统具有防抱死控制(ABS)、电子控制制动力分配(EBV)和故障自诊断等功能。
ABS系统正常工作时,电控单元根据各车轮转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液压单元调节各轮缸的制动液压,避免车轮抱死;当ABS系统不起工作时,对后桥制动液压进行电子制动力分配控制,避免后轮抱死现象;当ABS系统出现故障时,电控单元中止控制功能,制动系按照常规方式工作,同时ABS 报警灯点亮,向驾驶员发出警告信号,并将故障内容自动储存在电控单元的专用储存器内以便于检修。
二、主要传感器、电控单元、执行单元的作用及工作原理1、电子控制装置ABS系统电子控制部分可分为电子控制器(ECU)、ABS控制模块、ABS计算机等,以下简称ECU。
作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实际上是一个微型计算机,所以又常称为ABS(ECU)电脑。
ABS ECU由输入电路、数字控制器、输出电路和警告电路组成。
作用与工作原理:图1 ECU工作原理电控单元与压力调节器组装在一起,形成整体式模块控制结构,该系统采用三通道控制模式,每个前轮使用一个通道进行独立控制;两个后轮共用一个通道,电控单元根据前后轮滑移率的变化情况,根据低选原则,对后轮进行一同控制。
ECU主要任务是连续监测接受4个车轮转速传感器送来的脉冲信号,并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放大和判别处理,计算出车轮转速、车轮减速度以及制动滑移率,再进行逻辑比较分析4个车轮的制动情况,一旦判断出车轮将要抱死,它立刻进入防抱死控制状态,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向液压单元发出指令,以控制制动轮缸油路上电磁阀的通断和液压泵的工作来调节制动压力,防止车轮抱死。
ABS系统的电路图MK20-Ⅰ型
![ABS系统的电路图MK20-Ⅰ型](https://img.taocdn.com/s3/m/8bba7c05a6c30c2259019ea9.png)
MK20-Ⅰ型ABS系统的电路图
MK20-Ⅰ型ABS系统电路图
A-蓄电池 B-在仪表内+15 F-制动灯开关 F9-驻车制动指示灯开关 F34-制动液位报警信号开关 G44-右后轮速度传感器 G45-右前轮速度传感器 G46-左后轮速度传感器 G47-左前轮速度传感器 J104-ABS及EBV的电子控制单元 K47-ABS警告灯 K118-驻车制动、制动液位警告灯 M9-左制动灯 M10-右制动灯 N55-ABS及EBV 的液压单元 N99-ABS右前进油阀 N100-ABS右前出油阀 N101-ABS左前进油
阀 N102-ABS左前出油阀 N133-ABS右后进油阀 N134-ABS右后出油阀 N135-ABS 左后进油阀 N136-ABS左后出油阀 S2-保险丝(10A) S12-保险丝(15A) S18-保险丝(10A) S123-液压泵保险丝(30A) S124-电磁阀保险丝(30A) TV14-诊断插
口 V64-ABS液压泵。
ABS系统构造与维修 6- 电子控制装置
![ABS系统构造与维修 6- 电子控制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9c344266ddccda38376baf1b.png)
3.初始检测功能 .
为了检测电气系统,ABS依次对三位电 磁阀和泵电机进行检测,检测过程如图636所示。 当汽车车速高于6km/h且制动灯关闭时该功 能才起作用,每次当点火开关打开时它运 行一次。
3.初始检测功能 . • .
4.故障检测功能 .
•
1.任何信号系统出现故障,有异常信号输入电 子控制装置ECU时,ECU发出指令,使仪表盘上 的ABS故障警告灯闪亮发出故障信号来提醒驾驶 员ABS系统出现了故障。 (如图6-37所示) • 2.ABS电子控制装置ECU储存发生的任何故障 代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ABS系统电子控制装置的主要功能 ABS系统电子控制装置的主要功能
1.轮速控制(防抱死控制) (1)ABS电子控制装置ECU连续地检测来自全部四个车轮传 感器传来的脉冲电信号,(微电脑根据四个轮子的速度实施 防抱死制动控制。它以四个轮子的传感器传来的数据作为 控制基础,) (2) 判断车轮将抱死,立刻进人防抱死控制状态,(向液压 调节器输出振幅值为12V的脉冲控制电压,以控制轮缸上 油路的通与断(通与断的频率一般在3-12次/s),轮缸上油 压的变化就调节了轮上的制动力,使车轮不会因一直有较 大的制动力而让车轮完全抱死。) (3)一般情况下,防抱死控制采用三通道的方式,即前轮分 别有两条油路控制,微电脑可分别对左、右前轮进行防抱 死制动控制,后轮只有一条油路控制,微电脑只能对两个 后轮进行集中控制
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第六节 电子控制装置 电子控制装置
复 习
• 液压调节系统功用是什么? • 1.是制动防抱死装置中的液压执行机构 • 2.接受ECU的指令,由电磁阀控制工作缸 的油压迅速变化,实现防抱死制动功能
防抱死制动系统
汽车ABS防抱死控制机构实验测试系统设计分析
![汽车ABS防抱死控制机构实验测试系统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bffe2a7e21af45b207a83e.png)
汽车ABS防抱死控制机构实验测试系统设计分析作者:吴洪博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25期摘要:本文针对汽车ABS防抱死控制机构实验测试系统开展了设计分析。
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系统设计了测试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对保证BS滑模变结构控制的高效率运行起到了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防抱死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一类为了处理各类数字信号而开发出来的可编程单片机,通常也将其称作DSP芯片,该芯片是计算机、电子技术与信号分析技术共同发展形成的产物,对于数字化电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与常规微处理器不同的是,DSP内部芯片的结构得到了专门的优化改善,可以进行高精度的高速乘法运算,属于一类具有超高速度的单片计算机。
建立以DSP作为基础的数字控制系统对于现阶段的设计控制系统技术进步起到关键作用。
1 实验系统本文构建了基于模糊PID制动系统ABS滑模控制硬件,其仿真示意图见图1。
系统制动力由电机产生,因此电机是整体线控制动系统的一个最重要部件,通过分析电机硬件运行过程一方面可以有效验证ABS控制算法,同时也可快速发展原先的设计缺陷并对相关问题点进行及时改善,从而显著降低设计过程所需花费的时间。
其余各类硬件部件与软件模块可通过DSP 资源并以软件仿真形式有效降低开发成本。
1.1 硬件系统本系统包括功率放大电路、整流电路以及PWM调速电路等部分,其中软件与控制部分由TMS320F2812型D SP芯片作为核心部件,组成数字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电机的调控。
DSP在系统内的作用是进行电流采样,同时与其它模块以及相关控制算法进行结合并计算获得PWM的控制信号,利用驱动电路实现电机驱动的控制效果。
本实验测试系统主要由如下各类硬件组成:(1)开发板。
建立在TMS320F2812基础上的ICETEKF2812A多功能评估板。
(2)电机。
以70SZ03型直流伺服电机作为本实验的电机,根据表1进行参数设置:(3)主驱动电路。
ABS 汽车防抱死控制器研究论文
![ABS 汽车防抱死控制器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f602b9fd0a79563c1e723d.png)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1.2 ABS
进入50年代,汽车制动防抱系统开始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福特(FORD)公司曾经将飞机的制动防抱系统移置在林肯(LINCOIN)轿车上,凯尔塞·海伊斯(KELSEHAYES)公司在1957年对称为“AUTOMATIC”的制动防抱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动防抱系统确实可以在制动过程中防止汽车失去方向控制,并且能够缩短制动距离;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在这一时期也对称为“SKID CONTROL”的制动防抱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由于这一时期的各种制动防抱系统采用的都是机械式车轮转速传感器的机械式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因此,获取的车轮转速信号不够精确,制动压力调节的适时性和精确性也难于保证,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ABS是在原传统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防止车轮制动抱死的控制系统、该装置在制动过程中,当车轮趋于抱死,即车轮滑移率进入非稳定区时,会迅速降低制动系统压力,使车轮滑移率恢复到接近近理想滑移率的稳定区内,通过自动、高频率地对制动系压力进行调节(其频率高达每秒十多次),使车轮滑移率保持在理想滑移率附近的狭小范围内,以达到充分利用车轮与路面间纵向峰值附着系数和较高的横向附着系数,实现防止车轮抱死和获得最佳制动性能。
别克(BUICK)公司在1971年研制了由电子控制装置自动中断发动机点火,以减小发动机输出转矩,防止驱动车轮发生滑转的驱动防抱转系统。瓦布科(WABCO)公司与奔驰(BENZ)公司合作,在1975年首次将制动防抱系统装备在气压制动的载贷汽车上。这一时期的各种ABS系统都是采用模拟式电子控制装置,由于模拟式电子控制装置存在着反应速慢、控制精度低、易受干扰等缺陷,致使各种ABS系统均末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所以,这些防抱控制系统很快就不再被采用了。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ABS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ABS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402c6951e79b8969022623.png)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课题名称:ABS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姓名:鞠远超学号: 104305251531800专业班级:汽修1001班系(院):机械工程学院指导老师:杨振东完成时间: 2012年6月10日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前言 (2)正文 (2)一、 ABS系统的组成 (2)二、电子控制系统 (3)三、减速度传感器的类型 (4)四、ECU的基本结构 (5)五、安全保护电路 (7)六、EC的工作原理 (9)七、液压控制系统 (11)八、总结 (19)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定义、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同时还介绍ABS系统的电子控制部分的组成和原理,轮速传感器,液压控制装置的组成和原理;并能进行控制电路的分析。
关键字:ABS系统组成原理控制电路前言: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的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一、AB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表1 ABS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功能二、电子控制系统1.传感器的结构型试与工作原理(1) .转速传感器齿圈与轮速传感器是一组的,当齿圈转动时,轮速传感器应交流信号,输出到ABD电脑,提供轮速信号。
轮速传感器通常安装的差速器、变速器输出轴、各车轮轮轴上。
轮速传感器在车轮的安装位置轮速传感器是由传感器和齿圈等组成。
(2)横向加速传感器有一些ABS系统中装有横向加速传感器,因里面主要开关触点组成,因而一般称为横向加速度开关。
外形如图1所示。
横向加速器低于限定值时,两触点都处于闭合状态,插头两端子通过开关内部构成回路,当汽车在高速急转弯过程中,横向加速度超过限定值时,开关中的一对触点在自身惯性力的作用下处于开启状态,插头两端子之间在开关内部形成断路,此信号输入ECU后可对制动防抱死控制指令进行修正,以便有效地调节左右车轮制动轮的液压,使ABS更有效地工作。
单片机课程设计:汽车ABS控制器模拟测试系统硬件接口设计与实现
![单片机课程设计:汽车ABS控制器模拟测试系统硬件接口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42803c6c48d7c1c708a145eb.png)
引言:汽车行驶在路途中遇到突发状况时进行紧急制动,容易发生侧滑,甚至发生掉头和侧翻。
相当多的交通事故由此产生。
因此在行车制动中,不能让车轮抱死,进而才不发生侧滑和掉头,甚至可以在制动过程中正常转向。
汽车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便是一套能在制动过程中随时监测车轮滑转程度,并依此自动调节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矩,防止车轮自动抱死的系统装置。
目前,我国对批量生产的ABS进行质量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种:道路试验和静态检测。
前者跑道上专人测试,费用昂贵。
后者借助仪表对ABS的元件进行静态测试,价格低廉适合批量检测。
但元件静态特性没问题并不能保证ABS的功能正常。
对于批量生产的汽车ABS进行质量静态检测需要能够反映车辆实际制动情况进而来判断其功能是否正常,并评定其性能的优劣。
因此汽车ABS性能模拟测试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ABS控制器(ECU)的性能决定了ABS 的性能。
因此ABS的性能检测的关键在于ECU的性能检测。
开发的汽车ABS 性能模拟测试系统能实现ABS ECU的性能检测与评价。
本文进行ABS ECU与性能测试系统的硬件接口的研究,以实现对ABS ECU的实时检测。
第一章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构成3.1.1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组成汽车A8S系统由控制器、电磁阀、轮速传感器三部分组成,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3-1所示(以气压制动为例)。
3.1.1控制器ABS控制器ECU是整个防抱死刹车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它接受车轮速度传感器送来的速度信号,通过计算与逻辑判断产生相应的控制电信号,控制电磁阀去调节制动压力。
当车轮滑移率不在控制范围之内时,控制器就输出一个控制信号,使电磁阀打开或关闭,从而调节轮缸压力,使轮速上升或下降,将汽车车轮滑移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汽车的安全、可靠制动。
电子控制器主要有输入电路、微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和输出电路等组成。
电子控制器的作用是在制动过程中通过对四个车轮轮遮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
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2b9877be1e650e52ea9964.png)
2、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通常由电控单元ECU、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调节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等组成。
一、ABS系统电控单元ECU(一)概述ABS系统电子控制部分可分为电子控制单元(ECU)、ABS模块、ABS计算机等,以下简称ECU。
70年代中期之前,电子控制单元正处于开发阶段,当时的ECU是由运算放大器、晶体管、电阻及电容等分立元件组成的模拟电路构成。
模拟电路存在的问题较多,元件数量多、组织生产难度大、噪声难以控制、零点漂移大,集成度很低的分立式ECU的外形尺寸也很大。
目前的ECU主要是由集成度、运算精度都很高的数字电路组成。
由于ABS装置目前已从高级轿车开始逐步向家庭轿车普及,因此,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适合各种车型的ABS装置。
各种新开发的ABS几乎都是采用微型电子控制的ECU。
最初的模拟电路约由1000个电子元件组成,现在的ECU采用专用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元件数量缩减到70个左右,大大减少了ECU的重量、体积和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和生产率。
随着生产技术及汽车电路可靠性的提高,从原来的穿体安装结构发展到表面安装结构,体积更小。
(二)ECU的基本结构ECU由以下几个基本电路组成:①车速传感器的输入放大电路。
②运算电路。
③电磁阀控制电路。
④稳压电源、电源监控电路、故障反馈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
各电路的联接方式如图1-1~图1-3所示。
图1-1 四传感器二通道系统ECU模块图图1-2 四传感器三通道系统ECU模块图图1-3 四传感器四通道系统ECU模块图1、车速传感器的输入放大电路安装在各车轮上的车速传感器根据轮速输出交流信号,输入放大电路将交流信号放大成矩形波并整形后送往运算电路。
不同的ABS系统中轮速传感器的数量是不一样的。
每个车轮都装轮速传感器时,需要四个,输入放大电路也就要求有四个。
当只在左右前轮和后轴差速器安装轮速传感器时,只需要三个,输入放大电路也就成了三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设备,如ABS、安全气囊等。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简称为ABS,是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的一个重要装置。
有人说制动防抱死系统是汽车安全措施中继安全带之后的最大进展,是提高汽车制动安全性的又一重大进步。
ABS有的四大优点:1.加强对车辆的控制。
装备有ABS的汽车,驾驶员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仍能保持着很大程度的操控性,可以及时调整方向,对前面的障碍或险情做出及时、必要的躲避。
而未配备ABS的车辆紧急制动时容易产生侧滑、甩尾等意外情况,使驾驶员失去对车辆的控制,增加危险性。
2.减少浮滑现象。
没有配备ABS的车辆在潮湿、光滑的道路上紧急制动,车轮抱死后会出现车辆在路面上保持惯性继续向前滑动的情况。
而ABS由于减少了车轮抱死的机会,因此也减少了制动过程中出现浮滑的机会。
3.有效缩短制动距离。
在紧急制动状态下,ABS能使车轮处于既滚动又拖动的状况,拖动的比例占20%左右,这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最大,即所谓的最佳制动点或区域。
普通的制动系统无法做到这一点。
4.减轻了轮胎的磨损。
使用ABS消除了在紧急制动过程中抱死的车轮使轮胎遭受不能修复的损伤,即在轮胎表面形成平斑的可能性。
大家留心就会发现,在道路上留下长长刹车痕迹的是未装备ABS的车辆,而装备了ABS 的车辆,只会留下轻微的刹车痕迹,并且是一小段一小段的,明显减少了轮胎和地面的磨损程度。
二.A BS的基本工作原理ABS通常都由控制装置和ABS警示灯等组成。
在不同的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往往不同,电子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和控制逻辑以及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都不尽相同。
在常见的ABS系统中,每个车轮上各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将有关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
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调压电磁阀组成,电动泵组成和储液器等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制动管路与制动主缸和各制动轮缸相连。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受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对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
ABS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常规制动,制动压力保持、制动压力减小和制动压力增大等阶段。
在常规制动阶段,ABS并不介入制动压力控制,调压电磁阀总成中的各进液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开启状态,各出液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关闭状态,电动泵也不通电运转,制动主缸至各制动轮缸的制动管路均处于沟通状态,而各制动轮缸至储液器的制动管路均处于封闭状态,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将随制动主缸的输出压力而变化,此时的制动过程与常规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完全相同。
在制动过程中,电子控制装置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车轮转速信号判定有车轮趋于抱死时,ABS就进入防抱制动压力调节过程。
例如,电子控制装置判定右前轮趋于抱死时,电子控制装置就使控制右前轮刮动压力的进液电磁阀通电,使右前进液电磁阀转入关闭状态,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不再进入右前制动轮缸,此时,右前出液电磁阀仍末通电而处于关闭状态,右前制动轮缸中的制动液也不会流出,右前制动轮缸的刮动压力就保持一定,而其它末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仍会随制动主缸输出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如果在右前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保持一定时,电子控制装置判定右前轮仍然趋于抱死,电子控制装置又使右前出液电磁阀也通电而转入开启状态,右前制动轮缸中的部分制动波就会经过处于开启状态的出液电磁阀流回储液器,使右前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迅速减小右前轮的抱死趋势将开始消除,随着右前制动轮缸制动压力的减小,右前轮会在汽车惯性力的作用下逐渐加速;当电子控制装置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判定右前轮的抱死趋势已经完全消除时,电子控制装置就使右前进液电磁阀和出液电磁阀都断电,使进液电磁阀转入开启状态,使出液电磁阀转入关闭状态,同时也使电动泵通电运转,向制动轮缸泵输送制动液,由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经电磁阀进入右前制动轮缸,使右前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迅速增大,右前轮又开抬减速转动。
ABS通过使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循环往复而将趋于防抱车轮的滑动率控制,在峰值附着系数滑动率的附近范围内,直至汽车速度减小至很低或者制动主缸的常出压力不再使车轮趋于抱死时为止。
制动压力调节循环的频率可达3~20HZ。
在该ABS中对应于每个制动轮缸各有对进液和出液电磁阀,可由电子控制装置分别进行控制,因此,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能够被独立地调节,从而使四个车轮都不发生制动抱死现象。
制动压力保持、制动压力减小和制动压力增大这三个阶段会在每秒内循环2-6次,直至没有车轮抱死的顾虑。
早期的系统控制速率是相当低的,然而随着电子元件的发展,控制速率可以提高,但是因为液压太低的关系,这个作用就抵消了。
此外,控制频率太高,可能会造成前、后轴的共振而损坏零件。
尽管各种ABS的结构形式和工作过程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是通过对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自适应循环调节,来防止被控制车轮发生制动抱死。
汽车上安装的液压或气压制动器,称为常规制动装置。
这种装置在紧急刹车时往往将车轮完全抱死,使车轮滑移(拖印),从而使汽车制动停车距离相对延长,并伴有制动跑偏、侧滑和失去转向能力等危及行车安全的现象发生。
常规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是ABS系统工作的基础。
若常规制动装置发生故障,ABS系统失效。
若ABS系统发生故障,常规制动装置仍会正常工作,只是没有防止车轮抱死的功能而已。
三、ABS的理论分析3.1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1.地面制动力(F B)如图3-1所示,Mμ为制动器中的摩擦力矩,V F为汽车瞬时速度,F B为地面制为地面对车动力,G为车轮垂直载荷,C乙轮的反作用力,r为车轮滚动半径,V R为图3-1车轮圆周线速度(V R=ω·r),F s为侧向力,ω为车轮角速度,α为侧偏角。
当汽车使用车轮制动器制动时,由于制动盘(鼓)与制动蹄摩擦衬片之间的摩擦作用,形成了摩擦力矩Mμ,此力矩与车轮转动方向相反。
车轮在Mμ的作用下给地面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与此同时地面给车轮一个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切向反作用力F B,这个力就是地面制动力,它是迫使汽车减速或停止的外力。
由力矩平衡原理可得到:F B =Mμ/r2.制动器的制动力(Fμ)若把车轮架离地面,这时阻止车轮转动的便是制动器的摩擦力矩Mμ。
由图1可知:Fμ=Mμ/r制动器制动力是由制动器的参数决定的,并与制动踏板力(即制动时液压或汽压压力)成正比。
3.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轮胎道路附着力的关系如图3-2所示为不考虑制动过程中附着系数φ值变化的地面制动力F B、制动器制动力Fμ以及轮胎与道路附着力Fμ三者的关系。
由图可知,当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力较小,制动器摩擦力矩Mμ较小时,车轮只做减速滚动,并且随着Mμ的增加,Fμ和F B也随之成正比增长,且在车轮未抱死之间,F B=Fμ,此时Fμ可全部转化为地面制动力,但F B不可能超过Fφ,即:F B ≤Fφ=φG乙或地面最大制动力FBmax为F Bmax =Fφ当制动器压力(制动踏板力)增大到某一值,F B达到Fφ值,即地面制动力达到图3-2最大值(F Bmax)时,车轮即开始抱死不转而出现抱死拖滑现象。
当再增大制动器的压力时,Fμ随Mμ片的增长仍按直线关系上升(见图2中虚线上升段)。
但是,F B 已达Fφ值,因此F B不再随制动器制动力的增加而增加。
由上述分析知,要想获得好的制动效果,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汽车具有足够的Fμ,同时又要有附着系数较高的路面提供足够的F B。
3.2滑移率(S)与最佳制动状态1.滑移率的定义及其表达式所谓滑移率,是指车轮在制动过程中滑移成份在车轮纵向运动中所占的比例,用"S"表示。
其定义表达式为:S=V F-V R/V F×100%其中S为制动时车轮滑移率,V F为实际车速,V R为车轮滚动时圆周速率。
由上式可知:当汽车的实际车速等于车轮滚动时的圆周速度(V F=V R)时,滑移率为零(S=O),车轮为纯滚动;当V R=O时,S=l00%,车轮完全抱死而作纯滑(移)动;当0<S<100%时,车轮既滚动又滑动。
2.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在实际制动过程中,附着系数(φ)是经常变化的,它的大小随着滑移率的变化而变化。
实验测定,当滑移率为15%一30%的范围内时,车轮具有最大的纵向附着系数,即可产生的地面制动力最大,制动距离相对最短,制动效果最佳。
由实验还可知,当车轮处在纯滚动状态时,侧向附着系数最大,此时汽车保持转向和防止侧滑的能力最强。
随着滑移率的增加,与制动过程方向稳定性有直接关系的侧向附着系数却急剧下降。
当S=100%时,车轮抱死滑动,侧向附着系数变得极小,轮胎与路面之间的侧向附着力接近于零,车轮将完全丧失抵抗外界侧向力作用的能力。
此时,稍有侧向力干扰(如路面不平产生的侧向力,汽车重力的侧向分力,侧向风力等),汽车就会产生侧滑而失去稳定性。
3.最佳制动状态由上述分析,汽车制动时,若能将滑移率(S)控制在最大附着系数所对应的滑移率范围内,即S为15%--30%时制动效果最佳。
此时,不仅车轮的纵向附着系数最大,因而汽车获得的最大的地面制动力最大,制动停车距离相对最短;而且车轮的侧向附着系数也较大(侧向附着系数约为最大侧向附着系数的50%一75%),所以可使汽车获得转向和防止横向侧滑所需要的侧向附着力,从而保持制动时的稳定性。
汽车在运行中,普通轮胎与道路的附着系数变化很大,在结冰道路上为0.1,在干混凝土道路上为0.8。
在变化范围如此大的道路条件下行驶,要使制动接近或达到最佳制动状态,单纯靠驾驶员操作控制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机电一体化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通过电子控制器(ECU),车轮速度传感器和液压调节器,对制动压力进行瞬时控制(每秒约10次),从而使汽车的实际制动过程接近于最佳制动状态成为可能。
四.A BS计算机基本控制系统期望值图4-1 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汽车防抱死制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由上图所示的框图所构成,其核心部分是控制器,它一方面要负责将传感器信号通过A/D转换或数字输入DI将信号采集道计算机的内存中去进行分析处理,另一方面要将控制命令通过D/A转换或数字输出去驱动作动系统,而控制器内部CPU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各种控制算法,所以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关键,它的实现取决了所选取的计算机的类型。
相对于ABS系统,对基于车轮加、减速度门限值的控制方式而言,输入控制器的信号是速度脉冲,它由传感器采集感应出正弦信号,经过模拟电路的滤波整形修正为标准的系列方波信号,然后通过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端口或数字输入端口输入到单片机内存中去,也可以将方波信号通过频率/电压变换变为连续模拟电压信号后再通过单片机的A/D转换端口采集到单片机的内存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