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计算机发展情况1
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
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一台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是由CPU、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三大核心部分组成,CPU(中央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它的内部结构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
内部存储器又称内存,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中央处理器执行程序时,从内存中存取程序和数据。
输入设备是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是计算机与用户或其他设备通信的桥梁。
输出设备是人与计算机交互的一种部件,用于数据的输出,它把各种计算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示出来。
自从计算机诞生以来这些硬件系统的技术同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一起发展并得到了巨大的变化。
1.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历程1.1 CPU的发展从1971年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4004在Intel公司诞生以来AMD、Cyrix ,intel 等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显著的改善了CPU的各种性能。
进入新世纪以来,CPU进入了更高速发展的时代,以往可望而不可及的1Ghz大关被轻松突破了,在市场分布方面,仍然是Intel跟AMD公司在两雄争霸,它们分别推出了Pentium4、Tualatin核心Pentium III和Celeron,Tunderbird核心Athlon、AthlonXP和Duron等处理器,从生产技术来说,最初的8088集成了29000个晶体管,而PentiumⅢ的集成度超过了2810万个晶体管;CPU的运行速度,以MIPS(百万个指令每秒)为单位,8088是0.75MIPS,到高能奔腾时已超过了1000MIPS,,按照其处理信息的字长,CPU可以分为:4位微处理器、8位微处理器、16位微处理器、32位微处理器以及64位微处理器。
(1)4位微型计算机;用4位字长的微处理器作CPU,其数据总线宽度为4位,一个字节数据要分两次来传送或处理。
4位机的指令系统简单、运算功能单一,主要用于袖珍或台式计算器、家电、娱乐产品和简单的过程控制,是微型机的低级阶段。
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国家教育和科研网(CERNET) CERNET于1994年10月投入使用,是一个全国范围的教育科研 互联网。
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中国金桥网(ChinaGBN) 中国金桥网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Internet商业服务的二大互联 网络之一(另一个是ChinaNET)。
2.第二阶段:形成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 心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 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络。将分布在不同 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成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2.第二阶段:形成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 心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1.第一阶段:诞生阶段(计算 机——-终端)
当时计算机的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设置在专用机房,相对而言, 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较为便宜,为了共享计算机强大的资源,将 多台具有通信功能而无外理能力的设备与计算机相连。该台计算 机称为主机,在专用的机房放置;与其相连的设备称为终端,终 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 放置在各个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工作环境中,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 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
4. 第四阶段: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 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 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 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5.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从计算机网络应用来看,网络应用系统将向பைடு நூலகம்深和更宽的方向发展。 首先,Internet信息服务将会得到更大发展。网上信息浏览、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等技 术将进一步提高速度、容量及信息的安全性。其次,远程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 远程购物等应用将逐步从实验室走出,不再只是幻想。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将成 为网络发展的热点话题。 网络的发展也是一个经济上的冲击。数据网络使个人化的远程通信成为可能,并改变 了商业通信的模式。一个完整的用于发展网络技术、网络产品和网络服务的新兴工业 已经形成,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性和重要性已经导致在不同岗位上对具有更多网络知识 的人才的大量需求。企业需要雇员规划、获取、安装、操作、管理那些构成计算机网 络和Internet的软硬件系统。另外,计算机编程已不再局限于个人计算机,而要求程序 员设计并实现能与其他计算机上的程序通信的应用软件。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中国计算机发展史开篇语:从1953年1⽉我国成⽴第⼀个电⼦计算机科研⼩组到今天,我国计算机科研⼈员已⾛过了近五⼗年艰苦奋⽃、开拓进取的历程。
从国外封锁条件下的仿制、跟踪、⾃主研制到改⾰开放形势下的与"狼"共舞,同台竞争,从⾯向国防建设、为两弹⼀星做贡献到⾯向市场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源泉,科研⼯作者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树⽴⼀个⼜⼀个永载史册的⾥程碑。
⼀、华罗庚和我国第⼀个计算机科研⼩组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
早在1947~1948年,华⽼在美国普林斯顿⾼级研究院任访问研究员,和冯·诺依曼(J·Von Neunann)、哥尔德斯坦(H·H·Goldstime)等⼈交往甚密。
华⽼在数学上的造诣和成就深受冯·诺依曼等的赞誉。
当时,冯·诺依曼正在设计世界上第⼀台存储程序的通⽤电⼦数字计算机,冯让华⽼参观他的实验室,并经常和华⽼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
这时,华罗庚教授的⼼⾥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国后也要在中国开展电⼦计算机的研制⼯作。
华罗庚教授1950年回国,1952年在全国⼤学院系调整时,他从清华⼤学电机系物⾊了闵乃⼤、夏培肃和王传英三位科研⼈员在他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建⽴了中国第⼀个电⼦计算机科研⼩组,任务就是要设计和研制中国⾃⼰的电⼦计算机。
1956年春,由⽑泽东主席提议,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国家制定了发展我国科学的12年远景规划,把开创我国的计算技术事业等项⽬列为四⼤紧急措施之⼀。
华罗庚教授担任计算技术规划组组长。
8⽉,成⽴了由华罗庚教授为主任的科学院计算所筹建委员会,并组织了计算机设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法专业训练班,并⾸次派出⼀批科技⼈员赴苏联实习和考察。
同年,夏培肃完成了第⼀台电⼦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作,同时编写了我国第⼀本电⼦计算机原理讲义。
⼆、第⼀代电⼦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我国的计算机制造⼯业起步于五⼗年代中期。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②第一个给计算机写程序的人是( B )。(NOIP9) A) Alan Mathison Turing B) Ada Lovelace C) John von Neumann E) Edsger Wybe Dijkstr 1、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Ada Lovelace(爱达).由于她在程 序设计上的开创性工作,Ada Lovelace被称为世界上”第一 位程序员”。“世界上第一位软件工程师”。 2、董铁宝 董铁宝是“中国第一个程序员”。董铁宝1945年赴美国 董铁宝 学习,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研究时,他参与了第一代电子 计算机伊利亚克机的设计、编程和使用。董铁宝于1956年回 到中国并任教于北京大学,成为王选(计算数学专业院士) 王选( 王选 计算数学专业院士) 的老师。董铁宝在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自杀身亡。 D) John Mc-Carthy
我国的计算机发展情况
我国从1956年开始计算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诞生; 1964年我国研制成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 1983年每秒运行一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 1992年研制成功每秒运行10亿次的“银河Ⅱ”巨型计算机; 1997年又研制成功每秒运行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 我国较有名的微型计算机品牌有:“联想”、“长城”、“方正” 等;
①图灵 (Alan Turing) 是 ( B )。(NOIP9) A) 美国人 B) 英国人 C) 德国人
D) 匈牙利人
艾伦·麦席森 图灵 艾伦 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 麦席森 图灵( , 年 月 日 - 1954年6月7日),英国数学家 英国数学家 年 月 日),英国
计算机硬件产品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CE MAGAZINE PAGE 59计算机硬件产品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杨瑞焓【摘 要】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计算机硬件产品不断更新迭代。
本文从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以及发展情况入手,分析硬件的维护对策,最后总结出计算机硬件未来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硬件产品的未来将更加智能化、轻便化、高效化和可靠化,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关键字】计算机硬件;硬件维护;发展现状;未来发展作者简介:杨瑞焓,本科,长春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系统管理工程师。
计算机硬件产品作为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硬件产品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从最初的大型机,到个人电脑,再到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计算机硬件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当前,计算机硬件产品市场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一方面,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各大厂商纷纷推出各种新型号和新技术的产品,以求在市场上立足;另一方面,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人们对硬件性能的不断追求,也给计算机硬件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之一,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Memory)、硬盘(Hard Disk)、主板(Motherboard)、输入输出设备(Input/Output Devices)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内存是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主要组件,可以快速地存储和读取数据。
内存的种类包括DRAM、SRAM和FLASH等,其中DRAM是最常用的内存类型。
硬盘是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主要设备,主要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硬盘根据存储介质的不同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其中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较机械硬盘更快。
主板是计算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CPU、内存、硬盘和其他外部设备。
巨型计算机发展情况
我国巨型计算机系列发展情况简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水平、生产能力和应用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工业发展的程度,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特别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尖端科学领域,巨型计算机的战略地位显得尤为突出。
目前能生产巨型计算机的国家为: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中国等几个国家。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的巨型计算机。
目前在国际上达到了先进水平,突破和掌握了更高量级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具备了研制更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的能力,标志着我国高性能巨型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突破。
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正在进行准备研制万亿次甚至更高速度的巨型计算机,届时精确描绘自然界某些复杂现象的瞬时图象将会呈现在人们面前。
第一代银河─Ⅰ巨型计算机1983年12月银河—Ⅰ巨型计算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
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已跨入了国际计算机领域的先进行列,银河—Ⅰ巨型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达每秒钟1亿次。
它的研制成功证明了我国已具备了研制高性能、大规模并行巨型机的能力,是我国高技术领域取得的一次重大成果。
第二代银河—Ⅱ巨型计算机1992年11月19日银河—Ⅱ巨型计算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
它的运行速度每秒钟达10亿次。
第三代银河—Ⅲ巨型计算机1997年6月19日银河—Ⅲ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了国家技术鉴定。
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银河—Ⅲ巨型计算机采用了目前国际最新的可扩展多功能处理机并行体系结构,成功设计了由硬件支持的全系统共享访存机制,实现了全局共享分布存储结构。
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优异,系统软件高效,网络计算环境强大,可靠性设计独特,工程设计优良,运算速度为每秒钟130亿次,综合处理能力是银河—Ⅱ的10倍以上,而体积仅为银河—Ⅱ巨型机的六分之一。
每秒运算4000亿次预报一个月天气仅用15分钟我国研制出超级服务器北京2001年2月17日电:最高运算速度达每秒4032亿次、内存总量达168GB……经过辛勤努力,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近日成功研制出“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是继“曙光1000”和“曙光2000”之后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中的又一里程碑,是我国迄今性能最高的国产超级服务器。
第1章 计算机发展历史
1.1.1 古典计算机器时代
1. 算盘时代 • 计算尺和计算器
风靡18-19世纪的计算尺 威廉· 奥却德(William Oughtred) 及其发明的圆形计算尺
Casio 14-A 史上第一台商用小型电子计算器 1957年发明
一款普通的袖珍电子计算器
9
1.1.1 古典计算机器时代
2. 机械时代 • 契卡德计算机
29
主要成就
• • •
1.1.2 现代计算机时代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主要特点
• • • • •
逻辑元件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VLSI) 主存 ——LSI/VLSI半导体芯片 辅存 —— 磁盘、光盘 软件 ——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 应用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并进入以计算 机网络为特征的应用时代
31
1.1.2 现代计算机时代
电子计算机发展历史总结
起止年代 主要元件 主要 元件图例 速度 (次/秒) 5千~1万次 特点与应用领域 体积巨大,运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 存储容量小;主要用来进行科学计算
第 1946年~20 一 世纪50年代 代 末
第 20世纪50年 二 代中~20世 代 纪60年代中 第 20世纪60年 三 代中~20世 代 纪70年代初 第 20世纪70年 四 代初~至今 代
6
1.1.1 古典计算机器时代
1. 算盘时代
算圣刘洪及其发明的 珠算盘。
珠算被称为我国“第五 大发明”,最早记录于 汉朝人徐岳撰写的《数 术记遗》一书里。
7
Hale Waihona Puke 1.1.1 古典计算机器时代
1. 算盘时代
John Napier(1550-1617) 约翰〃纳皮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摘要: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各行各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
同时,随着人们工作与生活需求的多样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逐步朝着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等多种方向不断发展。
该文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特征,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应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得可持续性、快速、健康发展,进而给人们提供更多元的计算机技术服务。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发展情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有近73年的发展历史。
而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在1946年于美国问世。
此台计算机属于电子计算机,曾被命名为“埃尼阿克”。
这台计算机仅占地面积就达167m2,重量则高达30t。
从计算速度来看,这台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极为缓慢,且计算成本较高。
也正是由于以上缺陷,导致此台计算机的应用价值较低,未经多长时间,此台计算机就被市场淘汰了。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有不少的国家给予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足够的重视。
且随着持续性研发,因特尔思维CUP处理器问世。
此类处理器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推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得持续性发展。
受到科研技术限制,直到1982年,世界上第一台个人计算机方才问世。
相较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此台个人计算机的运行成本显著下降,且在应用领域方面,不仅可以被应用于军事研究与国家大型科研公司,也被逐步应用于日常生产与生活中。
直到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呈现出两极化发展趋势。
一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军事以及国防科研上的应用力度再次加大;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再次加大,进而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发展至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且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技术力量。
同时,科技的进步,以及雄厚的物质基础,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持续性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第1章计算机发展简史000001
1.1.2 机械计算机
1614年,英国数学家约翰.纳皮尔发明简化乘除运算的纳皮 尔骨条。 1620年,英国数学家埃德蒙.冈特发明对数计算尺。 1624年,英国数学家威廉.奥垂德发明了圆形滑动计算尺。
对数计算尺
计算尺
计算机导论 (2009)
1.1.2 机械计算机
1642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发明了齿轮式能实现加减法运算 的计算器Pascaline。 1673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建造了一台能进行加减乘除四 则运算的机械式计算机。
计算机导论 (2009)
1.2 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芯片
计算机导论 (2009)
1.2.1 第一代计算机
主要特点(1946-1958)
用电子管代替机械齿轮和继电器作为基本元器件, 运算速度一般为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采用二进制形式,程序设计语言为机器语言。 程序可以存储,使用水银延迟线、静电存储管、 磁鼓、磁芯等作为存储器。 输入输出装置主要用穿孔卡片,速度很慢。
计算机导论 (2009)
第1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1.1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 1.2 计算机的发展 1.3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1.4 著名的计算机公司 1.5 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 1.6 计算机学术组织 1.7 计算机奖项 1.8 本章小结
计算机导论 (2009)
1.1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
计算机导论课件说明
该课件是袁方、王兵、李继民编著,清 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出版的计算机导论 (第2版)的配套课件。
课件中的部分图片来源 于互联网,向有关图片的提 供者和网站表示感谢。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1章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17
1.2.6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EGovernment),就是政府机构利 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 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 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 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 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国内外也有不同的 内容规范。从国家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政 务主要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 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15
1.2.4 计算机辅助技术
计算机辅助技术是将计算机作为工具,应用于 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过程的技术,是帮助人 们在特定应用领域内完成任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它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 uring,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 Based Education,CBE)等各个领域。
2.未来计算机的新技术 从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可以看到,目前计 算机技术的发展都是以电子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 集成电路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随着各种高新 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计算机技术也 将拓展到其他新兴的技术领域,计算机新技术的开 发和利用必将成为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新趋势。
12
1.2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2.1 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是指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数学 计算机问题,这是计算机应用最早、最基础的领 域,也称数值计算。人们发明计算机的初衷就是 为了用它来解决复杂繁琐的数值计算问题。虽然 现在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早已拓展到其他方面,但 是计算机在科学计算领域的应用仍然占据着重要 的位置。运算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是任何计算 工具都无法匹敌的。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的计算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行业中,并且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于促进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这主要因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但给一些企业带来了优秀的管理系统,同时也促进了信息化技术的有效拓展,人们生活和工作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只有不断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本文便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述、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析,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发展趋势1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述1.1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念。
所谓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是指研究计算机应用于社会中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理论、技术、方法以及系统的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它计算机学生的组成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也是促进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一个载体。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应用的分类一般分为数值计算领域和非数值应用领域两大类,这两大领域都具备着自身独特的特点,但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
1.2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情况。
我国计算机的最开始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出现的,在这个阶段计算机应用情况还都是数值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主要都应用于国防武器的生产和研发方面。
之后,从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逐渐向非数值应用的领域发展,其主要都应用于企业信息管理、工商业事物处理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计算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社会经济等更多的领域了,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现阶段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服务行业、农业以及文化教育行业中了,同时计算机也已经走入到了人们的家庭生活中了。
近些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网络技术也已经很好的结合到一起,这也大大的促进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速度。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研究笔记考点1:计算机发展简史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XXX在XXX诞生。
在XXX的研制过程中,由美国匈牙利数学家XXX总结并归纳了以下三个特点:采用二进制、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具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功能部件。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第三代计算机: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第一代微型计算机是XXX-PC/XT及其兼容机。
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了长城、XXX、XXX、XXX、XXX等系列微型机。
考点2: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计算机的特点包括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强大的存储能力、自动功能和网络与通讯功能。
计算机的用途包括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网络通讯、人工智能、多媒体和嵌入式系统。
计算机的分类包括按照处理数据的形态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等三类;按照使用范围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两类;按照本身性质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和服务器等六类。
考点3:计算机的新技术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包括机器人、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人工智能计算机更接近人类的思维,实现人机交互。
网络计算是专门对付复杂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
这种计算模式是利用英特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电脑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一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都是一个“节点”,而整个计算就是由成千上万“节点”组成的一张网络,所以这种计算方式被称为网格计算。
这种组织起来的“虚拟的超级计算机”有两个优势:一是数据处理能力强,二是充分利用网上闲置的处理能力。
1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1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第一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第二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第三代计算机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功能:输入输出控制器运算器储存器输入输出负责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控制器控制个部件间的工作运算器负责数据的运算储存器则是用来储存你的数据与软件!3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表示:定点数、浮点数的表示(浮点数的规范形式)一种是约定所有数值数据的小数点隐含在某一个固定位置上,称为定点表示法,简称定点数;另一种是小数点位置可以浮动,称为浮点表示法,简称浮点数。
浮点数表示法(floating-point number):与科学计数法相似,任意一个J 进制数N,总可以写成:N = J E ×M 式中M称为数N 的尾数(mantissa),是一个纯小数;E 为数N 的阶码(exponent),是一个整数,J称为比例因子J E 的底数。
#ASCII码的概念(…A‟,…a‟,…0‟,…space‟,…CR‟,…LF‟):是一种7位二进制编码,能表示128种国际上最通用的西文字符,是目前计算机中,特别是微型计算机中实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集。
A:65,a:97,0:48,space:32,CR:13,LF:10.ü国标码、机内码之间的相互转换:机内码是把国标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都置为1ü字形码的概念:是表示汉字字形信息的编码,又叫汉字字模,用来实现计算机对汉字的输出(点阵方式和矢量方式)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运算器中央处理器控制器主机内存储器硬件外存储器外设输入设备微型计算机输出设备系统操作系统系统软件服务软件软件编译或解释系统信息管理软件应用软件辅助设计软件文字处理软件图形软件各种程序包n CPU的两大组成部分及功能:1.运算器: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加减乘除。
计算机发展史 (1)
计算机发展史第一篇计算机的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解决计算大量军用数据的难题,成立了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奇利教授和他的学生埃克特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始研制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经过3年紧张的工作,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即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问世。
ENIAC(读ainike)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由18000多个电子管、1500 多个继电器、10000多只电容器和7000多只电阻以及6000多个开关构成,总体约90立方米,重达30多吨,占地约170平方米,耗电140kw,耗资45万美元。
这台计算机每秒能进行5000次的加减运算或500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电子计时器的运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
ENIAC是当时数学、物理等理论研究成果和电子管等电子器件产品相结合的产物,这台计算机的性能虽然无法与今天的计算机相比,但它的诞生却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意义重大的事件,从此人类信息处理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篇计算机的发展史在计算机诞生后的短短几十年里,其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计算机的体积在不断变小,但性能、速度却在不断上升。
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一般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4个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为1946年~1958年。
电子管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结构上以中央处理器为中心。
它的突出特点是体积大,耗电多,速度慢,可靠性低。
但是在这一代计算机的发展期间形成了计算机的基本体系,确定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它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从事军事、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晶体管计算机,时间大约为1958年~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
内存储器使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和磁带,外设种类也有所增加。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21世纪的加深发展,计算机发展的同时也对社会和经济各个部
分影响深远。
计算机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改变生活方式,优化业务流程,挖掘新的商业模式,引领未来的数字经济。
1.智能计算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
处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信息处理、智能建模和智能决策
等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
智能计算将辅助人类实现更高效更准确地处理信息,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管理和更准确的决策。
2.云计算
云计算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题,从而推动了企业现
代化。
云计算使企业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服务的共享、信息的共享,满
足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是指物体与物体、物体与环境之间的无线网络,它可以实
时传递定量信息和控制信号,并实现远程管理和相互之间的信息共享。
物
联网技术可以在不同地域之间实现无缝连接,实现大规模传感器和控制设
备的协同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管理,扩大生产潜力。
4.智慧城市。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1、计算机工作原理:1)什么就是计算机计算机(puter)就是一种能接收与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得程序(这些程序就是人们意志得体现)对输入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得高度自动化得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原理)(1)组成计算机得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五部分;(2)所有程序与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
2、计算机得发展:1)计算机得发展:计算机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
见下表。
计算机发展得四个阶段2)微型计算机得发展: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Intel公司等采用先进得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与控制器集成到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处理器(MPU)。
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如下表。
微机得六个发展阶段3)我国计算机得发展情况我国得计算机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我国得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成立。
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得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
1964年,我国研制了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用于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工作得计算任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得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1974年,我国设计得DJS130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
1982年,我国独立研制成功了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
1997年6月研制成功得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
这些机器得出现,标志着我国得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得台阶。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与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得国家。
2005年4月18日,完全由我国科学界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得中国首款六十四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CPU———“龙芯二号”芯片正式发布。
我国计算机发展史
我国计算机发展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历程。
这段时间内,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对经济、国防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我国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并探讨其中的重要里程碑和成就。
一、计算机技术引进和开创(1950-1970年)在1950年代,我国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亟需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国家的重建和发展。
因此,政府决定引进西方国家的计算机技术。
1956年,我国首台电子计算机“103机”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紧随其后的是“104机”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在计算机领域迅速赶超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0年代,我国开始在自主创新上取得重要突破。
1964年,我国拥有了第一台采用二进制原码和补码运算的电子计算机——“银河-I号”。
这被认为是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意味着我国开始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
二、计算机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和普及(1970-1990年)进入1970年代,我国计算机技术取得了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1974年,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终端型电子计算机“银河-II号”,并开始了小型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和生产。
这次突破在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迈入了新的阶段。
1980年代,全球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我国也积极融入这一浪潮之中。
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大型计算机,推动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983年,我国首次研制成功了自己的大型计算机“银河-3号”,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此期间,我国计算机的普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计算机已经不再是仅仅为科研和大型企业所用的专业设备,而是进入各个领域,特别是教育和科研领域。
大量的计算机培训班和计算机学校纷纷成立,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计算机技术创新和互联网时代(1990年至今)进入1990年代,我国计算机技术进入了一个充满创新和发展的黄金时代。
我国计算机技术在各时代的发展情况
我国计算机技术在各时代的发展情况计算机技术作为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我国计算机技术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其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一、计算机技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刚刚开始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当时,我国面临的挑战是建设起一个自主可控的计算机产业体系。
为此,我国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成功研制出了“红旗”系列计算机和“运算王”等主机。
这些计算机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先河,并为我国后来的计算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计算机技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发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计算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了多个重要的突破。
首先,我国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实现了国产计算机硬件的自主生产。
其次,我国在软件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功研制了大型事务处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重要软件。
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一批计算机专业化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计算机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计算机技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计算机产业持续壮大,产品品质逐步提高,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同时,我国在国际上也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全球计算机产业的重要参与者。
在技术方面,我国取得了多项重要的创新成果,如龙芯系列处理器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摆脱了对国外处理器的依赖。
此外,我国还加大了对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创新的投入,不断推动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四、计算机技术在新世纪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方面,我国计算机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国和市场。
另一方面,我国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同时,我国在软件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研制了京东方、华为等知名软件企业。
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
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
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其中涉及
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发明的技术成果,如中国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国家一号机”,被认为是第一台“完整”的中国制造的电子计算机。
从那时起,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
是从60年代到80年代,我国在政府的引导下,大规模生产机器,构
建了一个大规模计算机制造企业。
第二个时期,是从90年代末开始,
计算机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互联网也出现了。
第三个时期,是从
2000年开始,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开始兴起,而我国计算机技术也在不
断更新迭代。
到目前为止,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有400
多家国内企业在计算机硬件制造和软件应用的层面上展开竞争,企业
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也提高了很多。
另外,我国也在新一代信
息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5G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等,这些技术早已被广泛运用到我国实现各大应用场景中。
总之,这些年来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飞速,正在迅速增长,同时也逐步领先世界。
在未来,我们应重拾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从而实现我国在计算机技术面前的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发展的长期可
持续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计算机发展情况
·我国从1956年开始计算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诞生;
1964年我国研制成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
·1983年每秒运行一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
1992年研制成功每秒运行10亿次的“银河Ⅱ”巨型计算机;
1997年又研制成功每秒运行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
·我国较有名的微型计算机品牌有:“联想”、“长城”、“方正”等;
微型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字长:知己算计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单位为位(BIT)
2、主频:指计算机主时钟在一秒钟内发出的脉冲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
算速度。
3、内存容量:是标志计算机处理信息能力强弱的一向技术指标。
单位为字节(BYTE)。
8BIT=1BYTE 1024B=1KB 1024KB=1MB
4、外存容量:一般指软盘、硬盘、光盘。
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计算机的应用:
1、数值计算:弹道轨迹、天气预报、高能物理等等
2、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物资管理、电算化等
3、过程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卫星飞行方向控制
4、辅助工程:CAD、CAM、CAT、CAI 等
计算机硬件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由运算器、控制器和一些寄存器组成;
运算器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主频和字长。