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抗震期末考试简答题
抗震简答题(含答案)汇编
1、从地震时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现象来看:震级较大、震中距较远的地震对长周期的结构的破坏,比同样地震烈度而震级较小、震中距较近的地震造成的破坏要重。
试解释该现象的原因。
解答:地震波在由震源向外扩散传播时短周期分量衰减快而长周期分量衰减慢,历次地震表明,大震级、远震中距地震记录的长周期分量明显比小震级、近震中距地震记录的大,因而对周期较长的高层建筑的影响较大,其震害也较重。
此外,长周期地震波在软土地基中放大较多,与周期较长的柔性结构产生共振现象。
2、简述框架抗震设计时,有哪些改善框架柱延性的措施?解答:(1)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2)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3)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4)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
3、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解答:动力系数为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它是无量纲的,主要反应结构的动力效应;地震系数是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它反应该地区基本烈度的大小。
基本烈度愈高,K值愈大,而与结构性能无关;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动力系数与地震系数的乘积。
4、以框架柱和抗震墙为例,简述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结构形成理想的总体屈服机制?解答:对于框架结构,理想的屈服机制是让框架梁首先进入屈服,形成梁铰机制,以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防止塑性铰在柱子首先出现(底层柱除根部外),形成耗能性能差的柱铰机制。
为此,应合理选择构件尺寸和配筋,体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要控制柱子的轴压比和剪压比,加强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构件,特别是预期首先屈服部位的变形能力,以增加结构延性。
为使抗震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设计中应遵守以下原则:在发生弯曲破坏之前,不允许发生斜拉、斜压或剪压等剪切破坏形式和其他脆性破坏形式,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
抗震复习简答题(重要版)
抗震复习简答题1.工程结构抗震设防三个水准?如何通过两阶段设计方法实现?答: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然可以使用;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然可以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设计方法:一阶段设计:验算工程结构在多地震影响下的承载力和弹性变形,并通过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三水准的设防目标二阶段设计:验算工程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得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2. 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各类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答:随着多层和高层房屋高度的增加,结构在地震作用以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迅速增大,要求结构的康侧移刚度必须随之增大。
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抗侧移刚度,因此具有各自不同的合理使用高度。
房屋的高宽比是对结构钢都、整体稳定性、承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公关控制,震害表明,房屋高宽比大,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会造成基础转动,引起上部结构产生较大侧移,影响结构整体稳定。
同时倾覆力矩会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两侧住中引起较大轴力,使构件产生压曲破坏;会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水平界面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使其易出现水平裂缝,发生明显的整体弯曲破坏。
3.简述现行抗震规范甲酸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答: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为: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适用条件:一,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二,除了上述结构意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三,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规范规定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4.什么事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答:动力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和地震地面运动最大的加速度的比值地震系数是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5.什么事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答: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由于质量和刚度的突然变小,受高震型影响较大,震害较为严重,这种现象称为鞭端效应。
抗震—名词,简答,填空
一、名词解释1.地震震级: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
2.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是衡量地震引起后果的一种尺度。
3.震中烈度:震中去的地震烈度最大,称之为震中烈度。
4.特大地震:地震等级M>8的地震。
5.震中烈度:震中去的地震烈度最大,称之为震中烈度。
6.地震作用:地震时作用在房屋上的惯性力,称为地震作用,也称为地震力。
7.抗震概念设计:基于震害经验建立的抗震基本设计原则和思想,包括工程结构总体布置和细部构造。
8.场地覆盖层厚度:由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规定值的土层或坚硬土顶面的距离。
9.场地土的卓越周期:地震波的某个分量在穿过场地土时被放大的最多,这个行波分量的周期称为场地土的卓越周期。
10.“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2.抗震构造措施: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为提高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而必须采取的细部构造措施。
12.双共振现象:在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建筑场地的卓越周期接近时,地震波中周期与场地卓越周期接近的行波分量被放大二次的现象。
13.隔震设计:进行隔震的建筑结构设计称为隔震设计。
14.消能减震设计:在建筑物的抗侧力结构中设置消能部件,通过消能元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吸收与消耗地震能量。
二、填空题1. 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方向摇晃),而面波则使建筑物既产生(上下颠簸)又产生(左右摇晃)。
2. 一般来讲,震级大,断层错位的冲击时间长,震中距离远,场地土层松软、厚度大的地方,其地面运动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峰点偏于(较长的周期);相反,震级小,断层错位的冲击时间短,震中距离近,场地土层坚硬、厚度薄的地方,其地面运动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峰点则一般偏于(较短的周期)。
3. 地震的不平稳性取决于(震级)、(震源特性)、(震中距)、和(地震波传播介质的特性)等因素。
4. 就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而言,地震地面运动的一般特征可用(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地面运动周期特性)和(强震的持续时间)三个参数来描述。
抗震原理简答题
1、简述两阶段设计方法的基本内容?(6分)答: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3分)第二阶段设计: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3分)2、哪些情况下可不进行结构强度抗震验算?(6分)下列情况可不进行结构强度抗震验算,但仍应符合有关构造措施:1)6度时的建筑(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与高耸结构除外);(3分)2)7度时Ⅰ、Ⅱ类场地、柱高不超过10米且两端有山墙的单跨或多跨等高的钢筋混凝土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或柱顶标高不超过4.5米,两端均有山墙的单跨或多跨等高的砖柱厂房。
(3分)3、简述砌体结构楼层地震剪力分配原则?(6分)答:楼层地震剪力一般假定由各层与其方向一致的各抗震墙体共同承担。
在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和各墙体的抗侧移刚度。
(2分)(1)横向地震剪力分配:1.刚性楼盖:按各抗震横墙的侧移刚度比例分配于各墙体(1分);2.柔性楼盖:按各墙体所承担的重力荷载比例进行分配(1分);3.中等刚性楼盖:采用前述两种分配算法的平均值(1分)。
(2)纵向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按各纵墙侧移刚度比例分配(1分)。
4、框架结构设计中为什么要求“强柱弱梁”,如何满足?(6分)答:框架结构设计中要控制梁、柱的相对强度,使塑性铰首先在梁端出现,尽量避免或减少柱子中的塑性铰,保证梁端的破坏先于柱端的破坏,防止柱先倒塌。
(2分)内力调整方法:1)对同一节点,使其在地震作用组合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略大于梁端的弯矩设计值或抗弯能力;(2分)2)一、二、三级框架结构底层柱下端截面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5、1.15;(2分)5、单层厂房横向抗震计算应考虑哪些因素进行内力调整?(6分)答:1)考虑空间工作作用和扭转影响的内力调整;(2分)2)对高低跨交接处上柱的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2分)3) 考虑吊车桥架自重引起的地震作用效应,并乘以效应增大系数。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复习题建筑结构抗震考试复习题建筑结构抗震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结构抗震的知识,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考试复习题。
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地震?地震的成因是什么?2. 什么是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3. 请简要介绍一下常见的抗震措施有哪些?4. 什么是地震烈度?它与地震破坏有什么关系?5. 请简要介绍一下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抗震构造体系有哪些?题二:选择题1. 地震烈度是描述地震强度的指标,一般用什么单位表示?A. 米B. 度C. 级D. 克2. 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评价指标是什么?A. 地震烈度B. 抗震设防烈度C. 建筑物高度D. 地基条件3. 哪种材料的抗震性能最好?A. 钢材B. 混凝土C. 木材D. 砖材4. 哪种抗震构造体系适用于高层建筑?A. 剪力墙结构B. 框架结构C. 钢结构D. 砖混结构5. 哪种抗震措施可以有效减小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A. 加固墙体B. 增加柱子数量C. 增加楼层高度D. 减小建筑物质量题三:计算题1. 一个建筑物的质量为10000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为10m/s²,求建筑物所受地震作用的力。
2. 一栋高层建筑的设计基本周期为2秒,求其设计抗震设防烈度。
3. 一栋建筑物的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求该建筑物的地震安全系数。
题四:分析题1. 地震烈度与地震破坏程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 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3. 请分析一下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在抗震能力方面的优缺点。
4. 为什么在地震区建造建筑物时需要进行抗震设防设计?以上是一些建筑结构抗震考试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建筑结构抗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抗震能力,为建设更安全、更稳定的建筑物做出贡献。
防震抗灾知识问答题目及解答
防震抗灾知识问答题目及解答1. 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球上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球震动。
地震会导致地面摇晃、建筑物倒塌以及其他大规模破坏。
2. 为什么地震会造成灾害?地震造成灾害的原因包括地震本身的能量释放和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地震释放的能量会导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破坏,同时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洪水、火灾等次生灾害。
3. 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抗震设计和建筑材料- 加固建筑结构,如增加钢筋混凝土柱、墙等- 安装地震减震装置,如减震器和隔震系统-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4. 地震预警系统是什么?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来提前发出地震警报的系统。
它可以在地震波到达目标地区之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提供警报,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安全措施。
5.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在地震发生时,应该采取以下行动:- 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惊慌- 迅速寻找避难场所,如桌子下、门框旁边等结构坚固的地方- 远离窗户、玻璃、壁橱等可能会破裂或倒塌的物体- 尽量避免使用电梯,选择使用楼梯下楼- 在地震结束后,小心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物品或破坏的建筑物6. 如何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了解地震的风险和可能的影响- 确定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安全区域和避难场所- 准备地震应急包,包括食物、水、急救用品等生活必需品- 制定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计划,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互相联系- 参与地震演和培训,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和反应速度7. 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包括哪些方面?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搜索和救援被困人员- 提供紧急医疗援助和急救服务- 提供食物、水和其他基本生活物资- 清理瓦砾和废墟,恢复基础设施- 提供心理支持和灾后重建指导8. 地震灾害应对中的心理健康支持很重要吗?是的,地震灾害应对中的心理健康支持非常重要。
抗震简答题(含答案)
抗震简答题(含答案)1、从地震时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现象来看:震级较大、震中距较远的地震对长周期的结构的破坏,比同样地震烈度而震级较小、震中距较近的地震造成的破坏要重。
试解释该现象的原因。
解答:地震波在由震源向外扩散传播时短周期分量衰减快而长周期分量衰减慢,历次地震表明,大震级、远震中距地震记录的长周期分量明显比小震级、近震中距地震记录的大,因而对周期较长的高层建筑的影响较大,其震害也较重。
此外,长周期地震波在软土地基中放大较多,与周期较长的柔性结构产生共振现象。
2、简述框架抗震设计时,有哪些改善框架柱延性的措施?解答:(1)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2)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3)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4)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
3、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解答:动力系数为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它是无量纲的,主要反应结构的动力效应;地震系数是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它反应该地区基本烈度的大小。
基本烈度愈高,K值愈大,而与结构性能无关;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动力系数与地震系数的乘积。
4、以框架柱和抗震墙为例,简述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结构形成理想的总体屈服机制?解答:对于框架结构,理想的屈服机制是让框架梁首先进入屈服,形成梁铰机制,以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防止塑性铰在柱子首先出现(底层柱除根部外),形成耗能性能差的柱铰机制。
为此,应合理选择构件尺寸和配筋,体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要控制柱子的轴压比和剪压比,加强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构件,特别是预期首先屈服部位的变形能力,以增加结构延性。
为使抗震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设计中应遵守以下原则:在发生弯曲破坏之前,不允许发生斜拉、斜压或剪压等剪切破坏形式和其他脆性破坏形式,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
抗震结构设计(简答题)
抗震结构设计(简答题)1、简述地基土液化原因答:地震时,饱和砂土和粉土的颗粒在强烈振动下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如土本身的渗透系数较小,则将使其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未能排出而受到挤压,这将使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
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
这时,砂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形成了犹如“液体”的现象,即称为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
影响地基土液化的主要因素:(1).土的地质年代和组成(2)土层的相对密度(3)土层的埋深和地下水位的深度(4).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2、简述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内容答:(1)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变形验算(2)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变形验算a.结构弹塑性变形的控制与计算b.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的控制与计算。
3、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答:(1)场地选择(2)建筑的平面布置(3)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4)多道抗震防线(5)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6)确保结构的整体性(7)非结构部件处理4、简述结构隔震设计中基础隔震的原理答:即是通过设置隔震装置系统形成隔震层,延长结构的周期,适当增加结构的阻尼,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小,同时使结构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像刚体一样,自身相对位移很小,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从而使建筑物不产生破坏或倒塌。
5、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主要震害有哪些?(1)共振效应引起的震害(2)结构平面或竖向布置不当引起的震害(3)框架柱、梁、或节点的震害(4)框架砖填充墙的危害(5)抗震墙的震害。
6、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准则:(1).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梁、柱)的承载力(2).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3).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4).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应有可靠的锚固(5).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
(完整word版)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我国抗震规范的抗震设防目标以及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工程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承载力和弹性变形计算。
(第二阶段设计:工程结构(如特别重要或抗侧能力较弱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2、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1)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2)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值);(3)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
3、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
答: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或与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4、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内应有可靠的锚固;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
5、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
答:1. 共振效应引起的震害;2. 结构布置不合理引起的震害;3. 柱、梁和节点的震害;4. 填充墙的震害;5. 抗震墙的震害。
6.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实现此目标的设计方法是什么?答: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实现方法是小震时的弹性设计,大震时的弹塑性设计。
7.对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设防标准,应符合什么要求?答:甲类建筑,地震作用计算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构确定;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其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地震工程考试试题
地震工程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瑞利波2、地震震级是根据()来确定的。
A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B 地震释放的能量C 地震的破坏程度D 地震的震中位置3、场地土的类别主要取决于()。
A 土的类型B 覆盖层厚度C 土层的剪切波速D 以上都是4、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主要包括()。
A 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D 以上都是5、抗震设计中,“三水准”设防目标是指()。
A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B 小震可修、中震不倒、大震不坏C 小震不倒、中震不坏、大震可修D 以上都不对6、以下哪种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较好?()A 框架结构B 剪力墙结构C 框架剪力墙结构D 筒体结构7、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A 底部剪力法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 时程分析法D 以上都是8、隔震技术的主要原理是()。
A 增加结构的刚度B 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C 减小地震作用D 以上都是9、消能减震技术中常用的消能器有()。
A 粘滞阻尼器B 金属阻尼器C 摩擦阻尼器D 以上都是10、以下哪个因素对结构的地震反应影响较小?()A 结构的质量B 结构的高度C 结构的朝向D 结构的材料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和()。
2、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在一定地点()和()的程度。
3、建筑场地类别分为()类。
4、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和()。
5、框架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柱的轴力较大。
6、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刚度较()。
7、时程分析中,输入的地震波应至少选用()条。
8、隔震层一般设置在()。
9、消能减震结构中,阻尼器的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10、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一般出现在()。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地震反应谱的概念及其作用。
地震反应谱是指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与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
抗震试题及答案
抗震试题及答案1. 地震发生时,下列哪项措施是不正确的?A. 立即跑到开阔地带B. 躲在桌子下C. 乘坐电梯快速下楼D. 躲在坚固的家具旁答案:C2. 地震发生时,如果身处高楼,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跳窗逃生B. 乘坐电梯下楼C. 躲在卫生间等小空间内D. 跑到阳台上答案:C3. 地震发生时,如果身处户外,以下哪种行为是不安全的?A. 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B. 跑到开阔地带C. 躲在桥下D. 蹲在坚固的建筑物旁答案:C4. 地震发生时,如果被困在室内,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A. 保持冷静,寻找安全空间B. 尝试呼救C. 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D. 试图强行打开被卡住的门窗答案:D5.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返回家中检查损失B. 等待官方发布安全信息C. 无视官方警告,自行行动D. 立即使用手机与家人联系答案:B6.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学校,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冲出教室B. 躲在课桌下C. 跟随老师指挥D. 跑到操场上答案:C7. 地震发生时,如果正在驾车,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停车,留在车内B. 继续驾驶寻找安全地带C. 立即跳车逃生D. 停车后,跑到建筑物内答案:A8.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家中,以下哪种物品是不适合用作临时掩体的?A. 桌子B. 床C. 玻璃门D. 坚固的书架答案:C9.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种行为是有助于救援的?A. 立即自行前往灾区B. 等待救援队伍的指挥C. 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D. 参与未经培训的救援行动答案:B10.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种行为是有助于保护自己的?A. 用枕头保护头部B. 用双手抱住头部C. 用书本保护头部D. 立即跑到室外答案:B。
抗震考试题及答案
抗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地震引起的可能对建筑物产生破坏性影响的最大地震烈度。
根据我国地震区划图,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其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A. 0.10gB. 0.15gC. 0.20gD. 0.25g答案:B2. 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基本目标是()。
A. 小震不坏B. 中震可修C. 大震不倒D. 以上都是答案:D3. 抗震结构延性是指结构在受到地震作用时,能够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避免结构发生脆性破坏的能力。
以下哪种结构的延性最差()。
A.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B. 钢结构C. 砌体结构D. 木结构答案:C4. 抗震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是根据()来确定的。
A. 建筑物的重要性B.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C. 建筑物的高度D.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答案:D5. 抗震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措施分为()。
A. 抗震构造措施B. 抗震性能化设计C. 抗震性能评估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抗震设计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A. 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形状B.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C. 建筑物的材料性能 D. 建筑物的施工质量答案:ABCD2. 抗震设计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A. 增加结构的延性B. 增加结构的强度C. 提高结构的刚度D.增加结构的阻尼比答案:ABD三、判断题1. 抗震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等级越高,其抗震性能越好。
()答案:正确2. 抗震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只与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答案:错误3. 抗震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可以通过增加结构的强度来提高。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抗震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答案: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材料性能、施工质量、平面和立面形状、结构的延性和阻尼比等因素。
2. 简述抗震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是如何确定的?答案: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是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来确定的。
建筑抗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建筑抗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震波中,破坏性最强的是:A. 体波B. 面波C. 纵波D. 横波2. 建筑物抗震设计中,以下哪项不是基本要求?A. 强度B. 刚度C. 质量D. 延性3. 建筑抗震设计中,通常采用的地震力计算方法不包括:A. 静力法B. 反应谱法C. 动力法D. 静力平衡法4. 地震烈度是指:A. 地震发生时的震级B.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C.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D. 地震波的振幅5. 以下哪种结构类型在地震中破坏可能性较小?A. 砖混结构B.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C. 木结构D. 钢结构...(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三要素”是什么,并解释其重要性。
2. 描述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三种基本破坏模式。
3. 解释什么是“隔震技术”,并简述其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假设有一建筑物,其质量为2000吨,地震加速度为0.3g,求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惯性力。
2. 某建筑物采用隔震技术,其隔震层的刚度为5000kN/m,地震作用下的最大位移为0.05m,求该隔震层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力。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D4. C5. D...(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答案)二、简答题1. 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三要素”是指强度、刚度和延性。
强度是保证结构在极限状态下不发生破坏的能力;刚度是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延性是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产生较大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这三要素共同作用,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安全、稳定地工作。
2. 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三种基本破坏模式包括:(1)弯曲破坏,即结构在弯矩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2)剪切破坏,即结构在剪力作用下发生剪切变形;(3)扭转破坏,即结构在扭矩作用下发生扭转变形。
3. 隔震技术是指在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以减小地震力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建筑结构抗震简答题汇总
x(t)=co只([QW" sin co (t - s 抗震题目汇总一、简答题1、什么是地震烈度?我国地震烈度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三类大的情况进行分类,当存在地面强震记录资料的地方时还会参考了地面加速度和速度的峰值测量结果作为综合评定烈度的依据,请问烈度划分的这三大类情况是什么?什么是设防烈度?请说明我国设防烈度确定的数学模型和基本参数。
•地震烈度是地震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主要依据宏观的地震影响和破坏现象来判断,如从人们的感觉、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现象的改观等方面。
是表示某一区域范围内地面和各种建筑物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的一个指标,是地震作用的一个总评价。
• 2008年颁布的中国烈度考虑了人的感觉、房屋震害、其他震害现象和地面水平向地震动参数等指标。
烈度划分的这三大类情况是人的感觉、房屋震害、其他震害现象;其中,I -V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及其他震害为主;VI-X度以房屋震害和其他震害现象综合考虑, 人的感觉仅供参考;XI-XII度以地表震害现象为主。
凡有地面强震记录资料的地方,地面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可作为综合评定烈度的依据。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反映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影响,而非某次地震发生以后对某个地区的影响程度,也是衡量设计地震作用大小的一个指标。
我国规范采用的是极值川型模型,风险水平为50年,超越概率10%,以此确定设防烈度(习惯称为中震)。
2、假如你将派往某地调查某次地震后的震害情况,请你设计震害调查的方案,详细描述方案的要点及设置理由。
•了解地区的场地土分类情况,确定抽样比例,可以自然村或城镇分区进行,但不小于1 平方公里;•实地调查、访谈、目测与仪器测试相结合;•按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及毁坏等进行房屋震害程度分类;•根据人的感受、房屋震害指数、其他现象、地震动参数、地表现象等分析烈度;3、试从Duhamel积分表达式x(f) ------ sin 3, (t - ,讨论影响结构地震co -反应的外激励因素和结构自身因素有哪些?什么是地震加速度反应谱,试给出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的表达式,并从基本概念出发解释地震反应谱理论为何被称为“准动力理论”。
建筑抗震设计期末考试试题
建筑抗震设计期末考试试题# 建筑抗震设计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抗震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通常分为几类?A. 三类B. 四类C. 五类D. 六类2. 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哪种反应是抗震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A. 弹性反应B. 塑性反应C. 惯性反应D. 非线性反应3. 在抗震设计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地震影响系数的组成部分?A. 地震烈度B. 地震加速度C. 地震周期D. 地震深度4. 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性能通常通过哪种方式进行评估?A. 理论计算B. 实验测试C. 计算机模拟D. 现场观测5. 以下哪项不是抗震设计中常用的结构体系?A. 框架结构B. 剪力墙结构C. 刚架结构D. 桁架结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抗震设计中“强柱弱梁”设计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描述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三种基本抗震性能目标。
3. 解释什么是“隔震设计”,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有一建筑物,其质量为1000吨,位于地震烈度为8度的区域。
请根据地震影响系数α=0.15,计算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惯性力。
2. 某建筑物的总高度为30米,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柱的截面面积为0.5平方米,柱的弹性模量为200 GPa。
若地震作用下柱的最大应力不超过200 MPa,计算该柱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位移。
## 四、论述题(20分)论述在现代建筑抗震设计中,如何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请注意,以上试题仅为示例,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深入理解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熟悉相关规范和标准。
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试题
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试题# 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下列哪项不是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A. 静力法B. 反应谱法C. 动力法D. 弹性法2. 地震烈度与下列哪个物理量无关?A. 地震波的振幅B. 地震波的周期C. 地震发生地的深度D.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3. 抗震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等级分为几级?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4. 以下哪种结构形式不属于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A. 框架结构B. 剪力墙结构C. 砖混结构D. 筒体结构5. 抗震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是如何确定的?A.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B.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C. 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D. 根据建筑物的造价##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抗震设计中“三水准”设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描述在抗震设计中,如何确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
3. 阐述抗震设计中“刚柔相济”原则的应用及其意义。
##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某建筑物位于地震烈度为8度的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
请根据静力法计算该建筑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地震力,并给出计算过程。
2. 假设有一框架结构建筑物,其总高度为30米,总质量为5000吨。
已知该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为1.5秒,请使用反应谱法计算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加速度,并给出计算过程。
## 四、论述题(共30分)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论述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如何综合考虑结构的刚度、强度和延性,以达到良好的抗震性能。
2. 阐述在地震多发地区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并讨论这些因素对抗震设计的影响。
注意:-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保持字迹清晰。
-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
- 简答题和计算题请直接在答题纸上书写,注意条理清晰。
- 论述题请结合实际案例,给出具体分析和建议。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建筑构造抗震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地震波:地震引起旳振动以波旳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2)地震震级:体现地震自身大小旳尺度,是按一次地震自身强弱程度而定旳等级;(3)地震烈度:体现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旳尺度;(4)震中:震源在地表旳投影;(5)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旳水平距离;(6)震源:发生地震旳地方;(7)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旳垂直距离;(8)极震区:震中附近旳地面振动最剧烈,也是破坏最严重旳地区;(9)等震线:地面上破坏程度相似或相近旳点连成旳曲线;(10)建筑场地:建造建筑物旳地方,大体相称于一种厂区、居民小区或自然村;(11)沙土液化:处在地下水位如下旳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时有变密旳趋势,使孔隙水旳压力急剧上升,导致土颗粒局部或所有将处在悬浮状态,形成了如同“液化”旳现象,即称为场地土抵达液化状态;(12)构造旳地震反应:地震引起旳构造运动;(13)构造旳地震作用效应:由地震动引起旳构造瞬时内力、应力应变、位移变形及运动加速度、速度等;(14)地震系数: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旳比值;(15)动力系数:单质点体系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旳比值;(16)地震影响系数: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旳乘积;(17)振型分解法:以构造旳各阶振型为广义坐标分别求出对应旳构造地震反应,然后将对应于各阶振型旳构造反应相组合,以确定构造地震内力和变形旳措施,又称振型叠加法;(18)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也许遭遇超越概率(10%)旳地震烈度。
(19)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同意旳作为一种地区抗震设防根据旳地震烈度。
(20)罕遇烈度:50年期限内对应旳超越概率2%~3%,即大震烈度旳地震。
(21)设防烈度(22)多道抗震防线:一种抗震构造体系,有若干个延性很好旳分体系构成,并由延性很好旳构造构件连接起来协同作用;(24)鞭梢效应;(2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26)重力荷载代表值:建筑抗震设计用旳重力性质旳荷载,为构造构件旳永久荷载(包括自重)原则值和多种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27)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单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旳85%;(28)轴压比:名义轴向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比;(29)强柱弱梁:使框架构造塑性铰出目前梁端旳设计规定;(30)非构造部件:指在构造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旳部件二、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
抗震复习简答题
1.地震烈度,基本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之间有什么区别?地震烈度:是度量某一地区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批准权限审定的作为一个地区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为基本烈度。
地震基本烈度: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过概率10%的地震烈度值。
2.简述地基液化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地震时饱和粉土和砂土颗粒在振动结构趋于压密,颗粒间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当其上升至与土颗粒所受正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土颗粒间因摩擦产生的抗剪能力消失,土颗粒像液体一样处于悬浮状态,形成液化现象。
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土质的地质年代、土的密实度和黏粒含量、土层埋深和地下水位深度、地震烈度和持续时间.3.反应谱:地震动反应谱是指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一定的地震动作用和阻尼比下,最大地震反应与结构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
影响因素主要有:结构自振周期,阻尼比,场地条件,震中距大小及地震烈度.4.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答:1)两阶段:第一阶段,对结构和构件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验算和弹性变形验算;第二阶段,对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部位和有特殊要求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2)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5.引入抗震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原因是什么?的原因有:瞬时动力作用下材料强度比静在抗震设计中引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力下高;由于地震作用为偶然作用,抗震可靠性指标可较静力荷载下低;地震循环作用对脆性破坏的不利影响等。
6. 结构隔震为什么能非常有效的减少结构地震反应?结构隔震通过设置隔震层,延长结构周期,增加结构阻尼,大大减少结构加速度反应,同时使结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相对位移很小,地震中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大大减小结构地震反应。
7,、什么是轴压比,为什么要控制轴压比?轴压比是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
抗震简答题
1、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什么如何通过两阶段设计方法来实现答: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 :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对结构和构件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验算和弹性变形验算;第二阶段设计:对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部位和有特殊要求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什么是小震、中震和大震。
答:小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又称为多遇地震。
中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烈,又称为基本烈度或设防烈度。
大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为2%~3%左右的地震烈度,又为称为罕遇地震。
2、 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各类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答:随着多层和高层房屋高度的增加,结构在地震作用以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迅速增大,要求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必须随之增大。
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抗侧移刚度,因此具有各自不同的合理使用高度。
房屋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
震害表明,房屋高宽比大,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会造成基础转动,引起上部结构产生较大侧移,影响结构整体稳定。
同时倾覆力矩会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两侧柱中引起较大轴力,使构件产生压曲破坏;会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水平截面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使其易出现水平裂缝,发生明显的整体弯曲破坏。
3、 简述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答: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为: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
适用条件:(1) 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抗震期末考试简答题
抗震简答题1、为什么不用地震震级,而是用烈度作为抗震设防的依据?地震设防的目的是通过建筑物加固或其他措施,尽量减少发生地震时建筑物倒塌、损毁,从而减轻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一个地方发生地震建筑物的损毁情况不能用地震震级衡量,而要用烈度衡量。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
烈度表示发生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烈度越大建筑物损毁越严重。
因此抗震设防的依据应是地震烈度,而不是震级。
2、解释抗震设计中“规则”的含义。
如何处理不规则结构?“规则”的含义有: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不规则的建筑,在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3、动力系数β的含义是什么?它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动力系数β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4、何为概念设计?结构设计时,何时应考虑概念设计(从烈度的角度)?何时应该进行抗震计算(从烈度的角度)?答: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可靠性,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着重从建筑物的总体上进行抗震设计,这就是结构概念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6度以下,对乙类建筑以下应考虑概念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6度以上,应进行抗震计算。
5、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有哪些?危险地段有哪些?答:有利地段包括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危险地段包括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6、为什么短柱是危险的?答:因为短柱的抗剪承载力及变形能力不足,短柱由于长度比较短,线刚度比较大,那么它分配的地震力就大,所以短柱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震简答题
1、为什么不用地震震级,而是用烈度作为抗震设防的依据?
地震设防的目的是通过建筑物加固或其他措施,尽量减少发生地震时建筑物倒塌、损毁,从而减轻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一个地方发生地震建筑物的损毁情况不能用地震震级衡量,而要用烈度衡量。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
烈度表示发生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烈度越大建筑物损毁越严重。
因此抗震设防的依据应是地震烈度,而不是震级。
2、解释抗震设计中“规则”的含义。
如何处理不规则结构?
“规则”的含义有: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不规则的建筑,在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3、动力系数β
的含义是什么?它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动力系数β
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
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4、何为概念设计?结构设计时,何时应考虑概念设计(从烈度的角度)?何时应该进行抗震计算(从烈度的角度)?
答: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可靠性,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着重从建筑物的总体上进行抗震设计,这就是结构概念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6度以下,对乙类建筑以下应考虑概念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6度以上,应进行抗震计算。
5、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有哪些?危险地段有哪些?
答:有利地段包括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危险地段包括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6、为什么短柱是危险的?
答:因为短柱的抗剪承载力及变形能力不足,短柱由于长度比较短,线刚度比较大,那么它分配的地震力就大,所以短柱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破坏。
7、为满足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抗震结构体系应符合哪些规定?(从概念设计的角度论述)
答:当建筑物遭受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应保证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经修理仍可以继续使用;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时,建筑物可能有一定的损坏,经一般的修理或不修理仍可以继续使用;当遭到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时,建筑物不知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8、简述抗震设计“两个阶段”的含义?
第一阶段设计:技小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的要求。
9、判断可液化土层分哪两步?地基液化等级根据哪个参数划分?
答:分为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I来划分。
地基液化等级根据液化场地的液化指数LE
10、当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高耸结构和大跨度结构分别采用何种方法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影响的?(指出计算方法)
答:高耸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的简化计算可采用类似于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
i n
1i i 1v 1n 1i vi vk Y G F F E ∑∑====αγ 大跨度结构在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可用公式G G v ξ='
计算。
11、结构刚度,承载力与延性之间有何关系?结构抗震设计中如何协调三者间的关系?
答:提高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可以减小结构侧移,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
但结构刚度大,要求结构具有与较大地震反应对应的较高水平抗力,同时,提高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往往是以提高工程造价及降低结构延展性指标为代价的。
因此,在确定建筑结构体系时,需要在结构刚度、承载力及延性之间寻求一种较好的匹配关系。
12、考虑多道抗震体系设计时,框架----抗震墙结构哪个体系作为第一道防线?哪个作为第二道放线?为什么?
答:第一道防线是抗震墙,第二道防线是主体框架。
因为第一道防线的构件要率先抵御水平地震作用的冲击,一般情况下因优先选择不负担或少负担重力荷载的竖向支撑或填充墙。
13、地震产生结构扭转振动的原因主要包括哪些?地震产生的有偏心结构的扭转振动和无偏心结构的扭转振动的区别是什么?
答:原因有:一是地面运动存在着转动分量,或地震时地面各点的运动存在着相位差。
二是结构本身不对称,即结构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
有偏心结构的平动与扭转振动是耦合的,无偏心结构的平动与扭转振动不是耦合的。
14、解释地震等级的概念?
答:地震的大小常用震级来表示。
震级是根据地震释放出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地震放出能量的多少用地震仪器记录地震波的方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