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关心天气

合集下载

科教版科学4年级下册第单元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科教版科学4年级下册第单元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科教版科学4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关心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和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提高防范意识。

二、教学内容1.天气的定义及特点2.天气符号的认识3.天气图的绘制4.天气预报的解读5.天气与生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天气的观察、记录、分析;天气符号的认识;天气图的绘制。

2.教学难点:天气图的绘制;天气预报的解读。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天气的观察与记录1.导入新课a.聊聊同学们最近遇到的天气情况。

b.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的多样性和变化。

2.学习天气的定义及特点a.天气的定义: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b.天气特点:多变、复杂、地域性。

3.观察与记录天气a.讲解观察天气的方法:观察天空、温度、湿度、风向等。

b.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a.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第二课时:天气符号的认识与天气图的绘制1.认识天气符号a.介绍常见的天气符号。

b.学生练习识别天气符号。

2.天气图的绘制a.讲解天气图的绘制方法。

b.学生分组绘制天气图。

a.学生展示绘制的天气图。

第三课时:天气预报的解读1.天气预报的组成a.讲解天气预报的组成部分:温度、湿度、风力、降水等。

b.学生练习解读天气预报。

2.天气预报的解读与应用a.讲解天气预报在生活中的应用。

b.学生举例说明天气预报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a.学生分享解读天气预报的心得。

第四课时:天气与生活的关系1.天气与生活实例a.讲解天气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b.学生举例说明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2.防范天气灾害a.讲解天气灾害的防范措施。

b.学生讨论如何应对天气灾害。

a.学生分享对天气与生活关系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

2.绘制一张天气图。

3.解读一份天气预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天气,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和变化规律。

我们关心天气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我们关心天气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第三单元 天气
第1课时 我们关心天气
导入
今天天气怎么样?
导入
一、聚焦
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天气现象?
你还遇到过哪些天气现象?
探索 二、探索
晴天长城
雪天长城
12月的海南
12月的黑龙江
探索
小组 合作
实验要求
思考并分类下列天气现象
轻声 交流
及时 记录
大雨 大风 热 中雨
研讨
三、研1:雨和雪有关系吗?
台风 冰雹
暴雨 暴雪
拓展
四、拓展:“天气日历”
他在坚持做什么 事情?
拓展
请用最简洁的方式来描述天气?
拓展
怎样用最简洁的方式来描述天气?
研讨
三、研讨2:晴天一定温暖吗?
观察这两张照片 说说你的发现。
研讨
晴天
三、研讨3:晴、阴和多云与什么有关?
多云

小结
我们的发现

冷暖 阴晴
冷 热 温暖 阴 多云 晴
天气是一个地 方在某一短时间里

雨雪 小雪 中雪 大雪 雨夹雪 大气的冷暖、阴晴

微风 大风
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研讨 你知道哪些天气给我们带来了灾害吗?

《我们关心天气》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6张ppt)公开课课件

《我们关心天气》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6张ppt)公开课课件
我国著名气象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坚持观 察与记录。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每 天的气象数据,观察记录各种植物的发 芽、开花、结果的日期,河流湖泊结冰 的状况,各种候鸟南飞北归的时间,从 而总结了现代物候的特征,为防灾减灾 和国家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
(名师示范课)3.1《我们关心天气》 三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26张ppt)公开课课件
不能晒被子
新知讲解
我们关心天气
我们经常关心的话题:“今天天气怎么样?”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今天看来 像是个晴 天,很温暖
是的,比昨 天好多了, 昨天有点凉
据说下午 是阴天,会 刮东风
希望不要 下大雨
新知讲解
从下面两组天气图片中可以获取怎样的信息?
雪天长城 组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

的天气可能不ー样。
(名师示范课)3.1《我们关心天气》 三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26张ppt)公开课课件
新知讲解
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 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名师示范课)3.1《我们关心天气》 三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26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3.1《我们关心天气》 三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26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3.1《我们关心天气》 三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26张ppt)公开课课件
新知讲解
让我们从今天起,学着对天气变化进行一段时间的 观察和记录,形成我们自己的天气日历。
日期
星期
天期 现象
10月 12日
星期 六
10月 13日
星期 一
10月 14日
星期 二
10月 15日
星期 三
10月 16日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天气现象,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描述天气方面,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天气,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现象,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天气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积极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观察和描述天气的方法,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天气,分析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气现象。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天气工具箱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天气现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学生分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规律,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3.交流: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和描述天气的方法。

4.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天气工具箱,学会运用科学工具观察天气。

5.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天气现象2.观察与描述3.天气变化规律–地理位置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探究能力等。

2.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关注彼此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关心天气》|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关心天气》|教科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天气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天气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天气数据的分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气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过程。
举例:使用图表、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气象数据如何转化为天气预报。
(2)天气现象的描述: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描述天气现象及其变化。
举例:提供描述天气现象的词汇和句型,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实践,提高描述能力。
(3)天气与环保意识的联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天气与环保之间的关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天气现象的描述和天气预报的制作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天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衣物”。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小型的天气观测站,演示如何收集天气数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天气的概念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使学生理解天气的定义,认识到天气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不同天气条件下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如何受到影响。
(2)天气预报的制作: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学会分析气象数据。
举例:介绍气象站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发布天气预报的过程。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关心天气》|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参考教案2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参考教案2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参考教案2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本文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学会观察天气变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天气变化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天气变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爱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天气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难点:天气变化的复杂性,天气观察和描述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

2.案例分析法:分析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天气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

2.学生准备: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准备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平时关注过天气吗?天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的天气变化。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天气现象,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心。

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于天气的观察和描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提高他们对天气的关注度。

2.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描述天气,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2.天气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讨论天气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天气观察记录表3.天气预报视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我们要关心天气。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天气现象,并记录在天气观察记录表上。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观察时间点和观察内容。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全班一起讨论如何描述天气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天气,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5.拓展(10分钟)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了解专业人士是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的。

引导学生思考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天气预报。

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天气现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描述天气。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时间点,连续观察一天的天气现象,并记录在天气观察记录表上。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我们关心天气》附反思含板书设计和课后作业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我们关心天气》附反思含板书设计和课后作业

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提问:生活在杭州,你还遇到过哪些天气现象?(生自由回答,师板书出示。)
2.出示照片:晴天的长城,雪天的长城;12月的黑龙江,12月的海南。 提问:观察照片,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小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 能不一样。
3.提问: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天气还有很多,比如冷,热,大风,温暖(板 书出示)。这么多的天气现象,我们怎么分类呢?
8.提问:在各种天气现象中,你认为哪些天气现象是特别糟糕的呢?为 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照片:台风、暴雨、冰雹和暴雪。讨论这些天气带来的灾害。
(四)、拓展:记录“天气日历”(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竺可桢视频,大雨天、晴天和雪天照片各一张,每人一份实验记录表和 天气日历] 1.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有一类专门研究天气的科学家叫做气象学家。 播放介绍竺可桢的视频。
2.提问:旅途中为什么大家都会关心天气?(预设:冷了要多穿衣服, 下雨要带伞……) 提问:平时学习生活中需要关心天气吗?为什么?
3.提问:所以,关心天气对我们来说重要吗?(预设:非常重要。) 4.揭示课题:我们关心天气(板书)。
(二)、探究新知
[材料准备:晴天长城和雪天长城的照片各一张,12月黑龙江和12月海南的照片 各一张;天气现象分类单每组一份] 1.提问:上上学期在各种各样的天气一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天气现象? (生自由回答,师板书出示。)
小结:雨和雪都与水有关系,我们可以将雨和雪的天气现象分为一类。
4.针对晴天和温暖的研讨,提问:晴天一定是温暖的吗?(生自由回答。) 出示照片:阴天夏天的人们,晴天冬天的人们。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发现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气知识,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天气现象,但对于天气的变化规律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他们对天气的关注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发现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气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

2.基本天气知识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发现变化规律。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天气变化的规律。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天气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天气变化的统计数据,以便进行实践操作。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一些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发现变化规律。

可以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天气变化的规律。

4.巩固(5分钟)利用统计数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天气变化的规律。

5.拓展(5分钟)讲解一些基本的天气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原理。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心天气、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关注天气、查询天气信息的基本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但对天气现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学生需要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关注天气、热爱生活的态度。

同时,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天气工具,如天气预报、天气图等,了解天气信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现象,认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关心天气、热爱生活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天气、查询天气信息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现象的认知。

2.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3.天气工具的使用。

4.关注天气、查询天气信息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天气现象,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天气工具,学会查询天气信息。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天气预报、天气图等天气工具。

3.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

4.教学视频、图片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现象,如晴、雨、雪等,让学生认识天气。

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提问环节:让学生回答天气现象、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介绍天气预报、天气图等天气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查询天气信息。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课 《我们关心天气》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课  《我们关心天气》课件

云量:今天有云。 降雨量:今天下起了小雨。 气温:天气有点热。 风速:有风吹,操场上的旗子在飘动。
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今天有云,会不会下雨呢?早上冷。 ——阴天,还有风,我看见树枝在动。 旗子飘起来了。
——凉,云遮住了太阳。
新知讲解 2.天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
新知讲解
风、霜、雨、雪对人体会产生各 种影响,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如中暑、 冻伤、感冒等。留心天气变化可以减 少生活中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还可 以保证身体健康。由此可见,天气与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
新知讲解
3.观测天气。
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 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 变化。
图 片




文 字
风:风是 由空气流 动引起的 一种自然 现象,在 科学上, 可把风分 为13个 等级。
雪:由大 雷阵雨:
量白色不 表
及其聚合 还伴有放
物(雪团) 点现象,
组成。
常见于夏
季。
大雨:雨 冰雹:春 露:是空
声激烈, 夏之交最 气中的水
在排水不 为常见, 蒸气在地
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应用于研究和业务的气象观测仪器,已有数十种之多,主要包 括直接测量和遥感探测两类:前者通过各种类型的感应元件,将直接感应到的大气物理 特性和化学特性转换成机械的、电磁的或其他物理量进行测量,例如气压表、温度表 、湿度表等;后者是接收来自不同距离上的大气信号或反射信号,从中反演出大气物理 特性和化学特性的空间分布,例如气象雷达、声雷达、激光气象雷达、红外辐射仪等。
新知讲解
3.观测天气。
风杯风速传感器
温湿度表
声雷达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案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这一章节内容主要围绕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关注天气、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天气知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所了解。

但他们关注天气的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天气表现出较强的兴趣,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此话题较为冷淡。

此外,学生们的地理知识水平也有所差异,这对教学设计和实施带来一定的挑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关注天气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获取和交流天气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天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掌握关注天气的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天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获取和交流天气信息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天气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天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天气资料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2.设计好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有趣的天气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农业、出行、健康等方面。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备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备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课文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天气现象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提高自己的生活适应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天气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加深对天气现象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知道天气变化的规律。

2.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注科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天气现象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

2.难点:深入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天气的影响,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天气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天气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和总结。

3.准备教案和教学课件,以便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天气现象?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天气现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展示天气观察记录表,让学生明白观察和描述天气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活动,要求观察并记录天气现象。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3.1《我们关心天气》集体备课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3.1《我们关心天气》集体备课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3.1《我们关心天气》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3.1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了解天气,培养学生对天气的关注和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天气的变化和影响。

教材中包含了天气的初步概念、天气观察的方法、天气图标的认识等知识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践活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天气这一概念并不陌生。

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天气的关注程度不同,对天气观察的方法和天气图标的认识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观察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对天气的关注和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初步概念,知道天气是不断变化的。

2.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的习惯,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天气。

3.帮助学生认识天气图标,了解天气图标所表示的意义。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的初步概念和天气变化的特点。

2.天气观察的方法和天气图标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天气观察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天气观察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天气的概念和图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天气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天气观察的工具,如天气预报手册、天气图标卡片等。

3.准备教室内的白板或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关心天气吗?为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极端天气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如暴雨、干旱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天气的变化和影响。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天气预报手册或使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天气的初步概念,如天气的定义、天气的分类等。

2023年《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2023年《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2023年《我们关心天气》教案2023年《我们关心天气》教案1【设计思路】了解天气预报。

为了更好地关注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或生活行为。

【教学目标】在观察和研究天气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教师和学生观察天气,认识天气,预测天气。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天气的图片,生物预告天气的谚语和图片,各种了解天气情况的途径和方法的资料,卫星云图的放大图,各种天气预报的新内容。

2、学生准备: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活动时交流。

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

【教学过程】预测未来的天气(1)了解明天的天气。

①说说你是怎样知道今天的天气的。

②要想知道明天的天气如何,你有哪些办法?(2)了解天气预报。

(3)推测本地未来的天气情况。

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我们在收看天气预报的时候,电视、广播还会发布一些与天气有关的预报。

(1)说说你知道哪些天气预报的新内容。

(2)你还知道气象台可以为我们发布哪些关于天气的信息?(火险等级,穿衣指数,晨练指数,晾晒指数,旅游指数……)阅读和拓展(1)通过今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天气的话题,你有什么收获?(2)气象是如何进行天气预报的呢?(3)课后同学们要设计一个全天测量的计划,它包括天气气温,风,云,雨等内容,把数据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我们要开一具科学讨论会,会上请同学展示测量成果。

2023年《我们关心天气》教案2【探究活动分析】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

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

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我们关心天气》课件完整版PPT

《我们关心天气》课件完整版PPT

本进文一抓 步住突歼出-三15峡舰山载高战水斗长机的首特架点次,同成时功渲着染舰三这峡一秋最天具萧历瑟史凄意清义气的氛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流露出作者强烈
的北自风豪 卷之地感/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手内法容 全此诗词构的思上巧片妙描绘,想边象塞丰的富荒奇凉特景。象诗。歌下在片景写象戍的边选战择士上誓,十死分卫新边颖的独豪特情。与在思具乡体心描切写的中矛,又盾以心大理量。的色彩和夸张手法来显现战斗的悲壮激烈。在情感表达方面,善用典故,让人感受到
将过士零们 丁的洋爱国之心。
尾联笔势一转,拨去现实,露出理想,犹如撞钟,余音不绝,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悲愤转为豪放洒脱,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
常蒹见葭意 萋象萋,白露雎未鸠晞、。荇所菜谓、伊蒹人葭,在、水春之蚕湄、。蜡溯炬洄、从青之鸟,道、阻红且豆跻、。鸳溯鸯游、从比之目,鱼宛等委婉、惆怅的相思之情交融在一起,渲染了全诗
爱的国迷离氛围,营造出一种空灵缥缈的意境。
(5)怎样理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主旨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比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
科学精神
,意同境时 又追有忆差了别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净胜。
满过江零红 丁·洋
尾联笔势一转,拨去现实,露出理想,犹如撞钟,余音不绝,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悲愤转为豪放洒脱,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
行明路志难(其一) 观沧海
这通首过诗共词十表四明句志,向在。七言歌行诗中人属把短眼篇前。的诗景中色跌和宕自起己伏的的雄感心情壮,跳志跃巧式妙的地思融维合以在及一高起昂,借的此气来势表,使达它自成己为的后博人大称胸颂怀的,情千景古交名融篇,。富有哲理。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和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天气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天气,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的定义、类型及变化,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知道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注生活的态度,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的定义、类型及变化,观察和描述天气的方法。

2.难点: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何从生活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天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提高观察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写作法: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天气的认识和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天气现象及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实物:准备一些与天气相关的实物,如雨具、衣物等。

3.作业纸:准备用于学生写作的作业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雪天等,引导学生关注天气。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与天气相关的实物,如雨具、衣物等,让学生联系生活,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天气现象,以及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我们关心天气》教科版 (共18张PPT)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我们关心天气》教科版 (共18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3.1 《我们 关心天 气》教 科版 (共18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3.1 《我们 关心天 气》教 科版 (共18张PPT)
知道天气的方法 1、天气预报 2、收音机 3、上网、打电话、短信订阅 4、蚂蚁、燕子等小动物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3.1 《我们 关心天 气》教 科版 (共18张PPT)
聚焦: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用一些词和句子描述今天的天气。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3.1 《我们 关心天 气》教 科版 (共18张PPT)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一样吗?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3.1 《我们 关心天 气》教 科版 (共18张PPT)
雪天的长城
晴天的长城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3.1 《我们 关心天 气》教 科版 (共18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3.1 《我们 关心天 气》教 科版 (共18张PPT)
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描述天气要从云量、 气温、降雨量、风向和 风速等方面去描述。
今天有云 今天有风 会不会下雨呢 天气有点热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3.1 《我们 关心天 气》教 科版 (共18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关心天气
肃州区西峰乡沙子坝小学 王福宗
小组交流对不同天气的体验
①说说自己曾经遇到过哪些天气。
②在不同的天气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③你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气是怎样?有什么 样的感受?

多云

雷阵雨



不能开车


看不清

带雨衣、雨伞 缓解高温
风 要多穿衣服
缓解高温 雪 走路困难

(3)用图画记录天气 为各种天气设计一种符号来记录。
天 晴 阴 雨中 大 雪 其气雨雨 Nhomakorabea它
符 号
如何应对不同天气
讨论:在不同的天气里,我们应该怎么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